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花蓮『醫』起來
雖然縣政府在偏遠地區提供「巡迴醫療」服務,鄉鎮衛生局也透過結合醫療院所、社區公益團體等資源,建構「社區整合式篩檢」,深入社區進行定點疾病篩檢和後續醫療轉介,但由於本縣幅員廣闊、醫療資源不均,一旦偏鄉地區鄉親遇到意外或急症,很難在第一時間得到足夠的緊急救護。
透過訪談花蓮縣數位執業醫師以及參考部分發展中的科技,我們探討並提供一些想法與方案,期望藉由新思維、新科技,能為偏遠地區的鄉親們更有保障的醫療服務。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簡慧娟 來源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描述 長照 2.0 新作為: 政府為因應失能、失智人口增加所衍生之長期照顧需求,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推動期間積極督導各縣市政府全面推動以居家式及社區式服務為主,機構式照顧為輔之多元照顧服務,依失能失智症者之需求,提供所需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老人餐飲、長期照 顧機構、交通接送等多元照顧。 整合醫療長照和預防保健資源,向前優化社區初級預防功能,向後端延伸在宅照顧,並透過佈建綿密的長照服務據點,提高服務補助效能與彈性,積極落實在地老化政策目標。 | 江拓霖 | |
9 | 作者 周昱達醫師 來源 義大醫院 描述 本文為義大周昱達醫師,以支援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的偏鄉醫療經驗,從經費、交通、地形、文化等諸多限制下,提出醫療資源該如何有效來運用。 | 江拓霖 | |
8 | 作者 賴惠玲、何日生(總編輯) 來源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慈濟護理雜誌社 描述 在關山慈濟醫院啟業十五周年,玉里慈院啟業十六周年。多年來,兩所小鎮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院長帶領下,走出醫院,深入窮鄉僻壤,讓不便出門的病患能得到照護,帶給大家希望、健康與快樂。 這一分初發心,是醫護人員守護偏鄉醫療,為生命付出奉獻的初衷,更是值得我們敬佩。 | 林山慧 | |
7 | 作者 陳俐瑾 來源 https://ee.ntu.edu.tw/upload/hischool/doc/2013.10.pdf 描述 本文是以智慧生化電機相關的設備,探討遠距離照護與智慧生活,做到不用出門就可以接受到醫療照護。 | 姚璋 | |
6 | 作者 黃資穎 來源 http://gis.rchss.sinica.edu.tw/HGIS_Class_2009/wp-content/uploads/2009/07/96106515_final.pdf 描述 本報告在探討醫療可近性之評析,並且以地理資訊系統作為分析工具。 在健康議題上,人人都有被公平對待的權利,更何況此涉及國家職能中最低限度 的生存權保障,故此研究將運用地理資訊系統作為分析工具,結合屬性資料、 數值及空間資訊,將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依其地理區位的劃定,輸入統計資訊,以 地圖的方式呈現台灣醫療資源的分配概況。 | 姚璋 | |
5 | 作者 王一昕 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9期 描述 全民健保自民國84年開辦以來,一直視降低山地離島地區民眾就醫障礙、提高其就醫可近性為重要任務。 IDS計畫全面實施後,每年提供超過40萬人一般醫療服務。目前共有7家醫學中心、11家區域醫院、5家地區醫院及1家衛生所參與承作相關的醫療服務。展望未來 建立民眾自主健康管理觀念,使民眾認識預防保健的重要性,進一步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觀念,共同守護自己的健康。 | 姚璋 | |
4 | 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 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 描述 為強化各級醫療機構應有的功能,及鼓勵民眾在社區基層院所就醫,衛生署自94年起實施「全人健康照護計畫」,推動建置在地化的社區醫療照護網路,落實本土化的雙向轉診功能。 | 姚璋 | |
3 | 作者 中央健康保險署 來源 中央健康保險署 描述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醫療服務提升計畫。 其中,花蓮縣包含: 鳳林鎮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 玉里鎮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 玉里鎮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 玉里鎮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玉里慈濟醫院 壽豐鄉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豐濱鄉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 | 江拓霖 | |
2 | 作者 中央健康保險局 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 描述 中央健康保險局公告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包含計畫之說明、目的、經費來源、推動策略及計畫照護範圍、組織運作等。 | 江拓霖 | |
1 | 作者 健康資訊網 來源 http://healthydu.com/healthy-8086/id/1161088.html 描述 105年度「緊急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急救責任醫院」名單(105年9月修正版),共67家,其中花蓮縣4家。 | 江拓霖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蔡旻臻 標題 感恩那些為偏鄉醫療付出的人們 內容 我在網路上找到了一部有關醫療的影片,內容主要是在講偏鄉的復康巴士。大部分的復康巴士都集中在大都市例如台北和高雄,而最少的是宜蘭,他們連一台復康巴士都沒有,原來,復康巴士那麼少的原因是因為要開很遠的車程去接爺爺奶奶,也不能讓他們等太久,而且他們的輪椅都要固定好,不然病患在車上會一直晃,他們容易暈車而導致嘔吐的情形,而這樣的要求可能因為過於嚴格或太麻煩,因此造成很少人想要做這份工作。雖然這份工作很少人做,但有一些志工們開著免費的接駁車去幫忙接送,讓爺爺奶奶不用擔心沒錢付車費的問題。我覺得如果可以蓋更多的快速道路連接各個鄉鎮,那麼偏鄉就不再是偏鄉,希望在未來可以藉由更好的公共運輸,讓交通更便利,也可以幫助更多人更快就醫了。 再者,我也覺得醫護人員很了不起,在高壓又忙碌的工作下,他們解決不少人的病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願意抱著犧牲奉獻的心,跋山涉水去偏鄉地區醫治病患,視病如親的態度,讓病人及病人家屬安心。尤其偏鄉地區,大部分都是貧窮人家,若一家之主生病了,全家都沒有經濟來源,可能會導致家中小孩須分散借住親友家。醫護人員一句鼓勵的話,會讓病人改變想法,願意配合醫藥治療,積極努力的活下去,只要病人早日康復回到工作崗位,病人一家人都會很快團圓,恢復往日的快樂,這影響是多麼的大。我希望自己能多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以後有機會要多捐款助人並去醫院當志工,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蔡旻臻 |
9 | 作者 林山慧 標題 AI與偏鄉醫療 內容 經過這些訪問,我了解了偏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原因和醫療設備的差距,邱醫生告訴了我一件事,其實偏鄉醫療的人都有繳健保費,但是卻無法享受到同等的醫療資源,所以他們都只能依靠IDS巡迴醫療彌補其不足,但是即使如此,有些時候若地方沒有當地的醫生,萬一遇到需看牙齒、小孩生病、婦女生產那都得到花蓮市來看診,如果當地有診所可以看病,那就不需如此麻煩了。 在這次醫療小論文研究中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AI人工智慧是否有助於改善偏鄉醫療資源的不足? 在醫療方面的AI進步日行千里,也許病人還沒進到診間前,就大概可以知道自己得了什麼樣的症狀。 AI雖然可以幫病人看診,卻不是真實的醫生。舉例來說,AI人工智慧醫療系統知道這位病人是癌症,卻無法使用機器手臂,割除癌細胞,所以AI人工智慧醫療系統也只能算是前半段的華陀;但是AI的好處是他有一巨無霸的大數據,可以同時連結龐大的資料庫,從大數據裡,歸納、分析並提出有利於此病人的處方。 AI人工智慧雖然可以藉由大數據(如患者的血壓、血糖、服藥情形、各項生化檢查、病徵等),但後端如果沒有醫生,那就無法讓這些複雜的數據發揮效用。 有些人生活習慣不好(像抽菸喝酒),可是又不想去改善,就算AI人工智慧多麼的厲害,若他自己不去改那些生活品質,生了病依然是很難治的好的,醫生也跟我們講了:「其實對於偏鄉醫療最需要的東西並不只是提升醫療資源,而是改善交通、提升偏鄉居民的生活以及衛教水準,那才是改善生活品質、促進健康的良方,如果大家沒有好的生活習慣,那再多的醫療資源也是於事無補的。」 | 林山慧 |
8 | 作者 鄭家宏 標題 翻轉偏鄉醫療 內容 九月十一號的傍晚,下課後我們到慈濟醫院,要去拜訪一位家醫科的邱醫師,他除了在花蓮市慈濟醫院看診外,他也有到偏鄉作巡迴醫療服務。 邱醫師先從偏鄉的衛生所或是衛生室說起,偏遠鄉鎮的衛生所,無法急救重大傷患者或者是嚴重警疾病,但有備救護車,可立即送往大醫院。 住在花蓮市的鄉親朋友,大部分都會往醫院或診所為主;但在偏鄉,因為設置診所相當少,生病時,大家都以去衛生所看病為主,但衛生所裡頭只有駐診醫師,因此只能提供基礎醫療,不像花蓮市區裡的醫院或診所能提供專科醫療,但這對偏鄉民眾非常不公平,大家都付同樣的錢,卻和住在市區的民眾差了一大截。因此,我覺得中央或是縣政府也應該多投入一些醫療設置,維持健保的公平價值。 在偏鄉地區,要拿到藥物有時是困難的,因為有些偏遠山地部落附近連一家健保藥局都沒有呢!所以偏鄉民眾常常跑到別的鄉鎮看病。但現在會定期有巡迴醫療車,但有時看完診時沒有藥物輔助,就無法好好治療。如果大家可以在網路購買藥品,就沒有這種問題了,可是國家為了安全起見,現在是無法在網路購買的。 IDS整合醫療偏鄉巡迴醫療服務,是為了資源少、醫療不平衡、就醫不便利鄉鎮而設置。其實要幫助偏遠鄉鎮提升醫療的可近性,我覺得關鍵一定是在於交通。如果多幾條快速道路,讓偏鄉居民可以在地看小病,嚴重病就能方便快速到花蓮市或是玉里鎮來,甚至加上緊急空中醫療,就能更快速到達目的地,增加存活率。在偏鄉,如果有更多醫護人員投入此行列,增加道路,我相信,偏鄉醫療一定可以翻轉起來的! | 鄭家宏 |
7 | 作者 陳咨妤 標題 辛苦了,偏鄉的醫護叔叔阿姨。 內容 9月12日這天我們去訪問了慈濟家醫科的柯醫師關於偏鄉醫療巡迴服務(IDS),柯醫師說鄉下地區比較沒有醫師想去幫忙是因為設備不足、請不到藥師和成本問題。所以IDS要去幫助在偏鄉生病又沒有錢治療的居民,讓他們不用每天忍著傷痛還不能看醫生。但是偏鄉醫療巡迴的醫生有時也會有用藥問題,因為藥品是放在巡迴醫療車子裡,如果天氣太熱藥品保存不易,容易變質,有些藥品需要冷藏,但有些居住在山上窮困的患者,家裡沒有電冰箱,也無法接受有效的治療,有時遇到罕見疾病的患者需要用到特殊用藥品,還需要請其他大型醫院人員送來。這是目前巡迴醫療遇到的難題。 訪問完柯醫師後,我們去訪問了在花蓮開居家護理所的楊小姐,她是一位在幫忙照顧花蓮南區生病臥床的病患及原住民老人的護理師,因為偏遠地區醫療不便利,楊護理師會幫忙換鼻胃管、插尿管還有氣切更換,有時患者半夜不舒服,她接到家屬臨時打來的電話,就要趕過去。有時患者沒有很嚴重卻被家屬要求過去幫忙一些家屬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有時明明沒有錯,卻還會被患者家屬責罵。居家照服員也面臨一些困境,但他們卻是可以補足IDS或醫生沒辦法做到的事,畢竟巡迴醫療的醫生並無法每天在這些偏鄉地區服務。 9月13日我們訪問了玉里榮民醫院的簡主任,他告訴我們雖然醫院醫療人員人力不足,但他們每天都很努力的看診幫助生病的患者,所以患者後送去其他大型醫院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而已,我們也得知玉里榮民醫院的精神科有50多位精神病患,在接受治療穩定了之後,通常會讓他們回自己家,如果他的家人不想繼續照顧或患者覺得醫院才是自己的家,才會將他們安置在醫院。 我覺得巡迴醫療人員和醫療長照人員都非常的辛苦,每個醫護人員都背負著神聖的使命, 因為可以幫助生病的人減少痛苦, 看到一個生病的人因為接受妥善的治療而痊癒, 他們的心理就很開心喜樂, 我想對這些偉大的醫療人員說聲“您們辛苦了!!!” | 陳咨妤 |
6 | 作者 蔡旻臻 標題 偏鄉醫療巡迴服務 內容 每個人都有生病的經驗,這時我們就會到醫院看病,在花蓮市區處處可以看到醫院、診所,但是在偏鄉地區沒有醫院、診所,生病須忍著病痛坐幾小時的車才能到醫院,崎嶇不平的山路更是讓病人感到痛苦無比,繳同樣的健保費卻無法得到完善的醫療資源,是多麼不公平的事啊!於是健保局就設計IDS和長照2.0人員,以減少因沒醫院、診所而錯失治療的病患。 這禮拜我們去拜訪了一些醫護人員,讓我了解IDS就是偏鄉醫療巡迴服務,健保局與醫院、診所、衛生所的醫師合作,由健保局付費讓醫護人員主動定期走入偏鄉地區看診,替病人做基層的醫療服務、初步的檢查治療,發現有急性重症病患時,安排後送到大醫院就醫。若長期慢性病患,自己無法前往診所、衛生所看病或是沒人幫忙照顧,這時長照2.0訓練有術的醫護人員就會到府服務。他們很辛苦,看到病患褥瘡傷口惡臭噁心,還是得親手幫病患換藥,但看到病患在他們細心照顧下舒服而露出的笑容時,他們就會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邱醫師提到有一次去和平地區巡迴醫療,要回程時蘇花路段坍方路不通,他們只好把車丟在和平,醫護人員趕忙打包醫藥箱改搭火車回來花蓮。因為偏鄉醫療巡迴服務實在太辛苦了,所以願意參與的醫師不是很多,於是健保局又想出利用大巴士一早從偏遠地區開出載運病人免費乘坐去慈濟、門諾醫院就醫。 從採訪的醫師、護理師言談中,看到他們用心守護每個生命健康,真是佛菩薩的化身。希望政府能建道路直通偏鄉地區,配合很多班次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方便民眾就醫,才不會小病拖延成大病,或者結合現代科技如電腦連線視訊方式,醫師可在最短時間內與病人問診,讓住在偏鄉地區民眾有一條通往健康的便捷大道。 | 蔡旻臻 |
5 | 作者 林山慧 標題 醫護訪問行 內容 在這密集的一個禮拜,老師帶我們去訪問了三位醫護人員,我才了解到花蓮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不只是統計上〝量〞的不同還有”質”的差異。我覺得花蓮的醫療資源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討論:基層醫療、緊急醫療和長照服務。 在基層醫療方面,我們訪問了慈濟醫院家醫科的邱雲柯醫師,認識了山地鄉IDS的運作,也讓我知道了IDS的功能和對民眾的幫助,它讓一些在偏鄉的居民們有機會在相同的健保制度下,不至於因為地處偏鄉就得不到同等的幫助,比如說有一些人為了看一次病就必須千里迢迢到鄰近的醫院看診,去一趟就需花上半天以上,可是現在有了IDS大家就不用那麼趕了,也讓大家方便許多。每個禮拜花蓮慈濟醫院都會有十個醫生參與偏鄉醫療IDS,那每個人去一次負擔也不會太大,但每個鄉鎮的IDS也不是天天都有,如果有人生病附近又沒醫生那他們還是須自己開車去醫院,對於這件事邱醫師說:「比起每週做IDS不如在當地開個診所還比較好吧,只可惜想去那開店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啊!」 IDS的功能和幫助令我大開眼界,但也讓我了解了一些獨居老人的痛苦之處 。雖然世界上IDS已經讓許多人得到了醫療的幫助,但依然有很多老人因行動不便而苦不堪言不能去看醫生;但也因如此政府為了改善這問題,發起了「長照2.0」的計畫,來幫助這些人,讓醫療團隊和照服員到宅服務。這樣的立意是很好的,可是目前長照人力缺乏並非每個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對於這些問題,楊秀花護理師對我們語重心長的說了這句話「為了改善他們的痛苦,再辛苦付出也是值得的,只要自己有一顆想去幫別人的心,那每件事都是可以成功的!」 一開始對於IDS和長照我毫無認知,但在邱醫師和楊護理師的教導下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在偏鄉的人們既缺少醫療的服務也缺乏醫療的設備(甚至連成人尿布都沒有),為了改善這些事大家都在努力著,而我卻只能袖手旁觀,看著大人們揮汗去幫助需要的人,因此從今以後我一定會好好為大家盡一份心力,讓世上的人不再因病而飽受病苦,讓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 | 林山慧 |
4 | 作者 陳咨妤 標題 如果AI來幫忙偏鄉醫療 內容 現在醫療科技雖然發達,但我們整理好花蓮縣醫療院所調查表時卻發現:大部分的醫院或是診所幾乎只有發展在北區(花蓮市以及吉安鄉),其他的偏鄉地區的醫療設備不佳,所以患者都還要開車到城市才能接受完整的治療。 如果是行動不變的爺爺奶奶,還要坐很久的車才會到,所以他們可能因為這樣就不去看醫生,導致疾病或受傷的地方一直惡化,發現時可能為時已晚了,這樣的憾事可能是因為沒有醫生要去偏鄉開業,而離偏鄉最近的也只有衛生所,路徒遙遠的地方甚至會嚴重耽誤到醫護搶救的時間。 我在網路上有看到關於AI科技運用在我們現在醫療上,AI已經手了200例癌症且在幾秒鐘內就能推薦藥方,有時是真人醫師沒想到的藥物他都可以馬上推薦,因為搜集了很多病人的資料,所以馬上就可以知道要給什麼藥物才是最好的,AI甚至只要從視網膜的影像就能預測患著是否罹患心臟疾病,而這樣也讓原本在醫界很忙的醫生們輕鬆了一點,因為有了AI一起幫忙分擔。 我覺得AI發展雖然好 、雖然很厲害,但是這就代表以後我們有很多工作會被AI取代,但我同時也希望AI發展後可以去偏鄉地區幫忙,不要總是在都市的地方,因為偏鄉地區的人們更需要醫療資源,而現在這些技術都是很多人的努力帶來的便利,也讓我更想了解醫療的歷史。 | 陳咨妤 |
3 | 作者 鄭家宏 標題 讀在宅醫療有感 內容 在2016年,作者從日本回來,去到沒有圍牆的台東聖母醫院,從事偏鄉在宅醫療的醫病故事;並介紹日本在宅醫療做對照。面對超高齡社會的狀態下,翻轉病房,推廣在宅醫療,讓病人走出醫院。 作者在書中提到「 家,是最好的病房。」不管是日本較為完善的在宅醫療,或是台灣許多地方還待改善的居家醫療,都強調著「家」與「生活」。讓病患可以留在自家盡量維持生活原貌、接受治療終老。 這讓我想到我們家的狀況,每次爺爺、奶奶生病,爸爸需要坐火車或飛機回高雄,再開兩小時的車到寶來山上,也不能上班,但如果山上有到宅醫師,爸爸就不用經常跑上跑下,增加時間和金錢的花費,爺爺也不用一生病就要趕緊下山看醫生,就像書中講的可減少不必要的無效醫療和國家整體費用的支出。所以,推廣在宅醫療真的十分重要! 我非常佩服這位余醫師,就跟我爸爸以前一樣,爸爸原本在三軍總醫院,因花蓮醫療人力不足,自動調過來花蓮;就像余醫師,願意留在花東地區照顧鄉民,要不然他現在還留在日本東京或台灣西部,都可以賺更多錢,但他們都看到且發現東部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而願意離開大城市留在偏鄉地區,真是讓人敬佩。 | 鄭家宏 |
2 | 作者 蔡旻臻 標題 為偏鄉醫療盡一份心力 內容 當你骨折的時候,是不是想要趕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呢?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既方便又快速的到達醫院呢?治療完時,你是否心存感謝? 你想過嗎?同樣是花蓮縣的人,有的醫院或診所在自家附近,可是有些人得花上數小時才能到醫院,那時,病情一定會惡化、加重,痛苦也會隨著加倍,有些偏遠鄉鎮只有一間衛生所,牙痛時,沒有牙醫診所,忍到痛不欲生已蛀到神經才不得不坐幾小時的車去市區就醫,可能因拖太久導致無可挽回的後果;同樣,如果婦女要生產時,家離醫院路程遠,半途中生了,嬰兒和媽媽生命就有可能受到威脅。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時,多是經過醫生的手接生才能呱呱墜地,生病時,醫生也都是絞盡腦汁盡最大的努力讓我們恢復健康。遇到有天災像今年二月六號,花蓮發生大地震造成多人受傷,幸好有醫療人員及時不眠不休的努力,從死神手中搶救回許多生命;醫療人員用心關懷病人,溫暖了病人及家屬忐忑不安的心。遇到有意外像有一次,我爸爸晚上跌倒右手突然腫起來,去北國泰診所就醫照X光才知道是骨折,馬上轉診到門諾醫院,醫生護士安排爸爸當晚住院並叮嚀爸爸不得進食以備接受第二天一早的開刀手術,之後爸爸每天去診所復健讓手一點一點的康復,半年後爸爸右手又靈活的可以跟我對打桌球。 如果醫療資源能分配均勻,大家的生命就會受到守護。所以我要向平日默默辛苦付出的醫生和白衣天使們說聲謝謝您,讓我可以和親愛的家人、朋友健康。 | 蔡旻臻 |
1 | 作者 林山慧 標題 偏鄉醫療的缺乏與醫生不足 內容 對於這次主題我感到無比興奮,因為以前我從來沒參加過小論文,所以我既緊張又擔心,但我在研究的其間,透過花蓮縣政府醫療院所統計分析,我知道了許多關於偏鄉醫療的缺乏與醫生不足的事情,我觀察到大部分的醫療資源都集中在花蓮縣的北區,反而偏鄉醫療相對不足,比方婦產科、小兒科、眼科,除了花蓮市和吉安鄉,大部分的鄉鎮都沒有,當婦女生產時和小孩生病時,不是要到很遠的花蓮市看病了嗎?還有牙醫和中醫也大多集中在北區,如果有需要看牙醫和中醫時那不是會花費許多時間嗎? 暑假中我看了一本名為村裡來了一個暴走女外科的書,一開始我以為這本書並不適合我,但在我接下去看時我卻看得津津有味,一開頭她就開始訴說起自己在大醫院的令人心酸的種種心情,對於醫療糾紛每個護理師都只能忍氣身吞怕會招惹到對方,受不了大醫院的工作量最後累倒的醫生一大堆,但為了養家活口他們也得去賺錢,不想再被壓迫決定前往鄉下,然而日子並沒變更好,每個邂逅都讓作者成長了解自己該去哪裡。 這本既有趣又心酸的書令我知道了許多醫生常碰到的日常瑣事,也讓我看見了醫生們的可憐之處,其實在每個地方醫生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當我們受傷時若不是有他們的幫助我們早就快不行了,故事中有一名年輕男子因天雨路滑車掉進了河水里面,卡在車裡,身上有大大小小的傷口到醫院時就快不醒人世了,在大家的極力搶救中依舊回天乏術。 看了這個故事後,我很有感觸,即使年輕體壯有重大的事故時若無醫師在旁 就無存活的希望。生命無價但偏鄉的醫療卻無法補足人們的需求,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為他們盡一份心力。 | 林山慧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 網址 https://www.hwln.mohw.gov.tw/?aid=52&pid=91 網站簡介 提供豐濱原住民分院專科門診、巡迴醫療服務點、豐濱鄉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簡稱IDS)等介紹。 | 江拓霖 | |
19 | 網站名稱 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 網址 http://hlm.tzuchi.com.tw/c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51&Itemid=301&lang=zh 網站簡介 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的發展願景在於照顧弱勢族群,推動健康促進,提供偏鄉醫療服務,善盡社會責任。為有效整合本院醫療資源來落實提升社區健康認知,依照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等方式,無論在疾病篩檢、衛教知識傳播、宣揚保健觀念等皆有努力與建樹。 | 江拓霖 | |
18 | 網站名稱 台灣醫療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 網址 https://aimhi.tw/ 網站簡介 連結介紹台灣以及世界各地先進AI醫療創新研發成果。醫療與AI如何結合?AI於病人安全與品質管理,以及各國在AI醫療創的發展政策等,有相當不錯的介紹與說明。 | 江拓霖 | |
17 | 網站名稱 泛科技 網址 https://panx.asia/archives/59334 網站簡介 AI 人工智慧未來在醫療中能扮演怎樣的角色?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醫生嗎? 短期內,我們不用擔心 AI 機器人會取代人類醫生,不過,如果讓人類與AI 人工智慧機器合作,也許將會帶來更好的效率。 這項進步技術的背後,是由一種名為深度學習的演算法所支持。讓電腦自行分析資料找出其「特徵」,進而找出規則並建立模型,甚至預測未來。與前幾代的人工智慧不同的是,這些系統能夠透過視覺、聲音和書面文字等,像人類一樣感知世界。 | 江拓霖 | |
16 | 網站名稱 地圖看台灣醫療資源 網址 https://udn.com/upf/newmedia/2018_data/rural_medical/ 網站簡介 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嚴重,但是從政府官方數據卻無法看出急迫性。根據衛福部醫療服務量統計資料,嘉義市醫療資源最充足,其次是花蓮縣和台北市。 花蓮縣贏過都會區讓人詫異,《聯合報》團隊諮詢專家、偏鄉醫生,撈出大量官方數據並且比對地圖,發現花蓮部分鄉鎮醫療資源嚴重不均,居民要找到醫生、藥局,難如登天。更多縣市期待臨終最後一哩路能好好走,安寧資源卻像沙漠般匱乏。偏鄉老年人口多,他們繳一樣的健保費卻無法享有相同的醫療資源。要滿足偏鄉醫療需求,需要的或許不是大醫院,而是能就近領藥、生病時有地方求助的安心所在。從地圖看台灣醫療資源,也許更能了解偏鄉在醫療上有許多地方還需協助。 | 江拓霖 | |
15 | 網站名稱 提升山地離島醫療照護 IDS計畫20年有成 網址 https://goo.gl/xCQrgH 網站簡介 為了提升山地離島地區居民的醫療和健保服務,全民健保於86年就委託門諾醫院派醫師至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駐診的示範計畫,88年11月正式公告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健IDS計畫,到今年已近20年,希望鼓勵大型醫院和當地衛生所或診所合作,提供山地離島地區住民所需的醫療服務。 | 姚璋 | |
14 | 網站名稱 健保投入偏遠地區 守護山地離島居民 網址 https://kairos.news/88264 網站簡介 山地離島因地理環境特殊導致居民就醫不便,在88年11月正式公告「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鼓勵大型醫院與當地衛生所或診所合作,提供山地離島地區住民所需的醫療服務,健保署表示,今後仍將持續秉持全心全意照顧山地離島,積極整合各地醫療資源,並投入山地離島居民健康照護工作,成為山地離島居民健康的長期守護者。 | 姚璋 | |
13 | 網站名稱 醫療人力及資源送往山地離島 網址 https://www.hlshb.gov.tw/files/16-1006-50764.php 網站簡介 偏遠山地離島地區,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且分散,無法吸引醫師前往開業,造成過去醫療資源普遍不足,因此健保署於八十八年,推動「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 (IDS)」,與縣政府合作,更將地區級以上醫院之醫療人力及資源送到上開地區,彌補當地醫療提供不足之困境,增加醫療服務之可近性及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目前全國五十個山地離島鄉鎮,納入健保IDS 計畫,於一○三年度中,共有二十六家醫院承作,包含七家醫學中心、十四家區域醫院、五家地區醫院,與山地離島地區之醫療院所合作,服務設籍當地民眾。 | 姚璋 | |
12 | 網站名稱 論-偏鄉醫療 網址 http://addiet.pixnet.net/blog/post/45166607-%E8%AB%96%EF%BC%8D%E5%81%8F%E9%84%89%E9%86%AB%E7%99%82 網站簡介 本篇談到徐超斌醫師。他有「超人醫生」的稱號,是受過正統醫學教育的排灣族醫生,目前在台東縣達仁鄉行醫。對於日漸惡化的醫病關係,徐醫師也深感憂慮。他認為醫生本身的專業傲慢,醫院管理者追求最大盈餘的無止盡慾望及健保給付制度的不合時宜,都是造成醫療環境惡化的主原。在偏鄉更為嚴重,因此在本文的分享中希望能有效提昇偏鄉的醫療。 | 姚璋 | |
11 | 網站名稱 健保IDS計畫 為偏鄉醫療挹注新的照護模式 網址 https://cnews.com.tw/120171017-02/ 網站簡介 本篇報導提到山地離島、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的匱乏,健保署推動「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將醫療人力、資源送進偏鄉地區,健全了偏鄉的醫療服務品質。 | 姚璋 | |
10 | 網站名稱 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 網址 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FCE654B9A9575A97 網站簡介 這篇網站是中央健保局的專文,為了加強偏鄉的醫療提出的服務計畫,藉由較具彈性的支付方式,鼓勵醫療院所至山地離島地區進行醫療服務的意願。解決偏鄉居民醫療需要,讓當地民眾免去舟車勞頓之苦,落實醫療服務更具可近性與便利性。 | 姚璋 | |
9 | 網站名稱 台灣醫路不平【特別報導】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IUUBINyYU&t=2421s&list=PLp3gWVeyZCoPFcclDf4abZdB1BWhx0Ad_&index=10 網站簡介 長期不受重視的「基層醫療」如果有一天垮了, 大醫院醫護只會更加辛勞,大家紛紛出走。 「分級醫療」喊了多年,為何無法落實? 離島、偏遠地區的醫療,又要如何自救呢? | 陳咨妤 | |
8 | 網站名稱 健保IDS守護偏鄉-衛生福利部 網址 https://www.mohw.gov.tw/cp-16-38585-1.html 網站簡介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是中華民國主管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同時監督各縣市政府衛生與社會局(處)。其前身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2013年升格為部並改為現名。 | 姚璋 | |
7 | 網站名稱 淺談整合性醫療照護系統 網址 http://idswuciou.pixnet.net/blog/post/25424385 網站簡介 中央健保局為追求全民健康福利,委託彰基改善烏坵醫療的服務計畫網站 | 姚璋 | |
6 | 網站名稱 IDS計畫實施十年後的展望 網址 http://thchou.blogspot.com/2013/07/ids.html 網站簡介 這篇文章是三年前寫的,收錄在《愛在臺灣原鄉--山地鄉IDS醫療十週年回顧與展望》這本書(由黃勝雄等著,門諾醫院出版,第203-216頁)。此書的背景是2010年門諾醫院舉辦IDS實施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將當時與會者所發表的文章的彙整。本文為作者對山地鄉IDS醫療實施狀況的一些看法。 | 姚璋 | |
5 | 網站名稱 報導者【偏鄉篇2】從醫療奉獻到經營事業——偏鄉兒科醫師的世代轉折 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child-health-care-pediatricians-remote-areas 網站簡介 長久以來,在偏鄉服務的兒科醫師總與許多充滿光環的標籤畫上等號:台灣「史懷哲」、犧牲奉獻的「仁醫」⋯⋯彷彿這些典範理所當然地為貧瘠之地而存在。但不同世代與現實環境中,兒科醫師個人的職涯選擇,有著更為多元的面貌。《報導者》透過老中青不同世代、4位醫師服務的初衷與經驗,呈現背後的偏鄉兒科醫師人力不足結構問題。 | 江拓霖 | |
4 | 網站名稱 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 網址 http://hlm.tzuchi.com.tw/cm/ 網站簡介 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的發展願景在於照顧弱勢族群,推動健康促進,善盡社會責任。為有效整合本院醫療資源來落實提升社區健康認知,本部依照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等方式,無論在疾病篩檢、衛教知識傳播、宣揚保健觀念等皆有努力與建樹。 | 江拓霖 | |
3 | 網站名稱 用數據看台灣---用圖表呈現台灣醫療資源分配 網址 https://www.taiwanstat.com/statistics/medical-resources/ 網站簡介 透過統計圖表,呈現台灣醫療資源不均問題。看看各縣市病床與醫師數量、擁有最多(或最少)醫事人員資源之縣市排名、台灣各地區各醫療層級數量以及大型醫療院所位置分布圖。 | 江拓霖 | |
2 | 網站名稱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8122 網站簡介 車禍、腦中風、心臟病發、孕婦難產⋯⋯,在台灣,每天都有人因為上述原因經歷生死一線間。要從死神手中搶回這些寶貴的生命,關鍵在於能否在醫療黃金時間內獲得完善的治療。我們利用衛福部的全台急救醫院資料,以及Google Map的路徑規劃功能,看看你家距離最近的緊急醫療能力中度以上醫院的車程有多遠。你家開車到最近的大醫院要多久時間?3張圖帶你看全台緊急醫療資源差距。 | 江拓霖 | |
1 | 網站名稱 康健--哪個城市對老人最友善調查 網址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issue/2007healthcity/article03.jsp 網站簡介 醫療資源分布「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花蓮縣亟欲解決的問題。包括國軍花蓮總醫院、門諾醫院、署立花蓮醫院、慈濟醫院等4家大型醫院都集中在北區,反而中、南部偏遠地區,或山上部落較難獲得醫療照顧。 | 江拓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