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白冷會傅義修士的建築之美
我們在花東海岸旅遊的時候,總是能看到幾座風格非常歐洲的天主堂建築,引起了我們的興趣,才發現這些都是來自這位瑞士的外國修士傅義的作品,所以這次一開始挑選了幾處座落在台11線上由傅修士所設計建造的天主堂,希望能研究傅修士的建築風格,並親自實地走訪。後來我們發現傅修士也在花蓮設計了不少天主堂,所以最後也在花蓮尋找傅義的蹤跡,希望能找到更多有關傅修士的建築,看看這位外國修士在50幾年前為我們連留下珍貴的寶藏。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楊昀潔 標題 在花蓮尋找傅義 內容 本來我們決定想以東海岸線上傅義修士設計的幾座天主堂來做為研究,在探訪的過程中,因為天主教徒會去別地的天主堂朝聖,在都歷天主堂旁邊的雜貨店跟ina聊天時,ina就說他們來過新城的天主堂,那也是傅義修士設計的,所以我們就想來找找花蓮是不是還有傅修士設計的天主堂。 但因為相關的資料真的非常少,大家最常說到的就是瑞穗的耶穌君主堂,所以我們就用網站上的照片先過濾一遍,如果有覺得窗戶、門、祭檀、外觀有點像的,就先紀錄下來,找時間去看一看,希望能過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所以我們就去了南華十字架堂、吉安聖母聖心堂(田埔天主堂)、新城聖母元后堂、松浦耶穌聖誕堂、康樂聖若翰堂、嘉里聖若瑟堂、三棧聖家堂、佳民聖伯多祿聖保祿堂、新城北埔聖母元后堂、崇德聖伯納堂、瑞穗耶穌君王堂、天祥天主堂、西林法蒂瑪聖母堂、加灣聖方濟亞西西堂,最後透過建築師雜誌跟聖瑪爾大女修會的修女告訴我們的資料,終於又確定了幾間天主堂是傅修士設計的了!!!! 我們希望把這些資料整理起來,讓花蓮以後也有一串像海岸線上的珍珠,是傅修士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寶物。 | 楊昀潔 |
9 | 作者 楊昀潔 標題 台東新港基都教長老教會 內容 傅義除了設計天主堂、民宅之外,他曾經蓋過兩座基督教禮拜堂,一個是為在台東市的台東教會,一個是位在成功鎮1977年落成的台東新港基都教長老教會。 1970年,台東基督長老教會的張清庚牧師很喜歡傅修士的設計風格,於是透過身為基督徒而擔任公東高工校長的黃清泰邀請傅修士為其設計禮拜堂,經過天主教會的諒解和允許,傅修士接受了建堂的託付,自測量、設計、繪圖到監工完全親自負責,由於這是一件獻給神的殿堂,設計工作十分慎重。為瞭解基督信仰的本質,傅義修士研讀新教的神學書籍,做為設計依據。同時,每日清晨和黃昏,實地觀察風向和光線,瞭解四周環境,做為設計的參考。進一步,與新教教長商談教堂的型式,與牧師娘討論牧師館的式樣,與幼稚園教師研討教室的設計,還和清潔工人談花園及庭園的規畫。諸事齊備,才著手設計畫圖,並製作建築模型,與教長們反覆商討修正,力求完美。為節省建築費用,他改正傳統多用鋼筋才會堅固的觀念,利用建築力學,有效應用面一根鋼筋,終能以八十萬元的興建一座結實雄偉而又美觀的殿堂。工程進行中,傅義修士每日親臨工地,嚴格監督,若發現工程品質不合標準,立刻重做,工人絲毫不敢馬虎。施工九個月後,順利完工。清晨,光線自東方經講台後方射入,黃昏,夕陽自西側門窗映入,白天不必使用照明設備。在通風方面,設計二道石牆,形成「風袋牆」,海風吹來,清爽宜人,不必使用空調設備。正門及西側牆外,有蘇德豐神父設計的大理石藝術牆造型,在陽光映照下,可看出讚美天主的原住民舞蹈姿態,光彩奪目,使人有聖潔清新的感受。此外,聖堂內牆特殊的粗糙設計,除了容易維護的優點外,還具有絕佳的吸音功能,由於沒有迴音,是練習合唱的最佳場地。 因為台東教會的禮拜堂增建比較多已經看不太出來原本的外觀,我們就去看了成功這棟建築物,車一開近我們一看外觀就知道:這一定是傅修士設計的啦~裡面扇形像戲劇院一般的設計感,這與其他傅修士所設計的天主堂一樣,由講台正向東邊太陽出來之地的方位,更會隨著季節的轉變,出現不同的光影變化,而且傅修士設計的建築雖然常是不對稱的,但是都有非常好的回音跟共鳴,在裡面講到時不用很大聲也能讓大家聽的超清楚呢! | 楊昀潔 |
8 | 作者 楊昀潔 標題 天主堂參觀心得 內容 長光天主堂 長光天主堂是傅義第一座在台灣設計的教堂,當出他在設計的時候還沒有來台灣,是先畫了圖再到台灣來的。天主堂依基地坡度,逐層內縮,一樓是道理廳及神職人員宿舍,二樓為聖堂入口大門由左邊戶外樓梯蜿蜒而上。外面有很獨特的十字架鐘塔設計。室內空間多角形祭台及扇形教友席,空間感覺非常的大,祭台旁落地採光窗讓我們感覺很神聖與莊嚴。 我第一次去從教堂的平台往下看的時候,配上旁邊照顧的很漂亮的植物,我突然覺得有一種外國山丘上的城堡的感覺,看著太平洋海風吹來覺得好舒服。 小馬天主堂 小馬天主堂是瑞士籍白冷會修士傅義(Rev. Julius Felder)來臺後的第3個作品。他很擅長以幾何形狀屋頂搭配多邊形狀的素面立面牆,也就是傅修士自己形容的斗笠型屋頂,創造出簡潔有力的建築外型,以及藉由精心設計配合在地陽光照射的窗口安排,讓教堂祭壇在狹小的室內空間也都有充足的光線照射,營造出祭壇的寬敞與神聖感。 祭壇兩側使用彩色玻璃,由傳義修士設計,再請新營的德國修士來施工完成,這在沒有彩色玻璃工藝傳統的臺灣相當少見。外觀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buttress,在承受屋頂重力的主牆外設置的臂狀結構,以分散屋頂的壓力,所以傅修士設計的教堂大部分裡面都沒有柱子或只有很少數在旁邊的柱子,此設計常見於歐洲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 | 楊昀潔 |
7 | 作者 楊昀潔 標題 扶壁 內容 扶壁顧名思義,就是扶持牆壁的意思。就是為了平衡土體等對外牆的推力,而在外牆上附加的牆或其他結構。扶壁一般採用整體預製方式。底板分趾板、內底板和尾板三部分,也可不設尾板。也有的扶壁結構在肋板上設計隔牆形成倒濾井。 一般與牆體同時施工,斷面為方形、矩形或其他形式,常為下大上小,其間距、高度及斷面尺寸由設計計算決定。哥德式教堂的扶壁一般凸出很多,13世紀以後,有些教堂將各扶壁之間的空間利用為一間間小禮拜堂。扶壁也常用於承重牆、擋土牆、擋水牆等牆體。它也是一種在歐洲古代上建築常見的建築構件,建築師將其修建在主牆和外部牆壁之間以減輕主牆所承受的壓力,因此增加了這些建築的安全性。 飛扶壁(英語:Flying buttresses)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築結構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牆上肋架券的起腳部位,用於平衡肋架拱頂對牆面的側向推力[1]。由於飛扶壁通常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所以又稱飛券(德語:Strebebogen)[2]。 飛扶壁常見於哥德式建築,尤其經常出現在大型哥德式教堂中。飛扶壁在結構上應與肋架券連用,與哥特建築標誌性的尖券並無對應關係。與扶壁相比,飛扶壁的位置可以相對自由地設置,為底層的平面布置提供多種可能性。另外由於肋架券的受力點集中在飛扶壁上,除此之外的牆體可以砌築得很薄,甚至完全取消、改為花窗玻璃。同時因為飛扶壁暴露在建築外部,也具有很大的裝飾作用。 我們去公東教堂參觀的時候,也是一直聽到這個字,因為傅義修士為了整體教堂內的空間感(不用柱子),也常使用這樣的工法來設計。 | 楊昀潔 |
6 | 作者 徐來慶 標題 白冷教會的簡介 內容 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SMB)天主教修會,簡稱「白冷會」,西元1921年成立,他們自西元1925年在中國傳教,但在西元1953年被中國共產黨驅逐,因此白冷會傳教人員經巴黎外方傳教會介紹,在西元1965年來台東傳教。一群神職人員陸續重瑞士來到台東,他們進入後山窮鄉僻壤,針對那些地方的苦難,無私的奉獻;他們興學、扶貧、救人,為台東的進步打下了基礎,白冷會會館最初建在臺東市福建路,也就是今天的福建路天主堂。後來才在杭州街興建新會館,據瑞士籍白冷會傅義修士回憶,當時瑞士總會的Karl Freuler神父恰好來臺度假。Freuler神父紀錄了當地的基地狀況,回到瑞士完成設計圖,交由當時在臺灣的白冷會林志柔修士負責監工,傅義修士在民國54年(西元1965年)來臺後接續監工,並在民國55年(西元1966年)完成。民國64年(西元1975年),行政大樓與宿舍屋頂更換為隔熱建材;西元1981年增建,乃成今日樣貌。 「白冷」希伯來文音譯「Bethlehem」,這名字由 beth:意思是「家」和 lehem :意思是「麵包」兩個字所組成;即有「麵包之家」之意思。白冷城位於猶大,在耶京之南9公里,在海拔750公尺的山崗上,周圍有肥沃的山崗盆地,盛產小麥、大麥、橄欖、葡萄及杏。現時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行政管理,但進出由以色列政府控制。 「白冷之星」是耶穌出生時,天上出現的一顆引領東方賢士來朝拜耶穌的星。 | 徐來慶 |
5 | 作者 謝孟蓁 標題 參觀瑞穗天主堂心得 內容 瑞穗天主堂是我跟家人自己去參觀的,它跟小馬還有都籃的天主堂樣式都非常的類似。參觀完瑞穗天主堂之後我觀察到傅義修士的建築是以木製大門和白色的牆壁為主,往前走進教堂裡面會發現裡面的椅子前方都有軟墊,應該是要讓大跪著禱告時比較舒適。上方的屋頂採用玻璃天窗就算不開冷氣也不會很熱,如果發現教堂最前方的牆壁不對稱的話,就可以推測這座天主堂的設計者可能是傅義修士,我也觀察到有的教堂的牆壁上會掛耶穌跌倒的故事,門口也會有一個放聖水的架子,信徒出教堂時會用手碰聖水清洗自己的身體。而瑞穗天主堂的內部有許多玻璃天窗外部採用木製大門讓我看了就像進去瞧一瞧。 這個天主堂和其他天主堂不一樣的地方是天主堂外面有一塊草地,可以用來種植花草樹木也可以當做做活動的場地,更可以增加教堂的美感。 我覺得瑞穗天主堂是一個很棒的天主堂,不但能做禮拜,辦活動時也可以利用外面的草地,是一個設計的很好的教堂。 | 謝孟蓁 |
4 | 作者 謝孟蓁 標題 天主堂參訪心得 內容 都歷天主堂 放眼望去不遠處有著一間白色的天主堂,而這間天主堂的作者正是在東海岸蓋了數十間天主堂的傅義修士。都歷教堂和小馬天主堂一樣都是八角形鋼筋混凝土的建築,除此之外都歷天主堂的外面是採用原住民的圖騰,從不對稱的十字架來看就知道是傅義修士的作品,而從正面是大理石的牆壁,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美麗的天空。參觀完教堂後我的心得是我覺得都歷天主堂是一個設計的很不錯的教堂,天主堂外面的牆壁是使用大理石設計推開大門就可看到教堂的木門,一看便知道是傅義修士的教堂。 走進教堂裡,抬頭教可看見一排天窗,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裡顯得特別美麗,十字架下方的聖母像讓人覺得特別溫馨,是個設計的很不錯的教堂。希望這個教堂可以被保留。 興昌天主堂 將視線慢慢地轉到,不遠處有一間天主堂,八角形的屋頂搭配磨石子的外面以及不對稱的十字架讓我第一個聯想到的人就是傅義修士,傅義修士在臺東東河地區建造了四間教堂分別在興昌、龍昌、和泰源等地區。 向前走進,輕輕的推開巨大的木門,金黃色的陽光穿透過氣窗灑在磨石子的地板上,讓地板顯得閃閃發亮,一個接一個的木製椅子在陽光的照射閃閃發亮,那一剎那我頓時覺得自己來到了天堂,那場景讓人念念不忘呀。 而這間教堂的正式名稱是興昌瑟若天主堂,位於臺東縣東河鄉興昌村12鄰90號,這座教堂也是傅義修士的做品之一,此外教堂內部的祭臺裝飾以羔羊為主題,經過祭台前代表生命獻祭的贖罪羔羊雕塑,讓代替世人救贖的耶穌復活。 我覺得這間教堂是一個有許多故事的教堂,因為只是一個簡單的祭臺就有一個,那麼教堂內是否還有許多還沒背我發現的故事呢~值得仔細研究這間教堂呢~ 都蘭天主堂 參觀完都蘭天主堂之後,我發現都蘭天主堂的外觀是以白色搭配咖啡色的的大門,天主堂的屋頂上是一個白色的十字架,天主堂內部無樑柱的特殊設計搭配內部的木頭座椅讓人心情放鬆起來。如果從徹面看都蘭教堂,白色拋光的屋頂,磨石子的外牆以及蔚藍的天空,襯托出美麗的都蘭教堂。讓人忘記了許多煩惱,腦裡只記得那美麗的都蘭天主堂。而這美麗的天主堂是傅義修士的最後一間作品。 | 謝孟蓁 |
3 | 作者 楊昀潔 標題 旅人與任俠:東海岸外籍神父的隨身記事 內容 我在2年前跟媽媽一起去參加了一個小小的演講 旅人與任俠:東海岸外籍神父的隨身記事 演講的Stella阿姨說了許多與外籍修士們相處的小故事 也說到了我們這次研究主題在台灣蓋了40間教堂和許多民宅的傅義修士 她說傅修士晚年回到瑞士安養有了失智的症狀 但他在2014年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及如何 一個人從瑞士沒有帶任何台幣的狀態下 滿身是傷的回到了台東白冷教會 媽媽說要怎樣喜愛跟心繫這片土地 才能在忘卻大部分事情的時候還牢牢記得在台灣的過去而且一心想要回到這裡 Stell阿姨說起只要拿著傅修士設計的教堂照片給他看 他的眼神發出的光彩就跟平時是不同的 有一次她送給他一張新社海梯田的明信片 也毫不猶豫的認出這是花蓮 傅修士說:因為我在這蓋過房子啊~ 一起來演講的長濱吳神父 在50幾歲才到了長濱學起阿美語 現在他可以用阿美語來主持彌撒 聽著這些從瑞士來奉獻一身修士們的故事 我真的覺得他們很偉大而且誠心的感謝他們!!! | 楊昀潔 |
2 | 作者 徐來慶 標題 天主堂參觀心得 內容 八桑安天主堂 今天,我們來到了八桑安天主堂,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有點生鏽的灰色鐵門,拉了鐵門走進去,最搶眼的就是那在門口旁邊的的雕像,與那非常傅義修士的頭短身體長十字架。 進入教堂內,第一個看到的是那完全不對稱的房屋結構:偏向右邊的十字架、椅子的長度左右各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還有那不用電燈就可以讓整間教堂非常明亮的天窗、紅框的窗戶與咖啡色格字狀的木門。 最後,出了天主堂回頭一看,才注意到圍牆上的那五張磁磚拼成的圖,還有那如此特殊的路燈,我們陸陸續續的上車,前往下一個目標。 隆昌天主堂 來到了隆昌天主堂,一下車,看到的是一個閃閃發光的鐵門,拉了鐵門走進去,放眼望去,我覺得這間教堂沒有一點傅義修士的感覺,門不是咖啡色的格字狀的木門,也不是那非常傅義修士的頭短身體長十字架,令我很懷疑,這間是傅義修士所建造的教堂嗎? 往旁邊一看,終於看到了拿熟悉的咖啡色的格字狀,打開後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彎曲樓梯,上了樓梯後,進入教堂內,第一眼看到那完全不對稱的房屋結構後,突然覺得這間教堂是傅義修士建造的:左右不等長的小窗,除此之外,還有那紅框的窗戶。 最後,出了天主堂回頭一看,才注意到為甚麼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會有不是傅義修士建築的感覺:因為從正面看,它是一棟對稱的建築。 泰源天主堂 來到了泰源天主堂,一下車,看到它時,我覺得這間教堂沒有一點傅義修士的感覺,拉了鐵門走進去,放眼望去,看到了一棟完全不像教堂的建築,繞來繞去,只看到了池塘跟草地。直到繞到一條走廊,才看到咖啡色的格字狀的木門,總共有三扇,但只有一扇是開的了的,進去後,令我非常驚訝。 往前方一看,看到了那不對稱的室內裝潢:靠左邊的吊燈、左右不等長的小窗,然而,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它的十字架居然裝在正中間:環顧了四週,看到了那教堂常有的[耶穌的……次跌倒]與[捐款名單]。 最後,出了天主堂回頭一看,才注意到那很特別的三個雕像,聳立在草原後端的玻璃櫃中,最後,我們的行程到一段落,所以我們上車,掉頭回家了。 | 徐來慶 |
1 | 作者 謝孟蓁 標題 傅義修士介紹 內容 傅義修士(Bro.Felder juilius 出生於1933年5月26日卒於2018年10月16日享年86歲) 出生於瑞士琉森, 瑞士白冷會傳教士,與建築設計師。 以設計東台灣海岸地區許多教會建築而聞名。 民國1960年加入白冷會1965年來到台灣,在新竹學習華語,之後到臺灣東部設計教堂,長濱長光天主堂是傅義修士在臺灣監修的第一間天主堂。在台期間設計超過40間天主堂,其他建築總計超過三百件,都蘭天主堂是傅義修士在他灣設計的最後一間教堂。 傅義修士的教堂有個人風格,造型簡潔並與當地景觀呼應。將超過上千張設計的原稿贈與台東史前博物館。2013年將傅義修士的創作數位化舉辦尋找東海岸那一串最美麗的珍珠天主教百冷會現代教堂數位展。 於2006年生體不適返回瑞士休養,2018年10月18日病逝於瑞士。 | 謝孟蓁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隱身巷弄的天堂-天主教小常識 網址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 網站簡介 天主教的教堂裡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符號標誌,雖然我們這次主要是研究傅義修士的建築物設計,因為我們的組員都不是天主教徒,但是還是希望能多知道點有關天主教的小常識,所以就把網站上的相關常識整理在這裡。 聖畫像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0 記號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1 人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2 聖經的故事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3 聖經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4 聖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6 節日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7 耶穌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78 | 楊昀潔 | |
19 | 網站名稱 白冷會傅義修士 - 台東聖母醫院 網址 http://st-mary.org.tw/11_treatment_3.htm 網站簡介 民國五十五年一月,經由白冷會吳神父在瑞士募集的興建預算,使得聖母醫院的興建計劃有了眉目。 當時還是由愛爾蘭醫療傳教會草創「聖母產院」時期,簡單的幾個床位和嬰兒室,就位在現在仁愛會修院的會址一樓。 醫院的第一棟二層樓的主建築,便是在白冷會的協助募款下,由當時一位日本建築師設計,台灣建築師完成建築草圖,當傅義修士由新竹返回台東時,醫院的第一部份已經完成。 傅修士強調這部分的建築設計不是由他經手,顯然以他的標準對於醫院第一部份的設計圖過於草率,頗不以為然。「我在花蓮蓋一棟小房子,就畫了二十五張圖。」從結構到裝潢、從測量圖到都市計劃圖,每一個相關的環節,傅修士都是嚴格要求,耐心地一筆一筆細細描繪出來。 以住家為例,傅修士在設計之初,第一個要問的問題就是屋主的要求是什麼?然後根據需求來畫設計圖,其次才考慮美觀等其他因素。 | 徐來慶 | |
18 | 網站名稱 拜訪美感聖堂!在台南與台東看見信仰與在地交融的文化風景 | TLife 網址 http://foritech-tlife.cloudapp.net/archives/5112 網站簡介 白冷會初來乍到台東,建堂不易,現存的馬蘭聖若瑟天主堂創立於1958年,以日式民宅改造而成,直到1966年才在杭州街新建「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會院」,而這座會院集合了許多修士的心血,其中參與監工的瑞士籍傅義修士更是台東重要的建築推手。 針對台灣氣候設計的會院,是一座回字型的合院建築,利用通廊銜接大門、聖堂、餐廳、辦公室、休憩室與宿舍等,每個角度都可見從台東海邊運來的天然雀形石,以及歐思定修士種植的花草樹木。最讓人驚豔的是僅供內部禮拜的聖堂,從厚實大門、大膽跳色的地磚、教堂椅到鐵框窗,甚至聖壇上使用的聖體櫃、鐵燭台、聖油盒等,有的出自花東工匠之手,也有公東高工的木工科與機工科師生所打造,可說是台東工藝的傑作。 | 徐來慶 | |
17 | 網站名稱 白冷會介紹公東高工 SMB stellt die Handwerkerschule Taidong vor (1967)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posts/10155705041274531/ 網站簡介 這部已有半世紀歷史的影片,由當時在日本傳教的白冷會神父施密林(Josef Schmidlin)於1967年來台攝製,內容主要是介紹白冷會於1957年在台灣台東所創辦的公東高工(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旁白為施密林神父以德語所述;影片中除了看得到當年的公東高工教學情景,也紀錄下那時候的台東街景與民眾生活點滴,實在是一部極為珍貴的紀錄片 | 楊昀潔 | |
16 | 網站名稱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心動山海情 網址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php 網站簡介 心動山海情這個網站在私房景點裡介紹了天主堂,照片都非常的精美,我們也用這網站的資料做了實地考察的參考,現在把跟傅義修士有關的天主堂資料整理在這邊: 東海岸最美麗的珍珠系列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1》都蘭天主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69&Page=2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2》小馬天主堂(聖尼各老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70&Page=2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3》都歷天主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71&Page=2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5》長光天主堂(斯德高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101&Page=1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7》八桑安天主堂(聖母無染原罪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103&Page=3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10》興昌天主堂(聖若瑟天主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117&Page=2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11》隆昌天主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118&Page=2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12》泰源天主堂(聖女小德蘭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119&Page=1 東海岸最美麗珍珠《13》旭橋天主堂 - 心動山海情 https://www.hearttour.tw/attractions_detail.php?id=120&Page=1 | 謝孟蓁 | |
15 | 網站名稱 隱身巷弄的天堂-花蓮教區(台東篇) 網址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65 網站簡介 隱身巷弄的天堂網站介紹了許多花蓮教區的天主堂,我們也用這個網站資料來做了實地考察的參考,所以把台東部份傅義修士設計的天主堂整理在這。 白冷外方傳教會會院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61122570 聖母醫院聖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285 花固天主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33 成功中華聖母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38 都蘭耶穌君王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41 都歷聖嘉蘭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50 德高里聖保祿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054 長光聖斯德望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77901392 興昌聖若瑟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75486433 烏石鼻天主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72353253 桃源聖保祿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48974380 旭橋聖母進教之佑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36268241 泰源聖女小德蘭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465826981 寶桑路宗徒之後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320178450 小馬聖尼克老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36 隆昌中華救主之母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81902417 巒山伯多祿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69 白桑安聖母無染原罪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26 | 徐來慶 | |
14 | 網站名稱 隱身巷弄的天堂-花蓮教區(花蓮篇) 網址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st=c&p=1&w=4000965 網站簡介 傅義修士在花蓮其實也設計不少天主堂,但資料非常的少 所以我們參考了這個網站列出比較可能的幾間天主堂 打算繼續去探訪 南華十字架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10 吉安聖母聖心堂(田埔天主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04 新城聖母元后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13 松浦耶穌聖誕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071 康樂聖若翰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57650107 嘉里聖若瑟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56109630 三棧聖家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56103170 佳民聖伯多祿聖保祿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48347623 新城北埔聖母元后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48344797 崇德聖伯納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41519605 瑞穗耶穌君王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541518320 天祥天主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288 西林法蒂瑪聖母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256 加灣聖方濟亞西西堂 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9194 | 楊昀潔 | |
13 | 網站名稱 天主教白冷會教士 台東照顧弱勢逾半世紀-(公視台語新聞)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TlWLib8eA 網站簡介 早期台灣社會經濟貧窮,偏遠地區卻有一群來自外國的傳教士默默的救助社會底層的民眾,照顧他們的健康和提供教育機會。天主教白冷教會的瑞士籍的神職人員,他們照顧弱勢的光芒,仍然在偏鄉發光發熱。 | 謝孟蓁 | |
12 | 網站名稱 WIKI-台灣天主教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5%A4%A9%E4%B8%BB%E6%95%99 網站簡介 天主教進入台灣,最早始於西班牙人統治台灣北部,1626年西班牙人登陸台灣北部時,同時有西班牙籍的道明會會士來到台灣對原住民傳教,當中著名者有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1592-1633),他於1631年來臺傳教。是第一位走出西班牙人堡壘到原住民各社傳教的神父。他並利用羅馬拼音來拼寫「淡水語」。編有《淡水語辭彙》,並翻譯《淡水語教理書》,此外還在1632年設立「神學院」(學林),直到1633年他被派往日本傳教。在羅美洛(Alonso Garcia Romero)出任西班牙雞籠淡水長官時期(1634-1635),西班牙在北臺灣的統治達到巔峰,當時從淡水沿基隆河陸路行走到雞籠都還相當安全,傳教士的影響力也比先前所膽敢推想得更遠。據道明會神父奎洛斯寫道,「光我一個人」「在八天之內為淡水河附近三百二十個居民施洗,當時他們正為麻疹所苦,而在三貂於五天內為一百四十一人施洗...」[2]:181 1642年,荷蘭發動雞籠之戰,西班牙被迫離開台灣,天主教在臺灣也一度中斷。 清治咸豐九年(1859年)5月18日,三位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籍道明會傳教士郭德剛(Fernando Sainz)及洪保律(Angel Bofurull)等人及五位中國教友傳道員,從中國大陸橫渡台灣海峽抵達打狗港(今高雄港),同年12月在靠近今日高雄愛河河口的地方購地興建簡易傳教所(即今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成為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第一個據點。此為天主教正式在台灣發展之始,至2009年已逾150年。 | 謝孟蓁 | |
11 | 網站名稱 新城天主教會 網址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8691 網站簡介 費聲遠主教與日本傳教本會修士Karl Freuler負責設計繪圖監工購置面積5045﹒28平方公尺。興建教堂宿舍與幾何圖形設計船型特色建築,外觀式樣主要由幾何主量體與鐘塔所表現,幾何主量體在建築外觀上傳達「諾亞方舟」的意象,因此雙坡式的屋面依其量體高度的不同,在屋面的長向創造出不同的高低斜率,幾何主量體四周的牆面也以圓弧形處理成類以船身的意象。鐘塔位於幾何主量體及入口的相對位置表達了設計者欲求表現的想法,鐘塔的造型比例不細長,但在鐘頂的牆面上附以垂直的格柵狀線條,增加了鐘塔的垂直感相對也同時削弱了鐘塔量體的厚實感,其上方設置一梯形的露空塔帽以作為放置十字架的基座,牆面的開口部份分為上下兩部份開窗的型態以細長比例的長方行為主並鑲嵌彩繪玻璃,採光面積足夠。室內空間顯的非常明亮,教堂基調色彩以白色為主,造型簡潔強調幾何圖形風格。 1965年~1967年梵二大公會教堂空間型態改變由傅義修士負責設計繪圖監工,民國94年2月23日縣定歷史建築,目前保留日本「鳥居」而且日本鳥居形狀相當多花蓮新城鄉採用混凝土無台石基座與額束,「石燈」有刻﹙奉納﹚字體是奉給神明的與刻﹙御神燈﹚字體是慶祝皇帝登基的而「石燈」造型是唐朝時代日本人向中國學習,帶到日本大量的採用。「石獸」與「石狗」看門裝飾。地基是當年祭台改為聖母亭,亭內有天主教聖母像,保留「新城事件紀念石」還有高大9棵老松樹,環境相當消幽。 | 楊昀潔 | |
10 | 網站名稱 小馬天主堂(聖尼各老堂) 網址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34 網站簡介 小馬天主堂是瑞士籍白冷會修士傅義來臺後的第3個作品。他在臺東設計建造40多座教堂建築,擅長以幾何形狀屋頂搭配多邊形狀的素面立面牆,創造出簡潔有力的建築外型,以及藉由精心設計的窗口安排,讓教堂祭壇在狹小的室內空間仍有充足的光線照射,營造出祭壇的寬敞與神聖感。其代表作品有白冷會臺灣分會會館臺東新港長老教會聖堂寶桑天主堂、都蘭天主堂、臺東基督長老教會等。 小馬天主堂乃是傅義建築的代表作。其錐形屋頂(傅修士稱斗笠屋頂)與牆面之間留下許多窗孔的位置,得以讓大量的自然光源照射在祭壇四周,營造出神聖而莊嚴的氣氛。祭壇兩側使用彩色玻璃,由傳義修士設計,再請新營的德國修士來施工完成,這在沒有彩色玻璃工藝傳統的臺灣相當少見。外觀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buttress,在承受屋頂重力的主牆外設置的臂狀結構,以分散屋頂的壓力。此設計常見於歐洲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外牆使用自然石板,不規則的線條宛如真石砌成,祭壇後方使用東部盛產的大理石做壁畫裝飾,充分反應傳義修士就地取材的嘗試。 | 楊昀潔 | |
9 | 網站名稱 1/11牧師專欄~「被遺忘的禮拜堂」 網址 https://reurl.cc/avM9VQ 網站簡介 傅義在台灣的設計生涯中,除了天主堂、民宅,也為基都教會設計過2座禮拜堂,分別是台東教會及台東新港基督長老教會。 位處於東海岸地區的新港教會,能見度自然極為有限。基督教會的禮拜堂與天主教會最大的差別,也在於內部不會有除十字架以外的裝飾,不過這都不會遮掩傅義修士的設計長才,這間禮拜堂中同樣具備了相當的特色。初踏入內,映入眼簾的是像扇形,如戲劇院一般的設計感,這與其他傅修士所設計的禮拜堂如出一轍,由講台正向東邊太陽出來之地的方位,更會隨著季節的轉變,呈現不同的光影變化,進而營造出神聖空間的氛圍。 | 楊昀潔 | |
8 | 網站名稱 為台東設計40多座教堂 傅義修士病逝教友辦彌撒追思 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92846 網站簡介 台東天主教白冷會神父魏主安表示,傅義修士是學建築出身,1960年入白冷會,5年後遠度重洋到台灣台東,長濱鄉長光天主堂是其設計監造的第一座天主堂,後又陸續設計德高、小馬、泰源、都歷等多座天主堂及貞德文教學舍,最後一座教堂為都蘭天主堂。 | 謝孟蓁 | |
7 | 網站名稱 奉獻歲月 傳愛後山 — 白冷會 網址 https://reurl.cc/ygkZ8a 網站簡介 1953年,大批在中國大陸東北一帶傳教的白冷會,輾轉來到台灣,落腳台東。舉凡生老病死等政府不及關注的角落,當年都由白冷會肩負起任務。包括台東聖母醫院、台東東區職訓中心,以至部分地方安養院都由白冷會成立。其中,近來最為人所知的「公東高工」,即是由白冷會台灣區創會會長錫質平一手創立。 銜命前往台灣的錫質平,落腳台東不久後,眼見民眾困苦無依,決定成立「公東高工」,將德國技職體系引入台灣,教育民眾一技之長。因此自1958年至1974年,白冷會特聘二十多位德國、瑞士等專業外籍教師,傳授木工技藝。而由這群師生製作的木工家具,不僅名聲遠播國際,極盛時期,還包辦全台各大醫院病床的設計。 其實,錫質平原本想引進瑞士傲人的鐘錶技藝,無奈受限於環境潮溼、保存材料不易,才轉以木工作為「公東高工」培育科目。當年「公東高工」的技藝工班不但協助了貧苦學生,更為台灣家具產業,培育大量人才。而其為白冷會會院打造的厚重木門、穿堂間的木製屏遮、祈禱室長椅,至今都完好精美、透著光澤,足見當年深厚紮實的工藝。 | 謝孟蓁 | |
6 | 網站名稱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網址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35 網站簡介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臺灣區院是白冷會在臺的總部。民國42年(公元1953年)10月12日,瑞士白冷會兩位傳教士錫質平神父和司路加神父受邀抵達臺東。他們與新成立的花蓮教區主教費聲遠神父,拜訪巴黎外方傳教會的隆道行神父,他是東部地區第1位天主教傳教士,當時是臺東唯一的傳教士。在此不久,錫神父與司神父便接手隆神父離去留下的傳教基礎,錫神父也擔任白冷會臺灣區首任區會長,同時接下臺東縣總鐸區的總鐸(花蓮教區管轄花東兩縣的所有堂區,臺東縣總鐸區則是花蓮主教為管理方便而設置的權宜教務行政機構,協助主教管理臺東的所有堂區),開始白冷會以臺東為核心的在臺傳教事業。 | 楊昀潔 | |
5 | 網站名稱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道會教堂設計師傅義修士辭世 網址 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t/Felder,j/died/kp.htm 網站簡介 1965年來台的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的修士, 曾在台灣東海岸設計、監造都蘭天主堂等40多座教堂廣為人知,2006年因身體不適返回瑞士休養,10月18日逝於瑞士,享壽86歲。10月29日台東白冷會聖堂特別舉辦追思彌撒。 傅義生於瑞士琉森,在中學時即喜歡寫生和建築設計。1960年入白冷會,1965年來到台灣,並到新竹華語學院學習語言,其後在台東負責設計教區聖堂,長濱長光天主堂是傅義所監修的第一間天主堂。在台期間,傅義陸續設計40多座天主堂,其他還有各式建築總計超過百件,包括長老教會東部中會台東、新港教會亦是其作品,都蘭天主堂則是他在台灣設計的最後一座教堂。 | 楊昀潔 | |
4 | 網站名稱 東海岸大小教堂 傅義修士建築貢獻 網址 https://n.yam.com/Article/20181031989665 網站簡介 「他喜歡用天然的材料,因為這樣住起來比較舒服嗎?他是這樣說的。」 在告別式上字字句句述說著傅義修士的生平,張張照片記錄下,傅義修士所設計的教堂、民宅,1965年遠從瑞士來到台東,在白冷會負責建築設計工作的傅修士,在2006年回瑞士休養前,40年來總共為台灣留下上百件建築設計作品,尤其東海岸各村落都能看到具歐洲現代建築風格,特別強調日照及通風的教堂。 | 徐來慶 | |
3 | 網站名稱 白冷會神職人員來台無私奉獻60年 譜奏東台灣最動人的樂章 網址 https://reurl.cc/Z7b6lQ 網站簡介 本網站介紹白冷神職人員在臺灣的貢獻,64年前,一群遠自瑞士神職人員陸續來到台東,他們深入後山窮鄉僻壤,針對地方的苦難,無私奉獻;他們興學、扶貧、救人,為台東的進步打下深厚的基礎,譜出東台灣最動人的樂章。 這群神職人員是來自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SMB)的天主教修會,簡稱「白冷會」,1921年成立,總會院位於瑞士施維茨州茵夢湖(Immensee),會士以瑞士籍為主,1953年12月,白冷會開始派會士來台,負責花蓮教區台東總鐸區的傳教工作。 在白冷會會士的心目中,每位個體都應受到尊重與愛護,他們秉持聖經中耶穌所說:「你們為我最小兄弟中所做的,就是為我做的」,以永不疲倦的精神,為人們服務,不分貧富貴賤或宗教信仰,尤其是最痛苦的人,設法減輕他們的重擔。,白冷會強調服務精神,在於投入不同的文化、宗教及社會階級時,可以不惜放棄自己的習慣。這些會士為了與民眾接近,認真學習原住民語。國語、台語,尤其是著力於原住民語言的保存與宗教禮儀本土化的努力,對台灣的文化保存與發展貢獻良多。 | 徐來慶 | |
2 | 網站名稱 白冷教會FB首頁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mbttg/posts/930453040492926 網站簡介 這個網頁介紹白冷教會的日常活動。 其中有一篇借紹了傅義修士 傅 義修士(Bro.Felder Juilius)1960年入白冷會1965年來台灣-台東,在台東負責設計教區教堂,是位才氣縱橫人,為東海岸設計、監造了四十多座大小不一的教堂,造型簡潔,像是海岸線上一串美麗的珍珠。 這些教堂帶有強烈個人風格與當地自然景觀相呼應,意外地成為台灣建築學子造訪的景點。以設計水準而言,看似平凡的小教堂,卻有獨到之處,只要進入教堂裡,空間所營造出美麗氣息。 1965年設計第一座長光天主堂,陸續設計小馬、泰源、都歷、花固、興昌、隆昌、烏石鼻、白桑安、寶桑、旭橋、鸞山、桃源、德高、都蘭...........等教堂,同時也設計基督教教堂,台灣省教區及修會、民宅等有一百多件設計作品,傅修士手繪圖精密細緻堪稱為藝術品,其設計團千餘張原稿贈予國立台東史前博物館珍藏。 因身體不適2006年回瑞士休養,於2018年10月18日病逝於瑞士。 都蘭天主堂是傅 修士在台灣設計最後一座聖堂,其一切留存人間,讓世人永遠回憶無窮。 | 徐來慶 | |
1 | 網站名稱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白冷會修士的故事 | 范毅舜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dUNPqKmCw&ab_channel=TEDxTalks 網站簡介 攝影師范毅舜因為信仰和工作,發現在台灣後山,有一群無私奉獻自己大半生命,卻又默默而低調的瑞士人,他們是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的修士們。多年來,他們為地方的發展和環境做出他們的貢獻,成為真真正正在地的一份子,這些故事感動了范毅舜,現在,他要說給你聽...。 我們做為資料的海岸山脈的瑞士人跟公東的教堂也都是范毅舜先生所寫的 | 楊昀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