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溪好水好純淨?白鮑溪與七腳川溪環境檢測調查之研究
七腳川溪橫跨了吉安鄉及花蓮市,在七腳川溪邊也住滿了花蓮的民眾,所以這裡可以算是家庭排放汙水集結的溪流,由於近年來許多人開始重視環境汙染的相關議題,所以這顯得汙水的問題及處理方式也顯得重要;白鮑溪就是個天然戲水池,位於深山裡的白鮑溪,因為沒有過多的人為破壞,所以相對七腳川溪是比較乾淨,但是白鮑溪真的乾淨嗎?所以我們想更了解這兩條溪,研究他們的水質。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佚名 來源 http://gclab.thu.edu.tw/gen-chem/pdf-gc/Exp13.pdf 描述 實驗十三 水的硬度測定201CH2CH2N NCOOHCH2HOOC CH2HOOC CH2COOHCH2 目的利用EDTA的強螯合力以測定水中之Ca2+及Mg2+含量,藉以鑑定水的硬度。原理水的硬度檢測是鑑定一般供水系統水品質的因素之一,水硬度的定義是以水中所含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的量而定。但分析時,並不特別區分Ca2+ 與Mg2+,而且大部分硬度的造成是由於土壤中碳酸鹽的沉澱物所起,因此硬度通常是以碳酸鈣的重量百萬分比(parts per million, ppm)表之。若硬度為1 ppm之供應水,即表示一百萬克的水中含有1克的CaCO3或表示1公升的水中含有1毫克的CaCO3。 | 趙庭毅 | |
9 | 作者 林有寬 張詠忻 趙庭毅 黃怡瑄 來源 http://student.hlc.edu.tw/action/report1/71/20141102181047748.pdf 描述 協助對於我們書面報告的編輯和排版,裡面也有詳細的實驗過程,對我們這次的報告貢獻最大的檔案 | 趙庭毅 | |
8 | 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來源 七腳川溪人行道之看板 描述 吉安溪低水護岸生活汙水漫地流之工程 利用挺水植物製造無氧及缺氧環境,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而若挺水植物愈密集,就能分解更多微生物。(´⊙ω⊙`) | 李雨萱 | |
7 | 作者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來源 七腳川溪人行道之看板 描述 自然淨化濕地水生動物介紹 1.大白紋弄蝶 2.波紋小灰蝶 3.白腹秧雞 4.紅冠水雞 5.夜鶯 6.鱉 7.白鷺鷥 | 李雨萱 | |
6 | 作者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來源 七腳川溪荳蘭橋之看板 描述 位置:吉安橋側邊/吉安西北岸 總長:長680公尺,寬七公尺(吉安橋至鐵路橋) 面積:0.48公頃 1,367CMD | 李雨萱 | |
5 | 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來源 http://www.epa.gov.tw/public/Data/4561683271.pdf 描述 河川的生物指標(水棲昆蟲、魚類) 略受汙染裡的蜻蛉目,在白鮑溪時有看到,所以根據生物指標,白鮑溪有可能受汙染。 生物指標定義↓↓↓ 水中生物對水質喜好各有不 同,有的必須生活在很乾淨的水裡, 有的卻喜歡混濁骯髒的水中,因此, 牠們便成了判斷河水污染程度的一項 重要依據,故稱生物指標。 | 李雨萱 | |
4 | 作者 佚名 來源 http://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108/2/C09000718_01.pdf 描述 河川棲地環境之生物(生態)指標建置研修報告 由於民眾生活品質提高,民生用水需求亦隨之日益增 加,對於有限的水資源如何保護及有效的增加水資源之利 用外,教育民眾之共同參與,使水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乃 為成功實踐之根基。 當前國內大多數河川水體水質監測皆停留在物理、化 學實驗室之檢驗,對於民眾而言過於深奧、難解。河川水 體棲地環境之生物(生態)指標之建置,藉此,教導民眾 可提高民眾共同參與水質保護之共識,並達到珍惜水資源 永續利用之目的,民眾除了生活用水外,亦可享受到親水 之樂趣。 | 趙庭毅 | |
3 | 作者 楊朝立 來源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3&ved=0ahUKEwjejtH4nqDPAhWGOJQKHWNjA7QQFggmMAI&url=http%3A%2F%2F163.21.217.141%3A81%2F92hops%2Ffile%2Fword%2F%25E5%25A4%2596%25E9%259B%2599%25E6%25BA%25AA%25E8%25A6%25AA%25E6%25B0%25B4% 描述 採用附件:河川生物指標分類參考資料 保護外雙溪親水行動活動內容 (1)測量河流流速。 (2)調查外雙溪水域指標生物。 (3)評定外雙溪水質污染程度。 (4)指出污染來源及關心水質污染 | 李雨萱 | |
2 | 作者 洪偉傑、馬允謙、羅鼎綸、鄭凱仁 來源 file:///C:/Users/LeePC/Downloads/pta_49579_4584648_71957.pdf 描述 關於白鮑溪魚梯效益的研究 (1.)檢討白鮑溪魚梯建置後物種適用的成效 (2.)魚梯建置後維護、保養概況 (3.)比較建置前、後之差異 (4.)提供相關營建部門有關溪流魚梯改善之建議 | 李雨萱 | |
1 | 作者 王律凱 吳垂修 吳承恩 黃乙又 來源 以「生物指標」為關鍵字所查到的檔案 描述 此檔案為四位研究員調查雙溪的結果與過程 雙 溪 •台北市內少數未受嚴重污染的自然溪流 •發源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河谷區 •溪水自於擎天崗下方之高地和竹嵩山,流 經台北近郊最有名的瀑布─聖人瀑布 •由內、外雙溪匯流而成,上游部分稱做內 雙溪,下游部分為外雙溪 | 趙庭毅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李雨萱 標題 白鮑溪 心得 內容 我們第一個抵達白鮑溪的地點時,因為水流比較湍急加上有許多的蜜蜂,所以我們就換到白鮑溪其他水源處進行研究。 下車後,就看到清澈的白鮑溪在眼前,由於這裡比較偏遠,所以這裡的環境並沒有過多的人為開發,因此在這裡我們看到許多鳳蝶、蜻蜓還有豆娘等....溪里也有小魚悠游自在的游著泳而且還有小蝌蚪呢!這裡的生物多樣性還真是多啊!儘管今天艷陽高照,但溪水一樣冰涼清澈,這裡果然是個消暑好地點,難怪每年的夏天都會有許多人來這裡遊玩啊! | 李蔚亞 |
9 | 作者 李雨萱 標題 七腳川溪 心得 內容 前往七腳川溪,心裡有種發毛感,果然溪水非常混濁,不時還有垃圾及家庭的鍋具飄過,在測pH質時,水瓶裡的指示劑呈現一塊綠一塊紅,可想而知汙水的威力真的很恐怖啊!但是細看溪中其實有非常多的小魚、小蝦及福壽螺,在實驗結束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小魚們生存在有汙水的溪裡,生命力是如此的頑強,也許在清澈溪水裡的小魚很難在七腳川溪生存下去吧!經過這次的實驗,讓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這樣可以讓我們不需要擔心自己所用的水質是否有符合標準值! | 李蔚亞 |
8 | 作者 趙庭毅 標題 七腳川溪 心得 內容 七腳川溪是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溪流,由於是家庭汙水的排放處,所以大家對七腳川溪的印象都是又臭又髒,但是真的有如大家想像般的髒嗎?於是我們就抱持著這個疑問前去調查。 當車子緩緩停靠在七腳川溪時,我其實覺得這裡的環境並沒想像的那麼糟,但當我下車後,不出大家所料,七腳川溪的下游處就飄著一股惡臭,水里也看不到魚,卻充滿了福壽螺!看見如此髒的溪水,實在很難下定決心進行實驗,我想如果不是為了研究,我實在不是很想下去。 | 李蔚亞 |
7 | 作者 趙庭毅 標題 白鮑溪 實驗心得 內容 即使我之前有做過類似的實驗,但是每次做都有讓我感到新奇的事物呢! 在白鮑溪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白鮑溪的水裡也有不同的生物,而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們抓到了一隻水蠆,當我把它抓起來時,牠的鮮豔的體色(黃)好像在警告我不要抓他,我們先把它放到塑膠袋裡進行觀察,而在意外的發現螃蟹似乎有點害怕水蠆,連我都開始對他有點畏懼了! 在白鮑溪進行完實驗後,我們來到了七腳川溪,這裡的溪水跟白鮑溪真的差異很大,發現溪中到處都是福壽螺還有家庭垃圾,而且我在溪裡撈了許久都沒撈到半隻魚,溪水湍急加上看起來有點髒,所以不太敢下去,不過溪裡面還是有大條的魚,但因為撈不太到加上七腳川溪不是很乾淨,所以無法進行魚種的判別。 兩條溪水給我們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我想多少跟人為破壞有絕大多數的關係,這也深深地讓我體會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真的很重要! | 李蔚亞 |
6 | 作者 李雨萱 標題 9/25白鮑溪 內容 經過兩次的實驗,在白鮑溪我體會到我們要好好愛護與珍惜我們的生態環境,儘管現 在它還是如此純淨,但經過這兩次的實驗,我發現白鮑溪的垃圾越來越多了,在白鮑溪中發現了喝完的玻璃空酒瓶、樓梯旁有飲料罐還有在水中還有不明的塑膠尼龍繩,我們如果再不好好愛惜少有純淨的生態,很怕最後清澈乾淨的白鮑溪也會跟七腳川溪一樣,成了不乾淨的溪水,因此我認為生態環境的議題是非常重要! 在做實驗時雖說不難,但有因為溪水的水流比較急,所以好幾次實驗用品都差點順流而下,雖然水流很太湍急,但相對的溶氧量應該要8PPM可是卻只有4PPM,兩次的實驗結果都是如此!我想是因為水流比較湍急,所以比較少的水中植物,但水中的生物還是挺多的,偶爾還會有小白鷺飛過呢! 這麼美麗的環境我們應該要好好保護,而不是戲玩過後,將我們製造的垃圾直接丟棄在大自然中,維持生態的多樣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李蔚亞 |
5 | 作者 趙庭毅 標題 七星潭出海口 內容 今天是難得的星期六,我和家人去七星潭玩,發現經過颱風洗禮後,這裡竟然多出了一個河道,媽媽說其實原本附近有條溪流是筆直流向大海的,但是經過梅姬颱風的洗禮後,原本的河道被許多的沙子堆積,以至於河水無法順利流進大海裡,所以颱風過後就換了一個方向流向大海。 回家後,引起我對這次實驗的溪流–七腳川溪其流經區域有那些的好奇心了,所以我用google earth查了一下後,發現原來七腳川溪最後也是流到太平洋,而且他的出海口位置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南濱。由於七腳川溪是集結了許多的家庭污水排放,所以這讓我不僅懷疑到南濱的出海口是不是會受汙染了呢?還是低水護岸生活汙水漫地流工程實行成功而變純淨了呢? 而七星潭附近的出海口經過我上網查尋,發現原來那條溪流是經由花蓮師範學院流出來的,這也讓我想起曾在103年調查過紅毛溪,紅毛溪的源頭是花農裡面的夢幻湖流出的,比起紅毛溪,七星潭附近的溪流因為有石頭及沙子層層的過濾,所以可能比較乾淨,這也難怪在七星潭會有那麼多遊客和本地人去那玩水呢! | 李蔚亞 |
4 | 作者 趙庭毅 標題 白鮑溪 心得 內容 今天是第一次的實驗,我們來到的白鮑溪進行水質檢測,不過來到白鮑溪前,因為對路況的不熟悉,所以差點迷路了,不過最後我們還是平安到達了白鮑溪,一來到白鮑溪,就不僅讓人有想衝下去游泳的想法,因為這裡的溪水實在好清澈水溫也好涼爽,但是我們是來做實驗的,所以只好先把玩耍的心放一旁,專心開始進行我們的水質檢測實驗。 由於是第一次實驗,所以我們發現自己似乎有許多實驗器材沒有帶到,不過幸好我們利用手邊現有的工具完成了第一次的實驗也採集到了實驗所需的樣本。在白鮑溪這裡,我們發現了許多野生生物,像是石賓、蜻蜓、豆娘還有鳳蝶呢! 白鮑溪也沒有異味,顏色很透明,甚至可以直接看到魚蝦呢!「看」來白鮑溪真的很乾淨呢!非常適合玩水。 | 李蔚亞 |
3 | 作者 李雨萱 標題 七腳川溪-名稱由來 內容 名稱由來 研究動機七腳川溪的名字是由阿美族的語言而來,是「柴薪很多」的意思,又由於鄰近花蓮縣立宜昌國民小學,是小朋友們上、放學時的必經之路,但對於這條溪流自然的生態之美及人文歷史,仍然不勝了解,因而希望此次的實際踏查,了解這條美麗的溪流。此條溪流又名吉安溪,座落於花蓮縣吉安鄉境內,具有疏濬防洪之效,上游起自慈雲山,下游出海口流向美麗的太平洋,對於吉安鄉的居民而言,是一條不可或缺的重要溪流。 七腳川溪的由來葉步卿先生說法七腳川溪最早以前稱為「荳蘭溪」,這是由日語翻譯過來的,後來因為七腳川社事件,所以把這條溪稱為「七腳川溪」,近幾年因為行政區域劃分,所以稱為「吉安溪」。徐來福先生說法七腳川溪之得名(吉安溪)依據日據時期,或甚至民國有部分漢人乘坐貨輪東渡花蓮(東部洄瀾)開發至七腳川溪,海口再乘小船登岸,由於有部分先人不適應乘坐貨輪在海上搖擺之苦,而導致暈船致全身髒亂,下船後即在該川溪邊清洗手、洗腳,因為「洗腳」的音調與「七腳」十分相似而予以命名為「七腳川溪」。(當時可能是一條無名溪)另外有一個說法,是流傳下來的,他們說因為七腳川溪在地圖上的流域地形看起來像阿拉伯數字「7」,因而將之命名為七腳川溪。http://proxy.ycps.hlc.edu.tw/~cyberfair/w/(應該是宜昌國小11年前的網站 網站已撤除了) | 李雨萱 |
2 | 作者 李雨萱 標題 七腳川溪介紹 內容 發源地:七腳川山南峰 主要支流:無 幹線長度 11.40 公里 流域面積 42.16 平方公里 計畫洪水量 590 秒立方公尺 平均坡度:上游 1:92 中游 1:124 下游 1:224 流經區域:花蓮縣 ; 吉安鄉 七腳川事件 七腳川社人為日本政府長期看守隘勇線之薪資微薄,若不服規勸或被認定為工作怠惰,薪水往往遭扣押,而且薪資之發放係統籌交由頭目轉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12月原被派至居住地附近執勤之七腳川社之隘勇伍長芝魯霧甸等18人,因工作調動至遠方海岸之勤務,感到忿忿不平(薪資過少,且執勤地離居家過遠,影響家計頗大),認為日方勞役方配不均,且隘勇們沒有拿到薪資,向頭目索取,頭目表示警察未發,而向警察索取時,警察又表示已交由頭目,故認定頭目與警方苛刻他們,因而於該月13日相偕逃至山區。 隔日,又有四名七腳川社之隘勇逃走,並教唆木瓜群集巴托蘭群在維李及巴托蘭隘勇兩線一帶襲擊,造成一日本巡察死亡,十五日,七腳川派出所共有42人受到七腳川社人包圍,從花蓮港來救援之步兵擊退反抗者,成功突圍而返,本來只是少部份人的薪資問題,被日方認定為全社暴動,在此衝突中日方一軍官及士兵戰死。日方於十五日當晚發動軍事行動,十六日七腳川人紛紛撤退至木瓜山一帶,並破壞電信設備,而日方為確保其餘南勢五社確實順服,十七日命薄薄、飽幹、里漏、尾子、荳蘭等五社奪取七腳川社之糧食,協助燒毀家具,從二十一日軍隊和警察隊一起向木瓜山(鯉魚山)掃蕩,原住民因為糧食漸次缺乏,於是請求歸順。 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3月,計有1,322人歸順,部分歸順者被移到大埔尾(今臺東鹿野一帶)安居,也有部分被分在其餘南勢五社,而歸順後逃走及不肯投降者,迂迴的在月眉部落進行掠奪,這些人在日本大正三年(1914年)討伐太魯閣群時,趁當時餘威向他們提出槍支收繳及歸順,七腳川事件亦在此結束。 | 李雨萱 |
1 | 作者 李雨萱 標題 白鮑溪-介紹 內容 白鮑溪特色: 其特色為溪床富含豐田玉及蛇紋石等寶石礦。在溪口處可以看到河川襲奪產生的襲奪彎等特殊地形,這裡的河川襲奪作用敘述著白鮑溪、荖溪、文蘭溪和鯉魚潭多年風貌,為非常特殊的歷史地景。 生態部分:因溪水水量豐沛、水質潔淨,在溪中及溪床常可以看到蝦虎、苦花魚、拉氏清溪蟹、鉛色水鶇等生物。 交通資訊: 白鮑溪由花蓮市走台9丙線,經過鯉魚潭後直行,走至荖溪橋前約200公尺右轉進重光橋,是白鮑溪及荖溪交叉口,為水土保持局白鮑溪的生態教室。至荖溪橋頭右轉白鮑溪產業道路,約3公里就抵達林務局白鮑溪水工教室及溯溪起點。 蝦虎魚科: 蝦虎魚即指魚類分類學鱸形目中的蝦虎魚科(Gobiidae),又作鰕虎魚科。它是魚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已知品種超過2000種。絕大多數體型細小,一般短於10厘米。世界上最短小的脊椎動物要數侏儒蝦虎魚(Trimmatom nanus)和矮蝦虎魚屬(Pandaka)也屬蝦虎魚科,它們成大後也短於1厘米。體型較大的蝦虎魚有擬蝦虎魚(Gobioides)的種類,體長可達30厘米,但這是少有的例外。儘管蝦虎魚本身不是人們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它們卻是許多經濟魚類(如鱈魚、黑線鱈、黑鱸和比目魚等)的重要食糧。有些蝦虎魚還是很受水族館歡迎的種類,如短蝦虎魚屬(Brachygobius)的種類等。 蝦虎魚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經常可以看到野生的蝦虎魚以吸盤吸附在岩石或珊瑚上,在水族箱中它們也很樂意吸在魚缸的玻璃上。 蝦虎魚基本上生存於淺海環境,包括潮間帶水坑、珊瑚礁和海草牧場,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紅樹林濕地和鹽沼地。只有少數種類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當中包括亞洲河流中的吻蝦虎魚屬(Rhinogobius)、澳洲沙漠的雷蝦虎魚(Redigobius)及歐洲的淡水蝦虎魚(Padagobius martensii)。 拉氏清溪蟹; 俗名澤蟹、石蟹,為台灣山區溪流中相當普遍易見的物種,拉氏清溪蟹主要生活在山澗河流的石頭下或石壁縫中,但亦有發現棲息於泥質洞穴中的。棲息範圍從小溪河口至海拔2000公尺的溪澗。 拉氏清溪蟹在 1914 年就被命名,是台灣第一個被命名的特有種蟹類。 牠在台灣的分佈廣泛,西部是從台北縣淡水河水系的南勢溪往南至恆春半島,東部則從立霧溪往南至恆春半島,從靠海的清澈小溪河口到海拔兩千公尺的高山溪流均有分佈。拉氏清溪蟹的最大特徵是螯足指節的尖端呈紅色,依此特徵可與其它所有可在台灣溪流中發現的蟹類區別。 牠的體型變異極大,中台灣地區的族群最大體型(指頭胸甲寬)僅 3 公分左右,恆春半島則有許多個體達 5 公分以上,而新竹山區的族群則為 4 公分左右。各地族群的體色也頗有差異,例如台灣西部個體一般均呈暗紅色,花東地區的族群則呈較鮮艷的紅色,恆春半島的族群則則在體側及附肢帶紫紅色。而利用 DNA 序列的分子親緣研究結果認為拉氏清溪蟹是最早拓殖到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物種之一,根據其基因差異可將其族群分成六群,東西部族群的地理隔離已達五百萬年。 拉氏清溪蟹一般生活在清澈的溪流裡,以夜行性為主,不過在人為干擾較少的地方,也常可看到在白天活動的情形。夜晚活動時不僅只在水中活動,在陸地上也常可發現牠的身影,算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動物。食性屬雜食性,甚麼東西都吃,水裡的藻類、水生昆蟲、魚類、蝦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除此之外,牠們也會捕食陸地上的蚯蚓及各種昆蟲,以及蛙類與螃蟹,甚至包括同種類的較小個體。 鉛色水鶇; 鉛色水鶇全身以灰藍色為主,牠們的性別可以由尾巴的顏色來分辨:雄鳥自腰部到尾部為棗紅色;而雌鳥除了尾羽基部為白色之外,其餘皆為黑褐色。鉛色水鶇的幼鳥體色大致上和雌鳥相仿,唯身上密佈著部多白色的小斑點,可以和雌性成鳥區別。 在台灣的溪流性鳥類中,鉛色水鶇是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鳥種之一。牠們的領域性很強,不但常在固定的溪澗地區活動,當遇到其他鳥類進入其勢力範圍時,也會像下逐客令般地加以追趕、驅逐。牠們還有一項特殊的行為:常常將牠們的尾羽張開成扇形,上下搖動以吸引其他動物的注意,也因為牠們是這樣行為大膽的鳥類,故非常容易觀察。 鉛色水鶇的主要食物是昆蟲,牠們每每站立在展望良好的石頭上,當看到有飛行中的昆蟲,如蜉蝣、石蛉、石蠶蛾經過,或小蟲漂在水面上時,牠們就會迅速的起飛捕食,再返回原地,動作可說相當敏捷。 鉛色水鶇多生活在台灣中、低海拔的山區溪流附近,原本是很普遍的種類。牠們多半在溪旁山壁的岩縫中築巢,並在附近覓食,有時候在人造的橋樑底下也能見著牠們。近年來,由於棲息地的破壞、污染以及人為的捕捉販賣,部份地區的鉛色水鶇族群已經不復以往了。現在正值寒冬將盡,希望新的春天來臨時,山間水邊還可聽見牠們嘹喨婉囀的鳴唱聲,以及看到牠們在石間飛躍的活潑身影。 | 李雨萱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中華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網址 http://www.niea.gov.tw/analysis/method/ListMethod.asp?methodtype=WATER 網站簡介 檢測方法查詢 水量測定方法-容器法、水量測定方法-量水堰法、水量測定方法-流速計法等 | 趙庭毅 | |
19 | 網站名稱 健康水 網址 http://healthywater.pixnet.net/blog/post/63903189-%E8%BB%9F%E6%B0%B4%E5%92%8C%E7%A1%AC%E6%B0%B4 網站簡介 高 度 硬 水 250 ppm 口感差,非良好的飲用水 中 度 硬 水 150~250 ppm 好水,最受歡迎的飲用水 輕 度 硬 水 50~150 ppm 好水,但硬度較低的水,口感較差 軟 水 50 ppm以下 硬度過低的水較有侵蝕性,容易將保護血管壁上的微量元素氧化,發生心血管疾病 | 趙庭毅 | |
18 | 網站名稱 七腳川溪出海口之美-花蓮旅遊網站 網址 https://rnhl.wordpress.com/2009/02/13/%E4%B8%83%E8%85%B3%E5%B7%9D%E6%BA%AA%E5%87%BA%E6%B5%B7%E5%8F%A3%E4%B9%8B%E7%BE%8E-%E8%8A%B1%E8%93%AE%E6%97%85%E9%81%8A%E7%B6%B2%E7%AB%99/ 網站簡介 繼七星潭出海口之後,我去查了七腳川溪出海口的景色和介紹,這是其中的照片的介紹 | 趙庭毅 | |
17 | 網站名稱 水質-維基百科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8%B3%AA 網站簡介 水質,水體品質的簡稱。是指水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特徵。 色度 臭和味 濁度 水溫 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凱氏氮、總氮 正磷酸鹽、總磷 pH值 總懸浮固體 無機鹽如鈉, 鉀, 鈣, 錳, 鎂等 重金屬如鉛、汞、砷等 有機物: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高錳酸鉀指數、總有機碳(TOC)、有色可溶性有機物(CDOM), 溶解有機碳 (DOC) 致癌物如二噁英 微生物如大腸桿菌、隱孢子蟲、蘭伯氏鞭毛蟲等 | 李雨萱 | |
16 | 網站名稱 台灣生物多樣性的損失—哪些資源正在流失? 網址 http://biodiv.ntu.edu.tw/biodivctr/upload/article/004.htm 網站簡介 自古以來,河川取水容易,供應人們生活上的便利,因此,人類文明的起源多在大河畔。磷和氮是肥料、清潔劑的主要成分,人們在河岸旁耕種、施肥、清洗物品,釋放的廢棄物往往直接排入河川,造成嚴重的污染。水中高濃度的氮和磷通常會造成優養化,使藻類大量增生覆蓋水面,有時將陽光全部遮蔽,使得底下的植物、魚、蝦死亡;而且動、植物屍體分解時會消耗水中的氧,形成不斷缺氧的惡性循環。 海洋同樣也會受到優養化的影響,豐富的營養鹽促使海藻增生,藻類被沖上岸之後堆積在海灘,十分難以處理。熱帶地區的藻類繁殖過多時,會遮蔽光線,影響珊瑚生存,例如:夏威夷的茂伊島,實施廢棄物海拋,加上農田逕流入海,使得營養鹽進入近岸環境,造成嚴重優養化的問題,岸邊堆滿了腐爛惡臭的海藻,不但難聞而且養出惱人的蚊蟲,最後嚇跑遊客;在海中,還因為藻類覆蓋,導致珊瑚死亡(引用資料1)。 | 趙庭毅 | |
15 | 網站名稱 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 網址 http://wq.epa.gov.tw/Code/Business/Standard.aspx 網站簡介 目前本署用於評估河川水質之綜合性指標為「河川污染指數, River Pollution Index」簡稱「RPI」。RPI指數係以水中溶氧量 (DO)、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固體(SS)、與氨氮(NH3-N)等四項水質參數之濃度值,來計算所得之指數積分值,並 判定河川水質污染程度。RPI之計算及比對基準如下表所示: 水質/項目 未(稍)受污染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嚴重污染 溶氧量(DO)mg/L DO≧6.5 6.5>DO≧4.6 4.5≧DO≧2.0 DO<2.0 生化需氧量(BOD5)mg/L BOD5≦3.0 3.0<BOD5≦4.9 5.0≦BOD5≦15.0 BOD5>15.0 懸浮固體(SS) mg/L SS≦20.0 20.0<SS≦49.9 50.0≦SS≦100 SS>100 氨氮(NH3-N)mg/L NH3-N≦0.50 0.50<NH3-N≦0.99 1.00≦NH3-N≦3.00 NH3-N>3.00 點數 1 3 6 10 污染指數積分值(S) S≦2.0 2.0<S≦3.0 3.1≦S≦6.0 S>6.0 | 李雨萱 | |
14 | 網站名稱 [花蓮晃晃] 見證花蓮環保局努力 吉安溪低水護岸生活汙水漫地流工程 網址 http://hualienboy.blogspot.tw/2008/06/blog-post_13.html 網站簡介 漫地流 (overland flow) 吉安溪的例子是將廢水利用水渠道以重力流方式流過種有水生植物的斜坡濕地上 產生地表漫流, 當水經過植物溼地時污水將會被植物和土壤截流淨化. 有機物和懸浮物將會經由生物分解, 沉降或過濾, 還有氨(ammonia)和氮(nitrogen)就會在系統中被吸收或 denitrification 脫硝作用 揮發而離開系統. 小水道的水會流到兩排的水生植物區, 水就會慢慢的在這裡過濾, 沉澱,進行生物的有機分解. | 李雨萱 | |
13 | 網站名稱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網址 http://wq.epa.gov.tw/Code/Resource/LinkDoc/20100305025705_%E7%92%B0%E5%A2%83%E6%B0%B4%E8%B3%AA%E6%BA%B6%E6%B0%A7%E9%81%8E%E9%A3%BD%E5%92%8C%E7%8F%BE%E8%B1%A1%E8%AA%AA%E6%98%8E.pdf 網站簡介 一、 水中「溶氧」測值的意義 溶氧,即溶解於水中的氧量,是評估水體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水質愈純淨、溶氧愈達飽和,愈適合多種魚類生存;若水中存在較多的耗氧物質,例如有機物或養鹽,有機物分解或微生物大量生長,都會消耗水中溶氧,造成溶氧降低,甚至呈缺氧狀態,導致魚類死亡、水質發臭。 | 趙庭毅 | |
12 | 網站名稱 台灣石賓-花蓮縣水產培育所 網址 http://hlab.hl.gov.tw/files/15-1030-13163,c485-1.php 網站簡介 台灣石賓 Acrosscheilus paradoxus 形態特徵:吻圓鈍,稍突出,吻褶止於上唇基部。口略寬,位於吻部下位,腹面視之略呈弧形,唇稍厚,上唇包住上頜,下唇則與下頜前端分離,左右之褶或靠近,或略有間隙。有鬚二對,頜鬚略長於吻鬚。體側黃綠色,腹部略白,體側具有七條黑色橫帶,尤以幼魚最為明顯,成魚體色愈黑,橫帶則不明顯,如死亡後,體色變化甚大,斑紋亦不清楚....... | 李雨萱 | |
11 | 網站名稱 樹梅坑溪的水陸棲生物種類多樣性分析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5/c28093245/4-7.htm 網站簡介 各種水陸棲生物介紹、圖片、生物指標等 | 趙庭毅 | |
10 | 網站名稱 台灣河川水質魚類指標之研究 網址 http://www.niea.gov.tw/analysis/protect/2001/2001-09.htm 網站簡介 台灣河川淡水魚類經過長期調查分析所建立之指標系統可分為五個水質等級指標,分別為未受污染指標魚種(圖解圖示魚)、輕度污染指標魚種(石圖解圖示、台灣櫻口鰍)、普通污染指標魚種(平頷圖解圖示、粗首圖解圖示)、中度污染指標魚種(烏魚、花身雞魚、環球海鰶、鯉魚、鯽魚)及嚴重污染指標魚種(大眼海鰱、吳郭魚、泰國鱧魚、大鱗鯔、琵琶鼠)約15種。其評估流程如圖一。利用河川魚類水質指標即可看出河川水質長期之變化,分析過去採樣過之淡水河系之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及高屏溪、二仁溪等河川魚類調查結果就是最佳例證。另外根據耐鹽性及洄游性可將台灣河川淡水魚分為三大類,(1)原生淡水魚(2)次生淡水魚(3)週邊性淡水魚。屬週邊性淡水魚之洄游性魚種在國外亦常做為河川污染整治成功指標性魚種,本研究亦發現屬洄游性魚種日本禿頭鯊(俗稱和尚魚),可做為未來有機物污染嚴重之河川,整治成功後之指標性魚種。此外本所調查台灣主要河川魚類相,發現台灣河川充斥外來魚種,採獲外來魚種有泰國鱧魚、吳郭魚、高體四鬚圖解圖示、三星攀鱸、鑽石藍星、琵琶鼠及大肚魚。它們不但破壞原有河川生態平衡,且危及本地種如溪哥、石圖解圖示的生存空間。今後漁政單位對外來魚種之引進需特別謹慎管理。 河川魚類調查,不但可藉洄游性魚種存在與否及魚類生物指標,直接反映河川水質好壞。且較河川理化水質評估方法(RPI)更能反映長期水中環境的變化。對於現在積極進行之河川污染整治工作成果,魚類生物監測應是不可或缺之評估方法。 | 李雨萱 | |
9 | 網站名稱 行政院農委會(魚蝦滿布 寶石處處-現代桃花源白鮑溪谷) 網址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2049 網站簡介 花蓮縣壽豐鄉白鮑溪可以說是東台灣地區的桃花源,這裡曾以出產「豐田玉」風華一時,而今水土保持局以「防災」、「生態」、「人文」及「教育」打造白鮑溪新風貌,再現白鮑溪的風華。在水土保持局的努力下,白鮑溪整治連續2年獲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優良農建工程獎,並代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參加第四屆及第五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今天的白鮑溪儼然已成東部河川治理的模範生,和假日旅遊的勝地。 白鮑溪與荖溪交會在荖溪橋上方,水土保持局在上游闢建有休憩設施、防沙工程、魚梯..等等。沿荖溪橋南端西側產業道路前進,再於分叉路處,選下方路道循白鮑溪畔入谷床,於第二座橋折向北側道,經過香魚養殖區及森林遊憩區,再往森林步道行走十多分鐘,就能看見白鮑溪峭壁溪谷,並從一條小支流下抵溪谷岩塊上,便是探遊此段溪谷的起點,可先在此熱身運動後下水,游泳一陣,再結伴溯溪入峭壁谷內。此溪谷內有3處折轉流處均有石塊踏行,約20分鐘便抵一大岩塊,旁有一處6公尺高瀑布及深潭。大岩塊有繩索供攀爬,繼續深入溪谷,或可沿溪谷上步道再探遊上游溪谷。 | 李雨萱 | |
8 | 網站名稱 淺談水質:總溶解固體量 網址 http://ppt.cc/Epwx 網站簡介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 , 總溶解固體, 就是指水中的溶解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總量 , 用來檢測溶解於水中的固體量。 純水的TDS為0 , RO水為10-20ppm , 國際認可標準 TDS 為40 , 自來水的TDS約在 60 ~ 80 之間 (各地不同)。 若用TDS來表示水中的導電度鹽鈣等含量,可以TDS筆(水質檢測筆)來測量。其換算比率如下表: (dh是水的軟硬度單位) 0-89ppm(μs)→強軟水0-4dh 90-159ppm→軟水5-8dh 160-229ppm→適度硬水9-12dh 230-339ppm→中度硬水13-18dh 340-534ppm→硬水19-30dh 大於535ppm→強硬水30dh以上 | 李雨萱 | |
7 | 網站名稱 河馬教授的網站 網址 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eco-eng/farm/farm-2.htm 網站簡介 各種台灣河道的螺類介紹 川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 川蜷是近代渠道生態營造著名的物種,因為許多種螢火蟲的幼蟲皆以川蜷為食,因此川蜷多的農田圳道,便很容易成為螢火蟲的復育區、吸引眾人觀賞。川蜷多的水域,也是圳路生物多樣性營造良好的指標。 川蜷生長在水質乾淨、流速大於0.05m/sec的水中,不耐污染,尤其對殺蟲劑、殺草劑敏感,要以川蜷來營造生態水路,必須在嚴禁農藥使用、水量豐富、有長流水灌溉的水路田區。 | 趙庭毅 | |
6 | 網站名稱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網址 http://study.nmmba.gov.tw/Modules/Biology/BioView.aspx?ItemID=269&TabID=35 網站簡介 雙色澤蟹 基本特徵 雙色澤蟹 頭胸甲略隆起呈桃形,前側緣稜脊明顯,甲面有細小顆粒,甲寬約2.5公分,螯左右不等大,是台灣特有種中的中型澤蟹。甲面前部為紫色,甲面後部為黃褐色,螯足及步足為橙黃色,螯指漸淡白,甲後部及各足雜有深褐色細斑點。 | 趙庭毅 | |
5 | 網站名稱 花連縣水產培育所 網址 http://hlab.hl.gov.tw/files/15-1030-13173,c485-1.php 網站簡介 菊池氏細鯽 形狀特徵: 體長而側扁,頂部略平坦,下頜較上頜突出,無觸鬚,體被圓鱗,側線不完全,延伸至腹鰭基部上方。體色呈淺黃,背部是微黃綠色,腹部則為灰白色,鰭呈微黃或白色。成魚體側有一灰藍色的縱線,成魚可達7~9公分,雌魚較雄魚大。 生態習性: 棲息在較緩流的河段、水渠中或池沼水域,性情活潑,善於跳躍,以藻類和掉落的蟲為食。唯現今溪哥、石等魚種引入,由於食性相近,因而造成種間的生存競爭,使得菊池氏細鯽的生存受到威脅,有絕種之虞。產卵於水草的細根上,附著性卵。 棲地分佈: 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台灣東部的宜蘭、花蓮及台東的河川、湖沼中,但已屬少見。 | 趙庭毅 | |
4 | 網站名稱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網址 http://enews.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30323172307&MsgTypeName=%B7s%BBD%BDZ 網站簡介 河川的生物指標中,魚類占大多數 因為魚類是肉眼可見的指標性生物 例如,鯝魚不耐污染,只能生存乾淨的水域,顯示該河川「未受污染」;反之,如出現吳郭魚、大眼海鰱等魚種則代表河川水質已「嚴重污染。 | 趙庭毅 | |
3 | 網站名稱 2016世界水質監測日 網址 http://wwmd.hy.ntu.edu.tw/index_tw.php 網站簡介 活動宗旨 「世界水質監測日」活動,主要透過活動的辦理,盼邀請民眾與全球同步檢測水質,關心環境水質,讓民眾瞭解生活周遭水環境品質之重要性,而達共同保護地球珍貴水源之最終目的。 「世界水質監測日」(World Water Monitoring Day, WWMD)係由世界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美國清水基金會(America’s Clean Water Foundation, AWCF)及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共同於2003年所發起,目前由水環境聯盟(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 WEF)及世界水協會(IWA)所共同主辦的一個全球性關懷水環境品質的活動。該活動選定每年的9月18日 為世界水質監測日,想要傳達一個訊息-透過全球同步檢測環境水質,讓每一位大人小孩都有乾淨、安全的水可以使用,並希望世界上每一位用水人都能持續關心及保護地球珍貴的水資源。 | 趙庭毅 | |
2 | 網站名稱 台灣實驗室網 網址 http://www.taiwanlab.com.tw/protocol/show.asp?id=1739 網站簡介 一般用生物指標判斷河川水質,是利用底棲生物和附著藻類兩種方法。底棲生物的採樣調查,選擇流速 30~50 m/sec,水深約 30~50公分為宜,較多礫石、鵝卵石的採樣地點為佳,徒手翻起水中石頭或用水網撈取,採到的生物 | 趙庭毅 | |
1 | 網站名稱 屏東海生館發現新種陸蟹 網址 http://50.7.31.229:8898/redirect.php?tid=2692378&goto=lastpost 網站簡介 找到的螃蟹介紹--雙色澤蟹 | 趙庭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