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七腳川社事件起因,建立族群認同

專題名稱 探索七腳川社事件起因,建立族群認同

專題描述 花東地區是原住民人數比例最高的地方。然而,台灣社會對於原住民,仍存在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即使是原住民族自己,也因為對自己的文化停留在「打獵、喝酒、砍頭」等印象中而貶低自己。我們想要知道:如果能夠將過去重大的歷史事件全貌深入了解後再認識,有沒有可能讓接收資訊者改變想法?如果接收者是原住民,能不能重建自信心?如果接收者是非原住民,能不能改變貶低原住民的看法?本研究採用文獻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希望透過我們的研究和整理,除了能讓原住民接收者建立自尊,同時也能讓非原住民接收者消除歧視。

隊伍名稱 Atopal(筆筒樹)

指導老師 馮舜鈺 朱惟庸

參賽學生 江祐賢 汪淨維 妲瓦.谷穆 張珉睿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邱苡芳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5Z71DH/record?r1=27&h1=11
描述 花蓮為一多元族群齊聚之地,然而關於花蓮的移民研究中,大都著重在單一族群的遷移歷程,或是花蓮整體的開發過程,或是依不同的時代背景,將移民分為清代漢人移民、日治時期的日本移民以及國民政府的外省移民來分別討論。事實上,在不同時期,同時都有不同的族群移入花蓮,因其時代背景的不同,其分佈的空間亦有所不同。本文透過清末及日治時期各項人口統計資料的整理,希冀能描繪出花蓮各族群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分佈狀態及變遷的情形,並透過族群的分佈狀態以及各族日常語言的使用情形、婚姻狀態等,以探討花蓮地區的族群關係。
整體而言,清末與日治時期花蓮地區的族群組成與分佈,二者之間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清代花蓮地區的移民主要是由福佬人為主的漢人,以及分別來自南北二端的大庄平埔族、加禮宛族等三個族群所組成。日治時期的移民則以漢人和日本移民為主。大庄平埔族和加禮宛族如同其遷移的路線一般,分據花蓮的南北二端。而漢人除了秀姑巒地區有少數幾個漢人聚落外,主要仍集中在奇萊平原上,且大部分漢人聚落大都位於阿美族社附近,花蓮縱谷北端(今壽豐、鳳林二鄉)直至清末時期仍呈現空白狀態,除吳全城、象鼻嘴、六階鼻等處有軍隊駐紮以外,並無任何族群聚落,包括阿美族社。這些空白地帶,正好成為日本資本家發展產業的最佳場地,同時也是日本政府施行移民村的最佳選擇,因此這些地區在日治時期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人口聚集之處。雖然日治時期人口不斷的增加,但增加的人口除了日本移民外,主要仍是福、客籍漢人。受到產業發展及歷史背景之影響,大部分的福佬人口仍集中在奇萊平原及縱谷北端一帶,其餘則分散在縱谷各主要市鎮上;新開發的鳳林地區及玉里則成為客家族群聚集處。
而從族群分佈、日常使用語言及婚姻狀態來看,花蓮地區各族群間維持著一條鮮明的族群界線,除人口屬少數的熟番族群以外,各族日常語言均使用單一語言,亦即以本族的語言為主,少數使用二種語言以上。各族的通婚對象亦以同族人為主,只有少數與異族通婚。且從軍威庄的案例可知,福佬族群與阿美族群的婚姻關係建立在清末時期,亦即在當時人口相對規模較小的福佬人與人口相對規模較大的阿美族群間通婚機率較高,而日治時期漢人人口的增加,同族通婚的機會相對增加,與異族通婚的情形也就相對減少。亦即當漢人與阿美族人口相對規模相等時,異族通婚機會反而降低。換言之,若以軍威庄為例,以婚姻關係當作族群關係的指標,軍威地區各族群間明顯的維持著族群界線,這樣的界線隨著人口相對規模的提升,更容易地被固守著。另一方面,若以相對關係而論,福佬族群無論在人口分佈、日常語言的使用或婚姻關係上,在清代即與阿美族保持較好的互動關係。
江祐賢
9作者 郝淑芬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5Z71DH/record?r1=18&h1=11#XXX
描述 台灣當代原有住民,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期間,必須從山林到平原,必須從採集狩獵的前國家形式生產方式,一腳躍進入現代國家社會職業分工的職場的過程中,當孩子的家長隨著所謂工業化、都市化、現代化的過程,因為現實環境的調適,本身成為這一場遊戲的失敗者的同時,其親子關係,根本已經不是任何道德意圖可以解決的問題了。M型兩極化的教育發展,已不是過往以理想作為教育內容與價值所能夠掩飾的了。
研究者以國民教育現場做為驗證之所在,在實際日常生活上,不論是在就學或生活上,原住民學童其是否遭逢了不同於其他學童所沒有的生活或學習上的特殊處境,這當然是一類問題探討的進路,另外一個比較性的研究進路,還要去對照出,所謂的「正常」學童,為何他們能夠維繫正常,有什麼看法,可以支持我們,來比較彼此的差異。
此外,從文獻探討瞭解台灣本土的研究,如何分析與提出解決方案。並且對照研究者所觀察的國民教育場域來做為一個比較,嘗試提出一類長程性社會發展的認識,以Norbert Elias文明進程理論的視野論述,雙軌進行的來對照目前族群文化教育的主張,以及提出辯證。
江祐賢
8作者 洪俊暉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5Z71DH/record?r1=34&h1=9#XXX
描述 本研究透過臺灣總督府對阿美人的治理探究,瞭解總督府對政治、經濟及文化的統治策略,並檢視阿美人在日治時代的殖民過程歷史變遷。臺灣總督府作為控制主體運用政治、經濟、文化及控制監督等綜合手段,完善、強化社會調控機制,讓大多數阿美族人接受、遵從以主導價值觀為核心而確立的社會規範體系,達到動員阿美族主動參與國家事物,最後達到有效的治理效果。國內學界對台灣原住民殖民統治的研究較為薄弱,現有之研究大多為批判性,且研究的方法與角度也比較單一。本文試圖從歷史學與人類學的交叉點出發,藉由歷史的縱向視野、比較的橫向視野以及社會的文化視野,對日治時期阿美人統治體制維度的研究進行審視。文中將先從歷史的縱向視角,探討理蕃體制的形成與制度變遷;然後再從橫向的政治與體制特徵進行比較性的分析;接著藉由政治、經濟、文化的視角,探討台灣總督府對阿美人治理策略;最後,綜合上述論述,討論殖民的統治體制的控制與動員進行綜合分析。
江祐賢
7作者 于仲誼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I.Mc_I/record?r1=1&h1=50
描述 本文所探討的土地權利是依據『原住民』這樣一個概念而來,也就是說因為具有這樣的身分所以應該具有特定的權利這樣一個邏輯而來,所以必須對定義作一定的交代,定義上結合土地、地權等概念, 得出一個原住民土地權利的意涵,再由歷史脈絡中點出土地問題發生的原因,及全球原住民所面臨的土地問題。台灣原住民土地權利問題的解決,能在先建立一個雙方立足點平等的談判機制 (Mechanisms for negotiation)下開展的話,則尋出一套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法是可以期待並獲得的。
江祐賢
6作者 杜岳洲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I.Mc_I/record?r1=7&h1=48#XXX
描述 本研究將具體貢獻在超越族群理論過往將原初情感放置在的模糊位置,而是將積極的將族群的情感與情緒如何與族群認同的實踐產生關聯,並且討論族群情感與情緒在文化系統中生產與再生產的意義。
江祐賢
5作者 陳孝平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Sdw_u/result#XXX
描述 這篇論文旨在探討花東線鐵路和阿美族原住民關係研究著手,以花蓮七腳川部落個案為例,從發展研究(發展理論)中的依賴理論(依附理論)觀點詮釋相關文獻資料,並以文獻分析法和個案研究法為研究方法,從「點狀」的七腳川部落延伸成「線性」的花東線鐵路擴張為「面向」眾多面向的影響分析方式,觀察七腳川部落在臺東輕便鐵路、臺東線鐵路、花東線鐵路興建前後這些歷程中,如何受到國家政府的介入和造成哪些影響,來看「原住民」、「火車」、「國家」之間的關係。
妲瓦.谷穆
4作者 林憲國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e26WBe/search#result
描述 本文嘗試探討南勢阿美七腳川社族人,當今對原鄉部落意識認同,藉由年度重要集會(豐年祭、捕魚祭等),或平時傳統生命禮俗的展演,對內凝聚其部落族群向心力,對外顯現原住民多元文化特色。阿美族人傳統狩獵、農業活動有關的歲時祭儀,都需其特殊的社會組職-男子年齡階級組織來推行。
民國50年代以降,臺灣經濟上升及轉型,部落族人受到原鄉推力及都市拉力作用,青壯年男子紛紛移居到都會區就業,使部落男子年齡階級組織運作困難,組織逐漸鬆散及部落管理階級空洞化;80年代中期以後,因為部落人數短少,從此未再徵召年齡階級之預備期,部落最重要的支柱-男子年齡階級組織,至此慢慢走入歷史。現存的各年齡階級也逐漸凋零殆盡,造成部落核心成員世代交替形成斷層,青壯年人口為生活移居都會區工作,教育程度及社經地位低落,無法與漢人在現實生活中競爭,族人的族群自信心漸漸喪失,對於自我族群意識日趨淡化,甚至會有否認自己為阿美族人身分等情形。
本篇論文將探討當今七腳川社族人因外來政權的更替後,在國家力量介入、經濟因素,造成土地及傳統領域的流失,都市原住民回到原鄉,失去土地情感依靠,民族認同經世代逐漸淡化;傳統祭儀、公眾事務、宗教觀遭受西方宗教信仰及居民社團的介入,部落文化有逐漸消逝的隱憂,傳統社會組織也因此空洞化,部落年輕族群意識迷失等現象,藉此剖析當前七腳川社族人自我族群認同感喪失,部落有識之士、菁英回鄉規劃部落經營,試圖振興部落傳統文化,恢復七腳川族人的傳統榮耀。
張珉睿
3作者 魏貽君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
描述 這論文針對戰後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學進行「作者」(authorship)研究,嘗試透過政治經濟學、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分析架構,一方面探討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作者」來源、身分的多義性及多重性構造,另一方面以辯證的論述角度擴充原住民族「文學」的認識及定義容量。本文嘗試經由「作者」研究以論證原住民族文學的歷史構成、社會形構、文本構造及其文學的表現形式、傳播模式的(fundamental),複雜於台灣其他族裔的文學類型,惟此論斷並不是建築在原漢之間互為文化差異性、本質論式的二元分析模式之上,而是按察原住民族對於「文學」的認識方式、生產形式、接收模式及傳播樣式在遭遇國家機器的權力凝視、漢人意識的文化滲透之下,逐漸形變而質變的過程。
妲瓦.谷穆
2作者 黃寶珠
來源 https://insight.ipcf.org.tw/
描述 這本論文透過言談分析「你從哪裡來?」為出發點,從地名的解釋回溯過去受訪者對地方的認知,透過語言所給予的命名,得知地方認同強調個人因自身經驗及社會、文化關係所累積的地方歸屬感,個人從歸屬感獲得內在認同,產生對地方依附。從言談分析和敘事中描述地方,當我們利用語言給予文化意義時,是你我同意去命名一個空間,所以語言決定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透過論述的方式,去追溯七腳川部落地方的背景文化了解命名與歷史,反映七腳川部落地名的多樣性。
妲瓦.谷穆
1作者 蘇達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I.Mc_I/record?r1=2&h1=29
描述 本文內容除了實踐並記錄個人在原住民劇場的創作理想與需求之外,亦能夠成為其他創作者在類似領域的參考,更希望原住民劇場能夠發掘更多繽紛多元的元素,替原住民的文化、歷史、藝術、甚至地方人物誌做更豐富的創作與保存。
江祐賢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結論撰寫與討論
說明
問卷分析結果發現他們填寫的答案與我們預期的結果有些許差異,所以我們必須討論如何撰寫結論,中間雖有些意見不合的地方,但最後都有達成共識,好開心終於完成一件重大的任務。
汪淨維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問卷結果分析
說明
為了知道同學了不了解七腳川事件,我們給他們做了兩次問卷調查,前測看他們對事件的熟悉度,而後測是在我們報告完PPT後,看他們對事件的了解度又增加了多少,並且做出分析。
汪淨維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七腳川事件的報告以及問卷調查
說明
利用課餘時間時,我們站上台上開始講解,為了讓他們徹底了解,我們不時地放慢速度,還仔細地幫他們檢查問卷,之後還發放提問時間呢!
張珉睿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練習報告PPT
說明
我們把PPT分成了兩大段,討論出大概的重點,分別作練習報告,為了讓他們能夠聽得懂,且不會有太大的負擔,我們還特意講得比較簡單明確一點,把比較難懂的語詞先翻譯好後再上台報告。
汪淨維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探訪七腳川事件紀念碑
說明
假日時,我們特地跑去探訪七腳川事件紀念碑,為了徹底了解七腳川社的地理位置,所以我們閱讀了紀念碑上記載的七腳川事件,從這當中了解到為何會發生七腳川社事件,以及日本人和七腳川社人發生到結束的時間。
汪淨維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決定題目,閱讀相關書籍
說明
開學沒多久,老師問我們有沒有興趣一起來做個小研究,剛開始學得這真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老師跟我們多次討論後,我們終於決定主題了.為什麼會選擇七腳川事件的探原, 一來是每次上學經過看到的七腳川事件紀念碑,二來是我們四人小組中有兩人是原住民,因此就這麼決定了,我們跟妲瓦.谷穆的父親借閱了三本有關七腳川事件的書籍,看不懂就問老師,我們很認真研究喔。
汪淨維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江祐賢
標題 客觀的角度看自己看他人
內容
原是一個小小的薪資問題,而演變成日方認為全社暴動的事件。我認為他們所發生的衝突沒有錯,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自己有反省、檢討的想法:七腳川社的隘勇不滿頭目和七腳川警官,因為他們沒有拿到薪資向頭目索取,頭目表示警察沒發,向警察索取時,警察又表示已經交給頭目,所以他們認為頭目和七腳川警察在苛刻他們;而日本人是若不服規勸或被認定怠惰,就扣押隘勇的薪水。如果沒有扣押薪水或苛刻他們,但他們認真工作不馬虎,七腳川社人怎麼會先起衝突呢?如果是七腳川社人工作真的怠惰,那這樣也會有點苛刻他們或扣押薪水。由此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是對方的問題,而對自己沒有捫心自問的想法,若有反省檢討的心,或許就不會發生這起事件,套用在我們生活之中,也就不會發生許多的衝突或爭執,多了這份心,就改變很多無法挽回的事。我從這個事件認知到人與人之間要從客觀的角度去看自己,因為這樣才可以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別人對我的看法如何;若以強烈主觀來認定他人,可能就像是七腳川事件,發生許多摩擦,「看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把錯怪在別人身上,自己卻沒有錯。反省、檢討自己是最重要的。

江祐賢
9作者 江祐賢
標題 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內容
每個人對這件的看法不同:
「大家認為頭目侵吞了那些在山上工作的青年人的工資,是頭目不好,因為沒有薪資無法養活部落的妻小,遠離家園到那麼遠的地方工作,無法照 顧他們,又拿不到薪水,當然那些青年人會憤怒,是頭目不好,造成青年 殺害日本人,引起這樣的事件發生,大家對頭目都相當埋怨和氣憤。因為是頭目造成大家離散,離開自己的部落故居。」(吳清水先生口述)
「當日本佔據臺灣,管原住民,徵召七腳川人去做道路工程,15 天一輪為 他們工作,日本政府未善待我們七腳川的人,又給的不夠,部落年輕人被 叫去工作,為日本人站哨,可能積怨太久而殺了日本大人。日本人很壞, 126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15 歲的年輕人就被徵召去工作,不給吃的,也不給工資,全部要自己負 責,所以那些人才會殺了日本警察。」(蔡阿英女士口述)
有些人是認為頭目不好,而有些人則是認為日方不好,每個人有每個人看待事情的想法,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但我覺得:「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既然共同生活在一起,嚴分立場實在沒有必要,日本人有他們的做事手法,而七腳川社人也有,但他們都是踩在同一片土地,共同生活在一起,只不過因為日方或七腳川社人突然爆發衝突,之後他們兩方都留下不好的印象,就是因為「立場」。我也認知到立場其實跟政治很像:台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民進黨、國民黨……提到這幾個字有些人就開始敏感起來何必分這些黨派呢?多了這些黨派只會增加爭吵。有人支持國民黨,討厭民進黨;有人支持民進黨,討厭國民黨,然後兩方也留下不是很好的印象,因為討厭的黨派就會一直去說他的不好,我雖然不是很了解政治,不過,我了解這就是「立場」,我們現在踩著這塊大地上,不就是我們的故鄉嗎?

江祐賢
8作者 江祐賢
標題 愛、包容、和平來撫平過去的傷害
內容
「七腳川的羽毛無所不在,那裡落腳,那裡就是住所。其延續的生命而不間斷。儘管七腳川社已不在;儘管七腳川社族人分散在各個部落,只要身上流淌著七腳川社族人的血,大家都是一家人,但他們早已忘了那風起雲湧的歷史,因為時間和隱沒寄下離人的心態,隔絕認知歷史的想法。藉此七腳川故事,緩緩的打開七腳川後裔的心靈,是時候覺醒了!歷史是殘酷的,七腳川人應正確定位七腳川事件在歷史上的定義,不要使汙名化論點來扭曲他們犧牲生命保護族群的精神,用愛、包容、和平來撫平過去的傷害。」(出處:蔡清發頭目)歷史的殘酷可以包容,但我們絕對不可以遺忘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犧牲生命保護族群,不要辜負他們的靈魂。蔡清發頭目說:「用愛、包容、和平作為基礎,撫平過去的傷害,也可以此作為包容傷害我們的人。」有人傷害我,我可以包容他,或許他還會得寸進尺,但我一次、二次、三次都包容,看他還會傷害我嗎?或許他還會感到羞愧,歷史也是如此,就算真的非常殘酷,去包容吧!可以去看那犧牲性命的人,是真的用性命保護家園,要帶著感恩的心,感恩他們的付出,感恩他們的犧牲,包容傷害他們的人,我們也更不能忘記七腳川事件。

江祐賢
7作者 汪淨維
標題 寫論文的大概經過
內容
在我們還沒閱讀文獻之前,其實我們對七腳川事件是不太熟悉的,第一次討論時,有請師丈(是位社會老師)大概的為我們說明七腳川事件,也讓我們在閱讀文獻時,會比較好理解,在我們閱讀文獻對七腳川事件有大概的了解後,我們就開始做簡報與問卷(老師在旁指導),我們打算對701和703的同學做兩次的檢測,前測是看看他們本身對七腳川事件的熟悉度,然後在做分析,而後側是在我們解說完後他們對事件的了解度又增加了多少,以這種方式來讓他們了解七腳川的歷史,讓是漢人的同學們能減少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也讓原住民的同學能了解自己族群的文化,且不會因此而感到羞愧。

汪淨維
6作者 妲瓦.谷穆
標題 論文解說的心得
內容
10/18妲瓦谷穆
在和同學說明什麼是七腳川事件時,有些同學可能還是沒辦發理解什麼是七腳川事件,可能是我們說得不夠清楚,或是他們不能理解我們在說甚麼,但祖先所留下的重要記憶是不能忘記的,如果不做這件事情記憶會慢慢的被遺忘,然而故事會慢慢地延續下去。

妲瓦.谷穆
5作者 汪淨維
標題 七腳川事件心得
內容
七腳川事件的起因是一個小小的薪資問題,據說是有多名七腳川的隘勇覺得日方給的薪資過低與不滿頭目而紛紛逃走,頭目也無法勸阻,而原本是部分人士的薪資問題,被日方認為是全員集體反抗,此次事件七腳川社人聲稱:「因為日方未善待我們,且往往會因為不服規勸或被認定為工作怠惰,薪資被扣押,導致我們無法養育妻兒,住家又離隘勇線遠,向頭目索取薪資,頭目表示警察未發給,向警察索取,警察卻表示早已交給了頭目,就連15歲的年輕人也被叫去工作,不給食物,工資也不給,勞動量卻多,可能因為怨念太深,才會殺了本警察。」
而日人卻聲稱:「社人的住家離隘勇線不遠,且他們工作時怠惰,只是將他們的薪資暫時保管著,他們認為我們不給薪資,因而產生不滿,還有我們沒有不善待他們,只有小小的警告或懲罰他們,後來就發生了此事件。」
由上述可發現兩方的說法都不同,我們無法認定哪一方說的是真的,搞不好社人真的在工作中怠惰,日人真的未善待社人,而我覺得日人不該將社人的薪資暫做保管,讓社人覺得頭目勾結日警,而產生不滿,還有社人應該要更勤奮一點,才不會被日本人認為怠惰,也可以說雙方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更接近生活可說我們應該先反省自己有沒有做的最好,這樣也可以減少一點摩擦。

汪淨維
4作者 妲瓦.谷穆
標題 我對七腳川事件的記憶
內容
09/28
我們為了找回原有的記憶,於是爸爸和部落的人舉辦了「尋跡Cikasoan」的活動,從2011年12月開始到現在每年的12月都還在辦,我從2015年開始走,當時我才8歲,我映象最深刻的是阿伯們帶著我和哥哥一起爬到電塔上,拉著黃布條大喊著:「Cikasoan—Cikasoan—還我傳統領域」。我們走的時候,都會邊走邊對照當時日人所拍下的老照片,在走的過程中,當時的我還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走,不是只要看文獻嗎?現在的我認為如果不去真正的體會,就不會明白祖先的辛苦,也不會明白確切的位置在哪,如果不做這個記憶會慢慢的被遺忘,祖先所留下的成就也會被遺忘。七腳川事件有些人聽過,有些人沒聽過,或者自己本身是七腳川人也聽過,但自己卻不明白故事的開始、經過和結束,我覺得如果你是裡面其中一種人,那我會覺得七腳川事件是值得被人發現和探討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祖先所留下的汗水,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土地。

妲瓦.谷穆
3作者 妲瓦.谷穆
標題 七腳川事件論文心得
內容
七腳川事件發生於民前四年(西元1908年)12月13日,日人招七腳川人到隘勇線防範太魯閣族人,不讓他們下山換生活用品和鹽等物品,不過日人也讓七腳川人沒有足夠時間回家參加部落活動以及薪資微薄,所以七腳川人就不理會日人直接回部落,於是日人跑到部落跟當時的頭目(komod cungaw)告狀,但其實頭目也很傷腦筋,因為只能聽他們的話,所以就叫他們回去工作,可是遭到有19名隘勇對七腳川頭目不滿,另外有名15歲的青年(koho kokeh)殺害一名日本警察,讓日本政府就此展開真正的攻擊。當時七腳川部落人口大約達到1500名人口,但是已經不是日人的對手了,於是七腳川人便逃到木瓜山,大部分七腳川人都藏匿在山終不敢出來,當時實務非常缺乏,所以迫不得已只能吃筆筒樹(atopal)的芯,於是日軍拓展隘勇線,拉起電網來防止我們七腳川人的出入,經過了3個月的抵抗,終於在1909年3月6日結束這悲慘的七腳川事件。
小時候常常聽到身邊的叔叔、阿伯和爸爸,都會說關於七腳川事件的故事,所以這個名字在我的記憶中非常深刻,但是我卻不明白為甚麼我們七腳川的後裔要去回憶祖先們所留下的事件,我思考了一下明白我們為甚麼要這麼做,那是因為要傳承祖先所留下的重要記憶如果不傳承,我覺得我們會連自己是哪一個部落的都不知道。

妲瓦.谷穆
2作者 張珉睿
標題 對七腳川社的看法
內容
看完此事件的發生經過,我覺得是日本人的錯,他們在此事件中表示我們沒有扣押薪資,「只是暫時保管而已」這句話七腳川人並非相信,就好比你可以借我錢,我之後會還你,結果根本沒有還,而且七腳川社人沒有拿到薪資,生氣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日本卻要攻打他們,不只沒拿到甚麼,還損失一群戰士,難道不能好好釐清事實,好好的溝通,當然七腳川社人也有錯,因為就算沒有拿到錢,以及會常常扣錢,也不能殺了日警,這樣不僅會讓家人惹到日方,還可能會造所有人的困擾,所以能好好溝通,這事就不會發生。

張珉睿
1作者 張珉睿
標題 我所理解的事件發生經過
內容
七腳川事件的發生是因為日本人讓他們看守隘勇線薪資過低,且薪資常常被扣押在明治41年12月被派至在居家附近工作隘勇線伍長等18人,因工作而調到遠方海岸而忿忿不平,認為日警勞役分配不均,且他們向頭目要薪資,頭目說日警未給,而向日警要時,日警說早已經給了,所以認定頭目和日警苛刻,他們因而當月相偕至山,隔天4名隘勇讓木瓜和巴托蘭群襲擊日警,本來只是一點小小薪資問題卻演變成日方說的全社暴動,而在這次事件中七腳川社人表示,日警未善待我們,且往往會突然被扣押薪水,讓我們無法養育兒女,住家又離隘勇線遠,向頭目要薪資,頭目卻說日人並沒有給予薪資,向日方索取日方說已經交給頭目,而且連15歲的小孩要工作食物薪資都沒有,工作卻不斷的有,因為怨念太深,才無法忍耐殺日本人。而日方則表示他們住家明明離隘勇線很近,且他們工作怠惰,常常擅自離守,只是暫時幫他們保管薪資,卻被說成沒給薪資,況且我們根本就沒不善待他們,只有小小逞罰而已。這是我所理解的事發經過。

張珉睿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七腳川事件一百周年紀念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 楊仁煌,潘繼道,林素珍,陳耀芳,胡政桂等
出版社 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簡介(摘要)
花蓮縣重視地方區域文史的研究及推廣,特於七腳川事件一百抽年的歷史現場,由花蓮縣青少年更易組織協會舉辦「七腳川事件一百周年紀念研討會」,透過「七腳川事件」前後鄉土歷史的重建,聯繫鄉土的過去與現在,並建立正確史觀,還原使真相,成果豐碩。並特將論文精華集結結成書為保存文化資產一份心。
導讀
人類的生命少有百歲,何其珍貴讓我們遇上歷史事件的百年紀念。更難得的是在時空的交會中能夠跨越困難採取一些行動,讓前人得到告慰,讓來人知所珍惜。
江祐賢
4書名 七腳川社(cikasuan)的研究
作者 胡政桂
出版社 國立政治大學
簡介(摘要)
  七腳川人(Cikasuan)的歷史與文化在現代諸多的論述當中,研究者多將其涵蓋於花蓮奇萊平原上「南勢阿美族」的領域範疇之內。對於七腳川與所謂南勢阿美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則多避而不談或將其忽略之。因此,至今尚無單一研究七腳川或統整七腳川文化歷史的研究成果出現。本論文主要依據文獻史料及田野調查來嘗試進行對七腳川人全面性的論述。除卻緒論及結論外,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十二個小節,各章節摘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七腳川的形成與發展:首先闡述的是有關七腳川在阿美族分類系屬及其傳統領域分布的相關論說。再者,藉由其史料記載上的原始地域範疇作一重整並建構七腳川人當代的生活領域與其週遭的部落關係。爾後,則對七腳川在相關文獻上的歷史演進過程作一時代變遷下的概述。
第二章七腳川的社會文化:本章係在探討七腳川人固有的傳統社會文化型態為何,並論述與奇萊平原上之各阿美族部落間的社會文化型態又有何差異性。其中,分別對其目前仍為族人熟悉且較為顯明的社會組織制度中的Seral(年齡層級組織)作一論述及探究。再者,則針對其族人所稱;固有語言有異於奇萊平原其他阿美族部落的事實作此面向的比較分析研究。而且相關七腳川之歲時祭儀在本章亦將其原始面貌一併陳述之。
第三章七腳川事件:以七腳川事件為單獨一章來進行解讀,是要將該部落在日據時代的歷史作一完整的闡述及建構。另外,因現今可得相關該事件的歷史記載多屬日本官方的紀錄資料。因此,有必要借重田野的深度訪談藉以審視該事件官方記載的歷史事實。所以,除進行歷史文獻的文本分析外,亦借重族人的口傳歷史記憶來重新建構屬於七腳川人觀點的七腳川事件。並以該事件的發生為其主軸,來一探 Cikasuan 在花蓮奇萊平原上的角色定位及其所造成的種種變化和影響等等。
  
  第四章變遷中的七腳川:本章主要在論述七腳川事件後的種種歷史狀態,七腳川人在喪失傳統部落後的表現,除重新創建屬於七腳川人的群居部落外,亦在其新創建的部落領域中展現出七腳川人固有的文化傳統及其內涵。再者,亦期望藉由人口統計的調查來確認七腳川人的人口分布型態和變遷過程的種種發展。進而再闡述七腳川人現今的認同意識對其自身文化傳統保存的意願有何影響或幫助。
  
  綜觀本論文所進行七腳川人的研究範圍領域,縱向的時間以西元1630年代至西元2003年止,七腳川首見其記載於西班牙的史料文獻開始,期間所歷經的各個統治政權及其被以文字書寫並詮釋之斷代,直至現今為止。其研究的內容上傾向以現今七腳川所屬部落當中固有的社會文化內涵作一闡述主軸,除討論七腳川人固有的文化特點外,亦針對其至今所呈現出來的文化現象作一部落遷徙以及文化轉化的論述。結合民族史及民族誌的範疇,對七腳川人作一時間斷代和空間分佈上的整合性討論。
導讀
這本論文在章節安排架構中,共分為四個章節陳述探討之。
第一章:七腳川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章:七腳川的社會文化。
第三張:七腳川事件。
第四章:變遷中的七腳川。
緒如:傳統祭儀的轉化、固有語言的弱化等等。
妲瓦.谷穆
3書名 阿美族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 吳明義、胡政桂、林明德、武湃.卡那紹等,共十二人
出版社 花蓮縣原住民健康暨文化研討會等共七個出版社
簡介(摘要)
本論文集共收七場研討會中所討論之原住民歷史文化專論,包括:歷史篇、人物篇、部落篇、文化篇、阿美族影展......等。
導讀
七腳川社(cikasuan)事件的歷史與發展
這本論文主要擬舖設整個七腳川社(cikasuan)事件的征戰經過;並欲重新界定開視界的發生原因以及其後續的發展與影響。因而從歷史文獻的本文分析和口述歷史中來試圖新建構屬於七腳川人的觀點七腳川(cikasuan)事件侍衛文章的主軸。
妲瓦.谷穆
2書名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
作者 林素珍,林春治,陳耀芳
出版社 行政院原委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簡介(摘要)
原駐守於北埔隘勇線防禦太魯閣群的七腳川年輕人,因不滿勞役過重,且未發薪資殺害日本警察而引起,日軍為達殺雞儆猴之效,棌取大規模毀村之舉.造成部落四處逃竄,荳蔻社人也在日軍派令下進入七腳川社燒毀部落,七腳川社人被迫遷離祖居地,迫使阿美族人向東海岸及海岸山腹兩側台地發展,造成整個阿美族人的擴散與遷移,日本亦藉此事件作為各社之教訓,以對未來統治東台灣有所助益,同時沒收南勢各社的槍枝,為日後統治南勢各社奠下基礎.
導讀
七腳川社人為日本政府長期看守隘勇線之薪資微薄,若不服規勸或被認定為工作怠惰,薪水往往遭扣押,而且薪資之發放係統籌交由頭目轉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12月原被派至居住地附近執勤之七腳川社之隘勇伍長芝魯霧甸等18人,因工作調動至遠方海岸之勤務,感到忿忿不平(薪資過少,且執勤地離居家過遠,影響家計頗大),認為日方勞役分配不均,且隘勇們沒有拿到薪資,向頭目索取,頭目表示警察未發,而向警察索取時,警察又表示已交由頭目,故認定頭目與警方苛刻他們,因而於該月13日相偕逃至山區。
隔日,又有四名七腳川社之隘勇逃走,並教唆木瓜群及巴托蘭群在威里及巴托蘭隘勇兩線一帶襲擊,造成一日本巡察死亡,十五日,七腳川派出所共有42人受到七腳川社人包圍,從花蓮港來救援之步兵擊退反抗者,成功突圍而返,本來只是少部份人的薪資問題,被日方認定為全社暴動,在此衝突中日方一軍官及士兵戰死。日方於十五日當晚發動軍事行動,十六日七腳川人紛紛撤退至木瓜山一帶,並破壞電信設備,而日方為確保其餘南勢五社確實順服,十七日命薄薄、飽幹、里漏、尾子、荳蘭等五社奪取七腳川社之糧食,協助燒毀家具,從二十一日軍隊和警察隊一起向木瓜山(鯉魚山)掃蕩,原住民因為糧食漸次缺乏,於是請求歸順。
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3月,計有1,322人歸順,部分歸順者被移到大埔尾(今臺東鹿野一帶)安居,也有部分被分在其餘南勢五社。七腳川社被遷移至今日之花蓮池南、月眉、溪口及臺東縣海端,稱為七腳川新社[2],而歸順後逃走及不肯投降者,越過木瓜溪於鯉魚尾一代活動,這些人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六月討伐太魯閣族時,才被收繳槍支及歸順,計鎗器125挺、彈藥194發,七腳川事件亦在此結束。
汪淨維
1書名 七腳川事件寫真帖: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
作者 陳聰明 陳文添 林文龍 陳美惠 林欣毅 編輯
出版社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簡介(摘要)
阿美族的自稱為Pangcah或Amis,是目前臺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一族。過去其分佈區域遼闊,北自花蓮新城,南自屏東恆春一帶。學者以其分佈的地理區域與部落遷徒的事實,將阿美族分為五個地域群,包括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卑南阿美、恆春阿美。南勢阿美北自新城鄉境的北埔起,往南到壽豐溪止,包括今天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及花蓮市、鳳林鎮等地區。七腳川社乃南勢阿美族中最大的聚落,長期活躍在奇萊平原,其勢力大,南勢其他阿美聚落,咸認為該社是奇萊平原上最強悍的一社。七腳川社原居於今吉安鄉福興村以西之三軍公墓下方山麓,七腳川社人初遷於此,見該地盛產柴薪 (Cikasoyay) ,故七腳川社稱之為Cikasuan。十七世紀荷西時期,該社於荷蘭文獻上稱之為Sicosoan,西班牙文獻上的記載則為Chicasuan,清朝時期文獻上譯作七腳川或稱竹腳宣、竹腳川、直腳川等名稱。日治時期稱該社為「七腳川」社,根據田代安定著《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中的日治初期對七腳川社人之調查,該社共1474人。但七腳川社耆老口述該社有八個年齡層,每一年齡層共有300人左右,全社至少3500人左右,其推估人數雖與文獻記載差距頗大,但無論是日本文獻記載或南勢阿美族各社耆老口述,均顯示當時七腳川是奇萊平原最大的一社。
導讀
七腳川事件是一段被世人遺忘的記憶,從本書中透過一張張珍貴又有歷史的照片,看到族人先烈的影像,令人感動不已
當時的七腳川社是南勢阿美族中最大的聚落,也是奇萊平原上最強悍的一社,日本統治初期,原與日本政府維持良好關係,後因薪資偏少,原住民工作習性,少壯族人對日本的不滿等因素,而太魯閣族聯合抗日。結果遭日軍擊敗,社地被沒收,成為日後日本移民村「吉野」的所在地。族人被迫遷徒至花蓮縣志學、光榮、月眉,甚至遠至台東鹿野大埔一帶,七腳川社在奇萊平原的勢力逐被消滅。
妲瓦.谷穆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花東地區是原住民人數比例最高的地方,我們學校附近的七腳川事件紀念碑讓我們產生了好奇,為了了解到原住民的歷史,所以才會寫關於建立族群認同的論文。

我們的研究採用文獻探討和問卷調查法,分析我們國中生對於七腳川事件的認知情況、對七腳川事件的觀感在介紹後差異狀況,以及不同族群看待七腳川事件的差異,從這個研究中我們獲益很多。
江祐賢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5說明 完整的專題報告妲瓦.谷穆
4說明 小論文書面報告妲瓦.谷穆
3說明 七腳川事件起因探原的介紹妲瓦.谷穆
2說明 後測問卷妲瓦.谷穆
1說明 前測問卷妲瓦.谷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