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產米飯品評會

在栽種上、產量上,吉野一號米的確表現沒有新品種的稻米來的好,那麼頂著花蓮的天皇米的榮耀,不知道在食感上,吉野一號米是否還會有優勢呢?

於是我們到吉安鄉農會特賣場採買了目前吉安鄉農會熱銷的吉安米(台稉六號)、吉安香米(台稉4號)以及吉野一號米。我們要將這三種米煮好飯後,分裝成三個小碟,邀請我們全班的同學,以盲測的方式來食後品評,完成不記名問卷。評分項目分為「香氣、米飯軟硬度、黏性、咀嚼度以及甜味」,評分分數由 0 到 10分,分別代表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
我們班上一共有25位同學,經過全班同學們的食感品評後,我們將問卷統計,得到所需的資訊:

我們從以上三種吉安鄉當地生產的三種白米煮食後的表現來看,大家給的回饋基本上相差不大,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一) 吉安米(台稉6號)和吉安香米(台稉4號)在「香氣」這項表現突出,都得到9分,尤其是1990年培育出的吉安香米(台稉4號),帶有類似芋頭或是香蘭葉的香氣,甚為特別。
(二) 吉野一號米雖然在這五個項目中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但從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吉野一號米呈現的圖形最接近正五邊形,表示在各個面向比較能兼顧、平衡,雖然是百年前的古老稻種,但在食感上也不輸後起之秀。

和同學們一起品評米飯時,感受米飯的味道都集中在米粒之中,放入口中咀嚼,可品嘗到微妙的甘甜。但是當我們拿起吉野一號米的白飯時,心中卻有一股悸動,輕嘗一口,感覺拿著筷子的手在顫抖著,那不是來自味覺的訊息,而是腦海中湧現出百年來的移民開村、篳路藍縷、引水修圳、沃野稻香、獻納榮耀、保種傳承…,點點滴滴,說不完的故事,盡在這一口吉野白飯裡,而這令人感動的真實滋味,卻無法放進檢測項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