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之色變,肆虐全台

專題名稱 「蚊」之色變,肆虐全台

專題描述 【小黑蚊】,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字,我們身處的花蓮,即是此種生物最興盛的地方,甚至被稱為「小黑蚊的故鄉」,不論是花蓮在地居民,還是來花蓮遊玩的觀光客或來讀書的莘莘學子們皆飽受其害。究竟小黑蚊是甚麼樣的物種?其生命週期及繁殖方式是如何?又對我們造成了甚麼樣的衝擊?吾人對此完全無招架之能力?這種種問題,我們將藉由研讀相關書籍雜誌、查找網路資料、請教專家學者、訪談處理相關作業之機關等方式,多方面蒐集並歸納出完整的研究成果。希望能讓國人更進一步了解小黑蚊,並將此成果回饋於大眾,作為往後防範之參考。

隊伍名稱 神出鬼沒小金剛

指導老師 黃千恬 楊怡芝

參賽學生 李宏運 彭宗勖 廖昱翔 黃晉閔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楊怡芝
來源 指導老師整理之筆記
描述 至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訪談過程中所記錄的重點
楊怡芝
9作者 楊怡芝
來源 教師與參賽學生
描述 教師與參賽學生們設計出的訪談題目
楊怡芝
8作者 楊怡芝
來源 認識小黑蚊與社區共同防治
描述 小黑蚊及其危害:小黑蚊為體型微小的吸血昆蟲,又稱「黑微仔」。其雌蟲嗜吸人血,具低飛習性,因此常叮咬人體小腿及手肘等部位,被叮後導致皮膚癢腫等症狀,嚴重者產生過敏反應。
楊怡芝
7作者 楊怡芝
來源 教師與參賽學生
描述 我們與學生討論出的小黑蚊前後測問卷----初稿
楊怡芝
6作者 黃千恬
來源 指導老師整理之研究架構
描述 與參賽學生們討論出的研究架構,並繪製成圖
黃千恬
5作者 楊怡芝
來源 指導老師整理之PPT
描述 這段時間研究及蒐集之小黑蚊資訊
黃千恬
4作者 黃晉閔
來源 http://mail.tmue.edu.tw/~fireant/epaper-9911-1.html
描述 小黑蚊的生長背景
黃千恬
3作者 彭宗勖
來源 http://www.bitingmidge.org.tw/disity_01.asp?ID=2
描述 被小黑蚊叮咬,對人類會有什麼危害??
黃千恬
2作者 李宏運
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E5%8F%B0%E7%81%A3%E9......
描述 小黑蚊是如何繁殖的呢?
黃千恬
1作者 李宏運
來源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Articles/C/0/1/10/1/888.htm
描述 小黑蚊的分布與介紹

黃千恬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黑蚊問卷施測
說明
我們今天到六年級進行小黑蚊問卷前後測,
並且在前測後向同學們講解這段時間以來,對小黑蚊的研究發現及學習成果。
一次一次練習後,已經可以很流暢的講出有系統的認知及概念。
黃千恬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東華大學環資系教授---黃國靖
說明
小小研究員今日依舊歡樂不斷
整體表現還是超棒~辛苦這些小小研究員啦~
楊怡芝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資料彙整
說明
小小研究員們利用時間~
與老師們努力的整理蒐集回來的資料與心得 :)
黃千恬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尋找小黑蚊
說明
我們要採集小黑蚊樣本……
但(^_-) 採樣回來的居然全是…
埃及斑蚊!! 埃及斑蚊!! 埃及斑蚊!!
最後…只好推論為氣候是小黑蚊出沒與否的因素ToT
黃千恬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組討論花絮
說明
每天的午休 :)
我們都很認真的再思考及討論研究資料!!
為了研究的完整性做好萬全的準備 :)
黃千恬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08 訪談環保局
說明
特別的經驗,小小研究員們訪談環保局~
研究員們的表現都非常沉穩,訪談的大方又有條理。
為我們的專題 ''蚊之色變,肆虐全台'' 跨出很好的一大步喲 :)
黃千恬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楊怡芝
標題 與學生一同成長的喜悅
內容
  花蓮的小孩,多了一分純真,也多了一分獨特的個性,我希望能給予孩子們更多元的學習經驗。
  這是第一次指導學生從事小論文的引導寫作,對於研究事物的概念,勾起他們的學習慾望,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吸收能力和學習動機,支持著我在教育的這條路上持續不斷自我發展課程,希望這些多元的學習經驗,能對他們有更大的幫助,也期望這群小黑蚊研究的成員們能繼續秉持強烈的學習動機,不斷地自我學習與成長。

楊怡芝
9作者 黃千恬
標題 特別的體驗及學習
內容
這次能夠帶領這些孩子參與研究是人生中很棒的體驗, 我們與孩子們一起追逐小黑蚊,並且一起了解到更多與黑蚊有關的知識,見過許多與黑蚊相關的大人物,也去過許多平時沒事不可能去的地方,像是環保局及東華大學環資系。
因為這些特別的體驗,讓我們不再只是表面的知道黑蚊與蚊子的不同在於體型及外觀的不一樣,更讓我們知道了為什麼黑蚊的棲息地一定要是藍綠藻、為什麼只有雌黑蚊需要吸血、它們的成長需要哪些特殊環境、如何更有效的防範黑蚊... 等智識。
為使小論文更加周全,因此,我們除了安排網路、書面及教授官員們的資料查詢及訪談外,同時也安排了小六班級的問卷前後測施測,還有孩子們的小黑蚊課程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的歡笑,也有很多的磨合,但學生互相的配合及藉由實際操作訪談的過程與討論,也讓我們看到學生們的成長,他們學會了如何在溝通及提問中,同時能統整出對研究有利的資料及回答,並且努力達到彼此研究的期待 - 團隊合作。

黃千恬
8作者 李宏運
標題 訪談教授記
內容
這次訪談教授讓我好緊張,因為這次是我來開頭,我很害怕念錯,所以我很緊張;因為我們的關俙,所以我們遲到了很久,而且,還找不到教授,雖然最後有找到,但是我們還是遲到了。
雖然遲到了,還不知道教授在哪裡,可是教授還是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們能夠知道我們錯在哪,例如:我們的問卷有一些讓其他人在作答時,會很奇怪的問題……等;也跟我們講抓小黑蚊的方法,也給我們抓小黑蚊的器具,讓我們能夠抓小黑蚊,當然,我們也有送給他們禮物,感謝他的指導和幫助;這次真是收穫滿滿。
這次訪談教授真是很成功,雖然我的表現很差,但是我還是覺得很成功,因為不但能夠知道我們的問卷錯在哪裡,還可以知道小黑蚊的捕捉方法,這次真是讓我覺得收穫滿滿。

李宏運
7作者 彭宗勖
標題 小黑蚊心得報告–訪談黃國靖教授  彭宗勖
內容
今天10/15星期三,我們下午去找東華大學黃國靖黃教授來方問他小黑蚊的一些問題。
上次去訪問了環保局的人員,而這次去東華大學訪問黃教授,我們問我們準備的問題還有給教授看老師拿給我們的問卷,但是黃教授沒有像環保局的人員一樣講很多,但教授那裏有顯微鏡放大出來的小黑蚊的相片,而且又有給我們用來抓小黑蚊的玻璃瓶和塑膠瓶,而老師說明天星期四要帶我們去花蓮火車站抓小黑蚊,可是要犧牲我們的血液,如果技術好就不用犧牲,太慢抓小黑蚊可能血液就被小黑蚊吸走了~呵呵!
之後我們就回到學校,跟老師借她的手機來打電話給我們的家長,通知家長來學校接我們回去,但這次我沒有跟我的媽媽講我去東華大學發生甚麼事情和整個行程。

彭宗勖
6作者 廖昱翔
標題 小黑蚊研究-心得報告
內容
這次的小黑蚊研究報告終於接近尾聲了,在這過程中我又學到更多知識了,其中包含:小黑蚊和一般蚊子的差異、如何分辨小黑蚊的公母、小黑蚊的壽命多長、小黑蚊成蟲和幼蟲居住環境的不同和小黑蚊公母的食物不同等。
指導老師也有帶我們去抓小黑蚊,過程中也非常有趣,我們一開始先到教授介紹小黑蚊分布較多的火車站抓,但都沒有,接著我們到了美崙山找,結果也都沒有,到最後只抓了三隻蚊子就回學校了。
這趟抓小黑蚊之旅,雖然沒抓到,但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且有意義的。

廖昱翔
5作者 黃晉閔
標題 小黑蚊研究-心得報告
內容
小黑蚊研究–心得報告    黃晉閔
十月十五日星期三,我們去了東華大學訪問黃國靖教授,我們問了許多的問題,譬如:小黑蚊如何分辨雌與雄、小黑蚊幼蟲適合生長的溫度是幾度還有小黑蚊的叮咬方式......等,問完問題之後,教授給我們看了許多標本,並給了我們抓小黑蚊的瓶子,讓我們去抓小黑蚊。
隔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美崙山抓小黑蚊,不過,我們並沒有抓到,我覺得是因為天氣的因素所以才抓不到。我們這次的訪談結束後,我們的小論文進度又前進了一步,讓我覺得很開心。

黃晉閔
4作者 黃晉閔
標題 小黑蚊研究–心得報告
內容
  我一開始被老師選上要參加小論文比賽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既期待開心又覺得陌生的,不過和各個老師與同學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越來越習慣了。
  我負責調查小黑蚊的生長環境,我在找這些資料的時候,我常常找到很晚,或是打瞌睡,要不然就是得犧牲電腦課的自由時間,不過,我還是覺得很快樂,因為,如果有得名了,就可以讓自己上國中時替自己加分,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增加知識。
  這次去了環保局做訪談不只增強了我的表達能力,還可以得到小論文需要的資訊,更讓我訪問的時候不會再那麼害怕了。這次的訪談讓我得到很多收穫,希望下次收穫會更多。

黃晉閔
3作者 廖昱翔
標題 小黑蚊研究–心得報告
內容
  參加這次的小論文比賽讓我覺得很值得,因為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小黑蚊的知識。當時有一節下課班導請四位同學過去聽她講事情,結果就是推薦我們參加這個小論文比賽,之後經過篩選後,就剩我和另一位同學去參加比賽。
  一開始還不知道要做什麼,到了後面才知道要做一個關於小黑蚊的報告。這中間也讓我學到小黑蚊如何繁殖、小黑蚊的生長環境、小黑蚊如何防範和小黑蚊叮咬方式與對人的影響。
  我對於小黑蚊的繁殖感到很好奇,覺得很特別,我對於小黑蚊的生長環境也覺得應該很特殊,我對於小黑蚊的防範覺得會是最重要的,因為被小黑蚊叮了會非常的癢,很需要知道,我對於小黑蚊的叮咬方式也覺得很感興趣,因為小黑蚊的叮咬方式和蚊子不同,所以很感興趣,我對於小黑蚊對人的影響也覺得務必知道,因為能了解要注意哪些事項,才不會影發嚴重後果。
  我知道可以在youtube上找蚊之色變充實知識,看完後真的吸收很多關於小黑蚊的知識,例如:如何計算某地區小黑蚊密度高低、小黑蚊的叮咬方式和被小黑蚊叮過後的照片等……非常多資料。指導老師也有介紹可以找賽恩斯科學教室查資料,讓報告做得更豐富。當然也有去採訪環保局和教授了解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知識。
  在這比賽過程中我又在次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沒有這些隊員一起蒐集的資料,這份報告也沒辦法做得很豐富。這一切讓我吸收許許多多關於小黑蚊的知識,也使我增進了我和團員之間的感情,讓我感到很開心。這一切都要感謝指導老師的幫忙與協助,更要感謝班導讓我有這機會參加這非常有意義的比賽。

廖昱翔
2作者 李宏運
標題 小黑蚊研究–訪談環保局
內容
 這是我們第一次訪談,我很興奮,因為我很期待這次的到來,可以訪問到環保局的經驗不多,這次真是難得的經驗,所以我會這麼興奮,也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是怎麼道訪問的場所?因為多虧怡芝老師載我們去,不然我們還要走路去呢!
  一進到訪問的場所,招待的先生馬上熱情的接待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一開始,他們先講出了跟小黑蚊有關的知識,讓我們對小黑蚊的知識有個更進一步認識與了解;我們問的問題,他們都繪竭盡所能的把他們知道的知識都全部回答出來;快走時我們有送他們禮物,不過,他們也有送我們禮物,讓我們感到很高興。
  這次的訪問,讓我們感到很高興,因為能夠訪問到環保局,這種經驗不多,也讓我更加珍惜這次的訪問,希望下次的訪問能夠更精彩。

李宏運
1作者 彭宗勖
標題 小黑蚊研究–訪談環保局
內容
  今天去環保局訪問那裡的人員,我們問得題目很少,但他講得很詳細,而且我們都沒喝水,他只喝一口水,還是繼續講,我真的很佩服他,也很感謝他的努力。
  我們今天去環保署問了環保局的人員八個問題,問完一題,他就會講個3~5分鐘才可以問到下一題。他講了很多關於小黑蚊的相關問題,譬如:小黑蚊是先在台中和南投生長,之後才傳到全臺、還有高雄和台南的小黑蚊極少、還有台東也很少,但最近漸漸變多等這些資訊。
  當我們訪問完環保局的人員,他就和我們3個人和我們小論文的老師一起拍照,拍完照之後,他就送我們很多保溫杯和類似餐袋的袋子。當老師開車載我們到學校後,就問我們家裡有幾個兄弟姊妹,有幾個兄弟姊妹,老師就會多給幾個。
  回到學校後,老師就給我他的手機,讓我和另外一個同學可以通知家長來學校接我。我回到家之後,我就把去環保局的行程一五一十的告訴我媽媽,然後我再把兩個保溫杯和兩個類似餐袋的袋子給我的媽媽,她非常高興的把這些東西放到儲藏櫃裡,等以後有機會才用。這就是我從環保局到家裡的行程和心得。

彭宗勖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2書名 小黑蚊 (台灣蛺蠓) 的發生與防治
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出版社 花蓮縣政府
簡介(摘要)
本書針對小黑蚊的防治提供了幾項妙招,提及近年台灣鋏蠓的猖獗發生情形,
叮咬的特殊性及生活環境提供了很好的資訊在臨床的症狀及處置方案上,
並對小黑蚊的防治下了初步的結論。
導讀
本書針對小黑蚊的防治提供了幾項妙招,提及近年台灣鋏蠓的猖獗發生情形,
叮咬的特殊性及生活環境提供了很好的資訊在臨床的症狀及處置方案上,
並對小黑蚊的防治下了初步的結論。
黃千恬
1書名 小黑蚊的防制實務研究-小黑蚊的誘引防治試驗
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動物所
簡介(摘要)
藉由人體試驗,進行相關的小黑蚊研究。 包括其生長背景、環境及生長週期...等。
更進一步提出小黑蚊的相關防治實及結論。
導讀
小黑蚊在台灣許多縣市是很嚴重的吸血害蟲,以人體作餌誘引黑蚊進行觀察活動,發現其在日間之吸血情形在八點開始逐漸增多,並於中午達最高峰,至黃昏時完全消失。不同地點中,發現在住屋旁最多,推測這是因接近幼蟲棲息所和容易覓得血液對象有關。溫度、陽光及氣候也皆會對小黑蚊造成影響,有了這些資訊,便可更進一步了解如何防範小黑蚊,同時對小黑蚊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黃千恬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我們藉由研讀相關書籍、搜尋網路資料、請教專家學者與訪談處理相關作業之機關等方式,多方面蒐集並歸納出研究成果,完成【「蚊」之色變,肆虐全台】之書面報告。楊怡芝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4說明 網路小論文複審(2003)ppt 測試版本黃千恬
3說明 網路小論文複審PDF楊怡芝
2說明 網路小論文複審(2003)ppt楊怡芝
1說明 網路小論文複審ppt楊怡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