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顯微鏡之日常生活應用-探討生活中常見植物的黏人特性

專題名稱 手機顯微鏡之日常生活應用-探討生活中常見植物的黏人特性

專題描述
一、研究動機

生活中有著許多不同的植物,而其中有些路邊常見的野草,常常附著在衣服上,有些討厭。但這引起我們的注意,既然它有辦法可以黏上布料,甚至是皮膚。那麼只要掌握住他們的特性,就可以改良魔鬼氈,或是便利貼。

二、理念目標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藉由觀察,發現它們的奧妙!

三、研究方法

(一)拿國中國一上自然課本,看顯微鏡的相關內容有那些。
(二)利用顯微鏡觀察不同植物的種子,將其的倒鉤拍下,觀察他們的相似處。

四、預期效益

(一)利用手機顯微鏡,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
(二)常見的狗尾草、鬼針草種子植物外表擁有特殊的倒鉤,希望利用它們的特性,尋找最適合黏貼的種子。
五、研究大綱
(一) 使用鬼針草來觀察其倒鉤長相
(二) 使用狗尾草來觀察其倒鉤長相
(三) 比較

隊伍名稱 天才 go! 勾! 鈎!

指導老師 鄭淑玲 徐志豪

參賽學生 陳穎宣 張詩敏 王昕慈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王瑋婷
來源 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2/International2004/pdf/0207.pdf
描述 臺灣二OO 四年國際科學展覽會
科 別:物理科
作品名稱:瞬間碰撞的數位影像分析
得獎獎項:物理科佳作
學 校:國立大里高級中學
作 者:王瑋婷
陳穎宣
9作者 鍾漢庭,陳龍,吳宗庭,鄭博遠
來源 http://www.yljh.mlc.edu.tw/science/exhibition/92/physics3.doc
描述 謀殺你的鞋
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九十二學年度校內中小學科展會
科 別:物理科
組 別:國中組
陳穎宣
8作者 黃天耀,郭華鈞
來源 http://app.lths.tc.edu.tw/lths/phys/files/%E3%80%90%E5%B0%8F%E8%AB%96%E6%96%87%E3%80%91%E8%B6%B3%E5%BA%95%E4%B9%BE%E5%9D%A4.pdf
描述 足底乾坤-探討鞋底,鞋紋與運動種類之關係
科別: 物理科
組 別:高中組
陳穎宣
7作者 謝安玗;許珍瑀;黃宜茜
來源 http://science.ntsec.edu.tw/Science-Content.aspx?cat=85&a=6821&fld=&key=&isd=1&icop=10&p=8&sid=8945
描述 狗尾草的靈動~「震」的很有趣
科展類別 : 全國中小學科展作品
屆  次 : 第51屆--民國100年
科  別 : 物理科
得獎情形 : 第二名
陳穎宣
6作者 陳怡親,曾盈嘉,黃怡嘉
來源 http://project.hgsh.hc.edu.tw/ShowDetail.aspx?id=84&subject=%E5%B0%8F%E5%85%B5%E7%AB%8B%E5%A4%A7%E5%8A%9F%20%E2%94%80%20%E5%A4%A7%E8%8A%B1%E5%92%B8%E8%B1%90%E8%8D%89%E7%9A%84%E5%82%B3%E6%92%AD%E6%A9%9F%E5%88%B6
描述 小兵立大功 ─ 大花咸豐草的傳播機制
全國第四十三屆科展第三名
陳穎宣
5作者 王宣宜,吳佳容
來源 http://science.ntsec.edu.tw/Science-Content.aspx?cat=59&a=6821&fld=&key=&isd=1&icop=10&p=10&sid=2502
描述 「鈎鈎鈎,鈎住你」--鬼針草附著力研究
中華民國第四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國小組 自然科
陳穎宣
4作者 林洳卉,蔡居衡,林宜含,賴國
來源 http://science.ntsec.edu.tw/Science-Content.aspx?cat=63&a=6821&fld=&key=&isd=1&icop=10&p=11&sid=1551
描述 外來植物大車拼-大花咸豐草與鬼針草生存競
爭能力之探討
中華民國第四十五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國中組 生物及地球科學科
佳作
陳穎宣
3作者 謝汶哲;陳昱全;陳宥均
來源 http://science.ntsec.edu.tw/Science-Content.aspx?cat=66&a=6821&fld=&key=&isd=1&icop=10&p=8&sid=9720
描述 植物的魔鬼氈-蒺藜草和大花咸豐草傳播機制之探討
科展類別 : 全國中小學科展作品
屆  次 : 第52屆--民國101年
科  別 : 生物科
陳穎宣
2作者 楊 頤,葉之晴
來源 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53/pdf/030304.pdf
描述 「蛹」恆的約定
中華民國第53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國中組 生物科
第一名
陳穎宣
1作者 羅振豪,羅弘澤
來源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0CB8QFjAA&url=http%3A%2F%2Fwww.shs.edu.tw%2Fworks%2Fessay%2F2009%2F11%2F2009111414372030.pdf&ei=JE9IVKr9LMPUmAX85YHQBA&usg=AFQjCNHMYleXAfodC1vDE9WGqs0VYsT_ag&bvm=bv.
描述 逆時針的休止符––庫侖摩擦定律淺談
陳穎宣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鬼針草的倒鉤
說明
我們使用手機顯微鏡,拍攝本實驗中所觀察的第一種植物-鬼針草的倒鉤,我們發現鬼針草的尾端,有三根大又長倒鉤,而中間的地方,是無數個小倒鉤!
陳穎宣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狗尾草
說明
狗尾草無明顯倒鉤,真令人吃驚!但可以發現那些小細毛在尾部有些角度,雖然不是倒鉤,但仍有黏性。而一根狗尾草莢果上有50組種子,種子上則又分細毛與約10個種子。
陳穎宣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討論情形
說明
在打資料與討論中,我們很認真呦!
陳穎宣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在學校的情形
說明
我們所適用的器材
王昕慈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講解磨鏡片原理
說明
一.邀請了眼鏡行的專家,講解目前眼睛的鏡片,
(1)玻璃 (2)塑膠 (3)隱形眼鏡
如何製作~
二.放大鏡簡單實驗
陳穎宣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集
說明
與夥伴研究顯微鏡的情形
陳穎宣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蜜蜂
說明
偶然發現的蜜蜂就拿來拍了
張詩敏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陳穎宣
標題 進行小論文競賽所學習到的東西
內容
我認為做小論文競賽,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展現,知識學習的方式。
因此參加這次活動,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場比賽,也是一種實力的養成。我們在活動中腦力激盪,希望找出解決事情的方法。在逆境中互相鼓勵打氣,對我們來說每次的比賽,是一種經驗養成。得名不是重點,重點是過程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
而過程中是有酸甜也有苦辣,當然,成功令我們高興,失敗十分難過,我們全將其化作是動力。
而今天是最後一天,有一點放鬆心情的感覺,好累!我們差點寫不完,時間規劃重要極了,因此如果進入複審,拜託同學們,最多2天出一份報告,辛苦了大家!

陳穎宣
9作者 陳穎宣
標題 小論文與我
內容
身為這次的隊長,有些沉重,我們是美術班,這次的比賽又與段考相撞。小論文似乎成為一種休息的方式,每次討論,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讓我們更貼近彼此。
我們學習到互助與合作。信心毅力勇氣,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而我還認為,時間規劃很重要,就算東西做得再好,來不及就前功盡棄了,我們很努力了!一整天處理花了不少心思,還被責備,但努力就會開花結果的!
親愛的同學兼最親密的戰友們辛苦了,當然我還要先謝謝我父親,如果沒有它,我們弄不到顯微鏡,我的論文寫不出來時,它給我一些建議。還幫我們尋找師資,加強能力,拜訪眼鏡行老闆等等。爸爸謝謝你

陳穎宣
8作者 陳穎宣
標題 對於本實驗的未來展望與預期目標
內容
希望藉由這次的小論文比賽,能夠提升我們對於自然科學的熱情。在實驗中,能互相包容與學習互助合作,做出最具有小組特色的作品。
我們希望藉由觀察各種不同植物的倒鉤,如:鬼針草、狗尾草.......等,製作擁有植物「魔法」的超神奇便利貼,可以重複使用且黏貼功能極佳又環保。更進一步試想研發一整套植物工具,利用有黏液的植物做膠水……等,環保愛地球!
預期目標是將各種不同的植物的倒鉤做統整,研發不同倒鉤的便利貼,再進行載重測試,找出最好的一種,並改變其排列方式與大小以及各種不同變因等等
我認為狗尾草的效果會最好,因為它的接觸面積最大,且在抄紙時被破壞的比例會比較少。

陳穎宣
7作者 徐志豪
標題 關於本作品
內容
利用網路界面記載實驗心得與歷程
並將實驗照片與內容上傳
使用線上方式評分 確實節省不少資源
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方式
為時間上略嫌緊湊
可能導致操作時間不足
無法得到具體結果

徐志豪
6作者 張詩敏
標題 實驗的想法
內容
有些植物的種子放久了會乾枯,像是鬼針草的種子乾掉之後容易斷裂,但黏性仍然很強,而狗尾草的種子乾掉之後黏性比較差,並且容易散開。
或許在製做便利貼時,可以把鬼針草的倒刺取下製作,讓它均勻散布在紙上,或許就可以黏貼。

張詩敏
5作者 張詩敏
標題 對於這次實驗的期待
內容
這次我們運用手機顯微鏡來觀察及拍攝校園中有倒鉤的植物,希望可以利用這些倒鉤的特性來製作與生活相關的物品,像是便利貼,用再生紙的模式,將鬼針草或狗尾草的倒鉤貼在紙上,不僅可以延長便利貼的使用壽命,還可以達成環保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張詩敏
4作者 王昕慈
標題 對於本實驗的期待之預期結果
內容
我們運用手機顯微鏡,來觀察具有倒刺的植物,如鬼針草、狗尾草...等等,期望能夠做出"擁有植物倒鉤特性"做成的便利貼。而對於生活中常見的便利貼,黏貼效果不佳,時常脫落,不緊實,期望將這次的實驗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像是布告欄或是校園常用的宣導海報等等,運用"材料取得容易"與"可重複黏貼使用"的特色。
藉由參加這個比賽,提升我們實驗求證精神與自然科學的能力,也藉此複習七年級的生物,一舉兩得啊!
鬼針草常是我們兒時的玩具,像是種子可以黏人等,因此我對他的認知是:在遠處丟向他人,會黏在他的衣服上,雖然他的黏性很好,但是他接觸衣服的面積不大;而狗尾草則是呈圓柱形、剛毛粗糙;接觸衣服面積較鬼針草大,且黏人時較不刺痛,或許比較不容易破壞紙漿,也有可能因此無法附著於紙上;而對於鬼針草變種的咸豐草就不是很了解。

王昕慈
3作者 王昕慈
標題 對我而言的小論文競賽
內容
參加小論文競賽 是我在8年級的努力項目之一!這是我第一次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合作完成競賽,過程中,也有遇到許多的瓶頸,然而這些難關我們也一一努力解決,共同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標。
結果,不是最重要的,享受努力的過程,才是我們參加小論文競賽真正的目的與收穫!

王昕慈
2作者 徐志豪
標題 附著力的想法
內容
同學能對日常生活的現象詳細觀察,並加以聯想應用,足見創造力豐富!值得鼓勵!有倒刺的植物,如鬼針草、狗尾草,經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觀察出倒刺形狀特徵。除了表面積大之外,還需要有特殊的形狀。至於吸附能力是否能大於魔鬼粘,需要進一步實驗測量。另外,也建議將魔鬼粘的纖維放大做比較。

徐志豪
1作者 鄭淑玲
標題 關於指導這次比賽
內容
偶然的機會下,學生來找我,請我指導他們參加小論文比賽。
看在學生熱情邀約且主動學習的態度,答應當他們的指導老師。
這陣子他們利用午休時間做實驗、討論非常認真,他們因興趣
主動學習動手追求知識,這才是能帶著走的能力。

鄭淑玲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自然與生活科技一上
作者 翰林出版
出版社 翰林出版
簡介(摘要)
7年級自然課本
教育部國審第1516號
導讀
這是國中7年級的自然課本
有介紹顯微鏡下的世界
包括顯微鏡的種類,發明顯微鏡的虎克,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等等
陳穎宣
4書名 做花圈: 用乾燥花、多肉、果實、鮮花, 圈出日日好風景
作者 花草遊戲編輯部
出版社 麥浩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延攬花藝設計師、空間植物設計師、鄉村雜貨達人聯手示範
◎36個花圈提案,你從沒想過的素材,都能搭成迷人的花圈。
◎仔細學好基底編法,靈活變換各式素材,創作自己的美麗花圈。
愛上花圈手作,不分四季
12種花圈基底編製 × 100種花圈素材運用 × 36個風格花圈示範
幸福感的花草手作,就從花圈開始
起先,花圈都是用在聖誕節或重要節慶佈置。漸漸的,花圈使用的素材愈來愈廣泛:鮮花、乾燥花、果實、多肉、雜貨…,也打破節慶範疇,成為女孩花飾、空間妝點、主題Party…都能搭配的迷人飾物。
本書從花圈的基底開始示範,光是材質和編法就有多種變化,可工整、也可隨興自然,不過總要先打好穩固的基底,花圈才會漂亮。接著再進入花圈素材的取得、處理、維護,以及固定到花圈上的方式,全部仔仔細細圖解說明,並一次邀請到3位花圈達人,包含:花藝設計師、鄉村雜貨達人、空間植物設計師,聯手示範36個花圈,一年四季都能運用不同的素材,搭配你的目地及空間,圈出一幅又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即使是新手也能練出花圈好手藝!
從今天開始,稍加留意生活周遭,園子裡栽種的花草多肉、散步撿到的果實、DIY的乾燥花、心愛的雜貨小物,都能拿來盡情在圈圈上面玩組合,為生活製造美好驚喜。
導讀
1.具有建築背景,2011成立「霽flower」品牌,以植物為主要的創作媒材,透過心和手將花草獨特的顏色、線條、氣味,組合出一則又一則的花草故事。目前活躍於各種與空間、植栽、藝術、道具、事件有關的設計提案工作,並於2014將品牌更名為「質物霽畫」,擅長運用植栽佈置來訴說空間與人之間的關係。
製作花圈對李霽來說,它的型式已經代表了很多事情,對應所要講述的內容,在製作過程裡增加一些更為具體的形象以及比喻式的細節,對於熟悉的語彙,需要在意的事情反而是不熟識的領域,因此每一次的嘗試都逼迫自己找尋出不一樣的發現,它的意義來自於尋找後的結果。
2.isa因為喜歡居家佈置,花草園藝,從上班族轉經營傢飾,從2坪的「裝可愛」到「遇見自然Natural Plenty」傢飾店,長達13個年頭。擅長利用各種素材組合,DIY雑貨和改造空間佈置。製作花圈對Lisa來說,就是將生活中隨手簡單的材料,天然的果實、撿拾的落葉,絲瓜絡,軟木塞...再結合花草雜貨充分搭配應用在花圈創作上,做成自己看了就會露出微笑的圈圈,不需太多技術,開心玩手作,分享~讓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充滿了幸福感。
王昕慈
3書名 生命之磚-細胞生物學
作者 劉學禮
出版社 世潮出版社
簡介(摘要)
「一個小細胞,一個大宇宙」;存在於細胞內的各種胞器及其中無數蛋白如何啟動,如何激發活性,如何接受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反應,每一環節緊緊相扣,使人大嘆造物者的神奇,而本書的主要內容就在於諾貝爾獎得主們如何發現這些「造物者的神奇」。如施佩曼提出胚胎學著名的「組織者假說」,克勞德發明了細胞成分分離技術等。
導讀
存在於細胞內的各種胞器及其中無數蛋白如何啟動,
如何激發活性,如何接受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反應,
每一環節緊緊相扣,使人大嘆造物者的神奇,
而本書的主要內容就在於諾貝爾獎得主們如何發現上述之神奇。
施佩曼提出胚胎學中著名的「組織者假說」,為實驗胚胎學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克勞德發現一種含豐富核糖核酸的微小顆粒,並發明了細胞成分分離技術;
德迪夫發現細胞質內的重要細胞器——溶?體,帕拉德則發現核糖體和粒線體;
盧里亞、德爾布呂克和赫爾希發現病毒的複製機制和遺傳結構,
是一個卓有成效的噬菌體小組;阿爾伯提出限制性內切?存在的假設,
史密斯分離出第一種限制性內切?,內森斯則應用限制性內切?從事基因結構和功能研究;
布洛貝爾提出關於細胞如何控制蛋白質運送的「信號假說」,被譽為分子細胞生物學的先驅;
普魯西納發現一種新的病原體——變性蛋白,揭示了許多疑難雜症的發病機制,
為今後有關藥物開發和新療法的研究奠定基礎。
王昕慈
2書名 我的生物實驗書
作者 劉恩山
出版社 教育測驗
簡介(摘要)
1.微觀世界
2.養分
3.形形色色的生物
4.生態系
5.植物生理
6.動物生理
7.刺激與反應
8.生殖
9.人類遺傳
10.生物演化
11生物技術
導讀
本書特色◎坊間從來沒有這麼特別的一本參考書「她」專門為國中生所寫,卻並不以升學為訴求但是「她」的好處、用處,卻對升學高中大有助益◎現行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中有關生物學實驗的部份,完全涵...more
陳穎宣
1書名 為什麼要學生物
作者 李小未
出版社 海鴿文化圖書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當芒果可以長的和西瓜一樣大——這就是生物!
從細菌到恐龍,從渺小到巨大……無一不是生物!
從藻類到人類,從遠古到現今……這些都是生物!
  當我們對生命、對自身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才能把生物科學這把雙刃劍運用得恰到好處……生物無所不在!
  當最後一棵樹被砍,最後一條河被毒,最後一塊地被賣,最後一尾魚被捕,他們恐怕才知道,錢財不能果腹!——西雅圖
  這是一位曾經統治著西雅圖的印第安酋長,在他離開家園時對著天空所作的預言。百年之後,美國的西部成了荒涼的代名詞,曾經綿延數里的野牛群,對月引吭的胡狼,鬱鬱蔥蔥的樹林,一瀉千里的大河,都變作了滾滾黃沙,盤旋在沉寂的大陸。地球上許多角落都在不自覺的步上美國西部的後塵,預言仍在繼續。
  這一切都從很久遠前的一場大火開始。遠古森林的大火讓我們的祖先嘗到了熟食的美味,可口的食物增加了腦的重量,富有挑戰性的陸地生活使前肢逐漸脫離了地面,人類開始了地球上絕無僅有的進化歷程。在幾百萬年的進化中,人類從大自然獲得了豐富的物資,建立了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種文明對我們所生活的星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當人類的科學在快速發展並豐富了人類的創造力的時候,人類周圍卻漸漸看不見草長、鷹飛、野馬奔馳,只有幾處寂靜的山林孤獨的躺在野外,偶爾傳出幾聲隱約的鳥鳴。
  於是我們才豁然驚覺回頭望去,生養我們的地球卻早已滿目瘡痍,清泉乾涸,綠洲消逝,和我們共同生長在進化之樹上的其他物種七零八落。據說美麗的威尼斯幾年後即將成為一座水下之城,幾十年後我們上街不得不全副武裝,以抵禦從臭氧空洞長驅直入的紫外線。殘酷的未來正在一步步逼近,身邊的「夥伴」卻越來越少,越走越遠的我們是時候回頭看看來時路了。
  生命開始到萬物繁衍,歷經四十億年。作為地球今天的霸主、萬物之靈的人類究竟對地球、對周圍的生物、對自己認識多少呢?讓孩子們生活在對自身文明的盲目優越感中顯然是不妥的,否則當地球上只剩下孤單的我們時,後悔就來不及了。我們至少應該為他們解答這樣一些問題,什麼是生物,什麼是人類,什麼是和諧的人與自然。當我們對生命、對自身有了一種清晰的認識之後,或許才能把生物科學這把雙刃劍運用得恰到好處,使我們與周圍的環境與生物達成天人合一的境界,讓人類的文明成為能夠照耀宇宙萬物的明燈。
導讀
你覺得人為什麼要念生物學? 因為人是生物,都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去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起源。好奇心就是激勵我們去念一個學門的重要驅動力。
陳穎宣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我們的書面報告大致如下
一、研究動機
生活中有著許多不同的植物,而其中有些路邊常見的野草,常常附著在衣服上,有些討厭。但這引起我們的注意,既然它有辦法可以黏上布料,甚至是皮膚。那麼只要掌握住他們的特性,就可以改良魔鬼氈,或是便利貼。
二、理念目標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藉由觀察,發現它們的奧妙!
三、研究方法
(一)拿國中國一上自然課本,看顯微鏡的相關內容有那些。
(二)利用顯微鏡觀察不同植物的種子,將其的倒鉤拍下,觀察他們的相似處。
四、預期效益
(一)利用手機顯微鏡,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
(二)常見的狗尾草、鬼針草種子植物外表擁有特殊的倒鉤,希望利用它們的特性,尋找最適合黏貼的種子。
五、研究大綱
(一) 使用鬼針草來觀察其倒鉤長相
(二) 使用狗尾草來觀察其倒鉤長相
(三) 比較
陳穎宣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2說明 陳穎宣
1說明 手機顯微鏡簡報_國風國中_最終版陳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