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閒」自「再」-從舊建築再造看校園閒置空間利用
專題名稱 | 悠「閒」自「再」-從舊建築再造看校園閒置空間利用 |
專題描述 | 走在路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建築物,但不是每間都有人住或是當成工作 的地方,腦中常有一些疑惑,為甚麼這裡沒人使用呢? 曾經在社會課本上有看到許多的建築物,卻因年久失修或是沒有用途而 成為蚊子館,甚至成為安全的死角。 近年來,在電視上看到廢棄的建築物被改造,或是住在不同縣市的親戚常會分享在廢棄的建築物附近或是範圍內舉辦市集增添人氣,城市改變閒置空間是良好的連結發展。在社會上,這些原本廢棄已久的建築物又被活化了,再走進我們學習的校園,我們也發現校園中某幾處也被活化了,究竟是為甚麼呢?我們以花蓮在地的例子來探討吧! 研究目的 1、 了解甚麼是閒置空間及花蓮縣成功再造的例子 2、 探討社會上閒置空間再造成功例子-博愛特區&又一村文創 3、 探討校園內閒置空間再造成功例子-宜昌國小 |
隊伍名稱 | 宜昌探察隊 |
指導老師 | 胡映慈 黃鐘慶 |
參賽學生 | 孫鈺涵 吳翊凡 劉志恩 呂季芳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漢寶德、劉新圓 來源 https://www.npf.org.tw/2/4332 描述 閒置空間再利用,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重要且牽涉層面最複雜的文化政策之一。文建會在實施這項政策時,有兩個重大的缺失:第一,並未說明為何要再利用閒置空間,這項政策的主要目標何在,預期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而它對國家的文化建設而言,有什麼意義,所以實施的方式一變再變。第二,何謂閒置空間,怎麼樣才叫再利用,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以至出現許多觀念混淆或名詞濫用的狀況。 本文將分析國內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用途以及再利用的對象,檢討這項政策實施的利弊得失,以釐清閒置空間的意義,並重新思考再利用的定位與方向。 一、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用途 (一)既有功能 (二)公辦公營 (三)公辦民營 (四)委外經營 二、再利用的對象 (一)「廢棄」的空間 (二)古蹟與歷史建築 三、結語 (一)釐清再利用的目標 (二)重新定義閒置空間 (三)考慮一般民眾的參與 (四)應以鼓勵民間主動租用為原則 | 劉志恩 | 2021/10/8 下午 06:33:44 | |
9 | 作者 林祝菁、陳惠珍 來源 https://forgemind.net/media/%e9%96%92%e7%bd%ae 描述 一 九八○年代以後,台灣社會出現劇烈的轉型壓力,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在地特色及文化趁勢崛起,社區營造及城鄉風貌運動便在全台展開,也帶動一波波閒置空間再 利用的風潮。以台北之家為例,地理位置良好,總是高朋滿座卻是虧損連連,再次引發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公益性及商業性的相容問題。文章針對以下幾點說明: 1、 文化消費難撐 淪為蚊子館 2、 台北之家連虧 向商業傾斜 3、 華山園區 走向親民商業 4、 借重古味 伊藤料理再生 | 孫鈺涵 | 2021/10/8 下午 06:32:57 | |
8 | 作者 孫鈺涵、吳翊凡、呂季芳、劉志恩 來源 仁愛街—訪問村長(又一村文創) 描述 1 我們想知道以前博愛特區的製作過程,還有博愛特區的現況,現在的博愛特區已被移為平地,就是原本的舊房舍已經被拆除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那些老房子屆齡已經六七十歲了,除了老舊之外它已經不堪使用。 2 村長,是如何找到這個園區,一開始是因為村長喜歡老房子,想看看哪裡有閒置的老房子,後來他朋友推薦他去看看仁愛街廢棄的小市集,所以找到了它。 3 荒廢時這裡長滿雜草,堆滿垃圾,破破爛爛,但是經過村長努力的改造,將它改成漂亮的市集,偏向觀光型的產業。 4 目前園區規劃完成,想增加和小農合作,由他們來種稻,我們負責包裝銷售運輸。 5 村長希望後繼有人,能把這個場所市集和辣椒醬手藝傳承給後代子孫,並好好保存。 | 孫鈺涵 | 2021/10/8 下午 06:32:36 | |
7 | 作者 吳翊凡、孫鈺涵、呂季芳、劉志恩 來源 宜昌國小—訪問陳信光主任(鐘樓以及大樹區瞭望台) 描述 1 信光主任想要多多利用這一個空間,讓學校的死角變成安全區域,改變這個閒置空間。 2 這個想法是包括主任、家長會、學生會以及社區居民。 3 在執行中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廠商」,解決方式就是繼續尋找資金不需要太高,也願意幫忙合作的廠商。 4 初期到完工的歷程從107年12月開始設計的,108年找到建築師從9月開始蓋,到109年9月完工為了讓它變為合法的建築物又跑了3個月,總共耗時2年左右的時間。 5 完工後建築物的外觀差不多,但是內部相差的較多,東西不像一般的教室如此豐富、足夠。 6 在樂活站(鐘樓)以及大樹區(瞭望台)之後,主任想把建築後牆壁之間的小巷做成一個可以休息、散步、聊天......或是可以做別的事的地方。 7 信光主任希望這裡以後只要有人使用,不要荒廢,他都覺得很開心,同時也要定期維護就OK了。 | 吳翊凡 | 2021/10/8 下午 06:28:04 | |
6 | 作者 吳翊凡、孫鈺涵、呂季芳、劉志恩 來源 宜昌國小—訪問陳翊芯老師(南棟1樓樓梯閱讀角落) 描述 1 翊芯老師想改變這個閒置空間是因為他覺得這一個這麼好的空間就這麼廢棄就太可惜了,而且圖書室離這裡很遠剛剛好可以當一個迷你圖書室。 2 在這一次的規劃中並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是十分的順利,當初是從課程開始著手,那時學校正在改進、加強,所以就想讓學生去發現,我身為個一所學校的學生,可以針對學校來做哪一些改進。 3 規畫執行後,其實是蠻漂亮的,跟我的想法也沒有很大的落差,這算是好事,沒有比原圖差也沒有更好,就是跟一開始一模一樣。 4 這個地方以後可以增加:像是學生自治會可以在這一個地方分配工作或是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在這裡增加一些小朋友們做的藝術品。 5 希望這裡以後可以多多舉辦每一個月都有圖書交換、小型活動或者是好書推薦,也希望這裡可以繼續被大家開發下去,不要讓它變回閒置空間。 | 吳翊凡 | 2021/10/8 下午 06:25:59 | |
5 | 作者 吳翊凡、孫鈺涵、呂季芳、劉志恩 來源 訪談大意(專題研究室) 描述 1-1煒堃老師會想改變這一個空間是因為他希望老師們開會及高年級專題研究可以多一些地點,畢竟階梯教室和教學準備室常常有別的老師在開會,也希望和家長溝通不會被干擾。 1-2老師也想要把這個地方改變成大家可以休息的地方。 2 在執行中因為這裡東西不夠多,插頭太少.......等問題,解決方式居然是有錢就好辦事,當然也有跟相關的人員去討論過喔~ 3 老師希望以後這裡可以變成一個讓老師們好好休息的寶地偶爾可以聊聊天吃個點心好好放鬆,也可以和家長們以及學生們好好溝通、討論的一個地方。 | 吳翊凡 | 2021/10/8 下午 06:25:32 | |
4 | 作者 吳翊凡、孫鈺涵、呂季芳、劉志恩 來源 宜昌國小—訪問黃惠頴老師(回收小屋) 描述 1 當初舊回收小屋施工所以便啟用的這一個閒置空間(以前是蒸便當的廚房),但是發現這一個空間的人是主任以及校長,如果沒有了他們這一個閒置空間也不會被發現,這一個想法也是由惠頴老師、主任和校長想出來的喔~ 2 在執行中發現了這一間屋子裡面已經堆滿了雜物,窗戶和們也都已經生鏽了,也沒有想到什麼備用方案,所以就只能慢慢的把雜物清掉,把門窗稍微加固一下,這裡面的木櫃都是由晧博老師和社團學生一起完成的,只能參與改造這間小屋的人不少呢!!! 3 完成後的樣貌並沒和想像中的相差太多,也很舒適,意想不到的卻是小朋友們很喜歡來這裡畫畫、塗鴉,或著是來看書。 4 現在小屋已經完成了,但是還想讓它變成人數少的社團課可使用的教學空間,也希望小朋友們可以到這個地方來抒發情緒。 5 希望小屋前方的小平台以後可以變成小朋友們表現自我的地方,還可以練習膽量喔! | 吳翊凡 | 2021/10/8 下午 06:23:45 | |
3 | 作者 胡映慈 來源 自行拍攝(youtube)) 描述 訪談影片網址(校內四位老師+校外又一村文創村長) | 胡映慈 | 2021/10/4 下午 01:02:35 | |
2 | 作者 鄧宇君 來源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描述 研究動機 教育部自 2007 年起開始推動國民中小學校園空間活化及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目的在有效利用校園空間,結合 當地特色環境與人文特質,並依據各校需求規劃優質、豐富及多元的課程。在教育改革浪潮下,以往課堂中傳統的講述、制式的教學方式與學校的經營理念,應當有所改變,加上面臨少子化危機,應求新求變來開創教育新機,使學 校有永續存在的價值。由此可見,發展特色學校為近年來值得研究的議題之一。 研究目的 為了探討目前特色學校發展現況。 文獻探討 (一) 研究議題:目前有關特色學校之研究議題多為「學校的發展」和「經營困境與因應策略」,「發展的策略及行銷」、「學校本位課程」和「校長領導」等也是常被作為討論的議題。 (二) 研究區域:特色學校之研究地區目前以北部居多,其次為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地區相對較少,而部分研究則以臺灣全區為主。 (三) 所關注的教育階段:段以國民小學居多,國中則相對較少,建議未來研究方向可在國中部分進行探究。 (四) 結果分析:。針對「學校的發展」歸納出能夠成功發展特色學校的因子為:校長領導規畫、校園空間活化、資源整合、課程規劃、結合在地文化與社區資源等,因此,有關特色學校之研究議題也多針對此些變項進行探討。針對「經營困境與因應策略」歸納出的因子為:社區資源不足、教師人力編制與經費不足、少子化、家長認同度較低、教師行政工作繁重與對特色課程缺乏了解等,都是在經營特色學校上常遭遇的困境。 結論與建議 (一) 針對某些議題深入探究 (二) 延伸研究區域之探究 (三) 向後延伸所關注之教育階段 | 劉志恩 | 2021/9/29 下午 05:10:23 | |
1 | 作者 陳麗杏 來源 南華大學圖書館 描述 研究動機: 一、因應少子女化而推動校園空間活化再利用計畫是時代所趨 二、政府重視校舍空間閒置現象而推動相關計畫並制定法令政策 三、探討閒置校園活化再利用議題,具有其重要意義與價值 四、研究者對閒置校園活化再利用議題的察覺與發現 研究目的: 一、探討高雄市國民小學個案學校,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之推動情形及成 效。 二、了解高雄市國民小學個案學校,推動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所面臨的 問題與困境。 三、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行政機關、學校等有關單位,推動校 園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之參考。 研究結論: 一、從中央到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積極擬定學校推動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 之政策獎勵學校推動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 二、國內校園空間活化再利用執行情形以閒置校舍再利用、空餘教室活化之實 施成效最為顯著 | 呂季芳 | 2021/9/27 下午 08:25:18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呂季芳 標題 閒置空間再利用 內容 我有在學校做過假期花路米,而且題目也更這個主題相關,所以我知道「閒置空間」就是一處廢棄建築或空地,但是經由一些人的改造翻修就成了一處家喻戶曉的景點,雖然會遇到挫折但是他們不會氣餒,努力做好給大家知道,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努力現在就會有很多地方是廢棄建築或空地,也希望藉由這個主題讓大家知道閒置空間是可以改造的,不是丟著,政府就會來用,而是透過民間和政府合作,才能讓這些地方上的閒置空間得到再利用的機會。在校園,我和組員觀察了幾個區域,發現這些新改造的建築物跟我們一開始到這間學校上課的時候有些不太一樣,改頭換面般,真神奇。後來,詢問指導老師才知道原來有幕後推手在改造,於是我們就想了幾個點,然後把改造這些點的老師來當作我們小論文需要訪談的對象。 | 呂季芳 | 2021/10/8 下午 07:12:52 |
9 | 作者 呂季芳 標題 訪問心得 內容 這一次的活動是我第一次訪談,我們這一次總共訪問了4位老師以及一位在做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村長,一開始我以為訪談會很困難、複雜,但是我沒想到居然是十分的輕鬆,其實老師們的想法都差不多,地方大多都是些荒廢的老房子,例如舊回收室、老舊鐵皮屋、舊廚房、放雜物的樓梯,這些在之前都是很新的,但因為一直有更新教室去取代它 們,所以變成沒人管且危險的建築物,閒置空間的改造真不簡單啊!這次的訪問,讓我知道了可以如何訪問別人,同時,也很謝謝老師讓我參加這一次的比賽。 | 呂季芳 | 2021/10/8 下午 07:05:04 |
8 | 作者 吳翊凡 標題 閒置空間再利用 內容 吳翊凡 在參加這一次的活動之前我是真的不知道什麼是「閒置空間」,後來我才慢慢的明白「閒置空間」是被人廢棄不用之空間,但是這一些空間稍稍的改造一下也可以變成有用的空間耶!當時我聽到時嚇了一跳,原來花蓮市有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例子,如 :又一村文創、博愛特區......等等這些地方,原來我們的學校中也有「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的例子:像是曾經被報導過的回收小屋,我們也希望居住的花蓮有更多的廢棄空間被大家發現,並且加以利用做成可以觀光的新景點,不然就會變成「蚊子館」喔~ | 吳翊凡 | 2021/10/8 下午 06:59:07 |
7 | 作者 吳翊凡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因為這一次的活動呢~我第一次訪談,覺得十分奇妙,有一種很緊張的感覺,同時也有一點點微微的興奮,我們這一次總共訪問了4位老師以及一位在做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村長,一開始我以為訪談會很困難、複雜,但是我沒想到居然是十分的輕鬆,一點兒也沒有十分嚴肅的感覺,同時也因為這一次的小論文比賽讓我知道了訪談的大意,讓我學習到在製作假期花路米或是小論文時可以如何去訪問別人,同時呢,也很慶幸參加這一次的比賽,希望我以後還有機會可以參加這類型的比賽。 | 吳翊凡 | 2021/10/8 下午 06:56:43 |
6 | 作者 劉志恩 標題 閒置空間再利用 內容 在還沒做這個小論文報告前,我不知道甚麼叫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是老師叫我們上網查,意思就是則將閒置空間定義為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而廢棄不用之空間,但可以有更積極之使用方式者。閒置空間係閒置、廢棄、少用、未用或不用之場域空間,惟仍具有可再利用價值之空間,然後在與組員討論花蓮市有哪些地方符合我們的主題時,突然有人說在仁愛街有一個新的文創園區,於是我們開始上網查有關又一村文創和博愛特區的資料,應該還有更多的,後來觀察我們學校也有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例子,像是回收小屋.樓梯下的小圖書館,我認為在花蓮還有更多的閒置空間沒有利用,希望政府能規劃這些地方,別讓這些閒置空間成為地方的治安死角和蚊子館。 | 劉志恩 | 2021/10/8 下午 06:49:05 |
5 | 作者 劉志恩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在近期採訪了四位有實務經驗的老師,還有一位又一村文創的朱淑慧村長,這是我的第一次的採訪,要想一些問題來提問,但又怕應對的不好,心理很緊張。實際採訪時,可以了解這些閒置空間的改造過程和用意,這些房子本來都是一些荒廢和堆雜物的空間,後來被這些訪談者發現了,所以去做了一個活化的動作,但是做這些活化的動作可不簡單,要規劃、整修、經費、時間和某些困難的地方,所以做這個真不簡單。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每一位訪談者都希望有人去使用它,傳承下去,不要再次荒廢。我認為使用這些被活化的地方,應該要跟這些人說聲謝謝吧,因為有他們改造,也才能讓我知道閒置空間的重要性,感謝這五位訪談者接受我們的採訪。 | 劉志恩 | 2021/10/8 下午 06:44:24 |
4 | 作者 黃鐘慶 標題 小論文觀察記錄 內容 開學前臨時起意決定參加小論文,從招募組員,到決定主題,雖然倉促卻也充實。原以為能依靠自身經驗完成,但過程中出現許多「驚喜」,學生的能力訓練、對外的聯繫訪談,幸好有一位行動力很強的夥伴,也欣慰孩子們的超強學習力。訪談題目從第一次的生澀提問,到最後一次的侃侃而談,總能從問題中再衍生出更精確的問題,漸漸的理出想法跟心得,原來只要搭好舞台,孩子就會有令人驚奇的表現,過程也許艱辛,但能跟孩子們一起成長,也算是最大的收穫之一。期許這一次的經驗,能夠建立起孩子更大的好奇與自信,對更多社會相關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 黃鐘慶 | 2021/10/1 下午 03:47:21 |
3 | 作者 胡映慈 標題 帶學生做小論文的感想 內容 這學期,繼續五年級的假期花路米課程,覺得可以搭配小論文比賽,於是開始招兵買馬。執行過程中,比賽有時間的限制,因為組員來自不同的班級,只能利用零碎的時間集合,或是每天分配任務給學生回去完成。採訪老師時,也是利用下課或是老師允許的時間才能採訪;校外採訪更是困難,必須要村長的時間許可還要學生都能到齊才能採訪。昨天帶學生去做完最後一個採訪,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一半了。做到今天也差不多一個月,看到學生從一開始的滿是疑惑無從下手到現在能主動完成小論文比賽需要的項目,心中滿滿的感動,相信只要給學生舞台,就能看到他們發光發熱。 | 胡映慈 | 2021/9/30 下午 01:27:39 |
2 | 作者 孫鈺涵 標題 訪問心得 內容 最近訪問了兩個老師有關於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問題,我發現大部分要改造的,都是已經荒廢已久的老房子,例如舊回收室,老鐵皮屋,還有舊廚房。這些地方在以前都是新穎的房子,但因為一直有更新更有用的教室去取代他們,所以變成沒人管且危險的建築物, 時間久了自然會被荒廢,遺忘,後來學校的老師決定要改造他,變成一個新的空間。最昂貴且龐大的改造就是鐵皮屋,它原本是放大型物件的大倉庫,後來直接升級為新大樓,共需要1500萬元以上,這麼大的金額政府補助的不夠!怎麼辦?雖然遇到了這個大麻煩,不過在附近居民、全校老師、校長和家長等人的協助下,將這棟大樓蓋好了。閒置空間的改造真不簡單啊! | 孫鈺涵 | 2021/9/24 下午 03:32:12 |
1 | 作者 孫鈺涵 標題 閒置空間再利用 內容 孫鈺涵 一開始我們在討論主題時,老師問我們學校哪裡有閒置空間或廢棄的地方,當時的我們還聽不懂閒置空間是什麼,所以就決定要研究這個主題,我發現校園和社區都有被拋棄的老舊空間,在我們宜昌國小就有一間廢棄的舊廚房,後來被校內的惠頴老師改造成文青又美觀的回收小屋。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一個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例子-又一村文創,它是一間閒置20年的老宿舍,有業者花大金資改造這個閒置的空間,我覺得這樣做很好,因為如果沒有再利用這些空間,之後會有更多被遺忘的廢墟,這樣到處都會死氣沉沉,影響觀光、經濟。我很感謝這些業者願意改造、利用。 | 孫鈺涵 | 2021/9/23 上午 11:52:13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 網址 https://www.hl.gov.tw/Detail/f9f1257cac274be39f0189120b6f5e5b 網站簡介 宜昌國小辦理新建大樓「Teacher space」教師共備空間落成,縣長徐榛蔚在教育處長饒忠陪同下親臨現場,並給予第一線老師們提醒與勉勵,除校園內防疫措施要落實外,企盼老師們帶領孩童在書香世界成長茁壯,用教育讓孩子開拓視野,使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縣長也非常重視並積極推動「智慧教育」,因此「創客教育」是目前教學重點發展項目之一,智慧科技的教學應用顯得格外重要,在新建大樓一樓的部分規劃為社區共讀站,讓孩童有一個很好的閱讀空間,二樓以上共有三間教室,分別是暢遊教室、創客教室以及教師共備空間,教室內的設備都很完備,未來也會將教室做多功能使用讓孩童有最大的活動空間,營造孩童最有利的學習環境,學習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 | 胡映慈 | 2021/9/24 下午 04:07:57 | |
9 | 網站名稱 中時新聞網 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19000807-260107?chdtv 網站簡介 舊南京郵局老宿舍變身的花蓮人氣小巷「博愛特區」,巷弄濃濃文青氣息吸引大批遊客,成為今年崛起的市區熱門景點成為花蓮必訪景點之一。博愛特區前身為60年歷史的舊南京郵局老宿舍,為郵政協會所管理,經多年閒置,有人得標,將老舊的房子改成新穎的知名景點。 | 孫鈺涵 | 2021/9/24 下午 01:09:49 | |
8 | 網站名稱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網址 https://www.ner.gov.tw/news/5eb3de8b9098c200094a28cf 網站簡介 花蓮縣立宜昌國小改造老舊空間,將校園內原本雜草叢生的廢棄倉庫,重新粉刷、整理,衛生組長黃惠頴老師還從家中搬來沙發椅、咖啡機等,再將破舊木窗框改造成佈告欄,原本被師生遺忘的小屋,頓時變成文青風格的環保休憩站,成為全校師生的「秘密空間」。黃惠頴老師說,環保除了不浪費,也希望能夠一物多用、再利用,讓物品達到最高的價值,老房子本身就充滿了故事,與其讓它荒廢,加以改造之後,既能為師生增加一個活動的空間,又能落實環保意義。 校長李國明表示,這間小房子,以前曾經是廚房,後來又變成堆放雜物的倉庫,外面雜草叢生,早就被大家遺忘,經過老師的巧思改造後,現在成為校內師生的秘密基地,也讓小朋友體悟環保再利用的價值。 | 孫鈺涵 | 2021/9/23 下午 12:58:26 | |
7 | 網站名稱 花蓮最速報 網址 https://www.hsnews.com.tw/travelad/8969-%E4%BB%81%E6%84%9B%E8%A1%97%E8%80%81%E8%88%8A%E5%AE%BF%E8%88%8D%E7%BE%A4%E6%B4%BB%E5%8C%96-%E3%80%8C%E5%8F%88%E4%B8%80%E6%9D%91%E3%80%8D%E6%88%90%E8%8A%B1%E8%93%AE%E6%96%87%E5%89%B5%E7%BE%8E%E9%A3%9F%E6%96%B0%E 網站簡介 為活化花蓮市國有閒置土地,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與國產署花蓮辦事處成功促成花蓮市仁愛街菸酒公賣局舊宿舍案,有52年歷史的老宿舍,轉型成文創美食新聚落,進駐業者重新打造成為「又一村文創基地」,食物和建築都有濃濃眷村味。 | 呂季芳 | 2021/9/22 下午 05:16:53 | |
6 | 網站名稱 中央通訊社 網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102240269.aspx 網站簡介 花蓮市仁愛街一處荒廢20多年的菸酒公賣局舊宿舍群,經地方文創業者重新整修、活化,成為美食文創基地「又一村」。 | 呂季芳 | 2021/9/22 下午 05:12:05 | |
5 | 網站名稱 跳耀的宅男 網址 https://www.jumpman.tw/hualien-cafe-3012.html 網站簡介 這間檜木咖啡廳在花蓮又一村文創園區裡面,咖啡廳空間雖然不大但是窗外風景,很有感覺,而且這家花蓮咖啡廳對面就有停車場,非常方便,除了手沖咖啡,還有鮮果汁、養生老茶、花果茶 | 劉志恩 | 2021/9/22 上午 08:49:49 | |
4 | 網站名稱 花蓮邦 網址 https://hualien.cc/travel-%E5%8F%88%E4%B8%80%E6%9D%91%E6%96%87%E5%89%B5%E5%9C%92%E5%8D%80/ 網站簡介 「又一村文創園區」位於花蓮文創園區旁仁愛街上有一處荒廢20多年的舊宿舍群,也就是過去菸酒公賣局的舊宿舍,在這看似簡單的園區,藏著不簡單的秘密。進駐了多家具有特色的店家,以現代與過去結合,創造出全新體驗。 | 吳翊凡 | 2021/9/22 上午 08:31:06 | |
3 | 網站名稱 中時新聞網 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224004991-260405?chdtv 網站簡介 位於花蓮市仁愛街,已有50多年的菸酒公賣局老宿舍,經文創業者提出翻修整理,原本陰森老舊的房宿,轉身成了「又一村」文創美食療癒空間,有早年眷村的美食、也有客家加甜粥、外省臘肉,讓人有「重溫舊夢」的感受,花蓮市區精華路段有多處國有土地房舍,因年久失修,造成環境衛生隱憂,國有財產屬詳細盤點閒置空間與房舍,近年騰出土地提供提車場地以及文創空間運用。東服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國產署主任廖啟智昨走訪「又一村」文創園區,當地有8間2層樓房舍,為早年公賣局宿舍,1968年興建至今已達52年之久,閒置超過20多年,直到前年由文創業者撰寫計畫承租,經過約1年的籌備,轉身成了文創與美食園區。 | 吳翊凡 | 2021/9/22 上午 08:26:26 | |
2 | 網站名稱 蘋果新聞網 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224/UNAHCRFWZFF3ZIWXS6BPJXWKIM/ 網站簡介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與國產署花蓮辦事處,經2年多努力活化花蓮市區菸酒公賣局老舊宿舍,輔導業者進駐成立「又一村文創基地」產製多樣化文創商品,創造巷弄美食,成為市區新興熱門打卡景點。又一村村長朱淑慧說,剛接手時老舊宿舍屋況很差,她花了1年多的時間做安全補強、重拉管線,不僅保留原始建物外觀,又增添了許多小創意。 | 孫鈺涵 | 2021/9/21 下午 09:30:08 | |
1 | 網站名稱 聯合新聞網 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5274146 網站簡介 花蓮市仁愛街一處巷弄間有菸酒公賣局時期的老宿舍,閒置20年,如今有業者進駐,依原樣翻修,打造出的「又一村」,成為帶有濃濃眷村風味的美食新聚點。 兩排共8戶的連棟建物,屋齡超過半世紀,荒廢已久,活化前雜草叢生,鳳林眷村出身的「村長」朱淑慧向國有財產署爭取再利用,承租,花了一年多、上千萬元裝修,再現兒時生活的眷村風貌。 花蓮地區還有蠻多可以活化的地區,閒置房舍就有10幾處,未來會陸續媒合,提供舊房舍由文創團體規畫利用。 | 孫鈺涵 | 2021/9/21 下午 09:2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