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看客家文化

專題名稱在花蓮看客家文化

專題描述一、研究動機:了解花蓮在地的客家文化。
二、研究目的:更深入探討花蓮客家人的文化與食、衣、住、行。
三、研究方法:
1.上網查詢
2.訪問客家長輩
3.圖書館借閱書籍
4.實地探查(客家文化館)

隊伍名稱真相探討隊

指導老師王姿方 

參賽學生楊喆宇 温茹雅 黃可馨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6作者 潘江東
來源 新北市客家觀光美食館
描述 民以食為天,飲食最能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化風格。客家菜之所以可以在歷經數次遷徙、受盡艱難險阻,依然可以屹立成形、自成一家,探究原因客家民族具團結性、互助力強,多為群體組織遷移、族群聚居,自然生活習俗不易受到同化。因此,具有特色的傳統客家菜餚風味自然也被保存下來。
温茹雅2022/8/24 下午 08:59:29
5作者 維基百科
來源 維基百科
描述 客家山歌屬民間文學的一種,它與客家族群的歷史淵源生活環境、文化意識和民俗風情等分不開。
楊喆宇2022/8/18 下午 04:56:28
4作者 埔里客家協會
來源 埔里客家協會
描述 客家人即使被迫離鄉背景,卻永遠保持著特有的文化、語言、習俗和信仰,具有刻苦耐勞、剛毅團結的硬頸精神
楊喆宇2022/8/18 下午 04:49:13
3作者 陳尚斌 林庭萱 黃柔蓁 林千芸
來源 HTML+CSS+JQuery
描述 客家建築
温茹雅2022/8/18 下午 04:38:35
2作者 鍾文典
來源 維基百科
描述 客家之稱源於清朝初年,當時廣東四邑地區以地主自居的四邑族群冠予客家,是一個他稱。
楊喆宇2022/8/18 下午 04:07:52
1作者 高宗熹 劉還月 鄧迅之 
來源 [客家人]五陵出版社 台北 民86、[臺灣客家風土誌] 常民文化出版社 台北 民 88、[九十年冬令 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台北
描述 客家服飾介紹
温茹雅2022/8/18 下午 04:07:09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圖書管借閱相關書籍
說明
進到圖書館看著許許多多的書都忘了去圖書館要拍照記錄一下,在圖書館中尋找適合這次小論文的資料,每本都好吸引我們最終借閱了幾本來登載於小論文中。
楊喆宇2022/8/29 下午 03:38:07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資訊搜集及討論
說明
經由媽媽們的協助我們上網去搜集相關資料,各自整理資料在一起討論整合資料
楊喆宇2022/8/29 下午 01:55:07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鳳林客家文物館參訪
說明
鳳林的客家文物館收藏了許多早期客家物品,許多是現在已看不到物品,在館內也有一間仿客家古時的建築物模形,裡面有八腳紅眠床,文物館內藏了許多的驚喜。
楊喆宇2022/8/29 下午 01:52:41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客家人二舅公
說明
在和二舅公訪談中舅公說了許多有關客家人的訊息
楊喆宇2022/8/25 下午 02:53:11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客家文化館實地訪查
說明
在大熱天中我們在客家文化館中找尋到了許許多多客家人寶貴的資訊
楊喆宇2022/8/25 下午 02:48:42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6作者 黃可馨
標題 看見客家美食
內容
一開始,我戰戰兢兢地在維基百科查一些有關於客家的文化,提供組員參考…後來才發現原來客家有那麼多好吃的食物和點心......我的阿婆有時過年會做口感黏黏甜甜有點乾乾的「發糕」,還有參加親朋好友喜宴時會有的「雪圓」,和客家料理店常有的「粄條」,不管是炒的燙的湯的和煮的,都各有風味♡

黃可馨2022/9/3 下午 06:43:11
5作者 楊喆宇
標題 客家專題探訪
內容
經過二個星期實際探訪及探討的過程中,慢慢了解了客家人克苦耐勞及勤儉精神,客家人有許許多多是我們平常很少接觸的人、事、物。這當中了解了客家人為了不浪費勤儉精神怕當季蔬菜丟掉很可惜,所以就有了保存食物的方法,為了要生存克服了所有困難,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在防問舅公時舅公說很早前因為生活拮据,沒有多餘的錢能供孩子們讀書,所以很多都是去讀師大或是考台電、台鐵,因為台鐵及台電當初薪水並不高,但也算是鐵飯碗,所以這些比較吃重的工作大多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在各種節慶中也會有不同的飲食,但客家人的米食真的好好吃,有發糕、甜糕、鹹甜糕、豬籠粄、艾粄還有在婚喪喜慶一定都會有的"齊拔"配上花生粉真的是好好吃,不仔細去研究真不知客家人這麼有趣,當仔細研究了一下客家文化真的好特別,在配上一些長輩們的故事真的太有趣了。

楊喆宇2022/8/23 下午 02:51:13
4作者 楊喆宇
標題 客家文化尋寶去
內容
我們去了客家文化館參觀,客家文化館的展覽區有一樓和二樓,一樓有早期客家人在大陸聚落遷息路線、以及到台灣的分部及發展,還有義民堂,那裡主祀;沿著樓梯往二樓走,樓梯的牆壁上有鼓王征霸賽的介紹、及客家人在花蓮的人口 分佈圖,二樓上有客家人的一些歌謠介紹,這次去客家文化館的施或,受益良多,各位有空的話可以去客家文化館參觀體驗客家風情。

楊喆宇2022/8/23 下午 01:53:56
3作者 楊喆宇
標題 客家硬頸精神
內容
在我們討論論文題目時,阿姨突然說客家人"硬頸"精神時我嚇了一跳,我以為這是在罵我們不乖耶!阿姨和媽媽就笑了,媽媽才慢慢的跟我們說上網查一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喔!
在經過一陣查詢資料後我們才發現,原來硬頸指的是客家人克苦耐勞的精神,因為以前袓先以北而南逃亡時所居住的地方都是荒地,全部都要一點一點慢慢開墾的,為了要生存所以不管多苦都要克服,慢慢的打造出自已的家園,也因為這樣所以才有硬頸精神的說法,意思就是指為了要生活讓自已活下去,不管再怎麼苦都要克服所有的困難繼續向前進。
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很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

楊喆宇2022/8/23 下午 01:49:16
2作者 楊喆宇
標題 客家人醃製品
內容
經過這次小論文的過程中,媽媽和阿姨帶我們到處去參訪,每經過有關客家相關的人事物媽媽和阿姨就會跟我們講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客家人的勤儉,每次回到鄉下總是看到街道上許多人都在曬一些菜,我完全不知道那是要做什麼的,但經過這次的探訪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以前沒有冰箱,但當季的菜沒辦法保存然而客家人就以醃製的方式來將蔬菜做為保存的方式,最常看到的就有芥菜、蘿蔔、冬瓜、菜豆、莆瓜、高麗菜等等。
原來在醃製時不可以有水份,所以都要把蔬菜曬乾在以鹽巴做為防腐劑來醃製,在將蔬菜裝進玻璃的罐子中密封來保存。
外婆都說把這些菜以醃製的方式保存起來,在想要吃時就可以拿出來烹飪一下就可享用美味的客家菜了。
在這次探討的過程中學習到了許許多多以前都不懂事情,而且在平常生活中也很少會遇到,認真的探討了一下才發現客家人真的很厲害,刻苦耐勞、勤儉克服所有的困難,這種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楊喆宇2022/8/23 下午 01:32:12
1作者 温茹雅
標題 圖書館尋書記
內容
因為小論文的研究報告主題是「客家」,所以我們去圖書館尋找有關客家的書籍,一開始我們都沒有收獲,後來是跟圖書館借電腦依據書籍編號才找到有關客家的書籍,我們發現有關客家的書籍竟然不到50本!!挑挑選選後,我找到2本有關客家的書籍,一本是有關客家地名故事,另一本是介紹客家美食,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圖書館借借這兩本書哦~

温茹雅2022/8/23 下午 12:02:15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美濃地區 客家還神祭典與客家八音運用
作者 謝宜文
出版社 晨星出版
簡介(摘要)
客家歲時祭典中之還神祭典,為客家生命禮俗極重要的一項祭典,也是各種祭典儀式之依據 。
導讀
客家的生命禮俗,傳統婚禮之敬外袓、拜天公還神祭典、插新娘花、上燈、祭袓、謝媒等,都有其動要的意涵存在,但在時代變遷快速的當今社會,各項傳統祭典階逐漸簡化而消失於大眾記憶之中,是極為可惜的事情。
介由此書記載了客家傳統民俗文化,能讓大家更加了解現在已少見的民俗,在還神祭典和八音的結合運用,客家人的結婚和喪葬,客家八音扮演了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客家人的婚禮,客家八音牽引著繁複的禮儀,讓每位客家子弟一步一腳印的去體驗人生結婚中的大事。
這本書將客家還神祭典和八音結合,更將八音旋律和客家歌謠結合,成為客家歌的特色。
楊喆宇2022/8/29 下午 04:01:30
4書名 藍布衫、油紙傘-台灣客家歷史文化
作者 戴寶村
出版社 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作者乃屬有永定客家血緣之福佬客,出於對自我群體的了解與推廣客家歷史文化的關懷,利用既有的客家研究成果整合撰寫本書,寫作方式採空間區域為主題,再以歷史發展、社會文化風貌為脈絡鋪陳全書。從原鄉至台灣導入本題,循著南部、中部、桃竹苗地區、花東地區、台北都會區等分區域敘述客家歷史文化樣態,再以客家運動促使客家族群得以顯像發聲,彰顯客家的硬頸、打拼精神。也希望這本書能讓青少年及大家都能更加認識台灣客家歷史文化。
導讀
伴隨著近年來本土化運動的風起雲湧,「客家」順熱成了鎂光燈的集點,一時之間,「客家是什麼」、「客家人來自何處」,成為許多人心目中亟欲尋得解答的問題。「客家人」這個長期在台灣被忽視的族群,其實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文化。長久以來,客家人普遍被視為是純種漢族,或者是中民族,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客家人的歷史非常複雜,由於長期缺乏有系統的調查研究,使得客家的歷史被忽視、扭曲與誤導,無法呈現真實的面貌。為了追尋客家人的種族和源,並促進客家歷史的客觀研究,以下將由客家的源流、遷移現象、客家人到台灣、客家族群特徵等幾個觀點切入,初步來認識我們身邊的客家人。
楊喆宇2022/8/25 下午 01:42:39
3書名 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建築篇
作者 陳淑玲
出版社 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簡介(摘要)
六堆客家傳統建築,系指原居大陸閩粵各區於歷代移民台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在移民拓墾之後受原居地或當地影響,為自有的傳統社會文化構築具特性的生存空間。其中六堆是一個「地方」的槪略地域範圍,其界定依據鍾壬壽先生編撰的。「六堆客鄉土誌』中敘,並不是一個行政區域,而是一個傳統結一致而迄於今的族群聚居地區」。然而「傳統建築」的範疇中以「傳統民居」為本文主要調查的主題,因為「民宅是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衍生物。『生』一詞強調民宅之所以成為個人生命得以繁延,並擁有自我的一席之地。亦即,個人生命與其存於世上的基本場所「民宅」之間具有共存的關係,民宅乃是個人得以自我實現的場所,只不過它是屬於大環節「傳統」中的一個小環節「自我」而已。」但麗堆涵括範圍包托高、屏兩縣,約有十七個鄉鎮,一百零八個村落;基於時間及人力的限制,僅對於其中兩堆:前堆(長治鄉、麟洛鄉)、先鋒堆(萬巒鄉)進行實地調查,其他部份則輔以相關的文獻及研究報告加以說明。
導讀
全文分四章節,第一章講述六堆的開發簡史,主要以既有的相關研究成果與文獻,簡述客家族群在高、屏地區的移墾過程與聚落的形成與分佈,以了解客家族群如何在此地區建立其傳統的社會,成為「六堆客家鄉」。
第二章探討影響傳統聚落實質環的因素,並以先鋒堆地區調查結果明聚落、宗祠、廟宇、伯公等宗教信仰祭祀空間。
第三章說明傳統民居及其他客家傳統精神建築構造物,藉由先進已有的研究報告及文獻比照現況的瞭解,以分述各類型建築的特色。
第四章制合調查成果與文獻資料,論述六堆客家傳統建築,以了解該地方的傳統建築與六堆客家族群精神的關連。
楊喆宇2022/8/23 下午 03:39:19
2書名 六堆客家 古跡與文物篇
作者 曾彩金
出版社 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簡介(摘要)
古蹟:
一、前堆名勝古蹟:
六堆抗日烈士碑、開台聖王鄭成功廟等,共七個。
二、左堆名勝古蹟:
楊氏宗祠、蕭家古厝,共8個。
三、先鋒堆名勝古跡:
萬巒東柵門、 李氏宗祠和仙人井,共16個。
四、中堆名勝古蹟 :
竹田火車站、忠義祠,共8個。
五、 後堆名勝古蹟:
天后宮、昌黎祠,共12個。
六、 右堆名勝古蹟:
百年石獅、忠勇公墓,共30個。
文物:
一、生活性民俗文物 主要介紹: 生活器具、衣物文具、住宅家具用品、交通運輸工具及農耕機農用器具。
二、宗教社會的民俗服務 主要介紹:婚嫁喜慶用物、宗教祭祀器物、度量衡器物。
三、工藝與娛樂民俗文化 主要介紹 :民俗藝品、民俗與樂器具-樂器。
導讀
錯落於六堆各鄉鎮的名勝古跡,就像一篇篇情景交融的史詩,其中藝術( 書法、剪黏、鑄造、木雕、彩繪等)與章法(建築形式)的表現,堪稱傳統客家文化的代表作。 綜覽六推古蹟的全貌, 並不難領悟到客家先民文(惜字亭等)武(門樓、城牆、柵門、圍龍屋等)兼備的耕讀文化,勤儉忠義的精神。
客家民俗文物篇能呈現客家人勤儉樸實、 孝親敬祖之美德, 能夠詠誌人心, 共同為高屏六堆地區客家族群, 建立一個富而好禮、明德歸厚的社會而努力。
温茹雅2022/8/23 下午 03:34:20
1書名 品嚐鳳林好滋味
作者 客家委員會 、楊雅苓
出版社 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定居在鳳林的客家人,善用春、夏、秋、冬不同的農作物,以及運用剩餘的農作物做成醃製食品,化成一道道美食,成為當地的特色。
導讀
這本《品嚐鳳林好滋味 客家傳承飲食樣貌》一書是由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文化工作者進行的鳳林鎮鄉土調查記錄累積而成,有各種關於鳳林的客家來源、人口分佈、產業現況, 訪問美食業者的美食製作內容與比較,也有許多美食達人的個人經驗體會。 客家族群的「勤勞節儉」生活中,當年平日的粗茶淡飯食物在現代的豐衣足食環境之下,變成值得回憶的美食。 鳳林的客家美食有: 將剩餘食材醃製而成的蘿蔔乾、高麗菜乾、蔭瓜,過年過節與生命禮俗節日美食:艾粄、紅粄;油錐子、發粄、粄粽、粄圓、豬籠粄; 以及當地特色美食餐廳、工坊、滿妹豬腳、月蘆、三立冰店、讚炭工房, 樣樣都別具特色,值得大家到鳳林一一體會當地特色美食。
温茹雅2022/8/22 上午 11:56:55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身為一半客家人血統的我,對於客家人的文化一知半解的我們在經由這次的探查、訪談活動中,深刻了解在袓先剛逃難來台時環境艱難,為了生存刻苦耐勞的一草一木慢慢開墾及袓先們的大智慧流傳了許多傳統的美食,為了不浪費物材如何保存至今都是珍貴的食材。
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遇到困難不要害怕不要退縮,勇往直前一定能成功。
楊喆宇2022/9/16 下午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