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黑珍珠
專題名稱 | 餐桌上的黑珍珠 |
專題描述 | 研究動機 太魯閣族語mqrig、泰雅族語maqaw、賽德克語mao詞意為「山胡椒」,學名為Litsea cubeba(Lour.)Persoon,屬於樟科的落葉性灌木,樹型纖細,全株具有香氣,一般又習稱為木薑子、山雞椒、山蒼子。每年的6、7月是山楜椒採收的季節,山楜椒的美味連各種鳥類都會爭相搶食,這麼美味又營養的食材郤鮮為人知,所以欲探究山楜椒之創意料理,讓更多人品嚐它的美味。 研究方法 以調查法、訪問法、文獻探討法進行研究。 研究效益 透過文獻、資料收集與耆老訪問可以對山楜椒有更深的認識 透過調查法了解山楜椒的傳統與創意料理 透過專題研究經驗激發學生創生新的山楜椒料理 |
隊伍名稱 | 黑色奇蹟 |
指導老師 | 簡月美 任家葳 |
參賽學生 | 洪宇翔 田雨聆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譚國鋈+沈維君 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b39r66 ; 康健雜誌. beyond 描述 山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 為臺灣泰雅族香料「馬告」,果實帶有檸檬、胡椒及薑香氣及辛辣味,多為乾燥加工品。乾燥處理對山胡椒果實之香氣及抗氧化成分影響尚未明確;果實成熟度及產地對臺灣山胡椒之揮發性化合物及機能性成分影響之研究亦不多。本研究針對乾燥方式、果實成熟度及產地,透過分析其香氣組成、總多元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期望能暸解其對山胡椒果實之影響,找出能保留特色並有效率之乾燥方法。 馬告示原住民口中的「山林裡的黑珍珠」,國外廚師口中的「性感的味道」。部落耆老說:「馬告樹長出來,族人就不會生病了。」馬告是族靈的味道,是文化的根。 | 任家葳 | 2021/10/9 上午 09:38:06 | |
9 | 作者 陳映廷、許詩嫺 、岳修平 來源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描述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帶動農產品於網路行銷之興起,本研究旨於探討農業電子商務行銷廣告之視覺傳播 與敘事設計,以了解新興態農業行銷中所強調與傳遞給消費者的訊息。本研究以 Barthes 的圖像分析法則,針 對國內十一家主要農業電子商務平台上共 97 則之農產品廣告文本,進行文本分析,以了解農產品電子商務廣 告中的視覺傳播應用方法,及農業意涵之呈現。研究結果顯示電子商務中農產品廣告文本,主要以圖文並茂方 式突顯農產品品質之意涵,並呈現客製化銷售導向與具身土不二此文化概念之農業行銷傳播趨勢。本研究結果 發現的這幾項視覺敘事傳播策略與行銷傳播意涵,正反映當前農產品行銷如何解讀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之需求 與想像,及農產品電子商務行銷傳播之趨勢。 | 洪宇翔 | 2021/10/8 下午 07:00:28 | |
8 | 作者 羅英妃 來源 https://www.tss.gov.tw/ws.php?id=282 描述 所創立於民國前十七年,原稱「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改稱「台灣省農業試驗所」,直隸行政長官公署。三十八年改隸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八十八年七月一日隸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本所佔地145公頃,其中建築面積17公頃,主要建築包括行政大樓,試驗研究大樓及各種附屬建築等。農場面積128公頃,灌溉排水設施完善,為全國首善之農業試驗研究環境。 主要致力分為稻作、特用與雜糧作物、果樹、蔬菜、作物生理與逆境、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採後處理等七個研究室。主要業務涵蓋農、園藝作物之遺傳育種、品種改良、栽培技術改進、採後處理技術開發與應用、創新技術研發等應用性研究工作,復配合試驗設計、農業資訊及現代化科技來提昇試驗研究和作物生產效率與效能。 | 田雨聆 | 2021/10/8 下午 02:04:39 | |
7 | 作者 張瑋琦* 來源 https://www.rchss.sinica.edu.tw/TBMC/publish/publish.php?Sn=233 描述 介紹採食野菜是阿美族傳統的生活文化,野菜的知識原本在各地阿美族間傳承應用。山楜椒早期在還沒有成功移植人工培養時亦可稱為野生蔬菜。 2000 年以後隨著消費時代的成熟,原住民文化成為異文化體驗的對象,受到產量需求的影響,「野」菜逐漸向「蔬」菜的經濟生產體系靠攏,生產型式從非商業的勞動,演變為勞動力商品化。山楜椒也被媒體與食農專家發現,認為其功效很多元,過往只是部落族人家庭的日常小菜,經由網路的分享被許多饕客發現,也開始建議農夫大量種植或自己種植,加以推廣這樣的鮮為人知的美食。 | 簡月美 | 2021/10/7 上午 04:57:58 | |
6 | 作者 洪千惠 助理研究員 作物改良課 原住民農業研究室 來源 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2980 描述 前 言 根據美國香辛料協會所訂的定義:「凡是用來做食品調味的植物,都可稱為香辛料。」香辛料的種類很多,包括辛香香料 (spice) 與香草香料 (herb),辛香香料通常是指必須經過乾燥後才能使用的木本植物之樹皮、根莖或果實,例如肉桂、胡椒、花椒、八角等,而香草香料則是指含有香味的草本植物,其能新鮮使用也能乾燥用,例如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香辛料的使用及來源很多都是由國外傳入,不過臺灣也有屬於自己的原生香料,像是山胡椒、食茱萸及山肉桂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飲食中常用且重要的香辛料,十分具有原鄉部落特色。 結語與展望 山胡椒是原住民族傳統飲食中常用且重要的香辛料,全株皆可利用,具有高度經濟開發價值。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山胡椒生產仍來自野外植株的採集,人工專業培育生產僅有少數,要使山胡椒產業由野外採集進入人工專業培育的發展尚有努力的空間,首先要穩定種苗的來源,再來需建立經濟栽培生產模式,導入整枝修剪、肥培管理及病蟲害管理觀念,以提高果實產量及穩定生產,同時也需引進品質管理概念,提升原鄉部落農產業生產品質,山胡椒產業規模的擴大與穩定將指日可待。 | 簡月美 | 2021/10/7 上午 04:54:54 | |
5 | 作者 謝淵捷 詹蕙林 李耘陞 謝穎傑 謝沛軒 來源 http://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award/6/2014003.pdf 描述 摘要 根據我們的實驗結果,可以發現浸泡馬告樹枝的水溶液似乎真的有讓酒精濃度下降的功能。不過讓食用酒酒精濃度下降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加飲用水即可。常見號稱能解酒的東西,可能會讓身體比較快擺脫酒醉產生的不舒服感,不是我們實驗能夠探討的部分,稍嫌可惜。馬告種子水溶液、馬告種子對黴菌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我們覺得大家可以多利用這種天然且在地的植物來幫助食物的保鮮,不但味道清香,更有天然保鮮的能力。蒜頭比薑更有抑制黴菌的效果。 研究動機 馬告為台灣原生植物屬樟科小喬木,主要分布於台灣海拔 1000 公尺左右之山區,是泰雅族傳統的調味食品。早期利用馬告的種子來代替鹽巴的使用,不但味美且口感好,同時也具有保健養生的功效。夏天,族人上山工作會以葉子包飯糰防止食物腐敗;以果實搗碎泡水飲用,數小時後即可消除宿醉引起的頭疼、身體痠痛等症狀;作燉菜之時,經常會放入一兩片馬告葉調味或去腥。馬告是我們泰雅族的鎮山之寶,我們決定對馬告進行深入的研究,針對降低酒精濃度、抑制黴菌,兩大方向進行研究。 貳、 研究目的 一、 認識「馬告(山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oon」的特徵與分布環境。 二、 認識「馬告(山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oon」的用途。 三、 浸泡馬告種子、枝條、葉子的水溶液,加入酒中後是否可以降低酒精濃度。 四、 馬告是否有抑制黴菌的效果 結論 一、 光學式酒度計僅能用來檢測透明蒸餾酒的酒精濃度。 二、 馬告葉中含大量的膠質,搗碎後浸泡到水中,會使水溶液變得黏稠。 三、 根據我們的實驗結果,可以發現浸泡馬告樹枝的水溶液似乎真的有讓酒精濃度下降的功能。不過讓食用酒酒精濃度下降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加飲用水即可。常見號稱能解酒的東西,可能會讓身體比較快擺脫酒醉產生的不舒服感,不是我們實驗能夠探討的部分,稍嫌可惜。 四、 馬告樹枝雖然摸起來是乾枯的,但其實內含豐富精油,手折過後會很香,黏黏的。如果沾到指甲縫,縫裡面會變咖啡色不容易洗乾淨。 五、 觀察吐司上的黴菌,我們發現有些黴菌是黃色,有些是綠色,還有些是灰色、黑色,上面還長著許多菌絲體。我們噴灑的水溶液不但是逆滲透,而且還煮沸過。由此可見黴菌的孢子無所不在。而避免食物發霉的方法,除了添加具防黴特性的添加物外,最重要的就是讓食物保持乾燥。 六、 馬告種子水溶液、馬告種子對黴菌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我們覺得大家可以多利用這種天然且在地的植物來幫助食物的保鮮,不但味道清香,更有天然保鮮的能力。 七、 蒜頭比薑更有抑制黴菌的效果 | 簡月美 | 2021/10/7 上午 04:15:49 | |
4 | 作者 曾婕威。國立內埔農工。家政科三年級 陳采蓮。國立內埔農工。家政科三年級 涂陳真。國立內埔農工。家政科 來源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0/11/2010111215115228.pdf 描述 壹 ● 前言 原住民開朗的個性總帶給每個人歡笑聲不斷,加上他們的傳統文化都各具特色,他們的習俗 是祖先代代所相傳下來傳承給每個人,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原住民的傳統特色小吃,俗話說;[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反映著原著民的飲食文化,大都是仰賴採集和狩獵維生,靠著先人的 智慧去創造出一道道特色美食,至今流傳到現在依然未變,原住民特色小吃很特別,吃過一 次總會讓人印象深刻,其製作過程不禁讓人好奇,為何總是讓吃過的人一再回味呢?現代人 對於吃越來越注重養生與美味,在眾多美食競爭之下,要如何去發揚原住民的傳統特色小吃, 好讓更多人知道它的魅力所在,就讓我們一同去掀開原住民特色小吃的神秘面紗,並分享給 大家。 貳 ● 正文 一、 原住民傳統食物 原住民傳統食物是先人所傳下的美食,各族都具有其特色,每一族的傳統食物都不同,名稱也很特別,還沒嚐鮮就先被名字給所吸引,分別介紹原住民族群的主食及較特別的傳 統食物。 泰雅族 小米、玉米、甘藷 思模、打麻面 太魯閣族 香蕉糯米粽 賽夏族 栗、玉米、旱稻、甘藷 河欏、野花涼菜 布農族 小米、玉米、栗、芋頭、甘藷 小米飯、布農粿 鄒族 錮魚、竹筒魚 阿美族 小米、早稻、甘藷 阿里鳳鳳、石頭火鍋 卑南族 竹筒飯、以娜香飛 排灣族 栗、芋頭、旱稻、甘藷 奇拿富、初露客 魯凱族 小米、芋頭 阿拜、南瓜燒肉 達悟族 小米、芋頭、甘藷 飛魚湯、芋頭糕 邵族 刺蔥雞湯、奇力魚乾 噶瑪蘭族 小米、玉米、旱稻 糯米糕、習勞 四、如何去發揚原住民傳統特色小吃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食」這方面已不可或缺,且越來越著重養身,現今的美食已多數不清,要如何在眾多美食競爭中發揚傳統特色小吃,讓傳統特色小吃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位,是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其魅力及美味。在族群中,傳統特色小 吃是非常受歡迎的,但到了一般市面上極少數人知道它的美味,我們認為要朝以下兩個方向經營與推廣。 (一)創意改良: 可在傳統小吃中將食材做更換,改良它,例如:「石頭火鍋」的湯頭通常都放入魚肉、海、蔬菜類熬煮而成,使湯頭變的更鮮甜美味,而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身,換個食材我火鍋中加入一些中藥材,枸杞、人參等有益滋補身體的食材來做改良,也可將「奇富」、的內餡做成素食與葷食這樣人人都可享用到傳統小吃。既吃得到它的健康、創新保有傳統小吃原先的特色。 (二)精緻化: 除了將以上將食材改良外,我們把原住民傳統小吃精緻化透過網路和一般銷售來進行訂購,我們可納入各族原住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或是圖騰,做為原住民傳統特色小吃的外包裝也可加上原住民傳統的編織,讓光顧的顧客或是流覽商品的人眼睛為之一亮,而商品的獨樹一格也會讓大眾加深對它的印象,慢慢的打響知名度後,藉由這些顧客,做為商品最好的宣傳,讓原住民傳統特色小吃發揚出 | 洪宇翔 | 2021/10/7 上午 04:12:42 | |
3 | 作者 蔡本原 來源 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1012907&q%5B0%5D.f=KW&q%5B0%5D.i=%E6% 描述 筆者 2000年7月因學校課程需要,前往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實習,在一次機緣下隨隨同中心植物組的會彥學助理研究員到林業試驗所蓮華池分所學習野外植物辨識技巧,關於蓮華池的傳聞頗負盛名,聽說這兒是植物研究者一定要來朝聖的地方。 本期刊在第17.18頁有介紹山楜椒簡易分辦特徵、習性、療效及其觀察心得。 | 田雨聆 | 2021/10/6 上午 11:19:14 | |
2 | 作者 賀宏偉 南投縣福龜國民小學校長 /教育博士 王志軒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生 來源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4/free/19.pdf 描述 一、 前言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重要的生存行為,而人類的飲食涉及農漁牧業、經濟發展、全球貿易、環境保育、及健康衛生等眾多之議題。近年來由於全球人口增加,土地利用改變,加上極端氣候導致糧食歉收,糧食能源化、全球性糧食危機、食安問題,更突顯糧食充足與安全為各國須正視的議題(謝為任、謝為英2019)。日本於 2005 年頒布《食育基本法》,冀望透過立法重視食育與土地的連結(胡忠一,2016),美國農業部亦於 2013 年推動「Farm to school」計畫,新闢菜園於校園中(National Farm to school Network,2019)。而臺灣於 105 年起在諸多立委的積極擬具「食農教育法草案」(2017),希望推動「食農教育法」完成立 法,達成「推動食農教育、強化飲食與農業連結、增進國民健康及農業永續經營」等目的。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知識倍速創新與無國界競爭的時代;教育已成為世界各國提昇國家競爭力的利器(賀宏偉,2015),邇來世界各國開始展開全面性的「食農教育」,加強食農教育的全面扎根,乃是希冀藉由教育的力量為國家政府在食農教育與飲食安全面向奠立重要觀念根基。而臺灣近年來在頂新劣質油品事件,黑心豬油、毒奶精等食安風暴層出不窮,顯示出大眾在食品溯源把關及健康消費的知行上素養不足,除強化檢調單位的食安執行力外,筆者認為紮根飲食教育,提升食物的選擇能力,推動食農教育是當前不容忽視的「教育軟食力」。我國學校衛生法第十六條條文明示:「健康相關課程應包括健康飲食教育,以建立正確之飲食習慣、養成對生命及自然之尊重,並增進環境保護意識、加深對食材來源之了解、理解國家及地區之飲食文化為目的。學校應鼓勵學生參與學校餐飲準備過程」;因此學校如能結合發展食農教育,應能以教育的力量達成此目標。2019 年十二年國教甫於上路,多元的校訂課程乃是在地課程活化的指標,學校端若能整合社區特色農作及飲食文化,將可建構出具在地特色的食農教育校訂課程,實為重要的食農教育在地紮根之道。緣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食農教育之內涵、應用功能,分析其國小階段推動食農教育現況與挑戰;最後提出國民小學學校發展食農教育的行動策鉻,以供各校推行食農教育之參考。 | 田雨聆 | 2021/10/3 下午 01:43:08 | |
1 | 作者 陳永亮 來源 東華大學圖書館碩博士論文網路 描述 山楜椒是從砂卡礑部落(海拔1200公尺)摘取下來的。我們所食用以及做創意料理的山楜椒摘取的人是陳愛玉女士。 此論文以回憶和日常生活的角度,採取貧窮文化民族誌書寫方式,描繪3位太魯閣族居民於山上和山下的一日生活及其生命經驗。其中一位正好是陳愛玉女士。藉作者的書寫內容可以側面認識陳愛玉女士在山上的生活及其如何克服山裡不方便的生活條件的能力。 另外,作者於附錄紀錄了關於大同大禮的歷史。讓我們更能了解山楜椒種植的地方背到山下的距離是如此的遙遠,農夫視山楜椒為黑珍珠,從摘取到收成,又要背到山下給在山上讀書的孩子們,讓我們更珍惜手中的山楜椒。 | 簡月美 | 2021/10/2 下午 09:15:16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田雨聆 標題 我對部落農業的觀感 內容 看見了yaya長老的堅持,讓我了解到友善農法對於地球生態是如此的重要。在近年來地球嚴重污染的情況下,有機食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部落的農夫為了讓族人吃得健康、地球永續發展,所以堅持採用自然方式照顧,不用農藥,這樣愛護地球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yaya長老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遇到困難時,不退縮,求祖靈給她智慧與力量,讓她在生活不便的山上,用友善土地的方式照顧馬告,採收鳥類吃剩的果實,與自然生態和平共處,過程雖然辛苦不易,但一切都很值得。看見了yaya長老的態度,我也要向她學習擇善固執,用對的態度來做對的事情。 | 簡月美 | 2021/10/9 上午 09:31:15 |
9 | 作者 洪宇翔 標題 創意料理給我的啟示 內容 在這次的課程中,我們學到了一些馬告的創意料理,像是:馬告餅乾、馬告飲品以及馬告水餃,在老師帶著我們做的過程中,我發現同一種食材可以有很多料理方式,而且做出來的味道也截然不同,相同地,做事情也有很多種方式,要懂得變通,加些創意元素,就會有驚艷的結果。凡事不要一成不變,跟在別人後面做一樣的事,很難成功喔。我喜歡料理,所以有空時,我也要來做一些創意料理,讓家人和自己覺得生活很有味道,很有趣喔! | 洪宇翔 | 2021/10/9 上午 09:15:46 |
8 | 作者 洪宇翔 標題 訪談陳愛玉Yaya長老之收穫 內容 非常感謝Yaya長老,花了4 個小時的時間下山專程來接受我們的專訪。Yaya長老那種不辭辛勞堅持以自然農法的方法管理土地與栽種農作物的精神,相當令我敬佩。 第一次訪問就訪問到這麼具有名望、德高望重的耆老,有種莫名的壓力漫延在訪談的過程。之前也沒有受過任何談訪的技巧與訓練,我跟田雨聆講話有時候會有重疉與不協調,但是Yaya長老能夠耐心的回答我們的問題,遇到不清楚的提問,她還會引導我們回到問題的核心再給予豐厚的資料。 Yaya長老非常大方的告訴我們有山楜椒的知識,也鼓勵我們以後也能成為像她一樣專心做一件事,不要怕困難,堅持做對的事,大地與生命之主一定以善回應我們。最後帶著滿懷感激的心,依依不捨地與她道別。 原本山野教育有安排要去砂卡礑部落與赫赫斯部落,這樣我們就直接地Yaya阿媽的農莊實地走訪與看山楜椒園地,但疫情之後種種的因素暫時不能成形,我們期待下次有機會親自爬上去拜訪Yaya阿媽,並親自觀察到山楜椒本身與其自然的生長環境。 | 簡月美 | 2021/10/8 下午 08:35:28 |
7 | 作者 田雨聆 標題 山楜椒餅干創意料意心得 內容 我很喜歡吃餅乾,嚐過各種味道的餅乾,餅乾易有飽足感,我們試著把山楜椒滲入我愛吃的餅乾裡,我從網路搜尋製作餅乾的作法。我們在老師的家製作,體驗到做手工餅乾,有一件事是比較苦,就是收拾,因為奶油油脂性高,常常要不斷洗手才能接續做下一步驟,其他的工具也是一樣要清洗與收拾。但快樂的地方有二個,一是秤材量的時候我覺得很專業,1g、2g的計算不能多也不能少,那種必須精準的感覺非常令我愉悅,二是出爐的那一刻,看到油亮分明的餅乾,熱呼呼的放在手上,老師容許我們先吃幾片來嚐味道時,我覺得好開心也會非常有成就感。覺得那個「苦」是值得的。 隔天,我們把清香營養的山楜椒餅干帶去學校讓全校老師與班上同學品嚐,他們吃下口裡說出的感覺與我一樣,皆大讚好吃,事後那些吃過的人還一直問我們還有沒有,還要不要做...,可見我們的用心可以從他們吃的歡愉能有對等的回饋。 | 田雨聆 | 2021/10/8 下午 08:03:09 |
6 | 作者 田雨聆 標題 專訪陳愛玉Yaya長老 內容 今天就要去訪問了,好緊張喔! 雖然訪談問題之前都是一起整理出來的,且都有看過並示演,但在攝影機前我還是很緊張,怕態度不夠好,怕音量不夠大,怕不夠熟,怕寫得不夠快,怕講太快或者慢,結果訪談中確實有出現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的情形。還好老師和陳愛玉Yaya長老都願意等我們,就算問得不夠好,大人們都能給予機會重新問一次,使得我們最後蒐集到的答案非常的豐富。 最後,為了答謝陳愛玉Yaya長老,我們特別現泡之前班上票選最多人喜歡喝的山楜椒冬瓜茶調飲給她喝,她喝過之後立刻回應好喝好喝,讚許我們很有創意,我真的是太高興了。 | 田雨聆 | 2021/10/8 下午 07:47:05 |
5 | 作者 洪宇翔 標題 台灣原住民飲食植物圖鑑 內容 台灣氣候一年四季如春,也有很多高山峻嶺,從小我就一直住在花蓮縣偏鄉地區加灣部落,我的母親是砂卡礑部落遷移下來居住在太魯閣閣口的富世村民樂社區,她常常帶我回她的未遷移下來前的砂卡礑部落玩。每次回家都必須用雙腳走4個小時,一路上遇見各種不同的植物野菜,我只知其中幾樣,還有好多植物我們都說不出牠們的名字,能不能吃、有何功效。但我看到這本書之後,我也漸漸發現幾個在回家的路上常見植物的名稱。圖大又多樣。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書籍。 | 洪宇翔 | 2021/10/8 下午 07:16:23 |
4 | 作者 洪宇翔 標題 馬告國家公園 內容 馬告國家公園位在雪山山脈的棲蘭山區,馬告一詞在當地是山胡椒的意思。國家公園內有許多扁柏和小紅檜,因為山區位在中高海拔的山區,所以有許多紅豆杉、台灣杉、巒大杉,讓馬告國家公園在生態演化上具有指標地位。 | 洪宇翔 | 2021/10/7 上午 06:23:37 |
3 | 作者 洪宇翔 標題 馬告與醫療 內容 太魯閣族人的草藥品種非常繁多,我們的廖守臣祖先非常辛勤地在部落奔走,為後代子孫留下珍貴的草藥文獻。馬告的功能可以用來治療頭痛,將其榨汁與生薑混合,可以拿來煮湯,驅寒顧胃。馬告的葉子可以煮水泡澡,治痱子又可消暑,嫩芽可以拿來泡茶喝,對身體很有幫助。 | 洪宇翔 | 2021/10/7 上午 06:06:30 |
2 | 作者 田雨聆 標題 原住民的野菜 內容 族語老師說:原住民的野菜有很多品種,各各野菜的味道及功用也不同。例如:馬告具黑胡椒、老薑、檸檬的味道,所以很獨特,人們可以拿它來和肉類烹煮,去腥味;馬告的功能可以治風濕、胃痛、消腫,消暑治痱子,功用十分多元。 | 田雨聆 | 2021/10/7 上午 05:55:14 |
1 | 作者 田雨聆 標題 多元的馬告料理 內容 我讀了<<原住民族風味健康養生創意美食>>這本書後,發現馬告的用途還真多元,除了族語老師帶我們做的馬告餅乾、馬告飲品外,還可以拿來做菜,像是:馬告香腸、馬告醃肉、馬告火鍋......等等。我覺得馬告這種植物對人類的身體很有益處,可以驅寒也可以健胃,你們也來嚐嚐看喔! | 田雨聆 | 2021/10/7 上午 05:44:13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不談創意料理,老祖宗用心傳承一甲子滋味 網址 https://ankemedia.com/2018/13229 網站簡介 我們在消費高漲的時代中,不該喜新厭舊,因為我們發現民間仍有值得推廣的老派料理精神 銀翼餐廳近十年因各種美食評鑑之緣故,再度活躍於美食舞台上,也促使許多原本不知曉的客人前往嚐鮮,而對熟客而言,榮譽只是錦上添花,又因曾服侍過先總統,亦可視之為御廚、御膳房。銀翼固執的個性,六十年來如一日,未曾改變也不想改變,餐廳裡一眼望去大多是六十歲上下的死忠顧客,年輕客人並不多見。銀翼的菜譜不會變也不必變,傳統就是其精神所在,在這裡不談創意料理,所有的創意老祖宗早已完就。 | 田雨聆 | 2021/10/8 上午 11:20:45 | |
9 | 網站名稱 心智圖軟體 網址 https://gitmind.com/app/template?lang=tw 網站簡介 GitMind是一款全能且免費的心智圖軟體,在電腦和手機上都能暢享思維碰撞體驗。兼顧極簡和美觀,服務於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讓每個人、每個組織都能綻放思維之美。 本組把研究方法的研究架構以心智圖的方式來呈現,從表圖中能夠一眼看出我的整個研究的過程與內容,此心智圖也可以立即反應我們可能有遺漏不足的地方。 | 田雨聆 | 2021/10/8 上午 11:15:27 | |
8 | 網站名稱 為黑暗部落點一盞燈:區域小型發電廠的實踐 網址 https://tncomu123456.wixsite.com/actionfornature/untitled-cyfu 網站簡介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境內有兩個遺世獨立的部落,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約1000多公尺高的山上,族語名叫Hanukuady與Skadang,是太魯閣族中的兩個部落,中文名為「大禮部落」及「大同部落」,合稱「同禮部落」,舊稱砂卡礑。 過去七十年來,這裡的族人過著沒有電力的生活,因而也被稱為黑暗部落。日落後,只能依靠燭光和頭燈來煮飯、洗澡,後期雖有發電機的使用,但發電機也帶來噪音汙染,而且在2014年4月流籠斷掉後,族人必須自山下走六至七個小時的路程,用人工把汽油背運上山。 陳愛玉yaya長老自小就居住於此,也是種植山楜椒的地方。此地目前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範圍。 | 田雨聆 | 2021/10/8 上午 10:25:29 | |
7 | 網站名稱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網址 https://ethics.moe.edu.tw/files/demo/demo_u23/index.html 網站簡介 研究者在寫作學術論文時,為了加強自身論述,往往需要援引他人的論述、數據或圖表等資料。然而,當所引用之內容為著作權法保護之對象時,研究者該如何正確引用他人著作以適當彰顯他人的原創性,並避免侵權,即成為重要問題。本單元介紹著作權法中關於引用的相關規範,以避免研究者日後進行論文寫作時,侵害他人著作權並違反研究倫理而不自知。 | 田雨聆 | 2021/10/8 上午 09:28:55 | |
6 | 網站名稱 馬告料理特輯 I 『馬告鹹豬肉減鹽版』原住民的山胡椒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Q304E1Yi0 網站簡介 馬告的味道非常特別,帶有一點檸檬香茅,但是因為用量不多,加上馬告吃到後面會有一點味覺疲勞不會到很濃郁,所以建議就不要再放白胡椒跟黑胡椒了唷!不然可能會被搶味感覺不到馬告。 🔹馬告鹹豬肉食譜: 豬五花 1斤 八角 2小顆(碾碎) 馬告 1茶匙(碾碎) 肉桂粉 1/4茶匙 鹽巴 1茶匙,喜歡鹹一點可用2茶匙以上 醬油 1大匙 砂糖 1/4茶匙 高粱酒 1大匙 蒜頭 適量,喜歡蒜味重可用蒜泥 1. 八角和馬告碾碎後將所有材料均勻塗抹醃製五花肉上。 2. 密封冷藏6小時或隔夜入味。 3. 電鍋蒸40分鐘後取出切片即可享用。 Tips: * 沒有肉桂粉可用五香粉,但我比較喜歡只有單純淡淡肉桂粉的味道。 * 沒有高粱酒可以改米酒,但是高粱酒會香很多,豬肉蒸熟後酒精會揮發掉,若有小朋友擔心的話就改米吧。 * 醃製入味後如果沒有要馬上吃,可以分裝密封冷凍起來,要吃的時候從冷凍庫拿出來退冰蒸熟即可。 | 簡月美 | 2021/10/7 下午 05:52:51 | |
5 | 網站名稱 探索米其林指南 網址 https://guide.michelin.com/tw/zh_TW/article/features/5-taiwan-aboriginal-ingredients 網站簡介 台灣官方認定的原住民共有16族,多分布於花蓮、台東、南投、嘉義一帶。原住民的食、衣、住、行全仰賴自然,他們運用傳統智慧、累積經驗,在山區採集、耕種,更保存不少植物原生種子,這些源於在地風土的食材,全成了料理的創意來源。 刺蔥 刺蔥如其名,背面的確有刺,因此俗稱為鳥不踏,主要食用部位是它的嫩葉。它有強烈而獨特的香氣,與花椒、薑,並列三香。刺蔥葉本身有著類似混合了檸檬、香茅與花椒的香氣,原民將其塞進魚肚裡用以去腥,並增添香氣,也很適合用來燉雞湯。 除了濃烈香氣,刺蔥的營養價值也很高,膳食纖維是地瓜葉的五倍,1/3碟更與一杯牛奶的鈣含量相當,更有甚者,刺蔥自古以來就為中醫藥用,從樹皮、果實、葉、根都有不同藥效。 Alex從傳統得到靈感,在烹調魚的時候,會將刺蔥製成青醬予以搭配,或是切碎了加進橄欖油淋在烤好的魚肉上,刺蔥葉的辛香會因高溫快速滲入魚肉;Alex也會使用刺蔥籽,刺蔥籽的辛香味沒有嫩葉顯著,反而帶有丁香、檸檬、茉莉的香氣,曬乾時氣味更為明顯,他把刺蔥籽用於甜點,例如將鳳梨醬加入了刺蔥籽,增添特殊香氣。 馬告 馬告在近幾年,成為台灣西餐主廚、海外來台主廚的最愛,不少人都發現它的香氣獨特。 馬告也被稱為山胡椒,是台灣的原生種植物,生長幅員遼闊,從山區100至1500公尺海拔處都可能出現。泰雅族、賽夏族最早使用馬告入菜,原民也會將其搗碎,泡水飲用緩解宿醉;它的果實翠綠,曬乾後則呈黑色,帶有濃重的薑、香茅的香氣,再平淡的食物加入點馬告都能增添驚喜。馬告花則在春季開花,為鵝黃色,同樣也富有香氣,適合入菜。 Alex說,馬告就是胡椒,因此畫龍點睛、妙用無窮。他將馬告拿來煉油、調味、混合其他香料做為燒烤用的綜合醃料,從前菜、主菜到甜點,肉類、魚類到巧克力,幾乎任何菜色,用上一點馬告都不為過。「馬告本身有很重的薑味,再加上一點白胡椒、八角和花椒,綜合起來就是馬告的味道。它本身就是一個擁有複雜香味的綜合香料,幾乎任何食物都可以搭配,都可以實驗看看。」 土當歸 山當歸(或稱土當歸)多分布在台灣中央山脈海拔約1800公尺至2800公尺山區, 整株從根、莖、葉都能食用,根、莖更能藥用;嫩葉本身香氣濃郁,被原住民用以入菜,像是用來炒蛋,也多半用以煮湯。 Alex說,土當歸的氣味獨特,有時他會用炭火加上土當歸一同燻烏骨雞,讓雞肉帶有當歸的特殊香氣;或是將其乾燥後做為香料,與其他香料混合作為綜合香料。 土肉桂 土肉桂是台灣特有的闊葉樹種之一,位處400至1200公尺的低海拔區域,1980年代就被視為肉桂的替代品,其樹皮與枝葉的精油含量高,葉部更比皮精油含量高出五倍。比起進口肉桂多為乾燥樹皮,台灣較傾向使用葉部,其含有豐富的肉桂醛具有殺菌、防腐的功效,也可拿來煮湯、泡茶、做甜點。 Alex多半使用土肉桂葉與土肉桂籽入菜,後者帶有接近茴香的香氣、也帶有類似胡椒,微微的辛辣,用以醃製山產如鹿肉、山羊肉等,能為肉類帶來難以言喻的層次與香氣。 大葉楠果實 大葉楠是台灣特有的低海拔闊葉樹,多半生長在溪谷地陰溼地,它的樹皮為線香與蚊香的原料,果實為球形的漿果,松鼠、鳥類等會將其作為食物,而魯凱族因此發現果實可食,但最佳食用方式則是將其曬乾後研磨,為食物提鮮,當作「味精」使用最佳。 Alex說,磨碎後的大葉楠果實粉末,有微微的杏仁香氣與類似海苔的鹹味,醃豬肉的效果非常好,他也會將其與馬告等香料混合作為綜合醃料,在燒烤肉類時使用。 | 田雨聆 | 2021/10/4 上午 07:26:30 | |
4 | 網站名稱 thenewslens_logo關鍵評論 用台灣香料「馬告」打敗18國代表,陳耀訓在世界麵包大賽奪冠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821 網站簡介 thenewslens_logo關鍵評論想讓你知道的是 24日於法國舉辦的世界麵包大賽,繼上一屆麵包師傅陳永信獲得總成績第一名後,今年再度由台灣選手陳耀訓奪得第一名。用台灣香料「馬告」打敗18國代表,陳耀訓在世界麵包大賽奪冠。 據《蘋果》報導,對於在比賽中取得佳績,陳耀訓表示,今年的參賽隊伍比去年更多,為了讓評審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特地將味道調整得較為濃郁,例如使用原住民的香料「馬告」 註更多「馬告」是原住民料理中常見的香料,味道融合辛香和檸檬、柑橘香氣,近年來許多高端料理紛紛使用「馬告」調味。台灣目前沒有大規模商業化種植「馬告」的地區,多為野生採集,亦可提煉精油、製作手工肥皂。搭配鳳梨,凸顯風味但不會太膩。他也強調,台灣有許多食材都很棒,這次比賽就以台灣食材為主軸,運用了馬告、鳳梨、芝麻、荔枝等。 | 田雨聆 | 2021/10/4 上午 07:16:16 | |
3 | 網站名稱 世界衞生組織 -- 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7ZH18Fcrg 網站簡介 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1.保持清潔,防止污染 2.生食分開 3.徹底煮熟 4.在安全的溫底下保存食物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我們所選擇的食物要有具有一定的食品安全概念。 | 洪宇翔 | 2021/10/3 下午 05:03:13 | |
2 | 網站名稱 【產銷履歷】#產銷履歷繪本電子書-吃貨大偵探 網址 https://ebook.afa.gov.tw/afa/child4/?fbclid=IwAR0MSuup4l6HX8WSiovIYJx8ZRQQnxGltw9lY-_ZJ7ndRkybTzbssQ7XDo8#p=24 網站簡介 暑假不無聊! 爸爸媽媽小朋友一起看過來 吃貨大偵探 班上要辦同學會 慧慧和阿智到超市採買食材 發現架上有些蔬果的「標籤」好像不太一樣? 這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繼續看下去 https://ebook.afa.gov.tw/afa/child4/#p=1 政府積極鼓勵學校午餐選用有驗證標章的食材 其中一項標章就是 產銷履歷標章 一起翻開電子書 認識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是什麼吧! | 田雨聆 | 2021/10/3 下午 04:22:45 | |
1 | 網站名稱 東台灣食通信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beruineasterntaiwan/videos/10217115638108799 網站簡介 《東台灣食通信》 品嚐來自東部的生猛滋味,同時暸解農友的人生哲學,在這快速消費的時代裡,以味蕾牽起都市和鄉村的連繫。三個移居宜蘭南澳的年輕人,2017年開始行腳於太平洋海岸與花東縱谷間,挖掘在嚴苛環境中認真活下去的生產者及食材,將烈日、海風與群山所交織孕育出的風味故事,送到消費者的餐桌前。 本次整組人都爬山去拜訪陳愛玉女士,也親自了解自然農莊的種植環境,下山之後,製作影片分享給喜歡綠色天然食物的饕客們。 | 田雨聆 | 2021/10/3 下午 02:2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