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崎社區的美麗與哀愁

專題名稱 磯崎社區的美麗與哀愁

專題描述 在磯崎社區,有山有水、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但是磯崎國小卻沒有繼續開辦,社區似乎沒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所以,我們打算觀察磯崎社區,為什麼人們都不善加利用這些資源,還有為什麼就業機會很少,居民們都離開去市區工作!?

隊伍名稱 飛魚乾探查小隊

指導老師 劉得煒 李榮美

參賽學生 陳卓非 方宸恩 陳玟晴 楊哲安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2作者 陳卓非
來源 自己整理
描述 出稿給老師
陳卓非
1作者 李容萍
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21472
描述 藉由團隊合作,包辦除草、整理場地、清運垃圾、接水電、舖磚、更換門窗、刷油漆等施工,將中原建築系館旁已沒落的大觀園,變成一個可籌辦活動的場所。
陳卓非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假日浮潛學校
說明
我覺得我們可以發展海洋遊學課程,作一些海洋生態觀察
陳卓非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參訪磯崎社區
說明
訪問耆老,看看社區,並觀察街上的販賣店和遊客來的
陳卓非
6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磯崎海岸掏空
說明
可能會影響海岸的居住與活動安全,以及觀光發展
陳卓非
5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磯崎原住民青年要返鄉服務
說明
網路上的新聞報導,表示有年輕人願意回家鄉
陳卓非
4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磯崎海水浴場空拍
說明
某人用空拍機記錄美力的磯崎海岸
陳卓非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磯崎海水浴場
說明
磯崎美麗的大石鼻山、海水浴場,社區的建築以及教堂教會活動等。
劉得煒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磯崎社區
說明
磯崎的旁邊是一片大海,所以大部份的人都會去海上捕魚吃,而且磯崎有漂亮的風景,所以有人會去那裡看風景
方宸恩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
說明
正在訪問預計在磯崎建設住宿的老闆
陳卓非

序號內容上傳者
4作者 陳卓非
標題 訪問建設公司董事長施崇德
內容
專訪施崇德董事長,建築飯店旅宿業:
1.供需問題,吸引遊客原因
2.政策問題,山海劇場,就業機會
3.多元化的山海旅遊活動
會在磯崎社區投資的原因,是看到遠景,以及他自己的一個海洋休閒觀光活動推展理念。

陳卓非
3作者 陳玟晴
標題 去磯崎浮淺的心得
內容
我覺得有趣又可以認識海洋生物,因為很有趣是因為浮浅很像游泳一樣,可以認識很多海洋生物,可惜那麼美麗的村子,變成廢虛了,真可惜,真希望在繁榮起來

陳玟晴
2作者 方宸恩
標題 磯崎的美麗風景
內容
機崎有很多美麗風景就像有美麗的大海有很多美麗生物,但是他們的工作非常的難找,所以那裡的人都到大城市去找工作,所以整個村都快沒落了。

方宸恩
1作者 陳卓非
標題 磯崎可以利用的資源
內容
磯崎可以利用的資源......嗎?好吧,先把資源列出來:磯崎海水浴場、磯崎國小的空地、磯崎廢棄九孔池、磯崎的山珍海味、大石鼻山......這些應該就是大部分的資源,再來說說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吧,磯崎海水浴場:以黑沙灘為主的海水浴場,近年來遊客越來越多、磯崎國小的空地:磯崎國小有一片比較大的空地,也許以後可以發展成跳蚤市場?磯崎廢棄九孔池:磯崎廢棄九孔池是近年來浮淺勝地,因為比較淺爾且生態豐富所以近年來來浮淺的人數變多,磯崎的山珍海味:磯崎的山珍海味是帶動磯崎社區經濟的其中一個原因。大石鼻山:最近好像因為這篇新聞所以蠻多人去大石鼻山(https://udn.com/news/story/7155/2547738)。
好!來做個總結吧:我認為磯崎的美不輸太魯閣,但是卻沒人利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但如果把它原本的美呈現出來的話,我覺得很值得

陳卓非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3書名 歷史花蓮
作者 彭明輝
出版社 本土叢書
簡介(摘要)
希望讓更多了解花蓮在台灣的傲人之處;希望鄉土、人文、歷史與自然特色的認知,鼓舞起花蓮人對這塊土地的前感與信心,出版一套「迴瀾本土叢書」作為認識花蓮的基本讀物,出版五本書:歷史花蓮,人文花蓮,自然花蓮,觀光花蓮,環保花蓮。
在歷史花蓮這本書,我們希望以追四百年來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名為經,以探討各族群接觸之歷程為緯,讓人家看到「後山」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移墾社會力量間衝突、融合的特殊經驗。
導讀
花蓮地區的開發與官方相當密切,因此主持的官員是開山工作成敗的關鍵。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等,是開發後山的清廷官員,他們始有開山撫番進一步的工作。因地理環境的限制、法令禁制、重新規劃行政區,利用軍隊的力量前山與後山的聯絡線逐一建立。
我覺得這上面的文章有些跟磯崎很像,就像磯崎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為何沒有人去那裡住?如果能結合政府的政策與力量,搭配當地自然風景與人文特色,或許可以再度吸引人潮。
方宸恩
2書名 台灣的社區營造
作者 曾旭正
出版社 遠足文化
簡介(摘要)
自從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社區營造」就在台灣展一場最基層、最普及、最溫和,但影響卻難以姑計的社會運動。姑且不論其在各地的成功率,但它的確一點一點在喚醒人们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拉近了鄰里間的關係,也交還給人民對生活環境與空間的主控權,是一個真正由下而上、浩大綿久的家園再造工程。本書作者長年參與台灣社造工作與研究。其先就社區營造的概念及台灣數百年來社區型態的演變加以說明:再以營造空間、福祉經營、創發產業、深耕文史等四個社造類型,分別紹台灣都市新舊聚落、小鎮、農村、鄉村生態、鄉村特色產業、原住民部落等成功的暗例,也讓讀者得以分享這些社一路來的經驗、心情與智慧。這是本提供經驗分享及能量交換的書。
導讀
導讀:社區營造藉由具體的行動來增進社區中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社區感,這些具體的行動可以分為幾類。日本的社區營造專家宮崎清教授主張,社區營造可以分為五大面向:人、文、地、產、景。近年,行政院推動的「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則區分為: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社福醫療、產業發展、環保生態與環境景觀等六大面向。這兩者並不衝突,只是範疇劃分的差異。我们沿用宮崎先生的界定,以下分別加以說明「人」指的是社區居民共通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的創造。每個社區的居民屬性不同,衍生的共通需求自然不同。譬如鄉村社區因年輕人力外流嚴重,老年人成為主要人口,以及應提供的生活福祉自然不同於都市社區,人際關係的經營方式也不同
於其他性質的社區。「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生學習等等。宮崎教授強調,社區營造應該是一種內發的營造,而所謂「內發」,乃是指「完全以每個社區個自擁有的歷史、個性為最基礎」。每一個社區,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個性,社區營造的首要工作是引導出出這些蘊藏於自己社區的人事物,成為展開行動的基礎。具體的行動包括地方文史調查整理、策劃及舉辦藝文活動、在地節慶祭典的創發等,目的都在於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並藉著對社區的生活了解而強化在地認同。「地」,指的是社區所在地理之特色的維護與發揚,以及在地特質強調。每個社區會因著它所在的地理區位,而有某些可以感知的特性。譬如山村與漁村即截然不同,不僅是景觀上的差異,還包括人們面對土地的態度、生活習性、風俗等,都應該加以思索與選擇,讓好的元素得以在新的時代中持續延展。「產」,指的是在地產品的創發與行銷,及在地經濟活動的集體推展等等。具有在地特色的產品,可以再心理的層面更加深居民對社區的自信心:產品的持續生產,也有助於在地經濟的發展。「地產地用」是社區營造再「產品\產業」面的核心主張,我們也期待每個社區都能有足以讓居民自豪且愛用的特產「景」,指的是社區獨特的景觀之創造、生活環境之永續經營、居民自立投入社區景觀的營造等。一個具有社區感、讓居民自豪的社區,勢必再景觀上也呈現出獨特的風貌。因此,鼓勵居民關心社區生活環境的課題,透過集體努力甚至自立營造來創造更具有品質的公共空間,是社區營造十分重要的工作。
陳卓非
1書名 林田山史話
作者 鄭仁崇、陳鳳梅、陳文政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簡介(摘要)
林田山林場從開發、成長、沒落到近年來的再度出發,除以伐木基地的角色,承襲了一代人的生技,扶植台灣工業發展,更於現今肩負起林業文化傳承的擔子,透過老建築修復,還原當時居民生活面貌,成為東部環境教育與深度旅遊的展新地標。
2004年林務局為保存林業歷史及地方文化,將閒置空間再造力用,辦理木雕創作比賽,培訓國家森林志工擔任導覽的服務工作,全書不只敘述歷史的變遷,更包含了林田山最動人的人情味。

導讀
這本書是在介紹林田山之前因樹木讓伐木業的工人有工作,但政府規定的停止砍伐樹木的政策,讓林田山沒落,後來花蓮縣文化中心為保存林田山之豐沛文化資源,將該地區營造為一處人文藝術兼具的社區,再現風華。在看這本書時我有一種想法,林田山之前是跟磯崎一樣的沒落,但是關心林田山的人有去尋找方法,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在看這本書的解決方案時我想到了,我們其實可以參考書上的一些方案,例如:
(1) 推廣漁業或海洋教育。
(2) 凝聚當地社區之意識及協助社區發展。
(3) 堤供國人文化及休閒活動空間。
(4) 開拓漁業之藝術。
找回人群。
楊哲安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第七版,終於陳卓非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決賽簡報陳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