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山月橋

專題名稱新舊山月橋

專題描述我們是太魯閣族的學生,住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附近,最近我們去校外教學來到了布洛灣的山月橋,站在橋上俯瞰立霧溪深谷,真是驚險萬分,峽谷景色一覽無遺。我們看到的山月吊橋已經是第4代吊橋,讓我們充滿好奇,想瞭解研究山月橋前三代究竟在哪裡呢?山月橋在太魯閣族人中有什麼重要性呢?希望藉由這次研究,能發現前三代的遺址,也能探訪出這座橋與我們族人的歷史故事。

隊伍名稱開心果探險隊

指導老師方亞馨 朱榮華

參賽學生胡詠心 林羽晴 林博予 王昱凱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左美雲
來源 https://np.cpami.gov.tw/
描述 網站裡點選 出版品/國家公園季刊/2020年十二月號/友善心旅行
篇名:一彎皓月懸峽谷 - 第四代山月橋啟用
這篇文章介紹山月橋的四代歷史,
第一代橋建於1914 年(日治大正3 年),橋長154 公尺,為殖民政權為「理蕃」而設;
第二代橋, 橋長190 公尺,橋面與溪谷距離75 公尺,較前代更高,1930 年(日治昭和5 年)12 月20 日峻工;新橋蓋好才10 年,在1941 年(日治昭和16 年)「產金道路」施工期間橋基被破壞,又在上游100 公尺處重建第三代山月新橋。
日治時期從布洛灣走過山月橋到對岸,銜接一段長長的Z 字型陡坡到巴達岡,被日人稱為「電光坂(日文「坂」意指步道)」。第四代橋為現今完成的,啟用時間為2020年。
而當時山月橋又有辭職橋的說法。
太魯閣峽谷在1927年入選為「臺灣八景」之一,興起一股觀光熱潮。當時的山月橋是峽谷中最長的一座鐵線橋,從布洛灣步上山月橋,緊接著就是曲折的「電光坂」,走過之字型道路就可抵達巴達岡。
林博予2021/10/8 上午 10:05:02
9作者 李瑞宗
來源 https://www.taroko.gov.tw/News_Content.aspx?n=5522&s=227219
描述 本研究執行期間自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2月15日,為期一年。 關於太魯閣古道的路線,經過詳細研讀文獻,並多次實地踏勘,終於得知區內路線的變遷。 本研究以聚落與建物的調查為基礎,藉以了解昔日文化的光影與生活的點滴提出經營管理的建議如下: 1. 建議本區的古道系統應以管理據點為基地,作短距離的迴圈(約4-6公里的方式來保存或修復,而非以長距離連貫縱走的方式來經營。 2. 古道的修復應有當地風土的特色。太魯閣地區的大理岩與片岩,由於崩塌、沖刷的作用,使得自然裂解的岩塊有其特殊韻味。 3. 古道的開放數量應有合理限制。每個管理據點應權衡財政支出、人員巡視難易等行政負荷,以維護2-4條古道為上限,避免人為過度開發,亦可維持良好的古道遊憩品質。
林博予2021/10/7 下午 02:28:05
8作者 鄭安睎
來源 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47119555539.pdf
描述 「合歡越嶺道路」前身之部分路段為軍需道路,日治後期則轉變成採金道路,在原住民歷史發展上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本文整理了合歡越嶺古道開鑿的歷史紀錄。
林羽晴2021/10/7 下午 02:12:50
7作者 劉益昌、王淑津、鍾國風、林美智、柯森萍
來源 https://www.taroko.gov.tw/News_Content.aspx?n=5522&s=227097
描述 研究嘗試透過立霧溪流域具有豐富的砂金
蘊藏與人群的冶金、冶鐵活動,建構立霧溪流域的人文產業活動的知識體系。除了
涉及史前時期以迄當代的生業型態變遷以外,在自然瑰麗的奇景中,考古遺址所留
下的人類活動的軌跡,將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作為文化與自然遺產綜合的複合型世界
遺產不可或缺的人文故事。
王昱凱2021/10/7 下午 01:19:40
6作者 李瑞宗
來源 https://www.taroko.gov.tw/News_Content.aspx?n=5522&sms=10330&s=227212
描述 錐麓古道沿線聚落暨建築之調查研究
王昱凱2021/10/7 上午 11:42:41
5作者 楊南郡
來源 https://www.taroko.gov.tw/News_Content.aspx?n=5522&s=227140
描述 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報告
林羽晴2021/10/7 上午 11:40:16
4作者 陳志強
來源 http://taiwanmt.nchu.edu.tw/download/C1-1%E9%99%B3%E5%BF%97%E5%BC%B7.pdf
描述 篇名:合歡越嶺道東段現存資源景點
昭和 10 年(西元 1935 年)日人修築的合歡越嶺道,在民國 49 年(西元 1960 年)中橫公
路通車使用後漸被遺忘荒廢。歷來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管處委託完成三份相關的調查報告,
近年又陸續有數本關於太魯閣和中橫公路的文史著作出版。本文參考上述資料及現場探查經
驗,紀錄合歡越嶺道東段現況及存留的資源景點。
本文涵蓋現大禹嶺至太魯閣口,由西向東以現今地名分為 5 段描述:1.大禹嶺—卡拉寶、
2.卡拉寶—荻坂埡口、3.荻坂埡口—天祥、4.天祥—巴達岡、5.巴達岡—太魯閣口
林羽晴2021/10/7 上午 11:35:44
3作者 張祈
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628003142-260405?chdtv
描述 本篇報導為山岳吊橋興建進度報導,經評估發現路基毀損、地形陡峭且坍方點地質不穩定,需暫緩進行調查。
山月吊橋斥資1千1280億打造,上月底完工後,目前由營建署北區工程處東工組辦理驗收中,目前周邊景觀設施仍在進行中,包括無障礙設施、監視、廣播系統、指示牌及美化作業,目前進度約42%,吊橋北岸也設有50公尺景觀台,也正在進行護坡工程。
原計畫北岸步道延伸至太魯閣歷史據點「巴達岡」,經評估發現路基毀損、地形陡峭且坍方點地質不穩定,需暫緩進行調查,研究如何克服,另外,山月吊橋開放時間,也等到周邊縫合工程也完工驗收後,才會一併開放。
胡詠心2021/10/7 上午 10:43:05
2作者 田德財
來源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341082
描述 篇名:耗資1億1千多萬 山月吊橋缺整體規畫 太管處白搭了
本篇報導認為 這座吊橋尾距具有歷史人文特色的巴達岡及錐麓古道只有六百公尺,卻沒有聯結貫通。
山月吊橋是一座橫跨立霧溪到對岸的交通橋梁,然而吊橋的末端,卻只設觀景台就需原橋折回,遊客站在觀景台,只能遠眺峽谷,對於觸手可及的錐麓古道及巴達岡遺蹟卻無法親近,如要前往就需從更遠的錐麓吊橋入口前往,著實令人遺憾。
胡詠心2021/10/7 上午 10:39:17
1作者 李道勇
來源 https://tcnn.org.tw/archives/75546
描述 篇名:美中不足的山月吊橋
本篇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以太魯閣族人的角度,對山月吊橋的名稱有不同的想法。
太魯閣族人雖然感謝太魯閣國家公園重建「山月吊橋」,但族人也在抱怨為何不取名為「布洛灣吊橋」或「勇士那威吊橋」,讓它更像太魯閣族的吊橋?
林博予2021/10/7 上午 09:58:27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邀請太魯閣國家公園古道專家進行訪談
說明
我們邀請太魯閣國家公園古道專家金尚德先生到校,訪談合歡越嶺及山月橋的歷史人文,金尚德先生也分享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與文物。
林博予2021/10/8 上午 09:29:16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山月橋實地參訪
說明
老師帶我們實地參訪山月橋,站在第四代的山月橋上,看到壯闊的峽谷,也看到遠方對面的巴達岡吊橋。
林羽晴2021/10/8 上午 09:15:02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閱讀參考書籍
說明
閱讀書籍<峽谷山徑二十里>金尚德著作
王昱凱2021/10/8 上午 08:22:30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修正資料
說明
透過閱讀與討論,我們將報告再次修正
林羽晴2021/10/8 上午 08:14:32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總結、整理並上傳資料
說明
我們利用筆電,進行各項資料的整理與上傳
林羽晴2021/10/8 上午 08:12:23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校內成果發表
說明
我們進行了二次發表會,班上成果發表及校內發表會。經由發表讓我們知道小論文要修正的地方。
林博予2021/10/8 上午 08:01:47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至圖書室收集資料
說明
我們在學校圖書室收集相關書籍
胡詠心2021/10/8 上午 07:58:41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確認研究主題並進行文獻分析
說明
我們確認主題後,開始進行資料蒐集與討論
胡詠心2021/10/8 上午 07:57:06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上本土史命式小論文網站看歷年的研究主題
說明
我們是第一次做研究,所以上網到土史命式小論文網站,網站看歷年的研究主題
胡詠心2021/10/8 上午 07:55:45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討論研究主題與研究動機
說明
第一次進行小論文主題的討論,大家都想要研究關於山上的故事
王昱凱2021/10/7 下午 10:02:51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王昱凱
標題 討論研究主題與研究動機感想
內容
開學時老師說我們要做一份研究,我們想做關於山上的故事,但其實我們很久沒有去過山上,對於山上是很陌生。我們的長輩對於山上的記憶是充滿懷念。我們本來想做三棧的古部落踏查,但是山上的路要整理,我們自己的體能也不太能上山。後來我們想到之前有去過山月橋,對於橋有很多好奇,所以這一次的主題是山月橋。

王昱凱2021/10/8 上午 09:38:12
4作者 林羽晴
標題 確認研究主題並進行文獻分析的感想
內容
當我們確定主題是山月橋後,就開始透過書籍、網路、歷年小論文及相關文獻收集。
我們發現網路很多新聞都叫它是山月吊橋,但其實它的橋名叫山月橋。

林羽晴2021/10/8 上午 09:27:20
3作者 胡詠心
標題 山月橋實地參訪心得
內容
我們在五月份時,就到山月橋進行參訪,看到山月橋橫跨在峽谷之中,非常高大。站在橋上感受谷風的清涼,但由於長度太長,站在牆上被強風吹著,腳步不穩地走著,心裡滿是害怕,我們朝著對面的山頭,老師指著巴達岡吊橋的位置,說著以前這條山月橋可通往巴達岡部落,令我們滿是好奇。

胡詠心2021/10/8 上午 09:23:15
2作者 林羽晴
標題 邀請太魯閣國家公園古道專家金尚德先生進行訪談的感想
內容
上週五10/01學校邀請我們閱讀書籍的金尚德先生來學校進行訪談。金先生是太魯閣古道及歷史文化的專家,他出過三本書,都是關於太魯閣族歷史文化的書籍。金先生也曾經研究過山月橋的歷史,他是透過古照片與相關資料進行整理。
訪談紀錄如下:
山月橋歷經多次修建,第一代橋長154公尺,修建於大正3年戰爭期間;第二代橋經提升高度後,橋長達190公尺、橋高75公尺,於昭和5年12月20日竣工;第三代山月橋則於產金道路施工期間,因舊橋橋基龜裂後傾倒,遭到拆除,並於昭和16年8月25日在上游一町處重建。
此橋也有個辭職橋的別名,亦為當時奉派到內太魯閣的日人,走到山月橋前,見橋又高又長,驚險萬分,不禁令人萌生辭意。

林羽晴2021/10/8 上午 09:14:01
1作者 林博予
標題 總結心得
內容
這次的研究過程中,我發現要做很多工作,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第一次嘗試,覺得很新鮮又有點困難。訂定主題後,我們開始找資料,要找關於山月橋的資料,網路上一大推資料,真不知要從何找起。找到文獻資料後,這些資料又很難理解,這次我們第一次做研究,所以覺得困難。我們四個人的團隊合作很重要,大家分工合作來完成。

林博予2021/10/8 上午 09:01:04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到太魯閣走走-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解說叢書
作者 林茂耀/ 編撰
出版社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
簡介(摘要)
太魯閣國家公園有數十條難易等級不同的步道點,有的在高山、有的在海岸,有的則在峽谷,每條步道都各有特色,也各有精彩的自然人文故事。本書精選二十餘條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路程短、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又容易親近的步道和景點編撰成書,提供詳實的步道資訊及深度的解說內容,是一本引導大家深入認識太魯閣的叢書。
 
導讀
太魯閣步道有原民部落的山徑,有日治時代的歷史古道,有現代的公路舊跡,有開發水力發電的施工道,也有山友親近山林走闢出來的登山路徑,每一條山徑都是部同時代為了不同的目的而開,每一條步道都各有它的歷史故事與風景。
林羽晴2021/10/7 下午 02:36:38
4書名 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
作者 金尚德
出版社 玉山社
簡介(摘要)
立霧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上巍峨高峻的奇萊山區,千萬年不絕的溪水,掘鑿出雄偉壯麗的太魯閣峽谷。沿著立霧溪上溯,腳下的道路曾是做為戰備之用的警備道路,後來成為產金、養蠶、發電的產業之路,更是聞名全台的觀光道路。
這條道路上不只有榮民開山築路的血汗,還有更多開路先鋒留下的遺跡。歷時長達百年的開路過程,經歷了不同政權的開拓政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就在這條東西向的道路上衝擊與融合。
從前山到後山,從高山到大海,太魯閣橫貫道路的開拓史,是台灣歷史中充滿血淚而又豪情壯闊的一頁。
導讀
本書運用史料釐清中部橫貫公路的開發真相。一百多年來,多個族群先後在此開山闢路,產生文化碰撞——從原住民的山路小徑、日治時期的警備道路、產業道路、觀光道路,一直到戰後時期榮民再度打開通道。
林博予2021/10/7 下午 02:06:42
3書名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
作者 徐如林, 楊南郡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簡介(摘要)
合歡越嶺道起自南投埔里,經霧社、三角峰、櫻峰、合歡鞍部,翻越中央山脈,進入立霧溪流域關原、托博闊、卡拉寶、古白楊、塔比多(天祥)、巴達岡等部落,沿途留下許多史蹟。
導讀
我們透過這本書來瞭解合歡越嶺道的相關資料,也藉此知道山月吊橋的歷史地位。
林博予2021/10/7 下午 01:42:43
2書名 百年太魯閣 尋覓歸鄉路
作者 王廷元、林佩琪
出版社 采薈軒文創美學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分為3部章節:
第1部 「走在太魯閣戰役之前」
透過歷史敘事與老照片,道出百年前的殖民侵略與太魯閣戰役。
第2部 「足下歷史與歸鄉路」
紀錄作者沿著立霧溪峽谷,在山水與舊社遺址間追本溯源的踏查經歷。
第3部 「聯繫彩虹橋的彼岸」
訪談10位部落族人與家族故事,連結傳統山林的記 憶與傳承。
導讀
我們藉由閱讀此書,瞭解「人」、「山」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透過此書的研究、田野調查與訪談,認識我們太魯閣祖先的舊遺址,也瞭解山月吊橋與我們太魯閣祖先的歷史故事。
王昱凱2021/10/7 上午 11:57:44
1書名 峽谷山徑二十里—內太魯閣警備道路
作者 金尚德
出版社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
簡介(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治理太魯閣立霧溪流域太魯閣族人,從1914年起逐次修建內太魯閣隘勇線、新城內太魯閣道路、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路等警備道路、及各警備道路支線,及至1935年完成合歡越道路穿越中央山脈,建立警備道路系統。各警備道路深入各部落,並於沿線設置警備機關、教育所等。本書結合歷史文獻、古道踏查資料、歷史照片、古地圖及踏查照片,詳實呈現日治時期之內太魯閣警備道路路線、橋樑、警備機關及其變革。
導讀
我們利用此書來研究山月吊橋的歷史與地理位置。
王昱凱2021/10/7 上午 11:48:38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現在的山月橋是第四代橋,這讓我們對於橋充滿了好奇,想去瞭解前三代的山月橋的歷史,也希望讓身為太魯閣族的我們,能發現山月橋與我們族人的歷史故事。 林羽晴2021/10/9 下午 02: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