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學國小高年級運動習慣調查

專題名稱 志學國小高年級運動習慣調查

專題描述 我們在校園中發現一個現象:高年級的教室位於同一層樓,部份的人會利用下課時間去操場、運動場運動,部分的人會留在教室做自己的事,這個現象讓我們很想了解高年級學生的運動習慣。因為我們觀察到這個現象,衍生出兩個研究問題:1.志學國小高年級學生除體育課外,主要的運動類型及運動的狀況為何?2.志學國小高年級學生從事運動的原因與運動後的心情?我們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結果可以提供給志學國小老師在上課或規劃體育活動時的參考,進而讓大家喜愛運動。

隊伍名稱 運動小高手

指導老師 謝蕓璟 蔡萱螢

參賽學生 馬妤欣 張婷姿 詹雅雯 張少萍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張少萍
來源 自製
描述 我自己寫的資料拍成照片
張少萍
9作者 馬妤欣
來源 自製
描述 照片筆記
馬妤欣
8作者 詹雅雯
來源 自己做的
描述 手寫的筆記全部拍成照片
詹雅雯
7作者 張婷姿
來源 自製
描述 我自己做的照片筆記
張婷姿
6作者 張婷姿
來源 自製
描述 問卷統計圖表
張婷姿
5作者 張少萍
來源 自製
描述 問卷統計圖表
張少萍
4作者 詹雅雯
來源 自製
描述 問卷統計圖表
詹雅雯
3作者 馬妤欣
來源 自製
描述 問卷統計圖表
馬妤欣
2作者 張少萍、馬妤欣、詹雅雯、張婷姿
來源 自編
描述 本研究主題主要是以志學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了解研究對象的運動習慣、運動類型及從事運動的想法和心情。
蔡萱螢
1作者 蔡萱螢
來源 自編
描述 讓學生透過學習單分析問卷統計結果。
蔡萱螢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1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口頭報告訓練
說明
地點:五乙教室
日期:10/22
1.老師今天教我們怎麼做口頭報告:
(1) 報告的情境
(2) 建立自信的方法
(3) 報告前的注意事項
(4) 報告流程
(5) 口語表達
2.老師分段,自己練習
3.上台練習報告
張少萍
1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21
說明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老師發小論文書面報告,我拿到書面報告時,我心裡想說,原來我們寫這麼多的資料,還有我們大家一起蒐集起來的資料。
第二件事情是上傳連結,然後我們有查到一些資料來閱讀,我還把我們查到的資料做截圖,複製到小畫家上,再把重點打在word上面。
詹雅雯
1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討論研究建議
說明
日期:10/17
地點:資訊融入教室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討論研究建議,第二件事情是寫札記或活動集。
討論的問題是:
1. 運動時間未達30分鐘以上有28人,男12人女16人
2. 喜歡的項目:男-籃球,女-游泳
3. 運動次數未達一週3次以上:男-9人,女12人
4. 有19人是習慣自己一個人運動
詹雅雯
1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問卷統計分析結果
說明
地點:電腦教室
日期:10/14
我們把上一次的分析結果,加入了各選項的男女生人數一起討論,機男生的人數和女生的人數去做比較,也去分析了性別和項目之間的關係和問題。
馬妤欣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說明小論文怎麼寫
說明
地點:圖書室
日期:10/13
1. 說明小論文的前言和學習單要怎麼寫
2. 我們又再做了一次討論,問卷統計分析結果的議題
3. 老師介紹小論文的結構組成
張少萍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問卷統計結果分析
說明
日期:103.10.8 星期三
地點:五年乙班教室
今天我們做了分析結果和其他的事:
1. 問卷統計結果分析
(1) 依據圖表的數字轉化成文字
(2) 轉化成文字後要說明原因
2. 整理照片
(1) 新增資料夾
(2) 剪下照片
(3) 到資料夾後貼上
3. 上傳札記和活動集
4. 上傳相關連結
(1) 收集資料
(2) 複製網址
(3) 打網站簡介
(4) 上傳資料
馬妤欣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7 做長條圖
說明
地點:資訊融入教室
我們今天做:
1. 老師說明今天要做的事情
2. 老師教我們做長條圖,為了方便進行問卷統計結果的分析
張婷姿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3 統計問卷
說明
今天下午一、二節課我們在教室做的第一件事是寫札記,組員之間互相討論。第二件事是統計問卷。第三件事是老師幫我們統整今天做的事情。
詹雅雯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讀書會
說明
日期:103年10月2號 星期四
地點:五年乙班教室
今天老師叫我們分享了讀過的書的內容,因為我沒全讀完所以分享不夠完整,但我學會了怎麼分享。
我聽到張婷姿分享了「這樣運動一定健康」這一本書,還有張少萍的「每天走30分鐘不生病」這一本書,和詹雅雯的「運動:天賦良藥」這本書,因為張婷姿和詹雅雯在分享的時候音量小,所以沒聽到,但張少萍的分享我有聽到,他分享的書裡主要都在說有關步行的運動,所以經過多次的分享後,我已經不會緊張了。
馬妤欣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十月一日
說明
地點:五年乙班教室
我們先在五年乙班的教室練習怎麼詢問老師可不可以發問卷,以及怎麼回收問卷。下午老師教我們怎麼上傳相關連結,還有修改進度表。
1. 上午我們做了如何詢問實施班級的班導可不可以發問卷,發完問卷後回收問卷。
2. 下午我跟馬妤欣上網查資料,進行閱讀,做相關連結。
3. 確認目前進度,修改進度表。
張少萍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30小組討論
說明
9月30日星期二的第四節上課,我們到電腦教室上課,蔡老師先叫我們將電腦開機,然後要先去打札記,在打字的時候,因為我打字太慢所以我才打一個字而已,後來老師說還是先修改問卷,修改完問卷後,老師就說到另一個教室的大桌子,因為我們要發問卷給高年級,所以我們在練習要怎麼詢問。
張婷姿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25 討論比賽事項
說明
時間:星期四第二節下課/午休
地點:五乙教室
我們跟老師討論的第一件事是藏書閣要怎麼寫,第二件事是確認我們的進度,還有進度的調整。
午休時,我們分享上次在網路閱讀的資料,分享結束之後,我們一起修改問卷,老師給我們比較正式的問卷做參考,大多是我們自己討論,老師在旁邊看我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今天的進度是修改問卷,下次就要打成電子檔了。
詹雅雯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24 確認進度、寫論文大綱及上傳相關連結資料
說明
時間:星期三下午
地點:五乙教室、資訊融入教室
1. 確認進度
2. 討論論文大綱
A、 運動習慣的定義
B、 運動與訓練方式介紹
C、 好處
D、 不良的運動習慣
E、 如何培養運動習慣
3. 上傳相關連結
A、 複製網址
B、 寫網站簡介
C、 上傳截圖
馬妤欣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9讀書會
說明
今天是讀書會,老師教我們如何挑書、從書中蒐集需要的資料,打開書後,找到目錄,看看目錄中各章節的標題是否與我們的主題相關,再決定是否採用本書。選好書後,我們就開始自行閱讀。老師提醒我們,如果有讀到重要的資訊,把它抄到筆記本,如果段落太長,直接把頁數抄下來,如果我們需要再查閱的時候就會比較方便。大家都讀完了,我們互相分享自己所閱讀書籍的大意。
張少萍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詹雅雯
標題 10/28 我的學習
內容
我覺得最困難的是練習報告,在練習時我很緊張,所以我的聲音就很小聲,在聽我說話的人就會聽不到我說話,我才會覺得說話是最困難的事。我學到最多的是怎麼大聲說話,我希望我以後說話可以很大聲,很順。上課的時候,我可以主動回答老師問題。希望做完這個研究後,以後寫東西可以寫得很好,讓我的作文更進步。接下來要參加比賽了,希望我們去比賽可以把獎狀拿回來,讓老師開心。

詹雅雯
9作者 張婷姿
標題 10月21日
內容
我們上綜合課時,老師有發兩份東西給我們,一份是「志學國小高年級運動習慣調查」的書面報告,另一份是我們這組全部的人寫的札記本、藏書閣、活動集,然後我翻開來看,哇!我們寫的快要變一本書了耶!後來討論完之後我們就到電腦那邊,要上傳資料連結,我有查到有關於運動習慣的網站,然後老師叫我把截圖複製在小畫家,做完之後就閱讀文章。在閱讀的時候,我發現裡面有好多是之前我們閱讀到的書提到的重點。
一開始參加小論文的時候,我本來不知道什麼是小論文,後來慢慢地就知道小論文是要做什麼,雖然小論文要寫很多東西,像是札記本要寫我們做了什麼、有什麼想法與心得,可是慢慢的我也學到了很多。要參加比賽了,我們都有蒐集了很多有關於運動習慣的資料,還有我們寫的札記、活動集等等,我的感覺就是,希望我們要自己利用時間做好自己的小論文功課,才不會占用到很多我們的下課時間,因為要比賽了,所以要認真一點,也希望會拿到好成績。

張婷姿
8作者 詹雅雯
標題 9月30日、10月1日這兩天做的事情
內容
9月30日第三節上課老師讓我們把寫好的札記打成電子檔,因為時間來不及,老師要我們把之前修改過的問卷再做最後一次的修改。改完之後,老師教我們要怎麼問要發問卷的班級的班導,可不可以讓我們發問卷。老師給我們時間練習,想一下應該要怎麼說,老師就馬上讓我們想像要問老師的那個情況,要我們試著說說看。但是因為我太害羞了,很緊張,說得不好,老師要我回去把要講的話先寫下來,自己再多加練習。
10月1日第二節下課蔡老師要我們先練習怎麼詢問發問卷的班級的班導,我練習的時候很緊張,因為老師說等一下我們就要去高年級的每一班發問卷。在練習時我看到我們這一組的組員,我看她說話說得很好,我覺得她好厲害,所以我想要跟他一起練習、跟他學,我想要變得跟他一樣厲害。可是到了真正要發問卷時,我好害怕,講話很小聲,但是我還是把我該說的說完了,而且完成發問卷這件事情。可是那個時我真的好害怕。做完這些事情,我覺得我進步了,我學到了怎麼發問卷,也學到了要怎麼查資料、怎麼討論。跟大家一起討論的時候,我會試著跟大家討論,但是討論時我都會發呆,所以老師就會很生氣的再講一次給我聽,我覺得我要再更專心一點。

詹雅雯
7作者 詹雅雯
標題 9/23閱讀和學截圖
內容
上課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說要怎麼截圖、複製。老師教完之後,讓我們試試看怎麼做。原來沒那麼難!做完之後,老師讓我們上網找和運動相關的資料。查到的資料的小朋友可以先做閱讀,但是因為我找到的資料都不是我要的,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最後,老師提示我要怎麼打搜尋關鍵字,我終於找到了。但是已經下課了,老師叫我利用其他時間來完成這件事。中午時,老師陪我到資訊融入教室閱讀資料,並且做截圖到小畫家。完成了一件事,真的很不簡單。

詹雅雯
6作者 張婷姿
標題 寫研究建議學習單
內容
103.10.17,我們在資融教室討論,老師星期四發一張研究建議學習單,幫助我們進行討論,今天我們要把那張寫完。在寫的時候,我們原本都不會寫,突然之間我就和組員討論起來了。我和馬妤欣有教另外兩個組員要怎麼寫研究建議,討論完之後,我們就知道要怎麼寫了,大家都自己寫自己的。我覺得這張學習單很簡單,因為這是我們之前分析資料的結果,最後再整理出來的。

張婷姿
5作者 馬妤欣
標題 10/1發問卷和上傳相關連結
內容
今天早上第一節時,老師要我們練習如何發問卷,我覺得雖然不怎麼困難,但是在練習時不知不覺就結巴,所以我就加強練習。當我在寫我自己打出來的問卷時,我覺得很簡單,因為這些題目是我們設計的,所以我覺得很簡單。等大家都寫完問卷時我們就把問卷全部收回來給指導老師。
到了下午我和少萍上傳了兩個相關連結,但我在上傳資料前,我們要先蒐集資料,而且老師說不可以跟之前找到的資料重複,又要確認資料是不是我要的,我覺得好困難。原本我選擇資料的方法是,看標題跟我要的資料有沒有關係,有關係我才點開,沒關係就不點開,但是我覺得這樣真的很難找,而且老師說這樣可能會漏掉重要的資料,所以我就改成一個一個點開,瀏覽資料是不是我要的,最後在閱讀。上傳自己做的資料真的很有成就感。今天做的事情雖然不多,但是我跟少萍都幫小組做了一件事情,很開心。

馬妤欣
4作者 張婷姿
標題 10/3統計問卷
內容
下午一、二節在班上寫札記,我寫到第二節才寫完。我在寫札記的時候一直寫錯,老師一直提醒我們:札記是研究心得,是你的發現!但我還是一直寫錯。張少萍幫我回想昨天的讀書會內容,還教我怎麼寫札記。張少萍跟我說:「30分鐘以上的快步走,可以讓脂肪燃燒,走路更容易瘦」。我寫完札記之後,老師教我們統計問卷,接著就換我們統計問卷。在統計問卷的時候,我覺得很緊張,因為我怕統計錯,如果統計錯誤就要重新統計。最後我們還是統計錯了!問卷題目裡面有單選,也有複選的,但是我們在統計的時候,全部都當成單選統計了,這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看清楚題目才會做錯。後來老師想到補救辦法,但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把統計好的問卷和還沒統計的問卷混在一起了,最後還是要重新來過。從這件事我反省到,要仔細聽老師說話,不懂要主動問老師。

張婷姿
3作者 馬妤欣
標題 10/3統計問卷與回想10/2的讀書會
內容
今天在下午第一、二節上課時,我跟少萍幫雅雯、婷姿回想昨天讀書會的分享,協助他們完成札記。在這過程中,我有些忘記我們分享的內容,又翻了書看看重點,講給他們聽,因為這樣,我又複習了一次,記憶也加深了。而且再翻重點的時候,我有看到我之前忽略掉的重點,除了幫助組員,也幫助了自己。
後來我們把上次回收的問卷拿來統計。剛開始因為我們都不會統計問卷,老師一步一步的教我們怎麼做,我就記起來,所以換我們做的時候我都知道要怎麼做。經過這次經驗,我知道要怎麼用最簡單的方法統計問卷了。

馬妤欣
2作者 張少萍
標題 10/2讀書會的心得
內容
札記內容 地點:圖書室
今天我們在圖書室,分享我們閱讀的書,我分享了我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了哪些重點,我把我看到的全部都說了出來。像是走路比跑步的減肥效果還好,老師就問為什麼,其實我有一點點忘記,我就趕快翻書找答案。我分享完之後,換其他組員分享。我聽到馬妤欣的分享,「運動有那些好處和睡前三小時運動可以幫助睡眠」等,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運動不但可以身體健康,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有活力。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有很多,像是可以預防得失智症和預防老人家得癡呆症等,也不會讓自己變胖。現在有很多小朋友不太喜歡運動,在家裡吃好吃的垃圾食物,例如:可樂、沙士等有氣泡的飲料,又喜歡玩電腦、看電視,做這些事情又不愛運動很容易變胖。運動對身體健康,而且有很多的好處,希望不喜歡運動的小朋友可以喜歡上運動。

張少萍
1作者 張少萍
標題 9月23日截圖
內容
蕓璟老師教我們我們怎麼截圖,截圖之後要怎麼複製到小畫家裡,複製好之後再存檔。在這些步驟當中,感覺很複雜,但是做起來沒有這麼困難。之後我們上網查資料,要蒐集相關連結的資料,因為老師怕我們找到的資料不夠完整,老師請我們查到之後先給老師看,再進行閱讀。在查資料當時,我遇到了困難,我不知道要打什麼關鍵字,也不知道什麼資料是我們需要的,是老師拯救了我,提示我用「運動與健康」當搜尋關鍵字,結果真的出現了很多資料,老師也教我如何選我需要的資料。

張少萍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這樣運動一定健康
作者 趙勞瑞教授
出版社 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體適能」,究竟體適能是什麼?與「體力」有何不同?體力好壞該怎麼測量?大家都知道要常做「有氧運動」,但「無氧運動」就一定不好嗎?
本書作者專研體能與運動,常指導選手創造高峰、避免傷害;書中十分詳盡地說明選擇合適運動、預防受傷的原則,不僅運動員必看,一般人更須仔細研讀; 這樣才能動出健康與希望。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58541

導讀
本書主要分為七大章:
第一章在說明健康的定義和五大要素(身體、情緒、智力、精神、社會),並且提到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第二章提到一個重點:「運動不一定要瘦下來才健康」,要先找到肥胖的原因,並且去解決導致肥胖的原因,搭配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樣一來,不管是胖是瘦都會是健康的。要擬定運動計畫之前,要先把握運動的基本原則:1.超負荷原則;2.特殊性原則;3.漸進性原則,並且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目標。以安靜心跳數每分鐘七十次的人為例,要達到有氧步行程度的運動強度,一分鐘需移動九十公尺,心跳數需增為每分鐘一百二十~一百三十二次,以呼吸數為標準更簡單了,如果已經喘氣到無法一邊走一邊和同行者聊天,表示運動量過於劇烈,可能是速度太快或走得太久,有必要稍作修正。
第三章說明每個人對體能的需求不同,體能的維持跟長期的運動習慣,這兩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第四章介紹有氧運動、無氧運動、肌力訓練計畫原則。
第五章介紹運動傷害的處理方式。
第六章介紹腰酸背痛要如何改善及健康體適能的重要性。
第七章分享其他運動的常識。
張婷姿
4書名 運動指導百科
作者 喬安娜.霍爾/孫雪晶
出版社 晨星出版社
簡介(摘要)
全方位的身體活動健康指南
  英國頂級健身專家喬安娜,以獨特的飲食策略、健身理論及時尚風格而聞名,她也是英國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主持人之一,還為各大企業聘為飲食和美體專家,她在本書中,不僅提供許多運動方法,還指導大家如何達到健康的目標,並且幫助大家在任何年齡改善身心健康以及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本書提供你:
依個人體質量身訂做的運動項目
.走路:一天一萬步,跟疾病說不。
.慢跑:20分鐘的耐力鍛練。
.伸展運動:10分鐘,雕塑理想體態。
.消耗熱量運動:30分鐘,身體零負擔。
.游泳:輕鬆享受水按摩的神奇效果。
.局部塑身:胸、臂、臀、腹、腿、背面面俱到。
.太極拳:柔軟、平衡、協調、強身。
.瑜侞:淨化身心靂、減壓塑身。
.彼拉提斯:提高心肺體適能、端正姿勢。
2歲到70歲的個人教練
.兒童腦部訓練運動
.孕媽咪健康運動
.產後塑身運動
.減輕更年期症狀的運動
預防疾病與保衛健康的運動計劃
.骨質疏鬆症
.高膽固醇
.高血壓
.減重
忙碌人士的高效率運動法
.日常生活隨時做:站、坐、臥的運動法
.任何場合隨地做:工作、外出、開車、坐飛機等運動法。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50446
導讀
這本書裡內容在說也許我們都希望能夠將運動列入自己的日程計畫表中,但繁忙的生活卻使我們無法做到。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隨著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的身體也會成長或老化,所以不同年齡層要做的運動也不同,但只要你主動而積極,那運動就變得輕鬆且簡單。
書中還有分享運動及訓練的方式,運動注意事項等。例如:運動前要做暖身,可降低運動傷害的可能;運動需要的營養有60%-70%是碳水化合物等等,運動對人體有益,但在運動過程中要隨時補充水分。
運動搭配飲食是比較有效的,其中有分享飲食的搭配,以達到身體營養均衡。
馬妤欣
3書名 每天走30分鐘不生病
作者 編著:米山公啟/譯者:溫家惠
出版社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走路」比「跑步」的減肥效果更好!本書從專業的腦科醫學觀點,根據各國的研究報告,以及身為醫師的作者本身走路的經驗,超過2年的持續進行,體重獲得良好的控制,並獲得健康上有效的成果。來介紹能夠愉快的持續,每天很輕鬆進行,對頭腦與身體都健康的不生病「走路方式」。內容除了腦神經科的學理之外,提供眾多研究數據:保持散步習慣的人,腦筋轉的速度會變快--美國伊利諾大學之研究:走路速度快的人記憶力較佳--美國艾伯特愛因斯坦醫科大學之調查:步行會使人腦變年輕,失智症的風險大幅的減少--美國西雅圖「Group Health機構」之報告:每天步行三十分鐘,可以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之研究:預防感冒--美國佛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有預防乳癌的效果--美國南加州大學之報告:步行可以減少死亡的危險性--美國哈佛大學之調查:一一佐證「走路」對於頭腦及身體健康都有幫助。
科學已經證實步行對於糖尿病等等的生活習慣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的預防及改善非常有效。再者,從近來的研究也發現,步行與癡呆症的預防及長壽也都有所關聯。只要縮小腹、大跨步、時速4公里,用對7大技巧,就可以在每天30分鐘的走路運動當中,前額葉的活動變得活躍,活化腦細胞,降低血脂肪,更能讓血液難以凝固,能讓引起失智症發作的腦栓塞現象難以發生,不容易罹患老年癡呆症;讓具有降血壓功效的牛磺酸數值增加,特別是能不斷重覆短距離步行更有成效,高血壓的患者則可以降低血壓;讓你的氧氣攝取量提高為一般的7~8倍,提高心肺功能;消除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症,防止「致命四重奏(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四種疾病重疊發生的狀態)」,預防或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30分鐘以上的快步走,可以讓脂肪開始燃燒,比起激烈的無氧運動,「走路」更容易變瘦,對減肥十分有效;走路這樣的規律性運動,腦內會大量分泌一種叫做β腦內啡的荷爾蒙,產生舒適感覺,可以讓血清素活性化,感覺輕鬆愉快,心情變得輕鬆自在,遠離憂鬱症。
資料來源: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7711892788

導讀
這本書主要在說的大意是走路會比跑步還要好,而且走路不但可以讓身體很健康又可以減肥還可以預防得失智症。第二章主要是說不會疲勞的步行方法,再來步行前要事先準備好的3種東西,運動鞋、輔助用具、音樂。運動裝要隨著季節的改變而變換,不然運動時會不舒服。第三章在說在步行前你一定要規劃好步行的路線,在日常生活就可以做到。第四章主要在說不行可以刺激腦部。第五章是介紹不行的輔助用具有哪些。第六章在說步行的小訣竅,在步行的時候你可以一邊想東西一邊走,還有一邊計算邊走,而且走路時要邊抬高大腿邊走,可以刺激腦部,走20-30分鐘以上可以促進脂肪酶的燃燒,達到減肥的效果這樣腦部立刻恢復青春活力,第七章在說步行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情。附錄的部分是養成步行習慣的五個條件,最重要的是要有同伴,有同伴可以互相鼓勵,計畫比較容易達成。
張少萍
2書名 運動:天賦良藥
作者 JoAnn Manson, M. D. & Patricia Amend, M. A./ 刁筱華
出版社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就從今天起,每天運動30分鐘
無論你是20歲或是75歲、操勞的母親或疲倦的專業人士、是身體健康還是患有慢性病,這本書將協助你管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本書有將近110多張的插圖、問卷和圖表,涵蓋了有關身心健康、延長壽命的一切資訊,就從今天起,每天運動30分鐘!
每天運動30分鐘適度的運動能挽救你的人生,這是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瓊安‧曼森(JoAnn Manson)博士和記者派翠西亞‧阿曼德(Patricia Amend)要傳遞給所有女人的有力訊息。本書作者特別針對從觀念轉變成行動的困難而提出「起動的四步計畫」,無論你現在面對何種障礙——太忙、太疲倦,還是太消沈——作者都將告訴你如何啟動運動的四步計畫。
在本書中,您將找到:
 最新醫學研究的訊息。
 如何維持適當體重的營養諮詢。
 給每個年齡層的女性多方面、有趣的運動計量。
 每日30分鐘的體能活動時間表——實用的四步計畫。
 測量您的健康現況,告訴您今後健康進步的指導。
 為孕婦、妊娠後、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臟病、骨質疏鬆症、關節炎等症狀的婦女特別設計的運動計畫。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85414
導讀
如何持續運動,考驗每個人的耐力和意志力,只要用計畫、組織、激勵及四個管理面向,換句話說就是有計畫的運動,在家、學校、運動場或專業機構運動,並且搭配飲食和生理狀況來控制運動量,除了運動外,更要增加健康管理知識。
本書提到如何訂定運動計畫,執行運動計畫,並且記錄運動過程,而辛苦過後總要獎勵自己,這就是四步計畫。書中還分享如何進行健身訓練、如何吃才會健康。我們常常說運動對身體好,但是為什麼好呢?本書提出了運動是有好處的科學證據。「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因此,要維持健康的身體也要有顆健康的心。
詹雅雯
1書名 運動和健身
作者 林春輝
出版社 光復書局
簡介(摘要)
現代文明生活帶來的便利,使人們過度依賴各項電器用品、交通工具等,而忽略了人對運動的需求是相當重要的。然而,要如何培養運動習慣呢?從生活中做起。本書分享健身的方法及如何訂定運動計畫,而培養適當的運動習慣。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益,事實上,運動不當或運動過量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身體健康,亦可幫助減肥。
導讀
本書的內容有許多運動、健身的知識,主要分為六章:
一、運動:有益健康的習慣;
二、每個人都需要運動;
三、健康指南;
四、運動安全;
五、身體的運動傷害;
六、傷後的復原;
人是需要「運動」的,強化身體器官的運作、加快新成代謝、培養身體的協調性等,這些好處都可以讓人們遠離疾病。如果對運動的知識不了解,一直用錯誤的方式運動,對身體是不會有幫助的。因此,在培養運動習慣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哪種類型的運動,或是運動前、運動時、運動後應該注意哪些事情,使運動達到最佳的效果,如此一來,運動對身體才是真的有幫助。
馬妤欣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在校園中,發現高年級同學的運動狀況,對此現象感到好奇,便以此為動機設定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透過問卷來了解志學國小高年級同學的運動狀況,結合問卷統計結果和日常觀察,分析高年級同學運動習慣的狀態,並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建議。蔡萱螢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6說明 這是我們的研究報告,有研究動機、目的、問題、問卷探討、研究建議等。張少萍
5說明 問卷張少萍
4說明 詢問各班老師可以發問卷的時間張少萍
3說明 圖表分析的照片張少萍
2說明 為什麼運動後會有好心情張少萍
1說明 訂定運動計畫的相關資料蔡萱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