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畢露-原住民工藝的傳統藝術與時尚創意
集會場一邊,販賣許多原住民服裝及手工藝品,有傳統的木雕、月桃編織,也有創新的商品,如手機吊飾、耳機、筆記本、琉璃珠、背包等,共同點是外觀都有原住民的圖騰,及辨別度較高的顏色。
外來文化開啟部落大門後,文物傳統就變得脆弱,當傳統的手工藝遇到現代,如何能延續傳統,又能兼具創意時尚,是我們想要聚焦的的課題。
文化創意產業是現在的主流亮點,我們身處的花蓮在舊酒場區及花蓮舊火車站也相繼成立了文創園區。如何在豐富精采的文化元素中,發揮及延伸原住民手工藝特性與美感,進而達到文化傳達,且能創造商機與生機。
我們專題研究方式將以訪問原住民文創工作者、實地到文創園區去參觀、文獻探討,三個方向進行,試著整理出原住民手工藝作品「品牌化」的可行性。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 | 作者 何政哲(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 來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描述 關於Siku阿姨的談稿 | 孫銘謙 |
9 | ![]() | 作者 王應棠 來源 藝術觀點 2011年10月 卷48 第78-84頁 描述 路在哪裡?原住民當代藝術場域與意識部落 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所涉及的議題,其實不是行動者個人的努力可以決定的,而是涉及創作者在個人層次與主流文化藝術場域的關係,以及集體層次是否可以創造出一個相對自主的原住民藝術場域的可能空間。 | 陳翊宇 |
8 | ![]() | 作者 萬煜瑤 來源 台灣工藝季刊 2009年2月 第32期 第6-11頁 描述 原住民工藝-當代藝術的美學表現與可能 原住民藝術研究大多置於族群傳統,近年百花齊放。臺灣原住民藝術的傳統樣貌,深植於族群傳統文化脈絡,反映出群體意識、土地及區域特質,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並且注重應用性的視覺藝術表現。 | 陳翊宇 |
7 | ![]() | 作者 朱宗慶 台南科技大學 來源 http://www.lib.tut.edu.tw/lecture_siew/961106/siew10.ppt 描述 這案是在網路搜尋到的:簡報主要是談「藝術 vs. 文化創意產業」 其中提到了文化創意產業定義(p.5):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運用,具有創造 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 P.28-P.30也恰巧提到了「原住民纖維染織工作坊計畫」,剛好符合我們這次準備的主題。 | 孫銘謙 |
6 | ![]() | 作者 李美娟 來源 http://www.lcvs.kh.edu.tw/site/adm-lib/artedu/台灣美術賞析/藝術講座-台灣原住民視覺藝術.ppt 描述 網路搜尋取得:台灣原住民的圖騰與藝術表現簡報 這個簡報說明一些台灣原住民的圖騰崇拜、雕該、陶藝等 也簡單的說明部份的象徵。 整份資料當中,最引起我好奇的是特別提到人面紋的圖騰可能代表祖先,也可能與獵首和保有首級有關。 | 孫銘謙 |
5 | ![]() | 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來源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重大政策 描述 原住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3年(99-101年)計畫 產業問題評估 1.缺乏產業特色 2.資源整合不易 3文化、觀光資源豐富,但仍需整包裝行銷 4.文化創意產業待發展 5.產銷通路機制久具完整 6.育成陪伴機制未周延完備 | 陳翊宇 |
4 | ![]() | 作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來源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重大政策 描述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102-105年度) (一)持續輔導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辦理「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推廣計畫」、「原住民族文化產業認證制度推廣計畫」及「原住民族工藝薪傳獎活動」等三項計畫,辦理工藝師甄選及工藝精品認證及後續輔導。 (二)建構原住民族創業育成暨產品拓售機制,辦理「臺灣原住民族創業育成中心計畫」及「臺灣原住民族產品拓銷據點計畫」,於北、中、南、東區各設置1處育成中心,擴大服務範圍及提升服務便利性,提高受輔導對象申請意願,並於南、北2處設置產品拓銷據點,並進行據點之地點甄選、管理者遴選及相關行銷推廣等工作。 (三)進行推動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輔導原住民產業經營管理暨技術服務,舉辦「原住民族產業博覽會」,邀集國內原住民商家進駐展售,吸引國內外民眾進場觀展。 | 陳翊宇 |
3 | ![]() | 作者 吳秀梅 來源 吳秀梅提供 描述 吳秀梅13歲時,因一本時尚雜誌,開始夢想成為一個設計師。 從花蓮海星中學到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科完成學業,七年半工半讀的經歷,有了最紮實的製作經驗。 透過比賽、媒體、展覽不斷的推銷自己,並與團體或藝人合作,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終就成立了湛賞文化藝術工作室。 | 陳翊宇 |
2 | ![]() | 作者 許瑄 辜雯華 王進發 來源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第十二期 2012年12月 第185~244頁 描述 原住民文化工藝產業發展之研究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要成功的推動必須精緻化地方文化產業,提升品質、美感、注入文化及創意設計,建構屬於臺灣特色的產品風格,以做為全球化下識別的符碼使其提升於國際舞台。原住民文化是台灣根生之本土文化,極具文化特殊性,具備相當的國際識別性與競爭力。 此檔案探討了原住民文化工藝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困境,以及如何找到成功的空間。 | 陳翊宇 |
1 | ![]() | 作者 陳芬苓 來源 國家與社會 2008年6月 第四期 頁1-42 描述 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地方文化產業強調利用人們生活相關的文化與在地特性,藉此發展成為受到當地認同與觀光客喜愛的產業,政府也於2002年提出「挑戰2008國發展計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文化產業已成為原鄉再造的夢想。 此檔案利用訪談法,瞭解桃竹苗地區原住民族群經濟困境的現況,分析原住民部落目前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及討論未來原鄉地方文化產業化的可能性。 | 陳翊宇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陳翊宇 標題 參觀花蓮舊酒廠文化園區1031024 內容 我今天來到花蓮舊酒廠文化園區,看到許許多多的攤位,有很多是賣原住民小飾品的商家,就讓我想起去年我在峇里島的情形,峇里島是觀光勝地,有非常多的遊客,在那裡也有非常多像我們,賣著當地傳統原住民小飾品,有很多外國遊客選購,我們甚麼時候才會像他們一樣,向外推銷,不只是國內,還要向全世界推銷我們。 | 陳翊宇 |
9 | 作者 孫銘謙 標題 我們匯入相片及製作youtube影片、網站截圖的方式 內容 這是今天第二份進度 http://www.faststone.org/ FastStone圖像瀏覽器5.3 免費程式 這是我主要的相片管理和截圖程式,在程式的選單=>螢幕截取,即有要截取網頁的相關選項,很方便,而且是免費的。 相片傳輸用手機的部份就直接以gmail傳送,在從電腦處理。反而用相機比較麻煩,有接傳輸線,但相機的相片比較清楚。 | 孫銘謙 |
8 | 作者 孫銘謙 標題 研究目錄架構 內容 剛開始設定的題目我們以為資料應該很多,很好搜集。實際研究之後,才發現資料量很大,超出我們原先所想的。今天和陳翊宇在學校討論一下,大概會從下列幾個方向來匯整資料,但目前還是草稿,有可能會再調整: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如專案簡介) 二、研究問題:以我們的研究對象Siku阿姨及其工作主體,了解原住民工藝的傳統藝術融入時尚創意之中的現況、成果及目前面對的困境。 三、研究方法(要畫圖表示) 貳、正文 一、介紹原住民工藝的傳統藝術 二、說明我們理解的文化創意產業 三、Siku阿姨的訪談 四、傳統藝術vs時尚創意 五、品牌、銷售及產業現況 七、困境 參、結論 要討論的是:報告中是否加入一些拍攝的相片來說明,還要請教老師是否符合論文格式。 | 孫銘謙 |
7 | 作者 孫銘謙 標題 提高網路搜尋資料的正確性心得 內容 上個禮拜六,陳老師有說檔案庫和相關連結進度需要加強,也許是因為這幾天都在補習,比較沒時間整理資料,因此在禮拜三、四的時候,有做資料的查詢,我們先在網路打關鍵字,在找尋該資料的ppt、連結等,這樣不但可以找尋到資料,也可以查到別人提供的圖片與影像,對資料的了解度也提升了。 而在網路資料搜尋的部份,我也歸網一些小小的心得: 例如要找siku阿姨的資料,我會試著在google搜尋打入數個關鍵字,會提昇資料的正確性。 在google中輸入「siku 吳秀梅」就可以找到很多的網站。如果要找特定的檔案類型,可以加入如「原住民 圖騰 ppt」「原住民 文創 pdf doc」,即會有大量的相關資料被找到。 我覺得網路上找資料不是難事,但如何選出真正需要的資料需要一些精力,太多的檔案列出,有時反而會眼花。我是利用google找出的列表,下方有部份的內容來做判斷,點選可能是符合需求的連結,目前成功的機率很高。 | 孫銘謙 |
6 | 作者 孫銘謙 標題 論文寫作注意事項 內容 星期日下午兩點,和陳老師、吳老師約定在復興國小碰面,主要是討論目前我們的進度。 老師說目前雖然都有完成一些項目,但仍有部份的資料要補強。 除了論文本身之外,包括藏書閣、札記本及相關連結等項目要再加強。 寫論文...好難! 今天要陸續上傳這兩天查詢到的參考資料及整理最後的報告。 希望努力會有好的結果。 | 孫銘謙 |
5 | 作者 陳翊宇 標題 逐字稿:訪問湛賞文化藝術工作室負責人-吳秀梅20140928 內容 梅為吳秀梅負責人,宇為學生陳翊宇 宇:為什麼要做這行?學習背景及過程? 梅:當初年輕是拒絕聯考的小孩,讀了職校後,發現自己對設計有興趣,再從設計的領域中發現更多的樂趣。在設計的當中涉獵了原住民這塊,也有一些人來幫助我,讓我對我自己的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所到目前在這行也做了十幾年,當然最終的目的是賺錢。 宇:創作靈感來源? 梅:因為我是原住民,所以我所有的創作都是以原住民的圖騰為開始,然後就開 始研究所有原住民這一塊的所有的環境,再將靈感放到我的設計裡面。 宇: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是否有一個中心圖騰? 梅:14族有14族不同的圖騰,會從他們自己的生活文化去看,例如:蝴蝶紋是魯凱族,百步蛇是排灣族,還有另外一種的就是顏色,跟服裝的線條,可以去分辨不同的族群。 宇:你將自己的作品定位為傳統藝術還是創作藝術? 梅:一開始時先認識傳統,然後再加上創意,那就是我可以開發的一些商品,一定要先從認識傳統開始,用傳統的原素加到時尚的環境裡面,這就是你自己的創意,就是所謂的「文創」。 宇:到這裡買東西的是個人較多還是團體較多?如果是個人的話,是漢人較多還是原住民較多? 梅:一開始我設定的消費者是這兩種都要(漢人與原住民),我都需要,但是現在以漢人居多,因為設計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市場化,所以漢人他們較能接受,以市場來講,也是因為漢人的市場較大,原住民市場較少,以人口數來說的話。 一開始也是以個人消費較多,但後來有一些團體需要團體的制服、需要團體的T恤,變成現在團體訂購較多,像你現在看到的有些T恤,都是團體訂購。 宇:消費者到這裡來買原住民服裝的主要用途? 梅:以到我店裡的消費者來說,因為現在我所設計的作品定位消費者為漢人,所以現在我設計的都是包包、飾品之類的,他們接受的程度也較高,都是自己使用較多。 宇:員工人數?是漢人或是原住民? 梅:我現在有分成兩種,一個是代工,一個是我自己雇用,我自己雇用部分,三個漢人,兩個原住民。我們會跟外面一些設計師合作。 宇:對自己產品的發展與願景? 梅:其實我對原住民的這些產品是非常有信心,可以運用的地方非常多。接下來是想將自己的品牌推銷出去,現在跟台中的廠商有合作,有皮包、有鞋子,近期還有服裝秀。 宇:消費者大多是買什麼產品? 梅:以飾品為主,飾品是現在賺錢的產品,服裝設計是要打響知名度,將產品「品牌化」。 | 陳翊宇 |
4 | 作者 陳翊宇 標題 立足「傳統」、看見「時尚」20141010 內容 爸爸給我一本「順益台灣、印記原民」-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專刊,其中提到,歷史告訴我們,部落大門一旦為外界打開的同時,也就註了它必然要在歷史中步步消退的命運。 但是在文化產業出現可以使少數族群再重新定義與構自我認同之外,藉由文化產業的建立,對族群之外的公眾也有展示的功能。(陳芬苓,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家與社會,2008年6月,第四期) | 陳翊宇 |
3 | 作者 陳翊宇 標題 訪問心得-訪問湛賞文化藝術工作室負責人-吳秀梅20140928 內容 我們今天來到了舊鐵道文化園區(石來運轉旁),訪問湛賞文化藝術工作室負責人-吳秀梅,我們一走進去,看到了許許多多的飾品、包包,上面結合了原住民的圖騰,但具有現代的流行元素,其中,有一些套著原住民服飾的小玩偶,一開始,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小玩偶,結果,走過去仔細一看,竟然是酒袋,中間可以放一瓶酒,讓人意想不到新奇的設計。 我問吳阿姨許多的問題,原來,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去鑽研原住民文化,從生活習慣,到服飾文化,服飾文化又可再細分紡織和圖騰去研究,全台跑透透,再將學到的與現代創新結合,讓他們所設計的東西有現代的風格,還有原住民的元素,具新鮮感。 他們的客源大多是平地人及外國人,他們說原住民的市場太小,沒辦法賺錢,他們利用創新的服飾,辦許多的服裝秀,還幫明星設計,打響他們的知名度,以拓展客源,最主要維持工作室經濟的是飾品小物及包包。 | 陳翊宇 |
2 | 作者 陳翊宇 標題 參觀心得-第五屆全國學生原住民海報創作設計競賽成果巡迴展 20140920 內容 今天我們來到了花蓮縣原住民族文化館,這裡正在展覽第五屆全國學生台灣原住民海報創作設計競賽成果巡迴展,在展覽裡,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傳統圖騰,加上年輕人的新巧思、新設計,也看到許多人的設計融入了台灣圖案,代表族群融合。 其中,其中一幅我最喜歡的,這幅畫上有一層布幕,上面是十四族的圖騰,他們正準備演戲,畫中還有一個人,偷偷掀開布幕,往外面張望,看看觀眾多不多。在台灣,原住民的特色與傳統,很多人不太瞭解,是因為他們沒有去接觸,這幅畫藉由一齣戲,要來展現我們豐富的傳統習俗,還有,只靠單一的傳統是不足的,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加上創新,傳統與創新,才會吸引人去接觸。 | 陳翊宇 |
1 | 作者 孫銘謙 標題 參觀心得-第五屆全國學生原住民海報創作設計競賽成果巡迴展20140920 內容 這次的參觀活動,讓我學到很多知識和收穫,例如:各族的代表圖騰、如何分辨各族的圖畫,如:魯凱族與排灣族以百步蛇為畫的主題,鄒族則是以梅花鹿為主,相信這一定和各族的傳統與傳說有關,我們還參觀原住民傳統服飾的介紹,我發現,除了有原住民傳統的圖騰,更加上許多現代創意,讓我們看了一目了然,像達悟族不僅有傳統的拼板舟圖案,也加上了代表達悟族的飛魚,讓傳統的圖案顯得更有創意。 另外我有特別喜歡的圖畫,從南到北都有畫著各個原住民的圖騰,中間還隱約畫著台灣的番薯形狀,代表著台灣原住民的特別! 台灣原住民的服飾之美,是百年來文化的傳承與淬煉,每族都有其代表各族的圖騰,其背後有著相當的意義。我們想了解並研究,在守護傳統文化之美與現代創新上如何完美結合,並將文化傳承延續。 | 孫銘謙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 | 網站名稱 春夏服裝秀 族群美感締造時尚 20131117 網址 http://youtu.be/9IEVt2r4Srk 網站簡介 黃色、黑色交錯的禮服是運用了撒奇萊雅族的服裝底色來做出來簡單大方的春裝,撒奇萊雅族的服裝設計師吳秀梅,大膽運用原住民文化特色做為設計靈感的來源,在台北市舉辦2014年春夏原住民族服裝秀。 不僅看到撒奇萊雅族融合現代的時尚服裝,也有噶瑪蘭族黑白色調洋裝讓在場的民眾都說棒。 吳秀梅在民國89年拿下他第一個服裝競賽的首獎,開啟了她原住民族服裝融合現代時尚的設計師之路,然而在11月17號這天推出2014年款的春夏裝,這場服裝秀也在阿美族藝術家的畫廊舉行,同時可以看到原住民族各方面的藝術之美。 | 孫銘謙 |
19 | ![]() | 網站名稱 Siku Fashion Show -- slide 網址 http://youtu.be/mRh1ia_H-4U 網站簡介 Siku的原創服裝秀 | 孫銘謙 |
18 | ![]() | 網站名稱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網址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8974112851048298263 網站簡介 要登入才能下載 | 孫銘謙 |
17 | ![]() | 網站名稱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網址 http://www.tipp.org.tw/links.asp?PageSize=5&Page=5&WSC_No=2&WSSC_No=25&Order=&IsSelect= 網站簡介 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為提升對原住民生態環境、文化、生活及產業等研究,整合各界原住民族相關領域人才與資源,規劃設立「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原圖中心)。原圖中心以完整蒐集臺灣原住民族相關資料為目標,並將之組織整理、典藏保存並提供閱覽使用。 資訊的彙整除了實體的圖書資訊中心外,也需同步建立數位網路資訊的整合性網站,提供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的單一入口。因此,在設立原圖中心典藏實體資料外,也需同時建立「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以下簡稱原資網),以提供完整的原住民族網路資源與資訊服務。 | 孫銘謙 |
16 | ![]() | 網站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網址 http://www.hccc.gov.tw/Portal/Content.aspx?lang=0&p=011030001&type=2&u=DetailCompany&index=1&id=36 網站簡介 花蓮文創工作室簡介 | 孫銘謙 |
15 | ![]() | 網站名稱 Siku 原時尚文化藝術空間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Siku-原時尚文化藝術空間/ 網站簡介 我們採訪的地方。 Siku Modern Native 原時尚文化藝術空間 享受慢活,欣賞流行文化、藝術的時尚藝術空間 | 孫銘謙 |
14 | ![]() | 網站名稱 Siku 駐村藝術家部落格 網址 http://sikuartist.blogspot.tw/ 網站簡介 Siku阿姨的以撒奇萊雅族服飾的網頁。 主要介紹以撒奇萊雅族文化意涵認識;手工繡、編織及打版、車縫等各項技法,將技藝傳承給婦女,讓她們可以藉由專業的技藝,持續傳承正確的服飾文化意涵,並藉由專業的技藝學習以表現自我才能,培訓工作技能。 | 孫銘謙 |
13 | ![]() | 網站名稱 原視新聞-吳秀梅/SIKU服飾 網址 http://youtu.be/Ie0r9pwdMgI 網站簡介 原視新聞-吳秀梅/SIKU服飾的訪問 最特別的是在2'26"有拿出以前的設計的袋子 -_____-|| | 孫銘謙 |
12 | ![]() | 網站名稱 米雅各文化企業有限公司 網址 http://www.allstar.org.tw/miyagu/ 網站簡介 2007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辦理「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計劃」,通過認證的七家原住民藝術精品商家之一 米雅各(MIYAGU)為賽德克語 "我來了" ! | 陳翊宇 |
11 | ![]() | 網站名稱 山地門珠串工坊-琉璃珠、青銅刀、黑彩陶 網址 http://www.shop2000.com.tw 網站簡介 2007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辦理「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計劃」,通過認證的七家原住民藝術精品商家之一 由享有「排灣琉璃珠之父」尊榮的巫瑪斯老師所屬藝術工坊營運 | 陳翊宇 |
10 | ![]() | 網站名稱 屏東縣來義鄉原創人文藝術-啄木鳥藝雕坊部落格 網址 http://yuiop74103838.pixnet.net/blog/post/145429358 網站簡介 2007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辦理「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計劃」,通過認證的七家原住民藝術精品商家之一 啄木鳥藝雕坊負責人塗南峰先生,他說:一刀一筆,不只是構圖,更是一篇充滿故事性的史話。他用自己的名字設計了品牌創意LOGO,他的名字就充滿了故事。 | 陳翊宇 |
9 | ![]() | 網站名稱 彭春林生活創意工房 網址 http://www.kaludasan.com.tw/ 網站簡介 2007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辦理「臺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計劃」,通過認證的七家原住民藝術精品商家之一 「原住民工藝家都很會做夢,他們夢中有百步蛇、有蝴蝶、有百合花…但是我不曾夢過這些。」彭老師靦腆笑著,「我的夢從小開始就一直是一縷縷的線不斷地纏繞纏繞……」繞出了抽象的各種圖騰,宛如在教導他原住民圖紋的來由。 | 陳翊宇 |
8 | ![]() | 網站名稱 商業周刊 網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id=48254 網站簡介 alive優生活第353期 介紹台東阿美族龍惠媚-阿美族編織出時尚扉頁 | 陳翊宇 |
7 | ![]() | 網站名稱 豐美的織紋-臺灣、東南亞,南島民族染織特展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www.dmtip.gov.tw/event/dye/05/05_4.htm 網站簡介 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舉辦此特展的目的是,因自古以來,織品無論在實用及裝飾功能方面,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各式各樣的織品表徵了個人身分、地位與美感,也承載著族群精神內涵並展現人們創物造物的生活智慧。 而此特展,從探究傳統染織的傳承與變遷,與我的研究主題有關。 | 陳翊宇 |
6 | ![]() | 網站名稱 Siku Sawmah(吳秀梅)的facebook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iku.sawmah 網站簡介 這是Siku阿姨的facebook,裡面有很多她的創意、想法,能一一化為美麗動人的商品 | 孫銘謙 |
5 | ![]() | 網站名稱 湛賞文化藝術工作坊 網址 http://www.siku.tw/ 網站簡介 這是我們這次研究訪談的對象,siku阿姨和吳大偉顧問所經營的網站,內容除了有設計的商品之外,也有對傳文化藝術加值的省思,因此成為我們重要的參考網站之一。 | 孫銘謙 |
4 | ![]() | 網站名稱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網址 http://www.museum.org.tw/index.htm 網站簡介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於1994年6月9日開幕,為國內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除了積極從事台灣原住民族文物蒐藏保存之外,博物館藉由多樣化的教育活動促進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推廣,館內的常設展及特展也忠實地呈現了台灣原住民族的豐富的物質文化。此外,為尊重原住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詮釋權,館內每年舉辦一次「與部落結合」特展,採取與單一族群部落合作的方式,共同規劃特展內容,彰顯獨特族群的主體性,提供原住民族文化展演的場域,使博物館成為多元文化的發聲管道及論壇。 | 陳翊宇 |
3 | ![]() | 網站名稱 新e網I原住民服飾資料庫 網址 http://140.131.24.185/net/ 網站簡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林榮泰教授,所主持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各個原住民服飾資料。 | 陳翊宇 |
2 | ![]()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 網址 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mp.asp?mp=cb01 網站簡介 此網頁將臺灣原住民之語言、生活經驗及智慧相關資料,以數位化保存與利用,透過網際網路之資訊快速傳遞功能,讓大眾了解原住民族美麗的文化瑰寶。內容包括了:形成歷史與遷移、社會制度、生命禮俗、祭儀信仰、屋舍建築、日常生活用語、樂器歌謠、生計型態、樂舞、服飾與工藝等主題資料。 | 陳翊宇 |
1 | ![]() | 網站名稱 一○三年度原住民族藝術聯展暨服飾之美│第五屆全國學生台灣原住民海報創作競賽成果巡迴展 網址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_ex.php?n_id=0000651939&level2_id=106 網站簡介 媒體報導/一○三年度原住民族藝術聯展暨服飾之美│第五屆全國學生台灣原住民海報創作競賽成果巡迴展 | 孫銘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