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雕刻師-蔡平陽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
10 | 作者 曹如君 標題 第十篇:第二次訪問心得 內容 曹如君:這次二度的來到蔡老師家拜訪,進到屋裡,跟上次一樣熟悉的味道在腦袋裡徘徊,這次我們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觀察作品,一進來就坐下準備開始訪問,這次蔡老師還是一樣拿了小零嘴請我們吃,還跟我們開玩笑說沒吃完不准回家,在輕鬆歡樂的心情中我們進行了訪問,在這次我們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好多找不到的資料,像是蔡老師獨創的技法或是蔡老師在雕刻時期的時間分段,這些資料在網路上根本找不到,而且這次訪問最最特別的是我們跟蔡老師一起吃午餐,因為我們在學校也有午餐會議,所以我們想說把它應用在訪談上應該滿不錯的,而這次的午餐訪談也順利結束,接著我們就到了擁有蔡老師作品的公家機關裡拍照,發現好多平常沒注意到的地方其實都藏有蔡老師的作品,接著我們回到了蔡老師的家,開始拍攝木雕製作過程的步驟,蔡老師把四大步驟都講解完時,我們的回家時間也到了,依依不捨的離開這個充滿木頭香及蔡老師創造不凡一生的地方。 劉是言:星期日時,與同學們約好拜訪蔡老師第二次,可是因為我來的路上,迷路了,所以比較晚到,到了之後,我趕緊跟上大家的訪問進度,與大家一同訪問蔡老師。而且,這次,我終於有訪問到蔡老師了!中午時,我們還與蔡老師一同午餐訪聊。下午時,我們親自觀看蔡老師雕刻木雕的過程。首先,蔡老師先在木板上構圖,接者,蔡老師再用三角刀和木槌雕刻剛剛畫的圖案,然後再用機器磨木板,最後,再用顏料幫木板上色,就完成了!全程大家都專注地看,但偶爾會有木屑一直飛到我們這兒,使我們的頭髮上都有許多木屑。雖然訪問只有幾個小時,但看到蔡老師雕刻木雕的流程,我覺得感覺做木雕好有趣! 翁君潔:好險最後老師的電話打通了!但又遇到了一個瓶頸,我忘記怎麼去了!我有地址但卻不知道路怎麼走!雖然上次有去過可是是老師帶我們去的,而且當時我們一直在抄訪問問題,根本沒有記怎麼走!經過一翻功夫我們才找到老師家(蔡老師)。等到大家到齊後我們就開始訪問了!訪問時我一直在想不能再像上次一樣沒有問很多,甚至連主要問題都沒問完就回去了,覺的很後悔!但我覺得這次的訪問很順利,大家都問到很多問題,林貞吟老師也幫我們問了許多問題!感覺特別順利!我們還有看蔡老師雕木頭喔~!但我因為有事情所以沒有看完所有雕木頭的過程,好可惜喔! 金京:九點四十七分,我爸爸開著車子進到蔡平陽木雕藝術館,曹如君揮著手走出來迎接我,這時翁君潔剛好也到了,我們走進蔡平陽木雕藝術館跟蔡老師打招呼,便開始聊起天來,在蔡老師的工作室裡看到好多雕刻刀,我興奮得趕緊拍下好幾張相片留念。之後,老師也到了,由於已經過了原本約好的十點,所以我們決定先進行訪問,在訪問過程中,蔡老師分享自己的經驗十分的多,眼看時光一點一滴的流失,我鼓起勇氣說:「蔡老師,因為等一下還要欣賞您做木雕,時間可能有些不足,因此我們訪問的部分可能要先做收尾。」講完了這句話,我心裡頓時有一種佩服自己的感覺呢! | 曹如君 |
9 | 作者 劉是言 標題 第九篇:第二次訪前心得 內容 劉是言:星期日時我們要前往蔡老師家,訪問他。可是由於下午討論的時候,君潔跟如君提早回家了,所以沒有討論到。星期六時,我本來要打電話與大家討論的,可是組員們都失聯!打電話都不不通,心裡很著急,不過,幸好最後還是跟大家順利的聯絡上了! 金京:星期五下午,我、曹如君和劉是言拿著寫好的電訪稿,前往學務處打電話給蔡老師,因為我們想請蔡老師吃飯、欣賞蔡老師製作木雕的過程,因此我心裡感到有些興奮。星期六晚上,突然想到我忘記通知翁君潔製作太魯閣族感謝卡,所以我自己就先畫了一張,期待著隔天到蔡老師家的訪問。 翁君潔:星期五我們說好要去蔡老師家拜訪,但那時我比較早回家沒辦法討論,不知道很多事情!所以我和組員們說我晚上會打給他們問確切時間。到了晚上,大家的電話都不通,金京打不通、曹如君沒接、劉是言也不知道時間!後來我打給老師想求救,但老師卻沒接!唉~怎麼辦啊! 曹如君:我覺得在這次訪問前的準備我們進步了許多,因為我們有事先完成感謝卡,還有訪問問題也都整理過了,這次也只有一個人遲到,我想是因為這次是各自去,所已沒有拖到對方的時間,但遲到的人我們也不能怪她,畢竟她是找不到路而遲到的,不是故意遲到的,我覺得這次訪問前的準備還是有些要改進,像是我就沒有在前幾天就把問題抄完,所以在訪問的時候我只能借別人的來看,這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感謝卡應該是要全組一起做的,但我們卻放著給一個人畫,等到當天才匆忙的把內容寫完,這是我們全組要改進的,我相信只要把這些點改進,那訪問就會更順利。 | 劉是言 |
8 | 作者 翁君潔 標題 第八篇:電訪心得 內容 曹如君:我們的第二次的訪問即將到來,因為要先打電話跟蔡老師說明當天想完成的事,所以要先寫好電訪稿,雖然我們寫的內容大致相同,但在電訪的過程中蔡老師也都爽快的答應了我們所有的要求,讓我們這次的電訪順利完成,經過這次電訪的經驗,雖然剛開始回答時很緊張,但聽到蔡老師的回答,心中那塊大石頭也放下,也非常感謝蔡老師的合作,讓我們能順利完成這次的電訪。 翁君潔:再過幾天就要去老師家做第二次採訪了!我和曹如君是負責打電話找蔡老師。首先我們要先擬定電話稿,我們擬定的非常成功!但他們幫我們改的一踏糊塗、滿江「錯」!雖然有點失望,但還是認命吧!終於到了要打電話的時候了!但...,因為我有事所以變成曹如君打,我就先告~退~啦~!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曹如君幫我接下這個任務!感謝曹如君~! | 江郁倩 |
7 | 作者 劉是言 標題 第七篇:訪後心得 內容 劉是言:一進到蔡老師家,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木頭香,還看見許多木雕。接著,我們參觀了蔡老師的作品及收藏品,這些收藏品都是從非洲來的。蔡老師大方地拿水果給我們享用!解著,我們便開始訪問了,訪問時,老師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給我們觀看,告訴我們,因為當時那是第一件作品,所以有些地方雕刻的不太好,有些地方是後來才修過的。經過一小時的訪問,蔡老師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很喜歡有自己的風格,作品又富有創意。不過,這次的訪問我都沒有問蔡老師問題,所以下次我一定會問蔡老師的! 金京:星期五下午,是言拿著稿子、名片帶著大家一起到學務處打電話,準備在星期一下午兩點半前往「蔡平陽木雕藝術館」拜訪蔡老師。中午,大家拿出各自所擬定的訪問問題,開始調整順序 、分類並且給予對方問題的意見,直到下午兩點鐘,大家匆匆忙忙地跑下樓,準被前往蔡平陽木雕藝術館。 到了蔡老師的木雕藝術館,熱情的蔡老師微笑歡迎我們進入他的木雕藝術館拜訪,首先我們參觀了蔡老師的收藏區,我們看到許多雕刻品,其中蔡老師製作的木雕作品是咖啡色的,而其他的雕刻品則是蔡老師去外地收集到的。接著大家坐在蔡老師雕刻的椅子上進行訪問,了解到蔡老師為什麼接觸到木雕?如何認識袁先生?為什麼挑選樟木及大部分樟木的來源?老師製作木器分成的階段、刻原住民木雕的原因...等。 回到家後我發現我的筆記本上亂七八糟寄了許多內容,十分混亂,我認為下次要先調整好順序、分類及確認想要先瞭解的內容,才不會太混亂。 翁君潔:到蔡平陽老師家,還沒進到家中,我就聞到了淡淡的木頭味,讓我感覺很平靜!一進去我看見了一整排的木雕作品擺在眼前,非常壯觀!讓我十分佩服蔡老師的手藝!開始訪問後,老師帶我們進入了一個小房間,裡面放了許多非洲黑人的面具及頭像,經過蔡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並不是老師做的,而是收藏!為了方便訪問,蔡老師帶我們去一個精緻的木桌旁討論,上面刻的是排灣族的圖騰,十分漂亮!在訪問的時候,蔡老師的神情非常的專注,但不是嚴厲的眼神,而是溫和的眼神,讓我不會很緊張,敢開口問問題!後來我們問了很多問題,老師還有彈鋼琴給我們聽喔!我覺得很幸運!我們原本還要去看蔡老師的工作室,但因為時間上的原因所以沒有去看,有點失望!.但可以訪問到蔡老師我還是很高興! 曹如君:一來到蔡老師的家,我就感覺到蔡老師是有多麼愛木雕,因為就連外面的大門都有許多的木雕裝飾,一進到屋裡濃濃的木頭香味就撲鼻而來,讓人陶醉在其中,蔡老師一開始就熱情的介紹他雕刻的作品,收藏的作品,令人感受到蔡老師對木雕的熱忱,而且就連收藏作品的地方,都是蔡老師自己用木板釘的,尤其是蔡老師説他喜歡看的到的東西,所以蔡老師覺得裝飾完很美、很漂亮,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時老師陶醉的表情,可見蔡老師喜歡木頭遠遠超過了喜歡其他東西,後來蔡老師邀請我們坐在老師親手雕刻的桌子旁,進行訪問,而且老師還拿了一些水果給我們吃,讓我們放鬆心情,記得那時老師還不斷的離開座位去彈鋼琴,從這些微小的動作、細節,我們就看出了蔡老師的個性,老師的個性是隨性、熱情、不喜歡太嚴肅,讓我們輕輕鬆鬆的訪問,甚至是聊天,在這一下午的訪談過程中,我仔細了觀察每件作品,發現其實重點都在哪幾個地方,像是阿美族是以羽毛、情人袋、綁腿、舞蹈為主,所以作品看了都一目了然,也從訪問過程中得到了網路上沒有的資料,令我們大開眼界,非常感謝蔡老師這次接受我們的訪問,讓我知道蔡老師,精采、充實的一生。 | 江郁倩 |
6 | 作者 曹如君 標題 第六篇:蔡平陽老師作品集 內容 蔡老師在這三十幾年,雕刻了無數件作品,每件作品都事蔡老師一刀一鑿雕可出來的,蔡老師愛木雕勝過其他東西,為了想要雕刻出好作品,做木雕的每個階段都是自己摸索,沒有人教,完全靠自己,雖然在這段時間手上多了好多道疤痕,但蔡老師卻不放棄,堅持到底,我想木雕已經跟蔡老師的生命融為一體...蔡老師在這幾年所雕的作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是排灣族,第二是阿美族,而第三是太魯閣族,就讓我們來看看最具代表作的: 一、牛 牛代表的是蔡老師在木雕上的堅持 二、阿美族 它的輪子外面一條一條的就像是陽光,魅力四射的樣子,而且外圍的圓形就像是舞蹈一樣律律動,像是真的一樣! 三、太魯閣族 從珠寶盒、水果盆系列中,我發現阿美族的作品受以舞蹈呈現的,而排灣族是以圖騰為主,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風格了吧,各個族群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有的是用羽毛,有的是用舞蹈,每個族群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 江郁倩 |
5 | 作者 曹如君 標題 第五篇:訪前心得 內容 1.劉是言:星期五的下午時,大家一起去學務處打電話,很幸運的,我們約到了蔡老師。於是星期一的下午,大家要一同前往去訪問蔡老師。雖然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與蔡老師見面,但心裡還是十分緊張。大家利用中午,分工合作,製做感謝感卡,統計大家的訪問問題還有準備訪問的用具等。但是我們做事的速度很太慢,最後匆忙的跑下樓,趕去蔡老師家,但最後還是遲到了!所以下次做事的速度要加快,免得又遲到,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金京:星期五下午,是言拿著稿子、名片帶著大家一起到學務處打電話,準備在星期一下午兩點半前往「蔡平陽木雕藝術館」拜訪蔡老師。中午,大家拿出各自所擬定的訪問問題,開始調整順序、分類並且給予對方問題的意見,直到下午兩點鐘,大家匆匆忙忙地跑下樓,準被前往蔡平陽木雕藝術館。 3.曹如君:今天在訪問前的準備我覺得做的不太好,可能是因為我回家沒把該做的事做好,才會導致我們在訪問前許多事都沒做完,像是名牌沒做好,問題沒統整完、抄完,會發生這些事情都是因為我們太晚開始做準備,匆匆忙忙的完成,才會搞到時間很緊促,,讓我們的行程都亂了,所以就遲到了,再重要的第一印象就被扣分,下次訪問時一定要在訪問的前幾天就開始做準備,這樣才不會讓別人覺得我們不在意,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在下次訪問需要改進的,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讓我們知道分工的重要。 4.翁君潔:今天我們要去訪問蔡平陽老師。我們利用中午的時間來統整問題但統整的並不順利!我們中午一直忙著在整理大家的資料,等到後來午休快結束前我們才各自開始統整資料,而我們統整資料時也沒有很順利,因為有些人的問題比較多所以速度比較慢!打完我們應該要拿給老師影印卻沒有拿給老師,只能用手抄!結果因為沒抄完所以遲到了。 | 江郁倩 |
4 | 作者 金京 標題 第四篇:原住民工藝分類 內容 在看完蔡老師的作品集後,我們發現蔡老師的作品都偏向原住民風格,因此我上「原住民委員會全球資訊網」了解原住民的工藝特色。 了解到: 陶器:阿美族、排灣族 籐編: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木雕:阿美族、排灣族、魯凱族、鄒族、雅美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 貝珠、玻璃珠:布農族、魯凱族、賽夏族、太魯閣族 織布: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 紋面:太魯閣族 我們發現大部分的族群的工藝都有籐編與木雕,紋面只有單純太魯閣族,甚至還有族群的工藝資料是空的,因此我利用了其他網站-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更進一步蒐集資料,沒想到撒奇萊雅族和賽德克族的工藝依舊是空的。我發現找資料並不是很容易,有時可能會遇到資料缺少的問題,因此會需要更多的網站、書籍...等的幫助。 找到「木雕技法」這本書的心得: 之前我們在文化局圖書館找到了這本「木雕技法」,因為我負責的是有關木雕技法的資料,所以這本書是我負責。當我在介紹這本書時,我第一件事就是要翻它的目錄,目錄中有關我們主題的就看過一遍如果真的有用,那就拿便利貼標記那夜並和同學分享!在打到電腦上,這是我的作法!但我總是無法跟上大家的腳步,我的打字速度最慢,課業也沒多好,總是慢人家!所以我這份資料是最慢完成的!唉~但是我有完成還是讓我很高興! | 江郁倩 |
3 | 作者 翁君潔 標題 第三篇:查資料 內容 金京:剛決定主題是原木雕刻師蔡平陽後,我就興奮的帶著爸爸一起去圖書館尋找書籍,一進到流通書庫後,我就坐到電腦前面,開始查詢有關於木雕的書籍,沒想到查了將近十五分鐘,還沒查到我需要的書,這時爸爸拿著一本木雕技法的書到我面前,我問爸爸在哪裡找到的?才發現圖書館裡面有兩個小格子放滿了關於木雕的書本,不論是作品集、木雕技法...等書籍,但是木雕作品集並沒有說明到與本主題相關的內容,因此可以讓我們閱讀的書也減少了。這次去圖書館,我發現其實要找到真正可以參考、有重點的書籍並不多,從幾百本書中找到其中幾本可以參考的書籍其實是有難度的,需要大家敏銳的觀察力,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翁君潔:一開始我們都在查資料和規劃報告書的格式~都查不到什麼有用的資料,感覺好沒用喔!因為其他人都有查到一堆資料而且都超好!唉~真失落...。查不到資料時總會很害怕,怕同學會說不負責!怕老師罵!但到學校時,大家都沒有罵我們!!總覺得能被分到這組真好! | 江郁倩 |
2 | 作者 劉是言 標題 第二篇:認識關鍵字 內容 金京:下午大家討論關於我們可以參考的專題報告,想起老師在小論文剛開始時告訴我們的「中學生網站」及「進階搜尋」,如君提議大家輪流講出自己推薦的關鍵字,比較容易查到我們需要的報告書,此時翁君潔問我們什麼是關鍵字,我和曹如君輪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給翁君潔聽,到最後,是言靈機一動:「老師,可以借我們電腦嗎?」老師同意了,我興奮地跑到電腦前面得意的操作起電腦,發現直接使用與用口頭說明的差異很大,看來我必須更努力學習如何與大家分享操作電腦及查資料的方式呢! 劉是言:今天下午大家聚在一起討論關鍵字,突然君潔問起了關鍵字的意思,於是大家便一起跟她解釋,但君潔還是不太懂,所以使用了電腦示範如何查關鍵字。我們還將討論的內容全部燈用攝影機錄下來了!不過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還是沒有錄得很成功,不過以後會持續錄影,所以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 江郁倩 |
1 | 作者 曹如君 標題 第一篇:主題緣起 內容 曹如君:有一次我到文化局時看到有許多木雕作品令我看的目不轉睛,那時我就很好奇是誰可以雕刻出這麼精緻的作品,栩栩如生的,就像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為了想要了解這些作品的作者是誰,我費盡了千辛萬苦,終於讓我在網站上到蔡平陽這個人,整理資料後發現蔡平陽老師(以下皆稱為蔡老師)精采的一生,蔡老師從小就很喜歡音樂,整天幾乎都在練習樂器,甚至長大後當上了音樂家,英文老師,後來因為某種機緣下開始接觸木雕,因此喜歡上雕刻木頭,決定後半輩子都跟木頭一起過,看到這我就很佩服蔡老師,放棄了從小的夢想,去當一個木雕家,但是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覺得值得,因為畢竟雕刻木頭是興趣,雖然家人有時會擔心,但我覺得如果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那麼做起事來就會不甘心,如果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更快,更快樂!當時在選題目時大家都很堅持自己的,但是萬萬沒想到最後當選的竟然是我,就連老師想的都沒被選上,心裡充滿了驕傲感! 劉是言:大家一有時間就會一起討論小論文,每天討論、分享資料、查資料......,而且我還學到了如何使用雲端硬碟,了解了雲端硬碟是非常方便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小論文研究終於一點一滴的慢慢形成了!不過現在我覺得自己所做的還不夠好,所以我要也會繼續努力的做小論文!加油!! | 江郁倩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
20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文化知識網 網址 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np.asp?ctNode=3077&mp=cb01 網站簡介 裡面有介紹各族的形成歷史與遷移社會制度、生命禮俗、屋舍建築、樂器歌謠、服飾與工藝....還有,起源傳說、神話故事、族名由來、歷史事件、現今的分佈等等,每一族都有許多的神話故事,供我們閱讀。 | 劉是言 | |
19 | ![]() | 網站名稱 北斗四星的雲端硬碟 網址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xRDrqCehMv1eTltbUk3b1NsaVk&usp=sharing 網站簡介 這是你們設立的雲端硬碟, 老師幫你們放上來做連結 方便報告、說明時使用!! | 江郁倩 |
18 | ![]() | 網站名稱 雕刻刀 - 建成工具 網址 http://www.jctool.com.tw/product/product_class_second.php?bid=26 網站簡介 這是一個購買雕刻工具的網站,不過裡面也有雕刻刀的應用方法、種類怎麼買,如; 手工具、測量工具、電動/氣動工具。從擷圖中可以看見,許多不同的雕刻刀價錢,幫助我們認識木雕器具。 | 金京 |
17 | 網站名稱 原住民兒童網站 網址 http://kids.tacp.gov.tw/kid06.htm 網站簡介 此網站有與原住民有關的小遊戲、好書推薦、好有有趣的「挑戰Q&A」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原住民題目,來考考大家。還有帶著大家一起認識各族的文化、分布、建築。利用遊戲,讓大家更深入了解原住民。 | 劉是言 | |
16 | ![]() | 網站名稱 常用木材特性 - 雕刻 網址 http://www.mudiao5000.com/fan-ti/mu-diao/mu-diao-cai-liao.htm 網站簡介 裡面會告訴你一些有關做木雕需要注意的事項,例如: 含水量影響木雕的品質、密度影響木雕的精細度、木雕的色彩、不同檔次的木雕材質。 | 翁君潔 |
15 | 網站名稱 2013網博─木雕 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2013cajh/001/diaokejifa 網站簡介 在這個網站的雕刻技法裡,有分成三大類,第一圓雕、第二浮雕、第三平版雕,而這裡也有清楚的訴說每個技法的雕刻方式及應用,而這裡還有介紹台灣本土的木雕家大多都事用台灣檜木、肖楠、紅豆杉、樟木等木材來進行雕刻,雖然這裡的資料不太多,但還是有些地方是可以應用在報告書上! | 曹如君 | |
14 | 網站名稱 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木雕藝術館 網址 http://web.moc.gov.tw/wood_sculpture/wood/Universal/UniversalRight2-5.htm 網站簡介 這個網站有介紹很多跟我們相關的資料,像是有常用雕刻木材、木雕工具、木雕表現方式、木雕藝術的起源...等,這些都是跟我們的主題息息相關,在裡面它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讓人看了一目了然,它還給了我們一些相關影片,在資料不夠充足的時候,可以補充或利用,讓我們可以快速的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料。 | 曹如君 | |
13 | 網站名稱 原木種類 網址 http://www.lugu.com.tw/wood/b_woodtype.html 網站簡介 裡面有許多木頭!和在哪裡: 台灣產經濟木材、南洋產木材、北美產木材、非洲產木材。 還有這個國家裡的木頭: 台灣產經濟木材: 台灣扁柏ˋ松梧、紅檜ˋ紅梧、肖楠、杉木ˋ福州杉ˋ廣葉杉、柳杉、紅豆杉。 南洋產木材: 南洋櫸木類、冰片樹 、太平洋鐵木、婆羅洲鐵木、黃花櫚ˋ紅花櫚木。 北美產木材: 北美鐵杉、南方松、阿拉斯加扁柏、美國側柏。 北美產木材: 雷藤木 Wenge 詳細介紹 非洲花櫚木 、伊羅柯、葉奇木。 | 翁君潔 | |
12 | 網站名稱 花蓮縣木雕教育推廣網站 網址 http://teacher.hlc.edu.tw/imain9.asp?id=763&sid=890 網站簡介 在這個網站中大概分為五大類:一、介紹與認識本縣木雕藝術家或藝匠人士。二、提供木雕種子培訓課程與相關研習。三、提供本縣國中小推動木雕教育課程現況。四、提供本縣國中小推動木雕裝置藝術現況。五、提供在地木雕活動即時報導。這裡還有提供蔡平陽老師的訪問相關影片提供我們參考,在這個網站裡還有隨時更新木雕的得獎人,還有提供別個木雕家的相關影片,非常方便。 | 曹如君 | |
11 | 網站名稱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www.dmtip.gov.tw/Index.aspx 網站簡介 此網站有介紹原住民的歷史人物、演藝明星,還有各族的祭儀文化、地理分布、物質文化等等。另外,還有各個族群的照片、標本文物、工藝品,歷史事件及歷史年表....裡面還有原住民電影、遊戲,可以下載或線上觀看。 資料相當豐富! | 劉是言 | |
10 | 網站名稱 原生‧踊動—蔡平陽木雕藝術展 網址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_ex.php?n_id=0000620406&level2_id=106 網站簡介 這篇網站說老師製作木雕有分三個階段,原本蔡平陽老師的前十年是比較專攻 於排灣族的百步蛇的木雕圖騰,中間十年轉做阿美族木雕,後十年又變成做太魯 閣族木雕。在蔡老師的作品中,如果出現百步蛇就是排灣族的作品,出現羽毛、 皇冠及舞蹈步伐的就是阿美族的作品。阿美族頭上羽毛要沖天如火焰,象徵他們 為生活奮起向上的精神,而戴著羽毛的是男性,戴著皇冠的則是女性;太魯閣族 的服飾因色彩有間隔分層,木雕創作無法表現色彩,於是他特別用了類似鋸齒狀 的雕刻方式來現。 | 翁君潔 | |
9 | 網站名稱 國家工藝成就獎-施鎮洋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20121221/12.htm 網站簡介 簡介:這個網站在「大師講古」的選項中有介紹木雕的演變,說明木雕從以前到現代的差異變化;木雕技法告訴我們有哪些類型的技法;木雕用品向我們介紹製作木雕時會用到的用具;木雕過程說明製作木雕的過程。 與本主題相關:在我們研究過程中,需要了解木雕技法有哪些,因此這個網站的木雕技法可供我們參考;我們主要再研究木雕,因此一定會研究到用品及過程,因此木雕用品及木雕過程也是我們需要的資料。 | 金京 | |
8 | 網站名稱 木雕傳奇達人-蔡平陽先生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7/czps003/index.htm 網站簡介 介紹蔡平陽老師的生平及木雕作品,還有介紹木雕起源、木雕分類、木雕簡介,台灣傳統木雕,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的木雕,另外還有他們訪問蔡平陽老師的訪問記錄。裡面還有蔡平陽老師的木雕作品照片,有造型人的木雕,在做各種不同的姿勢,十分有趣! | 劉是言 | |
7 | 網站名稱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網址 http://www.tacp.gov.tw/home01.aspx?ID=1 網站簡介 在這個園區裡有許多特展可以讓我們參觀,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各個民族的傳統習俗及生活,還可以下載學習單以及中英詞對照表,真的很特別,最獨特的是網站上面有介紹各族的族群特質、社會制度、各族的分佈,讓我們可以輕輕鬆鬆的就了解各族的生活特色、傳統工藝,真是快速又節省時間! | 曹如君 | |
6 | 網站名稱 國立東華大學-左岸電子報 網址 http://faculty.ndhu.edu.tw/~LCenews/e_paper/e_paper_c.php?SID=23 網站簡介 簡介: 這個網址告訴了我許多有關蔡平陽蔡老師的相關事情!例如;網站告訴了我我一直不了解的「蔡式木雕」,他說「蔡式木雕」是因為蔡平陽自創的一個技法,所以叫「蔡式」。網站還告訴我蔡平陽是幾歲開始做的木雕和做了幾年! 與本主題相關: 網站中有提到蔡老師作品的風格,可以告訴我們蔡老師作的木雕是哪一類多,及作品的配件;阿美族的鳥羽頭飾,排灣族的百步蛇圖騰,還有近年從泰雅族獨立更名的太魯閣族,他們的黥面、無扣背心與簡約山豬牙掛飾,都是蔡平陽老師創作的靈感來源。 | 翁君潔 | |
5 | 網站名稱 臺灣原民族資訊資源網 網址 http://www.tipp.org.tw/ 網站簡介 網站裡有各個群族的介紹、研究資源、相關網站、網站地圖……族群的介紹裡有介紹阿美族、太魯閣族、排灣族等等。相關網站裡還有原住民的剪影,裡面還有好玩有趣的原住民小遊戲,解紹原住民的織布、建築、陶藝、雕刻等,也有原住民的服飾文化,還有,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賽夏族鄧群族的分布圖! | 劉是言 | |
4 | ![]() | 網站名稱 三義木雕博物館 網址 http://wood.mlc.gov.tw/ 網站簡介 三義木雕博物館原設為「三義木雕藝術展示館」,是台灣政府為了推廣藝術文化而設置的,在1990年的三月開始建造的,在這個網站裡有許多介紹,像是建築特色、每層樓的平面圖,就連附近的景點都告訴我們了,真的很貼心, 定時還會舉辦木雕個展,讓來自四面八方厲害的木雕家都可以來到這裡展現自己的作品,最吸引我的是還有桌布跟螢幕保護程式提供我們下載,讓人感受到了主辦單位的用心及細心。 | 曹如君 |
3 | 網站名稱 生活美學-木雕大師黃媽慶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cajh03/ 網站簡介 ☃簡介: 「專題首頁」可以看見他們的研究動機、方法、過程等;「認識木雕藝術」則是可以看見木雕技法、木雕題材、材料工具...等;「台灣木雕藝術」比較出台灣木雕的傳統木雕、原住民木雕、現代木雕的差異;「參考資料」也告訴了我們許多可以參考的資料及網站。 ☃與本主題相關的內容: 主要可以提供我們參考的部分為「台灣木雕藝術」,我們的方向是以原住民木雕為出發點,因此我們可以參考「原住民木雕」的項目,不過同樣也可以比較傳統木雕及現代木雕的差異,很高興能查到這個網站。 | 金京 | |
2 | 網站名稱 台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網址 http://www.tiprc.org.tw/common/index.php 網站簡介 這個網頁主要是在告訴我們這個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在哪?有什麼?怎麼買書,並沒有提供線上閱讀的服務!但圖書中心內卻有很多書籍可以看。 | 翁君潔 | |
1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網址 http://www.apc.gov.tw/portal/index.html 網站簡介 ☃設置:原委會 ☃簡介: 這網站可以讓我們看見各種族群的特色,例如:族群簡介、地理分布、文化特質、宗教信仰、祭典傳說、工藝、建築...等資訊。「族語教室」還會教導我們基本的原住民族語,就算不是原住民也可以學習原住民語;「重大慶典祭儀活動」,讓我們知道關於原住民的重大活動;「平埔族及南島語族簡介」告訴我們什麼是平埔族、平埔族分類以及分布,還有南島語族與原住民的關係;另外還有關於原住名的「電子賀卡」,在特殊的節日裡還可以打上自己的祝福話語用電子郵件傳送給朋友喔! ☃與本主題相關的內容: 我們的研究主題是蔡老師的木雕藝術,而蔡老師的作品主要以原住民的生活作為創作主題,因此我們想知道原住民的生活與特色,從中了解蔡老師創作的想法和理念。從網站上得知阿美族的工藝特色有陶藝、服飾、藤編...等;而太魯閣族的特殊文化則有紋面、織布、貝珠衣...等藝術。 | 金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