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衣服材質之探討

專題名稱 各類衣服材質之探討

專題描述 希望能透過資料搜尋,了解

一、衣服材料之種類
二、衣服材料之比較
三、羊毛的運用
1. 羊毛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2. 其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特性)
3. 羊毛與其他的物質保溫效果差異
四、尼龍的運用
1. 尼龍的構造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2. 其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特性)
3. 尼龍與其他的物質保溫效果差異
五、純棉(棉花)的運用
1. 純棉(棉花)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2. 其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特性)
3. 純棉(棉花)與其他的物質保溫效果差異


隊伍名稱 暖羊羊

指導老師 曹奕翔 彭錦元

參賽學生 葉令涵 呂沛頤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來源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sOGWJuYHHH5xKVYAy1TIzNnJjoGaO5HdRRkr3gQODgqvVQra1PV3qylbbrpKZUxd6ZI10R9JXqxX15eyEuia_q
描述 尼龍的構造
葉令涵
9作者
來源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110600531
描述 衣服材料暖度之比較
羊毛、蠶絲、 羽絨暖度
葉令涵
8作者
來源 http://waknow.com/?p=5971
描述 羊毛、蠶絲和羽絨的比較
葉令涵
7作者 張鈞翔
來源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A%E6%AF%9B)和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d9d8160b81d9d2d30b81ddd557
描述 羊毛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葉令涵
6作者
來源 http://acotex.blogspot.tw/2013/05/nylon.html和 http://www.ch.ntu.edu.tw/~rsliu/pdf96/world/4-1.pdf
描述 尼龍的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
葉令涵
5作者
來源 http://www.shirts50.com/index.php?route=information/information&information_id=7
描述 純棉禦寒的原理、構造及特性。
呂沛頤
4作者 鄧哲霖
來源 http://eshare.stust.edu.tw/EshareFile/2010_11/2010_11_0cb37bdb.ppt和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9%BE%99
描述 尼龍的歷史演進過程及其構造
呂沛頤
3作者
來源 http://news.tvbs.com.tw/entry/504089
描述 羊毛其實也可以用在夏天,不僅它是可以禦寒的衣物,也可以成為涼爽的服裝。
呂沛頤
2作者 思維
來源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1030402224
描述 比較各種製作衣服的材質
呂沛頤
1作者
來源 http://www.tchcvs.tc.edu.tw/nerc/cloth/u6/ch3/image3/main-C1.htm(衣服與材質)
描述 探討衣服材料之常見種類,如蠶絲、棉、尼龍、嫘縈、亞麻和羊毛
呂沛頤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認真撰寫報告
說明
認真撰寫報告
呂沛頤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努力搜尋資料
說明
努力搜尋資料
呂沛頤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上網搜尋資料
說明
上網搜尋資料
葉令涵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認真書寫資料2
說明
認真書寫資料2
葉令涵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認真書寫資料1
說明
認真書寫資料1
葉令涵

序號內容上傳者
10作者 葉令涵
標題 研究心得
內容
最近為了撰寫書面報告整理了兩個月來的資料,突然發現,這兩個月我們查了好多好多我從來都不知道的知識與資料喔!雖然並不是所有資料都能放進書面報告裡,但是在這搜尋的過程中,我真的學到了好多好多。
這2個月來,常常和組員一起討論研究大綱,還利用在家的電腦時間,搜尋跟研究的相關資料,並利用假日到組員家討論並統整,這期間真的有點累。但是在老師的鼓勵及督促下,我們還是一步一步慢慢地完成了實驗,也從中學到了好多知識,不僅僅在科學,還有人文、歷史以及從中領悟的人生觀。透過跟組員的合作,我體會到一個人力量的渺小,很多很多事情,是需要靠大家努李共同討論與合作才能完成的,這次的小論文,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個道理。
這次的研究雖然辛苦,但是我學到了好多東西,無論結果如何,我覺得都是其次,因為至少我已經有了好多比那個更重要的回憶了!

葉令涵
9作者 呂沛頤
標題 研究心得
內容
這個星期,我們的初步研究漸漸進入了尾聲。回想起這幾個月一起做實驗的過程,還真有不少有趣的回憶。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個星期天在和同學撰寫書面報告,寫了2個多小時,為了配合一個表格改變了整個報告的格式,後來覺得表格不管用,結果發現格式不回來,所以我們決定用復原鍵,復原到還沒有用表格之前,這樣格式就會正常了。結果那時不小心分了神,復原過頭,導致先前的資料不見了,所以決定按回復鍵,結果一直找不到那段資料,後來越用越急,有忘了存檔,突然按錯鍵,緊接著畫面一片空白,接著這2小時寫的東西都不見了!一開始很生氣有有點絕望,因為那時報告已經快完成了,捷過音為忘了存檔又按錯鍵,結果功虧一簣!後來吃完午餐冷靜後,下午繼續做報告,因為已經做過了一次,所以這次花的時間比較就比較少,不久之後就把不見的資料補齊了!
這次的研究讓我創造了許多回憶,好的回憶,我要把它放在心裡,至於壞的回憶,我要從中學習。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跟同學們一起做小論文的研究!
p.s以後我一定會記得打完報告要存檔!

呂沛頤
8作者 葉令涵
標題 羊毛的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
內容
上星期了解了羊毛的歷史和構造後,我們對羊毛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星期,我們希望能查詢其他羊毛的相關資料,知道其功能與應用方式,這樣才能一步的了解羊毛這個不可或缺的衣服材料。
透過搜尋,我們了解,羊毛有良好的吸濕性,所以適合臺灣海島型的潮濕氣候,能夠保持使用者皮膚的乾爽,而將水分吸收到自身纖維中也降低了蟲蟎的壽命週期,故特別適合哮喘和風濕病人,真是神奇!同時,羊毛被的保暖性強,適合溫度在0到20°C,但在 20°以上可能會感到些微悶熱,造價方面則是比羽絨和蠶絲被低上不少,可見其在市面上的地位和實用性。
這星期我們了解更多羊毛的基本資料,和組員對研究也越來越熱絡,期待接下來的搜尋、討論與研究!

葉令涵
7作者 葉令涵
標題 純棉的歷史演進及禦寒原理
內容
以往歷史課讀到國際貿易時,東西方各國間的貿易商品總是有棉花的出現,因次我們對純棉歷史演進漸漸產生了興趣。而日常生或中衣服的材質標籤上,也經常看到棉花的存在,所以我們對它的構造也感到額外感到好奇。純棉到底是用甚麼方式,幫我們在冬天時保暖呢?經過這星期的資料蒐集及和組員的討論,我們進一步的了解到純棉禦寒的原理。
原來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公元元年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棉花的構造很特別,是有很多不同的結構的分子所組成,而我們理化課還沒有上到這些部分,所以老師說我們要等到未來知識較充足時,在做這一部分的深入探討。
這星期我們瞭解了棉花的歷史和結構,真是開心!

葉令涵
6作者 呂沛頤
標題 書面報告撰寫之心得
內容
今天星期日,我和同學相約一起撰寫書面報告,統整先前所搜尋的資料。透過整理,我覺得俗話說的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實每種衣服材質都有他們的特色,也都有他們適合運用的地方。羊毛具有量好的吸濕性,而且保暖性強,適合在談灣一帶的邱、冬兩季穿著。尼龍強韌、耐磨、平滑而且重量輕,運用範圍非常廣,從潛水衣、減肥衣褲、沖浪衣、釣魚褲、防寒衣物等,到背包、環保袋、飲料罐套、甚至建築材料等等,都很適合拿尼龍當材料之一!純棉(棉花)的耐熱性和耐光性好、強度較高、便於洗滌,適合為棉衣、棉被、棉布、棉毛內衣、牛仔布等的材料之一。
今天整理了報告,不但讓我對自己的研究主題有進一步的了解,也知道了其實每個事物都有他們的舞台,只要找到子自己的專長,就能闖出一片天。這些領悟和學習讓我覺得雖然少了假日時光,但是還是很值得!

呂沛頤
5作者 呂沛頤
標題 羊毛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內容
經過查詢資料等方式,我終於知道了,六千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用羊毛來編造衣服,並且在中東一帶發現了遺址。原來人類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使用了現代人編織衣物的材料,這樣的發現,讓人感覺很不可思議,因為人類其實在那麼遠久以前,就已經與現在人的衣料相同,使人感覺古時候的人,真的是很聰明,擁有很多發現。
除了羊毛發現的歷史以外,還因著這星期的研究,發現了羊毛不怕水的原因,這是我從前都不知道的事。羊毛之所以不怕水沾濕,主要是因為鱗片層具有防水的功能;能保暖的原因則是因為皮質細胞可將空氣包裹在羊毛纖維內,阻隔了外界冷空氣的滲入,以及防止羊毛內熱氣的釋出,更提高了羊毛的保暖度。
由於這次參與,使我發現了許多以前不懂的事情,並且還增長了我的知識,讓我受益良多。羊毛防水、為何能保暖,都是我不曾去想過的事,但藉著這次的機會,終於讓我明白了這類的知識,希望能在更深入了解其他的相關知識。

呂沛頤
4作者 葉令涵
標題 尼龍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內容
這星期收集的資料,讓我發現很多關於尼龍的知識。尼龍的歷史早在1935年就已經發明出來完全由人工合成的纖維。近百年以前發明的材料,居然可以讓我們沿用到現在,這麼久以前的材質,依然廣受大眾使用,當初發明這種纖維的人,造福了往後的人們,能有這樣的發明,真的很聰明。
因為尼龍屬於天然纖維性質的合成纖維,所以非常適合與其它纖維交織混合,成為高質感又耐用的複合纖維。尼龍的優點是強韌、耐磨、平滑、重量輕、抗蟲、抗霉而且材質不易產生靜電、變形、起毛球和老損等。但缺點就是較不耐熱,這讓我知道,即使是再好再實用的東西,也都會有它的缺點吧!
今天透過資料的搜尋,讓我更加了解尼龍的發明吉他一陸興可發展下的結果。也讓我知道,為什麼在酷寒的冬天時,只要穿著尼龍製的衣服,就能天不怕地不怕的站在韓領的空氣中 ,真是受益良多!

葉令涵
3作者 葉令涵
標題 衣服材料種類之比較
內容
前幾天搜尋衣服的種類後,我們進一步的比較各種材質的特性。市場上不斷強調各類的合成纖維材質或混紡製機能布料時,大家對衣物在乎的是天然、舒適、透氣、以及質感。棉是天然原物料,不像其他化學混紡布料接觸皮膚時會產生不舒服的刺癢感;棉柔軟強韌的纖維特性,也讓襯衫洗後不易變形或鬆弛。本身多孔性、彈性佳能讓纖維間積存大量空氣,提供空氣流通。
比起尼龍等化學合成物,純棉這種天然的材質,更透氣也更加適合人體穿著,畢竟不太會刺激人體皮膚表面,對有些衣料容易過敏的人們,也可以穿著。不過現今的台灣並不產棉,以至於市場上的100%純棉衣服,價格不菲,所以還是很少人每天都穿純棉的衣物。希望日後台灣能發展出純棉的衣服,這樣的話,往後的人們就不需要花費較高的金錢,才能買到這種衣服。

葉令涵
2作者 呂沛頤
標題 衣服材料之種類
內容
今天我們如同一往一樣進行的小論文的搜尋,進一步了解衣服材質的種類。因為我們每天穿著衣服,總是會納悶這件衣服是由甚麼製成的,所以今天我們要透過資料搜尋,了解常見的衣服種類,接著才進一步地進行其比較。
我們今天知道,常見的衣服種類有純棉、亞麻、蠶絲、羽絨等。而它們也都有各自特色,讓我覺得學到了好多東西,我們將這些資料撰寫在專題報告內,希望能夠有條理地整理這些資料。在整理資料的同時,我們覺得很神奇,原來平常穿的那些衣服,它們的材質其實很多元,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呂沛頤
1作者 呂沛頤
標題 尼龍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
內容
經這星期的搜尋資料及討論,使我發現 尼龍的優點是耐磨性高於其他所有纖維,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紡織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纖維,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該類產品用途廣,是以塑代鋼、鐵、銅等金屬的重要的工程塑料;適用於製作耐磨零件,傳動結構件,家用電器零件,汽車製造零件等。由於聚酰胺具有無毒、質輕、優良的機械強度、耐磨性及較好的耐腐蝕性,因此應用於代替銅等金屬在機械、 化工 、儀表、汽車等工業中製造軸承 、 齒輪 、泵葉及其他零件 。 聚酰胺熔融紡成絲後有很高的強度,主要做合成纖維並可作為醫用縫線。
尼龍及聚酰胺,能有這麼多的用途,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些意想不到的發明,竟時常就出現在你我身邊,而我都從沒有發現到,經由這次的探討,使我收穫滿滿,擁有了意料之外的知識。

呂沛頤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
5書名 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
作者 黃能福 陳娟娟 黃鋼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簡介(摘要)
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套裝共4冊)》源于舊石器時代,在7000年前,已經發明絲、麻等紡織物縫制衣冠鞋履等配套的服飾和用骨、角、貝、玉、陶等材料制造美化生活的裝飾品。中華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創造的豐盛華美的原始服飾文化,舉世獨步。夏商周時期,中華服飾進入以“禮”為規制的發展階段,服飾意識與天地同構,內涵深邃。漢代以後,以儒學為理念的服飾制度,使服飾品類和材質工藝不斷發展提高。數千年來,在華夏服飾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少數民族和域外異質服飾文化的滋養,使中華服飾不斷創新和豐富,形成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華服飾傳統,為世人所稱羨。
《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套裝共4冊)》根據以物證史的理念,按歷史順序,以最簡明易懂的文字與服飾實際文物的圖片相對照,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自原始社會至今的服飾發展,著重介紹服裝形式、服飾制度、服裝面料、服飾紋樣、首飾配飾的具體面貌。特別著重考古科學的成果與歷史文獻相印證,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全書正文約30萬字,附圖精美,內有彩圖2809幅,黑白圖574幅,各圖均有詳細圖文說明。適合高等院校專業教學教材,以及作為戲劇影視界服裝設計、服裝裝飾界創新設計、美術工作者專業創作和藝術品收藏者鑒別真偽的優良讀物,為迄今出版的中國服飾藝術史類書籍中內容最全面、圖片最豐富、編排最科學,具有歷史研究價值、藝術鑒賞價值、收藏價值且兼具普及價值的學術巨著。
導讀
本書依序介紹了第一章 中結服飾探源
一、服裝是人類演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二、人類遠祖演化的歷程
三、中國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
四、中國人創造衣服邁出的第一步
五、中華原始服飾的發祥期
六、中華原始服飾藝術初度輝映的新石器時代
(一)紡織衣料的發明創造
(二)獨具特色的服裝配套
(三)豐盛華美的原始首飾
中華服飾探源圖片目錄
第二章 夏商西周時期的服飾
一、夏商西周服飾文化的背景
二、服飾資料之階級壟斷
三、夏商西周的章服制度
(一)禮服
(二)一般服裝
(三)舄履
(四)軍戎服
四、王權與德化的標志——“十二章”服飾紋樣
五、夏代的服飾
六、商代的服飾
(一)商代的衣料
(二)商代的服飾色彩
(三)商代的服飾款式
(四)晚商蜀國魚鳧王的四件配套龍紋禮衣
(五)距今3000多年前天山南北居民的服飾
七、西周的服飾
(一)西周的宗法制和“中華”、“華夏”之名的來歷
(二)西周的衣料
(三)西周的著裝人物資料
八、商周時期的首飾佩飾
(一)發飾
(二)冠飾
(三)耳飾
(四)頸飾
(五)臂飾
(六)佩璜
(七)其他玉佩
(八)手飾
(九)瞑衣玉具
夏商西周時期的服飾圖片目錄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一、中華服飾文化變革的第一個浪潮
(一)服飾用料的發展
(二)服裝色彩觀念的改變
(三)服裝配套結構的變革
(四)工藝技術的發展
(五)服飾觀念的發展
二、春秋戰國時期服飾文化的考古發現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材料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紋樣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款式
(四)春秋戰國時期的首飾佩飾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圖片目錄
第四章 秦漢時期的服飾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第六章 隨唐五代的服飾
第七章 宋代的服飾
第八章 遼、西夏、金與元代的服飾
第九章 明代的服飾
第十章 清代的服飾
第十一章 中華服飾文明邁向平民化、大眾化
我門˙的研究有幾個部份著重在材料的歷史而這本中國的服是演進,幫助我們了解了很多服裝材料的歷史。
葉令涵
4書名 新編服裝材料學
作者 楊曉旗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簡介(摘要)
本書是服裝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服裝材料的服用性能及其形成要素,包括縴維、紗線、織造、染整等相關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分析了材料性能對服裝設計、加工工藝和服用性能的影響,介紹了織物、皮質材料和服裝輔料的種類、特性、應用、辨識選擇、保養方法等,闡述了材料美學的基本知識,並結合案例指導學生掌握綜合應用服裝材料的能力。


導讀
本書構建“倒敘”的教學框架符合我們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而且還配有課件光盤。課件內容不是課本的簡單拷貝,而是利用大量視覺圖像材料,對文字內容做了很好的解釋和補充。本書除了可作為藝術類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我們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呂沛頤
3書名 現代服裝材料學
作者 周璐瑛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簡介(摘要)
周璐瑛、王越平主編的《現代服裝材料學(附光盤第2版)》對服裝所用的各種材料,如紡織面料、毛皮制品、輔料等進行了全面介紹。以紡織服裝面料的加工工藝流程為順序,闡述了各種縴維的形態與服用性能、縴維識別的方法,介紹了紗線、織物的結構、性能與應用。除傳統材料外,對當前流行的新縴維、新紗線、新面料作了闡述,此外還對面料的縫制加工特點、後整理及洗滌保養方法等作了介紹。
《現代服裝材料學(附光盤第2版)》注重服裝材料基礎知識,知識面寬,圖文並茂,附有教學練習光盤,便于自學。可作為高等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教材,又可供服裝專業技術人員及服裝愛好者閱讀。
導讀
這本書一開始先介紹服裝的功能和對材料的要求,包含衣服材料的分類、功能和運用,本書接著探討 影響織物服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及衣服材料發展簡史,接著探討章 服裝用縴維的來源、長度、分類、命名及其基本性能,如強度、延伸性、彈性和剛度 、吸濕性、吸水性和抗靜電性能等,與我們的研究相互呼應。
呂沛頤
2書名 自然與生活科技2下(翰林)
作者 翰林編輯團隊
出版社 翰林出版
簡介(摘要)
由小分子組合成的大分子,且含有數千個以上的原子,稱為聚合物。聚合物可以分為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天然通常來自於生物體,例如:羊毛、蠶絲等;植物纖維有麻、棉等。人造纖維可分為合成纖維與再生纖維,合成纖維以石油為原料,例如:尼龍;再生纖維由植物纖維經化學方法加工而成,具光澤且耐水性佳。
導讀
透過介紹可明白聚合物的組成及種類,且因小分子的連接方式而有不同的名稱。衣料纖維則有天然與人造之分,植物纖維較透氣及吸水,則動物纖維較具光澤,且保暖性佳。如果是由天然纖維及合成纖維混紡製成,兼具機ˊ和與不易皺褶的優點。
呂沛頤
1書名 新小牛頓15
作者 新小牛頓編輯團體
出版社 牛頓教科書
簡介(摘要)
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章節在描述動物的毛毛,與我們的實驗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書中除了介紹動物毛的結構,還探討了不同動物的毛色、保暖功能、及防身、擾亂和偽裝效果。是本值得一閱的優良讀物!
導讀
走進動物園,最吸引人目光的,總是動物們鮮豔的毛色。但是到底那些動物的毛有著什麼樣的功能呢?鈄過閱讀這本書,你將會對動物的毛有更伸一步的了解。
本章的開頭先介紹了動物的毛的結構,動物的毛都從皮膚的毛囊長出,毛囊旁邊有皮脂腺,能分泌油脂,使毛柔軟,並具有防水的功能。接著,作者帶領我們了解動物冬、夏兩季毛色的差異,以及他們的「保護色」與「水中也保暖」等神奇功能。
總而言之,這本書介紹了許許多多的寶貴知識,也和我們的實驗息息相關!
葉令涵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近年來全球暖化,造成許多氣候不正常的現象,因次在眾多氣候交雜的情況下,到底怎麼樣才能避面著涼和中暑呢?因次我們想要藉由資料的搜尋與分析統整,比較不同的材質,並深入探討其中較常見的羊毛、尼龍和純棉這三種材質,瞭解它們的各種特性,以達到以下目的,瞭解
一、衣服材料之種類
二、衣服材料之比較
三、羊毛的運用
(一)羊毛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二)其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特性)
(三)羊毛與其他的物質保溫效果差異
四、尼龍的運用
(一) 尼龍的構造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二)其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特性)
(三)尼龍與其他的物質保溫效果差異
五、純棉(棉花)的運用
(一) 純棉(棉花)能禦寒的原理及其歷史演進過程
(二)其運用方式及各種功能(特性)
(三)純棉(棉花)與其他的物質保溫效果差異
呂沛頤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
1說明 衣服材質之探討ppt葉令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