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岡山遺址研究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更生日報2018-06-27 來源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155849 描述 確認存在相當豐富的文化層位 並有新石器時代的灰坑、埋罐遺跡 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委託考古學者專家研究人員的 「花蓮縣花岡山遺址工程基地試掘評估成果報告已出爐,確認「花岡山文化」相當豐富的文化層位。 研究報告說,花岡山文化遺址的文獻紀錄最早見於宮本延人於一九三一年發表的〈花蓮港花岡山遺跡〉。該研究已對花岡山遺址進行首次發掘,出土大量的陶、石器與甕棺。 花蓮考古人士王天送在一九九二年發表「花蓮縣史前文化遺址簡介」提到「花岡山遺址」,文中提到:「出土遺物有大批砝碼型網墜、陶片是素面夾砂陶、器型有罐缽、石板屋用石板、貨幣石、陽石、陰石、陶製紡輪、陶片、凹石;石皿、石槽、半月石、古甕棺等」,花岡山文化在北濱國小設有考古鄉土資料室。 研究報告說,與後來持續累積的發掘資料比對,少見石板,未見貨幣石(石輪)、陽石、陰石、石皿等大型遺物。究竟是此類巨石遺物佚失,或是資訊混淆造成資料錯誤,不得而知。在一九九二年以後,花岡山遺址的調查研究則以考古學試掘、搶救發掘等研究為主軸。 花崗山運動公園、花崗街房舍 都曾考古試掘 研究報告說,花岡山遺址曾經經過多次試掘與發掘,如一九三○年代移川子之藏、一九三一年宮本延人進行發掘, 一九九二年葉美珍發掘花崗山運動公園、 二○一二年劉益昌、趙金勇於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搶救發掘,與二○一四年於花崗四十四巷、花崗山運動公園、花蓮女中等地點進行試掘,二○一五年花崗街四四巷二之一號旁的房舍內三個探坑的考古試掘。 二○一六年在花崗山花蓮市老人館興建工程範圍內二個探坑的試掘,及台灣大學執行之花崗山花蓮市老人館興建工程全面搶救發掘。 目前花岡山文化遺址經過多年來的研究,確認該遺址存在相當豐富的文化層位,有大坌坑文化晚期文化、東部繩紋紅陶文化、花岡山文化與花岡山文化上層類型、靜浦文化水璉類型、近現代文化層等。 花崗山老人館發現大量的甕棺 除了豐富的文化層位之外,花岡山遺址也存在若干現象、結構,如近現代柱礎、防空洞、地基結構等;金屬器晚期的墓葬、金屬器早期的豎穴、石板棺、石煮法遺跡;新石器時代的灰坑、埋罐遺跡,與二○一六年花崗山老人館搶救發掘發現大量的甕棺等等,都說明花岡山遺址之特殊性與重要性。 研究報告說,「花崗山」為現地地名 ,現有道路、建築物(如:花崗山老人館)、地圖標示皆用「花崗山」一詞;「花岡山」為日治時代名稱。由於「花岡山遺址」於日治時代定名,近代持續沿用該名稱,故遺址名維持「花岡山遺址」,該處代表性史前文化維持沿用「花岡山文化」。 為什麼花崗山相關工程進行,如花蓮市老人館,污水下水道工程施工時,會有相關人員隨時在側注意是否挖掘到文物?答案是,依據遺址監管保護辦法第七條規定,工程建設或土地開發之計畫,其空間範圍涵蓋經列冊之遺址,開發單位應先邀請考古學者,進行遺址價值及內涵調查評估,並將其結果報主管機關處理。 | 嚴得愷 | |
9 | 作者 東方報 來源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336:2016-06-07-01-11-03&catid=34:focus&Itemid=54 描述 今年初在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中發現花岡山遺址,經由專家挖掘發現兩個「考古探坑」,內含兩個文化層,包括金屬器時期及美崙山文化層,文化界與考古學界表示,搶救遺址應該現地保存而不是採取搶救挖掘。老人會館發現花岡山遺址迄今超過半年,奇怪的是,花蓮縣政府目前並未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遺址,也就是還沒有文資身分,僅有「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以古物的文資保存。 | 嚴得愷 | |
8 | 作者 東方報 週二, 07 六月 2016 00:00 來源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336:2016-06-07-01-11-03&catid=34:focus&Itemid=54 描述 記者劉天生/台北報導 今年初在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中發現花岡山遺址,經由專家挖掘發現兩個「考古探坑」,內含兩個文化層,包括金屬器時期及美崙山文化層,文化界與考古學界表示,搶救遺址應該現地保存而不是採取搶救挖掘。老人會館發現花岡山遺址迄今超過半年,奇怪的是,花蓮縣政府目前並未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遺址,也就是還沒有文資身分,僅有「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以古物的文資身分保存。 破壞太嚴重不能再挖掘 台大人類所表示,已經責成決議,要進行搶救發掘,但是其實已經確認有兩個文化層,層位清楚,現在最應該做的是「確認遺址的地位」,不能再任意挖掘了。根據考古學界人士指出,花岡山遺址破壞得很嚴重,剩下完整的就是運動場西側,老人館旁邊的停車場那一區。 文化局的態度才是關鍵 從石器的大分坑到日本時代的文化層非常完整,他的重要性考古學界沒有爭議。文化局搶救遺址採行搶救挖掘案,卻不是現地保存,令人憂心忡忡。搶救挖掘的決議如何做成?為何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不願公開會議紀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這是花蓮縣政府權責;所以花蓮縣文化局的態度是關鍵,根據文資法規定,要經過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查,被指定為縣定遺址,才會提報中央主管機關文化部。 文化局:以搶救挖掘來解決遺址和開發的衝突 花岡山遺址首次發現為一九二九年,陸續經過一九九二年花崗山運動公園中正體育館重建工程、二○○七年花崗國中校舍改建工程、二○一六年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的開挖,對地下五千年歷史文物造成重大威脅,也讓「花岡山遺址」的遺址地位再次浮出檯面,有權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古蹟的地方政府,目前對於沒有文資身分的花岡山遺址也只能被動搶救,保留多少算多少。 文資法對於遺址文化資產身分的給予採用指定的方式,屬於強制性的保護性質,花蓮縣文化局資產科表示,花岡山遺址位於市中心外圍,多處重要建築座落其上,為尊重土地所有權人的使用開發權益,目前僅以不影響居民權益的「列冊遺址」作為管理辦法,凡在列冊遺址內進行工程建設、土地計畫前,開發單位應先邀請考古學者,進行遺址價值及內涵調查評估,由文化局對遺址開發被動保存。 文化局資產科表示,花岡山遺址現地保存是眾多學者們深切期盼的管理辦法,但勢必會對土地所有權人在土地開發利用有所限制,過去文化局審核的相關建設工程,也會提供開發單位非遺址境內的替代區域選項,因除了要經過文化局審核外,還需進行後續的搶救挖掘工程,不僅在工程上有所延誤,開發單位還須負擔部分搶救挖掘工程費用,最終決定權文化局也尊重開發單位的考量,雖可視為補救的措施,但普遍的案例亦常是以搶救挖掘來解決遺址和開發行為的衝突。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遺址 歷經波折的「花岡山文化」,分佈地區包括奇萊平原、海岸山脈北段等,其中「花岡山遺址」位於花市公園路東側、美崙溪河口南岸的台地上。 花岡山遺址首次發現為一九二九年,由日籍學者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發現,並於遺址上進行調查,成為最早披露花岡山遺址遺物的紀錄,直到一九九二年因花崗山運動公園中正體育館重建,國立史前博物館葉美珍等進行發掘工作,挖出豐富文化遺物與甕棺等遺跡,研判屬於單一文化層遺址,作為花岡山文化的代表。 二○○七年,花崗國中進行一期校舍工程時挖到史前遺址後,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與其考古團隊隔年受花蓮縣政府委託,執行搶救花崗國中新建校舍地基的史前遺址計畫,並挖掘出自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期、日治時期三個文化體系的十萬件文物。 劉益昌於二○一四年提出的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第二期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顯示,確認該遺址至少涵蓋六個階段的人群活動歷史,包括日治時期文化層、金屬器時期文化層(靜浦、早階段)、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晚期花岡山、中期繩紋紅陶、早期大坌坑)等不同階段的文化體系,可以說記錄了花蓮地區從五十年前到距今五千年前的歷史。 「花岡山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所在範圍現為花崗山運動公園,美崙溪流經遺址北側,西側為花崗國中,東側隔著北濱國小、海岸路與海岸比鄰,海拔約二十公尺。 花崗山老人館整建及增設工程,因屬遺址境內,文化局文資科表示,已完成兩次試掘評估,且經文化局文化遺址委員會審查通過進行搶救挖掘工程,目前正處於搶救發掘廠商公開招標程序,預計最晚六月完成招標,七月開工,並於今年十月完成搶救發掘。 | 嚴得愷 | |
7 | 作者 中央社 - 2018-06-22 18:20:02 來源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622/2776327/ 描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2日電)花蓮縣花岡山施做污水下水道工程,由於此區為花岡山遺址所在,文化局派員監看,果然在開挖過程發現史前甕棺,今天出土,推測年代約3000年前花岡山文化時期,與台東卑南文化同期。 這件出土於花蓮市北濱段的甕棺,體積相當大,直徑約有60公分,深度約50公分、厚度約1公分的倒扣式甕棺,上下二層素面陶罐倒扣,上蓋以石頭壓住。 花蓮縣文化局與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陳有貝團隊合作,做相關考古研究,研究生尤筱薇說,日前發現時,甕棺已遭到工程怪手推壓而局部碎裂,只剩半圓狀,破裂的碎片已保存;搶救發掘過程發現上方已塌陷,土砂已流入,目前未發現有任何人骨與陪葬品。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遺址巡查員溫孟威說,這件甕棺年代久遠,約3000年,從特徵上看與花岡山文化時期為同一文化層。工程下挖50公分就發現甕棺上緣,因已受重力影響,上部已往下塌陷,若要修復有一定難度,目前先放置文化局考古文化典藏空間,做整理工作。 溫孟威說,這件文化遺址甕棺特色是特別大,表示是「一次葬」,逝者採蹲踞方式於大陶缸內,上方有的是蓋石板,有的是倒扣另一件陶器。 2016年花岡山老人館出土的5座甕棺,皆為大型陶器,且保存狀況尚好,當時考古團隊先以特製的木箱連土裝起,確保甕棺的完整性,存放在花蓮文化局大榮倉庫。直到今年5月,甕棺修復計畫正式展開。 陳有貝曾主持考古團隊,進行花岡山老人館興建工程搶救發掘計畫,當時尤筱薇就已參與計畫,盼能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為花岡山遺址建構更為完整的甕棺史料 | 嚴得愷 | |
6 | 作者 劉益昌 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描述 本文主要檢討台灣考古學對於原住民的研究,從國家史與區域史的角度整體 思考考古學研究的原住民早期歷史與更早階段的史前史,究竟在台灣史的定位為 何,並將此ー論題置於考古學發展史和國家政策的角度思考,指出百年以來考古 學研究的四大段落,包括日治時期主要從史前遺址的族群概念與類緣關你,戰後 受大中國民族主義的影響將台灣史置於地方史的概念,同時也隱含有漢人中心主 義,因此台灣考古學的研究結果並不受重視,1980年代台灣史研究逐漸蓬勃,中 央研究院首開風氣之先,成立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張光直先生倡議完整的台灣史 研究,使得台灣史前史的研究得以重新出發,和台灣史學界共同檢討台灣史的建 構,199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南島民族起源問題的刺激,中央研究院開始前往東南 亞地區進行實質田野研究,也與世界考古學共同關切的問題得以接軌,台灣史前 史目前正面臨研究契機抉擇與考驗。 基於考古學與原住民研究的反思,筆者提出仍應關切的議題包括:1.考古學 研究與歷史建構,2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你的思考,3.原住民意識的過度t全釋,4. 學術研究與原住民政策,尤其是部份原住民意識的過度t全釋已經和學術界造成衝 突,是研究者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 | 張庭昊 | |
5 | 作者 盧柔君 來源 考古人類學刊 描述 琉球列島分為北中南三大文化圈,雖然中北部圈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和日本列島繩文文化密切相關,南部圈文化內涵卻與之相異,反與位於東南亞地區的史前文化有較多相似之處。與琉球列島同屬東亞島孤的台灣島鄰接琉球列島南端,曾有多位學者針對兩地史前文化關係提出討論,主要藉局部磨製石斧與下田原式陶器討論南琉球與台灣東海岸的史前文化關係,但至今未有定論。筆者認為過去研究多注重於特殊器物,較少探討整體面向;再者日本與台灣考古學使用的是器物分類系統不同,部分相同器物被分置於不同分類中,造成比較研究的困難。近年來資料增加,注重整體觀點及人類能動性的技術選擇理論也有發展,筆者認為若能在釐清器物分類後,試以全貌觀點檢視物質文化的內涵與變遷,並納入環境背景因素,考量人在其中的選擇,或能重新審視台灣與琉球的史前文化關係。本文選定過去與琉球先島群島指出最多相似性的花蓮溪口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首先探討兩地出土遺物的分類方式與類型定義,究明遺物類型的異同,以避免分類系統不同造成研究誤差。而後比較遺址出土器種與形制,討論兩地器物組合的相似性,說明花蓮溪口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具有與南琉球相同的技術知識。再藉遺址是器種與器型的比例差異,討論兩地各自技術選擇的內涵與成因,進一步詮釋兩地居民史前生業及文化的異同、變遷與關聯。 | 張庭昊 | |
4 | 作者 鍾 亦 興 趙 金 勇 來源 考古人類學刊 描述 「近現代」歷史,可謂是當代社會集體記憶的邊緣。台灣的近現代歷史,從清末到二次大戰結束,政經文化等各面向急速流轉,至今仍影響著台灣社會的深層結構。本文嘗試以考古學方法切入,透過比較花蓮花岡山與台北大龍峒兩處遺址出土的物質遺留,討論日治後期陶瓷器消費模式及其反映的文化行為與生活經驗,期能豐富日治台灣的研究。 | 張庭昊 | |
3 | 作者 中國時報 簡浩正/花蓮報導 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397-260107 描述 2007年因花崗國中新建校舍規劃涵蓋花岡山遺址範圍,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等人進行試掘評估,確認該遺址至少涵蓋6個階段的人群活動歷史:包含日治時期文化層、金屬器時期文化層(靜浦、早階段)、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晚期花岡山、中期繩紋紅陶、早期大坌坑)等不同階段的文化體系。 | 張庭昊 | |
2 | 作者 自由時報2018-08-04〔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 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21733 描述 花蓮市進行污水下水道新建工程時,在花岡山考古遺址範圍內的民宅外,挖出史前人類「甕棺」,至七月底截止已陸續挖出三座甕棺,目前甕棺已移至文物典藏空間進一步後續整修。花蓮縣文化局表示,將先針對其中二座甕棺進行修復,而花岡山遺址歷年來發掘的甕棺數量可觀,迄今已有十四座,其中九座由花蓮縣文化局保管,預計明年壽豐鄉的花蓮縣考古文化館落成,將統一整理呈現。 五月十八日發現花崗街廿一號門口工地,露出疑似甕棺結構,立即請施工單位停工,花蓮縣文化局六月十二日結合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團隊進行搶救發掘,挖出直徑六十公分、高六十公分甕棺,伴隨出土的素面陶片、三件網墜判斷,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層,廿二日將甕棺裝木箱封存取出 未料,工程恢復施工不久,六月廿九日又在甕棺發現處北側五公尺處,於樹人街三之一號門口發現另一座甕棺,文化局決議再度開始搶救發掘,在長二點五米、寬一點六米的探坑內陸續發現三座甕棺,分別有鐵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中期過度到晚期的兩個文化層,當中二個甕棺約直徑六十公分、高五十公分,另一個直徑五十公分、高三十公分較小型,陶甕上方有梯形石板覆蓋,不過沒有發現人骨。 | 嚴得愷 | |
1 | 作者 2018-08-06 23:53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294177 描述 此項報導出自聯合新聞網,內容敘述今年8月在縣府進行花蓮市鐵路以東暨美崙溪以西汙水下水道工程時,在花岡山考古遺址挖出史前人類「甕棺(直徑60公分、高60公分)」。伴隨出土素面陶片、3件網墜判斷,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層,距今約3000年。 發現的4座甕棺,其中1甕棺有微量骨頭,此外還出土其他史前遺物包括陶把、繩紋陶片、斧鋤形器、火燒石及玉器等。 | 嚴得愷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張庭昊 標題 查資料 內容 星期五我在學校的電腦教室,與另外兩個同伴一起在為我們想傳達的資訊共同努力,我先用檔案庫,所以我在研讀每一篇文章的時候,我都覺得原來我們的祖先那麼厲害,讓我們可以有現在那麼便利的世界。 | 張庭昊 |
9 | 作者 顧崇懷 標題 編輯藏書閣 內容 這個連假,我把兩本相關文獻編輯進藏書閣。雖然書本內容很多,無法很快看完,但我還是仔細翻閱跟我們主題有相關的部分,並且寫出簡介與導讀。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能做出一件很好的作品! | 顧崇懷 |
8 | 作者 張庭昊 標題 中秋節討論 內容 我和嚴得愷趁著假日相約到咖啡店討論,一開始我們先分配工作,我做活動集他做問卷,然後我就幫他拍了一張美照,他也用心的邊做問卷邊與我討論問卷內容,等到問卷做完之後,我馬上轉發到 各大群組,轉瞬間三個小時就過去了,我們也回家了。 | 張庭昊 |
7 | 作者 顧崇懷 標題 閱讀文獻 內容 今天讀了「花岡山文化之研究」這本書,知道更多有關花岡山遺址的事,像是挖掘的原由、出土的文物、生活模式的分析和與其他史前文化的關聯性等等,是一本幫助我們很大的書籍。 | 顧崇懷 |
6 | 作者 嚴得愷 標題 假日生活 內容 雖然是中秋節連假,但是我並沒有停止這項研究,我和隊員相約在一家咖啡廳待了一個下午,把我們要製作的表單問卷完成,並且轉發給大家填寫。雖然中秋節很需要好好玩樂,但是我覺得做這項研究會更有意義,就算沒有得名,我也覺得很值得。 | 嚴得愷 |
5 | 作者 嚴得愷 標題 資料的收集 內容 今天中午的午休,我們在學校的電腦教室蒐集相關資料。我發現其實花崗山遺址不是只出土在當初蓋花崗新校舍的時候,今年暑假在學校停車場旁的斜坡也有挖到甕棺。 雖然我不是親眼看到出土的那一刻,但是藉由新聞報導也讓我覺得熱血沸騰。每次想到在我每天生活的校園底下,在幾千年前也有人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每次想到這裡,心中總是有無限的感慨。 這份感慨就是促成我進一步了解最強大的動力,畢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雖然我們的文化不進相同,但是我們卻同時感受到相同的花崗山之美!!!! | 嚴得愷 |
4 | 作者 顧崇懷 標題 上網查資料 內容 今天上網參考了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的花崗山遺址,知道了花崗山遺址具有優異的製陶和製作石器技術,也具有埋葬的觀念,是個進步的文化。 | 顧崇懷 |
3 | 作者 張庭昊 標題 訪問林東興校長 內容 在星期6的早晨我和劉盈孜老師在學校的會議室進行訪談,過程中透過林東興校長瞭解了非常多跟花崗山這片土地的奧秘。 | 張庭昊 |
2 | 作者 張庭昊 標題 第1次討論 內容 第一次討論的時候我原本以為小論文是一個很困難的挑戰,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能夠對一件事達到足夠的了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 張庭昊 |
1 | 作者 張庭昊 標題 到圖書館查資料 內容 走進圖書館老師跟我說要先用電腦查書名先看編號再去找書會比較快,之後我找到了我要的書可是我發現,真正在寫花崗山遺址的只有2本,之後我跟老師說然後老師發現雖然書名不一樣,但有提到花崗山遺址的書,最後我就把那4本帶回家了。 | 張庭昊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大坑遺址的繩紋陶罐 網址 http://beta.nmp.gov.tw/enews/no7/4.htm 網站簡介 大坑遺址繩紋陶罐目前陳列在史前廳展現繩紋陶文化之第2展示室,這件無足無把陶罐高28公分,口緣直徑約19公分,腹部直徑約34公分,為1件修復而成之陶罐,是東部繩紋陶時期遺留至今少數能辨全形的陶器,而且是4500年前至3500年前東部繩紋陶時代主要文化─大坑文化之典型陶器,因此筆者及同僚稱之為「大坑式繩紋陶器」(圖1),與大坌坑式繩紋陶器及富山式繩紋陶器並列為東部繩紋陶時代的三大代表性繩紋陶器系列。 陶罐是在1993年本館考古人員執行台十一線公路拓寬工程對史前遺址影響之評估計劃時,於大坑遺址所採集。大坑遺址位花蓮縣壽豐鄉大坑村,所在地如今開發為花蓮海洋世界,在1993年時為廢棄磚廠以及梯田,史前時代的陶片常與近代燒製的磚塊殘片混在一起。陶罐出土於磚廠附近(圖2),呈現碎裂狀態,保存部位約有原來之八成左右(圖3)。由於當地土質黏實,陶罐質地保存不良,在處理時容易失去表面陶衣,所幸這件陶器的表面繩紋保存不錯,紋飾頗為清晰。碎裂的陶片經過本館陶器修復人員修復後,成為東部遺址出土少數可見全形之繩紋陶罐。 大坑式繩紋陶器主要分布在花蓮溪口南北兩岸沙丘遺址,目前已知的分布範圍不是很廣,但遺址相當集中,主要遺址有花崗山、嶺頂、大坑、鹽寮、橄子樹腳等十多個遺址。筆者等於上述幾處遺址都採集到不少的繩紋陶片,其中花崗山、大坑及橄子樹腳遺址出土之繩紋陶片比例相當高。由於大坑遺址較早被發現繩紋陶層,因此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提出「大坑文化」一詞。 大坑遺址有幾處地點,除了磚廠之外,筆者曾於附近台11線公路東側的另一處地點因石板棺出土而進行考古試掘,該處地點上層為花崗山文化層,出土素面陶器、石器、石板棺及甕棺,下層為大坑文化層,出土少量石器及大量繩紋陶器殘片,與花蓮溪以北的花崗山遺址文化堆積大致相同。經過幾次的考古工作,筆者等更加確定大坑文化是東海岸北段花蓮溪附近地區主要的繩紋陶文化。 大坑式繩紋陶器絕大多數是圖中所見之侈口罐,只有少數平口豆形器。本館考古研究人員李坤修先生認為「大坑式繩紋陶器,從器形及質地上看來,顯然和台灣北部的繩紋陶系統有較深的淵源,而和東海岸南段的繩紋陶則無明顯關係。….這類型的繩紋陶都和大坌坑式繩紋陶有一些關聯。」 | 張庭昊 | |
19 | 網站名稱 立體動物型國寶「蛙型玉飾」ETtoday新聞雲 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514/356679.htm 網站簡介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花蓮縣文化局於13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國台灣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花蓮縣文化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典禮」,期間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張善楠特別介紹4月21日經文化局公告為國寶的「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他表示這是台灣史前時代稀有之立體動物形玉飾,相當珍貴。 張善楠表示,蛙形玉飾一面刻有一雙圓形大眼睛,還有分岔略呈「几」的雙肢,另一面在蛙的口部雕鑿,大小如一般常見的小型青蛙。事實上這件蛙形玉飾是花岡山文化玉飾代表類型之一,造型特殊而稀少,是台灣史前時代稀有的立體動物形玉飾,且為該類型唯一完整標本。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1994年在鹽寮遺址進行挖掘工作,發現這件稀有的蛙型立體裝飾品;根據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鹽寮遺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南方,於台11線公路西側緩坡海階砂地,文化性質應屬於花崗山文化,據推測約為3000年至1500多年前。 | 張庭昊 | |
18 | 網站名稱 花崗國中挖出日據文物在將軍府古蹟展出 網址 http://s54cdd6.pixnet.net/blog/post/8045851-%E8%8A%B1%E5%B4%97%E5%9C%8B%E4%B8%AD%E6%8C%96%E5%87%BA%E6%97%A5%E6%93%9A%E6%96%87%E7%89%A9--%E5%9C%A8%E5%B0%87%E8%BB%8D%E5%BA%9C%E5%8F%A4%E8%B9%9F%E5%B1%95%E5%87%BA 網站簡介 緊鄰花蓮市花崗山的(花岡國中)去年在新建校舍時,意外挖掘到日據時代文化遺址。花蓮縣文化局請來考古學者,將挖掘到的文物,悉心整理考據後,舉辦「考古文物特展」,在花蓮縣定古蹟「將軍府」展出到明年2月底為止。(劉敏娟報導) 包括重新拼貼的陶瓷用品、玻璃瓶罐等,都是花蓮花岡國中新建校舍工程中挖掘到的「花崗山遺址文物」,根據考古學者進一步考據,是日治時代花蓮港小學校教職員遺留的用具。花蓮縣文化局長吳進書說,希望透過文物特展,重現時代文化。:中研院團隊發掘出的日據時代遺址,據有時代價值,未來將鼓勵學生來此戶外教學。 花崗山遺址近現代考古文物特展,12月2號在花蓮溪畔縣定古蹟將軍府的日式建築內揭牌展出到明年2月底為止,歡迎民眾一同領略首次在花蓮出土的文物展覽。 | 張庭昊 | |
17 | 網站名稱 花岡山遺址文物特展洄瀾網 網址 http://www.poja.com.tw/news/hot/2013-09-18/5533.html 網站簡介 花岡山遺址文物特展是花蓮縣第一次完整呈現在地史前文物的展覽,展出文物來自花岡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年代最早的展出文物是距今約45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東部繩紋陶文化遺物,最晚的是約60年前日治時期在台日人所遺留的生活器物。 | 張庭昊 | |
16 | 網站名稱 花岡山遺址五千年 跨越原住民和漢人人間福報 網址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20447 網站簡介 「建校只有四十五年的花崗國中,地底下卻涵蓋五千年來南島語系與漢民族的所有生活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花蓮縣政府搶救花岡山遺址,昨天展出。 | 張庭昊 | |
15 | 網站名稱 花岡山遺址尚無文資身分 考古學者:應該現地保留東方報 網址 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336:2016-06-07-01-11-03&catid=34:focus&Itemid=54 網站簡介 今年初在花蓮縣老人會館改建工程中發現花岡山遺址,經由專家挖掘發現兩個「考古探坑」,內含兩個文化層,包括金屬器時期及美崙山文化層,文化界與考古學界表示,搶救遺址應該現地保存而不是採取搶救挖掘。老人會館發現花岡山遺址迄今超過半年,奇怪的是,花蓮縣政府目前並未指定花岡山遺址為縣定遺址,也就是還沒有文資身分,僅有「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以古物的文資身分保存。 | 張庭昊 | |
14 | 網站名稱 Microsoft Word - 葉美珍.doc 網址 https://mocfile.moc.gov.tw/nmphistory/%E8%91%89%E7%BE%8E%E7%8F%8D.pdf 網站簡介 花崗山文化之研究的作者簡介 | 張庭昊 | |
13 | 網站名稱 花崗山文化搶救古物缺錢自由時報 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4043 網站簡介 花崗國中校舍老舊又有地震帶通過,教育部補助一億元在學校籃球場新建耐震校舍,縣府在今年中核發建照時,發現用地有部分範圍是在花岡山遺址上,遂由文化局緊急向文建會申請經費進行遺址試掘。 中研院考古研究人員七月底開挖位於花岡山沙丘遺址的西南麓,約五千三百二十平方公尺,共挖掘十處探坑,除發現日治時代堆覆、厚約四十公分的砂層,也在地下六十至六十五公分起,發現厚達八十公分、分成三層的史前文化層(見圖,記者花孟璟攝)。 考古學者劉益昌說,這次試掘初步確認,遺址涵蓋年代由新石器中期的繩紋陶文化起(距今三千五百年至四千五百年)、新石器時代晚期花岡山文化層(距今二千年至三千五百年),出土文物包括壓印粗繩紋的塗紅陶片、繩紋陶罐口緣、玉質磨製穿孔箭鏃等玉器,以及新石器時代代表性文物打磨的石刀等。 劉益昌認為,花岡山遺址雖沒有定等,但從出土文物的豐富度判斷,重要性相當於國家一級考古遺址,具有全面搶救的價值。 花崗國中校長徐添枝說,未來出土文物希望現地保存,學校校舍新建工程也將增加文物展館空間。 | 張庭昊 | |
12 | 網站名稱 新石器時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7%9F%B3%E5%99%A8%E6%97%B6%E4%BB%A3 網站簡介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不過,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時代,不過仍出現高度文明,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就在這個時代,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石器的製作也從打製變磨製, 將植物的果實種子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其食物來源變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類亦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紡織,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明。 | 顧崇懷 | |
11 | 網站名稱 宮本延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AE%E6%9C%AC%E5%BB%B6%E4%BA%BA 網站簡介 介紹首次挖掘花岡山遺址宮本延人的生平和著作。 生平 信州長野縣上田市人,出身於神官家庭,9歲時隨父母移居東京。1928年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同年前往台灣,就任於新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擔任土俗人種學講座助手,跟隨移川子之藏教授從事臺灣原住民調查研究,共同奠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基礎。 1940年升任講師,翌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調查官,從事寺廟調查,曾阻止日本政府拆毀臺南大天后宮。1943年升任臺北帝國大學南方人文研究所助教授。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獲中華民國政府聘請留任以辦理移交,並升任副教授,旋即改任教授。 1948年返回日本,歷任東海大學教授、文學院長等要職。其間曾於1966年赴臺灣擔任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客座教授。1972年退休,1975年榮獲名譽教授。1987年逝世,享年86歲。 宮本延人在台灣長達20年,曾發表過許多發掘遺址的調查報告。 著作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二冊),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合著,臺北帝大土俗人類學研究室調查報告,刀江書院,1935年,曾獲帝國學士院獎。 《海南島の土俗學的研究調查》,台北市 : 臺灣總督府外事部,1942年。 《人類的の步み》,東海大學出版社,1971年。 《臺灣の原住民族:回想.私の民族學調查》,東京:六興,1985年。 《臺灣の原住民一回想、私の民族學調查》,六興出版社,1987年(有魏桂邦中譯本,晨星出版社,1992年)。 《臺灣の民族と文化》,瀨川孝吉、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合著,六興出版社,1987年。 《日本統治時代臺灣寺廟整理問題》,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 》,日本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我的臺灣紀行》(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照美翻譯),南天書局,1998年。 | 顧崇懷 | |
10 | 網站名稱 花蓮花岡山下水道工程 發現史前甕棺 網址 https://tw.news.yahoo.com/%E8%8A%B1%E8%93%AE%E8%8A%B1%E5%B2%A1%E5%B1%B1%E4%B8%8B%E6%B0%B4%E9%81%93%E5%B7%A5%E7%A8%8B-%E7%99%BC%E7%8F%BE%E5%8F%B2%E5%89%8D%E7%94%95%E6%A3%BA-3-%E5%9C%96-112826417.html 網站簡介 花蓮縣花岡山污水下水道工程開挖後發現的史前甕棺22日出土,甕棺因遭到工程怪手推壓有局部碎裂,推測年代約3000年前花岡山文化時期,與台東卑南文化同期 | 嚴得愷 | |
9 | 網站名稱 花岡山文化 網址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preHistory/hua_gua_shan.html 網站簡介 主要分佈在海岸山脈北段、花東縱谷北段及奇萊平原。這個文化位於整個東部的北方,可能由於地緣的因素,和台灣北部的圓山文化人來往頗為密切,採借了不少他們的器物和製作方式;甚至埋葬方式中的甕棺葬也與圓山文化相同。因此雖然花岡山文化的內涵和卑南文化、麒麟文化有相似之處,但仍然有必要單獨分類,因為它代表了新石器時代台灣島內東、北部人群的交流。出土的陶器以表面塗有紅色外表的夾砂陶為主,偶而會有繩紋陶,石器則與其他文化大致相同,不過砝碼型網墜數量很多,顯示與河口或海岸資源利用密切相關。 | 顧崇懷 | |
8 | 網站名稱 考古私生活‧發掘瓷美學—花岡山遺址近現代考古文物特展 網址 https://www.hccc.gov.tw/zh-tw/News/Detail/673 網站簡介 你知道嗎?日治時期花蓮港小學校教師丟棄的鍋碗杯盤,背後有著許多學問,由考古學者細心綴合後的陶瓷碎片,傳述著日本陶瓷業現代化發展脈絡、花蓮市街近代變遷等知識。為展現花岡山遺址近現代時期文物,使這一批別具生活美感與歷史情懷的文物展現給社會大眾認識,花蓮縣文化局於100年12月1 日至101年2月29日假本縣縣定古蹟美崙溪畔日式宿舍辦理「考古私生活‧發掘瓷美學—花岡山遺址近現代考古文物特展」,並於12月2日(星期五)上午10時於展示現場舉行開幕儀式,邀請明義國小國樂團演奏悠揚的曲目,為本展示拉開愉悅的序幕。 花蓮縣政府於2008年至2010年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對於花岡山遺址受花崗國中新建校舍影響範圍進行考古搶救發掘。發掘成果豐富,顯示花岡山遺址至少包含六層文化層或遺物包含層。其中,近現代日治時期文化層出土大量近現代陶瓷器、家飾與玻璃瓶罐等,為日治時期花蓮港小學校教職員之消費遺留。這一批文物展現了當時日籍教員的生活品味、1920-1940年代日本陶瓷業發展脈絡,並為日治時期花蓮港廳歷史研究提供獨一無二的物質文化材料。這些日常生活情境中使用的考古文物,吸引我們更加貼近花蓮港街的常民生活與興衰過程,一窺日治時期外來物質文化的消費模式與社會歷史情境,讓我們對於花崗山人文地景的近代變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 顧崇懷 | |
7 | 網站名稱 花蓮花岡山下水道工程發現史前甕棺| 文化| 中央社CNA 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806220259.aspx 網站簡介 花蓮縣花岡山施做污水下水道工程,由於此區為花岡山遺址所在,文化局派員監看,果然在開挖過程發現史前甕棺,推測年代約3000年前花岡山文化時期,與台東卑南文化同期。 這件出土於花蓮市北濱段的甕棺,體積相當大,直徑約有60公分,深度約50公分、厚度約1公分的倒扣式甕棺,上下二層素面陶罐倒扣,上蓋以石頭壓住。 花蓮縣文化局與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陳有貝團隊合作,做相關考古研究,研究生尤筱薇說,日前發現時,甕棺已遭到工程怪手推壓而局部碎裂,只剩半圓狀,破裂的碎片已保存;搶救發掘過程發現上方已塌陷,土砂已流入,目前未發現有任何人骨與陪葬品。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遺址巡查員溫孟威說,這件甕棺年代久遠,約3000年,從特徵上看與花岡山文化時期為同一文化層。工程下挖50公分就發現甕棺上緣,因已受重力影響,上部已往下塌陷,若要修復有一定難度,目前先放置文化局考古文化典藏空間,做整理工作。 溫孟威說,這件文化遺址甕棺特色是特別大,表示是「一次葬」,逝者採蹲踞方式於大陶缸內,上方有的是蓋石板,有的是倒扣另一件陶器。 2016年花岡山老人館出土的5座甕棺,皆為大型陶器,且保存狀況尚好,當時考古團隊先以特製的木箱連土裝起,確保甕棺的完整性,存放在花蓮文化局大榮倉庫。直到今年5月,甕棺修復計畫正式展開。 陳有貝曾主持考古團隊,進行花岡山老人館興建工程搶救發掘計畫,當時尤筱薇就已參與計畫,盼能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為花岡山遺址建構更為完整的甕棺史料。 | 顧崇懷 | |
6 | 網站名稱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花岡山文化 網址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338 網站簡介 花岡山文化主要建立在幾個花岡山遺址及周邊相似遺址上,在1992年確立。在陶器方面主要有以夾細砂的罐、缽、豆、瓶、碗等;石器方面則包含砝碼形網墜、磨製石斧、石刀、矛鏃、斧鋤、錛鑿等生產工具,也有些許玉製、石製的裝飾品。 花岡山文化的生活型態,從大量出土的網墜、魚骨可以推測當時人類較偏向海洋資源的利用。陸上資源方面,由於農具出土也不少,推測亦倚重農業生產。 墓葬方面,三處遺址出土包含無棺葬、石板棺葬及甕棺葬。年代則約距今3000-1500年前。 | 顧崇懷 | |
5 | 網站名稱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花岡山遺址 網址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406 網站簡介 花岡山遺址位於美崙溪河口右岸(花崗山運動公園),最早由日本學者宮本延人與移川子之藏在1929年發現。1992年因體育館重建工程而由史前博物館葉美珍教授進行考古挖掘工作。遺址出土的紅彩陶、繩紋陶與甕棺為其重要文物,透露花岡山遺址的文化獨特性。而出土的石斧、石杵、石鋤、毛鏃、石刀等顯示出當時人類有高超的攻石技術。另,1992年出土的四個甕棺較有可能是花岡山文化的埋葬行為。 | 顧崇懷 | |
4 | 網站名稱 花岡山文化 - 中研院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 網址 http://proj1.sinica.edu.tw/~damta/ht05-1-2-2.html 網站簡介 這是劉益昌 1990 年開始新加在東部地區文化層序中一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劉益昌 1990 ),分布於奇萊平原、海岸山脈北段,原稱為大坑文化,但因近期花岡山遺址有較佳發掘資料(葉美珍 2000 ),且本遺址發現與初次發掘均早,仍宜稱為花岡山文化。主要遺址包括花蓮市花岡山遺址(宮本延人 1931 ;葉美珍 2000 ),壽豐鄉嶺頂遺址、大坑遺址上層、鹽寮遺址(陳有貝 1991 ;葉美珍 2000 )、月眉第一遺址(劉益昌 1990 )。 這個文化主要特徵包括以下數點: ‧ 分布在海拔 30 公尺左右的海岸階地上。都出土不少砝碼形網墜,顯示對海洋或河口資源的利用甚多。 ‧ 陶器以略帶紅的褐色夾沙陶為主,陶器表面仍見相當比例的繩紋陶,繩紋粗大近於網狀,器形都是低口罐。素面陶表面常塗紅,並有帶雙豎把陶罐,橫把陶缽。把上或頸腹交接處常有捺點紋。 ‧ 石器見有打製石斧,打製石鋤、刮削器,此外錛、鑿及鏃形器多以蛇紋岩或玉製造。並出土相當多的玉製裝飾品,以及製玉工藝的廢料、器具,顯示玉器工業發達(葉美珍 2000 )。 ‧ 埋葬兼用石板棺與甕棺,以目前發現的墓葬而言,甕棺葬的數目較多。 以目前所知花蓮縣縱谷北段區域可能有另外一個文化類型,劉益昌曾根據花蓮平林遺址發掘的文化內涵及定年資料,指出平林遺址上文化層顯示的特徵與鄰近已知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花岡山文化(劉益昌 1990 ;劉益昌等 1993 ;葉美珍 2000 )或金屬器時代的靜浦文化(劉益昌 1990 、 1996b ;劉益昌等 1993 )均不相同,而本文化層的碳十四年代則主要集中於距今 2000-2400 年左右,底層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 2800 年前左右。也許是一個介於二者之間的文化期相,劉益昌曾提出「平林類型」代表這一個階段(劉益昌、顏廷伃 2000 : 141 ,劉益昌 2000a )。 這個類型的陶器主要有二類: 第一類為夾細砂橙色陶,胎體為褐色或黃褐色,羼合料以細密的板岩為主。手製,陶質細緻,器壁較薄,器表常施有一層細泥陶衣,並常見拍印條紋,色澤以橙色、赤紅色、赤褐色為多,部份見有塗紅,燒製火候高,器型以罐形器、缽形器為主,並發現不少剖面為圓柱形的橋狀豎把,把柄頂端飾有刺點紋或捺點紋,罐形器口緣直侈略微外敞,尖圓唇,唇緣外翻。 第二類為夾砂灰胎橙色陶,羼合料以細碎的板岩與石英為主。手製,陶質細緻,燒製火候高,器表施有一層細泥陶衣,器型以直侈、低矮口緣的罐形器為主。遺址最重要的特徵為製造玉器的廢料、半成品與製造工具,顯示為一個善於製玉工藝的聚落。埋葬的形式可見石板棺和甕棺並行(劉益昌 2000a )。 從製玉工藝、埋葬形式所顯示的特徵而言,「平林類型」的確與前述花岡山文化最晚期的「鹽寮類型」相類。但是陶器則在質地與器型上並不相同,陶器的差異也許只是時間上的先後所造成,因此劉益昌初步建議將平林遺址上文化層代表的「平林類型」歸於花岡山文化的範疇。(劉益昌 2004 :《台閩七期計畫》) | 嚴得愷 | |
3 | 網站名稱 花市污水道工程 再挖出史前甕棺[自由時報] 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21733 網站簡介 花蓮市進行污水下水道新建工程時,在花岡山考古遺址範圍內的民宅外,挖出史前人類「甕棺」,至七月底截止已陸續挖出三座甕棺,目前甕棺已移至文物典藏空間進一步後續整修。花蓮縣文化局表示,將先針對其中二座甕棺進行修復,而花岡山遺址歷年來發掘的甕棺數量可觀,迄今已有十四座,其中九座由花蓮縣文化局保管,預計明年壽豐鄉的花蓮縣考古文化館落成,將統一整理呈現。 縣府今年執行花蓮市鐵路以東暨美崙溪以西污水下水道系統工程,第九標工程就在花岡山列冊考古遺址範圍內,施工期間全程有考古人員監看,五月十八日發現花崗街廿一號門口工地,露出疑似甕棺結構,立即請施工單位停工,花蓮縣文化局六月十二日結合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團隊進行搶救發掘,挖出直徑六十公分、高六十公分甕棺,伴隨出土的素面陶片、三件網墜判斷,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層,廿二日將甕棺裝木箱封存取出。 未料,工程恢復施工不久,六月廿九日又在甕棺發現處北側五公尺處,於樹人街三之一號門口發現另一座甕棺,文化局決議再度開始搶救發掘,在長二點五米、寬一點六米的探坑內陸續發現三座甕棺,分別有鐵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中期過度到晚期的兩個文化層,當中二個甕棺約直徑六十公分、高五十公分,另一個直徑五十公分、高三十公分較小型,陶甕上方有梯形石板覆蓋,不過沒有發現人骨。 花岡山遺址目前屬於「列冊遺址」,不過文化局仍採高規格保護。副局長曾之妤說,由於花岡山遺址位於市區,從日治時代迄今已被興建許多公私有建築,過程中整地挖掘,勢必對遺址造成某種程度上影響。她說,只要是列冊遺址範圍內要進行工程施工,文化局會派人監督,一旦有挖到疑似文物就立即停工做搶救發掘。 | 嚴得愷 | |
2 | 網站名稱 花岡山遺址 涵蓋新石器到日治《中國時報》 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397-260107 網站簡介 【2013年11月30日 04:10 《中國時報》/花蓮報導 「花岡山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分佈地區包括奇萊平原、海岸山脈北段等,其中「花岡山遺址」位於花市公園路東側、美崙溪河口南岸的台地上。遺址所在範圍現為花岡山運動公園,美崙溪流經遺址北側,西側為花崗國中,東側隔著北濱國小、海岸路與海岸比鄰,海拔約20公尺。 2007年因花崗國中新建校舍規劃涵蓋花岡山遺址範圍,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等人進行試掘評估,確認該遺址至少涵蓋6個階段的人群活動歷史。 挖出的文化遺物包括繩紋陶片、陶罐口的碎片,石刀、石斧、玉質打磨箭鏃等,文化遺物密度,稱的上全台各遺址之首】 | 嚴得愷 | |
1 | 網站名稱 花蓮花岡山遺址 挖出史前甕棺4座《聯合新聞網》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294177 網站簡介 這是一篇聯合新聞網的新聞,於 2018/08/06 上傳。主要是在描述花蓮市進行汙水下水道新建工程時,在花岡山考古遺址挖出史前人類「甕棺」,至7月底已陸續挖出4座甕棺。5月18日於花崗街西汙水下水道工程地點發現露出疑似甕棺遺構,立即停工並結合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團隊搶救,挖出直徑60公分、高60公分甕棺,伴隨出土素面陶片、3件網墜判斷,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層】,距今約3000年。 文化局表示,發現的4座甕棺,其中1甕棺有微量骨頭,此外還出土其他史前遺物包括陶把、繩紋陶片、斧鋤形器、火燒石及玉器等。 花岡山遺址目前屬於「列冊遺址」,不過文化局仍採高規格保護。文化局表示,花岡山遺址位於市區,從日據時代迄今已被興建許多公私有建築,過程中整地挖掘,勢必對遺址有影響,文化局會派人監督,一旦有挖到疑似文物就立即停工做搶救發掘。 | 嚴得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