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東華講師解迷惑
103年9月7日
因為要參加論文比賽,所以我和陳水伶、蔡孝儒及指導老師慧琪老師一同前往東華大學尋找一些相關書籍好完成這項工作。
在看見「書山書海」的那一剎那,我是真的嚇著了,以前的我從沒想過自己也能來到藏書如此豐富的圖書館。當下,便興致勃勃的找書去了。
因為要研究的主角是荀子與孟子,那是我從未深入了解的領域,實在是有些膽怯,接著,又在看到不少文言文及略為艱深晦澀的詞句時,曾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意念。幸好,在我無盡的求知慾及組員、指導老師的鼓勵下,我決定勇敢面對!
慧琪老師請來了東華大學中文系的講師洪德榮老師和我們討論關於「孟荀人性論的現代意義」。在討論的過程中,慧琪老師也有提到說,因本性為善,所以看見朋友缺錢時樂於伸出援手,反而害自己傾家蕩產;性惡的部分,我自己覺得,如果是在遇見小偷或是歹徒時,選擇自保而弄傷了對方,在性善的部分,可能會遭到批評。
還有,洪德榮老師與慧琪老師皆有提到性惡或性善是否就完全是件好事,洪德榮老師以古代君王為例,性情殘暴的君王雖然毫不心軟,但他或許具備了治理國家的能力;而孝順體貼人心的君王,可能因為一些私人情緒,導致辦事不公也說不定。那麼,人是性惡性善似乎沒如此重要了,我覺得做人還是要面面俱到,適時展現出強硬亦或是柔軟的性格,在待人處事的方面也會比較輕鬆愜意吧!
經由這次的討論,我有了不少以前從未發覺的想法,也很訝異到原來自己是較認同荀子的性惡說,相信人的美好是因為不斷的學習而磨練出來的。所以,我會更致力於這次的比賽中,因為它不僅是個比賽,更是讓我習取不少新知的大好機會,也能在過程中培養團隊默契,或許還能解答許多我生活中的疑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