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奇萊雅火神祭探討

專題名稱 撒奇萊雅火神祭探討

專題描述 因為國二上學期的服務學習,因緣際會的來到撒固兒部落參訪。第一次認識了撒奇萊雅族。並且認識了他們的歷史,以及獨特的火神祭。於是我們開始研究撒奇萊雅族的歷史、火神祭的意義、以及未來發展。

隊伍名稱 ADULT

指導老師 陳台華 

參賽學生 陳德懷 高敬瑄 陳宏毓 章丞儀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陳德懷 高敬瑄 章丞儀 陳宏毓
來源 自製
描述 引用維基百科,先做個火神祭草搞
陳德懷
9作者 原住民委員會
來源 原住民委員會
描述 了解撒奇萊雅族人數
陳德懷
8作者 潘繼道
來源 http://www.etsa-ac.org.tw/wp-content/plugins/downloads-manager/upload/NO.16p.87-100.pdf
描述 內容有關於王佳函的論文
陳德懷
7作者 意智尹
來源 https://www.academia.edu/28450329/%E6%92%92%E5%A5%87%E8%90%8A%E9%9B%85%E8%88%87%E5%BE%B7%E8%88%88_%E6%9C%83%E8%AD%B0%E8%AB%96%E6%96%87_.pdf
描述 有提到撒奇萊雅族族群文化
陳德懷
6作者 陳德懷 章丞儀 高敬瑄 陳宏毓
來源 自製
描述 近年來撒奇萊雅族人次統計圖,資料來自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德懷
5作者 黃宣衛
來源 https://www.th.gov.tw/new_index/pages/e/e_18_download.php?COLLECNUM=401059306
描述 撒奇萊雅(Sakizaya)是臺灣的一個新興族群,2007年1月17日才從
阿美族脫離出來,成為被官方承認的臺灣原住民第十三族。
高敬瑄
4作者 楊仁煌
來源 http://ir.lib.cyut.edu.tw:8080/bitstream/310901800/8902/1/310-P339-388++%E6%92%92%E5
描述 為紀念頭目及其夫人,保護族群而犧牲之英勇事蹟而舉辦火神祭,以及敘述被處以死刑的慘狀。
高敬瑄
3作者 林曜同
來源 http://dore.tacp.gov.tw/tacp/dore/file.php?_session=C0bq3vKt7QJgMG24&_path=../pingpu&inc=downloadFile.php&file=000efk.pdf&_field=doreUploadfile1
描述 內容包括火神祭流程表、撒奇萊雅名稱由來等等
章丞儀
2作者 吳慧馨、撒韵‧武荖
來源 https://www.apc.gov.tw/portal/getfile?source=2D838540F5D6F659FAFB9859EF31AC3B381A272F479D65D98D902DFAAFC2E1547DC5708D081B7C46721993635F27D85CB2F2B0F09D2CE0C53B91B9DF71659F0C&filename=ED0F29945489E79CA6A2E56B9C03EA79DAAAA1F7214E470D1781DD45E12FF0E0491
描述 報告以台灣原住民
Sakizaya 撒奇萊雅族為例
陳德懷
1作者 黃 宣 衛、蘇 羿 如
來源 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download/journal/68-3.pdf
描述 文化建構視角下的 Sakizaya 正名運動∗
陳德懷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7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ADULT-使命式小論文-撒奇萊雅火神祭探討
說明
紀錄小論文製作過程
章丞儀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0/1最後修改
說明
組員和老師討論小論文如何收尾。
章丞儀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3/17國福社區
說明
國福國小的同學帶領我們到社區參觀,並更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及歷史。
章丞儀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9月製作小論文
說明
利用時間製作小論文,老師提醒重點,小組進行討論內容。
章丞儀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8/20參加豐年祭
說明
撒奇萊雅族的豐年祭和它族差異不大,大多為唱歌跳舞,別族也會一同參加。
豐年祭相當於過年,族群認同薄弱,豐年祭舞蹈和阿美族很相似。
章丞儀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8/19 訪問
說明
在豐年祭舉行前進行訪問調查。
章丞儀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祭典
說明
國福社區內的祭典說明牌,以及祭典的舉行地點。
章丞儀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陳台華
標題 心得
內容
慢慢看著學生從完全沒有概念到做出成品,從一開始懶散怠惰,交代作業都沒完成到後來一整天都在想著小論文,最後一起按下送出PDF檔的這個過程其實非常感動。
可能因為寫這份論文的同學並非全是自願,所以在一開始的積極度不夠。但中期開始,每位同學都很努力,很認真的準備這份論文,我的要求也都能達到。犧牲了自己的休閒時間,在平日中午以及假日,聚在一起討論撰寫論文。
也許他們不是班上最聰明、或成績最好的,但卻是最努力的。相信他們在這次有得到慢慢的收穫。

陳台華
9作者 章丞儀
標題 製作小論文時的打擊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
內容
在製作小論文的時候,受到了不少打擊,如:論文打到一半電腦當機、影片存檔之後卻開不了檔案等等。雖然遇到挫折的時候心情都非常低落,但是看到其他組員為了小論文的付出和努力,就充新燃起了動力,就這樣走走停停的完成了人生第一篇的論文,相當的有成就感呢!
謝謝我們的組長-德懷,為了小論文想到近崩潰的境界。也謝謝一路上幫助我們的同學、學長姐、老師和社區的族民和居民,沒有你們,我們是無法完成這個論文的! 最後,非常謝謝我們的指導老師-台華老師,為了小論文,上課都感覺快靈魂出竅了,中午也犧牲休息時間幫我們看論文,真的辛苦了~

章丞儀
8作者 陳宏毓
標題 對撒奇萊雅族的看法
內容
我對撒奇萊雅的看法是,很有勇氣和正義,就算他們被追殺也是一樣絕對
不會丟棄自己的族群,如果哪天我也被追殺,也不可能像撒奇萊雅族的族
人一樣,能犧牲自己保護族人,我挺喜歡撒奇萊雅族的,我因該要向他們
學習,做一個有勇氣保護大家的人。

陳宏毓
7作者 陳宏毓
標題 火神祭的看法
內容
在去了多次的國福社區探訪,我們從訪問中了解到了撒奇萊雅族的一些歷史,撒奇萊雅族從以前逃難到現在被認定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的,而他們也有屬於他們特有祭典巴拉瑪「火神祭」,火神祭是撒奇萊雅族人用來追思祖先的祭典,有七道法禮和五種顏色都有各自的特色。可惜的是我們這次去只能參加豐年祭,但到了現場我們也了解到了原住民是多麼的熱情,而且還不只有撒奇萊雅族人在這,還有許多不同的族人和各地區來的人一起來參加這個重要的祭典。我們也從書本和網路認識到了撒奇萊雅族各式各樣的文化,撒奇萊雅族真的很神奇呢!

陳宏毓
6作者 陳德懷
標題 對火神祭的看法
內容
我對火神祭的看法,我覺得這祭典的由來很酷,他是因為在1878年時,因為
開山撫番的關係,撒奇萊雅人反抗,結果清軍火攻打過來,剩下的人只能在阿美族
裡隱姓埋名,火神祭是對祖先的思念與追思,他們後來的努力造就了今後他們的撒
奇萊雅

陳德懷
5作者 陳德懷
標題 完成論文感想
內容
這次主要擔任的是隊長也就是住要做小論文整體結構,剛開始使原本以為很輕鬆,但是我們
還沒很完全的懂撒奇萊雅族,所以在參考資料的時候我們就會遇到許多瓶頸,我們要謝謝他
們頭目黃爺爺,他告訴我們許多有關族人的事情,懂得比網站上的還要多很多

陳德懷
4作者 高敬瑄
標題 火神祭心得
內容
我們這次為了要去了解撒奇萊雅的火神祭,我們親身去訪問長老,長老告訴我們火神祭的由來還有他對族群的認同,他說火神
祭是他們特有的祭典,所以有時候在外地工作的族人想請有薪假回來有時候還不一定請的到,畢竟這種特有的祭典在外面搞不好還有
人不知道,但豐年祭就不一樣了,豐年祭是幾乎每個原住民都有的祭典,他們請假還有一定的程序只要提供證明為原住民的戶籍謄本
即可辦理放假,還有詢問到一名阿美族的族人,他對撒奇萊雅的看法是他們很勇敢很厲害,要讓政府認同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了,更
何況當時還被清軍追殺隱姓埋名的躲在阿美族裡,最後被政府認同成立時大家都很開心,我佩服他們的地方是他們從來沒有放棄的念
頭,更何況他們只有8.900人而已,大家都團結一條新的努力到現在,才有現在的撒奇萊雅族。

高敬瑄
3作者 高敬瑄
標題 完成火神祭感想
內容
這次小論文是我第一次參加,我發現這件事是沒辦法一個人完成的,需要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在
參加比賽之前,我們有去他們部落訪問頭目,頭目黃爺爺告訴我們他們豐年祭是可以開放讓別的
族群來參加的,但是不可穿自己族的衣服,因為感覺很不尊重沒禮貌有點歧視的感覺,最讓我覺
得有趣的事情是他們火神祭當晚門口會擺設像似祖靈台的東西,他供奉著酒、檳榔、檳榔葉,是
祭祀祖靈的必需品。

高敬瑄
2作者 章丞儀
標題 踏查心得
內容
還記得班導第一次帶我們去踏查的時候,我們對撒奇萊雅族絲毫不認識,在踏查的過程中,有老師、慈大的學姊和國福國小的弟弟妹妹為我們解說、說明,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歷史和文化。我們還親身去訪問長老,長老告訴我們火神祭的由來還有他對族群的認同,很謝謝長老幫助我們完成小論文!

章丞儀
1作者 章丞儀
標題 完成小論文的經過心得
內容
我在過程中更加了解撒奇萊雅族火神祭的歷史。在製作小論文的過程中,因為時間的關係,都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和自習的空檔蒐集和整理資料,雖然累歸累,但完成後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雖然撒奇萊雅族的族人持續上升,實際擁有血緣的人數遠超過登記人數,文化的傳承會不會因為時代的轉變而流失??這也是撒奇萊雅族未來的重要課題!

章丞儀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萊雅族口傳故事
作者 劉秀美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簡介(摘要)
花蓮縣撒奇萊雅族口傳故事和地理位置分布圖,祭典的照片等..........
導讀
了解到了更多的撒奇萊雅的故事,全都是由長輩們代代口耳相傳的,保存著撒奇萊雅族的部落歷史,其中調查範圍包含新城鄉北埔村、花蓮市(撒固兒部落)、壽豐鄉水璉村、豐濱鄉磯崎村、鳳林鎮山興里(吉拉卡樣)及瑞穗鄉(馬立雲部落)
陳宏毓
4書名 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
作者 王佳涵
出版社 高雄復文
簡介(摘要)
本研究以長時間被歸類為阿美族的撒奇萊雅(Sakizaya)族裔為對象,藉由參與族群復振運動及部落活動,進行田野觀察與深度訪談,探究撒奇萊雅族裔遊走於撒/美邊界所體現之揉雜(hybridity)的文化實踐與流動的認同想像,呈現當代族群身分的認同意義疊置、糾纏的複雜樣態。
  本文首先探索撒奇萊雅族裔與阿美族之間曖昧糾結的族群界線,這糾結包含了區變撒奇萊雅認同之線索的任意性;撒奇萊雅族裔在過去「失憶」、「溯源」、「建構」的歷史進程,如何理解自身;正名後,族裔對「撒奇萊雅身分」回返的追尋,以及與阿美族長期混融的共時性影響,所衍生模稜矛盾(ambivalence)的擺盪認同處境。接著,則是透過撒奇萊雅族裔復振運動的分析,嘗試理解撒奇萊雅文化在重新建構的過程中,如何因應外界對族群既有想像而做回應;族人於撒/美混融的生活經歷中如何徘徊於文化展演與文化真實之間,且在其中牽涉到族群情感、資源利益、撒/美的緊張關係等多重的糾葛。最後直得強調的是,本文的用意並非是在對撒奇萊雅族裔的揉雜認同提出定義,而是在嘗試藉由撒奇萊雅族裔仍在建構、演變,既是「成為」(becoming)又是「存在」(being)的認同意識,瞭解族裔揉雜認同的生成與變遷,提供一個重新思考當代社會族群分類的可能性。
導讀
書裡告訴了我們族裔對「撒奇萊雅身分」回返的追尋,以及與阿美族長期混融的共時性影響
高敬瑄
3書名 火光中的撒奇萊雅
作者 陳奕杰
出版社 國立東華大學
簡介(摘要)
撒奇萊雅族榮耀歷史與文化的【火光中的撒奇萊雅】
導讀
撒奇萊雅和噶瑪蘭族為了維護土地抵抗清兵而聯手了,但清兵的仁和武器都比他們厲害很多,所以最後只能選擇撤退。大頭目_孤木.巴力克只能率領族人逃到砂婆礑山,而當他在思考怎麼下一步時,突然有種聲音傳到了他的心裡,大頭目和他的妻子犧牲了自己保護族人,巴利克在死前說:【你們可以傷害我的身體,但不能傷害我的心。】
而帝瓦伊爺爺的祖父為了生存讓撒奇萊雅族融入阿美族的部落。他們互相融合文化且通婚,而撒奇萊雅族人也沒忘記自己是誰,熬了多年終於正式被認同了!
章丞儀
2書名 臺灣南島語言叢書
作者 沈文琦
出版社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簡介(摘要)
本書主要探討撒奇萊雅語,不同於過去研究將撒奇萊雅語納入阿美語方言,本書對撒奇萊雅語的分布和現況、音韻結構、詞彙與構詞、和語法結構,首次有完整的介紹與呈現。此外,書中也提供二則與撒奇萊雅語文化有關之長篇語料及500詞基本詞彙,全書所有語料由族人蔡宜庭老師提供並親自錄音,可供線上聆聽,希望透過本書出版,能提供給臺灣原住民、族語教師及關心原住民語言保存、發展之學者專家作為教學及研究之參考。
導讀
這本書提甕了我們撒奇萊雅族的族語
還有許多其他不同族的語言
高敬瑄
1書名 認同的路徑: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
作者 靳菱菱
出版社 麗文文化
簡介(摘要)
《認同的路徑: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一書,旨在對族群認同議題進行探討,而這樣問題意識的背後,有作者出於公私兩方面的關切。在個人的層面,如作者於本書〈自序〉中所描述的,生在父親為外省人,母親為本省人的跨族群家庭,在生活的各個面向裡,總會不時面對認同的刻板印象,以及隨之而來的排擠和錯亂。在公眾層次上,族群認同一直是困擾著臺灣的難題,歷史發展的曲折糾葛,結合了政治立場的不同選擇,族群問題或顯或暗,一直都是這塊土地難以癒合傷。要直接回答如此龐大而深刻的問題,作者選擇了原住民作為研究對象,除了避開直接的政治紛擾。原住民雖僅佔臺灣2%人口,族群內部的構成卻十分複雜。本書的焦點置於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兩者之間的比較,更是具有深意的選擇,兩者都在各自的正名運動中獨立,前者脫離阿美族,後者脫離太魯閣族,然而結果卻大不相同,撒奇萊雅族獨立過程平和,和阿美族未表示反對,然而卻在推動了許多文化復振運動後,始終未建立起強烈的自我認同,族人仍遊走在撒奇萊雅族和阿美族之間;太魯閣族在脫離的過程中便受到賽德克族人的反對,並透過的教會和地方行政的協助下,開啟了完整的族群認同。同樣的起點,南轅北轍的結局,正突顯族群認同的複雜特質,提供了最佳的觀察點。
全書含緒論、結論共八章。諸論指出過去政治學領域對原住民研究的關注度有限,2000年原住民正名運動,新興族群形成過程中建構論和原生論的討論,呼應了政治學的重要討論;並概述了撒奇萊雅族和太魯閣族的正名經過,以及研究方法與限制。第二章則對「認同」一詞進行了理論的回顧,除對原生論(primordialism,即認為人們會依語言、血緣、土地等先天要素,自動歸屬於固定的族類)和建構論(constructivism,強調族群是隨脈絡變化的後天聚合),並提供了認知心理學和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看待臺灣的族群認同。第三章則討論基督教和原住民族群認同的關係,基督教教義雖對原住民部落原有的信仰和文化帶來巨大的變化,長期下來亦覓得了共處的平衡點,反而讓原住民傳統得到保存,並成為原住民正名和族群運動重要支持力量。第四章則簡述了臺灣原住民正名運動的緣由和發展,指出正名運動主要運用「重新建構族群分類系統」、「尋找歷史」、「凝聚草根力量」、群眾動員等策略。在作者看來正名運動最主要的動機是為了公開宣示自己更明確的身份,區別和他者的差異。第五章和第六章則運用大量口述,分別概述了太魯閣族和撒奇萊雅族各自族群建構歷程,前者堅實的族群邊界,有其客觀條件的優勢,使得它能和他者進行明確區隔;後者則試著和學界、官方合作,重新「發明」傳統,結果族群的認同依舊游移。作者最後對兩者進行了比較,指出在策略上,都試圖找尋歷史的截斷點、發明與再現傳統、界定我屬族群範圍等手段,然而知識菁英和族人對正名目的的不同認知,結果造成了違背族人日常生活的習俗和記憶,「為強調區別而創造」,形成未與族人生命歷程結合的空中樓閣,「終究會淪為少數人自我安慰式的想像」。
我們或可將作者的說法,歸結為一種以原生論為基礎的建構論,或言指出認同建構的極限。是否能成立,則賴未來學界的檢視。無論如何,該書勾勒出了族群認同這個議題的複雜,它絕非一條有著明確指示的筆直道路,而是彎曲環繞、甚至滿是泥濘未有任何依憑的荒地,任何簡單的概括,或想當然的推測,都只會帶來更大的錯誤與災難。認識問題的難解,繼續努力地抽絲剝繭,或許比一刀兩斷地強作解人,更為重要,至少對族群認同問題應如此看待,或許是本書所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吧。
導讀
這本書告訴我太魯閣族與撒奇萊雅族的比較
高敬瑄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撒奇萊雅族巴拉瑪火神祭陳德懷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撒奇萊雅火神祭探討 專題報告高敬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