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專題名稱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專題描述 在太平洋中央的小島,出現多具海鳥屍體,而那些屍體的腹中有許多塑膠垃圾。面對這些問題,急需解決方法,雖然現在已經開始在淨灘了,可是淨灘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海洋垃圾產生的速度。台灣四面環海,這些問題必須正視,政府應該藉由獎勵或宣導來提升人們參與淨灘的興趣。淨灘的人數從一個小團體逐漸提升到一整個團隊,這樣海洋廢棄物的數量也會慢慢降低,或者利用3R(Reduce、Reuse、Recycle)來減少垃圾的產量,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隊伍名稱 PE聚乙烯

指導老師 陳霈語 許慈祥

參賽學生 林庭暐 林筠綺 江幸臻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林秀庭,唯安
來源 http://163.32.84.93/office/lo/web/library/pieces/HS-theses/1030331/309%E6%9E%97%E7%A7%80%E5%BA%AD%E7%8E%8B%E5%94%AF%E5%AE%89.pdf
描述 只要有天災不論是地震或颱風來臨,新聞就會開始報導災害發生的情況和轉播,總是報導要如何預防天災,做好事前的準備,但是卻沒有人提起該如何真正防止天災。溫室效應與酸雨的現象導致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危機,喚醒了人類的環保意識,世界也因此颳起環保旋風。現在很多綠色環保設計海報之類的比賽,也很多機構會一直提倡愛地球做環保,就連學校和其他公共場所也全都不例外。
林筠綺
9作者 卓姿妤,謝喆宇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7/03/2017033109195161.pdf
描述 在四面環海的台灣,不時有海洋生物誤食垃圾而死亡的例子,像是2015年6月領
航鯨「小梧子」在台中梧棲的擱淺事件,經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解剖後發
現死因竟然是誤食大量人類塑膠垃圾;2015年8月在中美洲附近海域發現一隻欖蠵龜,
鼻孔中有一根長達10公分的吸管;2012年在太平洋中途島上發現大量死亡的信天翁,
胃裡塞滿打火機的塑膠碎片。 我們希望透過本研究、分析各方面資料,對海洋垃圾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法,讓「愛惜海洋、永續發展」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林筠綺
8作者 林淯琇,陳小紅, 顏良燕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2/11/2012111500094472.pdf
描述 從小,大人、老師就告訴我們:「垃圾不要亂丟,要做好資源回收!」但我
們真的有做到嗎? 遭任意丟棄的垃圾不只污染了陸地上的生態,更大大地汙染
了海洋。美國的一位海洋學家,在太平洋發現的一座垃圾場,面積更有台灣的
40 倍大!多達一億噸的垃圾就這樣隨著洋流到處飄。而海洋,就成了巨型的垃
圾場。孕育著萬物的海洋如果被破壞殆盡,那麼萬物也存活不了,因此,了解到
這樣的問題,決定來了解為什麼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海洋會變成這樣。
林筠綺
7作者 何宗祐, 黃怡瑄,蔡昀珈
來源 http://www.jwsh.tp.edu.tw/ezfiles/0/1000/img/21/113297735.pdf
描述 近來鯨豚擱淺台灣海灘事件頻傳,其中 9 日就有 3 隻虎鯨在高雄港區迷航,隨後被「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運回台南救護,但是從救援成功的當下,研究團隊就發現 3 隻虎鯨都瘦成皮包骨,不久後團隊就在臉書發文「都撐不下去了」,解剖後發現其中一隻最瘦小的虎鯨,胃裡竟然充滿 18 個塑膠袋,死因研判為心肺功能衰竭,最後緊迫造成猝死。(
林筠綺
6作者 呂其叡,王秉霖,莊淇淐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9/03/2019032010335872.pdf
描述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開發,隨之而來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便成為我
必須探討的議題,目前海洋生態的處境十分危險,希望藉由此份報告讓人們更了解海洋的重要及環境保護的必要。
林筠綺
5作者 游景欽 陳德謙
來源 https://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58/pdf/NPHSF2018-052604.pdf
描述 一、以新的取樣方式瞭解基隆外木山沙灘塑膠微粒的分布。二、研究基隆外木山沙灘塑膠微粒可能的來源。三、提供沙灘塑膠微粒長期監測的可行性方法。
江幸臻
4作者 陳美琪
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m3m6wd
描述 (1)台灣恆春半島沿岸八處沙灘塑膠微粒採樣、萃取和分析方法建立(2)收集恆春半島沙灘上沙子樣本,研究和紀錄其中塑膠微粒的種類和組成(3)分析上述資料以瞭解塑膠微粒的量、形狀和種類在不同季節、與地理間的差異期待研究成果對全球沙灘MPs的污染資料,及對台灣塑膠廢棄物管理有所貢獻
江幸臻
3作者 張榆楓 何怡璇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9/03/2019032920142836.pdf
描述 (一)將臺灣各地區海洋廢棄物數量按類別和材質資料整理並討論。(二)整理臺灣各縣市海洋廢棄物種類的分布情況,並推測可能的影響原因。(三)討論 15 年來臺灣海洋廢棄物的概況,作為臺灣生活型態上轉變的討論依據。(四)統整目前政府在相關廢棄物的政策和法規,及未來推行的內容與期程。
江幸臻
2作者 林睿鈺
來源 https://senior.wagor.tc.edu.tw/sites/default/files/page_li/12568/FILE_%E7%89%B9%E5%84%AA-%E5%9E%83%E5%9C%BE%E8%BF%BD%E8%BF%BD%E8%BF%BD%E2%80%94%E2%80%94%E4%BE%86%E8%87%AA%E6%B4%8B%E6%B5%81%E7%9A%84%E6%B5%B7%E5%B2%B8%E5%9E%83%E5%9C%BE%EF%BC%9F.pdf
描述 探討沿岸垃圾對於海岸環境造成的影響,希望藉此研究可以探討人們對於「海岸垃圾都是由洋流衝過來。」的迷思,和更進一步了解洋流跟海岸垃圾之間的關聯性、海岸垃圾對於海岸生態的影響,並且找出維護或是能改善現已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進一步達成永續發展的理念。
江幸臻
1作者 任俊文,黃澄元..等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9/03/2019033111503463.pdf
描述 許多有關塑膠微粒污染的報導,但大多的新聞對於此議題都只是粗略的介紹,因此常關注環境議題的我們想要更加深入地去認知塑膠微粒的影響,然而上網、去圖書館找了些相關的資料,卻發現塑膠微粒對於生物體的影響有許多是未知、無法確定的,像是吃進塑膠微粒的人們身體狀況是否有影響,又像是環境中的微粒會被生物攝食多少,這些問題引起我們的興趣。
林庭暐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上網搜尋資料
說明
上網搜尋資料
江幸臻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邱以正老師
說明
訪談老師.設計問題
江幸臻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與荒野保護協會一起淨灘
說明
跟荒野協會去保護淨灘
林庭暐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賴威任老師
說明
設計問題,訪談老師
林庭暐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在電腦教室製作報告
說明
1.上網搜尋資料
2.打逐字稿
3.上網查詢數據資料報告
林筠綺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江幸臻
標題 荒野保護協會淨灘
內容
今天我去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9月份的淨灘。主題是「不只撿,更要減」,意思是不能只去海邊淨灘,更要在生活中減少製造垃圾。今天的天氣很不穩定,一直下雨,所以沒有紀錄ICC表格。這一次淨灘路線和以往不同,我們從七星亭出發,一路淨灘到賞星廣場。我穿棉質的褲子,擔心黏到一堆鬼針草,因此走得比較慢。我發現如果有人亂丟保麗龍,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變成一堆保麗龍碎片的『保麗龍地獄』,所以保麗龍一定要交給清潔隊回收,才不會造成汙染環境的『保麗龍地獄』。夥伴"衣魚"指出一種很像塑膠線的蜘蛛網,真特別,我們要小心,不要毀了小蜘蛛的家。我在路上還看到蝸牛在靠近人行道的地方爬,有一點不要命的樣子。飛機跑道頭附近的停車場有很多遊客,也有撿不完的菸蒂,還有人把檳榔渣吐到飲料杯中,塞在石縫之間,超級沒公德心。我們原本要看撿到的外帶飲料杯可以疊多高?但中間的溝通出了狀況,很多夥伴不知道,所以最後沒有做這件事。因為天候不佳,所以小鹿劇場移到下一次團集會,我覺得很可惜。這次淨灘成果的總重量是107.31公斤,希望下一次天氣能好一點。

江幸臻
9作者 江幸臻
標題 訪問孩好書屋賴威任老師
內容
前天下午老師帶我和學長去孩好書屋訪問賴威任老師。去的前一天晚上,媽媽向我推薦「複眼人」這本書。賴老師說「複眼人」是少數有談論到海廢的小說,很值得閱讀。訪談沒多久他就拿出用PIZZA盒做的信天翁道具給我們看,它的肚子裡有一堆垃圾,像打火機、衛生紙、吸管......,想不到連在太平洋中間的中途島,也受到如此嚴重的污染。賴老師建議大家透過「環保3R」的方式減少海洋垃圾,讓我印象深刻,分別是Reduce減少、Reuse重複使用、Recycle回收,恰好9/21參加荒野淨灘看到今年的活動標語就是「不只要撿,更要減」,原來垃圾減量才是根本之道。訪談結束後賴老師借我們「環繞世界的小鴨艦隊」,是描述1992年一艘貨輪在國際換日線附近遇上強烈風暴,裝滿塑膠玩具小鴨的貨櫃落海破裂後,黃色小鴨隨著洋流漂移,引起作者海洋科學家埃貝斯邁爾(Curtis Ebbesmeyer)的注意,我聽到這兒心想:這應該是最可愛的海洋垃圾吧!

江幸臻
8作者 江幸臻
標題 製作流程圖
內容
昨天中午老師叫我用word繪製流程圖,我一開始以為老師要一整頁的流程圖所以使用圖案的矩形,但老師說最後要縮小,於是把它改成文字方塊。我覺得做流程圖很簡單,但是如果要每一個方塊大小一樣,就需要花很多時間。我有盡量把每個文字方塊的長、寬都跟裡面的字差不多,也全部對齊中間,真的花好多時間。我們已經開始打報告了,下星期五就要上傳所有的東西。希望我們的努力不會白費。

江幸臻
7作者 林筠綺
標題 整理檔案庫
內容
昨天在整理檔案庫的時候,我發現參加地球科學類又剛好是淨灘的組別並沒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種類有很多的關係吧。所以大家參加的項目不大相同,可是看到其他人的作品都覺得好強,也可以了解他們大部分都是怎麼寫的。這樣真的幫助很大。可是整理活動庫也有很累人的地方,因為要從網路上一個個慢慢的找報告,當你找完資料後還要儲存它的檔案,最後還要檢查。很多人常常會以為做一件事很簡單,但是其實每一件事都有它的難度,你不只要用心,細心更是重要。所以不要覺得那是不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工作。

林筠綺
6作者 江幸臻
標題 訪問邱以正老師
內容
前天晚上我們與邱以正老師訪談。我們的主題是邱老師帶學生淨灘的經驗,邱老師說他每年至少會帶學生去淨灘一次,我覺得老師每年為學生都準備一次淨灘,很辛苦。邱老師說如果政府制定嚴格的法律就能減少環境汙染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但政府罰的錢必須夠多,不然這對有些人來說,根本不痛不癢。他講的另一個重點是政府和學校的教育,要是政府和學校能把「環保教育」改成「環境教育」,也就是說從淨灘、撿垃圾和做回收改到解決根本的減量。我覺得老師說的改善方式都要花較久的時間才能成效,所以要解決現在的問題可能除了這個還要用其他方法。

江幸臻
5作者 林庭暐
標題 訪問邱以正老師
內容
訪問完賴威任老師後,我們離開孩好書屋,前往下一個訪問地點。大約晚上六點,我們和邱老師一邊享用晚餐一邊進行訪問。經訪問得知:邱以正老師認為政府做的努力不夠,但他覺得目前政府下令公部門禁用一次性餐具,還有店家提供塑膠袋收費的政策是一個好的開始。邱以正老師認為政府最好可以直接禁用塑膠吸管,但要改變器物很容易,要改變制度和觀念較難。所以建議政府從法規下手,強制禁用塑膠餐具,慢慢改變國人的價值觀。邱老師也認為民眾的環保教育不足,他認為台灣學校的環境教育,大多仍停留在「環保行動」而不是「環境行動」。環保行動就是撿垃圾、淨灘,而環境行動則是法律行動和政策行動。環保行動只能治標,但唯有透過環境行動才可以治本。

林庭暐
4作者 林筠綺
標題 整理資料
內容
當我在整理活動集的時候發現大家無論是在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不管是在淨灘還是在整理數據的時候都一樣,所以才可以那麼有效率的把事情做好。
而且當我在找照片的時候看到大家都有不同的專長,有人適合訪問老師,有人適合設計問題,也就是因為這樣速度才可以這麼快。
編輯活動集其實並不是那麼地難,只要你抓好照片再打上你負責的內容就可以完成了,只是最後要再仔細檢查才能交出去,分工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林筠綺
3作者 林庭暐
標題 0921之淨灘
內容
昨日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淨灘。從七星亭開始,到賞星廣場結束。但天氣不穩,所以沒有記錄撿到的垃圾。當時,我們用麻布袋裝玻璃,綠色袋子裝回收,紅色袋子裝垃圾。在淨灘時,撿到非常多菸蒂,也看到有些玻璃瓶用塑膠袋包著,放在草叢中。當下,也發現很多的保麗龍碎片。我認為保麗龍經過風吹日晒雨淋後,會變成一堆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藏在雜草中或沙地裡,人不容易發現,可是有些小動物看到後,覺得那是食物,便吞食了它。所以若是保麗龍在沙灘上,長時間沒有任何人撿拾,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結束後,我開始反思:「人將垃圾丟在沙灘上,再由他人撿拾垃圾並交給清潔隊,那為什麼不要一開始就交給清潔隊呢?丢的人只是隨手一扔,但撿拾的人卻還要分類和記錄!」我認為垃圾不只需要撿拾,還要減量,才能有效率的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林庭暐
2作者 林庭暐
標題 訪問賴威任老師
內容
2019年9月22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訪問。一開始我們先拜訪孩好書店的賴威任老師,一進書店就發現很多關於海洋廢棄物的書籍。見到賴老師,先簡單問候,便開始今天的主題―訪問。經訪問得知老師大約二十年前就開始淨灘,大約一個月淨灘一次。他認為民眾的環保教育不足,所以民眾應該要去淨灘,才能真正地了解海洋垃圾是什麼樣子?囤積在哪裡?賴老師也認為政府做的努力不足,而且不只是政府,民間也要努力。例如中華紙漿廠排放汙水前,一定要先經過處理,不能因為麻煩或耗費昂貴成本而作罷!政府可施行重金罰款,將罰金調到它們收入的101%以上,必有嚇阻作用,但政府敢不敢?

林庭暐
1作者 林筠綺
標題 整理淨灘資料數據
內容
我從統計數據中可以清楚知道淨灘的時間與人數,更可以了解一定的範圍內有多少垃圾,目前2019的數據中洄游吧參與淨灘活動的次數佔大部分,其它團體參加的次數比較少。我覺得假日的時候可以多參與一些淨灘的活動,這樣對海洋比較好,淨灘使海洋中的垃圾一天一天慢慢的越來越少,海洋動物就不會因為誤食垃圾而導致死亡,這樣生存率就會提高。而且我覺得統計數據可以讓我更加了解到底哪一種垃圾是最多的。
雖然整理數據過程中可以更了解淨灘的目的,但是一直盯著電腦看有時候會覺得眼睛很酸,有時候還會忘記存檔,到了下一次,還要再重打一遍。很辛苦,可是做完之後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林筠綺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塑膠島
作者 原文作者: 이명애 譯者: 蘇懿禎
出版社 字畝文化
簡介(摘要)
 這些五顏六色的東西,有的沿著河川,一點點、一點點流進大海。
 有的則是在颱風或海嘯來時,跟著大浪湧入海裡。
 隨著季節來訪的朋友來訪的朋友, 不知道這些東西倒底是什麼。
 於是開始咬看看、用看看、或者把它們就蓋在身上。
 我住的這個島,是在大海中間新生成的塑膠島。

導讀
北極海鸚下垂的長眼線、大大寬寬好像很無辜的鳥喙,總是看起來運氣不太好的樣子,作為海洋廢棄物的受害者實在滿適合的。就像書裡說的,生活中五顏六色的東西,有的隨著雨水、河川、颱風、海嘯,一點一點、一個接著一個的流進大海裡。喜歡到海邊玩,或是到海邊拜訪的朋友(海洋生物們),有些會被這些東西困住;有的好奇就吃一吃、咬一咬;還有的把這些色彩亮麗的東西當作新衣服蓋在身上。
雖然有些人在清,可是東西還是越來越多,魚也跟著越來越少。怎麼辦呢?其實最直接的辦法,除了加入清理的行列,就是從生活中減少使用。15分鐘就喝完一罐飲料,但這個寶特瓶卻會在環境中五百年都不會分解。即使分解了,也是變成很細碎、很微小的塑膠,被小魚小蝦吃下肚後,大魚跟著吃、人再吃魚,最後可能就回到人身上。
林庭暐
4書名 減塑生活:與塑膠和平分手,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
作者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 譯者:王念慈
出版社 台灣商務
簡介(摘要)
《減塑生活》是本淺顯易懂的日常減塑指南,站在反塑運動最前線的作者,透過本書,告訴你如何經由生活中的小小改變,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舉凡買個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或是自發性清掃自家附近公園或海灘環境等簡單的小動作,都可以輕易改變我們生活的整個大環境。作者威爾.麥卡拉姆是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他不僅收錄最新研究與實用建議,以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的軼聞,還有全球各地社區的成功案例,使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實用手冊,教導人們如何在自家、社區和工作場所,開始終結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書中提出的建議從用環保杯買咖啡等簡單動作,到較鮮為人知的方法:例如用洗衣袋裝衣物,減少洗衣過程中衣物纖維釋出等,無所不包。此外,本書也引導讀者一同監督大型機構如企業和政府等,迫使他們擴大施行減塑措施,為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我們必須動員數十億人跟我們一起行動,以聚沙成塔的力量,將這股減塑的風潮推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書要給世界各地每天為這股塑膠汙染浪潮奮戰的每一個你!這本書是喚醒大眾守護環境的一記警鐘——希望能藉此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力量,終結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導讀
就跟近代其他環境議題一樣,海洋和環境裡的塑膠汙染問題已經擴張成一種公眾意識(public consciousness)。大衛.艾登堡賣座的自然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就讓全球上千萬人口親眼目睹了信天翁將塑膠碎屑誤認為食物,餵食給雛鳥的震驚場面。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漫步在某個美麗的小徑上,然後發現路上或路邊出現了一塊或一堆的塑膠廢棄物,破壞了整個環境的美好。目前科學界已著手了解塑膠汙染對大環境的衝擊,並試圖找出防止衝擊擴大的對策──雖然一切都還在初步階段,但我們越了解這個問題對環境的深遠危害,就越想積極地為此展開行動。
江幸臻
3書名 複眼人
作者 吳明益
出版社 新經典文化
簡介(摘要)
瓦憂瓦憂島民以為世界就是一個島,會隨著潮汐在海裡四處漂移。除非長子夭亡,瓦憂瓦憂島的次子很少結婚,因為他們在出生後第一百八十次月圓時,會被賦予一趟有去無回的航海責任。阿特烈的命運是次子,因此即使最會造船、泳技絕倫,即使受島上所有少女愛慕,滿十五歲的他仍然必須駕著泰拉瓦卡,帶著十天份的水,帶著對烏爾舒拉的愛戀,航向汪洋,永不回返。再精巧堅固的泰拉瓦卡也不敵海上的風雨,阿特烈擱淺在一個充滿奇怪物品、奇怪氣味的島上。瓦憂瓦憂次子們的鬼魂白天化身抹香鯨在島邊守護,但他們不能幫助阿特烈,甚至發現阿特烈將漂向「邊緣」之外也無能為力。傑克森在一次攀岩中失足,兒子托托因而失蹤,頓失丈夫與兒子的阿莉思一天醒來,決定自殺。她靜靜做著決定,做著安排,卻不意在地震引發的海水倒灌中救了一隻貓,為了保護這隻貓,她反射性地出現求生本能。垃圾渦流即將撞上臺灣東岸的新聞在電視裡沸沸揚揚,這個岸邊小鎮也因為湧進大批記者而出現不協調的吵嚷。文明社會追求的開發效益、新聞性的價值判斷,粗魯地干擾著與原本安靜的小鎮,以及人們走過滄桑終於安頓的心情。撞擊而來的垃圾渦流毀了整片海岸,破壞了平靜的生活,但帶來了瓦憂瓦憂少年。兩個語言不通的赴死者在山裡相遇,失去兒子的阿莉思與失去親人的阿特烈嘗試了解彼此;阿特烈忙著理解新世界,阿莉思默默透過書寫,以及與阿特烈斷斷續續的對話,梳理著喪子的哀慟。要等到複眼人出現,讀者才知道真相。阿特烈如何面對族人堅持遺忘自己的悲傷?出海尋找阿特烈的烏爾舒拉,如何以有孕之身力抗海神卡邦?受命鑿山十幾年以開通隧道的工程師李榮祥,在親歷過山的「內心」後,如何看待「值得」的定義?而闔上小說最後一頁的讀者,又會將眼光投向何處?
導讀
複眼人在選材上不只是原住民三個字這麼簡單,
更厲害的是他的表現手法,還有故事的流暢度。
從瓦憂瓦憂島開始的旅程,就像我們熟悉的奇幻故事,
一個茫茫汪洋上的神祕小島,遺世獨立的民族,再加上堅實可信的傳統信仰,
構成了瓦憂瓦憂島這個神秘的故事起點,還給了我們一個主角阿特烈,
帶我們從奇幻世界,跨足將腳步踏向現實的台灣。
江幸臻
2書名 潛進台灣:島民們,讓我們重返海洋吧!關於潛水、攝影、淨灘…16個愛上海洋的方式
作者 BlueTrend藍色脈動
出版社 麥浩斯
簡介(摘要)
 上次感受大海的遼闊,是在什麼時候?台灣四面環海,但民眾對海洋卻相當陌生。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一年前往海洋遊憩的次數平均僅有2.6次,遠低於歐美國家的11.3次。
  為了將海洋的面貌多元地呈現給大眾認識,「BlueTrend藍色脈動」的海編訪問了ㄧ群熱愛海洋的「海人」:他們眼中的水下世界,美麗不可測度,於是有人用快門記錄下ㄧ張又ㄧ張驚豔畫面;同時,他們也看見海洋與岸邊漂浮著無數垃圾,許多人在沒有企業、政府的資源下,投身淨灘活動;還有人在接觸潛水之前,是一個把臉放在水面下都不敢的旱鴨子,現在卻為保育海龜而努力;更有許多人因為愛上海,而翻轉了職涯,結合自身專業,將海洋元素應用在電影拍攝、商品設計、潛水旅店等等。從認識海洋、愛上海洋,到抱持「海洋,因我潛水而改變」的信念,台灣的海洋,值得每ㄧ位島民親身躍入,去感受那環繞島嶼的深藍世界。
導讀
「海洋有股魔力,一旦深入其中,就會被它所深深吸引」──我相信所有喜愛大海的朋友們,一定都有相同感受。回想自己在20年前左右,第一次透過潛水的方式,進入海平面以下,就被這片漾藍的廣度與深度所震懾,更打自內心激發起朝向海洋世界探索的熱情。
潛水自此成了一種無法自拔的癮頭,更希望將每一刻眼見之美記錄下來,於是開始踏上水下攝影這條不歸路。多年來跑遍世界各地、海內海外的知名潛場,透過快門與鏡頭,去將海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生物凝結成影像,帶上來與大家分享。但在記錄海洋之美的同時,近些年卻看到愈來愈多令我憂心傷感的景象,海洋,正因為人類不斷追求進步與便利的私心,而生病了。
林庭暐
1書名 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洋新世界
作者 James Honeyborne, Mark Brownlow
出版社 好讀
簡介(摘要)
 2001年,BBC的《藍色星球》影集轟動全球,我們第一次透過電視認識了海洋。2017年,《藍色星球二》重磅回歸,BBC運用最新技術與科學知識,再次向全世界展現海洋的新發現、新面貌,同時也揭露了許許多多我們造成的環境災害。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把攝影機帶到海底任何角落,又該怎麼以更鉅細靡遺、更具啟發性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故事呢?《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洋新世界》由影集製作人親自編撰,收錄超過200張嘆為觀止的攝影照片,用七個章節,認識大海的各種面貌,從海岸、珊瑚礁、海藻林,到開闊大洋與無人深海……,數十個海洋學的新穎主題,帶領讀者一起探索我們的大海。
導讀
超燙的熱泉
在地球板塊邊緣的地質活躍區,從海床岩石裂縫噴出來的不是冷水,而是超過攝氏400度的超高溫熱水。這些水底噴泉被稱為海底熱泉。冰冷的海水從岩石裂縫滲入地球火熱的內部,在那裡被加熱至超高溫,並且聚積大量礦物質。超高溫熱水與冰冷海水相遇時,礦物質會沉澱出來,形成最高40公尺的大型煙囪,相當於12層樓高。這些煙囪會噴出黑色或白色的「煙霧」,這個景象讓人聯想起工業革命時期的煙囪。
黑色煙霧的溫度最高,噴出的是硫化物;而白色煙霧的溫度較低,噴出的是鋇、鈣與矽。這兩種煙囪都有細菌存在,它們以排放出來的化學物質為食,並且反過來幫助了更多的奇異深海動物群落在這裡生活。
每個煙囪都有自己的生物群落。巨型管蟲、巨型貽貝與蛤蜊、鎧甲蝦、鰻魚形的魚類、端足類、多鱗蟲、海葵,與小型海螺就住在煙囪旁邊。會來這裡拜訪的包括一種章魚,牠們身上長著一對類似象耳的鰭,因此有「小飛象章魚」的暱稱(也稱為「菸灰蛸」)。
林庭暐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小時候常常以為海灘是既明亮又溫暖的地方,可是現在慢慢的發現那些其實都只是童話。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海洋也跟著逐漸受到汙染,現在電視新聞常常會看到海洋生物因為垃圾的關係而死亡,其中最為恐怖的是海龜的鼻子裡竟然會出現塑膠吸管。另外,在太平洋中央的小島,出現多具海鳥屍體,而那些屍體的腹中有許多塑膠垃圾。面對這些問題,急需解決方法,雖然現在已經開始在淨灘了,可是淨灘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海洋垃圾產生的速度。台灣四面環海,這些問題必須正視,政府應該藉由獎勵或宣導來提升人們參與淨灘的興趣。淨灘的人數從一個小團體逐漸提升到一整個團隊,這樣海洋廢棄物的數量也會慢慢降低,或者利用3R(Reduce、Reuse、Recycle)來減少垃圾的產量,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林庭暐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小時候常常以為海灘是既明亮又溫暖的地方,可是現在慢慢發現:那些其實都
只是童話。最近有些生物因垃圾而失去生命,為防止生物的死亡,我們決定做這個主題,關心周遭環境。
林庭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