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黃金海岸-石梯坪海稻米的興衰與再現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
1 | 作者 來源 https://www.hdare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hdais/3520/108_6.pdf 描述 這裡面提到舒米如妮,看到故鄉長年荒蕪的田地覺得相當痛心,而這些土地早早就被民宿業者相中,若再持續任由業者大肆收購,未來故鄉將再無田地。於是她逐一說服族人放棄休耕補助、婉拒民宿業者的收購。 在山海之濱、花蓮豐濱鄉的石梯坪港邊,有一片靠海的水梯田,迎 海生長的稻米搖曳茁壯,大家暱稱為「海稻米」。這些稻米面海而生、 每天聽海唱歌長大,是阿美族獨特的耕種作物,而且還是於荒蕪了 廿年多田地所種出來的,是港口部落所譜出的一首傳奇歌曲。 | 劉文豪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劉文豪 標題 製作小論文心得感想 內容 陳少凡:當我們開始做報告時我非常的開心,但在做報告的過程中難免有些低潮,但看到了我們的資料夾時,總會提起精神。每當在學校加班做報告時,真的很感謝組員及老師,願意花費時間一起完成到告。 梁家慈:這是我們第一次撰寫論文,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很多辛苦,放學甚至是假日,我們也會排出時間趕工,雖然這是一件艱難的事,有時累到想放棄,可是我們還是撐到了最後一刻。在這次的小論文比賽我們也獲得了很多成就,體驗到了做論文是件有挑戰性的事。我們也知道了以往我們看到的石梯坪海梯田,其實背後有艱辛的故事。很高興能夠參與小論文比賽,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被看見。 劉文豪:終於把小論文報告完成了,這一個月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每天都為了小論文的產出努力著。我們用了很多空閒的時間來做報告,像是放學後留在學校、假日前往學校,像有一次假日時,往學校的路被海水掏空,所以我們利用家裡的電腦進行線上作業,非常克難。這次的小論文報告最特別的是訪談的時候聽到復育的故事那種感動的感覺這次的比賽是很難得的經驗,也為高中的報告打了一點基礎。 | 劉文豪 |
9 | 作者 梁家慈 標題 0918探查水圳心得 內容 在吳明和阿公的安排下,我們9/18下午去查看石梯坪海梯田的灌溉水源,原本要坐車去水源頭的,當時因為路途上有很多的泥濘,中途我們只好下車徒步。在吳明和阿公開路及帶領下,在沿路他一一詳細向我們介紹,復育時各個水管管線的通路、水源的出處,以及將路開通的情況,讓我們知道了如何找水圳、開路,到將水管送到水源頭等更多這條水圳的相關資訊。從找水圳開路,由此可知其實這些過程是非常辛苦的,他們能有這樣的成果,是令人非常佩服的。也很感謝吳明和阿公,我們可以實際看見水圳如此壯觀的景象,經過這次的探查水圳,我們也有了更多的收穫。 | 梁家慈 |
8 | 作者 梁家慈 標題 0912訪談心得 舒米如妮 內容 今天我們去訪問有關海稻米復育的重要大人物,舒米如妮。這次我們到了石梯坪去拜訪他。雖然這次成功的訪問到她,可是舒米阿姨太忙了,中途她臨時有事,幸好我們已經問完了比較重要的一些問題。聽著舒米老師講述他們背後的過程及辛苦,還有農民間互相合作,族人互助的精神是多麼的美好,他們能有現在的成就,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這次的訪談有比前幾次的訪談還要更熟練了,只不過訪談的過程中還是有停頓的地方。這幾次的訪談,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事務,能有這些機會去做訪問,我覺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經過這次訪談我們也更加有經驗了。 | 梁家慈 |
7 | 作者 陳少凡 標題 0909訪談歐陽如修老師心得 內容 今天,2018年9月9日,是我人生也是我們小組的首次訪談,第一次難免漏洞百出,我們連訪談的第一個問題,也不是我們組員問的,是歐陽老師為了幫助我們開始訪談而問的,我們可說是幸運啊!第一次的訪談,受訪者可幫助了我們許多,調解我們訪談節奏,給予建議,並且受訪時盡可能給予我們更多的資源,真的非常感謝她的幫助,在訪談時,老師說到,他很愛稻米,他想過,工作是為了爭口飯吃,那為什麼不自己種呢?這一段,我覺得十分有趣,意義也非凡,對啊為什麼不把種稻當作自己的工作呢?如果有一天不再有人種稻了,沒有飯,那你工作是為了什麼?務農就這麼不好嗎?我家也有在種稻,每當收成時,看著機器一片一片的收割,就算自己沒幫上什麼忙,但也會感到欣慰,當稻米分裝成一包一包的,總會覺得,這些稻米在成長中,也經由我而成長茁壯,這樣的感動,歐陽老師也是知道的吧! | 陳少凡 |
6 | 作者 陳少凡 標題 0912訪談舒米如妮老師心得 內容 今天一上完第八節課我們就直接衝去找舒米老師進行採訪,因為她的時間有限所以這次的採訪略短,但是在訪談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他對水梯田的感情,以及對土地的珍惜,第一次與他坐下來長談,我發現他是一個很有感情的人,對於種植已久的稻米他不願放棄,他對土地信念也超出你的想像,他願意發起復育計畫,願意一個人種田,願意向外界尋求協助,就為了恢復從前的梯田,如果要是我,我想必就不會願意去嘗試吧!這就是他過人的地方。而在採訪中也看到他是如此的忙碌,感覺有點耽誤到他的感覺呢!在坐車回學校的路上,我想著:如果有一天我們曾經習慣的事物消失了,我會想盡辦法把它給找回來嗎?我有那個膽量嗎?沒有經歷過就不會知道,過程是多麼的艱辛,但是結果是多麼的令人欣慰。當收成時她也應該感到非常的感動吧。 | 陳少凡 |
5 | 作者 陳少凡 標題 0918探查石梯溪上游的海稻田水圳 內容 今天我們與吳明和阿公實際去探訪了水圳,在前往水圳的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花草樹木,顯然此地受人類影響的不大。我們沿著石梯港溪溪旁的道路前往水圳的蓄水池,途中有著水聲相伴,吳明和老師也跟我們講解了許多有關水圳的故事及資訊,在路上看到了猴子的腳印留在了水管上,也看到了山羌的腳印,老師說是幼年山羌所留下的,當看到一處峭壁時,老師說到以前養了羊,每次都要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將羊群們趕回山下。當我們到了蓄水池時看到了欄沙壩,欄沙壩下游的水明顯清澈許多了,這使我不由自主的想碰觸溪水,感受灌溉農田的水是如何的,當碰觸時可真是嚇到了,那水可真是冰冷啊,我就猛然將手給抽了回來,原來灌溉農田的水是這麼的冰冷啊! | 陳少凡 |
4 | 作者 梁家慈 標題 (0909)訪談心得歐陽如修 內容 今天我們到港口部落,做第一次的訪談,訪問歐陽老師。第一次的訪談非常的緊張,我們大致上只理解了海稻米復育過程及行銷方面還有一些海稻米的基本資料和人民土地的問題。這次訪問並沒有很詳細問到過去的休耕,因為老師2014才在這裡居住,所以只參與了復耕計畫。原本以為能夠按照稿上的問題做訪問,但在這次的訪問當中,知道了訪問的問題必須依照訪問對象所經歷的事,來做訪問,並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問。而在訪談時,要隨機應變,最好是在問問題時,要清楚自己的思路,以免要問下個問題時會卡住,這是我們該去避免的。這次訪談中令人感觸的應該是農民在種稻及復育過程中展現『米粑流』的精神,米粑流意指互助的精神,是大家在復育過程中獲得最有意義的好處,令人非常感動。經過初次的訪談體驗,讓我知道了一些缺點必須要改善,在下次的訪談要做得比第一次好。 | 梁家慈 |
3 | 作者 劉文豪 標題 0909訪談歐陽老師心得 內容 今天是我們做小論文第一次的訪談,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和同學的力量完成這次的訪談。 在做完這次的訪談前,我認為的訪談就是提出問題,然後得到答案,再繼續問下一題。但是這次的訪談就像是在說故事,比如說我今天問了一個題目,接著回答者就回答了有關這個問題的任何事情,你就可以再從這些事中去延伸問題,而不是說我今天得到了這個答案就結束了。如此一來,你不只是問到了答案,還得到了更多資訊。 在這次訪談中,令我最驚訝的事情就是,在很早期的時候,稻田的面積是從台東的成功到新社,那面積有多大阿!但是相較以前現在只剩下那零零散散的幾塊田地了,這也是令我非常感慨的地方。 | 劉文豪 |
2 | 作者 劉文豪 標題 0918探查石梯溪上游的海稻田水圳 內容 9月18日這天吳和阿公帶我們小組上山去探查水圳,因為前幾天下了場雨,所以道路上還有因下雨而產生的泥濘和水漥。因此本來要用車子來探查的我們,逼不得已只好用走的走到水圳所在的位置。在路上阿公細心的講解水管的增減及其原因,行走的過程中,阿公為我們開路,讓我們不會被泥濘給用髒鞋子,不過我們因為想要快點走完可怕的泥巴路段,所以心急用跳的,但是就在下一秒悲劇就發生了。 走到了水圳後我們一邊聽著阿公描述以前的人用的引水方式,一邊聽著潺潺的溪流聲,這真的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 劉文豪 |
1 | 作者 劉文豪 標題 0911訪談吳明和阿公 內容 9月11日來到吳明和阿公的家來做訪談,但其實我在部落裡有看過他,只是都不知道他有在種稻,直到做了這次的報告才發現的。 我們在學校上完了第七節課就去了阿公家,等阿公到家。阿公到家後,我們在她家外面開始訪談,我們問了很多休耕的細節,還有復育的過程,甚至是種稻的心得。阿公是一個很健談的人,大方地和我們分享了許多故事,我們也聽得很開心,甚至聽到天色都暗下來了還在聽。在訪談中,談到了有關水圳的事,我們問阿公可不可以開車上去溪的上游看水圳,然後阿公說要有人帶領,我們又再進一步的問他可不可以帶我們上去,他也答應了。這裡很感謝阿公,讓我們的報告增添了完整性。 | 劉文豪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聯合新聞網-花蓮水梯田活水計畫 海稻米傳達友善農作 網址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328/2939639 網站簡介 族人們想重回耕地,尋找相關部門的協助,最後水梯田復育了,生態環境也回復了。 | 梁家慈 | |
19 | 網站名稱 2013有影秀台灣-海稻米的願望 - 上集 2013有影秀台灣-海稻米的願望-下集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Ejh2X2J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Gc6xgtiMQ 網站簡介 海稻米的願望是由阿美族青年lekal Sumi所拍攝的,此紀錄片紀錄了港口部落的人們從新復育石梯坪海梯田的過程,從與部落老人溝通一直到尋找水源、接水、整地堆肥插秧等過程,一步一步的將從前的梯田找回來 | 陳少凡 | |
18 | 網站名稱 石梯坪水梯田復育計畫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ibaliw/ 網站簡介 石梯坪的阿美族傳統海稻田已休耕了二、三十年,直到最近,人們漸漸的注意到部落議題,並且也看到了海稻米的消失,人們開始想辦法行銷、推廣;人們開始重視發展、傳統。文化再次讓部落裡的人合作起來,部落裡的人凝聚起來傳承的不只是海稻米,而是部落的文化、歷史及感動。 | 陳少凡 | |
17 | 網站名稱 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 網址 https://zh-tw.facebook.com/wawanocidalmovie/ 網站簡介 港口部落從以前就有著土地的議題,部落老人的土地一個一個被變賣,到了最後,外來的人們想用這些原是種植海稻米的田地,來興建高樓興建飯店,村裡的人們開始反對、開始抗議、開始行動了 | 陳少凡 | |
16 | 網站名稱 當海梯田遇上生態地景藝術 網址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834 網站簡介 Lafin sawmah 的作品在進幾年開始復育的石梯坪海稻米梯田濕地上開始展覽,Lafin 年幼時有著在稻田中穿梭的記憶,但漸漸的稻田消失了,他察覺到了自己文化的危機感,他始終記得耆老們希望後代族人們能以謙卑的姿態守護山林、海洋,敬畏大地,他希望能以藝術修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 陳少凡 | |
15 | 網站名稱 臺灣水稻田轉作政策之思維演變 網址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560 網站簡介 臺灣稻田轉作政策,從最初單純以減少稻米生產面積為主要目標,逐漸轉型為追求釋出土地之有效利用,最終發展為結合土地、人力、產業發展等多種政策目標考量的完整配套。 | 陳少凡 | |
14 | 網站名稱 加入WTO對我國農業影響及因應之經驗 網址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7905 網站簡介 加入WTO前後,為了降低入會前後的衝擊,我國提出了許多政策來因應。其中包含了WTO實施邊境措施,以及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等等。 | 陳少凡 | |
13 | 網站名稱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70,75,80-105年底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網址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834 網站簡介 此連結紀錄了豐濱鄉民國70到105年年底各鄉鎮市區人口數,其中也包含了豐濱鄉歷年人口數,而從其中我們能知道,豐濱鄉人口正在逐年減少。 | 陳少凡 | |
12 | 網站名稱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節 Mipaliwlandart 網址 https://www.mipaliwlandart.com 網站簡介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節活動簡介 | 劉文豪 | |
11 | 網站名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休耕農地活化 農地活起來 農業有未來 網址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6791 網站簡介 為了讓農民再次回到農地裡耕作,因此政府將農地休耕補助政策修法,推動新的政策使農地再次活化,讓青年農民有更多的收益在能夠從事農業。 | 梁家慈 | |
10 | 網站名稱 農傳媒-來海稻田觀賞藝術品東海岸米粑流計畫 網址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790 網站簡介 於2017年七月一日,農民和林務局局長林華慶開創米粑流濕地藝術季,將藝術與海稻米結合,讓更多遊客能夠看到復育的結果,以及了解石梯坪海稻米的復育精神。 | 梁家慈 | |
9 | 網站名稱 米粑流的部落格 網址 http://cepoorip.blogspot.com/?m=1 網站簡介 這個部落格裡記錄海稻米復育初期(2011年~2014年)的工作記錄。 | 劉文豪 | |
8 | 網站名稱 海稻米的願望 ─ 收割機募資計劃 網址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7670 網站簡介 7位東華大學的學生因受到收到舒米的理念感動,所以邀請大家為復育出一份力,募集資金購買小型收割機。 | 劉文豪 | |
7 | 網站名稱 MATA TAIWAN-喊還我土地,也更要好好利用身旁土地 網址 https://www.matataiwan.com/2016/05/22/mipaliw-sumi-dongi/ 網站簡介 生長在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當他回部落時,與別人抗爭土地,而他發現部落的人沒有人有心力要耕種,所以舒米想與其要土地,不如去說服農民復耕。舒米曾聽說以前石梯坪有綿延的稻米,所以想重回以前的場景。透過各個協會的幫助,重新將水源引進來,修復水圳、架設分水渠道、除雜草,整地、復耕,水梯田的濕地生態,逐漸變完善。在復育其中舒米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但他卻非常的堅持,透過米粑流的精神,農民也共同以自然農法,打造良好的梯田。然而復育計畫終於成功地完成了。 | 梁家慈 | |
6 | 網站名稱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TEIA-拒絕海景民宿 舒米如妮復育海稻米 網址 https://e-info.org.tw/node/116987 網站簡介 講述推動海稻米復育的契機及經歷。 報導裡頭講述舒米因為劇團演出經費不足,所以導致演出中斷,這個時候的舒米突然發現自己家鄉的田地,正在一塊塊的流失,被民宿業者看中,正打算蓋一棟一棟的民宿。於是舒米召集了有意願復育海梯田的族人,並說服採用友善耕作的方式耕作,這就是復育開始的原因。 | 劉文豪 | |
5 | 網站名稱 民報-石梯坪復古海梯田 巴格浪孕育「海稻米」 網址 http://www.peoplenews.tw/news/38a5405a-ef7b-4628-84a9-94acb2b261dd 網站簡介 此篇報導講述林務局因注意到水梯田陸化、棄耕對生態與文化造成的多重危機,所以與港口部落合作復育水梯田,並以「海稻米」這個品牌打開了海梯田的知名度。後來又與台灣好食協會合作辦理「花蓮豐濱石梯坪水梯田活水計畫」,提升水梯田濕地生態系生物多樣性,同時傳承阿美族傳統生態知識。 | 劉文豪 | |
4 | 網站名稱 自由時報- 『海稻米』重現 睽違20年 石梯坪復耕成功 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19469 網站簡介 在十七年前,舒米如妮回到了故鄉,發現祖先留下的土地都荒廢了。為了找回部落的農耕文化,開始召集及族人。發現水源的不足在尋求資源時,巧遇了林務局,透過林務局的幫助下,終於修復了水圳。近年因花蓮農改場的協助下,種植台梗4號。在各單位的協助下,部落的海稻米也因此再現。 | 梁家慈 | |
3 | 網站名稱 ETtoday旅遊雲- 罕見臨海花蓮水梯田 阿美族人種出太平洋味「海稻米」 網址 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300677.htm 網站簡介 豐濱石梯坪,有罕見的臨海水梯田因沒水灌溉休耕30年,舒米如妮為了恢復海邊梯田,向各處尋求資源及幫助,執行復耕計畫山地間將水流引入田間開始施作,將水管搬入水源處引水。從2010年開始動工,至2011年元月14日通水海稻米也恢復以往的茂盛。 | 梁家慈 | |
2 | 網站名稱 Facebook粉絲專頁-2018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ipaliw/?ref=nf&hc_ref=ARTdqqoU6-0CTyv9ts1B-F2WFCf0VI5TZpF8SGYGYMOh84IeXXRlijAMPtpNivdyUy8&__xts__[0]=68.ARASfNNtMYUV1_vj3cWeD0-nEFyfInDRGMMNO4DGpTcCgz2QIuFnQoJBNw9iBtKzg4vA9l1oz5_1gvgrbkceTWxs0chlyaF9MBshNQPg1LIefqSBQpfOjwjd 網站簡介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是將東海岸水梯田復耕及在地文化,與藝術創作做連結,強調阿美族語”MIPALIW 米粑流”的精神意指「互助而後美好」。強調原住民文化和大自然的共存。自然界帶來的挑戰與威脅,讓我們充分認識現有濕地生態與生產的重要。更進一步理解甚麼是自然環境的多樣化 | 梁家慈 | |
1 | 網站名稱 台灣1001個個故事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jl0b73vlM 網站簡介 這支是一支新聞專題報導影片。 訪問了舒米如妮,談到了海梯田耕地小無法使用西部常使用的大型割稻機,所以只能用中型割稻機作業,但整個海岸線有那麼大片的梯田,卻只有3、4台機器。到了收割時節農夫只能排隊等待,等到稻米過熟落地後,一切都來不及了。在暑假期間,有一群東華大學的同學來拜訪舒米,知道了這個問題後,決定提企劃,在網路募資平台上,幫農民們買一台小型收割機來解決人力這方面的問題。在這支影片裏面也記載了復育前土地將要賣掉的困境還有舒米復育了海稻米的過程。 | 劉文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