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翅膀多面睇
理念目標:遇問題要思考,集思廣益,學習如何利用網路資源尋找相關資料。培養研究求知的態度,並經由同伴間的分工,建立自我責任心及合作精神,從而體驗研究學習的樂趣。
研究方法:本研究擬定三個相關問題(動物翅膀的比較、昆蟲翅膀結構的認識和蜻蜓飛翔能力探討),每週三下午(或隔週)及週末(不定期)一起討論上述問題,利用網路及圖書館收集相關問題資料,以口頭報告和交互討論式進行,並整理成記錄報告。此外,適時配合實習實作及戶外教學觀察,親身體驗觀察相關觀念與認識,提升其研習興趣。最後,上述相關資料將依計劃時程上傳(活動集、札記本、藏書閣、相關連結),並彙集於書面報告中。
預期效益:
1. 能善用網路資源
2. 培養團隊社群合作精神
3. 配合靜態資料收集及動態的實驗觀察以提升研習興趣
4. 研究態度培養、問題思考與解答能力的提升、專業知識增長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 | 作者 楊恩誠、陳宏源 來源 http://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905/9905-05.pdf 描述 文章介紹昆蟲在飛行時,尤其是著陸時非常敏銳,可以精準的避開其他障礙且完美的降落在目的地。 | 黃宜蓁 |
9 | ![]() | 作者 張辰瑋 來源 http://science.nchc.org.tw/Biomimicry1/download/attfile/09_middle%20report/M_E14992336.pdf 描述 文章介紹蜻蜓翅膀特殊結構和飛行能力,以及蜻蜓的敏銳視力。 | 黃宜蓁 |
8 | ![]() | 作者 周毓嫻 來源 http://www.shs.edu.tw/ 描述 雖然我們都知道鳥類要飛行,是靠身上的羽毛,不過牠身上的羽毛其實是分成很多種,而且都扮演不同的功能,而且很厲害的是那些要過冬的鳥,他們有分中型遷移候鳥跟小型遷移候鳥,原來他們也是有所不同,讓我多認識了鳥的飛行跟翅膀的構造。 | 黃昱維 |
7 | ![]() | 作者 郭語喬、陳昱璇、葉德聲 來源 http://www.shs.edu.tw/ 描述 裡面一開始介紹了很多昆蟲的翅膀,大部分的昆蟲翅膀老師都有拿標本給我們看過,裡面說鳥類的飛行方式和翅膀,跟昆蟲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裡面還說昆蟲的飛行跟成三種,真的很奇妙。 | 黃昱維 |
6 | ![]() | 作者 林長彥、吳欣樺 來源 http://www.shs.edu.tw/ 描述 裡面寫說在空中飛行的生物比較,讓他們可以飛行的翅膀,像昆蟲就是幾丁質組成、鳥類是肌肉構成,而且有羽毛覆蓋,蝙蝠是有肌肉和彈性組織構成的,而且他們的飛行原理也是不一樣的,真的很特別。 | 黃宜蓁 |
5 | ![]() | 作者 李聰榮 來源 sip.csjh.tp.edu.tw/sites/biology/DocLib10/鳥類飛行.doc 描述 文章裡有介紹關於鳥類的翅膀結構和不同鳥類的視力。 | 黃婕瑜 |
4 | ![]() | 作者 黃嘉信 來源 http://www.shs.edu.tw/ 描述 文章裡主要寫著蝙蝠相關的資料,其中有介紹到蝙蝠如何飛行。蝙蝠飛行跟昆蟲不同的地方就是牠不像昆蟲一樣在飛行的時候靠視力來辨識方向,而是用回聲定位。 | 王亭云 |
3 | ![]() | 作者 鄒德立 來源 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7/index.htm?a=632 描述 利用顯微鏡的觀察,發現昆蟲的眼睛,其實是很不一樣的,而且薄翅蜻蜓一個複眼裡面的小眼約有兩千七百多個,感覺看到的畫面就是有很多的電視螢幕合在一起,而且昆蟲的複眼原來有很多不一樣的形狀。 | 黃婕瑜 |
2 | ![]() | 作者 薛堯勵 來源 http://www.shs.edu.tw/ 描述 這個文章讓我知道昆蟲的眼睛是怎麼組成的,而且昆蟲的眼睛原來跟我們是差很多的,昆蟲看到影像的畫面其實是一格一格的影像,而且像圓形的畫面,而且看的寬度很大,難怪每次我靠近想抓牠的時候,牠都會直接飛走,不過裡面有教我抓蜻蜓的方法,就是昆蟲不知道我是靠近他還是遠離他所以「從正面或後面捉到昆蟲的機率較大;若是從左側或右側接近,被牠發現而逃走的可能性較大。」 | 黃昱維 |
1 | ![]() | 作者 洪崴 來源 http://www.shs.edu.tw/ 描述 在這個檔案裡面說明了很多飛行的原理,雖然很多都不懂,不過經由老師的解說在加上我們在實驗室玩的模型,發現原來蜻蜓飛行靠著身體內部的肌肉拉著前後翅運動,才可以讓牠飛行,只能簡單知道直接飛行跟間接飛行。 | 黃宜蓁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黃宜蓁 標題 圖書館-決戰杰哥篇 內容 萱蓁: 看著一排排的書籍,不知該從何處找到我們所要的,而電腦為我們指引我們的方向,到了目的地尋找整個樓層,辛苦的才找到我們要找的¬-昆蟲、動物的書籍,千辛萬苦才找到了5本書,上個禮拜前找了好久卻連一點收獲也沒有,所以我們有如懸吊在山崖邊獲救一般,最後借書時覺得心裡有種喜悅,總之收獲滿滿。 婕瑜: 東華大學的圖書館很大,各式各樣的書都有。今天去是為了找蜻蜓的資料,我們使用的圖書館的找書機器(書太多...),好不容易找到大概位置,還要找號碼。太大聲還被別人瞪…。最後總算找到回教室,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得到冠軍~耶黑~ | 黃國靖 |
9 | 作者 黃昱維 標題 圖書館-決戰杰哥篇 內容 昱維: 我們尋找有關翅膀資料,但是不管我們怎麼都找不到,因此我們決定走東華大學圖書館,搜尋更多資料。在查詢的過程中我們曾經因為太吵所以被一位大哥哥瞪。而且許多書跟我們要搜尋的資料跟本無關,因此收獲不多。 亭云: 今天是星期三,所以我們下午在做科展時我們去了圖書館,我們先用圖書館的電腦找我們要的資料,可是我們一開始卻甚麼都沒找到,到了最後我們終於找到了一些,最後我們找到了五本有關動物的翅膀的書籍。 | 黃國靖 |
8 | 作者 黃婕瑜 標題 昆蟲跟鳥類的不同 內容 鳥類及昆蟲所依靠的平衡不太一樣,鳥及蝙蝠是用骨頭來維持,而昆蟲則是用平衡棍或者後翅來維持。但他們相同的地方在於肌肉,牠們能飛翔全是因為肌肉產生的力量。 | 黃婕瑜 |
7 | 作者 王亭云 標題 昆蟲跟鳥類的不同 內容 昆蟲的翅膀有鱗翅、半翅、膜翅、翅覆和纓翅等等...。昆蟲和鳥類的翅膀的不同有昆蟲的翅膀有些有二對,可是鳥類都只有一對,而且昆蟲翅上有翅脈,這是用來支撐牠的翅膀的,而鳥是用牠的骨頭來支撐牠的翅膀。 | 王亭云 |
6 | 作者 黃昱維 標題 昆蟲跟鳥類的不同 內容 昆蟲翅膀和其他動物翅膀最大的差異就是翅膀的數量了,昆蟲可能有二對翅,一對翅或沒有翅,不過有翅膀的動物,頂多也只有一對翅,而且都是由股頭來支撐,而昆蟲的翅膀則是由翅脈來支撐。 | 黃昱維 |
5 | 作者 黃宜蓁 標題 昆蟲跟鳥類的不同 內容 昆蟲翅膀與鳥類翅膀最大的差別是鳥類的翅膀有骨頭,但是昆蟲有翅脈支撐。 | 黃宜蓁 |
4 | 作者 黃昱維 標題 實驗室-昆蟲翅膀探索 內容 蟲有各種不同的翅膀,如:膜質翅、翅覆、鱗翅、半翅、纓翅…等。其中,蚊子的後翅因為退化,所以變成了平衡棍。 | 黃昱維 |
3 | 作者 王亭云 標題 實驗室-昆蟲翅膀探索 內容 蝴蝶的翅膀上有鱗粉,所以牠是鱗翅目的,蝴蝶的翅膀上有許多顏色,這也是跟鱗粉有關。 | 王亭云 |
2 | 作者 黃婕瑜 標題 實驗室-昆蟲翅膀探索 內容 昆蟲的翅膀種類大不相同,就連功能也不一樣(例:鱗翅、半翅、膜質翅…)。蝴蝶的翅膀是鱗翅。牠翅膀上的粉是防水用,如果在下雨時飛翔,會較吃力(水的重量)。蟬是屬於膜質翅,牠的前翅與後翅大小差異蠻大的,應該有不同的功能。牠的胸部肌肉很大,我推測牠飛得很快。獨角仙有兩種翅膀,分別有不同的功能。前翅用來保護自己,避免被其他動物攻擊。 | 黃婕瑜 |
1 | 作者 黃宜蓁 標題 實驗室-昆蟲翅膀探索 內容 昆蟲有鞘翅、鱗翅、半翅、膜質翅、纓翅…等。蝴蝶屬於鱗翅,身上有許多的鱗粉以及細毛,翅膀上的翅脈有的因本身顏色而看不清楚。蝗蟲屬於翅覆,所謂翅覆就是前翅為硬翅,後翅為膜質翅,而蝗蟲的距,則有小小的刺,來驅趕天敵。獨角仙平時把膜質翅(後翅)藏起來,藏在鞘翅裡面,要飛時才把膜質翅展開,而鞘翅上有細小的毛。 | 黃宜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