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桃花源,行不行?—從生物學觀點看生態村

專題名稱 現代桃花源,行不行?—從生物學觀點看生態村

專題描述 原訂在2018年暑假全家規畫要去歐洲旅遊,順道參訪德國的Tempelhof生態村旅遊,加上近年來以生態為名的活動越來越多,例如生態觀光/旅遊、生態農場、生態社區等。 哪到底什麼是生態村?生態村運用哪些思維?它跟我生物課所學到的哪些概念相關呢?我越來越好奇,於是媽媽鼓勵我,開啟我生態的奇幻之旅。
首先藉由上網找一些生態村的資料與影片,並利用東華大學圖書查閱了相關書籍,藉此讓我初步的了解生態村的基本運作。為了實地了解生態村的運作與發展,我與家人實地踏查花蓮生態農場-樸門鄉村永續學校,並藉由訪問農場主人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當地生態農場的發展現況。
最後希望能透過這個研究歷程,了解能夠了解現今地球的生活環境面臨哪些困難,還有哪些的生活模式是未來將可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透過這篇論文將生態村的核心思維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希望能將愛護地球與善待萬物的漣漪傳遞出去,讓我們一起期待美好的未來,並且努力從今天邁進。

隊伍名稱 我態美

指導老師 陳彥宏 

參賽學生 李心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何明錦
來源 file:///C:/Users/user/Downloads/_%20complete%20(2).pdf
描述 生態社區物理環境指標先期研究。
李心
9作者 夏禹九、王巧萍
來源 file:///C:/Users/user/Downloads/%E5%B0%88%E9%A1%8C1-1586336639%20(5).pdf
描述 干擾與生態學中的尺度概念。
李心
8作者 李心
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描述 研究筆記:生態村的基本要素。
李心
7作者 李心
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描述 研究筆記:生態村的定義及其緣起。
李心
6作者 李心
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描述 研究筆記:生態村的目標與運作方式。
李心
5作者 李心
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描述 各國生態村比較表與影片重點整理。
李心
4作者 李心
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描述 訪談大綱與結果。
李心
3作者 李心
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描述 訪談逐字稿。
李心
2作者 馮朝霖
來源 http://140.119.115.26/handle/140.119/84724
描述 馮朝霖教授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以「生態社區」經驗為參照的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李心
1作者 黃信勳
來源 http://ed.dila.edu.tw/wp-content/uploads/2016/10/%E8%88%87%E8%87%AA%E7%84%B6%E5%85%B1%E7%94%9F%EF%BC%9A%E7%94%9F%E6%85%8B%E6%9D%91.pdf
描述 法鼓文理學院黃信勳教授的「與自然共生:生態村」簡報。關於生態村的演變及其介紹,雖然某些部分艱深難懂,但仍有少數關於永續發展等概念,值得我運用及思考。
李心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終於釐清其中的奧秘
說明
在學校的辦公室與自然科指導老師討論生物學概念,與生態村八大實踐策略之間的關係。
李心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先設定問題,再開始閱讀
說明
東華大學圖書館閱讀樸門、永續發展、生態村相關書籍。
李心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省時間的轉檔方法
說明
我一邊用手機聽訪談的對話內容,一邊唸出來,用平板的語音輸入功能,將原先的語音檔轉換成文字逐字稿。
李心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恬靜自然的學校
說明
實地踏查花蓮樸門部落的周遭環境。
李心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時而熱情時而嚴肅的阿寶姐
說明
在花蓮樸門永續鄉村學校和阿寶姐進行訪談。
李心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自己動手找書樂
說明
東華大學圖書館查詢樸門、永續發展、生態村相關書籍。
李心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李心
標題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正文的組織
內容
日期:1080831
研究過程中,整個人都像在雲霄飛車上,時而低落時而高興。剛開始找了很多資料,看了影片很雀躍,當我在腦海中想像著我的計畫、研究內容時,一切是那麼的快速又美好,然而,當我要實際撰寫時,卻發現這竟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那麼多的資訊要經過我的腦袋,就像化學反應一樣,重新排列組合,卻又產生了新的想法。內容的複雜度比我想像的還要高,我只能一步一步來,耐著性子,把每一的部分慢慢的寫完,慢慢的修改。雖然很痛苦,因為內容很多,但聚沙成塔,一天一部分,總會做完的。對於這個議題,我很掙扎,可是撐過去,結果一定會是好的。

李心
9作者 李心
標題 落葉歸根―結論的掙扎
內容
日期:1081001
終於,經歷了這麼長一段時間,我把全文最困難的地方,也就是結論的部分,完成了。寫到這裡時,我努力思考著:我關心的到底是什麼?對於這個議題的研究,我到底希望得到什麼?於是乎,我想結論的內容,應該就是回答那四個研究目的,也是我一開始想要研究的初心。撰寫時,我重新再看一次我的報告,接著用那四項研究目的問自己,答案是什麼?並把它寫下來。內容雖然都是研究重點中的重點,要把它用幾句話呈現卻很困難,我要回想所有的研究結果,把幾頁的文字內化成我的思想,像把柳橙去皮、擠壓再濃縮。過程看似簡單,但要用自己的話,把所有概念統合在一起,得出結論並敘述出來,就讓我絞盡腦汁、精疲力盡。對於桃花源行不行這個核心思維,我思考了很久,試著用不同角度切入,是要從生物學還是八大實踐策略呢?後來我決定用八大策略檢視花蓮是否已經有實際的案例?又或者是還需要加強的?也因此又再去搜尋了一些資料,除了讓我更了解理論的實踐,也讓我發現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方法或政策。如果說這是我的嘔心瀝血之作,那肯定不為過。

李心
8作者 李心
標題 峰迴路轉―題目的決定
內容
日期:1080202
一開始認為前言應該是比較容易的部分,因為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目標較明確。我只需要把一開始我對這個議題的關注,寫在動機裡面,然後把我想要研究什麼、對甚麼很好奇記錄在目的,把我的過程寫下來就好了。但是當我資料都蒐集好了之後,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礙於時間,礙於經歷。原本我只想研究也只關注到生態村,所以壓根兒沒想到後來跑出個生態系,直到有一次我在複習生物課本時,我才隱約感覺到,生態系和生態村似乎有那麼點相似。那時我太過激動,甚至想把焦點完全轉移到生態系,但後來又發現,如果是純自然的研究,我就沒那麼大的興趣,後來才決定把兩者連結在一起,研究兩者的關聯。不過又出現一個困難,就是研究範圍太大,時間卻不足,經過反覆討論後,只好暫時捨去國外生態村的生活方式,才成了現在的局面。

李心
7作者 李心
標題 抽絲剝繭―訪問後的整理
內容
日期;1070813
訪問完只是告一個段落,並不是結束,因為後續的逐字稿、分析、整理,才是最頭痛的。回家後我先花了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把逐字稿打完,一開始想要直接用語音辨識,將聲音檔轉換成文字檔,但由於轉換後的文字幾乎都不能用,我只好找別的方法。後來想想,這麼多內容要一字一字打實在是太花時間,突然想到我可以自己將對話內容一字不漏的再重錄一次,把每句話念清楚,這樣再轉換就不會有問題了。果不其然,我省了許多時間,也完成了這項工作,雖然還要分析,但對我來說,分析比打逐字稿還要輕鬆一些。我把對話內容完整的看了一次,藉由相同相異的比較,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歸納出幾個重點項目,分別把訪問的問題與受訪者之回答丟進不同的重點,經修改後,便成了研究的一部分。

李心
6作者 李心
標題 腦力激盪—訪問的準備
內容
日期:1070808
老師跟我討論樸門的時候,推薦我到花蓮的樸門永續鄉村學校進行訪問,剛好又離家裡很近,我就想去了解這到底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而其中又隱含了什麼樣的奧秘?決定好要訪問時,我就開始擬定訪問大綱,一開始我根本毫無頭緒,爸爸建議我開頭的幾個問題應該選比較基本、簡單的,比較像在聊天一樣,後面再慢慢深入。我決定先把所有我好奇的問題都列出來,不管重不重要、適不適合,有點類似腦力激盪的概念。接著再把相關的問題組織在一起,類似的問題刪除掉,將問題由簡入繁的排出來,再看是否通順,就成了我訪問大綱的初稿。經過多次的修改後,我終於到達現場,先吃了一頓午飯,再開始進行訪問。訪問前,我以為這已是最緊張的環節,就故意一直喝水、吃很慢,沒想到等到訪問開始,我才最緊張。吃飯時我們聊天都很愉快,阿寶姐人也很好很親切,但沒想到一談起正事,就感覺既嚴肅又認真,我反而更恐慌。而且過程中他也會反問我一些問題,有一些是對他們的了解,有一些是專業的知識,有一些是我的問題的內容,總而言之,這都是在考我準備的充分度嘛!不夠熟悉的話,一定答不出來。這一切看似簡單,但我的心臟都快要停了,臉部表情僵硬到不行,結束後我整個心情爽朗,感覺世界真好。

李心
5作者 李心
標題 另類實踐—樸門農法/農藝
內容
日期:1070317
在這之前,我都是以國外的生態村為主要研究內容,幾乎都和台灣無關,直到有一次我在和老師討論時,老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樸門。老師告訴我這是一個和生態村有些關聯的農法及農藝,在台灣有的農夫就會使用這樣子的系統來進行耕作,他建議我可以去了解看看,或許會有新的發現。從這之後,我慢慢開始認識國內的一些案例,更加認識這個名詞,後來便不再繼續搜尋國外生態村的資料。

李心
4作者 李心
標題 借鏡國外—各國生態村比對
內容
日期:1070303
看這部影片之前,我有先去官網上找相關的內容介紹,所以我就設定了一些可能的重點,這樣才不會傻傻的看了一遍,卻抓不著頭緒,不知道到底該紀錄甚麼?這其中有許多不同國家各個生態村的介紹,也有和當地居民的訪談,這使我如臨其境一樣,雖然沒有去過,能了解的也都只是冰山一角,但就彷彿我已經融入在他們其中,體驗著他們的生活。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才發現,原來生態村有這麼多不同的類型,有的天差地遠,有的卻幾乎一樣。他們的生活看似極簡、單純,其實也並不然,有許多我們社會上的限制或方法,他們想要突破,就必須花更多力氣和精力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想要尊重每個人的意見並獲得支持,就要經過更多的討論、更多次的表決、更多次的修改,才能使每個人都投下同意票,才能使每個人都衷心支持。但我現在最有感的,其實是在生態村基本上都不能吃肉,都是要素食,大多都吃蔬菜,這是我很無法接受的!

李心
3作者 李心
標題 去蕪存菁—萃取書中精華
內容
日期:1070227
我把有興趣的書都找齊後,我會先設定幾個目標和要素,是我需要、我想知道的,或是我認為很重要的。就開始掃描書中內容。為了節省時間,每一本書我都先看目錄,如果一看就知道是我不需要的標題,就直接跳過。這個方法我覺得很好,不會浪費大把時間認真的一字一句讀,最後卻發現根本完全用不到。即使如此,剩下的部分還是有許多內容需研讀,還好平時我有看書的習慣,否則我可能會看得眼花撩亂、黑白不分,但還是很頭暈。過程中,只要我看到某些關鍵句或字符合條件,就會把它標示起來,並將它打在檔案裡,成為日後我可以分析或參考的文獻。當然,不是每個重點都那麼的直白、明顯,有時候,第一次你忽略它,仔細想想後卻發現它有深刻的意涵,這是最深藏不露的,也是最艱困的。我總感覺我的頭就像電腦一樣,不斷的運轉、分析,像被更新了一樣。

李心
2作者 李心
標題 大海撈針—過濾無關資料
內容
日期:1070213
世界上的書百百種,而哪些書才是最符合研究所需,最值得讀呢?剛開始的確沒有方向,不知從何找起。不過我想說反正最後都是要去圖書館借,何不在圖書館的網頁上找關鍵字試試?雖然有找到生態村相關的幾本書,但也都只有十根手指頭能數出來得量。慶幸的是,在我找書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另外幾本之前沒看到,但卻也有著重大關聯的書籍。因此我便在四周瀏覽,看還有沒有其他能用上的,不多,卻也足夠,心中滿是歡喜。另外,我在網路上,透過「生態村、Ecological village」等關鍵字,找到了國內政府人員及專家學者的考察報告,還有國內外相關網站。網站中有的是各國生態村的介紹,有的是生態村緣起的故事,有的是自述對於生態村是否可行的看法等等。太多資訊都要通過我的腦袋並分類處理,導致容量不夠、思路交錯打結,卻仍努力在慢慢擴增、釐清。

李心
1作者 李心
標題 語言轉運站—翻譯德文內容
內容
日期:1070128
在本研究的一開始,除了對生態村要有基本的認識,最重要的就是閱讀德國Tempelhof生態村的資料,爸爸已經給了我網站連結,卻要我自己把德文翻譯成中文閱讀。我先嘗試直接用谷歌翻譯中文,但語意實在是太怪了,因此我換個方式,先將德文翻譯成英文,再把英文翻譯成中文。雖然結果還是不通順,不過至少我對英文比對德文還要熟悉許多,有些地方我可以回去核對,遇到沒學過的單字就去查意思,把單詞套回去,這樣也就能把整句話原本的意思轉換出來。除此之外,有些名詞我還是無法了解,例如「自給自足的合作社」,我就不太了解,所以我就得另外再搜尋一次,這樣的過程使我認識了很多新的專有名詞。因為語言的關係,我必須不斷的轉換,很煩人、很耗時,卻也收穫滿滿。

李心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
作者 Rosemary Morrow著、王珮君等譯
出版社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簡介(摘要)
澳洲知名樸門永設計師Rosemary Morrow所撰的「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Earth User’s Guide to Permaculture),就是所有希望實踐樸門永續設計者的最佳入門書,除了傳達樸門永續設計的中心思想和概念,Rosemary特別著重「如何做」的部份。從觀察出發,她引領讀者了解自家環境的地景、土壤、水、氣候和動植物,並依序針對生活中的不同區域(第0區到第5區),提供設計、維護方法,以及實作練習的方向。如果你正想以環保永續的方式動手設計自己的陽台、庭院、居家、社區、甚至農場等任何生活及工作空間,本書正是你的最佳選擇。
導讀
「樸門永續設計」的英文「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 (永久的) 、culture (文化) ,以及 agriculture (農業) 所組成的新詞。其精神是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永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它是一套 宏觀的設計系統,不僅能以友善地球的方法生產食物,更能引領人類設計永續的居所,小至陽台、屋頂、後院,大至社區、村落或一個國家,甚至無形的社群關係。
李心
4書名 台灣有機生態家園
作者 施云
出版社 晨星
簡介(摘要)
作者以超過一年的時間踏訪台灣有機聚落,並逐步臨摹心目中有機聚落的條件:
  一、以有機無毒耕種作為社區發展目標,
  二、有機或友善耕作實際面積達於10公頃或具一定規模,
  三、推動社區種植有機自然農作已達於三年以上並穩定發展,
  四、已有當地人或在地社團將社區有機農戶做整合或推廣,
  五、以有機耕作推動生態導覽或農村體驗,將消費者帶到作物產地以認識生產環境與過程。


導讀
台灣在地有一群人不約而同,此刻正在打造理想中的健康無毒家園,雖然他人可能無法想像有機耕作背後的辛苦,不過大自然回饋的果實卻是甜蜜而豐碩的。有機農作 物大抵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特色:葉菜厚實不易脆,色澤自然;香氣宜人,甜味爽口 ;耐保存,不易腐爛。有機生態家園的居民齊心齊力,試圖找回農作物原本的滋味,並提供良心健康的食物給消費者。27處充滿生機的友善社區,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經驗與甘苦,邀請您一同來細細遊覽與品味。
李心
3書名 亞曼的樸門講堂:懶人農法 永續生活設計 賺對地球友善的錢
作者 亞曼
出版社 財團法人亞太綜合研究院
簡介(摘要)
本書作者為台灣樸門設計師之一的亞曼,他已在陽明山所經營的野蔓園成功經驗為例,用一個個輕鬆的故事、淺顯的說明和範例圖片,告訴讀者,樸門設計是一門有著開放、分享、與學習精神的實用哲學,只要理解了樸門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實踐!
本書精選59個根據台灣風土氣候設計,並且多次實踐成功的樸門手作訣竅和設計心法,亞曼把實踐樸門十多年的經驗累積,不藏私傳授想過樸門生活的你。你可以搭配全套實踐一個完整的都市農場,也可以挑選幾個適合你的設計打造陽台菜園或螺旋花園…,跟著亞曼,Just do it。
導讀
從澳洲起源、的樸門哲學,開始於農業,然而涵蓋的層面包含了經濟和社群,甚至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社會運動,訴求著用最少的能源,最高的效率,改善生活和生產方式。幾十年來已經發展為一套完整的生活設計,廣泛的影響著世界各國。樸門所包含的農業、永續和文化,讓生活回到與自然最和諧的互動方式,也深深吸引了各國想追求樂活自然的生活的人們。
然而,一定要有一片土地才有辦法實踐樸門生活嗎?不,樸門設計原則最精彩之處,正是不管怎樣的環境,都能設計出適地適種的樸門生活,即使你蝸居都市裡老舊侷促的小小公寓,或者生硬疏離的水泥大樓,都可以打造友善循環、與自然共生的小小食物森林,捕捉不用花錢而為你所用的光、熱、水、土能源!
李心
2書名 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 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
作者 孟磊、江慧儀
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的作者是台灣第一位引進並實踐樸門的永續生活設計師。他和太太慧儀定居台灣近二十年,住過都市頂樓公寓,也住過遠離塵囂的鄉村,他們想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觀察與互動、把問題看成正面的資源等原則,在公寓社區、鄉間農田涵養水源,營造沃土,自耕自食,與鄰居一起創造夢想生活;如何與雜草、動物作朋友,創造與自然共榮,食物垂手可得的永續農園。
導讀
本書是台灣首次將樸門三四十年來的創始過程、發展歷史、精神與核心倫理做出精闢的介紹,作者也將自身對樸門融會貫通的設計原則做公開分享,啟發你我與自然合作的能力與潛力,輕鬆學習這套具體可行的永續生活設計工具,幫助你我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心
1書名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作者 諶淑婷、黃世澤
出版社 果力文化
簡介(摘要)
書中採訪10 個家庭,在土地上自食齊力的實踐,展開一場溫柔而堅定的革命。他們棄業從農、友善土地、順從天賦,每一瞬間都踏實而飽滿!本書深入農村現場,以第一手圖文,呈現10 種農耕生活的創意實踐,呼應了我們對親近土地與田園生活的嚮往,也象徵了台灣社會價值的深層轉變。
導讀
在台灣有一群正直青壯的年輕朋友,他們有想法、有勇氣,在工作U turn之後,選擇回到家鄉或農村,透過一家人的雙手和勞動,過著「有田有木、自給自足」的生活。這些家庭大多不是出身農家,深知務農維生不容易,卻仍堅持信念,尊重自然、友善土地、與萬物共生,透過雙手與勞動,自己生產食物,讓食物成為改變的力量。一畝田雖小,加在一起就是大力量!這是一場人人都能參與的草根革命,他們是田間的革命家!
李心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現代桃花源,行不行?─以生物學觀點看生態村」研究報告全文。李心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2說明 現代桃花源,行不行? ─以生物學觀點看生態村(ppt檔)
李心
1說明 現代桃花源,行不行? ─以生物學觀點看生態村(複試簡報pdf檔)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