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在說謊嗎?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肖婕婷 張衛 來源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911001453.htm 描述 正考察了教養方式和氣質與學齡兒童(6-9歲)說謊行為的關係,以及兒童對不同類型說謊故事的道德評價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採用白謊和黑謊兩種謊言類型,兒童對白謊和黑謊的道德評價均運用故事評價法,兒童的白謊行為是通過給兒童不稱心禮物然後問其是否喜歡來操作,兒童的黑謊行為運用的是抵制誘惑範式,規定兒童在猜謎遊戲中不能偷看動 | 潘林陞 | |
9 | 作者 賴郁竹 來源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8/10/2008103117134432.pdf 描述 放羊的孩子使我深深的疑惑著,為什麼一位未經社會化的小孩竟然會懂得說謊? 小孩說謊的動機是什麼?我想藉由這次製作小論文的機會,研究說謊的定義、兒 童說謊的動機與原因、說謊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並試著探討面對說謊的小 孩,父母應如何應對,以深入探討兒童說謊這個議題。 | 吳毅誠 | |
8 | 作者 塔莉‧夏洛特 來源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描述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最新研究表明,反覆地撒謊不但會降低大腦對不誠實行為的敏感度,並助長人們在未來編造出更大的謊言。這項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論文,首次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確鑿地實驗證據,指出小謊言如何讓人們成為大騙子,以及這些情況又怎麼在大腦中發生。 | 熊雲平 | |
7 | 作者 簡士宏 來源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15/03/2015031422014495.pdf 描述 作者將說謊的動機大致上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討別人歡心, 讓人家感覺好一點;第二類,誇耀自己和裝派頭;第三類,自我保護。 | 吳毅誠 | |
6 | 作者 陳潔 來源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510001638.htm 描述 正本研究利用實驗室實驗和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說謊時人際距離變化進行了初步研究,旨在研究說謊行為對人際距離的影響。首先採用實驗室實驗的方法,通過在不同情境中對個體說謊時人際距離的變化情況進行考察,研究了個體在相應情境中人際距離變化的規律。實驗發現,受騙經歷對人際距離變化有顯著影響:單次受騙會使個體說謊時的人際距離變大,而多次受騙會使其變小。 | 潘林陞 | |
5 | 作者 餘快 徐展 來源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1211001722.htm 描述 本研究將一個反應分為兩個部分,意圖形成階段和反應執行階段,同時操縱了反應性質(說真,說謊)和反應類型(主動反應,被動反應)兩個變量,並結合ERP技術來探討地主動說謊與被動說謊的內在認知加工過程及其相應的神經機制。本研究包含一個行為實驗與一個ERP實驗。在行為實驗中,一次trial裡屏幕會依次呈現一個注視點,一個提示和一個數字。提示有三種:"T"代表說實話,"L"代表說謊,"X"表示自己決定說謊還是說實話。在提示出現後,被試需要按下真話或謊話鍵確認提示或進行選擇,出現數字後再根據提示按下奇或偶鍵。ERP實驗也採用了相同的範式。結果發現:在意圖形成階段,只有被動說謊的反應時顯著慢於被動說真的反應時,同時被動說謊與說真在N2成分上差異顯著;而在反應執行階段,兩種反應類型說謊的反應時均顯著慢於說真的反應時,同時兩種反應類型的說謊與說真的差異直到晚期負成分(LNC)才體現出來,說明說謊反應相較於實話反應在兩種階段上均存在認知衝突,且這兩種衝突是不一樣的;同時主動說謊與被動說謊在意圖形成階段的認知機制上存在差異。 | 潘林陞 | |
4 | 作者 呂倩倩 吳繼霞 來源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911001AO0.htm 描述 正儘管說謊被人們普遍視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謊言卻如空氣般地存在於人類的世界。對於說謊這一行為,人們無法避免,並且經常出現。然而不可避免不代表人人都會喜歡,時時出現不表示人人都能接受。人們對於說謊這一行為的接受程度究竟是怎樣的?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在將說謊行為作為一種功能性的溝通策略的基礎上對說謊行為的可接受 | 潘林陞 | |
3 | 作者 呂宗駿,許宇宏,廖柏豪 來源 台北市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模具三年忠班 描述 本研究在探討有關說謊行為之理論與相關研究文獻,茲就說謊的意涵與理論、說謊 動機的探討、說謊行為相關因素分節說明。謊話既普遍存在於社會上互動,又不見 容於道德規範中,面對如此的矛盾現象,唯有透過深入了解說謊的本質與涵義,釐 清相關論點後,方能建立清楚的概念。 | 熊雲平 | |
2 | 作者 孫博 來源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12-2010146694.htm 描述 【摘要】: 謊言因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受到重視,然而對謊言的實質性研究才剛剛開始。本論文利用語義學和語用學這兩大語言學研究方法,對謊言進行理論分析,旨在透過現像看其本質,將其引入情景意義,加入社會性因素,結合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從而對謊言的研究又進一步得到顯著提高。本論文首次將波普爾的證偽理論引入謊言研究,從言語和非言語行為這兩大模塊對謊言及其延伸做具體分析和論證,其中包括人們熟知的語音、語調、說話方式還有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情緒狀態,這些雖不能作為辨識謊言的直接證據,但是可以作為謊言痕跡進而利用其它相關信息揭露謊言。此外,本文還從測謊視角分析謊言和測謊的有效性,說明謊言研究不僅僅局限於理論研究,而且能夠為現實生活中如何辨別謊言和揭露謊言提供可參照的理論依據和實際方法,讓其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 | 潘林陞 | |
1 | 作者 黃秋華,鄭芬蘭,楊晴閔 來源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 16 期:195-223 2006 年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五種欺騙實驗情境中不同性別幼兒之欺騙動機及行為。本研究採不等組前 後測之準實驗設計,共 43 位幼兒進行五種欺騙實驗情境。研究結果發現:(1)不同性別分別在 幼兒「避免受罰」、「獲取利益」、「社會學習」、「避免尷尬」等欺騙動機沒有差異。不同性別在 「保護喜愛的人」欺騙動機則有差異。(2)不同性別分別與幼兒在「避免受罰」、「獲取利益」、 「避免尷尬」等欺騙實驗情境的欺騙行為沒有關聯。但在「社會學習」、「保護喜愛的人」欺騙 實驗情境的欺騙行為則有中低程度的關聯,且女生有偏高的欺騙行為。(3)不同性別幼兒在五 個欺騙實驗情境普遍都有欺騙行為,其比例達六至八成不等。 整體而言,不同性別幼兒在「保護喜愛的人」欺騙實驗情境中最具明顯差異,且女生較偏 向屬於「社會性動機」之欺騙行為。 | 熊雲平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張勝彥 標題 別再欺騙自己了! 內容 欺騙自我是人類通病 說謊是因為無法接受事實 心理學大師弗洛依德曾提到,為了讓自己免於受傷,我們常會有「自我防衛機制」,讓自己不需面對現實帶來的可怕情緒和畫面。謊言一大堆,但這幾種你一定不陌生: 1.否認:即使事實擺在眼前,還是要否認到底! 2.合理化:幫自己的行為找藉口! 3.投射作用:把自己不喜歡的個人特質套在別人身上。 4.情緒化推理:認為感覺就是事實。 5.以偏概人類會不斷說謊,多半是為了逃避某些真相,包括: 1.人都免不了一死。ˊ 2.人終將辜老而終。 3.生命並非生來就有意義,除非你自己去創造。 4.我們該對自己負起責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面對真實的自己。Cortney Warren 分享了五種方法,讓你揪出自我欺騙的關鍵時刻: 1.自我覺察:時時觀察自己,運用前面提到的理論,檢視自己是否也曾說過同樣的謊?你最常欺騙自己的是什麼事? 2.觀察自己的情緒:當你因為某事而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時,通常表示我們有未了的傷痛尚未解決。感到憤怒、傷心、羞愧的時候,暫停一下,問問自己過去是否曾發生過什麼事?為什麼會讓你有這種感受? 3.注意自己的行為:你是否發現自己時常口是心非?當你發現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表現得不一樣時,暫停一下,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為什麼會不想面對自己做這件事的動機? 4.留心自己的想法:當你發現自己的想法不太合理的時候,暫停一下,問自己,我的想法正確嗎?我的想法是否被誤導了? 5.挑戰普遍文化思維:文化社會學家提到,人類的文化背景會大大影響每個人。問問自己大眾的想法真的對嗎?為什麼你認同這就是真理? | 張勝彥 |
9 | 作者 潘林陞 標題 你也可以成為測謊儀:謊言揭密. 內容 這篇小論文在教怎麼測謊 據測謊專家保羅.艾克曼,謊言分為捏造事實和隱瞞事實兩種。而捏造事實 又包括了造假及誇大謊言等,試述如下: 動機:是從古至今,無論中西,謊言一直存在,在現實生活中小到男女、朋友、家人 相處,電視購物頻道上誇大其詞吹噓,大到如國際竊聽、領土爭議、生化武器存 在與否、國家領袖大放厥詞說謊,在在顯示謊言彌漫「全球」,直到閱讀心理學 家費爾德曼的研究報告,我們才真正為謊言出現的頻率之高而感到震驚:「每人 平均每日最少說謊25次。」所以我們便搜尋著人工測謊的可靠 性與真實性。碰巧,另一則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給了我們答案: 「即使最常說謊的人,當他的大腦轉換成假裝模式時,也會有下意識的信號可以 被抓住。」也就是說,普通人是可以像測謊儀一樣判斷出談話物 件所言是否屬實。於是,我們便開始研究如何讓個人成為一台測謊儀。深入瞭解 「謊言」,也等於多給自己添了一層保護。 1.謊言的定義:謊言就是一種與事實不符的表達。大部份的心理學家都認為謊言是說謊者的 一種有意識、刻意的行為,一般採取編造或有所保留的形式來表達。因此謊言的 本質是一種刻意誤導人的行為。 2.謊言的分類:據測謊專家保羅.艾克曼,謊言分為捏造事實和隱瞞事實兩種。而捏造事實 又包括了造假及誇大謊言等。 3.、說謊的動機: (一)謊言的動機具體包括以下七種 (二)贏得面子:爲了不被人看低,而吹噓、隱瞞真相或誇大。 (三)免受處罰:爲了避免因承認錯誤時而受到的處罰。 (四)爲了獲得某種利益:爲了獲得自己想要的某樣東西或便利。 (五)自我保護:免受實質性的傷害和免受心理上的傷害。 (六)保護別人免遭傷害或懲罰。 (七)出於禮貌,避免衝突。 (八)損害他人利益。蔡常 4.說謊的技巧:通常習慣性說謊者的謊言以及有計畫準備的謊言較難被識破。儘管大多數的 人,在說較為嚴重的謊言前,會進行練習,但其實,想要同時使無中生有的謊言 講的令人信服,並控制好心理因素造成不經意間違反意願的肢體動作,可說是不 可能的事,畢竟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多數的說謊者或多或少都會在 某些地方露出破綻,這也成了我們識破謊言重要的線索。而相對來說,缺乏準備 的謊言就更加容易被識破了。 | 潘林陞 |
8 | 作者 熊雲平 標題 2017/9/15日誌 內容 2017/9/15 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pamela_meyer_how_to_spot_a_liar?language=zh-tw#t-5322 主題:戳破謊言的假面 作者認為: 我們一天們受騙的次數起碼有10到200次,這些謊言的線索,可說是不露痕跡且有違直覺。《破解謊言》的作者也是演講者的Pamela Meyer(帕梅拉 說明,那些受過訓練、能識破欺騙的人辨識詐欺所使用的技倆和『關鍵跡象(hotspots)』而且她主張誠實是一個值得維持的價值 重點: 一個人一天會接觸到10~200個謊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說謊的技巧及種類都不盡相同 人說謊時,身體語言(身體的動作會透漏他想做甚麼)會透漏他是否說謊,如果說謊的話,說出來的話和他的肢體語言(與身體語言相同)相反 說謊者說謊大多是因為想掩飾自己的行為 除了上點以外,還有其他原因,如:報復,獲利,得到認同,吸引住意,逃避,隱私 感想: 我覺得很驚訝,人一天居然會接觸到那麼多的謊言,不過,這部影片也有說到如何才可以戳破謊言,像觀察他的動作,臉部表情等,這部影片讓我們更容易識破我們的實驗對象是否說謊 關鍵詞:謊言,身體語言,關鍵跡象 | 熊雲平 |
7 | 作者 熊雲平 標題 2017/9/19 日誌 內容 網址:http://faculty.pccu.edu.tw/~tdl/pupil-deception.pdf 主題:眼動儀於瞳孔測謊之初探 重點: 1 本實驗即是針對自律神經 所控制的瞳孔變化與測謊關係所進行的研究。 2 在24位受試者中有92%說謊時眼球會有動作。 3 藉由眼球的移動可以辨識人是否說謊。 4 人說謊時,是純粹是由情緒造成反應,或者如國外部分文獻所稱係由說謊時認知的運作負荷增加,造成瞳孔放大。 感想: 沒想到觀察眼球的移動也可以辨別人是否說謊,而且還能以藉由眼球移動幅度來得知說謊的類別。 關鍵字:眼動儀、測謊、瞳孔 | 熊雲平 |
6 | 作者 熊雲平 標題 2017/9/21日誌 內容 預備測試實驗 今天我們請了三位一二年級的學生來參與我們的預備測試實驗,想要在正式實驗之前先做點功課。 我們利用猜數字的遊戲想要誘使受試者說謊 但結果這三位受試者居然都沒有作弊,當然也更不可能說謊囉! 感想: 我覺得實驗失敗的原因是: 問題設計的不夠好 誘因不夠 所以,我從「幼兒欺騙行為形成機制之分析研究」這篇論文裡找到了另一個可能比較好的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為: 研究者協助受試將禮物藏起來,並告知受試,等一下會有其他幼兒來找禮物,如果找到禮物他就可以帶走禮物。如果找不到,那禮物最後就是受試可以擁有。0 分鐘後,某幼兒進入遊戲場找禮物,並尋問受試是否看到禮物或是否知道禮物藏起來的位置。 具體回饋: 受試說「不知道禮物藏在哪裡 ( 欺騙 ) 」,則在找禮物的幼兒離開後,受試馬上得 到並帶回禮物。 受試說「告訴找禮物的幼兒 ( 無欺騙 ),禮物藏在哪裡」,找禮物的幼兒找到禮物 以後,便可以馬上帶走禮物。 | 熊雲平 |
5 | 作者 吳毅誠 標題 吳毅誠的二次預試心得 內容 2017/9/25 吳毅誠 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MV6XpnIwc【林0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30gBKROPE【牛0倫】 今天的實驗,雖然兩個都沒在我們離開時偷看牌,但第二個影片中的牛0倫有在我們回來時有偷看牌,以下是我們的問題: 問題 受試者1 受試者2 結果 你的名字是? 林0紜 牛0倫 你比較喜歡哪個玩具? O螺旋槳 ●太空泡泡 O螺旋槳 ●太空泡泡 兩個人都比較喜歡泡泡。 你玩過比大小嗎? O有●沒有 O有●沒有 兩個人都沒玩過。 你覺得你會贏嗎? ●會 O不會 O會 ●不會 找理由出去 你覺得你會贏嗎? ●會 O不會 O會 ●不會 我剛剛出去時你有做甚麼嗎? O有 ●沒有 O有 ●沒有 兩個都只有東張西望。 你有偷看牌嗎? O有 ●沒有 O有 ●沒有 其實牛0倫有再7:03時偷看。 心得: 這次的實驗我們發現兩個小孩都比較喜歡太空泡泡,我們在牛0倫的實驗中,我們在他第一次贏時,我們先給他們螺旋槳,讓他們會為了獲利而說謊,爾且蠻有效的。 | 吳毅誠 |
4 | 作者 張勝彥 標題 預試2 內容 今天我們做了第二次預試, 有一女一男實驗方法是: 1 由後門進入 2 就位 3 開始比大小 4 故意讓他贏 5 重新玩 6 研究者離開 7 一段時間後研究者回到實驗場地 8 回答問題 你的名字是?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玩具(太空氣球、螺旋槳) 你玩過比大小嗎? 你覺得你會贏嗎? 你覺得你會贏嗎? 我剛剛出去的時候,你有做甚麼嗎? 你有偷看牌嗎? 受試者由前門離開 因為上一次的失敗,所以我們有稍微修改了一下實驗,結果這次牛0棆當我的面前偷翻牌! 林0紜都沒有任何翻牌的意識。 | 張勝彥 |
3 | 作者 吳毅誠 標題 三種數位的謊言 內容 2017/9/15 主題:三種數位的謊言 共18分31秒 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jeff_hancock_3_types_of_digital_lies/transcript?language=zh-tw#t-321145 (Jeff Hancock) 作者:Jeff Hancock是史丹佛大學社會媒體實驗室的創始人,也是史丹佛大學傳播系教授,曾在加拿大擔任海關官員,也曾任康奈爾大學信息科學和傳播學教授。(https://comm.stanford.edu/faculty-hancock/) 作者認為3C中的謊言有3種 分別是 總管式、魁儡式和中國海軍 其中總管式是指為了不至於失禮而講的善意的謊言,而非故意要說謊的。 而魁儡式是指同一個人用個匿名的假帳號。 最後,中國海軍是指同一個人用許多假帳號發表評論或投票之類的通常是用在發表有關事、物的評論,因為會有許多假帳號幫自己,所以容易造成一種趨勢。 我覺得魁儡式是我們最常說的謊言,通常是為了玩網路遊戲、投票或發表評論。而中國海軍很像魁儡式謊言,不同的是魁儡式是只要有一個假帳號就算是,而中國海軍是有許多假帳號,所以犯了中國海軍就必定犯了魁儡式謊言,因為唯一的差別是時間和數量當第一次辦假帳號算魁儡式謊言,而第二次以後就算中國海軍了。 | 吳毅誠 |
2 | 作者 張勝彥 標題 你是否真的可以辨識出小朋友說謊呢? 內容 說謊是人格發展的一部份 要說出好的謊要有兩個關鍵原料:讀心術、自我控制 讀心術 :能分辨出不同的人對情況有不同知識的能力 自我控制:它是一種控制言論、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的能力 李光認為以下這三個認知都是錯的。 第一,小朋友在進入小學後 才會開始說謊。 第二,小朋友不是說謊高手。 我們大人可以輕易地 識破出他們的謊言。 第三,如果小朋友 很早就學會說謊, 那他們一定是有一些 性格缺陷, 而且他們將來長大後 會成為一個信口雌黃的人 作者發現,說謊無關 性別、國家、宗教 兩歲的小朋友, 30% 會說謊, 70% 會老實承認他們作弊。 三歲的小朋友, 50% 會說謊,50% 會說實話。 四歲的小朋友, 超過 80% 會說謊。 超過四歲以後的小朋友, 絕大多數都會說謊。 說謊的本質就是 我知道你不知道 我知道的事。 因此,我可以對你說謊。 | 張勝彥 |
1 | 作者 潘林陞 標題 2017/9/15日誌 內容 https://www.ted.com/talks/kang_lee_can_you_really_tell_if_a_kid_is_lying/transcript?awesm=on.ted.com_8iZY&utm_campaign=his_holiness_the_karmapa_the_technology_of_the_heart&utm_content=ted.com-talkpage&utm_medium=on.ted.com-twitter&utm_source=direct-on.ted.com&language=zh-cn 作者覺得有三大點是 錯誤的。 1.小孩子進入小學才會說謊。 2.小孩不是說謊高手。 3.如果5歲以下就會說謊 就是性格有缺陷。 作者覺得正確的: 1.你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很容易就可以說謊。 如何測謊: 1.新的圖像科技可以知道誰在說謊, 因為可以用這個儀器去查出臉部動作, 反而可以知道緊張不緊張去看推斷他 有沒有說謊。 2.偵測血流可以知道臉部輕微動作, 因為血流如果流動快速,就可以 知道緊張或不緊張。 | 潘林陞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泛科學 如何成為【白賊王】? 網址 http://pansci.asia/archives/32980 網站簡介 練習讓「謊言」更完美 只需要一點點練習,我們就可以說出一個難以辨別真偽的謊言 只要多一點訓練和組織的過程,「謊言」也可以臻於完美:變得更自然,且不必消耗太多的認知資源 經過訓練的實驗組,比較說謊及說實話的兩種情形,就反應而言幾乎看不出差異。 Xiaoqing Hu,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西北大學心理學系的博士候選人 在故意說謊的情況下,說謊行為更具有延展性、彈性較高。 相關書籍:雅克.納斯海(Jack Nashe),《透視謊言》,2012,商周出版。 | 吳毅誠 | |
19 | 網站名稱 主動說謊與被動說謊在不同階段的認知神經機制研究 網址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1211001722.htm 網站簡介 本研究將一個反應分為兩個部分,意圖形成階段和反應執行階段,同時操縱了反應性質(說真,說謊)和反應類型(主動反應,被動反應)兩個變量,並結合ERP技術來探討地主動說謊與被動說謊的內在認知加工過程及其相應的神經機制。本研究包含一個行為實驗與一個ERP實驗。在行為實驗中,一次trial裡屏幕會依次呈現一個注視點,一個提示和一個數字。提示有三種:"T"代表說實話,"L"代表說謊,"X"表示自己決定說謊還是說實話。在提示出現後,被試需要按下真話或謊話鍵確認提示或進行選擇,出現數字後再根據提示按下奇或偶鍵。ERP實驗也採用了相同的範式。結果發現:在意圖形成階段,只有被動說謊的反應時顯著慢於被動說真的反應時,同時被動說謊與說真在N2成分上差異顯著;而在反應執行階段,兩種反應類型說謊的反應時均顯著慢於說真的反應時,同時兩種反應類型的說謊與說真的差異直到晚期負成分(LNC)才體現出來,說明說謊反應相較於實話反應在兩種階段上均存在認知衝突,且這兩種衝突是不一樣的;同時主動說謊與被動說謊在意圖形成階段的認知機制上存在差異。 | 潘林陞 | |
18 | 網站名稱 幼兒說謊與承諾行為、錯誤信念理解的關係 網址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911001494.htm 網站簡介 正為探究幼兒能否有效履行對成人的承諾以及承諾與說謊行為的關係,本研究通過抵制誘惑情景的實驗範式,以118名3-5歲幼兒為被試,分別考察了在高承諾、低承諾與無承諾條件下,幼兒在聽聲音猜玩具遊戲中出現的違規及說謊行為。高承諾水平下,幼兒需向主試承諾不回頭偷看玩具;低承諾水平下,幼兒需認同主試提出的不偷看玩具的要求 | 張勝彥 | |
17 | 網站名稱 皮諾丘,你今天說幾個謊了?——2016 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網址 http://pansci.asia/archives/106528 網站簡介 「一個人平均一天會說謊 2.2 次,那麼即使希拉蕊(Hilary Clinton)和川普(Donald Trump)一天即便說謊一次到五次,這次數也和一般人的平均數相去不遠啦!」這次心理學獎得主的領獎代表 Bruno Verschuehe 在頒獎典禮上如是說。 | 潘林陞 | |
16 | 網站名稱 我們為什麼要說謊? 網址 http://www.psychcn.com/enpsy/201103/349449658.shtml 網站簡介 這是一個在講人為什麼在說謊的網站。 | 潘林陞 | |
15 | 網站名稱 如何找出誰在說謊? 網址 http://pansci.asia/archives/45863 網站簡介 最近太多社會案件都讓人心癢癢的,而這些案件都和說謊有關,我們就來了解吧! | 潘林陞 | |
14 | 網站名稱 試議必要謊言的形式及其必要性 網址 http://big.hi138.com/zhexue/zhexuexiangguan/201208/408771.asp#.WbyZOMgjEdU 網站簡介 謊言並非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都不正確。德國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弗裏德裏希 包爾生將必要謊言總結為三種形式。本文結合實際生活對這三類必要謊言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提出其必要性存在的幾點原因。最后指出也有一些道德家對必要謊言持嚴格的態度。 | 熊雲平 | |
13 | 網站名稱 泛科學 我們容易受騙,是因為大腦漏洞百出 網址 http://pansci.asia/archives/79292 網站簡介 我們的知覺意識,完全是大腦創造出來的虛擬「摹本」。而大腦在創造出虛擬「摹本」時,雖然模仿得惟妙惟肖,卻仍常會出現一些小錯誤。大腦中的這些小錯誤出現時,就會產生「錯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容易受騙的第一個原因。 | 張勝彥 | |
12 | 網站名稱 視破謊言的假面 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pamela_meyer_how_to_spot_a_liar?language=zh-tw 網站簡介 在任何特定的日子,我們受騙的次數起碼有10到200次,這些謊言的線索,可說是不露痕跡且有違直覺。《破解謊言》的作者Pamela Meyer說明,那些受過訓練、能識破欺騙的人辨識詐欺所使用的技倆和『關鍵跡象(hotspots)』──而且她主張誠實是一個值得維持的價值。 | 潘林陞 | |
11 | 網站名稱 說謊行為的可接受度研究 網址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911001AO0.htm 網站簡介 正儘管說謊被人們普遍視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謊言卻如空氣般地存在於人類的世界。對於說謊這一行為,人們無法避免,並且經常出現。然而不可避免不代表人人都會喜歡,時時出現不表示人人都能接受。人們對於說謊這一行為的接受程度究竟是怎樣的?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在將說謊行為作為一種功能性的溝通策略的基礎上對說謊行為的可接受 | 潘林陞 | |
10 | 網站名稱 認知負荷和謊言類型對說謊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 網址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911001571.htm 網站簡介 正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說謊與說實話存在不同的神經基礎,是兩個有區別的心理過程。本研究採用行為實驗的方法,通過記錄反應時和正確率等行為指標,探討說謊和說實話在行為上的差異。本實驗首次採用了更加接近自然形式的篇章的呈現方式,要求被試在閱讀完文章後,對故事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定的情節說謊。通過比較了不同說謊情節數目 | 潘林陞 | |
9 | 網站名稱 紐約時報中文網 說謊多了,你的大腦就會麻木 網址 https://cn.nytstyle.com/science/20161025/why-big-liars-often-start-out-as-small-ones/zh-hant/ 網站簡介 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稱,人們如果撒下一些利己的小謊,就有可能更進一步,編造更大的謊言,而且假以時日,大腦似乎會做出調整,去適應這種不誠實。「在他們的敘述中,起初發生的不過是些小事,但事情越來越大,然後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做出了極為惡劣的舉動,」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認知神經學助理教授塔利·沙羅特(Tali Sharot)說。她是週一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的這篇論文的資深作者。 每個人都會偶爾撒個謊,哪怕只是為了讓朋友感覺好一點(「這條裙子你穿著真好看!」),抑或是給沒回郵件找個借口(「我從未收到!」)。當然了,有些人撒謊的次數會比其他人多。 | 張勝彥 | |
8 | 網站名稱 TED別再欺騙自己了! 網址 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honest-liars-the-psychology-of-self-deception-cortney-warren-at-tedxunlv/ 網站簡介 欺騙自我是人類通病 說謊是因為無法接受事實 心理學大師弗洛依德曾提到,為了讓自己免於受傷,我們常會有「自我防衛機制」,讓自己不需面對現實帶來的可怕情緒和畫面。謊言百百款,但這幾種你一定不陌生: 1.否認:即使事實擺在眼前,還是要否認到底! 2.合理化:幫自己的行為找藉口! 3.投射作用:把自己不喜歡的個人特質套在別人身上。 4.情緒化推理:認為感覺就是事實。 5.以偏概人類會不斷說謊,多半是為了逃避某些真相,包括: 1.人都免不了一死。ˊ 2.人終將孤老而終。 3.生命並非生來就有意義,除非你自己去創造。 | 張勝彥 | |
7 | 網站名稱 TED你是否真的可以辨識出小朋友說謊呢? 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kang_lee_can_you_really_tell_if_a_kid_is_lying/transcript?language=zh-tw#t-10048 網站簡介 說謊是人格發展的一部份 要說出好的謊要有兩個關鍵原料:讀心術、自我控制 讀心術 :能分辨出不同的人對情況有不同知識的能力 自我控制:它是一種控制言論、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的能力 | 張勝彥 | |
6 | 網站名稱 未來family洪蘭—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網址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2845 網站簡介 美國新英格蘭大學(U. of New England)的教授史密斯(David L. Smith)在他的暢銷書《我們為什麼說謊?》(Why We Lie)中說:「說謊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它是一個超越法律和道德的求生本能。」 2006年,賓州大學有個研究發現,孩子說謊的頭號原因是「不想讓父母對我失望」,也就是說,孩子其實很在乎父母對他的看法,希望得到父母的歡心,但假如父母的標準太高,他達不到時,為了不使父母失望,就會說謊作弊來討好父母;或是父母很生氣要打人時,為了自保,他會說謊。這時就是史密斯所謂的「求生本能」 | 張勝彥 | |
5 | 網站名稱 天下雜誌洪蘭:我們為什麼愈來愈會說謊? 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9338 網站簡介 欺騙會改變大腦敏感度,使大腦逐漸接受不誠實的行為,當習以為常, 謊說得愈大,掌管負面情緒的杏仁核活化得愈少,當第一次騙人時,大腦會產生罪惡感,負面情緒的杏仁核會活化,愧疚之心會出來。但騙久了,罪惡感麻痺了,杏仁核的活化就小了,就不再有羞慚之心了。要阻止謊言唯一的方式,便是零容忍,即使不重要的事也不容忍說謊,才能杜絕在重大事情時的欺騙。 | 張勝彥 | |
4 | 網站名稱 教養方式、氣質與兒童對說謊的道德評價及其說謊行為的關係 網址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911001453.htm 網站簡介 正考察了教養方式和氣質與學齡兒童(6-9歲)說謊行為的關係,以及兒童對不同類型說謊故事的道德評價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採用白謊和黑謊兩種謊言類型,兒童對白謊和黑謊的道德評價均運用故事評價法,兒童的白謊行為是通過給兒童不稱心禮物然後問其是否喜歡來操作,兒童的黑謊行為運用的是抵制誘惑範式,規定兒童在猜謎遊戲中不能偷看動 | 潘林陞 | |
3 | 網站名稱 你偽善你說謊,熱成像都知道 網址 http://pansci.asia/archives/32286 網站簡介 當你說謊時會讓鼻子周圍和眼眶肌的溫度上升,同時也會激發腦部獎賞系統的其中一個部份-腦島。腦島的作用是偵測和調節體溫。因此,腦島的活躍程度跟體溫呈現負相關:腦島愈活躍,體溫改變就愈低。當我們從事需要心力的工作時,臉部溫度會下降;遇到讓人焦慮的事件則溫度上升。 | 吳毅誠 | |
2 | 網站名稱 馬可·坦布斯特:真實和謊言的魔力 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marco_tempest_the_magic_of_truth_and_lies_on_ipods/transcript?language=zh-cn&from=singlemessage 網站簡介 我是个魔术师,我喜欢的魔术类型 是用科技创造 错觉的魔术 所以我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所从事的事情 这是个应用软件 我觉得它对艺术家们有用-- 特别多媒体艺术家 它能在几个移动设备之间 进行多屏幕视频同步 我向在座的观众 借了这三台ipod 协助我进行表演 我将通过它们来向大家讲述 一点我最喜欢的一个主题 欺骗 | 潘林陞 | |
1 | 網站名稱 TED Jeff Hancock: 三種數位的謊言 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jeff_hancock_3_types_of_digital_lies/transcript?language=zh-tw 網站簡介 這部影片是史丹佛大學傳播學教授Jeff Hancock的演講,作者認為3C中的謊言有3種 分別是 總管式、魁儡式和中國海軍。 其中總管式是指為了不至於失禮而講的善意的謊言,而非故意要說謊的,而魁儡式是指同一個人用個匿名的假帳號,最後,中國海軍是指同一個人用許多假帳號發表評論或投票之類的通常是用在發表有關事、物的評論,因為會有許多假帳號幫自己,所以容易造成一種趨勢。 | 吳毅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