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裡做一個魚的家

專題名稱 在河裡做一個魚的家

專題描述 Palakaw是阿美族傳統的捕魚方法,以山上的自然素材,為魚蝦營造一個三層結構的家,本研究以此概念,配合學校校本課程,而我們將此融入資訊技能,用資訊動畫呈現Palakaw,藉此研究討論濕地對於地球生態的重要性。

隊伍名稱 我愛光中

指導老師 李美華 

參賽學生 林昱辰 陳雅各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3未上傳作者 林昱辰、陳雅各
來源 http://scratch.mit.edu/projects/29059380/
描述 http://scratch.mit.edu/projects/29059380/
魚的家(巴拉告)scratch 製作
李美華
2作者 光復國中馬太鞍濕地學習手冊
來源 光復國中團隊
描述 光復國中馬太鞍濕地雙語學習手冊是光中本位課程學習手冊,師生每年都會進行濕地本位課程。
李美華
1未上傳作者 維基百科-溼地
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9%BF%E5%9C%B0
描述 維基百科-溼地形成原因、特性、類別
李美華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scratch動畫製作完成品
說明
http://scratch.mit.edu/projects/29059380/
李美華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討論研究的專題內容
說明
利用午休時間,指導老師與參與學生一起討論專題內容。
李美華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scratch動畫製作
說明
利用課餘時間製作巴拉告動畫,我們是用最近剛學會的scratch製作的,因為學生是這一學期才學開始scratch,因此學生對於scratch的功能還在摸索中,功力也還在提升進步中。
李美華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手繪巴拉告
說明
老師帶我們去看了巴拉告,那天我就隨手畫了巴拉告的圖。
想屆時scratch動畫可以用的到。
陳雅各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馬太安濕地現場勘查
說明
進行馬太安濕地現場勘查,當場實地實測巴拉告。
林昱辰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林昱辰
標題 全球暖化對濕地造成的影響
內容
全球暖化對溼地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近年來因為氣候暖化的關係導致所有生物的作息混亂,像是原本應該在春天開的花卻在冬天開了,這就是全球暖化的恐怖之處,地球暖化之後氣候也變了不少,近年來的降雨過大也造成了濕地的水流量過多而沖走了許多濕地裡的生物或植物,所以最根本的要保護濕地就要先做好環保讓地球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但如果人類在這樣繼續破壞生態,總有一天這些生物遲早會消失在地球上。

林昱辰
9作者 陳雅各
標題 巴拉告 構造跟功能
內容
巴拉告共分三層,最底下的一層是用竹筒或蛇木平鋪,中間鋪上一層成捆的九芎木樹枝,最上層則是覆蓋雜草堆或棕櫚葉。巴拉告完成後放在池裡,就等魚兒們自動來定居囉!
第一層是有鱗片魚兒的天下,如台灣鯛(就是吳郭魚啦),第二層的樹枝則是小魚小蝦藏匿處,最底下一層空心的竹筒則是鰻魚、鱸鰻等沒有魚鱗的魚類躲藏地。
第一層魚兒的排泄物及食物碎屑跟排泄物,掉到下層變成小魚小蝦的養分,而魚的屍體則成了無鱗片魚兒的食物,巴拉告的生態體系就這樣大功告成啦!

陳雅各
8作者 林昱辰
標題 什麼是濕地
內容
溼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溼地的特徵水生植物。溼地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1]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溼地,因此溼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溼地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在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溼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溼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溼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在世界上最大的溼地包括亞馬遜盆地和西西伯利亞平原。[2]另一個大溼地是潘塔納爾溼地,橫跨在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維亞和巴拉圭。[3]
為保護溼地,保護溼地中的豐富物種,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間保護公約溼地公約。到2014年1月為止已有168個締約國,2170塊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林昱辰
7作者 陳雅各
標題 濕地有什麼功能
內容
濕地對當地的環境而言,最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及淨水。在生態上,它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息地,濕地也可以用來整治污水、改善附近水體的水質、存留轉換養份與廢物等。最後,濕地在保護海岸免於受侵蝕土都具有明顯之功能。除了這些以人類的利益為單一考慮的「用途」之外,其實濕地更可以發揮它在生物性、水文性、遊憩性、杜會性及教育性等積極的功能

陳雅各
6作者 陳雅各
標題 scratch製作過程(巴拉告)
內容
自從馬太安濕地探訪之後,我們就會學校試者把原著名的特殊捕魚工具【巴拉告】,
給做出來但是有好幾次失敗,不是上色不成,就是畫不出來,但老師的指導,我們就好像從噩夢之中清醒一樣,漸漸的我們一步一步的開始製作【巴拉告】做出來,也去圖書館查資料,例如:濕地生態文化、原住民文化.....等等,所以我們的成果也邁向一大步。

陳雅各
5作者 陳雅各
標題 濕地形成的原因
內容
濕地是指陸地及與水域間經常或間歇被潮汐或洪水淹沒的土地,不但是水土交界的重要推移區,具有特殊的物理環境,同時也是地球上生產力最豐沛的生態系統•不論天然的或人為的、永久的或暫時的、靜止的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由草澤、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包括低潮時水深六公尺以內之海域。

陳雅各
4作者 林昱辰
標題 實地探訪與調查2
內容
觀察完巴拉告的隔天我們又再度回到溼地去訪問魚群的生活方式,在我的映象中小魚通常吃的食物是水中的浮游生物,而中型的吳郭魚則是吃住在上層的小魚,然而住在最下層的鰻魚或是大魚則是吃上層的中小魚群,然而呢大魚則是被人吃掉,在巴拉告的養殖附近的水裡也有一種野菜是能吃的,這也是魚類的食物之ㄧ,巴拉告生態圈裡的生物都是共生的,小魚<中魚<大魚再由大魚繼續衍生出下一代的小魚,這就是為什麼巴拉告裡的生物魚種能夠不滅的原因

林昱辰
3作者 林昱辰
標題 scratch製作過程
內容
在製作scratch的過程中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研究該如何將巴拉告做成動畫,
當然我們也用了很多課餘時間或是放學後親自到濕地跟圖書館去觀察魚類的生活方式跟魚種資料,也有親自下水體驗用巴拉告抓魚的樂趣,也在觀察的過程中了解巴拉告的特殊捕魚方式,漸漸的我們試著把巴拉告捕魚法的過程分解後慢慢的做成動畫來呈現出整個過程

林昱辰
2作者 林昱辰
標題 巴拉告現場勘查
內容
我們又再一次的到馬太鞍溼地去看巴拉告,讓我更了解什麼是巴拉告。
巴拉告就是在水中幫魚作一個家,他是經由兩層的樹枝再加上一層的竹子所做出來的,而且捕魚時也有一個原則,只抓大魚不抓小魚,住在巴拉告裡的大魚也會去吃在巴拉告裡的小魚,所以又形成了一個自然的生物鏈。

林昱辰
1作者 陳雅各
標題 馬太鞍濕地勘查
內容
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的巴拉告,但還是百看不厭,他特殊的方法及外表,真是太酷了。
巴拉告分了三層,一層是給小蝦、小魚,而第二層是給大魚,第三層是給躲在土裡的魚,例如鯰魚、鰻魚等。巴拉告還三段式打開,這是因為原住民為了適應溪水的環境,而造出來的。現在它不僅是一個文化,更是一種環保生態的象徵,也吸引很多的觀光客,展現我們原住民的文化。

陳雅各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濕地生態大探索DVD
作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出版社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簡介(摘要)
  本影片之觀眾群設定為9年級以下之學童,以一對黑面琵鷺父子與遊客父子的對話方式帶領,介紹台灣西南沿海的濕地生態及具特色之生物,並從中說明濕地的生態功能、保育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威脅
導讀
  本影片之觀眾群設定為9年級以下之學童,以一對黑面琵鷺父子與遊客父子的對話方式帶領,介紹台灣西南沿海的濕地生態及具特色之生物,並從中說明濕地的生態功能、保育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威脅
林昱辰
4書名 台灣的濕地
作者 莊玉珍、王惠芳/文;廖俊彥/攝
出版社 遠足文化
簡介(摘要)
濕地形成的原因與類型等基本認識,並介紹台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高地各處濕地的特色,詳盡說明全台30個濕地的歷史演進與美麗的景觀
導讀
濕地形成的原因與類型等基本認識,並介紹台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高地各處濕地的特色,詳盡說明全台30個濕地的歷史演進與美麗的景觀
陳雅各
3書名 台灣的原住民族
作者 宮本廷人
出版社 晨星出版社
簡介(摘要)
這是一部首度以世界觀來研究台灣原住民之作,敘述台灣各原住民族的略述及源流。
導讀
書裡述敘自台灣出土的各項遺物種類,甚至包含高山族的土器與出土器,另外在文獻上所記載的的台灣諸民族也很詳細的分單元介紹。
李美華
2書名 台灣生態
作者 吳立萍
出版社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在台灣,我們可以坐船出海賞鯨豚,到紅樹林看招潮蟹玩躲貓貓,在溪邊看蜻蜓和青蛙,到高山上體會極地寒原的風貌....
導讀
在台灣,我們可以坐船出海賞鯨豚,到紅樹林看招潮蟹玩躲貓貓,在溪邊看蜻蜓和青蛙,到高山上體會極地寒原的風貌....
林昱辰
1書名 台灣的溼地
作者 莊玉珍 王惠芳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濕地在北中南東都各有分佈,全台灣的30多個濕地在這本書內都介紹的淋漓盡致,還有溼地進化史,當中也包刮了一些螃蟹.貝類.魚類.鳥類等等的介紹
導讀
濕地在北中南東都各有分佈,全台灣的30多個濕地在這本書內都介紹的淋漓盡致,還有溼地進化史,當中也包刮了一些螃蟹.貝類.魚類.鳥類等等的介紹
林昱辰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光復國中
各類議題組
在河裡做一個魚的家
李美華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光復國中
各類議題組
題目:在河裡做一個魚的家
報告者:林昱辰、陳雅各
指導老師:李美華
李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