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

專題名稱 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

專題描述 草間彌生是全球當代藝術畫家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全球百大藝術家唯二的亞洲藝術家,曾在2013年到桃園新屋埤,展出「草間的埤塘狂想曲」。在學校本位課程-普普藝術中,老師介紹了這位日本國寶級的藝術家。她的畫風無限延伸的圓點、網狀以及大膽鮮明的色彩,深深吸引著我們,加上她從小罹患視覺性障礙及精神疾病,使得她的創作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然而她並不因為自身的疾病放棄了她的創作,反而利用藝術創作來治療她的疾病,已經是八十四歲的她,獨特的穿著以及誇張的髮色,讓我們對她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想使用文獻探討、訪問專家、尋求社會資源的方法,了解草間彌生的生平與發展,並分析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及她對當代藝術的影響。草間彌生對藝術的堅持也足以成為我們的表率,希望自己在藝術創作的路上能有更多的進步空間,不僅要學習草間彌生戰勝恐懼的勇氣,也能朝著自己的夢想走下去。

隊伍名稱 中原好小子

指導老師 蘇淑瓔 謝蕓璟

參賽學生 劉芝芸 孔維安 賴欣悅 李宛蓁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小組成員
來源 自編
描述 這是我們進行小論文寫作的方法,從資料分析開始到列大綱,用官藉詞輔助小論文寫作。
劉芝芸
9作者 小組成員及指導老師
來源 自編
描述 有關草間彌生的影片及可以增加我們藝術學習視野的網站,還有我們去台北參觀草間彌生畫作的感謝卡片
賴欣悅
8作者 蘇淑瓔老師
來源 自編
描述 小論文競賽引用形而上畫廊相片的同意書
李宛蓁
7作者 李宛蓁
來源 自編
描述 這是李宛蓁的隨手筆記,紀錄研究的歷程,還有我仿草間彌生娃娃牆的畫作
李宛蓁
6作者 賴欣悅
來源 自編
描述 賴欣悅的隨手筆記,紀錄每次研究的心得與自己的創作
賴欣悅
5作者 小組成員
來源 自編
描述 這是我們小論文的研究進度表
劉芝芸
4作者 劉芝芸
來源 自編
描述 劉芝芸的隨手筆記,筆記本有每次上課或研究的心得,還有我仿草間彌生的畫
劉芝芸
3作者 孔維安
來源 自編
描述 孔維安的隨手筆記
孔維安
2作者 孔維安,賴欣悅,李宛蓁,劉芝芸
來源 自編
描述 10月5日台北藝術之旅~形而上畫廊訪問題目
孔維安
1作者 孔維安,劉芝芸,賴欣悅,李宛蓁
來源 自編
描述 訪問朝祥老師的訪問題及訪談內容
孔維安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1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月30日練習報告及小論文書面報告修正
說明
今天我們要在教室練習報告,因為校長要來聆聽,在校長要來之前我們先自行練習,但有些緊張,聲音也很小聲,老師提醒我們幾個報告的要領,要我們注意音量,口齒要清晰,最重要的要有熱情,到了正式報告時,我們表現得還不錯,老師說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專家-林朝祥老師給我們小論文的意見,老師說我們對於作品的分析寫得過於精簡,希望我們能就這個部分進行修正,我們請教了老師,老師介紹了費德曼在1970年所提出的藝術評論的四個步驟:作品資料及描述、分析作品、詮釋作品、個人意見及評價。
我們嘗試將草間彌生的作品用這四個步驟做評論,光是1個作品我們就得花上1個小時討論,1個小時寫作,真的有些困難,不過我們也收穫很多,希望這星期日中午大家可以趕快把小論文的內容修訂完成。
孔維安
1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月23日小論文完整版及簡報製作
說明
紀錄:李宛蓁
今天老師把小論文的書面報告還給我們,老師要我們先就自己寫的部分進行校稿,校稿完後我們開始閱讀,閱讀完後我們也要學習跟大家分享。
為了有更好的準備,我們今天得先討論報告者及做簡報的人,老師要我們自己協調,最後我們決定由維安、欣悅、芝芸報告,宛蓁做簡報。不管是報告或做簡報的人,都要熟讀小論文的資料。
做簡報之前,小組還要討論簡報的呈現方式,我們決定用圓點做背景,這是對草間彌生的敬意,簡報了也會放一些我們的作品,老師說下星期四要模擬賽,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做好準備。
李宛蓁
1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16小論文結論與創作
說明
紀錄:劉芝芸 地點:宛蓁家
今天老師和我們討論「正文」的寫作,老師說草間彌生的創作,必須依照年分排列,不可東跳西跳,這樣讀者很難進行閱讀,後來我們做了一些調整。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結論,依照我們的資料分析,在結論的部分為二大點:
一、 草間彌生的創作風格
二、 草間彌生的藝術成就
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先畫心智圖,老師講解心智圖的畫法後,我們開始著手畫草稿,最後定稿後,由宛蓁負責畫。心智圖畫完後,我們開始寫結論,由維安整理,之前訪問專家時,專家曾說要我們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語彙,因此我們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的語彙,大家討論後由欣悅及芝芸負責畫,這一天,我們過得很充實,雖然又忙到10點,且又有一點小爭執,但一下子又和好了。
劉芝芸
11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花蓮來的草間迷
說明
10月5日台北藝術之旅
花蓮來的草間迷~~
草間對藝術的熱情、執著、魅力,她千里迢迢到美國,追求藝術的無限~~而花蓮中原國小的四位小朋友、老師與家長,因為對草間的熱愛,以及他們對藝術的熱情、執著,千里迢迢,為藝術的作業,懷著一份虔誠,與特別的認真。感謝草間無限的網,將你、將我對生命的美麗,串連一起。也感謝藝術打從心底的美麗,穿越時空,沒有界限。
孔維安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月9日資料分析
說明
地點:李宛蓁家
時間:10月9日晚上7:00~10:00
紀錄:賴欣悅
今天我們要做資料分析,我們將資料卡進行分類,依照內容大致分為:一、草間彌生的成長背景:1.出生2.疾病:視覺障礙及精神疾病。
二、草間彌生的作品分析:1.繪畫類2.雕刻或版畫3.裝置藝術
三、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特色
在做資料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雕刻及版畫類的資料卡是比較少的,我們決定先保留這類的資料,進行討論時,我們每個人做這三大項的分享,二個小時的資料分析,很充實,大家滔滔不絕,資料分析後老師要我們學習做統整,最後的一個小時,我們要進行論文寫作的訓練,論文寫作對我們很難,要注意格式,因此老師調整了方式,這三大類我們要進分工,且要利用連假三天完成自己負責的寫作,下次上課時老師再依照我們寫的內容,教我們論文的格式。
賴欣悅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5台北藝術之旅
說明
地點:台北形而上畫廊、台北美術館
紀錄:劉芝芸
第一站:形而上畫廊
今天我們到台北形而上畫廊參觀草間彌生的作品,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這次我們的領隊是宛蓁,由她負責查詢交通資訊,她很盡責,一下火車並準備地圖為大家說明,我們需要坐捷運到忠孝敦化站,再從6號捷運出口到達形而上畫廊。
我們準備了卡片送給今天為我們導覽的黃姊姊,走進畫廊我們看見了草間彌生的娃娃牆,還有她特有的圓點南瓜,這個南瓜和我們在書上看到的南瓜不太一樣,是瘦長的南瓜,黃姊姊說這幅畫在藝術市場上價值1000萬,雖然感覺很貴,但草間的創作確是很迷人的。看到草間彌生的真畫,感覺好真實,每個圓點似乎是被堆疊上去。
大家對草間的娃娃牆特別感興趣,大夥兒席地而坐,不約而同地拿起筆仿畫這些娃娃,我們沒有辦法畫的和草間的娃娃一樣,仿畫裡仍充滿著自己的風格,我們只能想像當時草間在作畫時的感覺,就像小孩一樣,最後我們的仿畫和草間的娃娃一起拍照,這是個難忘的回憶。
時間過得很快,大家最後得趕快訪問黃姊姊,有一些題目在導覽時黃姊姊已經說明了,但我們還是又問了一次,黃姊姊依然很有耐心地再把重點跟大家說,原定導覽加訪問的時間是1小時半,沒想到我們停留了二個小時,在老師的提醒下,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希望我們下次還有機會到形而上畫廊,因為這是一個充滿愛與藝術的地方。
第二站:台北美術館
離開畫廊已經是下午1點了,訪問時大家不知道餓的感覺,一離開畫廊大夥的杜子咕嚕咕嚕叫,吃完中餐已經2點,我們分坐二台計程車到台北美術館,這裡有個雙年展,我們對於二樓的毛線廣場特別感興趣,大家學習草間「自我消融」的概念,讓自己成為畫作的一部分。
台北美術館很大,在有限的時間要看完很不容易,我們也有到地下一樓聽莫里諾開展座談會,但是內容太深我們聽不太懂,在美術館的書局內我們發現許多草間的周邊商品及書籍呢!
劉芝芸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2資料分析
說明
紀錄:孔維安
地點:宛蓁家
時間:10/2晚上7:00~9:30
今天老師教我們進行資料分析,我們要準備自己曾閱讀的書籍及刊物,老師說明資料分析的重要,並將資料卡及便利貼發給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慢慢熟悉,每個人所整理出來的資料因閱讀書籍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雖然我們還沒有分析完,但已經發現大家所整理的資料有相似之處,我們將這些資料細分四大類:草間彌生的生平、疾病、作品及藝術上的成就,其中作品有雕塑類、繪畫類、版畫類、裝置藝術類,老師對於我們的分類也讚譽有加,今天大家雖然很辛苦,但彼此協助,我們互相提醒要在下星期四完成資料分析,以免耽誤進度。
在小論文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從吵吵鬧鬧,到後來彼此體諒,中間還有老師介入的調解,我們努力調整,只希望大家都能完成這份艱難的工作。
孔維安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上傳活動集
說明
今天我們的重點是採訪稿的擬定,由於有二位同學的研究心得還沒有打字,今天的採訪題目得要各自努力,二人打研究心得,另二人先討論採訪的題目。
我們要採訪的對象是朝祥老師,把採訪題目設在「老師為什麼要介紹草間彌生這個畫家給我們認識?」我們花了二個小時,總共列了10個採訪題目,開心的拿給老師看,沒想到老師居然笑了出來,原來我們的題目並沒有符合小組的專題名稱,既然是藝術創作,怎麼一題藝術創作的題目都沒有?看來我們得再重新討論。
李宛蓁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25小論文網站操作及擬訂採訪相關事項
說明
地點:宛蓁家時間:9/25晚上7:00~9:20
紀錄:李宛蓁
今天,老師教我們「相關連結」,一個步驟慢慢教,我們一邊做筆記,一邊仔細看老師操作,最後分批練習,相關連結的操作還蠻簡單的,但我們需要邊看筆記邊操作。
我們四人分成二組,一組做相關連結,另一組要負責訪問題目,我們規劃下星期日要到台北形而上畫廊參觀草間彌生的展覽,家長已經幫我們聯絡好畫廊的黃姐姐,但我們要事先做點功課,除了閱讀畫廊網路上的資料,在黃姐姐導覽後我們得要進行提問,因此我們設計了幾個題目,但其中幾題和老師討論後做了一些更改。
課程中老師也提醒我們參訪時應注意的禮節,我們想到要做一張卡片送給畫廊,謝謝他們為我們導覽,討論的結果由欣悅負責做卡片,維安將卡片給二位指導老師及小組成員簽名,芝芸負責到畫廊留言,除此之外訪問完形而上畫廊後,我們還要去台北美術館,老師要我們回家查台北美術館的網站,並閱讀網站上的資料。
訪客:中原國小芝芸
2014/9/25 下午 08:45:23

親愛的黃姊姊您好:
我們是花蓮市中原國小的小朋友,我們決定在10月5日到貴單位參訪,謝謝您願意為我們導覽,我們預計11點左右會到,以下是我們預計訪問的題目:
1.在畫廊裡什麼樣的作品比較受大家的喜愛
2.當初經營畫廊的理念是什麼
3.您從事畫廊工作這麼多年,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培養對藝術的鑑賞力
4.請您幫我們介紹草間彌生的幾件著名作品
5.請問這次展覽是萌太奇,為什麼要把這些畫家的作品一起展覽?他們有什麼共同處
6.我們想對某個藝術家進行深入的探討,應該朝哪個方向呢
資料來源:http://www.artmap.com.tw/07-guest-login1.asp

李宛蓁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前的準備
說明
紀錄:賴欣悅
因為明天我們要訪問朝祥老師,指導老師提醒我們訪問時要注意的事項,如提前到達地點、訪問時要經過朝祥老師的同意才可以照相、錄影。為了訪問當天的品質可以提高,指導老師教我們使用攝影相關設備,我們學習架設腳架及相機,還輪流當攝影師為大家拍照。
大家開始分配工作,芝芸、維安帶照相機及腳架,訪問題目大家平均分配,訪問後,要提醒成員寫心得。
除此之外,我們還一起研究小論文的網站,並彼此提醒要完成的工作,網站裡的項目常會讓我們搞不清楚,經過老師的說明,我們似乎比較容易明白。
賴欣悅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19訪問專家
說明
9/19(五) 地點:中原國小彩畫教室
紀錄:孔維安
今天午休,我們和朝祥老師約在彩畫教室進行訪問,到了彩畫教室,我們開始架設相關器材,訪問前,我們前我們要徵得受訪者的同意才可以進行錄影、拍照,朝祥老師說錄音就好,不用錄影,因此我們做了調整,把錄影機蓋上蓋子,只錄聲音,這是對受訪者的尊重。
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訪問,大家都有些緊張,臉部表情也很僵硬,明明前一晚才進行採訪,怎麼當天卻緊張萬分,還好一切都還算順利,因為我們事先給了朝祥老師訪問題目,也做了訪問前的集訓,快結束前指導老師還到彩畫教室關心我們訪問的情形,最後我們還來個大合照。
訪問完後,我們還要做以下幾件事:
1.交9/19日訪談的研究心得,須打字上傳。
2.打訪問逐字稿:芝芸、宛蓁、欣悅各打二題,維安打1題加上活動紀錄及打字。
3.整理隨身碟的資料,依照評分項目做分類。
4.跟蘇老師報告研究進度。
孔維安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讀書會
說明
今天我們的進度是將個人閱讀的資料進行分享,我們兩人一組將自己閱讀的心得及重點跟對方分享,分享完再彼此交換書籍或資料,在這幾次討論中,我們都沒有吵架,反而還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寫自己或小組功課,也讓語文能力變得更好了!所以我們要繼續保持這樣的團隊精神,就能更有效率。
我們試著將自己閱讀的書籍或資料做重點整理,老師說書籍頁數比較多,所做的重點也比較多,如果是閱讀期刊或網站,記錄的重點就可以少一些。
分享、討論及提問是我們讀書會的重點,我們發現透過這樣的討論確實幫助很多,當我們交換彼此的資料進行閱讀時,能夠很快掌握重點。讀書會結束後,我們趕緊打字寫心得,擔心貪玩又會忘了這件事。
劉芝芸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從小論文中學習合作
說明
今天老師教我們如何從網路上找尋資料,我們找到幾篇關於草間彌生的報導,但大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訊息,有人主張應該精準地找出所需資料,但也有人認為要廣泛的閱讀,就這樣我們爭論不休,誰也不讓誰,原本老師要我們做的工作也沒做完,在老師的催促得要完成一些進度吧!因此收起自己的壞脾氣,重新進行討論。
最後我們決定廣泛的收集草間彌生的報導,我們利用網路書店蒐集到一些資料並且列印,方便彼此討論,也努力將印製下的資料進行歸納,但在討論的時候又發現彼此的意見不同,有人生氣、有人不理人,今天的我們一點效率也沒有。
從小論文的課程中,我們得先學習「合作」,還得學習跟同學說明自己的「看法」,雖然今天花了很多時間在「吵架」,但從吵架的過程中,發現了彼此的想法,我們想應該會越來越好吧!
孔維安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8月5日組隊會議
說明
地點:學校 主席:劉芝芸 紀錄:賴欣悅
一、 討論事項:
1.工作分配
2.研究主題方向
二、 會議內容
1.小組討論推派賴欣悅當組長,組長要提醒組員每次開會所要完成的進度,每次的會議要拍照、主持、紀錄、打字,以輪流的方式,如果打字比較慢的組員可以請求協助,芝芸負責保管小組的檔案夾,小組要使用的檔案管理夾及會議紀錄簿的費用由四個人一起分擔。
2.我們以草間彌生為研究的主要人物,在我們的討論之下,我們想到了3個主題:進入草間彌生的圓點世界、探索草間彌生的異想世界、走進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最後決定以「走進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為研究主題。
3.芝芸、宛蓁打字比較快,所以負責上網查詢草間彌生的相關著作、作品或報導。欣悅、維安先上圖書館查詢館藏書籍,如果借不到大家決定去書局購買,大家都有學校發的禮券,先以禮券購買,不足額的部分再平分金額。
4.約定8/6一起到書局選購檔案夾及筆記本。
孔維安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劉芝芸
標題 我所知道的草間彌生
內容
草間彌生的生長背景
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縣松本市,從小家庭富裕,但是爸爸有外遇的現象,也從不被她媽媽期待,她媽媽經常叫她去竊聽她爸爸和小三的來往,因為這樣導致她在10歲時羅患了是聽覺障礙,也經常出現幻聽、幻覺,導致她所看到的東西都充滿著無限的圓點、線條。
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
草間彌生是個多元發展的藝術家,她不僅是小說家、畫家、服裝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她最著名的作品是水玉強迫,在二次大戰,南瓜成為了日本的主食,看起來又笨又圓的,給她了安穩的感覺;無限的網是利用大量繁殖的圓點去創作的展現了她對藝術的堅持和毅力,她也曾在2013年來到台灣的桃園縣新屋鄉辦過展覽。她曾說說過:「到死都還要畫下去。」從這裡可以發現她對藝術的堅持。
草間彌生給我的啟示
從草間彌生的故事,我發現她即使在面對病魔,仍顯得無所畏懼,她的「自我消融」給我全新的感受,大家如果都是一樣的東西,就會永久存在,因為這樣大家不會互相消滅,不會發生戰爭,世界就會變得更和平。
小小草間迷
草間彌生的點點畫風是如此吸引我們,已經八十多歲的她,雖然住在療養院,但還是每天走到工作室畫畫,她的心裡住著一位小女生,童稚的笑容,在她的商業藝術裡處處可見,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一樣設計出大家喜歡的商品。

劉芝芸
9作者 孔維安
標題 我所知道的草間彌生
內容
從暑假開始我們決定做小論文,透過讀書會、訪問師長及尋求社會資源,使我們對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之路更加明白,我們的生活過得好充實,尤其是10月份開始,常常被小論文的作業追著跑。老師說研究了二個多月的「草間彌生」,要學習歸納草間的成長背景、重要創作及藝術成就,我覺得草間彌生是個充滿傳奇的人物,有藝術家的獨特風格,這讓我想到另一個畫家-梵谷,他的精神病讓他把自己的耳朵割掉,而割掉耳朵的梵谷,把自己的模樣畫進畫裡,草間彌生曾說:「我每天都在與痛苦、焦慮和恐懼對抗,我發現唯一能舒緩我症狀的方法,就是藉由不斷創造藝術。」藉由藝術做為治療自己疾病的方式,這就是草間彌生。
成長背景
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家裡經營種子生意,家境富裕,10歲時被大量幻覺困擾,這個疾病使得她所看到的世界出現了一層斑點的網,無窮無盡的圓點,包覆了她的世界,在母親的鼓勵下,她開始畫畫,也學習將內心的恐懼,透過畫筆表現出來。
著名作品
南瓜-草間彌生生長在二次大戰時期,南瓜是當時的主食,給人溫暖的感覺,無論是繪畫或裝置藝術,南瓜的體態總是多變。
FLOWERS-草間彌生以各樣幾何網格圖案,組合出線條簡單、色彩強烈、令人看了目眩神迷的花朵盆景。
嗨!你好-裝置藝術作品,充分表現出草間彌生天真的一面。
藝術成就
草間彌生是日本國寶級的藝術家,她不僅是畫家、小說家、也是前衛女王,她的創作具有個人獨特的思考,同時他也跨足時尚圈,與知名LV合作,成功塑造草間的品牌,她曾經說過:「到死都要一直畫下去。」她對藝術的堅持,令人感動,不斷持續蔓延。

孔維安
8作者 李宛蓁
標題 訪問專家後的想法
內容
今天我們訪問了術科導師-朝祥老師,訪問前我們做足了功課,除了要練習相機的使用,還要模擬發問的過程,訪問當天我們提早到教室等老師,或許是因為第一次訪問老師,我顯得較緊張又害羞。朝祥老師說:「草間彌生用藝術去克服了心理的障礙,任何人都有一些問題,我們得要找到自己可以調適的方式。」這句話帶給我很大的震撼,因為草間彌生不僅有精神疾病,同時也有視覺障礙,視覺障礙的人無法畫出很精細的東西,她努力克服所有問題,因此發展出具獨特性的畫風。草間彌生的特別展現在他的藝術創作,她跨足了繪畫、小說、裝置藝術等領域,不僅成為日本前衛的藝術家,同時也引領風潮。
我們希望設計一個包包,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建議「找到屬於自己的語繪,就可以設一個屬於自己風格的包包。」我聽了覺得特別有意義,因為一昧地想要學習草間彌生的畫風來進行包包的設計,可能會失去個人風格。今天的訪問讓我們覺得收穫特別多。

李宛蓁
7作者 劉芝芸
標題 訪問專家~朝祥老師
內容
在訪問朝祥老師之前,維安媽媽指導我們如何使用三角架固定好攝影機及要注意的事項,有些攝影,有些拍照,也有些人在記錄,全是為了準備訪問朝祥老師有關草間彌生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在訪問朝祥老師的過程中,我感到非常緊張,因為我們彷彿就像一位位記者,老師就是一位專家,而我們訪問的問題,老師都一一說明,我們會用條列式的方式去整理及記錄老師所說的話。這也是我第一次訪問師長,也希望下一次能把資料準備得更充實、更完整。

劉芝芸
6作者 賴欣悅
標題 訪問專家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訪問了朝祥老師,雖然在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小意外,但好在我們有做了萬全的準備,從中我們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凡事要事先準備,即使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也不會慌慌張張。
在訪問的過程中,大家顯得有些害羞,但還是努力的完成這個重要的使命,就讀美術班的我們,偶爾會因為課程的需要進行仿畫,而我們天真的以為仿畫就只是模仿而已,沒想到老師說:「進行仿畫的目的,是要讓我們體會畫家當時在畫那張畫的心裡感受。」哇!現在的我們才恍然大悟。

賴欣悅
5作者 孔維安
標題 訪問專家~朝祥老師
內容
今天,我們要訪問朝祥老師,我們提前到彩畫教室等待,這是對受訪者的尊重,在訪問前必須徵得受訪者的同意,朝祥老師說錄音就好,不用錄影,這真是個突發狀況,因為我們並沒有準備錄音筆,於是我們用鏡頭蓋子把鏡頭遮住,開始進行訪問。
當我們訪問到第五題:我們想學習草間彌生的畫風,但又想在這樣的畫風下有個人獨特的創作,老師可以給我們什麼建議嗎?老師聽完我們的問題說:「為什麼要用圓點呢?」我正想回答,沒想到老師說:「草間彌生圓點畫風有著不斷繁殖的意念,你們要找到自己的圖案,不斷的繁殖,但這個圖案必須能夠傳達個人的思想,否則就會變得普通,隨處可見。」老師的一番話點醒了我,原來藝術創作要找到自己的風格,而不是一昧的抄襲,在創作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意念表達在作品裡,讓欣賞的人能了解創作者所要傳達的想法。
這次的訪問讓我受益良多,不僅讓我更了解草間彌生,同時我也明白創作一定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風格的路。我隨手拿起筆記本記下老師所說的重點,也努力思考著朝祥老師說的那句話「找到自己的圖案,但這個圖案必須能夠傳達個人的思想……」,我試著畫下屬於自己的圖案,希望自己在小論文研究的過程中,學習更多。

孔維安
4作者 賴欣悅
標題 研究心得
內容
這個暑假,我們開始做小論文,我們要學查資料,寫文章;閱讀了有關這次的主角草間彌生相關的書,我們分成2人組,我和維安去圖書館借閱,而芝芸和宛蓁的工作是要上網,芝芸和宛蓁電腦能力強,查詢資料很快,還能把資料整理的非常好,而我和維安的電腦能力雖然沒有那麼強,但每個人都有優點,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像我們2人就非常喜愛閱讀,所以我們就比較懂得如何在圖書館借到自己想要的書籍。
一開始大家並不太會討論,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終於學習到討論的技巧,老師教導我們運用電腦查詢及整理資料,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資料引用的正確性。這些事情在我們生活中有所幫助,也因為有了這個活動,我們會好好的合作,我們四個人也變成超好的麻吉。
老師要求每次討論都要留下紀錄,因此我們要輪流主持、紀錄、照相等工作,討論主題時,我們四人的默契超好,大家都決定小論文的題目是「草間彌生」,那是因為中年級時術科導師曾經介紹過她,而我們也曾仿畫過她知名的作品-南瓜,這個終其一生都在為藝術努力的老婆婆無論是畫風,還是她獨特的穿著,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就連時尚包包LV也和她有合作。

賴欣悅
3作者 李宛蓁
標題 研究心得
內容
這次的暑假,是我第一次做小論文的報告。這次小論文行動裡,我們的主題是
「走進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我們會選這個主題是因為老師曾經在課堂上,介紹草間彌生的畫風,在討論中,我們有發生爭吵,一開始我們一直在尋找更快討論出結果的方法,對而言,我的方法就是專心聽別人講話,再把自己的意見講出來,這樣讓我們更快的討論出結果。
我們閱讀了許多和草間彌生的書籍,資料,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草間彌生的家庭背景、生平、創作。草間彌生是日本國寶級的藝術家,這個藝術家不僅從事繪畫、立體創作,裝置藝術,還是一位小說家,為了探討她的藝術創作,我們不僅要收集許多資料進行閱讀、分析,還要訪問專家。
透過小論文的活動讓我們彼此的感情變的更好,還讓我們學習許多的電腦知識。

李宛蓁
2作者 劉芝芸
標題 研究心得
內容
暑假時我們決定要參加小論文比賽,但是要以什麼主題參加呢?我們就讀美術班如果能研究與藝術相關的主題在美術的學習上是一大助力,有了這樣的信念我們決定研究草間彌生,雖然一開始對於如何做研究仍感到徬徨,但幾次的練習我們似乎找到一些方向。
我們閱讀了許多有關草間彌生的書,對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從小她就是非常古怪的一位小孩,在她的作品裡,可以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物體和無數的圓點創作。她的創作最著名的是「水玉強迫」,因為在日本二次大戰時,南瓜成為了日本的主食,南瓜看起來又笨又圓的,給她了安穩的感覺。
另外一個作品是「無限的網」,運用繁殖觀念如同蕈類聚生般的造型呈現,是一種極為內心與私密的訴說。她也到世界各地辦展覽,也曾在2013年首次來台灣的桃園縣新屋鄉辦展覽,也成為了世界有名望的當代藝術家。

劉芝芸
1作者 孔維安
標題 研究方向
內容
暑假期間我們開始做草間彌生的研究主題,雖然確定要研究草間彌生,但到底要研究這位藝術家的畫風、異想世界還是…..,我們決定研究的主題是「探索草間彌生的異想世界」,但卻模不著頭緒,老師給我們閱讀了一篇關於小論文的文章,經過老師的指導及小組成員的討論,我們決定「小題大作」,把研究的主題放在藝術創作的部分,最後小論文的題目訂為「走進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題目確定後我們要開始閱讀關於草間彌生的書籍,老師教我們使用圖書館的館藏查詢,好不容易找到了幾本書卻都被別人借走了,大家決定要購買,好在平日大夥兒有參加學校的投稿活動,賺了不少書局的禮券,我們買了二本書,網路上找了幾篇草間彌生的報導,約定每個星期四晚上在宛蓁家舉行讀書會,暑假期間我們已經閱讀完畢相關書籍,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分享,我們更清楚自己要研究的主題。
從草間彌生的點點畫風來源一直到她對藝術的堅持,甚至她在2013年到台灣辦展覽,都是我們討論的話題,我自己也找尋了一些資料來閱讀,並畫記重點,希望對我們的研究有幫助,這個被日本喻為現存最重要的藝術家,最著名的是點點風格及無限延伸的網,這特色其實源自草間彌生本身的精神疾病,長期以來她總是受病痛所苦,但藝術創作卻成了她生命的動力,因此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她的作品。
我們試著從閱讀的書籍裡歸納一些重點,但發現閱讀的書籍似乎少了一些,老師建議我們再找找其他相關書籍,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應該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再去思考。

孔維安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ARTINVESTMENT 2008試刊號6
作者 典藏
出版社 典藏投資
簡介(摘要)
草間彌生自小罹病的神經質性格,所 以很早就開始了點與網的創作,如越大的畫布尺寸就會有相等的觸動作,她有異於常人的毅力描了一個又一個的小點,成了她最大的特點,草間彌生內心恐懼什麼便創造什麼,從網畫風格.行為記錄與短片.南瓜雕塑裝置作品到空間裝置作品...等,她將藝術創作延伸到生活中,還身兼許多創作的身分,如小說家.服裝設計師等,還跨界與攝影大師.音樂家.設計師等人合作,更激發出讓人驚豔的創意。
導讀
草間彌生是位羅患精神疾病及嚴重視聽覺,所以她聽到來自植物及動物的聲音,眼睛所看見也是有著點與網籠罩的世界,也是為了抑止內心的恐懼,而決定畫下它們,她也會把自己融入作品的一位藝術家,也是非常少見而具有特色,也被視為最具創作精神的前衛藝術家,她的作品行情仍持續看漲,對於草間彌生迷來說,也開啟他們收藏的第一步。
劉芝芸
4書名 草間彌生到死都還想畫下去
作者 草間彌生
出版社 大藝出版事業部
簡介(摘要)
這幾年,幾乎沒有一天不會聽到「草間彌生」這個名字。執導上望著海的南瓜,宇野港迎接旅人的紅色南瓜~泰德現代美術館萬人朝聖的回顧展,時尚品牌Louis Vuitton圓點滿溢的手提包,藝術拍賣市場上女性藝術家作品的最高價!台灣桃園新屋的地景作品「生命的足跡」......
草間彌生,不僅僅當代藝術史其中一部分更是藝術史的書寫者。
現今高齡84的草間彌生,仍每天拿著畫筆獨自對著話不投注滿腔熱情。這本特集將探索草間超過半世紀的創作軌跡,貼近她所有一切,
窺探隱藏在圓點洋裝下的萬千面貌。草間彌生‧決定版!
資料來源:http://ldope.com/news/pop/book/yayoi-kusama/

導讀
這本書上寫了草間彌生在許多國家所舉辦的展覽,連台灣也不例外,她的作品大約都以大量的圓點呈現,她常常在作畫時,也會將自己融入在畫裡,就像人和作品合而為一,草間彌生的作品讓許多人都非常喜愛,因為她那熱情的圓點和鮮豔的顏色,讓人目不轉睛,當她作畫時,她重不打草稿,想畫什麼就畫。她不但是個藝術家,更是個小說家。
本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從藝術史看草間彌生作品、草間彌生專訪、草間彌生全紀錄、現在的草間彌生。其中草間彌生全紀錄記錄了她從1929-2000年後重要事蹟,本書裡有許多草間彌生的作品,透過她的作品也可以知道她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李宛蓁
3書名 自己設計時尚訂製包
作者 鄧惠敏
出版社 八方
簡介(摘要)
本書以大家最常攜帶與必備的藤編包包、休閒帆布包、OL肩背包、零錢包、口金包等6大主題造型包款進行29款最具時尚話題的包款風格改造,超詳細示範教學一看就上手,10分鐘就能為變出一個時髦新包款。
本書希望藉由超簡單的改造技巧與簡單易懂的示範教學以及多元風格設計,帶領大家快速進入時尚風格改造的領域,即使不懂縫紉的超級新手也能快速完成。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32517

導讀
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分別介紹不同種類的包包,利用家裡的材料和不要的衣服加以改造,同時也介紹了各種工具及基本的做法,一些較特殊的材料也說明了在哪裡可買到,從書裡的介紹也可發揮自己的巧思,創意將無限延伸。
孔維安
2書名 草間彌生╳愛麗絲夢遊仙境
作者 作者: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繪者:草間彌生
出版社 麥田出版
簡介(摘要)
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從她掉進兔子洞的冒險旅程開始,搭配上草間彌生有如夢境一般的插畫,於是閱讀這本書就有如看奇幻電影般的感受。
草間標幟性的「色彩對比強烈的圓點」、為愛麗絲特別創作的插畫,要如何共生在一本裝幀表現上?那麼就「從圓孔看愛麗絲」吧!因之衍生出書本+書盒的書體結構。
書盒不做滿,露出一小部分的原點插畫,並在書盒上軋洞,讓小愛麗絲從圓洞中探出身來。另外,書盒做兩邊開口,而不是傳統的一邊開口,除了造型上看起來較輕巧靈活,也是呼應故事中愛麗絲掉入夢境後又回到現實世界。封底上是自比為「現代版愛麗絲」的草間彌生,對比封面上童話版的愛麗絲,也是一個完美的ending。
資料來源: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2124

導讀
這本書是利用草間彌生的創作結合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有趣的故事搭配草間彌生具有創造力且生動的圖畫,令人愛不釋手,本書共分為12個章節,內容大家都耳熟能詳,每一頁搭配著草間彌生的插畫,以圓點及繁殖的概念傳達每頁所要表達的意境。
賴欣悅
1書名 草間彌生X圓點執念
作者 草間彌生
出版社 城邦文化出版
簡介(摘要)
「當世界把我逼到絕境後,畫畫是我唯一的出口,只有不停的創作,才能從精神病中解放,就算死了!我仍想一直畫下去。」從小草間彌生罹患了視覺障礙,有一天她看見桌子上有一種花紋,她發現自己生病了,她用藝術創作作為自己從疾病中解放的一種治療手段,畫畫是她最感到幸福的時刻,即使面人生終點,草間彌生還是會持續藝術創作。
本書不僅探討草間彌生對藝術的貢獻,也試圖以她個人的人生經驗告訴讀者她的奮鬥故事。

導讀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以二十一世紀的草間藝術、藝術市場對於草間彌生的評價、身為作家的草間彌生、公共藝術領域的草間作品及草間彌生的奮鬥全紀錄,讓讀者瞭解這位日本國寶級的藝術家。
草間彌生從小就罹患視覺障礙及精神疾病,但她並沒有放棄,反而把眼前看到的事物變成獨特的藝術創作,她不停地創作,將所有恐懼、不安都藉由畫畫來紓解,從她的身上我看到她對藝術的堅持,她曾說:「我要在幻覺消失之前趕緊把它紀錄下來。」
回到日本後,她發覺當時美術界的思想封閉,因此她覺得積極培養美術人才比挖掘美術人才來的重要,九o年代的草間彌生開始將創作的觸角伸往公共藝術領域,建立另一個草間世代。
孔維安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的書面資料謝蕓璟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2說明 簡報李宛蓁
1說明 小論文寫作大綱孔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