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是什麼東西!?
走在馬路上,幾乎五步三步就可以看到檳榔攤。檳榔攤賣檳榔,檳榔到底是什麼東西?聽說,常嚼檳榔容易罹患口腔癌,為什麼大人要嚼檳榔呢?聽說,原住民豐年祭的時候,檳榔是定情物耶!為什麼會這樣。檳榔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決定要一探究竟。
二、理念與目標:
(一)植物常和人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檳榔也不例外。
(二)瞭解人們為什麼要嚼食檳榔?嚼食檳榔有什麼益處,又有什麼害處?
(三)認識檳榔在原住民社會裡的文化意義。
三、研究方法:
(一)搜尋網路
(二)查詢書籍
(三)問卷調查
(四)訪談
四、預期效益:
希望透過研究,讓我們重新認識「檳榔」,瞭解日常生活中它和人們的關係,以及它的社會文化意義。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吳文琦 標題 檳榔的歷史 內容 指出,到1979年全世界至少有二億嚼食檳榔塊的人口。 而台灣亦早在數千年前,原住民即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像在西元前約600年,一份梵文文稿中首先提到有關嚼食檳榔塊的事情。西元916年,巴格達一位旅行者在日記中提到,嚼食檳榔塊在當時的阿拉伯南部沿海盛行,並且已經延伸到葉門及麥加。西元1298年,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提到,印度人將一種叫做"tembul"(荖葉)的葉子放入口中嚼食,這種習慣在西元1200至1400年間還曾遍佈在尚吉巴海岸(非洲東岸的島嶼)。西元1664年,荷蘭的文獻中記載,在麻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對由印度進口的荖葉加以課稅,目的是要保護當地種植荖葉的農夫,而非要禁止嚼食檳榔塊的習慣。西元1985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報告是排灣族、阿美族、魯凱族、雅美族及平埔族的文化傳統中,都有嚼食檳榔塊的例子。而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入境隨俗,因此檳榔塊也成為當時入藥、社交、送禮的重要物品。直到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種植及嚼食檳榔塊才停止,但到台灣光復後,檳榔便又開始恢復種植。 | 吳文琦 |
9 | 作者 邱芸輝 標題 各族的勇士把檳榔當嫁妝 內容 台灣最特別的嫁妝是什麼?轎車、金屋還是一顆永流傳的鑽石?原來是讓人望之卻步的檳榔!在台灣,檳榔其實被原住民視為重要的工具,不論是在婚姻、祭祀或者宴客佳餚,都可以看到檳榔的蹤影。 檳榔普遍使用在阿美族、平埔族、魯凱族、排灣族的婚禮中,檳榔都是要連枝砍下或是一粒粒的裝訂,每一族在此一習俗的背後都有不同的典故,其中排灣族的傳說是有一對手足情深的兄弟同時愛上一名少女並相繼殉情的故事,三人的血肉化為檳榔樹,並開滿了果實,後來有人無意間將荖葉、檳榔與灰石膏混合食用,吐出的汁有如鮮血一般的紅艷,相傳是那三人的鮮血,因此排灣族的人將檳榔當作結婚用的聘禮,象徵新人堅定的愛情與子孫滿堂的祝福。 阿美族的女性會替心儀的對象縫製檳榔袋,在豐年祭時再將檳榔塞進袋中傳達愛意。而在階級制度明顯的排灣族與魯凱族中,階級越高的族人要送的檳榔聘禮要越多,這代表了階級的優越性,在跨級的婚禮中低階的族人要送超過自己階級所能負荷的檳榔聘禮,以證明本身有升級的財力。此外蘭嶼達悟族人在飛魚季節時,互看對眼的男女,雙方家長會出面議婚,並由男方帶著一束檳榔和飾珠求婚。 | 邱芸輝 |
8 | 作者 李秉榕 標題 常見的危害 內容 (一)檳榔誘發的癌症前期病變: 1.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常見於夾黏膜,其次為顎區。口腔黏膜會有灼燒感、潰瘍、變白,最後造成張口吃吞嚥困難。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纖維化的病人,會變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白斑症:常見於夾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其中亦有一部份口腔白斑症病人會變成口腔癌。 (二)口腔癌:檳榔俗稱「菁仔」,其中成分中的「檳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則為助癌劑,世界衛生組織經回顧嚼檳榔與癌症之相關文獻,所作結論: 1.煙草伴檳榔一起嚼食確定為人類致癌原因。 2.抽菸且嚼食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咽喉癌、及食道癌。 為了您的健康請勿嚼食檳榔,如吸煙者更須戒除,因為兩者合併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和食道癌,且吸煙、嚼檳榔又合併喝酒則更有加乘的致癌 效果。 | 李秉榕 |
7 | 作者 高宇柔 標題 檳榔在阿美族的傳說 內容 檳榔是阿美族各類祭典中必備祭品之一,也是族人生活中做好人際關係不可缺少的用品。 傳說從前南部平原的村莊裡,住著兩兄弟,哥哥名叫「阿南」,弟弟叫「薩雅恩」,兩兄弟搭救了遇難女孩比拉,比拉就住在他倆家中舂米、釀酒、做飯洗衣,親如兄妹。不久兩兄弟去世,比拉覺得獨自活在世上了無生趣,一頭撞死在兩兄弟屍體之間。弟弟的屍體變成一塊石灰石,哥哥變成一棵檳榔樹,而比拉的屍體則變成一棵枝葉繁茂的荖葉,緊纏住檳榔樹和石灰石。族人深為這三位青年男女的真情感動,長老們鼓勵家家戶戶種植檳榔和荖葉,並將檳榔抹上石灰、包上荖葉食用,這三物合一竟紅如鮮血。此種食檳榔習慣,從此傳遍全臺灣。 | 高宇柔 |
6 | 作者 李秉榕 標題 檳榔的起源的傳說 內容 阿美族一則「檳榔」起源的傳說如下:以前有不睦的夫婦,經常因瑣碎的小事而口角,鄰居不堪其擾。太太還經常趁其夫不在,帶情夫回家。但此事終於爆發了,一天,妻子與姦夫同睡一床時被其夫撞見,羞愧之餘偕姦夫自殺。後來在兩人的墳上長出兩種不同的植物,一種直立而高聳入雲,時節一到就會開花結果;另一則為蔓草,纏在樹上不離開。人們很好奇,後來一人摘取樹上的果實,用蔓草葉包起來吃,起初有一點澀澀地,後來漸漸感覺到甘味而心情愉快。於是,他勸社人嘗試,皆喜其味,以後便經常吃它,這就是現今檳榔的由來。 排灣族的「檳榔」起源傳說情節,則與男女之間的情愛婚嫁的隱喻象徵有關:古有一女,名Cupucupu,口銜dipopon和aloviculatan到汲水場去。這時她把口銜之物連同唾液吐在汲水場。又,未幾,檳榔樹從唾液裡發芽出來。而,那檳榔樹長高,結了果實,Cupucupu於是摘取其果嚼之。有一次Cupucupu到男友家去玩,可是男友不在而家中亂糟糟,Cupucupu於是打掃打掃,做好了可供嚼檳榔的準備物品之後回家去。男友回來見到:「什麼嘛?是誰打掃我的家?我就躲起來等著吧!」就躲了起來。未幾,Cupucupu又來了。據傳,男友於是收之為妻。今日之所以有檳榔,是因此之故。 | 李秉榕 |
5 | 作者 高宇柔 標題 檳榔的好處與壞處 內容 吃檳榔的好處 檳榔果略小於雞蛋,果皮纖維質,內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於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幹後呈深褐色或黑色。檳榔子是劣等兒茶的原料,其主要生物堿是檳榔堿,獸醫用作驅蟲藥。檳榔的作用是殺蟲,行氣,下水,嚼食檳榔,除瞭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癥外,還會導致口腔癌.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發現檳榔之初,並非嚼食而是藥用,有祛痰止咳、消食醒酒、寬胸止吐、驅蟲等作用。檳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眾常以吃檳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 吃檳榔的壞處 1.檳榔的汁液呈紫紅色,嚼檳榔日久會使人牙齒變黑。檳榔嚼過後,將殘渣吐在地上,紅跡斑斑,如同血漬,影響公共衛生。 2.含可致癌的生物堿。臺北市衛生局第一科科長丘展賢表示,臺北有8成8至9成2的口腔癌病人,都因嚼食檳榔而引起。 3.孕婦過多嚼食檳榔,有可能造成流產。 以上介紹瞭有關吃檳榔的好處和壞處,檳榔的功效和作用,孕婦吃多瞭可能造成流產! | 高宇柔 |
4 | 作者 邱芸輝 標題 檳榔在原住民的歷史 內容 檳榔,棕櫚科常綠小喬木,主幹可長至廿公尺,原產於馬來西亞,由中國引進種植,目前台灣栽培非常普遍。檳榔可做為染料,顏色鮮豔。它是一種很特別的果物,算不上是鮮食的水果,也不是熟食的堅果,應是一種啫好性特用作物。有些地區,有嚼食檳榔之習慣,各國吃法皆不同。台灣地區則是以新鮮的檳榔果實(菁仔)配上荖藤、荖葉、白灰、紅灰一起嚼食。 原住民的檳榔文化 1.阿美族: 招待訪客的心意;各種祭儀中的祭品;請親友或鄰居幫忙時的酬勞;訂親、結婚時不可或缺的禮物;表示愛意的象徵;違規賠罪的償金。 2.排灣族:傳統的排灣族部落, 檳榔圍繞住家四周,因為檳榔在該族人的生活上有極大的重量,除了是交際應酬的必備食物,檳榔也是婚禮上不可缺少的禮品。且一直認為檳榔對牙齒極佳,嚼檳榔是口腔運動,也是一種很好的刷牙方法。在日本人禁止嚼檳榔的時代,居然以檳榔樹嫩根來替代。 3.魯凱族: 在以前耕種的田地,檳榔和苧麻是必種的作物,該族以亭亭玉立的檳榔樹,形容端莊的淑女。4.卑南族: 卑南族著名的海祭(又名小米祭)的祭品 ,檳榔葉幹做的,盛小米粥,另一樣是夾老藤的青仔。 儀式結束前,參加祭祀的卑南族人,都對著檳榔向海祭拜。卑南族對檳榔的運用,範圍相當廣泛,生活中,除了食用外,海祭 、聚落灑淨祭 、境界拒邪祭的祭品,檳榔是無可替代的物品,甚至連家屋建築、宅地界線都用得上。可說是台灣最懂得檳榔用處的原住民。 5. 雅美族: 雅美人稱吃檳榔為(mamahen),以青仔象徵女孩,荖藤為男孩,所以少男如果在夢中,見到認識的少女種檳榔和荖藤,表示和她有緣。當女人懷孕時,先生夢到自己種荖藤,表示會生兒子。夢見自己種下檳榔樹,則是生女的預兆。 | 邱芸輝 |
3 | 作者 吳文琦 標題 檳榔的藥理 內容 藥理 (1)驅蟲,能使蟲體引起弛緩性麻痹癱瘓而排出體外 (2)抗菌、抗病毒 (3)能促進腸蠕動、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 (4)有增強膽囊、總膽管收縮,加速膽汁排出的作用 (5)有興奮骨骼肌作用 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鄭慧文在英國心理學期刊指出,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檳榔,有助於減輕病情。研究人員針對 70位患者,嚼食檳榔的反應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嚼食10顆以上時,症狀比較不激烈,比不吃檳榔的人來得舒服。因為,檳榔含有arecoline成份,對人體的影響類似於神經訊息傳導物質acetylcholine。這種物質會讓腦部的多巴胺減少,達到類似於精神分裂症藥物之治療目的。 | 吳文琦 |
2 | 作者 吳文琦 標題 檳榔的成份 內容 一般所謂的檳榔,其嚼塊是以檳榔果為主要成分,並以荖葉、荖花荖藤和石灰作為配料。檳榔果:俗稱菁仔,含有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和檳榔鹼這兩種成分經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具有潛在的致癌性。而檳榔素能促進消化道的蠕動、使瞳孔收縮、心跳降低,正常量時可增加唾液分泌及引起發汗現象,但大量食用時,會使大腦活動受抑制,而顯出動作遲緩現象。配料:除荖葉可能不具致癌性外,其他配料(荖花、荖藤)皆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且因石灰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會使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導致表皮細胞發生增生及變異現象,進而產生口腔癌。 | 吳文琦 |
1 | 作者 李秉榕 標題 不可思議的檳榔 內容 檳榔在阿美族社會方面具有這些功能: 1. 招待訪客的心意 2. 各種祭儀中的祭品 3. 請親友或鄰居幫忙時的酬謝品 4. 訂親結婚時不可或缺的信物 5. 表示愛意的象徵 6. 違規賠罪的償金 在阿美族人的眼中,檳榔子(青仔)不只是食物,還有象徵意義。檳榔子內含有水,味道很甜,很像母親的奶水,所以,青仔像媽媽。 | 李秉榕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 | 網站名稱 檳榔對健康之危害 網址 http://www.ylvs.chc.edu.tw/old/administration/ylvs3011/pviewitem2.asp?sn=1743&area=78&cat=366 網站簡介 嚼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齒萎縮诰靠告造成牙周病,口腔湉田連黏膜下纖維化及坑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換患者有嚼檳榔的習慣○ | 邱芸輝 |
19 | ![]() | 網站名稱 檳榔與口腔癌 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所長 口腔顎面外科教授 謝天渝 網址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601/860108.htm 網站簡介 王永慶先生對嚼檳榔最介意的是吐檳榔汁的問題。他認為亂吐檳榔汁者不會覺 得不好意思,是因為有整體的檳榔文化背景在支持他,大家吐所以他也吐是種從 眾心理,形成文化與社會進步脫節的現象,這種文化顯現我們的社會缺乏自我反 省及謀求改善的機制與功能。他並認為吐檳榔汁與吐痰是同樣的行為。新加坡、 香港能禁絕隨地吐痰,而我們卻連「抑制」不可在公共場所隨地吐檳榔汁也做不 到,我們的社會病了。因此他認為抑制檳榔文化須從法治著手。其實我們並非無 法可管,依據市政府環保局宣稱,亂吐檳榔汁係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可處新臺幣 四千五百元罰款,處罰可謂不輕,但效果不彰。根據筆者了解,有史以來在臺灣 因觸犯這條法而被罰款者仍為個位數,可見執法不徹底。因此我們必須用其他方 法來革除亂吐檳榔汁之惡習。 | 邱芸輝 |
18 | ![]() | 網站名稱 檳榔的起源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13220117/%C2%AA%C3%9E%C2%BCi.htm 網站簡介 1. 農村勞動力老化、經濟作物不敵國外進口物品,致使農民轉作。檳榔栽植所需勞力較少,而且進口檳榔的風味與口感欠佳。 2. 高速公路與省道拓寬完工之後,整體交通與商業網絡更為暢通,且因各地氣候風土的差異,產生檳榔及其附屬產品在季節與區域上的分工。例如屏東地區位居台灣南端,從每年四月開始生產;台東地區因特別適於種植荖葉,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產地。 3 .為勞工﹙無論是原住民或是漢人﹚提供檳榔是雇主的一項社交禮儀,檳榔也成為勞動朋友社交的必備品。1980至90年代大規模的營建工程以及公共建設,使得需求遽增。國民所得增加以及檳榔取得日趨便利,也助長許多成癮的嚼食者。 | 李秉榕 |
17 | ![]() | 網站名稱 檳 榔 網址 http://cc.shu.edu.tw/~a10/stu5-6/drug/drug3.htm 網站簡介 如果您已有了嚼食檳榔的習慣時,請您務必盡快戒除它吧!不要受制於它,平常請放鬆心情、均衡飲食及充足之睡眠過有規律之生活。又為了增強戒除食檳榔的意願,應隨時以提昇自我形象、多研讀宣導手 冊、遠離誘惑來勉勵自己;若有慾望想要動口嚼檳榔時,則無妨尋找可行之替代方法,如嚼口香糖。 總而言之,當您下決心要遠離檳榔時,您就能拒絕它的危害,開始戒除的前幾天或許會覺得很不好受,但克服它的祕訣就是用堅定的信心對自己說:我絕不吃檳榔,為了您的健康,趕快採取行動戒除嚼食檳 榔習慣吧! 口腔癌的成因 | 高宇柔 |
16 | ![]() | 網站名稱 東南亞的檳榔傳統文化 網址 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student/1999/betel.html 網站簡介 許多口傳文學中,檳榔是重要的象徵,從中,也可追朔出檳榔傳統的源頭。在高棉,一位名叫Prah Thong的公主送給他的新婚丈夫檳榔,作為對婚姻忠實的象徵,而後世的人則延續之,將檳榔當作男女關係的忠實承諾。在一個越南的傳說中,一對雙胞胎兄弟同時愛上了一位女子,由於兩個兄弟感情十分的好,為了成全對方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投河自殺,哥哥死後成了石灰岩,弟弟在岩石旁成了檳榔樹,那位女子受兄弟情義的感動也投河化成了攀附在樹上的荖藤;國王得知了這件事叫人採了石灰、葉子回來,嚐了之後倍絕美味,自此越南便有了嚼檳榔這項習俗。 | 高宇柔 |
15 | ![]() | 網站名稱 防制檳榔危害健康 網址 http://www.cichb.gov.tw/health/health6.htm 網站簡介 國內嚼食檳榔塊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尤以南部地區更為盛行。但其所造成的問題,無論在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社會成本、環境影響、現行法令等方面,皆已儼然成為國內公共衛生上的棘手問題,不得不令人正視。 | 邱芸輝 |
14 | ![]() | 網站名稱 吃檳榔的缺點? 網址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30603515 網站簡介 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據 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 李秉榕 |
13 | ![]() | 網站名稱 吃檳榔有什麼好處? 網址 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3b7d05b0992734c4 網站簡介 檳榔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 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鹼、兒茶素、膽鹼等成分。 | 李秉榕 |
12 | ![]() | 網站名稱 檳榔的歷史 網址 http://user.nksh.tp.edu.tw/staff/gm/數據看檳榔.htm 網站簡介 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入境隨俗,因此檳榔塊也成為當時入藥、社交、送禮的重要物品。直到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種植及嚼食檳榔塊才停止,但到台灣光復後,檳榔便又開始恢復種植。 | 李秉榕 |
11 | ![]() | 網站名稱 嘉南部落廣場:吳阿福吃檳榔的故事 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REwkBjuajk 網站簡介 介紹一位在嘉南部南落的一為老爺爺從年輕時他太太的媽媽拿一個檳榔給他吃,當時他第一次吃檳榔時覺得檳榔沒甚麼感覺,到最後他只要沒吃檳榔嘴巴會覺得酸酸的,好像在吃酸梅! | 吳文琦 |
10 | ![]()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植物學習網---排灣族與檳榔的愛情故事 網址 http://www.dmtip.gov.tw/event/tree/tree/biography01.htm 網站簡介 很久以前有二個排灣族的山地兒郎,兄弟倆不約而同愛上了一個少女,到了有一天,當作弟弟的知道了他的哥哥也深愛著她,為了成全哥哥,便碰撞山岩而死,死後遺體凝結而成灰石。 當作哥哥的知道了弟弟為了割愛,竟然犧牲自己,手足情深在悲慟之下,也自殺在弟弟遺屍處,後來在屍體幻滅後長出了檳榔樹。 而那嬌美純真的少女,傷心兩兄弟為她殉情,在一個悽涼的落山風與的黃昏,也自近在他們身邊,在那地方後來長出了荖藤,這荖藤慢慢成長,攀上那灰岩石,纏上了檳榔樹。 幾年後,落山風初起,他們愛情的花在檳榔樹上綻放了,那濃郁的芬芳,就像少女當年的髮香,飄散在那憂鬱的山谷,花謝子結,竟逾百顆,就這樣百子千孫,在山谷裡,瓜瓞綿延,到如今山谷裡盡是成群叢落的檳榔林。 而在當時他們的族人,在無意間把荖葉、檳榔、灰石混在一起咀嚼,竟吐出了一般的紅汁,他們便以為那是三人的鮮血,從此男女婚嫁便要以這三樣作為聘禮,一方面象徵百子千孫,一方面也是寄望新人要情愛堅定,天長地久。就這樣,檳榔就成為排灣族人的習慣。 | 吳文琦 |
9 | ![]() | 網站名稱 認識中藥─檳榔 網址 http://www.chanderclinic.com/chinese/03_blog/02_detail.php?did=8&pid=42 網站簡介 一聽到檳榔,大多數的人都會馬上聯想到檳榔攤經過加工而成的食用檳榔,其實在中藥裡也有一味藥也叫檳榔。到底這兩種檳榔有何不同呢?透過下面的介紹,便能讓你分出端倪。 一、藥用檳榔 藥用檳榔是指棕櫚科植物檳榔樹的乾燥成熟種子,形狀是圓錐形或圓球形,呈淡黃棕色或黃棕色,表面粗糙且有顏色較淺的網形凹紋,而其成熟乾燥果皮也是中藥名為「大腹皮」。 為了臨床上不同的使用功效,因此有三種炮製的方法: 1.生檳榔: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按氣溫情況適時換水以免發臭,泡透後撈出直接切片,然後晾乾即可使用。 2.炒檳榔:取上述之生檳榔片,放置鍋內用小火炒至略為變色,再取出放涼即可。 3.焦檳榔:將生檳榔片放置鍋內用大火炒至焦黃後,微噴清水再取出晾乾即可。 藥用檳榔的主要作用在於降氣,古人認為檳榔「性如鐵石之降」,能把人體最高部位的停滯之氣降至極下之處,因此對於氣逆、氣滯所造成的胸腹脹悶、噯氣嘔逆、腹滿便難等都很有幫助。但生檳榔的損氣之性較強,所以炒或炒焦的炮製方法,正好可降低檳榔的損氣之性而增加其消積導滯的作用。 二、食用檳榔 食用檳榔其實和藥用檳榔是同一種植物,只是食用檳榔是使用尚未成熟的種子,它的表面呈綠色而且平滑,一般臺語稱其為「青仔」。既然食用、藥用檳榔均來自同一植物,為什麼大家常說吃檳榔容易引起口腔癌?問題就出在檳榔攤所賣的檳榔含有添加物,比如石灰等等,這些添加物才是致癌的罪魁禍首,另外,檳榔的纖維也容易刺激口腔黏膜造成纖維化及癌變。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加入這些東西呢?因為「青仔」不太好吃,所以加入一些東西矯味,只為了好吃但卻會大大增加口腔癌的罹患率,這可得不償失啊! 習慣吃檳榔的人,大多是為了提神醒腦,但吃著吃著就成習慣。如果在戒除檳榔期間還不完全停用時,在此建議先將添加物改成肉桂粉,而且減少在口中咀嚼的時間,每天逐漸減少食用量,一天減一顆,這樣不但能藉除吃檳榔的習慣,對口腔癌也比較能敬而遠之。 經過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檳榔已有一些簡單的認識,基本上檳榔是藥,是要針對疾病狀況來處方的藥而非保健品,吃多了總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所以沒有吃檳榔習慣的人請不要嚐試食用,有吃檳榔習慣的朋友,為了健康從今天起就開始努力戒除吧! | 高宇柔 |
8 | ![]() | 網站名稱 檳榔的成份 網址 http://163.26.38.3/principal/office2/life/%E6%98%A5%E6%9A%89/product_1.html 網站簡介 介紹檳榔的成份,例如: 檳榔果: 俗稱菁仔,內含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檳榔鹼」具致癌性。食用「檳榔素」在正常量時可增加唾液分泌並引起發汗,但大量食用時,會使大腦活動受到抑制,而顯出動作遲緩的現象。 荖葉及荖花:在台灣常栽培其莖、葉與花序,用以和檳榔嚼食。 石灰: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破壞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導致病變,並進而產生口腔癌。 | 高宇柔 |
7 | ![]() | 網站名稱 檳榔主題管 網址 http://kmweb.coa.gov.tw/subject/mp.asp?mp=262 網站簡介 介紹檳榔源起與產地 檳榔原產於馬來半島 | 吳文琦 |
6 | ![]() | 網站名稱 檳榔文化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9/chps960566/qna.html 網站簡介 檳榔在原住民扮演的角色和檳榔賓在原住民的神話故事。 | 邱芸輝 |
5 | ![]() | 網站名稱 維基百科 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A%B3%E6%A6%94 網站簡介 介紹檳榔的化學成份和用途 | 吳文琦 |
4 | ![]() | 網站名稱 檳榔 網址 http://www.cyut.edu.tw/~spring/data/binlon.htm 網站簡介 主要在說檳榔對健康的危害、檳榔的成分、檳榔對健康的影響和吃檳榔可能產生的反應。 | 邱芸輝 |
3 | ![]() | 網站名稱 檳榔在原住民裡的文化 網址 http://kids.tpml.edu.tw/sp.asp?xdurl=DR/library03_1.asp&id=18307&mp=100 網站簡介 在阿美族文化中,檳榔象徵愛情信物,以往女孩子會主動送檳榔給意中人,男孩子收下後要是丟到嘴裡嚼了起來,表示接受女孩的情意,要是默默收下沒有動靜,女孩便會知難而退。 渡台漢族移民受原住民文化影響,過去講究的婚禮檳榔是提親必備品,裝滿一整籃的檳榔,表示送禮人的慷慨及對未來親家的重視,並且象徵「呷呼嘴紅紅,新郎新娘相好一世人」的深摯祝福。 | 吳文琦 |
2 | ![]() | 網站名稱 檳榔的成分 網址 http://www.ltvs.tyc.edu.tw/html/ltvs2/new4.htm 網站簡介 介紹檳榔的成分 | 高宇柔 |
1 | ![]() | 網站名稱 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網址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504&keyword=%C2b%B7} 網站簡介 阿美族所食用的野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心菜」,有黃藤心(秀姑巒阿美稱dongec)、林投心、芒草心(秀姑巒阿美稱lawoc)、月桃心、檳榔心、山棕心(秀姑巒阿美稱teroc)、甘蔗心、鐵樹心、椰子心、海棗心。 「心」指的是植物的嫩莖。十心菜中又以「黃藤心」及「五節芒」的使用最具多樣性,而臺灣海棗近年來因環境的破壞,已成為稀有植物,長期以來幾乎不見族人食用。 | 邱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