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岡山遺址研究

專題名稱 花岡山遺址研究

專題描述 花崗國中是我所就讀的學校,而花岡山遺址埋藏在花崗國中的土地之下,身為花崗人的我想更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於是展開了此項研究。透過資料蒐集、研究討論、尋求相關重要人士了解花崗遺址的發掘過程和文化層的內容以及遺址內容的展覽與推廣。希望藉由此項研究讓更多人瞭解除了課本以外的史前文化–花崗山遺址。

隊伍名稱 我住花蓮讀花崗

指導老師 劉盈孜 

參賽學生 張庭昊 嚴得愷 顧崇懷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更生日報2018-06-27
來源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155849
描述 確認存在相當豐富的文化層位 並有新石器時代的灰坑、埋罐遺跡
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委託考古學者專家研究人員的 「花蓮縣花岡山遺址工程基地試掘評估成果報告已出爐,確認「花岡山文化」相當豐富的文化層位。
研究報告說,花岡山文化遺址的文獻紀錄最早見於宮本延人於一九三一年發表的〈花蓮港花岡山遺跡〉。該研究已對花岡山遺址進行首次發掘,出土大量的陶、石器與甕棺。
花蓮考古人士王天送在一九九二年發表「花蓮縣史前文化遺址簡介」提到「花岡山遺址」,文中提到:「出土遺物有大批砝碼型網墜、陶片是素面夾砂陶、器型有罐缽、石板屋用石板、貨幣石、陽石、陰石、陶製紡輪、陶片、凹石;石皿、石槽、半月石、古甕棺等」,花岡山文化在北濱國小設有考古鄉土資料室。
研究報告說,與後來持續累積的發掘資料比對,少見石板,未見貨幣石(石輪)、陽石、陰石、石皿等大型遺物。究竟是此類巨石遺物佚失,或是資訊混淆造成資料錯誤,不得而知。在一九九二年以後,花岡山遺址的調查研究則以考古學試掘、搶救發掘等研究為主軸。
花崗山運動公園、花崗街房舍 都曾考古試掘
研究報告說,花岡山遺址曾經經過多次試掘與發掘,如一九三○年代移川子之藏、一九三一年宮本延人進行發掘, 一九九二年葉美珍發掘花崗山運動公園、 二○一二年劉益昌、趙金勇於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搶救發掘,與二○一四年於花崗四十四巷、花崗山運動公園、花蓮女中等地點進行試掘,二○一五年花崗街四四巷二之一號旁的房舍內三個探坑的考古試掘。
二○一六年在花崗山花蓮市老人館興建工程範圍內二個探坑的試掘,及台灣大學執行之花崗山花蓮市老人館興建工程全面搶救發掘。
目前花岡山文化遺址經過多年來的研究,確認該遺址存在相當豐富的文化層位,有大坌坑文化晚期文化、東部繩紋紅陶文化、花岡山文化與花岡山文化上層類型、靜浦文化水璉類型、近現代文化層等。
花崗山老人館發現大量的甕棺
除了豐富的文化層位之外,花岡山遺址也存在若干現象、結構,如近現代柱礎、防空洞、地基結構等;金屬器晚期的墓葬、金屬器早期的豎穴、石板棺、石煮法遺跡;新石器時代的灰坑、埋罐遺跡,與二○一六年花崗山老人館搶救發掘發現大量的甕棺等等,都說明花岡山遺址之特殊性與重要性。
研究報告說,「花崗山」為現地地名 ,現有道路、建築物(如:花崗山老人館)、地圖標示皆用「花崗山」一詞;「花岡山」為日治時代名稱。由於「花岡山遺址」於日治時代定名,近代持續沿用該名稱,故遺址名維持「花岡山遺址」,該處代表性史前文化維持沿用「花岡山文化」。
為什麼花崗山相關工程進行,如花蓮市老人館,污水下水道工程施工時,會有相關人員隨時在側注意是否挖掘到文物?答案是,依據遺址監管保護辦法第七條規定,工程建設或土地開發之計畫,其空間範圍涵蓋經列冊之遺址,開發單位應先邀請考古學者,進行遺址價值及內涵調查評估,並將其結果報主管機關處理。
嚴得愷
9作者 東方報
來源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336:2016-06-07-01-11-03&catid=34:focus&Itemid=54
描述 今年初在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中發現花岡山遺址,經由專家挖掘發現兩個「考古探坑」,內含兩個文化層,包括金屬器時期及美崙山文化層,文化界與考古學界表示,搶救遺址應該現地保存而不是採取搶救挖掘。老人會館發現花岡山遺址迄今超過半年,奇怪的是,花蓮縣政府目前並未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遺址,也就是還沒有文資身分,僅有「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以古物的文資保存。
嚴得愷
8作者 東方報 週二, 07 六月 2016 00:00
來源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336:2016-06-07-01-11-03&catid=34:focus&Itemid=54
描述 記者劉天生/台北報導
今年初在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中發現花岡山遺址,經由專家挖掘發現兩個「考古探坑」,內含兩個文化層,包括金屬器時期及美崙山文化層,文化界與考古學界表示,搶救遺址應該現地保存而不是採取搶救挖掘。老人會館發現花岡山遺址迄今超過半年,奇怪的是,花蓮縣政府目前並未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遺址,也就是還沒有文資身分,僅有「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以古物的文資身分保存。
破壞太嚴重不能再挖掘
台大人類所表示,已經責成決議,要進行搶救發掘,但是其實已經確認有兩個文化層,層位清楚,現在最應該做的是「確認遺址的地位」,不能再任意挖掘了。根據考古學界人士指出,花岡山遺址破壞得很嚴重,剩下完整的就是運動場西側,老人館旁邊的停車場那一區。
文化局的態度才是關鍵
從石器的大分坑到日本時代的文化層非常完整,他的重要性考古學界沒有爭議。文化局搶救遺址採行搶救挖掘案,卻不是現地保存,令人憂心忡忡。搶救挖掘的決議如何做成?為何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不願公開會議紀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這是花蓮縣政府權責;所以花蓮縣文化局的態度是關鍵,根據文資法規定,要經過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查,被指定為縣定遺址,才會提報中央主管機關文化部。

文化局:以搶救挖掘來解決遺址和開發的衝突
花岡山遺址首次發現為一九二九年,陸續經過一九九二年花崗山運動公園中正體育館重建工程、二○○七年花崗國中校舍改建工程、二○一六年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的開挖,對地下五千年歷史文物造成重大威脅,也讓「花岡山遺址」的遺址地位再次浮出檯面,有權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古蹟的地方政府,目前對於沒有文資身分的花岡山遺址也只能被動搶救,保留多少算多少。
文資法對於遺址文化資產身分的給予採用指定的方式,屬於強制性的保護性質,花蓮縣文化局資產科表示,花岡山遺址位於市中心外圍,多處重要建築座落其上,為尊重土地所有權人的使用開發權益,目前僅以不影響居民權益的「列冊遺址」作為管理辦法,凡在列冊遺址內進行工程建設、土地計畫前,開發單位應先邀請考古學者,進行遺址價值及內涵調查評估,由文化局對遺址開發被動保存。
文化局資產科表示,花岡山遺址現地保存是眾多學者們深切期盼的管理辦法,但勢必會對土地所有權人在土地開發利用有所限制,過去文化局審核的相關建設工程,也會提供開發單位非遺址境內的替代區域選項,因除了要經過文化局審核外,還需進行後續的搶救挖掘工程,不僅在工程上有所延誤,開發單位還須負擔部分搶救挖掘工程費用,最終決定權文化局也尊重開發單位的考量,雖可視為補救的措施,但普遍的案例亦常是以搶救挖掘來解決遺址和開發行為的衝突。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遺址
歷經波折的「花岡山文化」,分佈地區包括奇萊平原、海岸山脈北段等,其中「花岡山遺址」位於花市公園路東側、美崙溪河口南岸的台地上。
花岡山遺址首次發現為一九二九年,由日籍學者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發現,並於遺址上進行調查,成為最早披露花岡山遺址遺物的紀錄,直到一九九二年因花崗山運動公園中正體育館重建,國立史前博物館葉美珍等進行發掘工作,挖出豐富文化遺物與甕棺等遺跡,研判屬於單一文化層遺址,作為花岡山文化的代表。
二○○七年,花崗國中進行一期校舍工程時挖到史前遺址後,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與其考古團隊隔年受花蓮縣政府委託,執行搶救花崗國中新建校舍地基的史前遺址計畫,並挖掘出自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期、日治時期三個文化體系的十萬件文物。
劉益昌於二○一四年提出的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第二期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顯示,確認該遺址至少涵蓋六個階段的人群活動歷史,包括日治時期文化層、金屬器時期文化層(靜浦、早階段)、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晚期花岡山、中期繩紋紅陶、早期大坌坑)等不同階段的文化體系,可以說記錄了花蓮地區從五十年前到距今五千年前的歷史。
「花岡山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所在範圍現為花崗山運動公園,美崙溪流經遺址北側,西側為花崗國中,東側隔著北濱國小、海岸路與海岸比鄰,海拔約二十公尺。
花崗山老人館整建及增設工程,因屬遺址境內,文化局文資科表示,已完成兩次試掘評估,且經文化局文化遺址委員會審查通過進行搶救挖掘工程,目前正處於搶救發掘廠商公開招標程序,預計最晚六月完成招標,七月開工,並於今年十月完成搶救發掘。
嚴得愷
7作者 中央社 - 2018-06-22 18:20:02
來源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622/2776327/
描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2日電)花蓮縣花岡山施做污水下水道工程,由於此區為花岡山遺址所在,文化局派員監看,果然在開挖過程發現史前甕棺,今天出土,推測年代約3000年前花岡山文化時期,與台東卑南文化同期。
這件出土於花蓮市北濱段的甕棺,體積相當大,直徑約有60公分,深度約50公分、厚度約1公分的倒扣式甕棺,上下二層素面陶罐倒扣,上蓋以石頭壓住。
花蓮縣文化局與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陳有貝團隊合作,做相關考古研究,研究生尤筱薇說,日前發現時,甕棺已遭到工程怪手推壓而局部碎裂,只剩半圓狀,破裂的碎片已保存;搶救發掘過程發現上方已塌陷,土砂已流入,目前未發現有任何人骨與陪葬品。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遺址巡查員溫孟威說,這件甕棺年代久遠,約3000年,從特徵上看與花岡山文化時期為同一文化層。工程下挖50公分就發現甕棺上緣,因已受重力影響,上部已往下塌陷,若要修復有一定難度,目前先放置文化局考古文化典藏空間,做整理工作。
溫孟威說,這件文化遺址甕棺特色是特別大,表示是「一次葬」,逝者採蹲踞方式於大陶缸內,上方有的是蓋石板,有的是倒扣另一件陶器。
2016年花岡山老人館出土的5座甕棺,皆為大型陶器,且保存狀況尚好,當時考古團隊先以特製的木箱連土裝起,確保甕棺的完整性,存放在花蓮文化局大榮倉庫。直到今年5月,甕棺修復計畫正式展開。
陳有貝曾主持考古團隊,進行花岡山老人館興建工程搶救發掘計畫,當時尤筱薇就已參與計畫,盼能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為花岡山遺址建構更為完整的甕棺史料
嚴得愷
6作者 劉益昌
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描述 本文主要檢討台灣考古學對於原住民的研究,從國家史與區域史的角度整體 思考考古學研究的原住民早期歷史與更早階段的史前史,究竟在台灣史的定位為 何,並將此ー論題置於考古學發展史和國家政策的角度思考,指出百年以來考古 學研究的四大段落,包括日治時期主要從史前遺址的族群概念與類緣關你,戰後 受大中國民族主義的影響將台灣史置於地方史的概念,同時也隱含有漢人中心主 義,因此台灣考古學的研究結果並不受重視,1980年代台灣史研究逐漸蓬勃,中 央研究院首開風氣之先,成立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張光直先生倡議完整的台灣史 研究,使得台灣史前史的研究得以重新出發,和台灣史學界共同檢討台灣史的建 構,199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南島民族起源問題的刺激,中央研究院開始前往東南 亞地區進行實質田野研究,也與世界考古學共同關切的問題得以接軌,台灣史前 史目前正面臨研究契機抉擇與考驗。 基於考古學與原住民研究的反思,筆者提出仍應關切的議題包括:1.考古學 研究與歷史建構,2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你的思考,3.原住民意識的過度t全釋,4. 學術研究與原住民政策,尤其是部份原住民意識的過度t全釋已經和學術界造成衝 突,是研究者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
張庭昊
5作者 盧柔君
來源 考古人類學刊
描述 琉球列島分為北中南三大文化圈,雖然中北部圈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和日本列島繩文文化密切相關,南部圈文化內涵卻與之相異,反與位於東南亞地區的史前文化有較多相似之處。與琉球列島同屬東亞島孤的台灣島鄰接琉球列島南端,曾有多位學者針對兩地史前文化關係提出討論,主要藉局部磨製石斧與下田原式陶器討論南琉球與台灣東海岸的史前文化關係,但至今未有定論。筆者認為過去研究多注重於特殊器物,較少探討整體面向;再者日本與台灣考古學使用的是器物分類系統不同,部分相同器物被分置於不同分類中,造成比較研究的困難。近年來資料增加,注重整體觀點及人類能動性的技術選擇理論也有發展,筆者認為若能在釐清器物分類後,試以全貌觀點檢視物質文化的內涵與變遷,並納入環境背景因素,考量人在其中的選擇,或能重新審視台灣與琉球的史前文化關係。本文選定過去與琉球先島群島指出最多相似性的花蓮溪口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首先探討兩地出土遺物的分類方式與類型定義,究明遺物類型的異同,以避免分類系統不同造成研究誤差。而後比較遺址出土器種與形制,討論兩地器物組合的相似性,說明花蓮溪口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具有與南琉球相同的技術知識。再藉遺址是器種與器型的比例差異,討論兩地各自技術選擇的內涵與成因,進一步詮釋兩地居民史前生業及文化的異同、變遷與關聯。
張庭昊
4作者 鍾 亦 興 趙 金 勇
來源 考古人類學刊
描述 「近現代」歷史,可謂是當代社會集體記憶的邊緣。台灣的近現代歷史,從清末到二次大戰結束,政經文化等各面向急速流轉,至今仍影響著台灣社會的深層結構。本文嘗試以考古學方法切入,透過比較花蓮花岡山與台北大龍峒兩處遺址出土的物質遺留,討論日治後期陶瓷器消費模式及其反映的文化行為與生活經驗,期能豐富日治台灣的研究。
張庭昊
3作者 中國時報 簡浩正/花蓮報導
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397-260107
描述 2007年因花崗國中新建校舍規劃涵蓋花岡山遺址範圍,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等人進行試掘評估,確認該遺址至少涵蓋6個階段的人群活動歷史:包含日治時期文化層、金屬器時期文化層(靜浦、早階段)、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晚期花岡山、中期繩紋紅陶、早期大坌坑)等不同階段的文化體系。
張庭昊
2作者 自由時報2018-08-04〔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
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21733
描述 花蓮市進行污水下水道新建工程時,在花岡山考古遺址範圍內的民宅外,挖出史前人類「甕棺」,至七月底截止已陸續挖出三座甕棺,目前甕棺已移至文物典藏空間進一步後續整修。花蓮縣文化局表示,將先針對其中二座甕棺進行修復,而花岡山遺址歷年來發掘的甕棺數量可觀,迄今已有十四座,其中九座由花蓮縣文化局保管,預計明年壽豐鄉的花蓮縣考古文化館落成,將統一整理呈現。
五月十八日發現花崗街廿一號門口工地,露出疑似甕棺結構,立即請施工單位停工,花蓮縣文化局六月十二日結合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團隊進行搶救發掘,挖出直徑六十公分、高六十公分甕棺,伴隨出土的素面陶片、三件網墜判斷,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層,廿二日將甕棺裝木箱封存取出
未料,工程恢復施工不久,六月廿九日又在甕棺發現處北側五公尺處,於樹人街三之一號門口發現另一座甕棺,文化局決議再度開始搶救發掘,在長二點五米、寬一點六米的探坑內陸續發現三座甕棺,分別有鐵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中期過度到晚期的兩個文化層,當中二個甕棺約直徑六十公分、高五十公分,另一個直徑五十公分、高三十公分較小型,陶甕上方有梯形石板覆蓋,不過沒有發現人骨。
嚴得愷
1作者 2018-08-06 23:53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294177
描述 此項報導出自聯合新聞網,內容敘述今年8月在縣府進行花蓮市鐵路以東暨美崙溪以西汙水下水道工程時,在花岡山考古遺址挖出史前人類「甕棺(直徑60公分、高60公分)」。伴隨出土素面陶片、3件網墜判斷,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層,距今約3000年。
發現的4座甕棺,其中1甕棺有微量骨頭,此外還出土其他史前遺物包括陶把、繩紋陶片、斧鋤形器、火燒石及玉器等。
嚴得愷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假日趕工中
說明
今天我與嚴得愷在咖啡廳趕工。
張庭昊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林東興校長
說明
就我們所研擬的關於花崗山遺址的問題,請教林東興校長,了解挖掘遺址及花崗山文物特展的細節資訊。
張庭昊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第二次討論
說明
討論要訪問林東興校長的題目。
張庭昊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第一次在圖書館查資料
說明
找出重點
張庭昊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第一次討論
說明
正在討論題目,大綱
張庭昊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張庭昊
標題 查資料
內容
星期五我在學校的電腦教室,與另外兩個同伴一起在為我們想傳達的資訊共同努力,我先用檔案庫,所以我在研讀每一篇文章的時候,我都覺得原來我們的祖先那麼厲害,讓我們可以有現在那麼便利的世界。

張庭昊
9作者 顧崇懷
標題 編輯藏書閣
內容
這個連假,我把兩本相關文獻編輯進藏書閣。雖然書本內容很多,無法很快看完,但我還是仔細翻閱跟我們主題有相關的部分,並且寫出簡介與導讀。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能做出一件很好的作品!

顧崇懷
8作者 張庭昊
標題 中秋節討論
內容
我和嚴得愷趁著假日相約到咖啡店討論,一開始我們先分配工作,我做活動集他做問卷,然後我就幫他拍了一張美照,他也用心的邊做問卷邊與我討論問卷內容,等到問卷做完之後,我馬上轉發到 各大群組,轉瞬間三個小時就過去了,我們也回家了。

張庭昊
7作者 顧崇懷
標題 閱讀文獻
內容
今天讀了「花岡山文化之研究」這本書,知道更多有關花岡山遺址的事,像是挖掘的原由、出土的文物、生活模式的分析和與其他史前文化的關聯性等等,是一本幫助我們很大的書籍。

顧崇懷
6作者 嚴得愷
標題 假日生活
內容
雖然是中秋節連假,但是我並沒有停止這項研究,我和隊員相約在一家咖啡廳待了一個下午,把我們要製作的表單問卷完成,並且轉發給大家填寫。雖然中秋節很需要好好玩樂,但是我覺得做這項研究會更有意義,就算沒有得名,我也覺得很值得。

嚴得愷
5作者 嚴得愷
標題 資料的收集
內容
今天中午的午休,我們在學校的電腦教室蒐集相關資料。我發現其實花崗山遺址不是只出土在當初蓋花崗新校舍的時候,今年暑假在學校停車場旁的斜坡也有挖到甕棺。
雖然我不是親眼看到出土的那一刻,但是藉由新聞報導也讓我覺得熱血沸騰。每次想到在我每天生活的校園底下,在幾千年前也有人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每次想到這裡,心中總是有無限的感慨。
這份感慨就是促成我進一步了解最強大的動力,畢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雖然我們的文化不進相同,但是我們卻同時感受到相同的花崗山之美!!!!

嚴得愷
4作者 顧崇懷
標題 上網查資料
內容
今天上網參考了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的花崗山遺址,知道了花崗山遺址具有優異的製陶和製作石器技術,也具有埋葬的觀念,是個進步的文化。

顧崇懷
3作者 張庭昊
標題 訪問林東興校長
內容
在星期6的早晨我和劉盈孜老師在學校的會議室進行訪談,過程中透過林東興校長瞭解了非常多跟花崗山這片土地的奧秘。

張庭昊
2作者 張庭昊
標題 第1次討論
內容
第一次討論的時候我原本以為小論文是一個很困難的挑戰,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能夠對一件事達到足夠的了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張庭昊
1作者 張庭昊
標題 到圖書館查資料
內容
走進圖書館老師跟我說要先用電腦查書名先看編號再去找書會比較快,之後我找到了我要的書可是我發現,真正在寫花崗山遺址的只有2本,之後我跟老師說然後老師發現雖然書名不一樣,但有提到花崗山遺址的書,最後我就把那4本帶回家了。

張庭昊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4書名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紀念特刊
作者 黃國恩
出版社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簡介(摘要)
史前博物館的建館沿革、園區設計理念與設施、展覽文物和重要發掘與出土文物的介紹。
導讀
在重要發掘與出土文物這個單元中,介紹了花岡山遺址的位置(花岡山)、遺址年代(3500-2000年前)、存在文化(花岡山文化)及重要出土文物(甕棺、石器、陶器)等資訊。
顧崇懷
3書名 花岡山文化之研究
作者 葉美珍
出版社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簡介(摘要)
花岡山遺址在日治時期(1929年)就有學者(宮本延人)進行小規模挖掘,1992年由此書作者葉美珍等人進行第二度挖掘。其中,紅彩陶、繩紋陶與甕棺為主要文物。
花岡山文化距今約3000至1500年,約與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同時,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了解三者之間的關聯有助於東海岸史前文化的釐清。
導讀
這本書是文獻中與花岡山遺址最相關的。文中詳細的紀錄花岡山遺址的挖掘相關資料和出土文物的介紹。另外也介紹鹽寮、大坑等同屬花崗山文化的遺址,並分析這些文化的關聯性,讓我們更詳細的瞭解花岡山遺址。
顧崇懷
2書名 考古台灣:穿越時空的搜尋、解謎與保存
作者 陳歆怡、楊子磊、顏松柏
出版社 經典雜誌
簡介(摘要)
台灣島上已知最古老的人類,與山頂洞人一樣可追溯到三萬年前;四千多年前,就出現善於貿易及航海的人群,促進島內各地與海外的文化交流;台灣自十六世紀進入歷史時期,先住民與近代文明相遇,蛻變發展出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群文化。並且詳細介紹史前文化的搜尋、解謎與保存。
導讀
本書對台灣的考古研究提供一個全面、深度的介紹,述說考古學家如何從史前時代留下的文物中,拼湊出不同地點、不同時代的人類故事。除了指出重要發現和考古科技的進展,更希望讀者能思考這些考古遺址背後的歷史意涵,為建構台灣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而努力。
顧崇懷
1書名 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遊憩解說叢書7 史前文化
作者 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
出版社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簡介(摘要)
此書用淺顯的文字描述東海岸豐富史前文化,文化層次由從一萬五千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近千年以前的阿美文化。希望藉由此書讓遊客想像先民打拼的情景,體會文明演進的過程,並對東海岸考古學有一番認知。
導讀
雖然書中介紹花岡山遺址的部分不多,不過它介紹東部新石器時代是由大坌坑文化演進為繩紋紅陶文化,再分為卑南、麒麟和花岡山文化。並且指出花岡山文化可能與北部的圓山文化互相交流,也會利用河口或海洋資源。
顧崇懷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在我國小的時候,曾經在報紙上看到報導,說花崗國中校舍改建挖到了花岡山遺址,造成工程延遲好多年,當時學校正好教到有關史前文化的課程,當時的我對於史前文化的考古十分憧憬,也造成了我們現在研究的動力。
如今,在我們每天生活的花崗這一片美麗的土地下,誰都想不到許多年前曾經也有人生活在這個地方。身為花崗人的我們應該秉持深入了解這個遺址的精神,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花岡山遺址的存在與價值。
此外,我們發現民眾大多有意了解花岡山遺址,但不了解詳細狀況。期望有機會加以推動花岡山遺址,讓民眾更加了解這花蓮的文化寶典。
顧崇懷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花崗山遺址研究簡報顧崇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