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工撞不周山到女媧補天

專題名稱 從共工撞不周山到女媧補天

專題描述 在生活中,常在報紙、廣告、電視劇、圖片看到這些故事,故事的大概內容大眾普遍也都略知,卻很少人真的去了解這些故事的來由和最原始的模樣,這次研究這個主題,希望能從各種關於這兩個故事的書中看到他從古到今演變的流程和模樣,進而探討它們在人們心中代表了什麼意義。

隊伍名稱 從缺

指導老師 陳柏洋 

參賽學生 詹祐青 陳韵宸 許嘉羚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賴悅珊
來源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研究論文
描述 介紹與論述中國古代英雄神話。
詹祐青
9作者 古代的神話故事
來源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劉大杰
描述 先概述神話是什麼,再介紹神話的起源和價值、以及神話的型態。
陳韵宸
8作者 古代的神話故事(節錄有關女媧補天部分)
來源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劉大杰
描述 先介紹女媧,包括生平、有關女媧記載敘述,在引原文介紹女媧補天故事,點出女媧在當時人民心中地位和當時社會代表意義。
陳韵宸
7作者 下課後的奇幻補習班(部分節錄)
來源 時報出版社 作者:劉炯朗
描述 介紹什麼是神話,神話與寓言、神仙故事等的差別、神話在社會中代表意義。
陳韵宸
6作者 宋朝人羅泌
來源 路史
描述 路史中有關共工、祝融、女媧和共工怒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故事的記載。
詹祐青
5作者 司馬遷
來源 史紀
描述 史記中有關共工、祝融、女媧和共工怒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故事的記載。
詹祐青
4作者 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很多內容可能來自口頭傳說
來源 山海經
描述 山海經中有關共工、祝融、女媧和共工怒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故事的記載。
詹祐青
3作者 淮南王劉安及其賓客共同撰著
來源 淮南子
描述 淮南子中有關共工、祝融、女媧和共工怒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故事的記載。
詹祐青
2作者 許多
來源 唐代盧仝《與馬異結交》、《維基百科-女媧》、《太平御覽》、《論衡‧順鼓篇》、《左傳 •昭公十七年》、《管子 •揆度》、《女媧官方網站》
描述 其他書籍典籍中稍有提及到共工、祝融、女媧或共工怒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的記載。
詹祐青
1作者 劉守華、陳建憲 編
來源 民間文學教程(書)
描述 簡單做神話界定,為神話定義做初步分類並分析以及神話起源的論說。
詹祐青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1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29活動討論照片
說明
當日討論留影
陳柏洋
1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27活動討論照片
說明
當日開會討論照片。
陳柏洋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25活動討論照片
說明
當日開會討論照片。
陳柏洋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24活動討論照片
說明
當日討論過程。
陳韵宸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21活動討論照片
說明
老師幫我們修正書面的一些小錯誤,同時給我們一點書寫的方向。
陳韵宸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19討論照片
說明
大家分工,一邊負責找資料、一邊負責將找到的資料打為電子檔。照片中是老師在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清楚簡潔的方式做主題說明,同學們分項列出研究重點和資料整理。
詹祐青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16活動筆記照片
說明
大家分工,一邊負責找資料、一邊負責將找到的資料打為電子檔。照片中是老師在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清楚簡潔的方式做主題說明,同學們分項列出研究重點和資料整理。
陳韵宸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09討論筆記照片
說明
女媧資料初步整理與比較。
含女媧來歷、記載來源、女媧生平等等
陳韵宸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06討論筆記照片
說明
小論文寫作草稿架構,擬分兩個故事再接人物介紹進行撰寫。
陳韵宸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13討論照片
說明
我們將從書本或書刊中所收集到的資料和網路資料作比對,再將各方不同傳說以年代、各大家作比較。
開始打書面資料草考,確立清楚文字檔架構。
詹祐青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07討論照片
說明
我們將網路上整個蒐集的資料作整理及討論
分為文言文和白話文兩個部分,又個別需要去查文言文記載資料年代已作分層,探討故事的流變性
詹祐青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20141003討論照片
說明
當日討論內容:討論出研究架構,分配工作,資料管道。
研究架構初步擬分先以神話概述做開頭,接續共工撞不周山和女媧兩個故事作大標題,分別人物介紹祝融、共工、女媧,探討整個故事代表意義,他們生平和在人民心中地位。
詹祐青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陳柏洋
標題 研究心得與想法
內容
神話,向來具備吸引人的各種幻想元素,根據《歐美懸念文學簡史》一書的說法:幻想文學以虛構的環境為背景,然後描寫人的經歷或思想,而這樣的虛構環境,時常是以古代或是現代真實的生活作為基礎,進一步推衍而成,也可能完全是虛構而不需要任何真實生活的規則與邏輯,神話也是如此。當祐青、韵宸、嘉羚三位同學,〈以從共工怒觸不周山到女媧補天──神話流變〉作為論文主要研究議題,首先必須具備神話的相關知識,讓學生理解神話的意義與內涵,再進一步選擇神話中的人物進行研究,經過多次討論之後,學生選擇共工與女媧神話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動機有三:
第一、《山海經》中,共工與女媧只有簡短的敘述,皆與後來的形象大不相同,甚至出現更多細節的描繪,將共工與女媧的兩位神話人物鋪排成完整的故事。
第二、《山海經》裡面的共工與女媧分別記載在〈海內經〉和〈大荒西經〉,然而兩位神話人物並未有任何交集,後來的神話往往將他們結合成共工撞倒不周山,而女媧進行補天的故事情節,如此推衍的過程值得進一步研究。
第三、神話,其實具備人性的特質,而神話人物面對的困境較真實生活來得艱難,人性的特質也就更為突出,愉悅與痛苦也更為強烈。從此,或許可以明白人類集體的共同情感。
再者,學生的研究方法多從文本與網路進行爬梳,將各項資料整理成筆記,分門別類進行編排,然後從中尋找神話的意義,以及神話人物的特質與衍變,並且根據這些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是一趟辛苦的旅行,學生必須研讀、整理、分析、討論、統合各種知識與資料,如此才能進行小論文的寫作。由於,這次的研究主題是古代神話,所以國中學生最大的挑戰是閱讀文言文,以及註解文本出處,很多國學常識尚未在正式課程中教授,所以學生必須自行理解所謂經、史、子、集的定義,並且對於中國文學史需要基礎的認識與了解,然而,這樣的過程也是讓學生提前進行學習,預先為高中國文做好準備。
學生將論文內容分成五項進行研究與論述:
首先,是定義何謂「神話」?學生認為神話原形可上溯至上古時期的人類生活與情感,可據此分成「以祭司為中心的文化綜合體」和「以神格為中心的語言藝術」由於民族的祭祀活動與語言的口耳相傳,造成神話根據地區而有種種不同的變形。
其次,研究與分析共工故事的流變,由於《山海經》中有所謂共工生於江水之處的說法,所以後起的神話將其推衍成治水之神,後則又添入祝融神話,塑造出水水不容的二神相鬥的故事情節,更在其中置入《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最後出現:水神共工敗於火神祝融,後怒觸不周山的神話故事。
第三,研究與分析共工故事的流變,女媧最早見於《山海經》,被後人視為創世的女性神祇,更有女媧與伏羲的故事流傳,後則流衍變形成共工怒觸不周山,而女媧補天的故事情節。有趣的是,女媧在《山海經》的形象為「人面蛇身」,之後宋代《路史》則稱共工亦是「人面蛇身」,學生認為這樣的共同外貌,卻又分屬女性神與男性神,正可視為上古時期母系社會的抬頭與出現,然後過渡到父系社會的狀況。
最後,則從共工與女媧二神神話流變討論與研究其所代表的意義。從這次論文寫作,透過實際的研究,可以讓學生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進而嘗試解決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的解釋與看法,也是一種對於知識的重新審視,從實作中學習與成長。

陳柏洋
9作者 許嘉羚
標題 研究後的心得
內容
終於啊!終於啊!我們的研究就快要告一段落了。在這次研究當中,
我學習到了許多的精神以及收穫。
我學到的第一個收穫:「尊重」
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希望大家能夠雇用自己的想法,但我們必須尊重他人的想法,而且投票之時,也必須遵守「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道理。在過程中,我們做了許多次的投票,但總是不相上下,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的想法比較好。在我們無法做決定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旁人的意見,才能真正確定。
我學到的第二個收穫:「主動」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大多都不太主動,都需要組長的指導,才會去做,舉例來說:組長要我們找資料,那我可能只會找組長要我查的資料,而內容是組長規定的範圍,而我根本就不會想說要超出範圍去找出更多的資料,我想我是一位「被動式」的人吧。而組長的一舉一動讓我敬佩,我覺得組長算是個知識淵博的人,她會主動去追求新的知識,並且她會把她所知道的東西以及上網所查詢的資料,用成好幾頁,把它們印出來,讓我們在討論的時候有資料可以幫助我們,她的主動,讓我有一股衝動想要變得跟她一樣,而現在的我慢慢跟進她的腳步,一步一步的跟她學習。
我學到的第三個收穫:「負責任」
在討論之中,我們這組的每一個人都不敢逾時交出作品。眼看收件日期就快要到了,我在網路上,看到有好多組都還沒有交作品,甚至只有交一點點的東西,我覺得他們應該是想要放棄吧,或許他們沒有時間來做小論文,但是既然報名了就必須對它負責任,不應該那麼快就放棄,即使你交的東西只有一點點,但至少你有想要負責。
我們這組有著一位追求十全十美的組長以及吹毛求疵的老師,我們根本不敢大意,老師告訴我們的每一個缺點,我們都快速的更改過,即使已經到了要回家的時間,我們還是堅持要把它完成,最晚的一次記錄是晚上十點多才回家,但這都沒關係,只要能做到最完美,再晚都願意。
我覺得我們這組在我心裡是最棒的,我們有著強大的合作精神,以及努力不懈的堅定,讓我們的研究報告能夠展現最完美的狀態,在這過程裡,大家雖然都很累,甚至還有兩個組員感冒,但他們仍繼續撐到最後一刻,他們都不敢倒下去,在旁的我,看到都快流眼淚了!這滿滿的感動,讓我想跟他們說:「你們真的好棒」。在這幾天,謝謝老師、組長以及組員給我很多的鼓勵,雖然中途我真的有種很想放棄的感覺,但你們伸出手拉我一把,讓我又重回自信,謝謝你們!

許嘉羚
8作者 許嘉羚
標題 研究中的心得
內容
我們每個人個別提出了三種故事,我是「精衛填海」,而兩位組員則是有關「女媧」,讓兩個主題根本不相關,而我們總是猶豫不決不知該選哪一個好,後來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玩的決定,就是我和其中一個組員「剪刀石頭布」,如果她贏了,就選有關女媧的故事;我贏了,就選精衛填海的故事,最後我輸了。就這樣我們的主題就是有關女媧,並且連結其它的神話故事,我們連結了兩個故事人物的主角,一個是共工,一個是祝融,我們各自分工合作找他們的個人基本資料。
一開始我們討論的過程中,我和另一個組員總是用那種開玩笑的心態在討論,而組長都會叫我們認真一點,我們便認真了起來,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提出了許多的問題,並一一去網路上查資料,並在下一次的討論中為組員解答,這樣的第一次討論就結束了。
從一開始的嬉鬧到認真嚴肅,讓我知道「心態」的重要,如果一開始的心態不對,那隊伍就會整個亂掉,到時候可能連一件資料都無法交出,還有不要抱持著別人會替你幫忙做的心態,那只會讓自己陷入一個困境,到時候要交件的時候,說不定在檔案上連一個字都沒有。進行第二階段的討論,我們每個人交出了一份作業,我找了共工,我在假日的時候幾乎把一整個下午都放在共工上,我在網路上用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等網站,終於把他的生平、跟他有關的傳說故事……等等,打成一篇關於他的基本資料。
組長給我們一份超級厚的的資料,全部都是有關共工的。我覺得我們組長真的很用心,我跟另一個組員如果沒有她的指引,或許我們還在迷惘當中。我們拿到之後,第一個反應都是「目瞪口呆」,組長要我們全部看完裡面的資料,並且在裡頭做重點,裡面有些資料是文言文,我們必須翻譯出來,在這個部分,我困擾了很久,因為我是一個對文言文非常陌生的人,要我翻譯它的原文,簡直是比登天還難呢!
我和另一個組員只要有空檔的時間,就會拿資料來討論,並互相指導,如果遇到我們都不懂得問題,我們就會去請教老師,而老師每次都會很有耐心的教導我們,並且給於適時的鼓勵,讓我們有動力!
在這個部分後,我們要開始製作書面報告,在每天的中午以及放學時間,我們都會借用電腦來製作,在這過程中,我覺得組長最辛苦了,她總是幫我們不足的地方進行修改,有了她的修改,整個句子更有生命力!
我覺得在這些過程中雖然常常累到很想睡覺、或者晚一點點去吃飯,但這都是一時的,只要我們三個齊心合力合作,在最辛苦的時候也不覺得辛苦,而我們也常常分工合作,只要有一方累了,我們就會叫他休息,換下一個人接手。

許嘉羚
7作者 詹祐青
標題 研究後心得
內容
終於結束了這個對於我們的一大挑戰,過程中的我們可說是有笑也有淚。
笑是因為;可能討論中會不小心牽引到其他比較好笑的東西,又或者是故事內容比較奇特,會引起我們的好奇心,而我們的問題是比較不正經的,但是這些只是我們開心的一小部分,我們笑得最開心的時候是小論文終於完成了!
有開心當然也就會有哭,每次在我們最無助、最困惑的時候,還有時間的壓力,以及休息時間的逝去,我們承受不住壓力,鹹鹹的眼淚從我們的臉上輕輕的滑落下去,想要讓它關閉,卻發現怎麼樣都關不緊,一滴接著一滴的掉落,我們還曾想要有放棄的念頭,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我們辛苦了這麼久,總不能就把我們一點一滴累積的知識給放手吧,我們互相鼓勵、扶持,希望能夠一起走到終點。
責任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做到的,責任心重的人,對每件事都必須要求完美,做起事來當然也會比較有效率,一個追求完美、有效率的人,是每個老闆都想要的優質人才。相反地,一個責任心失重、做起事來又懶懶散散的人,是不被看好的,原本你這顆螺絲釘,可以緊緊的拴在公司裡,但因為你一時的不責任,而被老闆狠狠的拔除,被丟棄在垃圾裡。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我們是一個分工合作的團體,每一刻是不能閒下來的,即使分配的工作完成了,也必須幫忙其他的隊員,這樣進度會比平常來的快。一個團隊講求的是效率以及責任,我們常常在中午、放學,來把握時間做一點進度,盡量避免進度落後,否則到最後必須用更多的時間來彌補。
激進我們動力來源是來自於「老師」,每個老師看到我們在努力的做小論文,都會鼓勵我們一句話,像是;「你們好努力喔!」、「你們是我看過最認真的隊伍了」等等……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有放在心上,他們帶給我們的溫暖,我們都記得一清二楚,而指導老師對我們更是執導有方,在我們做完一個段落後,他都會陪我們留下來,並教導我們如何做得更好,有時他還會給我們看歷屆的優良作品給我們做參考。
做這個主題的研究,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問題,但我們都一一克服了,看著我們每個人認真的樣子,心裡都會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或許這就是「同甘共苦」的精神吧!做完這個研究後,我想感謝給予我們支持的每一個人,還有最重要的「隊員」,我們一起在學習的路程上添加了一筆重大的存款,或許這筆存款能對我們的未來有所幫助。

詹祐青
6作者 詹祐青
標題 研究過程心得
內容
在和老師討論過、立好完整架構後我們立刻開始蒐集資料研究。研究過程中,發現的資訊很多,困難更多。我們找的資訊大多都是很久以前的書籍,根本很難完善的找出每個朝代的書裡人物的形象根本很困難,且內容有不少都是文言文,讓平常讀習慣白話文書的我們不得不硬著頭皮一個字一個字的問老師、翻譯出來,且蒐集資料還不是最困難的,要統整成一個有條理的電子檔又是一大問題,為了避免抄襲,每一句話都得小心翼翼的標上出處來源,窮盡腦汁將所蒐集來的資訊統整並打成電子檔就像把心血一點一滴榨出來一般,老師盡最大努力幫助我們,但大多數事情還是要靠自己。
除此之外,國三了,課業壓力更重,有更多事情等著我們去處理,時間上不足也是頗令人頭痛的問題,為了要討論、要統整蒐集來的資料、要做書面架構,我們犧牲了午休、放學時間、甚至晚自習時間來做這項大工程,其實隊友的配合和默契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的隊友們都十分認真負責,我們幾乎都只要打理好自己在稍做整合就可以,讓我覺得這是在這步步緊湊趕截止日的這些日子當中感到最感動的事。
研究過程中,我發現我們蒐集來的資訊其實很多都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舉個「水火不容」的例子,從前我們知道水火不容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水能滅火、火能蒸乾水這些理由,但研究後才知道,原來水火不容是因共工與祝融相爭才開始有的說法,還有女媧補天,古代其實並沒有任何文獻指出女媧是女人,照理來說女媧應是個妖怪,但後因為道教的傳播而漸漸從怪物變美人、賦予母性象徵孕育萬物,祝融則代表人類已從產生火種到保存火種華人進步的一個過程,上古時期人類發生的事情其實和我們現在很多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息息相關,但卻很少人真正去探究去了解原因,真正問自己為什麼,且很多時候我們看事情都只看到一件事情的表面,就先入為主的認為真的是那麼一回事,求真、實事求是的精神真的很重要,他會讓你在反覆搜尋、檢視自我中學習到更多。
做一個研究要克服很多事情,我看到我的隊員因為每天中午討論下午精神都不太好,覺得一個團隊中除了要分工,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對方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很幸運能跟他們一起同組,我的班導師也看我每次都很累的表情常常給我們額外休息時間,我們的研究才進行到一半,就得到這麼多的支持,要繼續持之以恆努力下去,我相信我的隊員,我相信我自己。

詹祐青
5作者 陳韵宸
標題 研究後心得
內容
「每一粒小小的種子,都可長成一顆結實累累的大樹」,終於告了一個段落,研究的過程果然不是一件容易輕鬆的事,過程中難免枯燥乏味、無聊、孤獨,甚至是挫折及困難都會想立即停止,但這些都是研究中必備的,唯一的差別就是能否從失敗中站起來。在過程中學習到的精神及方法,以及收回的成就感卻是誰也無法取代的。因為老師的一句話:「比賽就是盡全力、得經驗及追求科學的精神,好好加油」,決定試著使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用心投入自己的心來好好學習。
記得,每天中午的開會討論和打資料,都會導致下午上課精神不繼打瞌睡,但還好友下課時間可以補眠,有精神繼續應對下節課。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我們都一一克服了,就像有句靜思語說:「不要被困難克服,而要克服困難」,凡是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秉持著一顆獅子的勇猛心,去探險找答案即可。不管是找不到想要的資料還是沒有頭緒不知該如何寫下去,那種無助的感覺,都令人很想放棄。
經過這次的研究,我學習到了不少,不論是如何解決問題,抑或著團隊的分工合作,以及嘗試新的事物等等…。原以為小論文是件很輕鬆很容易的事,但發現和想像中完全不同,這也讓我想起了今年剛從博士班畢業的阿姨,阿姨在上班時間之餘及假日都在電腦前苦拼,甚至過年全家人一同出遊也隨身帶著電腦,當有靈感時就寫下來。媽媽和姨丈輪流接小孩、煮飯等等...,只為了能讓阿姨順利畢業,經過一年的奮戰阿姨成功的畢業了,但也因為平常的壓力瞬間釋放,身體也出現了一些不適應。讓我了解到了寫論文的壓力,因為害怕無法畢業,而且要犧牲不少時間,無法陪伴家人和小孩,就像我們犧牲中午的睡眠一樣。
小論文需查詢的資料都需要真實而確實,也要真正的去認識了解,知道有關主題的資料,讓我知道的東西增加了不少,也謝謝隊友們的陪伴及老師給予的意見,在研究的過程中,因為有你們的鼓勵及陪伴,我才可以撐到此時此刻,不然我想我早已放棄,謝謝你們,在你們身上我學到了不少,無論是堅持的個性還是求真的精神都很值得我學習。

陳韵宸
4作者 陳韵宸
標題 研究中心得
內容
經由討論過後,我們決定要討論女媧補天和共工怒撞不周山的故事。每天中午捨棄休息時間以及放學的運動時間,甚至是假日的放假時間,但有捨才有得嘛!針對小論文進行一點討論以及概念的述說,終於有了一點新的想法,知道自己該如何著手。小論文中的主要角色有祝融、共工、女媧,因此一人分配一個人物,開始分工合作查詢資料,而我選擇的角色為女媧。
對女媧做了解及探討,剛開始抱持著一顆很熾熱的心,只要有關女媧的事,我都不想放過,但發現心中的疑問怎麼找都找不到答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讓我很失落。開始不知道要從哪裡下手去找資料,為自己解惑。翻閱了多本書籍,想說找找靈感,從書本的句子中給我一點想法,抑或著和同學聊聊天,問問他們對女媧的印象及認知,從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想法中去找自己可以從何做起,和這次的主題可以如何做些連接。從自己完全不知道神話的定義開始,後來了解古代大多數的神話和自然景觀有大多數的關聯。我去找了許多有關女媧的圖,看看女媧從古至今的面貌,可以反映出在一代傳一代的故事中,女媧的長相是否有不同的呈現及差異。
過程中,我多次感到無助,但有隊友們的支持以鼓勵,讓我從新振作,我害怕拖累他們,有句話說:「不害怕神一般的隊手,只害怕豬一般的隊友」。但每經過一段時間腦袋就會空白一次,更因為網路上的資料多重複性,以及多人研究女媧,使自己一點想法都沒有,感覺如何寫都會抄襲他人做品,努力的動腦想寫出、想領悟出一些和別人不相同的東西,但腦袋始終處於當機狀態。而隊友說出他心中的概念圖,告訴我們一步一步該如何做,遵從隊友的指示我找到了方向,我很開心。首先回到最初的想法,我對女媧很好奇找回這種感覺,接著提出當初為何想研究這個主題,因為兒時神話故事裡面「女媧」的角色讓我印象深刻,自己聽過看、過這個故事,對內容產生哪些疑問?先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惑,就像法官蒐證一樣,先找疑點再找有利證據。
這次決定不一個個問題慢慢找,而是先把所有女媧相關的資料全部整合,看過一遍清楚了,在來回答自己,終於解決了。在過程中我發現換個方法轉個角度,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不相同,有時候,不要太執著問題的答案而是該想辦法可以如何解決。整合完成了資料,了解了女媧的生平事蹟以及為何要創造萬物、捏造人類,甚至和伏羲氏共同創立了婚姻制度,他們曾因害怕羞恥請天決定,而天同意了他們再一起,這也是為何傳統的婚姻都無法同姓相婚。

陳韵宸
3作者 許嘉羚
標題 研究前的心得-研究動機、目的、方法
內容
小論文?這是什麼東西阿?在我國中生涯中聽過2次,但前2次我總是聽過就算,從未有興趣參加這項比賽,只是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很無聊的比賽罷了。在第3次聽到的時候,沒想到班上的人躍躍欲試,各個搶著參加,而我漸漸也產生了興趣,但我還是沒有興致。接下來有2個人約我要不要跟他們一起做小論文,我馬上點頭答應,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小論文之辛苦過程。我覺得在討論之前,我超級興奮的,一方面是能夠跟同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及學習分工合作,另一方面也能讓我認識小論文是什麼東西。我們的隊伍叫:「從缺」,這可是我們辛辛苦苦想出來的,一開始在取隊名的時候,我們分別提出了幾個意見,但我們總是意見不合,還得要旁人跟我們一起做討論,後來每個人各退一步,終於取了這個有趣的名字,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名字具有什麼意思,但至少它是我們整個團隊的象徵。再來就是我們的主題了,我們選擇的領域是「人文」,但人文領域有很多種,我們選擇了文學,文學又可細分:社會議題、海洋文學……等等,我們經過了好幾次的討論,雖然我本人比較喜歡社會議題,但還是得尊重他人,在一次的國文課中,老師介紹一位神話中的人物 「女媧」,因為對這位英雄充滿了許多好奇,於是最終我們決定選擇「神話」。對於這個主題,說跟它很熟其實也沒有很熟,但說不熟又說不過去,必盡有些故事已經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說不定連4、5的小孩可能都知道呢!
但裡頭有些故事,我真的不認識,例如:共工與祝融、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等等,我們的指導老師要求我們回去查有哪些神話故事,選一篇自己特別喜愛的,並說出為什麼以及寫下你的心得,我回家查阿查,大多都是看到「傳說故事」,我這個人比較傻,總是分辨不出「神話」與「傳說」的差別在哪,我甚至還以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神話呢!在老師特別的解說下,我才終於了解兩個的分別了。「神話」裡頭的故事必須要有「神」,而沒有神的則是傳說,這讓我比較好分辨一些,但是我還是有一個疑問,「牛郎織女」是否為神話呢?還是傳說?這個問題我問了班上好幾個的同學,但答案總是不同,我一直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中,希望在我們的討論的過程中,能替我找到滿意的答案。
在還沒正式討論,我總是嘻嘻笑笑的,認為這項工程應該不需要花我太多時間,而且只要分工合作,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我發現我錯了,而且付出的代價比我想像的還要多。在討論前的過程中,我學到自己要主動,則不是被動,被動只會讓自己顯的不負責任,主動去做會讓整個組別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做起來就會特別的輕鬆 。希望在這次的研究中,能夠獲的無比的知識。

許嘉羚
2作者 陳韵宸
標題 研究前心得-研究動機、目的、方法
內容
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睡前媽媽總是會說床邊故事給我聽,讓我入眠。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關女媧的故事,她在人間留下許多傳說,例如:捏泥巴創造人類及大自然中的萬物等等…。對於女媧用五彩石補天,我心中有個疑問,為甚麼天破洞了?女媧要到天上把那個洞補起來,不能把洞放置在那不去管它嗎?越破越大應該也是可以的,對我們又會產生甚麼影響嗎?而且,天這麼高女媧如何到上面的?難道他有小叮噹的放大燈抑或著是它有其他神奇的魔法,可以把自己變大到天上去把洞補起。而且,為甚麼有這麼多石頭不使用,一定要用五色的石頭來補?這些問題在我的心中留下了許多問號。
女媧在我心中就像是有神奇魔力的仙女,一位很有氣質很漂亮的女人,留著長髮有著苗窕的身材,這是女媧在大多數人心中的印象。上了國中,有次國文課老師提及了女媧,並且放了一張傳說中女媧的圖,女媧的上半身是人身,下半身是蛇身,讓我非常的訝異,這和我心中想的完全不一樣,對他的印象改變了不少,而有了一種想要重新認識他的衝動。我想知道她除了故事中寫的創造人類、利用五彩石補天,還做了哪些事?過了幾天,在放學回家的路途中,在車上聽廣播時,說到有關女媧娘娘廟是做甚麼的,據說每年都有許多人到廟裡祈求婚姻以及求子,許多人因為這樣而獲的好姻緣及新生命,並且回到廟中感謝女媧娘娘。當下的我心中充滿疑問,女媧不是補天、創造人類嗎?怎麼又和婚姻有牽連?後來回到家上網查詢才知道女媧娘娘也為媒神,讓我對她又有了新的認知。
再查詢的過程中,同時我也意外的發現女媧和伏羲氏竟為兄妹,又為夫妻,在媽媽睡前說故事裡教人捕魚的伏羲氏竟然和女媧有關係,讓我欣喜若狂,從來沒有想過伏羲氏和女媧會有關聯,而婚姻制度也為女媧和伏羲氏一同建立。
神話是甚麼?不就是一則則的小故事嗎?而這些故事都是真的嗎?對於神話,我一點概念也沒有,只知道神話就是故事。有時給我一點小小的啟發去思考,思考這世界真的是我們所看見得這樣嗎?而過去也相同嗎?故事中的角色都曾出現並且生存在這世界上嗎?牠們長得和我們相似嗎?還是有三隻眼睛抑或著五隻手之類的。藉由這次的小論文,我決定和同學們研究有關女媧的部分,讓自己能夠更深入了解女媧的生平、個性、形象以及各種傳說中的她等等…。她為甚麼補天?又為何創造人類創造萬物?以及女媧掌管那些事?在人民的心目中又代表甚麼意義呢?

陳韵宸
1作者 詹祐青
標題 研究前心得-研究動機、目的、方法
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女媧補天、共工怒觸不周山對大家而言基本上都是不陌生的故事,他可能出現在繪本的彩圖中,也可能出現在電視、廣告或是漫畫裡,但其實除了些小片段我們對於這些故事和人物基本上是一無所知,在我們日常生活所知範圍內,祝融就是火災的代表,女媧就是一個美人,煉製五色石補天使人民生活回復秩序的大英雄,但在一次國文課老師分享中,我們才得知原來女媧的原型並非我們所想像那麼「夢幻」,在山海經圖畫中,女媧竟然是個蛇身人首模樣的大怪物,原來每個神話的起初的模樣都不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如果女媧娘娘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女媧,他又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模樣,是什麼契機引她改變?在遠古時代,人們心目中女媧娘娘又是什麼樣子?對於人民和當時的社會而言又代表什麼樣的意義?種種問題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更加挑起我們研究的興趣,因此我們決定著手開始研究。
我們選擇和女媧補天有因果關係的「共工怒觸不周山」做引導,接續女媧補天做討論,順著兩個故事來看這兩個神話的流變以及其故事中角色在當時和現在分別代表的意義。再來就是故事的部分,女媧補天這個故事被大家所知道的,就是天破了一個洞,而女媧不忍心人民受苦難而煉製五色石補天,恢復天地生機,但卻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的發生原因,是因為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爭戰而失敗,一怒之下撞上不周山,天柱折斷,天地破洞,洪水才會傾洩人間,造成悲劇,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更是鮮少人知。這些知識都是繪本、廣告、電視劇、漫畫所沒有的,既然要研究這兩個故事,當然少不了裡面的主角,經過和老師同學們的討論過程,首先要做的是先了解神話的定義和該神話的來由。
老師說,神話的起頭可能是自然災害或者當時部落聯盟的政治大事,再加入當時人民的想像而幻化而成,所以要研究一個神話的過程、起因後果和流變,就需要先了解「神話」一詞的定義和起源,我們再從人物著手,找到關於該故事中人物的個性、生平、出生起源,了解他在當時社會中的角色,再看故事的起因後果,探討整個故事的意義,再從各方典籍記載中編註年代,看其形象和故事在時代中的變化,此次研究目的分三個大標題:神話流變、神話意義、神話真正發生過程,從每個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出生來源中更了解古代社會,從故事前因後果進而討論她對古代現在人們或社會的定義,希望在研究過程中增進語文之事,更了解華人發展文化的精粹,培養對自我文化認同感和認識。

詹祐青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中國神話故事
作者 郭志誠
出版社 龍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只挑選與本次研究有關章節進行參考閱讀──章節二‧萬能的女神
敘述女媧造人到共工撞倒不周山,洪水傾瀉,人民受苦,不忍心而煉石補天,使人民生活又恢復平靜。
導讀
女媧因力量不足,造人並非以黃土一個一個捏出來,而是以藤條揮打泥土揮出的小妮點成人,共工召集五湖四海攻打祝融失敗,羞憤難當而怒觸不周山,撞倒天柱,女媧見洪水自天上狂作,從大河揀選許多石子煉作五色石補天,又怕天再塌砍大龜四腳稱天,殺黑龍平洪水使人民恢復安居樂業。
許嘉羚
4書名 盤古女媧
作者 原著作人:袁珂 改編人:紫辰 繪圖人:杜大愷
出版社 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盤古開天闢地後,天地間還沒有人類,而女媧因寂寞以黃土創造出人類,讓他們有婚姻能夠繁殖「永生」,又因不忍人類受共工撞倒天柱而傾瀉而下洪水受苦而補天
導讀
繪本記述方式描述盤古開天闢地後,女媧搏黃土造人、砍大龜四隻大腳撐半邊天、殺黑龍、燒蘆草灰堵洪水漫流過程。
陳韵宸
3書名 下課後的奇幻補習班
作者 劉炯朗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社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因其內容較偏於西方神話,只揀選此書符合此次研究內容部分進行參考閱讀:章節《星期五 讓我們講講神話-荷馬史詩與希臘神話之什麼是神話》
較淺白介紹神話與小說、神仙故事、預言差異,以及他在社會上與文學中重要性和原因,在從西方神話中舉例神話通常為人化身代表。
導讀
神話不一定是全部虛構的,其原型是現實古代人類社會發生的事件在參入些許神異元素,代入層面可能有很多,可能有天文、人文、水文、政治、社會思想與經濟發展。
詹祐青
2書名 民間文學教程
作者 劉守華、陳建憲
出版社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簡介(摘要)
此書指摘錄此研究所需要部份作參考閱讀──第六章:神話-神話界說
介紹神話的定義、神話詞語的由來、神話的大致分類,神話形成原因和可能原型。
導讀
神話分以祭司為中心類於宗教或種族神話,和民間茶餘飯後口耳相傳,較具流變性兩種,前者傳述與製造過程較為嚴格,且神話與傳述者在人民心中具有一定地位和權威不可挑戰,後者形式則較自由,各朝代各時代皆不同,會隨當時人們社會及思想有所改變。
詹祐青
1書名 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卷》
作者 劉大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簡介(摘要)
此次研究只擇較合主題部分本書第五章節做參考閱讀,大部分在講述神話產生價值和型態,後面有提到一些些女媧補天故事,提書各種經典內容以及自己看法做分析,討論包括他平生作為、他在中國古代母系社會中意義、創造婚姻制度對後世影響。
導讀
開頭先概述神話代表上古時期人類社會以及人民希望象徵,且為人民集體創作,是中國文學的淵源,可以從中得知當時社會生活型態情景和人民想法,也是考究歷史中很重要的引用資料之一。後說明神話型態和紀載處,多位於淮南子、山海經、楚辭當中較豐富,但各方說法卻又略微不同,顯現神話型態是根據時間推移演化的,中國古代神話通常將於人民有益神格化,又將天災自然災害作鳥獸,上古時代帝皇時常隨時間漸漸神格化,但可淺而易見的一點,上古時期領導者或帝皇通常與自然災害作對抗,勝者為人民崇敬。
詹祐青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首先定義何謂「神話」。神話原形可上溯至上古時期的人類生活與情感,可據此分成「以祭司為中心的文化綜合體」和「以神格為中心的語言藝術」由於民族的祭祀活動與語言的口耳相傳,造成神話根據地區而有種種不同的變形。
其次,研究與分析共工怒觸不周山和女媧補天故事的流變,最初山海經均只提到三個人物而未提到兩個故事,是隨著時代演變才一點一點加進來,參考有關故事和人物典籍,以探討他流變過程和推論他流變原因。
最後,再從關於他們典籍和現代人認知中探討,這兩則神話故事和這三個人物在當時社會代表意義。
詹祐青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2說明 改版(1)詹祐青
1說明 以PPT方式呈現對此主題研究其人物、故事、流變和代表意義,最後下總結論。詹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