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裡做一個魚的家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3 | 未上傳 | 作者 林昱辰、陳雅各 來源 http://scratch.mit.edu/projects/29059380/ 描述 http://scratch.mit.edu/projects/29059380/ 魚的家(巴拉告)scratch 製作 | 李美華 |
2 | 作者 光復國中馬太鞍濕地學習手冊 來源 光復國中團隊 描述 光復國中馬太鞍濕地雙語學習手冊是光中本位課程學習手冊,師生每年都會進行濕地本位課程。 | 李美華 | |
1 | 未上傳 | 作者 維基百科-溼地 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9%BF%E5%9C%B0 描述 維基百科-溼地形成原因、特性、類別 | 李美華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林昱辰 標題 全球暖化對濕地造成的影響 內容 全球暖化對溼地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近年來因為氣候暖化的關係導致所有生物的作息混亂,像是原本應該在春天開的花卻在冬天開了,這就是全球暖化的恐怖之處,地球暖化之後氣候也變了不少,近年來的降雨過大也造成了濕地的水流量過多而沖走了許多濕地裡的生物或植物,所以最根本的要保護濕地就要先做好環保讓地球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但如果人類在這樣繼續破壞生態,總有一天這些生物遲早會消失在地球上。 | 林昱辰 |
9 | 作者 陳雅各 標題 巴拉告 構造跟功能 內容 巴拉告共分三層,最底下的一層是用竹筒或蛇木平鋪,中間鋪上一層成捆的九芎木樹枝,最上層則是覆蓋雜草堆或棕櫚葉。巴拉告完成後放在池裡,就等魚兒們自動來定居囉! 第一層是有鱗片魚兒的天下,如台灣鯛(就是吳郭魚啦),第二層的樹枝則是小魚小蝦藏匿處,最底下一層空心的竹筒則是鰻魚、鱸鰻等沒有魚鱗的魚類躲藏地。 第一層魚兒的排泄物及食物碎屑跟排泄物,掉到下層變成小魚小蝦的養分,而魚的屍體則成了無鱗片魚兒的食物,巴拉告的生態體系就這樣大功告成啦! | 陳雅各 |
8 | 作者 林昱辰 標題 什麼是濕地 內容 溼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溼地的特徵水生植物。溼地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1]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溼地,因此溼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溼地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在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溼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溼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溼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在世界上最大的溼地包括亞馬遜盆地和西西伯利亞平原。[2]另一個大溼地是潘塔納爾溼地,橫跨在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維亞和巴拉圭。[3] 為保護溼地,保護溼地中的豐富物種,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間保護公約溼地公約。到2014年1月為止已有168個締約國,2170塊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林昱辰 |
7 | 作者 陳雅各 標題 濕地有什麼功能 內容 濕地對當地的環境而言,最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及淨水。在生態上,它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息地,濕地也可以用來整治污水、改善附近水體的水質、存留轉換養份與廢物等。最後,濕地在保護海岸免於受侵蝕土都具有明顯之功能。除了這些以人類的利益為單一考慮的「用途」之外,其實濕地更可以發揮它在生物性、水文性、遊憩性、杜會性及教育性等積極的功能 | 陳雅各 |
6 | 作者 陳雅各 標題 scratch製作過程(巴拉告) 內容 自從馬太安濕地探訪之後,我們就會學校試者把原著名的特殊捕魚工具【巴拉告】, 給做出來但是有好幾次失敗,不是上色不成,就是畫不出來,但老師的指導,我們就好像從噩夢之中清醒一樣,漸漸的我們一步一步的開始製作【巴拉告】做出來,也去圖書館查資料,例如:濕地生態文化、原住民文化.....等等,所以我們的成果也邁向一大步。 | 陳雅各 |
5 | 作者 陳雅各 標題 濕地形成的原因 內容 濕地是指陸地及與水域間經常或間歇被潮汐或洪水淹沒的土地,不但是水土交界的重要推移區,具有特殊的物理環境,同時也是地球上生產力最豐沛的生態系統•不論天然的或人為的、永久的或暫時的、靜止的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由草澤、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包括低潮時水深六公尺以內之海域。 | 陳雅各 |
4 | 作者 林昱辰 標題 實地探訪與調查2 內容 觀察完巴拉告的隔天我們又再度回到溼地去訪問魚群的生活方式,在我的映象中小魚通常吃的食物是水中的浮游生物,而中型的吳郭魚則是吃住在上層的小魚,然而住在最下層的鰻魚或是大魚則是吃上層的中小魚群,然而呢大魚則是被人吃掉,在巴拉告的養殖附近的水裡也有一種野菜是能吃的,這也是魚類的食物之ㄧ,巴拉告生態圈裡的生物都是共生的,小魚<中魚<大魚再由大魚繼續衍生出下一代的小魚,這就是為什麼巴拉告裡的生物魚種能夠不滅的原因 | 林昱辰 |
3 | 作者 林昱辰 標題 scratch製作過程 內容 在製作scratch的過程中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研究該如何將巴拉告做成動畫, 當然我們也用了很多課餘時間或是放學後親自到濕地跟圖書館去觀察魚類的生活方式跟魚種資料,也有親自下水體驗用巴拉告抓魚的樂趣,也在觀察的過程中了解巴拉告的特殊捕魚方式,漸漸的我們試著把巴拉告捕魚法的過程分解後慢慢的做成動畫來呈現出整個過程 | 林昱辰 |
2 | 作者 林昱辰 標題 巴拉告現場勘查 內容 我們又再一次的到馬太鞍溼地去看巴拉告,讓我更了解什麼是巴拉告。 巴拉告就是在水中幫魚作一個家,他是經由兩層的樹枝再加上一層的竹子所做出來的,而且捕魚時也有一個原則,只抓大魚不抓小魚,住在巴拉告裡的大魚也會去吃在巴拉告裡的小魚,所以又形成了一個自然的生物鏈。 | 林昱辰 |
1 | 作者 陳雅各 標題 馬太鞍濕地勘查 內容 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的巴拉告,但還是百看不厭,他特殊的方法及外表,真是太酷了。 巴拉告分了三層,一層是給小蝦、小魚,而第二層是給大魚,第三層是給躲在土裡的魚,例如鯰魚、鰻魚等。巴拉告還三段式打開,這是因為原住民為了適應溪水的環境,而造出來的。現在它不僅是一個文化,更是一種環保生態的象徵,也吸引很多的觀光客,展現我們原住民的文化。 | 陳雅各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10 | 網站名稱 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計畫 網址 http://wetland-tw.tcd.gov.tw/WetLandWeb/web-kid/trainingd_info.php?id=917 網站簡介 拉姆薩爾公約的全名為『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又稱為:濕地公約→這是簡稱(英文:Ramsar Convention),所以他們成立的目的就是在保護濕地,並希望用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 | 林昱辰 | |
9 | 網站名稱 花蓮觀光資訊網 網址 http://tour-hualien.hl.gov.tw/Portal/Content.aspx?lang=0&p=005070001&area=4&id=52 網站簡介 近年來,馬太鞍濕地更以栽種夏季景觀蓮花田聞名;盛夏時,荷葉連天,荷花怒放,吸引許多人前來,遊客可沿著木棧道,近距離欣賞蓮花之美。 | 林昱辰 | |
8 | 網站名稱 台灣濕地網 網址 http://wetland.e-info.org.tw/index.php?option=com_bfquiz_plus&view=bfquizplus&catid=33&Itemid=44 網站簡介 濕地分布世界各地,與海洋、森林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位於水陸交接帶,由於各種物質的沉積,可做為許多植物的養分供給,因此孕育出許許多多生物在此棲息。 | 林昱辰 | |
7 | 網站名稱 濕地的功用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hcvsc/a/a-3.html 網站簡介 濕地早在許久以前就一直扮演著「生命基因庫」的角色,科學家及田野調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更直接說明濕地本身多樣性功能,和過去被忽視、但卻一直為人們所利用的價值,希望經過我們的介紹,能讓大家了解 濕地的功能與價值,進而更珍惜濕地的價值及其保育工作。 | 林昱辰 | |
6 | 網站名稱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網址 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wetland_type.htm 網站簡介 若我們以濕地形成的作用營力來區分,可以把濕地分成二大部份:自然濕地(Natural Wetland)與人造濕地(Artificial Wetland)。 自然濕地顧名思義,即天然環境下所形成的濕地,若我們將自然濕地再細分,以濕地中「水體種類」來分類,大致可以分為:鹹水濕地、淡水濕地及半鹹淡水濕地三種﹝當然你也可以用「區域位置」來把自然濕地分作沿海型濕地與內陸型濕地二種,分類的方式因人而異。﹞。 | 林昱辰 | |
5 | 網站名稱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網址 http://www.erv-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3000058 網站簡介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vataan」(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這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阿美族人在這片濕地上發展出獨特的「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法,利用中空的大竹子、筆筒樹的樹幹與九芎枝幹等天然材料,製作出一個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讓魚蝦在其間棲息繁殖。經過一段時間後,將九芎枝幹提出水面,即可將攀附在樹枝間的小蝦抖入三角魚網中;而藏放在底層的大竹筒能輕鬆捕獲鱔魚、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 | 林昱辰 | |
4 | 網站名稱 荒野保護協會 網址 https://www.sow.org.tw/mission/197 網站簡介 溼地是魚類、水禽、溼地植物、水棲昆蟲與相關生物之棲息場所,在生態意義上更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能。 | 林昱辰 | |
3 | 網站名稱 青年旅遊網 網址 https://youthtravel.tw/sub/travelspot/eastern/services.php?pid=33&id=756 網站簡介 Palakau這捕魚器具提供了魚蝦躲藏覓食的機會,融入阿美族人環保觀念讓此小型生態系生生不息。這樣有節制的捕捉,維持魚族的數量,所以叫做生態捕魚法。 | 林昱辰 | |
2 | 網站名稱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網址 http://www.erv-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3000058 網站簡介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針對馬太鞍濕地的農業區做了很詳細的介紹與解說。 | 陳雅各 | |
1 | ![]() | 網站名稱 維基百科 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9%BF%E5%9C%B0 網站簡介 維基百科-溼地 對於溼地形成原因、特性、類別界定,並介紹各國溼地。 | 李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