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作物篇

  近年來休閒農業日漸興盛,保健植物、香草植物廣受歡迎,為農民增加更多元經濟收入。大家對於保健植物、香草植物的應用也很感興趣,所以我們前往農改場「特用作物園區」參觀學習,瞭解休閒農業概況,認識不同於蔬果的保健作物。
  學校裡也有種一些保健植物:有香茅、香椿、刺五加、落神、菊花、紫蘇、薄荷、食茱萸,每一種植物都有其特別的味道與保健功效。老師說這些植物在台灣各鄉鎮農會已推廣多年,廣泛被大眾所接受食用。花蓮區農改場推廣特用保健作物多年,花蓮縣吉安鄉農會也有附設保健植物加工廠,提供農民將這些特用植物加工成茶包飲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平常假日除了除草、種菜、抓蟲,我們也負起照顧這些保健植物的工作,為了更認識它們,所以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其保健功能介紹如下:
香茅:檸檬香茅草全草均可使用,鮮草或乾燥的植株葉片與莖稈均具有濃郁的檸檬香味,可入菜或製成茶包使用。
香椿:香椿富含維生素C,具有降低血糖血脂、降膽固醇及增強心臟功
   能,另外也有預防高血壓的功能。
紫蘇:紫蘇辛溫能發散風寒,味辛又能開宣肺氣而止咳嗽、氣香醒脾、解
   魚蟹毒。
薄荷:全草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份為薄荷醇、薄荷酮、樟烯、檸檬烯,
   發汗解表、清暑化濁、辟穢氣、清頭目。
落神:洛神花的利用價值相當高,花、根、種子都可以當成藥用,萼片則
   有清熱、解渴、止咳、降血壓等效用。
菊花:味甘、性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
刺五加:其性涼,味甘,微苦,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有台灣人蔘之
    稱。
食茱萸:食茱萸為芸香科落葉喬木,具有特殊香味,幼葉常呈紅色,故名
    「紅刺楤」,藥用有溫中、燥濕、殺蟲、止痛的功效,食用一般
    為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