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罩口>業~當七星潭遇見COVID-19

專題名稱不<罩口>業~當七星潭遇見COVID-19

專題描述暑假在七星潭海岸發現多了沙灘上的"新住民"~口罩。探究原因是否與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民眾生活習慣有關?我們研究團隊利用網路資訊平臺搜尋臺灣河口與海岸、國際淨灘協會淨灘資料,進行海洋廢棄物分析;運用試算軟體進行環境數據演算;並透過QR code產生器編製二維條碼,將淨灘廢棄物分類統計資訊,以最方便、迅速的管道,提醒大家隨時關心生活週遭的環境現況,一起來重視、維護我們珍愛的美麗花蓮海岸環境。


隊伍名稱東海岸小波妞

指導老師楊仁理 謝慧俐

參賽學生鐘于宸 廖奕靖 方宥崴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顏和正
來源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854?utm_source=web
描述 新冠肺炎爆發滿一年了,過去這一年,全球每天丟棄近69億個口罩,它們能何去何從?
廢棄口罩淹腳目,浮沈於山川大海,纏勒在野鳥雙腳。新冠病毒肆虐,有研究估計,全球每天丟棄近69億個口罩,而台灣在2020年的八個月間,就丟了29億個。
大量的廢棄口罩被聯合國點名為「有毒問題」,聯合國估計75%的廢棄口罩和新冠相關的醫療廢棄物不是丟進掩埋場,就是成了海漂垃圾,令塑膠垃圾危機雪上加霜。但疫情使然,減量困難、回收無門。
方宥崴2021/9/24 下午 02:30:35
9作者 鄭宇茹
來源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523
描述 新冠肺炎讓戴口罩、個人防護成為新常態,卻也讓口罩等塑膠製品迅速且大量地成為海洋生物的新威脅。面對因抗疫急增的一次性塑膠垃圾,我們能有哪些兼顧健康、環境與經濟的解方?
新冠疫情爆發後,戴口罩已成為新的生活常態。然而,人類用口罩保護自己,卻把戴過的口罩隨手丟棄,讓海洋、海灘愈來愈常見到被丟棄的口罩,成為海洋生物的新危機。
2020年2月底疫情從中國開始向外蔓延,海洋保育組織「海洋亞洲(Ocean Asia)」的共同創辦人蓋瑞・斯托克斯(Gary Stokes)踏上香港的索罟群島(Soko Islands)海灘時,驚訝地發現,除了寶特瓶、塑膠袋和其他成堆的塑膠垃圾中,還有很多口罩被沖上岸,當時他撿了70多個遭丟棄的口罩。
在那之後的幾個月裡,斯托克斯發現更多的口罩被沖上了遠離香港中心的其他島嶼,「我理解人們會擔心,因為他們不知道這種病毒到底是怎麼回事,但這對環境保護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折。這幾乎只是回去用塑膠來做所有東西的藉口。」
方宥崴2021/9/24 下午 02:26:38
8作者 綠色和平研究員 Jenny Yeh、特約記者張語羚
來源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18455/550
描述 根據綠色和平估算,2020年2月上旬至5月中旬的疫情期間,臺灣大量生產與使用醫用口罩消費量大約是13億片,以一片4公克計算,3個月口罩消費量產生約5500公噸的一般性垃圾;以平均每輛清運量為5公噸的垃圾車換算,今年疫情蔓延3個月的口罩消耗量,就能塞滿1100輛垃圾車。然而根據現有廢棄口罩處理機制,一般民眾使用過的口罩,屬於「無法回收」的一般廢棄物,其原因在於口罩存在許多污染,而衍生回收過程可能沾粘病毒、增加間接感染機會。
口罩是防疫必需品,但不該成為污染環境的兇手,後疫情時期應反思源頭減量及落實廢棄物追蹤。
若是來自醫療院所用過的口罩,會交由甲級廢棄物處理業者依照有無感染性分開處理,加上目前對於醫療廢棄物設有流向監督管控機制,顯示醫療院所的口罩流向受到把關,但疫情期間人手一片的口罩卻屬於「一般廢棄物」及「醫療廢棄物」間的模糊地帶。
面對疫情下產生的大量口罩廢棄物,衛福部、環保署透過記者會、官網、社群媒體宣導民眾正確丟棄口罩作法,也在疫情期間加重亂丟口罩的罰鍰,由原本新臺幣1,200元提高到3,600元,最重可罰6,000元,並強化中央和地方稽查、宣導、管理口罩垃圾的職責,督促各管理單位設置口罩收集桶。
方宥崴2021/9/24 下午 02:23:27
7作者 國家地理頻道
來源 https://www.natgeomedia.com/marketing/article/cont
描述 美麗的地球⼤約有70%⾯積被海洋所覆蓋,海洋不僅僅是地球上決定氣候發展的主要的因素,也是許多動植物的⽣活環境。⽣處在四⾯環海的臺灣,就像世界上的其他⼈⼀樣,島嶼上的⼈們與海的羈絆早已密不可分。唯有提升環保意識與保持海洋整潔才是未來⼈類⽣存與否的關鍵,愛護海洋,就從淨灘做起!在2019年4/28(日)這天Timberland與活動大使─大霈攜手《國家地理》雜誌及長期投入海洋教育與生物復育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逾200位淨灘志工們一同到了基隆,透過實際行動體現對地球的關懷。在短短一小時內便撿拾共超過1,000公斤的海洋廢棄物,以行動守護臺灣海岸。為了讓海洋環保意識更加發揚,包含新生代創作歌手吳汶芳、慢慢說MURMURSHOW樂團、Rapper YO2,以及大霈本身的樂團「So-So Heroes瘦瘦英雄」等音樂好朋友更是情義相挺,在淨灘之後的潮境公園帶來2小時精彩演出,讓參與志工們迎著海風、就著草地度過一個微涼又熱血的週日午後。在淨灘後現場觀眾在草地席地而坐,並在海邊微風吹拂下,大家沉浸在溫暖與療癒的歌聲中感中畫下完美句點。
方宥崴2021/9/24 下午 02:20:44
6作者 蔡詩芸與王陽明
來源 https://www.vogue.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diz
描述 這對因海洋相戀的夫妻,因為一次次的潛水探索,愛上了海洋和海洋生物,尤其是鯊魚。他們也坦言,其實一開始只是想拍出很漂亮的照片,獲得社群媒體上更多讚,但越研究越發現自己對海洋有責任,也需要更多人一起參與海洋保育。
他們甚至創立了以永續時尚為主旨的品牌「Empire Aqua 」,當然,鯊魚是主要設計靈感。從環保瓶、永續材質製造的T-Shirt到手工碳纖維製作的蛙鞋,雖然現在只是起步,但希望透過這個品牌讓更多人了解海洋生態與保育。「我們希望大家一聽到這個牌子就會想到環保,也能夠聯想到我們對海洋的熱愛跟珍惜。」Dizzy語重心長地說。
她與Sunny不僅開始研究海域,更實地走訪台灣近海域、認識海洋生物學家。於是一步步逐漸擴散為對整個海洋生態的熱愛以及關懷。Sunny也在2020年受到TEDx Talks邀請,暢談對海洋的熱情。
廖奕靖2021/9/24 下午 02:11:26
5作者 葉凱平
來源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1765/%E5%
描述 「只要親自淨灘過一次,就能了解拋棄式塑膠的恐怖。」這是大多數人參與過淨灘活動後的感想。臺灣是海島國家,卻從來只養成海鮮文化,就算幾乎每個縣市都與海比鄰,與「海洋」的距離卻非常遙遠。
廖奕靖2021/9/24 下午 02:08:42
4作者 荒野-花蓮分會---2020 愛海無距‧誰是沙害者-國際淨灘行動@花蓮
來源 http://sowhl.sow.org.tw/2020/09/2020.html
描述 根據「2019年台灣ICC淨灘行動」統計資料顯示,最多的前10種廢棄物依序為塑膠瓶蓋、寶特瓶、菸蒂、吸管、塑膠提袋、漁業浮球浮筒、免洗筷、玻璃瓶、外帶飲料杯、漁網與繩子。這數據反應了民眾生活習慣與政策不明的結果,這些都是易被看見且重視的部分,應盡速改善以減緩對環境衛生與生態的衝擊。
檢視廢棄物「材質」與相關數據,可發現另一件值得重視的事「海灘的安全性」。因為無論金屬罐、金屬物(鐵絲、鐵釘、鐵片)、玻璃纖維、打火機、針筒、魚鈎、漁網、玻璃碎片、免洗筷、牙刷、電路板…等破損的人造廢棄物,只要散落在海灘上都可能給在上面遊憩的民眾帶來隱藏的傷害。因此如何將這些危險因子減少甚至移除,提供給民眾一個能安心的奔跑的沙灘呢?
今年荒野保護協會調整了台灣淨灘的ICC紀錄表,邀請各地辦理淨灘活動的團體,在淨灘的同時除了盡量移除危險因子外,也同時記錄相關數據,藉由全民的力量建立一個「全台海灘安全分級表」,未來希望每一年都可以藉由統計數據監測評估出全台灣沙灘安全等級,藉以降低民眾在沙灘上受傷的風險,也希望喚起眾人對沙灘安全的重視,提供更多喜愛親近海洋的民眾及公部門參考並督促改善。
鐘于宸2021/8/13 下午 02:44:16
3作者 記者:賴榮偉/報導---【2021愛戀花蓮七星潭健走 迎新年從環保水站開始】
來源 https://www.hlepb.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
描述 揮别2020年迎向嶄新2021年,花蓮縣政府訂於110年1月1日(五)在七星潭賞星廣場舉辦「2021愛戀花蓮健走—七星潭元旦健走迎曙光、淨灘升旗拿好康活動」,該活將於明天上午6點15分開場,本次元旦健走結合淨灘活動,從賞星廣場出發,沿著步道海堤走到朝金漁場,全程來回約2.8公里,並在淨灘過程中加入有趣的尋寶活動,讓大家近距離欣賞太平洋壯闊浩瀚之美,再次感受
花蓮的七星潭美景及新鮮空氣舒展身心之外,同時肩負維護海洋生態及海岸線環境的清潔美化,共同守護台灣最美的七星潭海灣。
有了2020雲朗太魯閣峽谷馬拉松的經驗,花蓮縣環保局於此次活動再度推廣環保水站,共提供4,000個環保杯供民眾使用,減少民眾使用一次性餐具,並養成使用環保餐具之習慣。本次分別於折返點及終點處設置兩處環保水站,提供桶裝水讓民眾盛裝使用,並設置水杯回收點,使用完畢後民眾可於折返點或終點進行歸還。活動中使用杯具均提前清潔,且當場次僅供一人使用,借用後之環保杯不會再供給另一人使用,使用完畢後交由使用專業的清洗機器與消毒設備業者,以符合食藥署規定之良好餐具清洗指引。
花蓮縣環保局希望民眾養成自備及重複使用之觀念來實行環保,並從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來落實減量之意涵,民眾參與大型活動的同時,更落實低碳環保及垃圾源頭減量,共同打造低碳城市、幸福花蓮。
鐘于宸2021/8/13 下午 02:40:48
2作者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共同維護七星潭 淨灘大作戰
來源 https://www.hlepb.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
描述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警戒提升至三級,七星潭風景區雖然封閉,卻仍有不少垃圾散落於沙灘上,疫情解封後,七星潭海岸權管單位觀光處及花蓮環保局決定共同解決海岸髒亂情況,於110年8月5日辦理淨灘大作戰,還給大家美麗的七星潭。
花蓮七星潭海岸線是擁有生態、遊憩、景觀特色的海岸,根據國際淨灘行動ICC監測調查顯示,海岸垃圾數量最多分別是「菸蒂」、「塑膠袋」及「塑膠瓶蓋」,主要還是民眾遊憩過後丟棄導致,花蓮縣環保局及縣政府觀光處辦理聯合淨灘,以實際行動響應向海致敬政策。
花蓮海岸線長,海岸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乾淨的海岸不僅可提升生活品質,亦可帶動觀光發展,希望透過淨灘活動強化民眾對海洋環境的重視,利用具體行動,發揮相互影響力,共同為地球環保盡份心力,達到友善海洋,親近海洋的效果。
鐘于宸2021/8/13 下午 02:36:42
1作者 李志成,郭素芳,蔡翠容/志業體活動報導---七星潭千手淨灘 護海愛地迎新年
來源 https://www.tzuchi.org.tw/community/index.php?opti
描述 ◎淨灘活動 落實己身
2020年1月1日清晨六點不到,烏黑天際上星月爭輝,花蓮七星潭海邊,滿滿人潮,幾個大茶桶裡不同的熱飲,無塑膠袋外包裝的饅頭、三明治,在活動現場不只要實踐「撿」,更做到「減」,以淨灘行動,守護海洋,愛護地球,更落實減塑,讓元旦為落實環保行動的一天,也是環保教育的一刻。
據報導,海洋兩大類垃圾為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現場近五百位參與者,人人帶環保餐具、自備水壺、隨身攜帶環保袋……已經做到綠行動;二十多位工作人員落實環保的用心,更一一展現在回收肥料袋、文宣海報、橡皮圖章及有獎徵答的禮物裡。
宗教處環保組許桂榮從花蓮志學大愛農場回收五百個肥料袋,為今天回收物與撿來的垃圾作為「暫居之所」;而環保知識有獎徵答,也提供由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寶特瓶製造的環保原子筆、環保圍巾、環保帽……做為禮物。
鐘于宸2021/8/13 下午 02:16:14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數據整理與繪圖
說明
ICC國際淨灘資料整理(2010~2020)
鐘于宸2021/10/7 上午 08:22:41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資料整理
說明
活動紀錄與研究重點
廖奕靖2021/10/7 上午 08:17:07
5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別讓"塑化"奪走七星潭的美麗素顏
說明
當你到了這裡,與在地人一同凝視曙光,大地在自然給予的力量中醒來,大吸一口清新的空氣,盼望著我們依舊能保有當下的東海岸美麗,不再感到哀愁。
~海邊的美麗與哀愁,美麗不要帶走它,請留下它!~
鐘于宸2021/9/28 下午 06:33:58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七星潭海灘活動集~新冠肺炎三級解封後(8/24)
說明
新冠肺炎三級解封後人自然而然的就變多,有不少垃圾散落於沙灘上~口罩、菸蒂、各類的塑膠製品。
廖奕靖2021/9/25 上午 10:34:44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七星潭海灘活動集~新冠肺炎三級解封前(7/26)
說明
7/26疫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前,廢棄物大多在海堤礁岩中,口罩多被植物枯枝纏繞住,海岸垃圾數量最多分別是口罩、飲料杯、飲料瓶等……。
廖奕靖2021/9/25 上午 10:31:59
2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花蓮海岸之美
說明
<<花蓮>> 有如桃花源一般的存在,而作為太平洋第一道海風的吹拂區域,讓花蓮海岸的魅力,不只山明水秀,更多了幾分令人目酣神醉的詩意,花蓮的海岸之美,處處令人心醉,現在就來遊賞明媚風光的花蓮海岸美景吧!
「守護東海岸」大家一起來淨灘活動,以實際行動來守護海洋、愛護環境,讓美麗的東海岸景觀得以永續留存。
鐘于宸2021/9/24 下午 05:44:43
1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小拜倫的美感宣言~海洋之美
說明
「從大自然中,我欣賞到太多令我震撼的壯麗景觀,多次體驗到生命的奧妙,以及心靈不可言喻的喜悅,使我深深覺得人生充實而無憾」。我們蒐集了世界名人與思想家對美感-自然環境有感而發的至理名言、配合選擇適合海洋情景文意的圖片,在學校點子公布欄中PO板,吸引同學的目光。隨時提醒大家用「美好環境行動」,共同營造美麗的生活環境。
鐘于宸2021/9/24 下午 02:48:04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7作者 廖奕靖
標題 口罩與垃圾的問題!!!
內容
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我們就在討論口罩與垃圾的問題。
一開始,我們主要是要討論七星潭的問題,首先,我們找出了七星潭的位置,大約在臺灣的東北方。
我們選了三本自己要去參考閱讀的書,以及要了解藏書閣,還有找一些淨灘文章。
查一些關於臺灣和國際淨灘2010-2020年的資料我們開始,把世界垃圾分類的比例打出來。經過多次的資料整理,把它們全部總合起來,變成一張數據圖,讓我們去做比較。並且我們做了七星潭垃圾在解封前後的比較,去看看到底和現在海灘的廢棄物有甚麼不同。
我覺得除了以上做的事之外,以後可能會做更多類似這樣的東西,而且這些都是要拿去參賽的,雖然我們現在只有在討論七星潭而已,但是我們也漸漸的要去討論別的海灘,總之我會更加努力……。

廖奕靖2021/10/7 上午 08:10:06
6作者 鐘于宸
標題 因為新冠疫情...
內容
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我們和老師、同學研究小組一起討論海灘出現許多不速之客~口罩。而原本我對淨灘也沒有太大的感覺,基於愛護環境的想法,但經過參與本屆<網路小論文專題研究>的競賽後,感覺到應從源頭做起。 教育啟發居住這塊土地的居民們在享受便利生活之餘, 警惕背後藏著環境汙染更大的代價。
儘管眼前的情況是如此嚴峻,這卻是一場不能放棄的環境保護戰役。人類意識到不能再坐以待斃或置身事外!我們應節省使用不必要的資源, 減少垃圾的產生,因為疫情影響而增加對網購需求,包裝的紙箱大量被丟棄在生活環境中,也造成海洋沉重的垃圾負擔,口罩也是!我們生活中需要的比想像中少很多, 多出來的都是物質的慾望。 為了生活便利, 隨用即丟的東西卻造成環境的不良影響,值得我們深思與改善。
Covid~19是這次最大的難關,雖然它帶給我們很多不便,但它也給了我們很多關於維護環境的靈感,原本七星潭是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可是卻被人類為了方便而造成環境的不便,除了這裡還有許許多多的美景也遭受打擊。
淨灘不一定要在海邊,也可以在家,與家人一起動手做,將未來會流向海洋的廢棄物,製作成富有意義的再製品,提倡居家防疫的同時,也能繼續為環境保護共同努力。

鐘于宸2021/10/7 上午 08:07:50
5作者 方宥崴
標題 小論文的活動
內容
在小論文活動裡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有環保、生態、海洋,如:各地區海灘特色、各地區的垃圾統計等。我以前從來沒有在關心海洋發生了什麼事,參加以後我才知道原來人類做了那麼多對不起大自然的事情,還讓許多生物沒有一個舒適的家,真不應該。在這次的活動當中我學到要多多照顧海邊,別亂丟垃圾,也可以宣導那邊的遊客多多宣導讓大家意起愛護我們美麗的地球。
雖然在活動裡有時要打很多字的報告還有許多數據咬計算,一開始聽了都覺得!好難啊!但完成之後就覺得還蠻簡單,現在我很喜歡團隊的活動,也很喜歡做研究。我以前立志想當一位老師,現在想當一位自然老師,研究更多東西。

方宥崴2021/10/7 上午 06:54:45
4作者 廖奕靖
標題 世界海洋日與世界地球日的概念
內容
6/8 世界海洋日 (World Oceans Day)聯合國於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上將每年的6月8日確定為“世界海洋日”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此發表致辭時指出,人類活動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價,個人和團體都有義務保護海洋環境,認真管理海洋資源。
4/22 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 即每年的 4月22日 ,是一個專為世界 環境保護 而設立的 節日 ,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 環境問題 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 環保運動 中,通過綠色 低碳生活 ,改善地球的整體 環境 。

廖奕靖2021/10/7 上午 06:46:25
3作者 方宥崴
標題 走過沙灘...
內容
 漂亮海景慘變「海中垃圾場」:再不減塑,清澈海洋將蕩然無存!
 你的歡笑聲,是牠(它)們的地獄──四面環海的台灣是漂流塑膠組成的海中垃圾
場。
 少亂扔,利人利己;少山珍,珍奇動物要愛惜,平衡生態
 少口號,切身行動是現在,世界環境日,把愛傳出去,讓世界更美麗!
 防疫利器──口罩,保護人類 害了生物!
 大海裡獨浪滾滾,水面上的垃圾五顏六色,腥臭不堪,隨波逐流。
向一次性的塑膠吸管與餐具說「不」!
 大海憤怒的喊著:人類別在破壞環境,早點還魚兒們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 遠望一片湛藍藍的海洋,正在陶醉其中之際,這時海面上漂來一個廢棄物,這
是不是著實大煞風景呢?
 少用塑料制品,避免“塑化”海洋→攜帶可重複使用的水瓶…

方宥崴2021/10/7 上午 06:42:00
2作者 鐘于宸
標題 經過大海時...
內容
 經過大海時,眼望海水與天相接的地方,天是那樣低,水是那樣藍,藍藍的海水就盪漾在心裡,心跳緩緩的,悠悠的,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暢。
 總是這樣,一浪下去,馬上又會有一浪上來,日復一日不知疲倦地向前……儘管她會被岸一次一次推回,但她仍然鍥而不捨地追求她的目標與理想,因為她擁有廣闊的胸懷。
 海與天的交接間流淌著期待,海是那樣美,那樣靜,讓我們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將來,海會更加藍,草會更加綠,我們將生活在美的世界。
 在沙灘上行走,你身後就會留下一串串像銀鏈般的小腳印。在陽光的照耀下,沙灘變得金燦燦的,真是太迷人了!

鐘于宸2021/9/27 下午 03:41:21
1作者 鐘于宸
標題 雖不住海邊 還是可以管很寬
內容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七星潭風景區有不少垃圾散落於沙灘上,海岸垃圾數量最多分別是「菸蒂」、「塑膠袋」、「塑膠瓶蓋」,「免洗餐盒、餐具」及「飲料杯」…….。
7/26疫情解封後,人潮逐漸回流,七星潭已經出現旅客在岸邊踏浪消暑。因為開放了沙灘上的活動,上岸後全程需帶口罩,因此沙灘上多了口罩、漂流木、大量的海漂垃圾,各類的塑膠製品,主要還是民眾遊憩過後丟棄導致。
花蓮七星潭海岸線是擁有生態、遊憩、景觀特色的海岸,花蓮海岸線長,海岸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乾淨的海岸不僅可提升生活品質,亦可帶動觀光發展,總不能讓垃圾壞了這片好風光~希望透過淨灘活動強化民眾對海洋環境的重視,利用具體行動,發揮相互影響力,共同為地球環保盡份心力,達到友善海洋,親近海洋的效果。
大家動起來~作伙來淨灘~惟有減少日常生活垃圾量~以實際行動還海岸清淨

鐘于宸2021/9/27 上午 06:47:51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10書名 減塑生活
作者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 ●譯者:王念慈
出版社 台灣商務
簡介(摘要)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說他倡導減少塑膠污染,最常被問的問題是:「那我可以做些什麼?」《減塑生活》這本書正提出解答。是本淺顯易懂的日常減塑指南,站在反塑運動所提及的塑膠大多是指「一次性塑膠」,即用過一次就會被丟棄,卻需花好幾個世紀才會分解的塑膠製品。前線的作者,透過本書,告訴你如何經由生活中的小小改變,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包括如何在浴廁、臥室、廚房等處,或外食、育兒與辦公時,做到與塑膠分手,希望大眾能有效減少對塑膠的依賴,同時更能督促大型企業一起減塑,號召全球公民一起行動。
★這本書是喚醒大眾守護環境的一記警鐘——希望能藉此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力量,終結人類對塑膠的依賴。從自己家裡和社區開始改變,人人都能保護海洋不受塑膠危害。
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你還可以做得更多!作者邀所有愛海洋的讀者,一起行動。「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本書正提供最佳解答。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導讀
在各類的反塑膠運動中,撿拾垃圾確實是個讓大家共襄盛舉的好方法,因為這件事每一個人都做得到;而且它可以讓每一個人清楚了解到,塑膠已經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多大的衝擊。假如你的時間和體力上許可,參加、甚至是自組一個當地的淨街團都是值得嘉許的舉動。雖然我們都明白,要真正的與塑膠分手,必須仰賴我們從源頭減少塑膠的整體使用量,但能透過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守護我們所愛的土地也非常重要。淨街是推動減塑運動的絕佳方法,它不僅可以讓你居住、工作或度假的地方重拾光采,也能讓參與這項活動的民眾注意到塑膠帶來的問題,並開始對這件事採取某些積極的作為。
你心中一定要記住,你自身的經驗才是推動這場減塑運動最具價值的資產。
鐘于宸2021/8/14 下午 02:57:04
9書名 最美的海洋{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
作者 愛曼汀‧湯瑪士 ●原文作者: Amandine Thomas ●譯者: 李旻諭
出版社 小樹文化
簡介(摘要)
★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守護海洋生態,認識超過100種海洋生物╳10大海洋危機╳10個保護海洋小方法
探索全球10大海域,從認識海洋開始,一起認識大自然之美
1. 10個海洋保護小訣竅,從認識海洋開始,了解海洋保護觀念
  書中除了介紹各大海域的生態知識,更搭配現今最重視的海洋保育觀念。小小一個動作,就能讓我們為保護海洋盡一份心力!
2. 細緻的插圖,一起認識全球10大重要海域
  《最美的海洋…{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由法國得獎作家愛曼汀・湯瑪士所寫所繪,除了專業的海洋知識,更有著細緻的繪畫,讓孩子閱讀的同時也能從美麗的圖畫中認識我們的海洋。
3. 最豐富的海洋知識繪本,搭配「海洋問題動動腦」,深度了解海洋生態
  《最美的海洋…{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除了美麗的插畫以外,更提供了豐富的海洋生態知識:
  ◎大堡礁最危險的海洋生物是什麼?
  ◎虎鯨屬於哪一個動物家族的成員 呢?
  ◎大葉藻究竟是動物還是植物?
  ◎紅樹如何透過根部排出海水中的鹽分?
  從各大海域小檔案、了解重要的海洋生物⋯⋯更有專屬各大海域的「海洋問題動動腦」,讓孩子深度理解海洋知識。
4. 符合108課綱,讓孩子深度學習,才能面對未來挑戰
  108課綱重視深度學習,以終身學習為目標。為了讓孩子能夠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獨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學習技能。《最美的海洋…{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不僅提供孩子豐富的知識,更用各個面向的小問題,引導孩子深度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才是面對未來最重要的能力。
導讀
 🐳隨手關燈,你也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產生、保護大堡礁的生物!
  🐳調整冷暖氣溫度,你也可以一起抵抗溫室效應,拯救北極熊!
  🐳選擇海洋友善產品,你也可以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
  🐳做好資源回收,一起降低塑膠產品汙染海洋的機會!
你的每一個小動作,都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就算是微小的力量,也可以決定地球的未來。
環境保護也能從小小的行動改變,讓我們一起守護美麗而又獨一無二的地球!
鐘于宸2021/8/14 下午 02:55:56
8書名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減塑推廣版】
作者 蘇珊.弗蘭克 ●原文作者: Susan Freinkel ●譯者: 達娃, 謝維玲
出版社 野人
簡介(摘要)
「我決定一整天不碰觸任何塑膠,但實驗才展開十秒,我就知道這個實驗有多荒謬……」──蘇珊.弗蘭克
塑膠無所不在:從口香糖、手機、不沾鍋,到奶瓶、輸血袋,甚至衣服,現代生活中想要不碰到塑膠,連十秒鐘都很難!人與塑膠戀愛了將近百年,才發現陷入一場有毒的愛戀中,卻已上了癮……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新生兒體內,都有一點塑膠。
研究顯示,早在1950年代,人體組織中就出現了微量塑膠。
  1907年,純合成塑膠「電木」問世,人類史上首度出現完全由非自然界分子所組成的合成聚合物。
  1911年,「塑膠」一詞首度出現在字典中。
1941年二戰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以塑膠取代鋁、黃銅等金屬,將聚合物從實驗室中拉進了現實生活,開始了人類對塑膠的「啟蒙」。自此便開啟了人與塑膠一發不可收拾的熱戀時代!
從藝術家、設計師到醫生、建築師、工商業界乃至社會大眾,都成為塑膠家族的愛用者,使得我們只在一個世代之間,就變成了塑膠人。
短短的七十年間,全世界的塑膠消耗量從近乎零的程度,到今日每年六千億磅,成為20世紀至今最浩大的商業故事主角。然而,當我們與塑膠共處了一世紀,創建了一個無處不「塑」的世界之後,才開始意識到這是一段不健康的愛戀,有如上癮者與成癮物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書追溯了人類和塑膠之間的愛恨情仇,以梳子、椅子、飛盤、輸血點滴袋、拋棄式打火機、塑膠袋、寶特瓶和信用卡這八件物品為主角,藉由各種塑膠材料的發明及其所伴生的產品,例如牙刷、撞球、底片、太陽眼鏡、芭比娃娃、不沾鍋、奶瓶、保鮮膜、拋棄式針筒、運動鞋、行李箱……等,來幫助我們檢視塑膠的歷史與文化。
透過生動的奇聞軼事、整理最新科學研究和經濟報導,精采分析塑膠對我們的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合成物如何衝擊我們的健康與環境,也探索了人類設法使塑膠更永續而做的一切努力。
 

導讀
我們只在一個世代之間,就變成了塑膠人!
讓讀者不僅能更清楚了解人類製造出來的塑膠垃圾,因為哪些原因漂流到海上,隨著洋流漸漸聚集到海洋垃圾帶,歷經太陽曝晒分解的塑膠微粒,吃進了海洋生物的肚子裡,隨著食物鏈往上累積竟成了人類的盤中飧,危害我們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身為垃圾製造者的我們,可以怎麼透過減量、回收、再利用,以及不斷吸取環保新知,進而改變生活習慣,將垃圾減量,為改變海洋汙染現況盡己之力。
力行減量、重複使用與回收塑膠製品,並積極的參與淨灘、護河等保育活動,讓海洋保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的大事!
 
鐘于宸2021/8/14 下午 02:52:01
7書名 戒除塑膠的健康生活指南:不用塑膠,其實是為了健康?關於環保,我不能做好回收工作就好嗎?解答你的無塑難題!
作者 傑伊.辛哈, 香朵.普拉蒙登 ● 譯者: 黃怡雪
出版社 光現出版
簡介(摘要)
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或許與你無關,但若連吃一條魚,都會吃進塑膠,而且誰都逃不了呢?
◎我知道你覺得買塑膠袋不貴,而且也不想隨身帶購物袋,不過……
◎關於減塑/不塑話題,或許你有以下想法:
  →減塑實在太麻煩了,而且塑膠袋不貴
  →海龜鼻孔裡有吸管跟我有什麼關係?
  →不能做好回收就好嗎?
  →有些東西用塑膠(免洗)的比較衛生
  →怎麼可能不用塑膠?
本書作者要傳達給讀者的訊息,除了「無塑生活並非不可能」外,也介紹絕大多數塑膠用品的替代選項。此外,作者也在書中說明,塑膠製品關係到的不僅只是環保議題,還有對健康的影響。
你或許會覺得,只要不用塑膠袋,或是塑膠製品裝食物就可以免除塑化劑的威脅,但作者要告訴你的是:有些我們覺得很方便的免洗用品,其實都用了塑膠,好打造那個「便利」。好比說,為什麼寧願自己帶不鏽鋼容器裝咖啡?因為看似不影響人體的紙杯,其實都為了不讓咖啡撒在你的衣服上,而必須加上一層塑膠薄膜;而那些使用了塑膠瓶罐的個人清潔用品,雖然不是食品,但又會因為成分的關係導致塑化劑溶入你所使用的洗面乳、沐浴乳、洗髮精裡。你沒有吃進塑化劑,只是透過皮膚吸收,然後進一步影響內分泌,進而導致不孕症,或性功能障礙而已。

導讀
◎或許你會想,我們可以做好回收、反覆利用,如此一來就可以……
這是個不錯的想法,但可惜的是──真正會被回收再利用的塑膠製品,只占所有塑膠製品當中的少量;而在塑膠製品當中,還有一些是無法回收再製的。本書作者提到,即使是在加拿大,用於製造包裝(惡性的塑膠污染元兇)的塑膠只有十四%被回收。而在台灣,多數人辛苦回收的成果,最後也仍因為缺乏商業誘因,而又進到掩埋場或是焚化爐。
回收很好,但是減量更好。本書作者想與我們分享的概念就是,如果要避免塑膠製品影響我們的健康或環境(然後被汙染的環境又來影響我們的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源頭做起,也是就是從少用塑膠製品,進展到減塑,甚至無塑生活。
◎有效而且「比較」無痛的減塑法
要一下子把塑膠從我們的生活中挪開──那是不可能的。但本書作者透過說明塑膠製品的種類(這樣你就知道,那些製品看起來與塑膠無關,但實際上含有塑膠成分),讓我們可以了解並檢視我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而在掌握我們生活中由塑膠購成的那個部分之後,就可以透過作者提供的步驟,逐漸減輕我們的塑膠依賴,進而達到減塑,甚至是無塑的目標。
鐘于宸2021/8/14 下午 02:51:29
6書名 淨灘手冊
作者 陳姿蓉、 吳宜靜
出版社 台灣環境 資訊協會
簡介(摘要)
海洋不再是記憶中或是想像中單純的陽光、沙灘、海水,寄居蟹、螃蟹自然生存其中,一幕幕垃圾覆蓋沙灘的景象取代自然海景,成為我們這代與下一代的「習以為常」。
可能是自發行動,或是被學校要求、被公司安排或是被父母親友邀請而來,淨灘在這幾年熱門了起來。其實,至少在 20 年前,台灣就開始出現淨灘行動,當年被父母帶來淨灘的幼童,至今已經成了青年。根據環保署統計,2017 年四月至 2018 年十一月間,全國淨灘場次達 2 萬 3,469 場次,淨灘人數約 40 萬人次,淨灘已不再是陌生的環境守護行動。而除了少數的「內地」,全台灣幾乎沒有撿不到海洋廢棄物的縣市。
到海灘撿垃圾,究竟有什麼用?淨灘淨了這麼久,到底淨出什麼成果?從有廢棄物監測紀錄的 2010 年開始細數,可以發現塑膠製品的數量連年蟬聯寶座,其中又以塑膠袋、寶特瓶、塑膠瓶蓋與吸管居多。
導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多來辦理淨灘
活動的經驗,彙整為《淨灘手冊
》,提供給有意想要淨灘的民眾可
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淨灘行動
方宥崴2021/8/12 下午 07:46:41
5書名 海洋汙染防治
作者 華健
出版社 五南
簡介(摘要)
 海洋提供人類糧食、保育、航運、觀光、能源、醫藥、研究和教育等多樣性的功能,對於國家安全及氣候調節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已訂定海洋使用與管理的基本規範,許多國家也陸續建立海洋保護區,但海洋保護或主權爭端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例如釣魚台列嶼爭議、日本沖之鳥礁爭議、中菲南海仲裁案,以及保育類動物被盜捕事件等,均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導讀
本書結合「海洋」與「海岸」,由全球視野關注海洋事務,並以亞太、兩岸和台灣的議題進行論述,解析海洋生態系統、要述保護公約,並例舉美國、中國、日本、韓國等海洋國家之法政制度,申論台灣「海洋四法」及組織改造。
  書中針對海洋與海岸管理事務分章討論,內容涵蓋諸多領域,環保層面的生態保育、永續漁業、汙染防治、海域巡護,到文化層面的資產保存、海洋教育,以及產業層面的觀光遊憩、環境評估、海洋能源、藍色經濟、國際趨勢和未來挑戰等。各章均附有延伸討論及參考文獻,可供讀者進行深入研究及參考閱讀。
  全書基於海洋國土、海洋治理、整合規劃與永續管理的理念,介紹並探討各種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揭櫫海洋國家願景,是海洋管理領域不可多得之全面性著作。
方宥崴2021/8/12 下午 07:43:58
4書名 塑膠島
作者 李明愛  譯者: 蘇 懿禎
出版社 字畝文化
簡介(摘要)
這些五顏六色的東西,
  有的沿著河川,一點點、一點點流進大海。
  有的則是在颱風或海嘯來時,跟著大浪湧入海裡。
  隨著季節來訪的朋友來訪的朋友,
  不知道這些東西倒底是什麼。
  於是開始咬看看、用看看、或者把它們就蓋在身上。
  我住的這個島,
  是在大海中間新生成的塑膠島。
導讀
《塑膠島》是由一隻海鳥告訴我們的故事,我們姑且叫牠「阿海」吧!阿海先帶我們來到一個灰濛濛的小島,其中夾雜了一些的顏色。隨著故事,這點點色彩也出現在海面的船隻上、浪頭上。隨著風、順著海流,顏色似乎愈聚愈多,逐漸在海中旋繞聚集成一個巨大的彩色島,原本還在整片墨色尋找色彩的我們,一瞬間,眼前只剩下滿滿的五顏六色,那一點點黑墨,居然轉換為受苦的生物們,在塑膠島中辛苦的生活著。
方宥崴2021/8/12 下午 07:39:26
3書名 踩向環島之西南東北
作者 趙駿亞
出版社 時報出版
簡介(摘要)
這一次,他踩著特製的三輪車出發,
  勇於面對每一段考驗,遇見每一段故事,完成每一段夢想;
  在路上,他遇到最美的風景是人,
  每一個停留,都發沿著公路,他挑戰體力的極限,暫忘生活的束縛;
  撿拾被拋棄的空瓶,撿起一個個希望,
  每個晚上,滿載而歸的除了可回收的垃圾,
  還有路上的人事物、風景和故事。
  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有朋友陪騎、接風,
  沿路上,一起淨灘,偶爾興之所至,衝個浪、游個泳,
  這些這些,都是這次假期的日常。現從來不知道的台灣風情。他說:淨灘,有時還會有點髒有點臭,不神聖也不偉大,但總要有這麼一小群人去做。
  你丟我撿,是我們最起碼能為環保盡的一份心力!

導讀
全書以趙駿亞親筆筆跡呈現
  30天的三輪車環島文字+照片記錄
  這一次,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看見台灣;
  沿路撿垃圾,用一己之力去愛護台灣。
廖奕靖2021/8/12 下午 06:21:46
2書名 救救我們堆滿塑膠的地球
作者 尼爾.雷登
出版社 大穎文化
簡介(摘要)
塑膠為什麼會被廣泛使用呢?因為它輕便、具可塑性的特質,可以被製成不同大小、顏色的物品,非常方便。但是,沒有徹底重複使用即丟、隨便丟棄及過量生產塑膠製品,卻衍生出更大的垃圾問題,不僅對地球、動物生態造成汙染,也經由食物鏈對我們人體造成傷害。
  這個巨大的塑膠危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才能改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透過減量、重複使用、資源回收,將塑膠製品再利用、選用環保材質的商品,或是淨灘,減少產生塑膠垃圾。同時,許多科學家也正在努力解決問題,設計海上太陽能垃圾自動搜集器、實驗可以吃塑膠材質的蟲等。
導讀
塑膠是誰製造的?為什麼塑膠會留在地球上這麼久?
帶孩子認識塑膠問題、進行環保行動,最適合的一本繪本
  你知道,塑膠大約150年前才被發明出來嗎?
  塑膠不環保的原因,與無法被「生物降解」有關,「生物降解」是什麼意思呢?
  你知道大多數的塑膠製品被隨意丟棄後,會堆積在哪裡嗎?
  你知道「北太平洋垃圾帶」現在的面積已經是法國的三倍大了嗎?
  塑膠袋、牛奶瓶、尼龍繩、超細纖維抹布、運動鞋,甚至是飛機……看看我們的生活四周,充滿著數不清的塑膠製品。
廖奕靖2021/8/12 下午 06:09:46
1書名 潛進台灣
作者 BlueTrend藍色脈動
出版社 麥浩斯
簡介(摘要)
上次感受大海的遼闊,是在什麼時候?台灣四面環海,但民眾對海洋卻相當陌生。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一年前往海洋遊憩的次數平均僅有2.6次,遠低於歐美國家的11.3次。
  為了將海洋的面貌多元地呈現給大眾認識,「BlueTrend藍色脈動」的海編訪問了ㄧ群熱愛海洋的「海人」:他們眼中的水下世界,美麗不可測度,於是有人用快門記錄下ㄧ張又ㄧ張驚豔畫面;同時,他們也看見海洋與岸邊漂浮著無數垃圾,許多人在沒有企業、政府的資源下,投身淨灘活動;還有人在接觸潛水之前,是一個把臉放在水面下都不敢的旱鴨子,現在卻為保育海龜而努力;更有許多人因為愛上海,而翻轉了職涯,結合自身專業,將海洋元素應用在電影拍攝、商品設計、潛水旅店等等。從認識海洋、愛上海洋,到抱持「海洋,因我潛水而改變」的信念,台灣的海洋,值得每ㄧ位島民親身躍入,去感受那環繞島嶼的深藍世界。
導讀
透過喜歡潛水的海編視角,記錄十六位與海洋近距離接觸的海人,每ㄧ位海人背後都有ㄧ段被海洋改變生命的故事,看看他們如何透過淨灘、潛水、攝影,展現極致的愛海態度,也告訴我們,為什麼海洋值得探索,值得更多珍惜。
廖奕靖2021/8/12 下午 06:00:58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我們研究團隊利用網路資訊平臺搜尋臺灣河口與海岸、國際淨灘協會淨灘資料,進行海洋廢棄物分析;運用試算軟體進行環境數據演算;並透過QR code產生器編製二維條碼,將淨灘廢棄物分類統計資訊,以最方便、迅速的管道,提醒大家隨時關心生活週遭的環境現況;並且希望透過AI人工智慧為河灘與海岸生態提供嶄新的除廢技術,進而一起來重視、維護我們珍愛的美麗海岸環境。鐘于宸2021/9/30 上午 1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