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彼憶(Biyi)」談太魯閣族人的集體記憶
專題名稱 | 從「彼憶(Biyi)」談太魯閣族人的集體記憶 |
專題描述 | 我們都是原住民,但對於自己的文化所知有限,隨著社會變遷,許多的文化都被我們給遺忘了,想藉由這次機會,透過「部落工寮」來更加了解我們族群的文化,之所以會選工寮,「工寮」是我們生活的日常,用來養雞、養鴨和養狗的地方,但似平凡且日常的空間,蘊藏著豐富且寶貴的傳統文化。我們想透過實地考察與訪談,除了瞭解工寮的形式與功用外,更希望從中對原住民文化有更深的體悟。 |
隊伍名稱 | 太魯閣四劍客 |
指導老師 | 羅崇禧 游苡汝 |
參賽學生 | 潘庭翊 林姿穎 葛郁玟 吳慧欣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葛郁玟 標題 探討與研究心得 內容 透過這次的小論文,我真的學到了好多好多,從我當初想到的,原本只是單單養雞的工寮,現在卻是個文化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房子,當我在訪問每一位受訪者時,他們的堅定眼神與他們說話的內容,我都能感同身受,而且很快就能懂了,我在裡面最喜歡的工寮就是沈主任的工寮,因為他的工寮地理位置非常好,在工寮的後面是一條小溪,在工寮前就是一座高大的山,能與山親近,能與溪親近的工寮我最愛,而且工寮里非常的溫暖,夏天可以聽蟬唱歌,也可以聽水翻動石頭的聲音,冬天可以在自己的工寮燒木柴、烤火取暖,當時去訪問沈主任時,他也有燒木頭,那個木頭的香味完完全全包覆在工寮里,這讓我回味到小時後的我,冬天時,我的家人會去烤火,而我也會跟他們一起烤火、一起聊天,當下的感受非常的溫馨,可是現在已經很少這樣了,大家都出去求學與工作,較少會回自己的家鄉,而這些只是我的小小回憶而已。 我是一個很喜歡鄉下的人,我很喜歡大自然,我也會想要去更加認識自己的故鄉,真的很需要被關注,一樣身為原住民的我,我會拼進全力去更深入的了解我們的文化。 | 葛郁玟 | 2021/10/7 下午 09:39:29 |
9 | 作者 吳慧欣 標題 探討與研究的歷程 內容 非常幸運能來到本組一起參與這次的小論文比賽;雖然只有短短2星期的時間做整個論文的任務,可是這2個星期我也過得很充實。 首先第一個禮拜,我們開始搜尋文獻、資料,後來就約了Apyang Imiq做訪談,訪談結束後去參訪了組員家的工寮,再回到學校整理訪談的內容、問題,由那次的訪談,我了解到以前的工寮是用竹子、木頭、黃藤…等等材料搭建的,還有工寮裡擺在中間的石頭是一個家庭的象徵,而現在的工寮大部分都現代化了,不管是材料上、族人對它的定義上,都有許多的改變。 第二個星期,也就是昨天,我們去阿俊主任的工寮訪談,到那裡的第一感覺,是很隱密、很靠近山的工寮,進到工寮裡,我聞到了一股烤木頭的香氣,原來是主任在燒柴,在訪談的過程中,主任表示,這間工寮,是他和父母之間的連結,以前生活的回憶,他在那裡學會了打獵、做陷阱、種田…等;他也分享了在這間工寮他會看書、他的兒子會在那裡尋找作畫的靈感,感覺非常的放鬆;在底下的地也會種植綠竹筍,吃到它就會勾起與父母的回憶,也可以拿出去賣,這也能當作它的經濟價值,對於是否要保留這間工寮,主任極力強調這是需要的,這不僅僅是他與父母的連結,還是保留前幾個世代流傳下來的器具、用品。 總結這2個星期與組員們一起做論文的心得,我深深的了解「工寮」這個東西的用途、由來、以及它的價值,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漸漸流失,而族人也慢慢意識到,我們想把傳統的東西繼續延續下去,自己族群的文化,需要好好的保留。 | 吳慧欣 | 2021/10/7 下午 09:37:04 |
8 | 作者 林姿穎 標題 做探討與研究的歷程 內容 剛開始被老師與同學推薦去做小論文,原本以為是寫作文,所以再決定要不要參加小論文時還蠻猶豫的~結果去找校長後才發現要做報告和後面關於報告這研究的比賽,因為國小時參加過~大概知道怎麼做,而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忙著其他課業,同學突然和我說時間不多了!我蠻緊張的,因為都沒去找校長,不過我們在兩個禮拜內做完,還蠻佩服隊裡的隊員!這段期間也學到很多,不只是工寮文化,還提升了我和隊員的感情與默契! 兩個禮拜內做訪談和處理問題,以及做報告,回到家先趕快做小論文的東西後就做功課,這段時間也很緊迫~現在做完了,就可以慢慢的期待初選,也希望一切順利,更希望初選過後的報告更好!這段時間也辛苦隊員與校長了。 | 林姿穎 | 2021/10/7 下午 08:31:34 |
7 | 作者 潘庭翊 標題 做探討與研究的歷程 內容 在這次的論文我學習到很多,從剛開始的主題也是想了很久才想到,當初以為校長不要我們了,結果我們還是被留下來了,剛開始我們還懵懵的,還不知道要怎麼進入內容,知道校長給了我們一點方向,才知道怎麼去做,雖然只有兩週的時間但是我們還是努力的把論文完成,中間我們用了一週完成田野調查一週討論怎麼寫論文,沒想到在兩週短短的時間把那麼多的東西寫完做完,我非常感謝隊員幫助、鼓勵,讓我感到驕傲,希望能進入複審然後在得到第一名。 | 潘庭翊 | 2021/10/7 下午 07:07:17 |
6 | 作者 潘庭翊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星期我和隊員們去了支亞干部落訪問部落的年輕人 Apyang哥哥 關於「工寮」的問題,他和我們分享了他小時候的故事,訪問時Apyang哥哥講了一件常驚訝的事,就是她非常喜歡工寮,因為家中不能做的事在工寮幾乎都可以做,我以為工寮裡是非常嚴肅的。之後Apyang哥哥就帶我們去部落裡的工寮,裡面非常乾淨,在裡面和他聊了非常多,因為我們還有其他更多的是不然我還想繼續聽他講故事,後來我們去了山上看其他工寮,上去時突然下雨,幾乎都沒有人在工寮居住,剛好一位隊員家有工寮,我們就去她家的工寮,那個工寮超大,有很多傳統的獵槍、農具。 | 潘庭翊 | 2021/10/2 下午 03:19:22 |
5 | 作者 吳慧欣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2021/10/1星期五 今天下午,我與組員們還有校長一起去西林拜訪Apyang ,我們問了他幾個與「工寮」有關的問題,之後我們就去看了西林村村口的工寮,Apyang 和我們說這間工寮裡頭的擺設、物件等等,當我一進門,是先看到滿地的乾玉米,他跟我們說這些是拿來生火的,裡面還有燻乾食物的架子,既能吊在屋頂上,還能架在牆邊;下一個地點是去了組員-葛郁玟家的工寮,裡面就比較像Apyang 所和我們講的一個「小家」的概念,有雞寮、房間、廚房……等等;從這次的田野調查中,我更加了解了工寮的用途、過去現在工寮的差別,這也讓我們的論文能有更多的資料可以研究、探討。 | 吳慧欣 | 2021/10/1 下午 09:27:13 |
4 | 作者 林姿穎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前往西林發展協會找Apyang以前很期待去訪問與參觀~因為自己很少接觸到工寮,在過程我也很專心的聆聽,而且我覺得這樣也可以練習以後怎麼去記錄與整理東西! 經過訪問,我們知道了一些工寮的母語,比如山上的工寮(太魯閣語:Biyi dgiyaq )與田地工寮(太魯閣語:Biyi rudux)。 訪問中也知道Apyang小時候也會去工寮玩,而且在家中有限制,但在工寮可以隨心所欲。 工寮是我們族群文化,我們好奇工寮也對它熱情的探索,訪問完。 也去同學家的工寮,看了也覺得我也想要一個工寮~生活起來也非常有以前的感覺~想起來也覺得非常有趣!!透過訪問,我也對工寮有了解了~ 今天也以買冰吃的方式結束訪談!也謝謝校長陪同我們一起訪談~希望以後還能繼續探索類似的訪談><! | 林姿穎 | 2021/10/1 下午 03:47:37 |
3 | 作者 葛郁玟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去訪談,首先我們去了協會訪問Apyang 哥哥,在其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工寮的知識,我們把每個人想問的問題都一一列下來,去訪問Apyang哥哥,訪問完後,Apyang 哥哥還帶領我們去了一個算傳統的工寮,他說現在的工寮不像以前那樣了,現在的工寮大多數都用鐵皮、水泥…之類的東西,以前則是用木材、竹子、芒草、黃騰,也算是一種族群遺失的東西,在Apyang 的訪談中,有說到現代工寮與以前工寮,Apyang 哥哥帶領我們去了以前用竹子與木材做的工寮,裡頭有許多以前族人生活會做的東西,比如:燻肉的架子、可用來起火的曬乾的玉米等… 最後我們去了我家的工寮參觀,我家工寮算是一種現代化的工寮,裡頭就有一些打獵的用具,和物農的工具。 今天蠻開心的,能學到很多關於工寮的東西,而且也增加我對工寮的興趣,雖然今天沒訪問到村長與部落耆老,但在明天,會有一個工寮落成的儀式,叫「殺豬儀式」這算是跟祖靈的一個溝通,希望祖靈保佑,其實還有更多關於工寮文化的事物,等著我們去了解呢! | 葛郁玟 | 2021/10/1 下午 03:39:48 |
2 | 作者 潘庭翊 標題 重新統整訪問問題 內容 經過隊員們一起討論我們又重新挑選了幾個比較有意義的問題 1.什麼是工寮? 2.工寮是做什麼用的? 3.山地跟平地的工寮有什麼差別? 4.妳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到工寮? 5.工寮對於你而言,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或情感? 6.從過去到現在,工寮有什麼變化嗎? 7.現代化的社會,工寮需要繼續存在嗎?工寮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8.對於工寮的保存與傳承,未來還有什麼計畫? | 潘庭翊 | 2021/9/28 下午 08:55:45 |
1 | 作者 葛郁玟 標題 聯繫Apyang Imiq哥哥過程 內容 昨天下午放學後,我們小組和校長留校一起討論訪問對象,在其中,校長有說到一位也是在研究部落工寮的哥哥,名叫「程廷 Apyang Imiq」,當時我們透過網路去了解那位哥哥是誰? 後來我們看了照片才知道,原來那位哥哥就跟我們是同一個村落了,而且家也離不遠。 我們是怎麼聯繫到「Apyang Imiq 」哥哥的呢? 我有個姑姑跟「Apyang Imiq」哥哥是同事,我透過她去約到了這位哥哥,在討論中,我們小組一起想到要訪問的問題。 如: 1.工寮的功用是什麼? 2.你知道西林共有幾個Biyi嗎? 3.如果你有一個工寮你會在裡面做什麼? 4.當初你為什麼會想要建造工寮?做工寮時你在其中有學習到什麼? 5.做工寮的材料要用到什麼? 6.你現在會想要去工寮生活嗎?為什麼? 7.當初是怎麼了解的工寮的? 8.山上跟平地的工寮有什麼差別? 9.工寮對於你們的文化價值是什麼? 10.當時921大地震時部落工寮有多大的傷害?又是怎麼把它修復回來? 11.在工寮裡,都放些什麼? 12.對未來的工寮想要什麼的發展? 以上就是我們在聯繫「Apyang Imiq」哥哥的過程,與我們討論出來的問題,希望在這禮拜能獲得更多關於「biyi」的相關資訊。 | 葛郁玟 | 2021/9/28 下午 05:56:22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s://www.dmtip.gov.tw/web/index 網站簡介 關於原住民各族群的介紹,資料很豐富。 | 吳慧欣 | 2021/10/5 下午 03:50:57 | |
9 | 網站名稱 外交部新南向政策資訊平台 網址 https://reurl.cc/2oWoN4 網站簡介 〈激盪部落多元樣貌 兒路創作藝術工寮〉 這是一篇雜誌專訪,報導著太魯閣族藝術家東冬.侯溫創辦的兒路創作藝術工寮,在花蓮銅門爬梳部落的歷史,蒐集古謠與神話,透過藝術家駐村與部落工藝激盪新的火花,實驗一條引領部落走向未來的路。 | 吳慧欣 | 2021/10/5 下午 03:15:10 | |
8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網址 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9&TA_No=1&T_ID=173 網站簡介 不只是各族群的介紹,還深入到各部落,以我們居住的支亞干部落【Ciyakang】為例,網站上寫著:「日據時期當年此地為平姓頭目卡老哇旦獵區,發現支亞干溪源流狀似倒臥大樹洞,乃譯稱拉恩哈戈垕柅(樹洞)亦為地名(支亞干)之由來。光復後民卅五年,國民政府依行玫區將知亞干部落正式定名為西林村。 現有四三○餘戶一千七百餘人口,百分之九十七均係原住民泰族太魯閣群共分十二鄰。其中第十至十二鄰部份以溫姓兄弟(白當老干、比少老干)因獵區而由木瓜溪上游(目格目給矣)處最早遷移而分佔清水溪二山頭並同佔甲台地而居住,再卓、蘇二姓係由棧山移見晴山再轉入之,另莊姓由秀林鄉大同大里山遷移見晴山而轉入本村。 第九鄰以鄧姓為主,早期由立霧溪上游移至現今已變為知亞干溪床的原鐵路橋段為界而上三百至五百公尺處,光復前民廿年代逢災而移入現址或分散至第一鄰而居。第八鄰以潘梁宋薛姓氏居多,亦隨溫姓之後而由分由三棧、木瓜二溪上游移入。第七鄰至第二鄰以平張黃陳林趙謝姓氏居多,其中更以張黃居全村為最,以上族人據初由平姓頭目卡老哇旦為當年奉日軍之命率民由立霧溪上游各部落移入。 | 林姿穎 | 2021/10/1 下午 05:02:20 | |
7 | 網站名稱 太魯閣國家公園 網址 https://www.taroko.gov.tw 網站簡介 網站中有關於太魯閣族及文化的簡要介紹。 | 潘庭翊 | 2021/10/1 上午 09:17:58 | |
6 | 網站名稱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 網址 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 網站簡介 闡述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之相關政策,並且梳理過往20年社區營造在臺灣的發展歷程,讓社區通網站使用者能夠了解實際的執行狀況及政策的發展脈絡。 | 游苡汝 | 2021/9/29 上午 08:57:23 | |
5 | 網站名稱 我長在打開的樹洞|ALANG CIYAKANG│支亞干部落 網址 https://apyang1217.blogspot.com/ 網站簡介 《我長在打開的樹洞》一書作者Apyang Imiq的個人部落格,關於「彼憶」的資料非常豐富 | 葛郁玟 | 2021/9/27 下午 02:18:34 | |
4 | 網站名稱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iyakang/ 網站簡介 西林社區發展協會的臉書專頁,裡頭有關於支亞干部落大大小小的事 | 葛郁玟 | 2021/9/27 下午 02:12:49 | |
3 | 網站名稱 上下游 網址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7760 網站簡介 Biyi-彼憶•工寮 「Sapah是太魯閣族語的家屋,Biyi則是工寮,兩者都是人為施造後形成的建築空間。從形式上難以判斷,當代有些Biyi蓋得比Sapah還現代還豪華,有電視、冷氣、冰箱和沙發。因此,族人依照空間的共居關係來定義,家人一起生活的地方叫Sapah,Biyi則是上山打獵,或務農工作休憩、飼養豬雞的場所。」 「Biyi像是農業生活的具體象徵,是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鏈結。農人的日常時間大量地累積在農地,辛勤的勞動流下汗水後,讓自己在農地裡舒適的休憩,成為一件重要的事。」 「其實以前山裡很熱鬧,有很多的Biyi,大家走路上山,看到Biyi有人就過去聊天吃東西,一路上吃吃喝喝,現在有些老人死掉了,孩子沒有上來工作,Biyi就被雜草吃掉了。」 | 葛郁玟 | 2021/9/27 下午 02:03:51 | |
2 | 網站名稱 大學PLUS 網址 https://ntuplus.ntu.edu.tw/?p=1774 網站簡介 工寮,作為多重社會意涵的空間 在跟著部落長輩走訪山林的過程中,Apyang老師發現「工寮」不僅是不斷被重複看見的空間,同時也是針對農作紀錄和認識過去生活相當重要的切入點。說起沿著西林林道上看到許多已經廢棄的工寮,Apyang老師說道:這雖然看似是原住民農業生態衰退的象徵,但仍然是把潛藏許多原住民知識意涵的鑰匙。 舉例來說,在工寮內部的空間裡擺放的藤編擺設、農具和三石灶等傳統物件,它們都充分表達了部落成員對傳統生活的延續。而在建造工寮的過程中,往往也是能夠構築部落成員情感的維繫方式,透過建築工寮的需求,開啟了部落內人與人相互交流、協助的可能。除此之外,建築好的工寮事實上也是相當重要的社交空間,成為迎接遠地來訪朋友或是移居外地子孫的必要場所,提供了大夥聚集同歡之地。 Apyang老師更發現,對於不同世代的部落成員來說,工寮的空間意涵事實上也不盡相同:對於部落青年來說,往往會認為平地是家、而山上的建物空間就是工寮;然而,對於很多部落長輩而言——山上才是真正的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世代差異,正源自於1930年代日本政府的部落集團移住政策,這讓原本過去居住在山上的支亞干部落被迫遷居到山下平地,進而使得世代間對於工寮的理解截然不同。儘管工寮與家同樣都是因爲人的需求才被建構出來的空間,但是其區別在於「家」是所有家人在一起的空間,而「工寮」則是臨時性的,但事實上,兩者之間也可以是變動的——Apyang老師對我們說:「家可以是工寮,工寮也可以是家屋。」 因此,工寮對於支亞干部落的原住民來說,它不僅是作為農事休憩的空間,同時更是作為一種綜合了對過去傳統生活想像、部落情感聯繫、提供社交功能的場所。而當我們從「工寮」這個空間切入,我們更能夠看到各種支撐著工寮生活的設施和人物,從它/他們的故事中,正在向我們訴說不同時代對於工寮的各種想像。 展覽,一個世代對話的契機 走訪過十五位工寮地主,與他們交流了有關土地、工寮和他們自身的生命故事;之後,Apyang老師一群人開始思考要如何運用和分享這些有幸搜集的寶貴田野資料,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與其將這些發現策劃成一場靜態的展覽,不如讓它變成一場能夠供部落大小同歡的熱鬧場合,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邀請所有的人都可以一起參與進來。 這樣的決定並不只為了成果報告的一時呈現,其規劃和執行的過程同樣也具有凝聚社群的重要意義;尤其在過去支亞干部落內部的活動參與的大都是部落長輩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計畫成果展讓原先較少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的部落年輕人,開啟了與長輩們之間共同合作的可能。在這樣的過程中,讓這些返回部落的年輕人回顧起自己在部落內的生活經驗,試圖將想要分享的訊息和這些田野資料構思、轉譯成為能夠抓住部落內外觀眾目光的方式。 | 潘庭翊 | 2021/9/24 下午 01:10:51 | |
1 | 網站名稱 更生日報 網址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98797 網站簡介 花蓮縣文化局補助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辦理社造點徵選計畫「搭一個工寮,建一處彼憶」,計畫名稱中的「彼憶(Biyi)在太魯閣族語是「工寮」的意思,是族人在山林裡狩獵採集時的暫居空間。而「彼憶」不只指涉過往部落常見工寮林立的景象,計畫聯絡人Apyang還希望執行本計畫能夠從彼端記憶中,創造這次族人興建工寮的集體記憶。 過去幾年,西林社區發展協會在部落裡進行太魯閣族生活史踏查,有鑑於Biyi具體而微的述說了族人的勞動生活及其與山林相處的智慧,協會決定讓田野調查從紙本記載化為實體建築,透過今年花蓮縣文化局的社造點補助經費,以雇工購料方式號召部落族人們一起重建一所傳統Biyi。 Biyi以桉樹為主要架構,用六○○根老竹搭建牆面,粗糙的樹幹與斑駁的竹紋,像是部落裡複雜交織的人際關係。這座Biyi是由十位族人在幾天內合力搭建而成,其中雖然也有經驗老到的建築師傅,但大多數人仍對傳統工法與建材感到陌生。 對他們來說,重建Biyi得以將許多遺失的文化記憶拾回,老人的智慧也因此傳承給下一代青年。部落族人為了蓋工寮而相聚,同心協力完成一件事,串聯起過去緊密的鄰里親族關係。每座Biyi裡必然有一處Rqda(三石灶),這不僅是煮食用的廚具,也是聚餐時的餐桌,有著重要的社交意義。火堆聚集人們,許多故事也在火堆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對部落而言「有火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Biyi並不是在建造完工的那一刻落成啟用,更重要的是日後要如何回到族人們的生活脈絡中,重塑部落的社群關係。「空間持續被使用,才能真正成為文化。」這是Apyang給自己的警惕,也是對部落未來的期待。 | 潘庭翊 | 2021/9/24 下午 01: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