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黃金海岸-石梯坪海稻米的興衰與再現

專題名稱 重現黃金海岸-石梯坪海稻米的興衰與再現

專題描述 經過石梯坪梯田時,總是會看到在梯田上努力成長的稻米,這些稻米最美麗的時候就是它們成熟的季節。聽部落裡的長輩說過,位於豐濱沿岸的石梯坪,曾經擁有著比現在更大片的海稻米梯田,是從前部落經濟的主要來源,期間因爲一些因素而導致了休耕,現在則是經過一群族人的努力又重新復耕。居住在豐濱的我們認為這是部落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想再更進一步挖掘海稻米興衰的來龍去脈,以及現在到未來海稻米的走向。我們會透過訪談現在有在石梯坪種稻的農民們,請他們述說過去發生的事,和目前海稻米的發展,還有對未來的期望。我們希望能將復育海稻米的過程記錄下來,不再只是口頭闡述,透過小論文比賽成為我們傳播石梯坪海稻米歷史的媒介,讓更多人知道海稻米的故事,了解石梯坪不只擁有壯闊的海景、優美的海稻米梯田,背後更有一段族人辛勤奮鬥的過程。

隊伍名稱 一起看「稻」吧!

指導老師 劉怡暄 

參賽學生 劉文豪 梁家慈 陳少凡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作者
來源 https://www.hdare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hdais/3520/108_6.pdf
描述 這裡面提到舒米如妮,看到故鄉長年荒蕪的田地覺得相當痛心,而這些土地早早就被民宿業者相中,若再持續任由業者大肆收購,未來故鄉將再無田地。於是她逐一說服族人放棄休耕補助、婉拒民宿業者的收購。
在山海之濱、花蓮豐濱鄉的石梯坪港邊,有一片靠海的水梯田,迎 海生長的稻米搖曳茁壯,大家暱稱為「海稻米」。這些稻米面海而生、 每天聽海唱歌長大,是阿美族獨特的耕種作物,而且還是於荒蕪了 廿年多田地所種出來的,是港口部落所譜出的一首傳奇歌曲。
劉文豪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論文日常照
說明
這些是我們做小論文時的日常照片。藉由小論文收穫了很多,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撰寫論文,體驗第一次訪談,親自去索取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獨立製作報告,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雖然做在過程也遇到了很多瓶頸,但我們也一一的克服了。
梁家慈
8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09/18探訪水圳影片
說明
訪談過吳明和阿公後,我們又了解了更多有關水圳的事情,而我們也想親自看看水圳,所以就詢問吳明和阿公是否能為我們帶路,阿公也爽快的答應了。在前往水圳蓄水池的過程中,阿公也跟我們說了許多的故事,也帶我們走了一些,遠但較為好走的路,就為了讓我們看到,復育計畫中重要的水圳。
陳少凡
7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0911吳明和阿公帶我們看地圖
說明
在訪談吳明和阿公時我們遇到了問題,而我們拿出先前歐陽老師所提供的:「石梯坪地籍謄本圖」,來詢問阿公相關問題。阿公也馬上點出了重點並告訴我們。
陳少凡
6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YouTube影片
說明
這是我們利用放學時間所紀錄下來的影片,影片中有著九月時的海稻米梯田,雖然沒有在種稻,但仍是一片美景。日出與黃昏看到的景色截然不同,都別有一番風味,更何況現在可是休耕的時候呢,若是種植著稻米,豈不是更美了嗎!
陳少凡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0918探訪石梯溪上游的海稻田水圳
說明
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灌溉石梯坪的稻農-吳明和阿公,來帶領我們到石梯港溪的上游探訪稻田的管線及水圳。原本預計要開車上去探查水圳,但是因為前幾天下了場雨導致地上都是泥濘,我們只好用步行的方式上去,不過阿公人很好地在前頭為我們開路,讓我們下半身不會髒兮兮。在走上去的過程中,阿公講解了從復育開始到現在管線及水圳的變化,以及他以前在這附近養羊的小趣事。這次的探查,讓我們不再只是假想水圳的模樣,而是實際的查訪與親眼所見。
劉文豪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0911訪談紀錄-農民兼天主教傳教士-吳明和
說明
在歐陽老師的聯絡下,我們訪問了農民兼天主教傳教士-吳明和。當時還出了點狀況,我們到達吳明和阿公家時,吳明和阿公不在家。指導老師也試著打了好幾通電話,可是沒有人接,我們那時很緊張,在我們以為這次無法順利訪談打算回學校時,幸好吳明和阿公即時的出現了。在訪問吳明和阿公的時候,我們從白天聊到晚上,聽著吳明和阿公講述他們經歷過的休耕時期到復育時期是很辛苦,以及到現在的成就,很令人感動,他們的努力不禁讓我們感到欽佩,我們深深得被這些歷史故事吸引,非常的精彩,讓我們聽得入迷,也收穫了不少。
梁家慈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拍攝各時段水稻田
說明
這些稻田的照片是我們在不同的時段,親自去石梯坪海梯田拍攝的,總共去拍了4次的海梯田照片。白天的照片是週末去學校趕工小論文的路上拍的,傍晚時的照片是老師送我們回家的路途中拍的,晚上的照片也是上完夜輔後,老師送我們回家時拍的。雖然現在是讓土地休息的時間,沒有稻米可以看,但是現在還有藝術季結束時沒有撤除的藝術品,美得令人駐足,經過海梯田的時候可以停下來拍美麗的風景照。
劉文豪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0912訪談紀錄-復育計畫的關鍵人物-舒米如妮
說明
在老師的安排之下,我們成功地邀請舒米老師接受我們的訪問。舒米老師平常就很忙,所以當天訪談到一半的時候,舒米老師又臨時有事就離開了。因訪問時間短暫,我們只問了一些比較關鍵的問題,當他述說他復育計畫的契機及過程時,我們才知道舒米老師在其中經歷了不少艱辛,但他倔強的精神,使他們成功地重現了以往美麗的黃金海稻米,這次訪談中我們也收穫了不少事情。
梁家慈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0909訪談記錄-訪問好食協會的專案經理-歐陽如修
說明
來到港口村拜訪了好食協會的專案經理-歐陽如修。這是我們第一次訪談別人,所以感到很緊張。經過這次訪談,知道了不少石梯坪海稻米復育的相關資訊。在訪談中歐陽老師很詳細地將我們所需要的資訊,一字不漏地告訴我們,而且人也很好,讓我們在訪談的時候,能夠很安心。也很感謝歐陽老師能夠給予我們相關資訊。
梁家慈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劉文豪
標題 製作小論文心得感想
內容
陳少凡:當我們開始做報告時我非常的開心,但在做報告的過程中難免有些低潮,但看到了我們的資料夾時,總會提起精神。每當在學校加班做報告時,真的很感謝組員及老師,願意花費時間一起完成到告。
梁家慈:這是我們第一次撰寫論文,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很多辛苦,放學甚至是假日,我們也會排出時間趕工,雖然這是一件艱難的事,有時累到想放棄,可是我們還是撐到了最後一刻。在這次的小論文比賽我們也獲得了很多成就,體驗到了做論文是件有挑戰性的事。我們也知道了以往我們看到的石梯坪海梯田,其實背後有艱辛的故事。很高興能夠參與小論文比賽,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被看見。
劉文豪:終於把小論文報告完成了,這一個月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每天都為了小論文的產出努力著。我們用了很多空閒的時間來做報告,像是放學後留在學校、假日前往學校,像有一次假日時,往學校的路被海水掏空,所以我們利用家裡的電腦進行線上作業,非常克難。這次的小論文報告最特別的是訪談的時候聽到復育的故事那種感動的感覺這次的比賽是很難得的經驗,也為高中的報告打了一點基礎。

劉文豪
9作者 梁家慈
標題 0918探查水圳心得
內容
在吳明和阿公的安排下,我們9/18下午去查看石梯坪海梯田的灌溉水源,原本要坐車去水源頭的,當時因為路途上有很多的泥濘,中途我們只好下車徒步。在吳明和阿公開路及帶領下,在沿路他一一詳細向我們介紹,復育時各個水管管線的通路、水源的出處,以及將路開通的情況,讓我們知道了如何找水圳、開路,到將水管送到水源頭等更多這條水圳的相關資訊。從找水圳開路,由此可知其實這些過程是非常辛苦的,他們能有這樣的成果,是令人非常佩服的。也很感謝吳明和阿公,我們可以實際看見水圳如此壯觀的景象,經過這次的探查水圳,我們也有了更多的收穫。

梁家慈
8作者 梁家慈
標題 0912訪談心得 舒米如妮
內容
今天我們去訪問有關海稻米復育的重要大人物,舒米如妮。這次我們到了石梯坪去拜訪他。雖然這次成功的訪問到她,可是舒米阿姨太忙了,中途她臨時有事,幸好我們已經問完了比較重要的一些問題。聽著舒米老師講述他們背後的過程及辛苦,還有農民間互相合作,族人互助的精神是多麼的美好,他們能有現在的成就,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這次的訪談有比前幾次的訪談還要更熟練了,只不過訪談的過程中還是有停頓的地方。這幾次的訪談,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事務,能有這些機會去做訪問,我覺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經過這次訪談我們也更加有經驗了。

梁家慈
7作者 陳少凡
標題 0909訪談歐陽如修老師心得
內容
今天,2018年9月9日,是我人生也是我們小組的首次訪談,第一次難免漏洞百出,我們連訪談的第一個問題,也不是我們組員問的,是歐陽老師為了幫助我們開始訪談而問的,我們可說是幸運啊!第一次的訪談,受訪者可幫助了我們許多,調解我們訪談節奏,給予建議,並且受訪時盡可能給予我們更多的資源,真的非常感謝她的幫助,在訪談時,老師說到,他很愛稻米,他想過,工作是為了爭口飯吃,那為什麼不自己種呢?這一段,我覺得十分有趣,意義也非凡,對啊為什麼不把種稻當作自己的工作呢?如果有一天不再有人種稻了,沒有飯,那你工作是為了什麼?務農就這麼不好嗎?我家也有在種稻,每當收成時,看著機器一片一片的收割,就算自己沒幫上什麼忙,但也會感到欣慰,當稻米分裝成一包一包的,總會覺得,這些稻米在成長中,也經由我而成長茁壯,這樣的感動,歐陽老師也是知道的吧!

陳少凡
6作者 陳少凡
標題 0912訪談舒米如妮老師心得
內容
今天一上完第八節課我們就直接衝去找舒米老師進行採訪,因為她的時間有限所以這次的採訪略短,但是在訪談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他對水梯田的感情,以及對土地的珍惜,第一次與他坐下來長談,我發現他是一個很有感情的人,對於種植已久的稻米他不願放棄,他對土地信念也超出你的想像,他願意發起復育計畫,願意一個人種田,願意向外界尋求協助,就為了恢復從前的梯田,如果要是我,我想必就不會願意去嘗試吧!這就是他過人的地方。而在採訪中也看到他是如此的忙碌,感覺有點耽誤到他的感覺呢!在坐車回學校的路上,我想著:如果有一天我們曾經習慣的事物消失了,我會想盡辦法把它給找回來嗎?我有那個膽量嗎?沒有經歷過就不會知道,過程是多麼的艱辛,但是結果是多麼的令人欣慰。當收成時她也應該感到非常的感動吧。

陳少凡
5作者 陳少凡
標題 0918探查石梯溪上游的海稻田水圳
內容
今天我們與吳明和阿公實際去探訪了水圳,在前往水圳的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花草樹木,顯然此地受人類影響的不大。我們沿著石梯港溪溪旁的道路前往水圳的蓄水池,途中有著水聲相伴,吳明和老師也跟我們講解了許多有關水圳的故事及資訊,在路上看到了猴子的腳印留在了水管上,也看到了山羌的腳印,老師說是幼年山羌所留下的,當看到一處峭壁時,老師說到以前養了羊,每次都要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將羊群們趕回山下。當我們到了蓄水池時看到了欄沙壩,欄沙壩下游的水明顯清澈許多了,這使我不由自主的想碰觸溪水,感受灌溉農田的水是如何的,當碰觸時可真是嚇到了,那水可真是冰冷啊,我就猛然將手給抽了回來,原來灌溉農田的水是這麼的冰冷啊!

陳少凡
4作者 梁家慈
標題 (0909)訪談心得歐陽如修
內容
今天我們到港口部落,做第一次的訪談,訪問歐陽老師。第一次的訪談非常的緊張,我們大致上只理解了海稻米復育過程及行銷方面還有一些海稻米的基本資料和人民土地的問題。這次訪問並沒有很詳細問到過去的休耕,因為老師2014才在這裡居住,所以只參與了復耕計畫。原本以為能夠按照稿上的問題做訪問,但在這次的訪問當中,知道了訪問的問題必須依照訪問對象所經歷的事,來做訪問,並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問。而在訪談時,要隨機應變,最好是在問問題時,要清楚自己的思路,以免要問下個問題時會卡住,這是我們該去避免的。這次訪談中令人感觸的應該是農民在種稻及復育過程中展現『米粑流』的精神,米粑流意指互助的精神,是大家在復育過程中獲得最有意義的好處,令人非常感動。經過初次的訪談體驗,讓我知道了一些缺點必須要改善,在下次的訪談要做得比第一次好。

梁家慈
3作者 劉文豪
標題 0909訪談歐陽老師心得
內容
今天是我們做小論文第一次的訪談,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和同學的力量完成這次的訪談。
在做完這次的訪談前,我認為的訪談就是提出問題,然後得到答案,再繼續問下一題。但是這次的訪談就像是在說故事,比如說我今天問了一個題目,接著回答者就回答了有關這個問題的任何事情,你就可以再從這些事中去延伸問題,而不是說我今天得到了這個答案就結束了。如此一來,你不只是問到了答案,還得到了更多資訊。
在這次訪談中,令我最驚訝的事情就是,在很早期的時候,稻田的面積是從台東的成功到新社,那面積有多大阿!但是相較以前現在只剩下那零零散散的幾塊田地了,這也是令我非常感慨的地方。

劉文豪
2作者 劉文豪
標題 0918探查石梯溪上游的海稻田水圳
內容
9月18日這天吳和阿公帶我們小組上山去探查水圳,因為前幾天下了場雨,所以道路上還有因下雨而產生的泥濘和水漥。因此本來要用車子來探查的我們,逼不得已只好用走的走到水圳所在的位置。在路上阿公細心的講解水管的增減及其原因,行走的過程中,阿公為我們開路,讓我們不會被泥濘給用髒鞋子,不過我們因為想要快點走完可怕的泥巴路段,所以心急用跳的,但是就在下一秒悲劇就發生了。
走到了水圳後我們一邊聽著阿公描述以前的人用的引水方式,一邊聽著潺潺的溪流聲,這真的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劉文豪
1作者 劉文豪
標題 0911訪談吳明和阿公
內容
9月11日來到吳明和阿公的家來做訪談,但其實我在部落裡有看過他,只是都不知道他有在種稻,直到做了這次的報告才發現的。
我們在學校上完了第七節課就去了阿公家,等阿公到家。阿公到家後,我們在她家外面開始訪談,我們問了很多休耕的細節,還有復育的過程,甚至是種稻的心得。阿公是一個很健談的人,大方地和我們分享了許多故事,我們也聽得很開心,甚至聽到天色都暗下來了還在聽。在訪談中,談到了有關水圳的事,我們問阿公可不可以開車上去溪的上游看水圳,然後阿公說要有人帶領,我們又再進一步的問他可不可以帶我們上去,他也答應了。這裡很感謝阿公,讓我們的報告增添了完整性。

劉文豪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3書名 花蓮365春夏
作者 王育萍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的目錄使用了二十四節氣進行分類,在這二十四節氣中,花蓮各地的人們,也種植了不同的植物。走進部落社區記錄在地的景點,感受族人們的在地生活及趣事。
導讀
書的內容提到,近年來石梯坪的海梯田漸漸地活過來了。從前廢耕了二、三十年,而港口部落的舒米看到這景象,號召族人一起並尋求資源重整水路,最後復育成功,米粑流的互助耕種方式又回來了,使用自然農法來耕種,來善待土地。
梁家慈
2書名 紀駿傑、賴桂如、張瀠之、徐敏娜
作者 港口部落與新社部落的農業加值產業與文化觀光產業發展(II)
出版社 未出版
簡介(摘要)
本研究報告主要以原住民部落永續經營為宗旨與目標,其主旨在探討,花東海岸原住民族部落,港口及新社部落的產業現況及發展,並注重於農業加值產業與文化觀光產業。
導讀
此本研究報告主要說到了許多有關有機農業、經濟永續性及原住民觀光的內容,其中也說到了有關823及592土地爭議的問題。書中將整件土地議題的相關資訊寫的非常仔細,事件年份,公文內容這些的,原本難以取得資料,有了此書根本就是能大略了解整個海稻米的歷史了。
陳少凡
1書名 水梯田貢寮山村的故事
作者 人禾×狸和禾
出版社 無限出版
簡介(摘要)
本書主要分為三大章節,主要闡述貢寮水梯田的種稻程序及復育的情況,紀錄貢寮居民的山村生活,並且調查梯田的環境和生態保育的相關內容,倡議人和自然和諧的願景。
導讀
為有效推動里山倡議,林務局與生態工法基金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及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部落等團體合作,選擇可兼顧生產、生活及生態的水梯田作為示範區,保存現有之珍貴水梯田與埤圳生態環境,引導農民採取友善耕作或有機農業方式生產、種植具文化與休閒市場價值之傳統作物。
梁家慈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經過石梯坪梯田時,總是會看到在梯田上努力成長的稻米,這些稻米最美麗的時候就是它們成熟的季節。聽部落裡的長輩說過,位於豐濱沿岸的石梯坪,曾經擁有著比現在更大片的海稻米梯田,是從前部落經濟的主要來源,期間因爲一些因素而導致了休耕,現在則是經過一群族人的努力又重新復耕。居住在豐濱的我們認為這是部落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想再更進一步挖掘海稻米興衰的來龍去脈,以及現在到未來海稻米的走向。我們會透過訪談現在有在石梯坪種稻的農民們,請他們述說過去發生的事,和目前海稻米的發展,還有農民們對未來的期望。陳少凡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小論文複賽簡報梁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