20210810徐華遜博士訪談

活動主題:徐華遜博士訪談
地點: 線上會議(google meet)
日期:2021年8月10號
參與人員:林朋叡、江彥臻、徐華遜、林家五(林朋叡的爸爸)
過程與內容:
這場訪談,徐老師介紹鯨鯊的習性、防止鯊魚的方法、鯨鯊放流標示,也提到徐老師在國外的經驗。
從訪談中,我們學到,鯨鯊是一種視力非常差的動物,牠們常常追著浮游生物到沿海的地方,如果退潮時來不及回到較深的海裡就會擱淺。鯨鯊主食是浮游生物、魚卵和珊瑚卵,有時會吃體型較小的魚,研究發現鯨鯊會隨著食物遷移到不同的海域,牠們的活動範圍相當廣。
91-93年農委會的計畫“防止定置網具混獲海洋保育動物(鯨鯊)技術之研究”中提到BRD(bycatch reduction device)可以防止大型魚類游入,但無法確定是否對鯨鯊有效,另外可能也影響定置漁場的漁獲量。我請教徐老師還有其他防止鯊魚誤入的方式嗎?老師回答在國外的衝浪勝地,會用圍網、金屬和電流等方式防止鯊魚闖入誤傷衝浪者。
如果鯨鯊誤入,日本沖繩定置漁場的業者會先跟當地的水族館聯繫,若水族館不需要,就會移到箱網,當地法令允許讓遊客與牠們浮潛共游,在箱網中的鯨鯊會定期更換。不過花蓮的定置漁場業者無法複製這套做法,因為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不得騷擾、獵捕、展示、持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花蓮的海流、地形不適合等等因素,所以花蓮無法發展和鯨鯊共游,但若鯨鯊誤入可聯繫海洋大學鯊魚永續研究中心標放,有助於了解鯨鯊的迴游路線和生態環境。
標放分成傳統標示和衛星追蹤器,衛星追蹤器一年大概可以標3-5隻,傳統標示非常需要目擊者(漁民、民眾......)回報,回報內容包括時間、地點、牠生理狀況........,但目前沒有統一的一個回報平台方便通報,這可能是之後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