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花,因閱繪:花蓮主題繪本對當地人文觀光印象之影響
專題名稱 | 愛花,因閱繪:花蓮主題繪本對當地人文觀光印象之影響 |
專題描述 | 依許多研究顯示,閱讀繪本不只增進兒童的語言及讀寫能力,更可以運用繪本圖像提升視覺素養、理解繪本圖像意義,同時擴展兒童的認知與視野。因此,繪本是許多孩子們認識世界的第一塊拼圖。 我們將採用下列研究方法進行此次專題研究: 1.整理雙北市圖書館以花蓮為主題的繪本藏書 2.彙整網際網路資料庫以花蓮為主題的繪本線上資源 以此為基礎調查研究,希望達成下列目標: 1.了解運用繪本資源介紹花蓮的樣貌 2.探討運用繪本閱讀對花蓮人文觀光印象的影響 簡言之,我們希望經由系統性歸納繪本資源,一方面提供家庭與學校教育,進行花蓮主題介紹的參考;另一方面,更希望透過這次研究,鼓勵更多創作者投入花蓮主題繪本作品,讓繪本此一媒介,成為各地的孩子們,踏上花蓮這塊土地前,最珍貴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孩子們的心將隨著繪本的翅膀,展開對花蓮的好奇與喜愛,進而在花蓮的好山好水自在遨翔。 |
隊伍名稱 | 心雲隊 |
指導老師 | 林惠暖 吳淑麗 |
參賽學生 | 張詩芸 楊詠鈊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 | 作者 洪英瑋 來源 政府機資訊通報,第335期,2015年9月,P1-15。 描述 一、主題:未來的旅行-智慧觀光 二、摘要整理: 全球觀光已是各國重視的產業,觀光不只是單純提供資訊,隨著科技資訊應用實施多年,若能提供以人為主及為旅客打造專屬個人化的智慧觀光服務,將可達到協助民眾優化旅遊體驗。因此,交通部觀光局近幾年努力運用行動裝置、社群平臺、Big Data 等,來強化觀光資訊的提供,希望能讓民眾享受智慧觀光! 三、從這篇文章我學到: 1.為了讓旅客擁有個人化的智慧觀光服務,交通部觀光局把觀光資訊服務與 ICT 科技的整合使用,而且是以旅客為服務的核心。 2.文章對於臺灣觀光資訊資料庫類別的介紹中讓我了解觀光資訊可以分為「景點」、「餐飲」、「活動」、「旅宿」四類,正好提供我們在進行繪本內容分析時很好的參考架構。 | 張詩芸 | 2022/9/24 下午 09:51:23 |
4 | ![]() | 作者 侯怡如 來源 雲林國教,第66期。2015年。 描述 一、主題:淺談鄉村社區彩繪觀光意象與行為意圖融入美學教育-以虎尾鎮頂溪社區(屋頂上的貓)為例 二、摘要整理: 本篇主要是在研究社區彩繪的風潮是否對於鄉村觀光帶來獨特的觀光印象。而在大家常會在假日安排出外旅遊的現今,若社區彩繪能夠達到放鬆心情及娛樂效果,也將讓人留下好的觀光印象,更能達到促進地方觀光的效果。本篇是以虎尾鎮頂溪社區(屋頂上的貓)為例,其中提到透過貓咪故事繪本的出刊,吸引許多愛貓的旅客的推薦,提升社區觀光的意象。 三、在這篇文章中我學到的是: 1.觀光意象是表達遊客對觀光地感覺的主要依據。 2.遊客會以對當地觀光印象的好壞來決定是否前往該地區旅遊。 3.如果觀光意象越深刻前往的機率就越大。 | 楊詠鈊 | 2022/9/24 下午 09:36:04 |
3 | ![]() | 作者 許立群、廖珮妏 來源 遠東學報,第23卷第3期, 2007年9月 描述 一、主題:旅遊意象對遊客滿意度與行為意向影響之研究-以花蓮海洋公園為例 二、整理摘要: 這個研究主要是探討旅遊意象及遊客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間之關係,並以花蓮海洋公園遊客為研究對象,共收回了415份有效問卷。研究者希望透過這個研究的結果作為未來主題樂園行銷策略之參考。在這個研究我學到: (一)觀光意象的定義有: 「人們對於未曾居住過的州所持有的印象(Hunt,1975)。」 「個人對某物體、行為與事件所持有的信念(beliefs) 、印象(impressions)、觀念(ideas)與感覺(perceptions)的總合(Crompton,1979) 。」 (二)觀光意象的形成 Gunn(1972)認為觀光地意象形成會經過原始意象(original image)與誘發意象(induced image) 兩個階段,說明如下: 1. 原始意象:經由他人轉述或平面媒體等相關報導、宣傳所獲得的意象,例如報章媒體、親友間的口耳相傳。 2. 誘發意象:以商業性或其他觀光資源直接相關資源而產生的意象,例如旅行社資訊、導覽手冊等。 (三)觀光意象的影響 1.旅遊意象會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也是一個人對於一個地區的看法。遊客在選擇一個遊憩目的地時,除了考慮到目的地的環境外,還會受到對該地意象的影響,所以旅遊意象會影響遊客選擇觀光目的地的決策,經常是遊客選擇遊憩區的依據之一。 2.如果能夠清晰明白旅遊意象,就可以根據旅遊意象來推測與誘發潛在遊客的需求。 | 張詩芸 | 2022/8/12 下午 04:03:55 |
2 | ![]() | 作者 尉瑋 來源 香港文匯報,第A28版,(2016年6月13日)。網路來源: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6/13/BK1606130001.htm 描述 一、主題:繪本,溫柔的力量系列(一)王怡鳳:台灣原創繪本逆境求生長。 二、文章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在描述台灣2016年原創繪本出版的情形分析,發現台灣原創作品市場佔有率低,佔總量不到一成;多元面向的嘗試創作,可達到 拓寬讀者群的效果,並表示「繪本的讀者其實不應該只局限在兒童,它其實沒有任何框框,任何題材都可以用繪本來展現。」,並且認為「地方繪本」效果最明顯,透過細緻的描繪和獨特的角度,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外,還可以當作旅遊的參考;最後,認為鼓勵原創刻不容緩,因為原創繪本有其文化上的潛層意義。 | 張詩芸 | 2022/8/12 下午 04:02:33 |
1 | ![]() | 作者 趙家民、楊璧璟、蘇展平 來源 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第18卷第3期,2018年11月,p.1~13。 描述 一、主題:台灣繪本領域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二、內容摘要: 本文章以文獻分析去統計與歸納臺灣繪本趨勢的發展,分析的資料為:1.2018年6月博客來網路書店前TOP30的排行榜、2.臺灣2017年至2008年近十年的相關學位論文。而在近十年的相關學位論文分析中發現研對象均以兒童居多,且具有豐富插圖及故事性的繪本對兒童讀者較能產生强烈吸引力。 從這篇文章,我學到: (一)Bishop與Hickman將繪本定義為一種由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用以呈現故事情節的書籍。所以我們可以將繪本定義成是一本有圖畫的書籍,繪本內容不只有圖畫,也有圖文並茂的風格,它利用圖畫的方式講故事,讓孩子能夠看圖畫,理解其中的意涵道理以及故事的寓意。所以,具有豐富插圖及故事性的繪本,更容易使兒童讀者產生高度及強烈的吸引力。 (二)閱讀繪本的讀者年齡分布廣泛,小到小孩,大到老人都能閱讀,所以現在很多繪本出版者會依各階段年齡開發適合的書籍。繪本也是臺灣最重要出版類型之一。 (三)研究也顯示,如果父母能夠在兒童閱讀的過程中透過有效的引導跟示範,是可以能夠提升兒童對閱讀的興趣、提升其認知學習能力。 | 張詩芸 | 2022/8/5 下午 02:51:36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6 | 作者 楊詠鈊 標題 我所認識的文獻分析法 內容 是一種非接觸性研究方法,因為研究對象是文獻,所以不會與人及事直接接觸。主要在蒐集及整理文獻,過對文獻的統計描述來實現對事實的科學認識。 | 楊詠鈊 | 2022/9/20 下午 01:25:59 |
5 | 作者 張詩芸 標題 我所認識的內容分析法 內容 內容分析法又稱為文本分析,最先被用在報紙的內容分析。隨著研究方法逐漸成熟,電科技和統計軟體進步,所以被廣泛用在傳播學及其他社會學科。它是以客觀及系統的態度對文件的內容作歸納分析,利用客觀和量化的方式加以統計,作為推論研究內容的環境背景及意義。 | 張詩芸 | 2022/9/20 下午 01:23:49 |
4 | 作者 楊詠鈊 標題 錄製繪本介紹的廣播與影片之感想 內容 為了讓學校的小朋友們都能聽到及看到我們於 暑假期間整理與花蓮主題相關的繪本,並順利 完成調查研究,所以事先用錄音與錄影播放, 以及印出整理的資料放在圖書館展示,讓有興 趣的小朋友可以知道。而為了提高小朋友們填 寫調查表,我們更親自製作小禮物發送。 對於第一次錄音及錄影我感到非常的好奇 與緊張,但最後都克服了呢!希望接下來研究 的進行的都可以順利成功。 | 楊詠鈊 | 2022/8/31 下午 08:48:47 |
3 | 作者 楊詠鈊 標題 調查研究方式的認識 內容 調查的方式有許多種,針對調查對象可以分為全校同學都調查的普及調查方式 ,也可以是採用抽樣的方式。因普查的方式比較花時間、人力以及費用,若在 節省時間、人力以及費用下,可以採用符合抽樣的調查方式呢! | 楊詠鈊 | 2022/8/23 下午 08:04:32 |
2 | 作者 張詩芸 標題 地方繪本對於文化的重要性 內容 在閱讀完「王怡鳳:台灣原創繪本逆境求生長」這篇文章後,我學習到: (一)繪本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書 (二)繪本不只是給孩子閱讀的書籍,它也可以對大人訴說深刻的寓意。所以,繪本具有溫暖的力量,影響孩子以及成年人。 (三)「地方繪本」達到拓寬讀者群的效果最明顯,透過細緻的描繪和獨特的角度,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外,還可以當作旅遊的參考,更重要的是能將各地方、各族群的文化透過繪本傳承與紀錄下去。 | 張詩芸 | 2022/8/12 下午 04:08:29 |
1 | 作者 張詩芸 標題 我了解的繪本 內容 這次參觀「夢境漫遊~繪本藝術展」讓我感受到繪本中圖畫的魅力,而透過故事場景的立體化及大量的光影設計、互動裝置、體感設備,更讓我身歷在繪本的場景之中。所以,我覺得繪本可以透過圖畫幫助我們更快了解作者想傳達的人事地物。 | 張詩芸 | 2022/7/10 上午 11:55:35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6 | ![]() | 網站名稱 洄瀾網 網址 https://www.poja.com.tw/news/life/2012-12-04/4533.html 網站簡介 以網站的型態特別傳播花蓮人在地的生活資訊,網站中包含了花蓮的旅遊、民宿、美食資訊,也協助外地的旅客認識花蓮人、事、物的窗口。其中《金針花》、《洄瀾》兩本繪本故事是以竹田社區和民生社區為主軸出版的繪本。 | 楊詠鈊 | 2022/9/20 下午 01:25:34 |
5 | ![]() | 網站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網址 https://www.hccc.gov.tw/zh-tw/PublicationLite/List?category=223&page=5 網站簡介 是政府單位,推動藝文推廣表演藝術、圖書資訊、視覺藝術以及文化資產保存等工作。在網站中影音刊物中有與花蓮相關的電子書可提供民眾瀏覽,其中包括相關的繪本資訊。 | 張詩芸 | 2022/9/20 下午 01:23:10 |
4 | 網站名稱 花蓮縣吉安鄉(地方網站) 網址 https://www.ji-an.gov.tw/news/content/47897 網站簡介 花蓮縣吉安鄉網站介紹了吉安鄉的相關新聞,在「伯公您好神!吉安鄉首次連結學術教育 運行鄉土教案學習推廣」報導中,我們知道運用繪本的方式來達到地方文化的傳承與教育,是非常有趣的。 | 張詩芸 | 2022/9/12 下午 08:35:03 | |
3 | ![]() | 網站名稱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河水去那兒了 網址 https://www.hlepb.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96&article_id=454 網站簡介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努力於縣內環境保護的工作,對於河川的保護亦以出版與河川有關的繪本來達到環境教育的工作,「河水去那兒了」一書是環境教育繪本之一。 故事內容整理如下: 這本書是以小白鷺的視角來帶領大家,牠居住在美崙溪上,他喜歡到菁華橋下捕捉食物,從菁華橋可以看到太平洋和花蓮港,以前這裡是給火車走的鐵路,但現在卻是人們喜歡騎腳踏車的地方,而松園別館這邊是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曾是花蓮很重要的軍事建築,因人口越來越多,房屋也慢慢蓋了起來,人們來來去去,河水也不再清澈了,為了讓城市不會因為大雨後淹水,人們就用了很多抽水系統,讓汙水排入河川,讓水質變差,又在河岸邊築起堤防,內外就像兩個不同的世界,但因水質被污染,人們就在高灘地設置人工溼地,希望可以改變美崙溪的水質。 河川中游的淺灘區是小白鷺最喜歡的家,因為那人煙稀少,也有較多的食物,小白鷺們最期待的就是下雨,因為可以讓溪流變乾淨一點,但他們又怕天不下雨,因為溪水會被曬乾。短短的美崙溪,在不同的河段孕育著不同的生物,但是小白鷺好奇著美崙溪上游的乾淨水源,為何到中游就不見了,而到下游更是變的又臭又髒,因此,小白鷺告訴我們隨著水量的減少以及水質的惡化,其實已威脅了生物的生活與生存,值得加以重視。 | 楊詠鈊 | 2022/7/28 下午 10:48:38 |
2 | ![]() | 網站名稱 太魯閣國家公園~勇太魯閣族 網址 https://www.taroko.gov.tw/TAROKO_Content.aspx?n=5554&sms=10335&s=229466 網站簡介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勇 太魯閣族」兒童繪本,運用神話傳說傳達太魯閣族人的智慧與勇氣,以讓孩子們瞭解太魯閣族文化。繪本內容還融入太魯閣族的音樂和舞蹈,來呈現太魯閣族文化。故事內容整理如下: 中央山脈中住著一群太魯閣族人,他們時常被巨人得拿麥欺負,得拿麥還會吃掉族人辛苦捕到的獵物,族人都非常苦惱沒有食物吃的問題,Yudaw非常生氣決定要打敗得拿麥,這時Yudaw看到地上的三個石柱,突然想到了一個可以打敗得拿麥的方法。一早領袖命令大家把水晶石燒得紅通通,再把水晶石推下山,追著水晶石跑,好像在追獵物一樣,得拿麥真的上當了,張開大口燒燙的水晶石滾入他的嘴巴,他痛得滾入山谷,從此得拿麥不再來搗蛋,大家生活的十分快樂。 好景不常,天空突然出現兩顆太陽,黑夜消失,山林也都枯萎了,這時Yudaw提議可以把第二顆太陽射下來,但領袖卻反對,因為太陽實在太遠了,勇士就算走到了也都老了,這時Yudaw自告奮勇的說要一起去,這樣他長大後就可以把太陽射下來了,多年過去了,勇士們終於走到目的地了,太陽不相信他們可以射中他,Yudaw拉滿弓,箭正中太陽,太陽火花四射,變成山、海、平原、星星和月亮,勇士們在前往太陽處沿路灑下橘子籽,也長成橘子樹,結實累累。在大家開心的採收小米時,Yudaw回到村落,Rimuy喜極而泣,之後和Rimuy舉行了結婚儀式,從此大家都快樂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 楊詠鈊 | 2022/7/28 下午 10:39:28 |
1 | 網站名稱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 網址 https://ismoster.org/2020-d8/ 網站簡介 介紹發展原住民文化之幼兒數概念繪本與閱讀數學活動研究,研究共開發「Truku 勇敢小獵人」「小小Truku勇敢的狩獵」「織布機上的眼睛」以及「我的朋友要搬家」四本繪本。各故事導讀如下: 第一本:Truku 勇敢小獵人(張詩芸整理) 描述Pisaw想要跟爺爺、伯父、爸爸與哥哥一起去打獵,可是因為年紀太小以至於無法跟去,他的媽媽叫他去陪奶奶,可是他卻覺得他不需要奶奶陪,所以他就偷偷的跑去地瓜園玩耍,因覺得有趣而將其他族人家做的陷阱破壞了。 幾天後,族人到地瓜園巡視並發現陷阱遭受破壞而感到非常生氣,後來他們沿著腳印找到了Pisaw家,並把這件事告訴了Pisaw的奶奶和媽媽。 奶奶和媽媽並沒責罵他,反而鼓勵他要認錯和道歉。Pisaw的爸爸告訴他「面對自己錯誤的人,就是勇敢的人。」,爺爺也對他說「Truku勇士必須誠實」以及遵守祖訓。最後,Pisaw跟媽媽討論後決定用「親自送地瓜給族人」的方式道歉,Pisaw的勇敢道歉行為受到族人們的肯定覺,所以在送地瓜途中,Pisaw也得到沿途遇到的族人以及接受Pisaw道歉族人的禮物呢! 第二本:小小Truku勇敢的狩獵(楊詠鈊整理) 本故事述說了Pisaw家種的農作物收成時,Mowan家一起幫忙採收,Pisaw家也向Mowan表示,等到Mowan家收成時也會過去幫忙,描述了互相幫助的部落文化。故事中提到Pisaw家及Mowan家相約一起去打獵,因此二家成年的男人開始準備打獵要用的器材,由於Pisaw年紀還太小,以及尚未學習到狩獵前需具備的知識,例如:如何野外求生、爬山、過河、生火、設陷阱、追蹤獵物等技巧,所以無法一起去狩獵,所以,用描述狩獵活動是男士勇士的象徵。而打獵回來的獵物由二家均分,再次展現部落互助的文化,最後藉由Pisaw爺爺說出謝謝祖靈的保佑,以及祖孫二人一起望著美麗的星空,感受到祖靈對他們的庇佑最為結尾,表現了祖靈對於族人來說是他們生活的重心與依歸。 第三本:織布機上的眼睛(張詩芸整理) 有一天,下過雨的午後,Pisaw的堂姊Biyang看見樹上的蜘蛛在補網,想起奶奶和媽媽在織布機上編織的景象。Biyang回到家中,主動跟媽媽提出想要學習編織的想法,媽媽並告訴她要成為真正太魯閣人,女孩一定要學習織布,以及紋面後在死後才能會到祖靈的家。 所以,媽媽帶著她上山採集可以製作族服的苧麻,以及教導她認識可以將苧麻染色的植物-如染黑色的九穹葛樹以及染黃色的福木果實,還教她織布的各項技巧,以及量製衣服的方法。 最後,媽媽也告訴Biyang布上的圖案是祖靈的眼睛,穿戴上有祖靈眼睛圖案的族服與裝飾配件,會受到祖靈的保護喔! 第四本:我的朋友要搬家(楊詠鈊整理) 這是以花蓮太魯閣族文化為主軸發展出給幼兒的數學領域的繪本教材。在「我的朋友要搬家」這一繪本中,Pisaw與一位太魯閣族Mowna家族的Peydang是好朋友,但因一次的颱風破壞了原本住在台地上過著農耕與狩獵的生活Peydang的住處,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所以決定要搬家。在搬家前,去請占卜師詢問祖靈的意見,最終祖靈也同意這個想法,Pisaw雖然對於Peydang一家族搬遷感到十分不捨,但在瞭解新屋十分堅固,且知道如何去新家的方式找他的好朋友後,終於感到放心並為好朋友的新生活感到開心。 | 楊詠鈊 | 2022/7/20 下午 06:2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