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怎麼「動」最健康
專題名稱 | 後疫情時代,怎麼「動」最健康 |
專題描述 | 疫情之前,大家都會在學校、公園等公共運動場所進行運動,但我們發現疫情後,政府會有許多防疫規定,讓大家有段時間無法正常運動。現在防疫規定變寬鬆了,慢慢要恢復疫情以前的正常生活,但是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雖然疫情逐漸緩和,但是運動這件事多少會受到防疫政策的影響,所以我們想知道後疫情時代的草屯鎮高年級學生有沒有運動量不足的問題?運動習慣有沒有改變?還是有面臨什麼困難?討論後,我們決定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後疫情時代下草屯鎮國小生的運動情況,並且拜訪相關的專家、詢問他們的看法,最後把我們蒐集到的資料總結,最後整理出結論與建議。 |
隊伍名稱 | 雨芸同行 |
指導老師 | 黃奕晨 李美儀 |
參賽學生 | 吳沁芸 莊雨蓁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9 | 作者 吳沁芸 標題 參加小論文的感想 內容 參加小論文比賽和跟平時在教室上課有什麼差別?我覺得一個是要花比較久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時間每次都不定時,另一個只要1~5天而已。所以我覺得是時間不同。 我還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完整的問卷,還有想分析問卷的調查結果,以及訪問專家學者的建議及想法。在研究中我發現了原來每週的運動量需要達到7個小時以上,而我會怎麼發表成果呢?如果是我我會做一個海報是關於小學生的運動量要多少才算正常,把海報貼在顯眼的地方讓學生們知道自己的運動量是否不足?可以去調整看看。為了準備小論文的比賽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因為我之前請假很多天,當然會有很多作業沒補完,可是已經一個禮拜了,而我還是沒有補完全部的功課而參加這個比賽的前提是不能缺功課,而我還在盡力的補功課。如果還能參加這類的比賽,我會把自己的時間分配好,把研究跟寫作業同時做好。 | 吳沁芸 | 2022/9/29 下午 05:33:00 |
8 | 作者 莊雨蓁 標題 小論文參賽心得 內容 我以前有參加線上探究的比賽,我覺得小論文和線上探究最大的不同就是,參賽小論文的過程中我們有去訪問過教授、老師,但線上探究沒有,線上探究只是上網查詢資料而已,沒有實際調查,而在訪問的過程中,我發現講話時絕對不能緊張,因為ㄧ緊張講話時,就會結結巴巴。在準備小論文的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時候就是,最後在打書面報告,因為那時我們在學校待到晚上七點。其實小論文做到這邊也沒有什麼想說的,就希望這次比賽能得到好成績。如果我未來還可以參加這種類型的比賽,我想要探討人體這類的主題。 | 莊雨蓁 | 2022/9/29 下午 04:52:16 |
7 | 作者 吳沁芸 標題 跟教授視訊會議 內容 我們有跟關於運動這方面的教授視訊會議通話,我發現問一個問題並沒有這麼容易,原本我以為只要問問題而已,沒想到除了問問題還要克服我的緊張感,克服緊張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把緊張化為積極,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資訊。也會讓人對你刮目相看。 | 吳沁芸 | 2022/9/28 下午 05:02:55 |
6 | 作者 吳沁芸 標題 問卷統計圖表帶給我的收穫 內容 我們之前沒有學過怎麼看問卷統計圖表,後來因為這個比賽的問卷表單不僅讓我學會如何看問卷統計圖表也對我們的比賽有很大的幫助。一開始我原本以為打出一個完整的說明很難,也讓我的心情從簡單到複雜,但我並沒有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還是繼續打資料,後來我發現只要我有心去做,不管再困難的事我一定會想盡辦法解決。 | 吳沁芸 | 2022/9/28 下午 04:51:17 |
5 | 作者 莊雨蓁 標題 訪談林以忠老師的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去訪談以忠老師,我覺得訪談時跟一般在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不一樣,那種氣氛讓我有點緊張,訪談時以忠老師的回答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家長對於運動的認知可能停留在劇烈活動』,因為我沒有想過如果對運動的認知有不解,就會覺得每次運動都要劇烈活動,會感到厭煩、討厭,導致不想要運動。 | 莊雨蓁 | 2022/9/28 下午 03:34:21 |
4 | 作者 莊雨蓁 標題 找人幫忙填問卷 內容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去拜託以忠老師和校長,想要請老師和校長幫我們聯絡其他學校,剛開始有點緊張,後來發現還好啊。另外8/26我們去請別的學校填寫問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雙冬國小的時候,因為我以前幼兒園就讀的地方剛好就是雙冬國小,所以對那邊有點好奇變成什麼樣子,當然也會有些害怕,但雙冬國小的校長還認得我就不會這麼怕了。 | 莊雨蓁 | 2022/8/31 下午 01:18:31 |
3 | 作者 莊雨蓁 標題 從小論文發現到的事情 內容 在小論文比賽中,我發現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越分越細,像運動就可以分成運動的地方、運動的時間、運動的種類、運動的強度等等,一個運動就可以分成這麼多事情。在跟老師互動的過程中,老師有時會問我們問題,我都可以回答,我覺得我真棒👍。 | 莊雨蓁 | 2022/8/31 下午 01:11:25 |
2 | 作者 吳沁芸 標題 設計問卷艱難的過程 內容 我們很期待做問卷的日子,終於來到了一天,所以我們8/16禮拜二這一天早上都在做問卷。做問卷我們要先打"問卷內容大綱"讓作答的學生知道我們問卷大概的意思。再來我們再打出自己想要讓學生答題的題目(可以選擇要用選擇題或是多選題),過程中有遇到題目出錯,所以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檢查,最後完成測試用問卷。我們第一次做GOOGLE表單,發現可以快速、自動統計數據,所以我們最後決定使用電子問卷作調查。 | 吳沁芸 | 2022/8/19 上午 10:31:43 |
1 | 作者 吳沁芸 標題 資料豐富的圖書館 內容 今天我們去了國資圖書館,那裡的書籍資料相信能給我們想要的資訊,我們發現大家都在努力的查資料、打報告、看書、寫功課。而我們是在找書,那裡就像是一個超大的水族館,裡面的書就像是魚,種類也很多,在看書的人像是觀察魚。不禁讓我感嘆!由於圖書館實在是太大了,讓我們找了一上午的書,當看到書時,會覺得很開心😃讓我們很有成就感。這次的活動讓我覺得很有趣!能夠在這麼大的圖書館找書,像是在尋寶一樣有趣,充滿神秘感。 | 吳沁芸 | 2022/7/8 上午 11:40:40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Google表單-後疫情時代,怎麼「動」最健康 網址 https://forms.gle/ParCF87MVKhkgXAA7 網站簡介 我們設計問卷的第一部份是; 調查後疫情時代五、六年級學生學生運動自我評估。 再來問卷的第二部份為; 調查後疫情時代五、六年級學生運動習慣。 最後第三部份是在看; 調查疫情前後五、六年級學生運動的情況。 | 吳沁芸 | 2022/8/26 上午 08:41:25 | |
9 | 網站名稱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網址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39 網站簡介 運動除了種類外,還有強度之分!是依據身體在運動時感到吃力的程度換算成此時大約的心跳數作為判別。 以下是四個類型的定義及說明: 1.費力身體運動 (High-intensity Exercise) :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這類活動會讓身體感覺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 2.中度身體運動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3.輕度身體運動 (Low-intensity Exercise): 不太費力的輕度身體活動,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4.坐式生活型態 (Sedentary): 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 莊雨蓁 | 2022/8/22 上午 10:06:47 | |
8 | 網站名稱 獨立評論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1982 網站簡介 一、雖然孩子在動作發展能力、正常走跳都沒有問題,但只要一運動,就會產生狀況。肥胖的兒童,因為運動對他們來說更容易喘、累,所以他們不喜歡動、也不願意動,就會影響肌耐力及心肺功能。 二、運動對於兒童的身體健康很重要,也有很多好處,不過有不少數據都顯示,兒童的運動量遠遠不足所需的時數。 三、運動的好處 1.運動讓兒童的身體機能更好:運動能促進肌肉力量、肌耐力與心肺功能的提升。 2.運動讓兒童的情緒更穩定:運動被證實能增進孩子的EQ。 3.運動讓兒童的學習更有效率:運動可促進腦內與專注力相關的物質分泌。 | 莊雨蓁 | 2022/8/16 上午 09:20:30 | |
7 | 網站名稱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3163 網站簡介 一、WHO呼籲:孩子每天應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一小時 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說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5~17歲兒童和青少年身體活動提出明確建議:一週之中,平均每天至少應進行60分鐘中等強度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其中至少應有3天從事高強度有氧運動,及增強肌肉骨骼如(踢球、跳繩)的運動類型。台灣現狀來看,國小體育課每週平均僅將近80分鐘,若課餘時間沒有安排運動,那麼活動量將遠遠低於標準。 二、適合國小兒童一起進行的運動有哪些? 手眼協調包含了3種動作技能,即走、跑、跳等「移動性技巧」,伸展、扭轉、平衡、躲避等「穩定性技巧」,以及需要使用球棒、籃球、排球等借助外在器械完成的「操作性技巧」。建議家長可和孩子多玩桌球、羽球等球類運動,或是簡單的丟接球、踢球、投籃、用軟球打擊目標皆可。如果不喜歡球類運動的,騎自行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互動式身體活動:假使家庭成員過去都沒有運動習慣,建議由此開始可降低難度。 2.結構化運動:這是指具有動作技巧、孩子需遵守固定規則的運動項目,適合已有一起運動經驗的親子,例如家族共同參加路跑活動,或是大人運動時讓小孩一旁跟著做 張育愷補充「當孩子充滿挫折感就越不愛動,讓他們在略有挑戰感的情況下勝出、感覺有樂趣,才能強化繼續運動的動機。」 | 吳沁芸 | 2022/8/16 上午 09:11:22 | |
6 | 網站名稱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網址 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220 網站簡介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兒童運動有三大問題: 一、運動量不足:近半數(49.7%)兒童沒有每周運動習慣,僅一成六(15.5%)兒童每週運動3次以上,遠低於國際平均表現。 二、運動強度不夠:七成(70.7%)孩子最常做的運動是在公園玩,其次是騎腳踏車(50.8%)、散步(40.7%),種類多屬輕度運動,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與兒科醫學會的運動建議指標「每天從事60分鐘中、強度運動」來看,台灣學齡兒童運動強度明顯不夠。 三、家長也缺乏運動習慣:家長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孩子潛移默化下也會跟著喜歡運動,調查顯示,家長每週運動1次以上的孩子中,有六成七(67.3%)很喜歡運動,而每週運動低於1次的家長,孩子很喜歡運動的比例則降至五成五(54.8%)。除此之外,家長與孩子一起運動的比例也偏低。近二成家長(18%)表示從未與孩子一起運動,一起運動一週3次以上僅有5.8%,孩子的年紀愈大,親子一起運動的頻率愈低。 | 莊雨蓁 | 2022/8/2 上午 09:01:29 | |
5 | 網站名稱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網址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77&pid=9835 網站簡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兒童及青少年所提出的身體活動建議量,其實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60分鐘(1小時)以上,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呢! | 莊雨蓁 | 2022/8/1 下午 01:27:32 | |
4 | 網站名稱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網址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78&sid=882 網站簡介 一、心肺耐力,心肺耐力指的是人體攝取氧氣與轉化氧氣的能力,擁有良好的心肺耐力,能讓您處理日常生活事務時,感到游刃有餘。 加強心肺耐力的運動類型有: 健走、慢跑、登山、持續游泳、上下樓梯、有氧舞蹈、騎腳踏車、跳繩、健走、水中走路、水中有氧。 二、肌力和肌耐力,所謂肌力,是肌肉產生力量的能力,而肌耐力,是指肌肉負載相同重量時,能夠完成較多反覆次數,或是能夠承受較多重量的能力。主要訓練人體肌肉,常見的項目有伏地挺身、彈力帶。重量訓練是以負荷重物或特定器材的方式來訓練,常見的項目有啞鈴、槓鈴等。 可以達到肌力與肌耐力訓練的運動類型有: 1.徒手:爬樓梯、走路、跳繩、伏地挺身、抬腿...等。 2.輔具:彈力帶、彈力繩、啞鈴、踝部加重器...等。 3.機械器材:腿部推舉機、胸大肌推舉機...等。 三、柔軟度訓練,目的在於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讓運動時的動作更順暢,也較不易產生運動傷害。 可以增進柔軟度的運動類型有: 單人徒手伸展運動、雙人徒手伸展運動、毛巾操、瑜珈、皮拉提斯...等。 可以增進柔軟度的運動類型有: 單人徒手伸展運動、雙人徒手伸展運動、毛巾操、瑜珈、皮拉提斯...等。 | 吳沁芸 | 2022/8/1 下午 12:49:44 | |
3 | 網站名稱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網址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14174 網站簡介 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為發展動作技巧及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所奠定的健康基礎與運動習慣,將是未來人生健康重要的基石。規律運動要從小養成習慣,有助於兒童與青少年的健康。以下摘要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的運動指南: 一 、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為維持一段時間而有節律的大肌肉運動,有氧運動可增進孩子呼吸循環系統的功能。項目有跑步、騎腳踏車、單腳跳、跳繩、游泳、跳舞、體操。每周至少應有三天以上之費力有氧運動。 二 、肌力訓練:力訓練為可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可增加肌肉量,增加肌肉量可使基礎代謝率上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消耗更多的熱量,有助於維持體態。也可以讓孩子訓練,可以玩遊樂設施、球類運動、拔河、攀岩也可以做體操。此階段的孩子每周應有三天以上的肌力訓練。 三 、骨質強化訓練:增強骨骼訓練會增加骨質密度,而人體骨質增強最大期為青春期,因此增加骨骼訓練對此階段之兒童及青少年非常重要。項目有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體操。此階段的兒童與青少年每周應有三天以上的增強骨骼訓練。 | 吳沁芸 | 2022/7/22 上午 11:03:39 | |
2 | 網站名稱 馨力陽 網址 https://www.in-parents.com/babynews/621/小孩每天須要多少運動量? 網站簡介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範中心」(CDC) 認為,小孩和青少年每天至少須要 60 分鐘或更多的運動量。 一、運動的好處 1.讓小孩的體重保持在健康的範圍內降低得病的風險 2.降低得病的風險 3.幫助小孩建立自信心 4.減低壓力;減少焦慮、等負面情緒。 5.注意力變得集中,而且比較不會分心。 二、什麼運動適合小孩 1.訓練力量的運動: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攀爬、倒立、單槓、跳繩、攀架、跳房子 2.訓練耐力的運動:健走、跑步、騎腳踏車、游泳等 3.訓練靈活性的運動:體操、柔軟體操、瑜珈、翻跟斗 三、建立小孩的運動習慣 1.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2.幫小孩多參加些運動的活動 3.讓小孩幫忙分擔家裡父母在選擇玩具時,可以挑選動態的玩具 4.管制小孩看電視、打電腦的時間 5.把運動變有趣 6.陪小孩一起運動 7.帶小去可以運動的地方 | 吳沁芸 | 2022/7/20 上午 10:57:03 | |
1 | 網站名稱 國語日報 網址 https://www.mdnkids.com/content.asp?sub=1&sn=549 網站簡介 白絲帶關懷協會發表「二○二一年臺灣青少兒價值觀與上網趨勢報告」,發現青少兒每週使用手機時間近二十六小時、上網逾十三小時,但運動僅十一點六四小時。 | 莊雨蓁 | 2022/7/12 下午 02: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