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環境下提高復育植物之存活成效之研究-以亞泥新城山礦場為例
專題名稱 | 惡地環境下提高復育植物之存活成效之研究-以亞泥新城山礦場為例 |
專題描述 | 一、研究動機: 因為人類的經濟活動、社會文化的開發,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如何在這些已經被破壞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植生復育,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我們以亞泥新城山礦場為研究對象,研究植物如何能夠在惡地環境下提高存活成效,希望土地能夠早日重新恢復活力。 二、研究目的: (一)、了解礦場的土壤層為何不利於植物生長。 (二)、了解植生復育的方法。 (三)、分析礦場植生方法和一般自然生長的差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 (二)、實地觀察。 四、研究流程: 確定主題→查閱文獻→礦場實地探訪→分析討論→歸納結論 |
隊伍名稱 | 四事如意隊 |
指導老師 | 黃耀輝 張烜瀚 |
參賽學生 | 羅品涵 李歆苹 羅品昀 陳萱芸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 | 作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來源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6/2018-12-19_1107558810.pdf 描述 人類在開發土地的過程中,很容易自國外或其移民前之原籍地引入新的植物並種植在社區廣場、庭院美化,大量使用這些外來植物,可能浪費了金錢也犧牲了生態,如果能適當運用原生植物推動生態綠化,可以讓景觀及生態和諧相容。 | 羅品昀 | 2021/10/1 下午 03:26:23 |
9 | ![]() | 作者 邱清安、徐憲生 來源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upload/publish/772-3_3_p85.pdf 描述 面對退化地之抉擇:被動的自主演替恢復vs.主動的人為生態復育 | 陳萱芸 | 2021/10/1 下午 03:24:59 |
8 | ![]() | 作者 楊懿如 來源 https://ws.moi.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T2xkRmlsZV9UQVJPS08vV2ViRmlsZXMvRWNvbG9naWNhbF 描述 代表性生態系經營管理-礦業用地回收後生態復育計畫 | 陳萱芸 | 2021/10/1 下午 03:17:22 |
7 | ![]() | 作者 顏聖紘 來源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2533675 描述 礦場植生復育真能復舊?或只是花大錢做公關? | 羅品昀 | 2021/9/30 下午 01:46:07 |
6 | ![]() | 作者 施郁慈、沈宏洋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7/11/2017111417234015.pdf 描述 礦場與環境的取捨:以花蓮縣秀林鄉為例 | 羅品昀 | 2021/9/30 下午 01:44:14 |
5 | ![]() | 作者 許玲玉、盧筑筠 來源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sd/download?source=9808/9808-05.pdf&vlId=7CBE1F89-60B7-403D-B237-D 描述 地理學中的人與自然ー礦區土地復墾與再利用 | 羅品昀 | 2021/9/30 下午 01:42:04 |
4 | ![]() | 作者 邱清安、徐憲生 來源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upload/publish/772-3_3_p85.pdf 描述 面對退化地之提擇:被動的自生演替恢復vs主動的人為生態復育 | 羅品涵 | 2021/9/30 下午 01:40:59 |
3 | ![]() | 作者 張惠珠、李佩怡 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6nme82 描述 礦區採掘殘留平台植被恢復之研究 —以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 | 羅品涵 | 2021/9/30 下午 01:39:23 |
2 | ![]() | 作者 陳志賢、游象麟、吳偉誠 來源 http://www.ciche.org.tw/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20/03/DB4605-P009-專輯-水泥產製與環境.pdf 描述 水泥產業與環境ー新城生礦場植生綠化工法 | 羅品涵 | 2021/9/30 下午 01:37:44 |
1 | ![]() | 作者 張惠珠、張詠智 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ak73ys 描述 亞泥新城山礦場陡坡植生包復育工法及其植被之研究 | 羅品涵 | 2021/9/30 下午 01:34:48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羅品昀 標題 人類與自然相處的省思 內容 人類和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也要保護大自然,不然我們賴以生存的那些大自然的物質就都會消失 ,而我們當然就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了。然而,我們因為我們的經濟而要破壞美麗的大自然,所以既然我們破壞它了,我們就得要想辦法復育回來,我們把原本的樹挖掉了,我們就把樹種回來,把表土挖掉了,我們就把植生土包放上去,想盡所有方法把原本漂亮的環境復育回來,努力地讓我們的地球健健康康的,不要再一直生病下去,這樣我們也能健健康康的活著。 | 羅品昀 | 2021/9/25 下午 08:38:15 |
9 | 作者 羅品涵 標題 人類與自然相處的省思 內容 自古以來,人類都覺得自己是萬物之王,但真的如此嗎?地球上還有許多生物存在,人類只是有了比其他生物高的智慧,但,智慧的出現卻造成了許多問題,汙染、山地墾伐、森林縱火....我們不該認為自己是萬物之王,其他生物的偉大是我們比不上的。 雖然我們做出了那麼多對生態有害的事情,但也不該去爭論誰是錯的或誰是對的,應該想辦法去補救、復育,把我們原本對著個土地的傷害補救回來,而植生工程正是其中之一的方法,把人類挖掉、墾伐的土地用樹木種回來,把生物的棲息地還給牠們。 | 羅品涵 | 2021/9/25 下午 08:11:17 |
8 | 作者 李歆苹 標題 為什麼想要研究這個題目 內容 有一次翻書時,不經意翻到了「植生工程」,對於完全不知道植生工程的我們感到好奇,為何要在礦場進行植生工程?在礦場進行植生工程的目的是什麼?圖片裡的植物是什麼?對於土壤有什麼幫助?會破壞動物的棲息地嗎?會造成什麼困擾嗎?礦場旁的部落居民有受到一些危害嗎?植生復育的方法是?要花費多少時間及心力?得到的成果是?等...的疑問,於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植生工程,我們決定以亞泥新城山礦場為例植,來製作這次小論文的主題。 | 李歆苹 | 2021/9/21 上午 10:27:07 |
7 | 作者 羅品涵 標題 為什麼想要研究這個題目 內容 有一次到太魯閣時,發現山坡上的植物看起來特別的整齊,回家查資料發現,山上正在做「植生工程」,剛好,隊友中有一個人的媽媽是水土保持的計師,他跟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知識,和關於植生工程的方法等,而且我也對大自然很有興趣,於是我和他們討論之後決定用這次小論文來探就植生工程,當初討論時發現礦場有許多爭議性,但我覺得我們都破壞土地了,也不該去爭論是非,得把我們破壞的土地復育回來,讓野生動物回到牠們原本的棲息地。 | 羅品涵 | 2021/9/21 上午 10:24:13 |
6 | 作者 羅品昀 標題 為什麼想要研究這個題目 內容 我們之前來到太魯閣時,我們發現山上有一些特別的整齊的植物 ,我們很好奇那裡是在做什麼,回家查過資料以後 ,發現那些是礦場在做植生工程所種的植物 ,我們小隊裡又剛好有在做水土保持計師的媽媽 ,告訴了我們許多有關於植生工程的有趣知識,剛好我們對植生工程也都十分地有興趣 ,於是我們就決定用這個來當我們小論文的主題 。而且我們覺得我們因為要挖礦而破壞的那些土地,動物的家,我們得把土地復育回來 ,並且把家還給那些動物們 。 | 羅品昀 | 2021/9/21 上午 10:23:36 |
5 | 作者 羅品昀 標題 參觀礦場心得 內容 暑假時,我們去了亞泥新城山礦場,那裡的工作人員先帶我們去育苗室,那裡有許多的樹苗,各種不同的樹,一排一排的,他們說裡頭有控制溫度和濕度,難怪比較涼。接著,工作人員帶我們到外面一樣是種樹的地方,只是這裡的樹比較大,工作人員育苗室裡的樹苗夠大之後就會到這裡曬太陽、淋雨,接受大自然的考驗。聽完他們簡報過後,工作人員帶我們去看開路 ,爆炸比意外的小,輕輕的啵一聲而已,沒有之前所預想的大爆炸,而且炸一次就沒了,而不是碰碰碰的一直炸。 這次的實地觀察,讓我們學到很多關於植生工程的知識,十分的有趣。 | 羅品昀 | 2021/9/21 上午 10:23:07 |
4 | 作者 陳萱芸 標題 為什麼想要研究這個題目 內容 之前去山上看工地時有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植物,看起來最不一樣,我們就很好奇,於是上網查了資料,發現那裏正在進行「植生復育」,是一種利用植物來復育土地的方法。我們想了解更多關於植生復育的事,所以我們決定藉由小論文來讓我們更了解植生復育,希望可以幫助那些失去家的動物們可以早日回到他們原本的棲息地,也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關於植生復育的工程跟植生復育的功用並更重視這個議題,更希望可以讓被破壞的土地早日恢復生機。 | 陳萱芸 | 2021/9/21 上午 10:23:03 |
3 | 作者 陳萱芸 標題 參觀礦場心得 內容 暑假爸爸媽媽們帶我們去亞泥新城山礦場,工作人員帶我們去育苗室,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樹苗,也有控制濕度跟溫度的設備。工作人員說等它們長大一點就樣帶去外面,讓它們曬太陽、忍受風吹雨打,接受大自然的考驗,淘汰掉體質不好的樹苗,讓進行植生工程時提高樹的存活率。 接著工作人員用簡報跟我們介紹植生工程的功用和新城山礦場植生工程的成效,中午工作人員帶我們去看炸礦坑的現場,我本來以為會像電影演的那樣,很有震撼力的樣子,結果卻只是「啵」的一聲,一眨眼間就結束了,我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它的結束。 這次的實地探查讓我學到了很多有關植生復育的知識。 | 陳萱芸 | 2021/9/21 上午 10:22:33 |
2 | 作者 李歆苹 標題 參觀礦場心得 內容 暑假時 ,在解封的時候,我跟小論文的夥伴們一起去亞泥新城山礦場參觀。在那裡的工作人員帶我們去育苗室,裡面有各種樹的幼苗。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育苗室內有控制濕度及溫度,像是植物的幼兒園。緊接著,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去植物長大後的環境,面臨日曬風吹雨打,面對生存的考驗。 片刻休息後,工作人員說:「今天中午有炸礦坑的工程」,然後,我們去看了炸礦坑的現場,爆炸比預想的還要小,並非像電影的爆炸效果一樣那麼的有震撼力。反而像戳破氣球般,啵的一聲就結束了。 這次的探查,讓我們了解很多關於亞泥新城山礦場的植生知識。 | 李歆苹 | 2021/9/21 上午 10:22:33 |
1 | 作者 羅品涵 標題 參觀礦場心得 內容 在某周的周末,我們跟爸爸媽媽們一起去新城山礦場,跟著工作人員上山到育苗園,看到一個好大間的溫室,裡頭擺滿了好幾十盆小幼苗,有榕樹、樟樹.......各式各樣的樹苗,工作人員說這裡是放幼苗的地方,環境條件非常好,有大風扇和灑水器。等幼苗長大之後,會放到外面外面環境沒有很好,有大太陽和雨,接受野外的環境,等長大之後就可以變成植生工程的植物了。 看完所有的育苗流程及方法後,我們到山下的休息室聽簡報,工作人員說了好多關於亞泥礦場的植生工法及採礦工程,學到了好多知識。中午時,聽說山上有要炸礦坑的工程,工作人員帶我們上山去看,到山上時,真的好興奮好期待,第一次要看到炸礦坑的現場,沒想到,爆炸時只是小小「啵」一聲,沒有我們想像的那種大轟炸,但我們也見證到新城山礦場的炸法是多麼的小聲。 這次的學習之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在某周的周末,我們跟爸爸媽媽們一起去新城山礦場,跟著工作人員上山到育苗園,看到一個好大間的溫室,裡頭擺滿了好幾十盆小幼苗,有榕樹、樟樹.......各式各樣的樹苗,工作人員說這裡是放幼苗的地方,環境條件非常好,有大風扇和灑水器。等幼苗長大之後,會放到外面外面環境沒有很好,有大太陽和雨,接受野外的環境,等長大之後就可以變成植生工程的植物了。 看完所有的育苗流程及方法後,我們到山下的休息室聽簡報,工作人員說了好多關於亞泥礦場的植生工法及採礦工程,學到了好多知識。中午時,聽說山上有要炸礦坑的工程,工作人員帶我們上山去看,到山上時,真的好興奮好期待,第一次要看到炸礦坑的現場,沒想到,爆炸時只是小小「啵」一聲,沒有我們想像的那種大轟炸,但我們也見證到新城山礦場的炸法是多麼的小聲。 這次的學習之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 羅品涵 | 2021/9/21 上午 10:22:30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9 | 網站名稱 維基百科 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網站簡介 惡地地形的表面缺乏明顯的風化層,也往往明顯缺乏植被。大多數惡地地形是自然因素形成,但也有因為人類採礦而形成的例子,例如西班牙北部拉斯梅德拉斯的羅馬金礦 | 羅品昀 | 2021/10/1 下午 02:56:37 | |
8 | ![]() | 網站名稱 環境資訊中心 網址 https://e-info.org.tw/node/84309 網站簡介 曹榮旭在深坑村的「鹿角埤生態園區」位於海拔120~200公尺間,採取自然復育已有20年,目前區域內不但有明顯的森林分層結構,數種更高達上百種,包括34種鳥類、松鼠、爬蟲類等動物也都棲息其中。 | 羅品涵 | 2021/10/1 下午 12:58:20 |
7 | ![]() | 網站名稱 亞洲水泥 網址 https://www.acc.com.tw/environmental-policy/green 網站簡介 花蓮廠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尤其重視植生綠化工作,其礦山採掘跡殘留壁,經數年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實施生態復舊之植生綠化作業,已有相當成效。另外,該廠為加速綠化效果,先後特與中華民國工程環境學會及中華民國生態保育學會合作,尤其提供植生之資訊、技術,大量栽培鄉土植物,並設立溫室育苗系統,供應充裕之苗木,便利大量植栽,裨益綠化成果甚鉅。該廠所為諸項成果曾獲中國礦冶工程學會技術獎章;台灣省礦務局亦多次指定為示範礦場。八十一年更獲花蓮縣政府頒發環境綠(美)化工作績優獎狀,以鼓勵該廠植生綠化的優異成效 | 李歆苹 | 2021/10/1 下午 12:57:43 |
6 | 網站名稱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ー環報 網址 http://www.eqpf.org/envinews/epContent.aspx?dsn=186&cId=3 網站簡介 坡度在35度以下時,植物的機會很大,超過35度時,植物入進的速度就開始緩慢,因為超過的35度坡面,表層的土壤容易鬆動,種子較無法固定。因此,必須根據不同的坡面進行不同的植生工法,例如: 撒播適用於35度以內的且生育條件較佳的坡面; 打樁編柵是利用木樁或其他材料的樁,並加上PE網、鐵絲網等材料一同編織成柵,進而穩定土石,且製造出植生空間,適用於坡面45度之內; 噴植則是當坡面超過50度時,將種子、肥料、黏著劑及水份攪拌後,利用強力的壓縮機噴植於坡面上的方法,且使用上依照現地狀況搭配鋪網、纖維團粒等其他方法使用; 苗木栽植,是最直接的方式,利用苗木進行環境綠美化,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崩塌地一開始就都能直接使用苗木栽植。 | 羅品昀 | 2021/9/30 上午 11:47:04 | |
5 | 網站名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管法規查詢 網址 https://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aspx?id=FL014521 網站簡介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第 60 條 (植生導入) 植生導入可概分為下列方法: 一、播種法:以種子為材料之植生方法。 二、栽植法:利用扦插、分株或苗木栽植等方法。 三、植生誘導法:以設置簡易整坡及排水,或利用鄰近地區之表(客)土 等設置規劃於坡面以增加自然植生發展之方法。 四、自然復育:到達困難、施工不易且無直接保護對象地區之崩塌裸露地 ,藉由植群自然演替過程予以自然復育。 | 羅品昀 | 2021/9/30 上午 11:26:06 | |
4 | 網站名稱 李厚輯的教學網站 網址 http://7887wz.blogspot.com/2016/02/blog-post_57.html 網站簡介 高中課程第十三章土壤 | 羅品昀 | 2021/9/30 上午 11:24:16 | |
3 | 網站名稱 YouTube台北酷課雲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Pv1AW1ULU 網站簡介 高中地理課程中,土壤的成土作用 | 羅品昀 | 2021/9/30 上午 11:22:55 | |
2 | 網站名稱 YouTube 公共電視ー我們的島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XlYJoW7xXRtQgVJzryZxRxXUz2nTg4wI 網站簡介 有關亞泥採礦各方面的爭議系列報導。 | 羅品昀 | 2021/9/30 上午 10:45:18 | |
1 | 網站名稱 地球公民 網址 https://www.cet-taiwan.org/node/1650 網站簡介 植樹節,山上不種樹。自然復育pk人工造林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疾呼政府應該釐清造林目的,依據自然條件區分經濟林和保育林,人工造林只能限於經濟林地,而讓該保育的地方自然演替成林,如此才是真正符合國土保安的治本之道。也呼籲有意進行造林的民間人士,在造林前審慎考慮介入的方式,認識森林演替的法則,正視自然復育的能力。 | 羅品昀 | 2021/9/30 上午 10:4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