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動物保育之探討──以陸域一級瀕危哺乳類動物狐蝠為例

專題名稱臺灣動物保育之探討──以陸域一級瀕危哺乳類動物狐蝠為例

專題描述  我們從中學生報看到一則新聞:澳洲的無尾熊因乾旱、林火、棲息地喪失,被列為瀕危物種,澳洲政府決定在未來四年內撥款五千萬澳元,投入無尾熊復育和保育工作。這則新聞讓我們覺得傷心,也很震驚,因為想到澳洲,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動物就是無尾熊,沒想到牠已被列為瀕危物種。這則新聞讓我們想探討臺灣有哪些動物也面臨生存危機?民眾對於動物保育的態度為何?政府對於動物保育有哪些方針及行動?
  後來,我們參加花蓮夜間觀察狐蝠的活動,得知狐蝠和臺灣黑熊、石虎、歐亞水獺在保育界有「四大神獸」之稱。而其中,狐蝠在花蓮的北濱公園就能夠觀察到,雖然離我們最近,但相較於其他瀕危動物,也是最陌生的。因此,我們想知道在花蓮北濱公園出沒的民眾,對於狐蝠的認知,是否也很陌生?對於動物保育的觀念如何?

隊伍名稱動物保衛隊

指導老師詹凱玲 顏品欣

參賽學生李蹊 羅紹愷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苗栗縣政府
來源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網站
描述 「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總說明」
這個檔案是由苗栗縣政府編寫的,內容是有關石虎保育的措施以及自治條例的說明。
李蹊2022/9/13 下午 12:55:13
4作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
描述 「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推動了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的方案。內容是,提供農民可以申請「友善農地給付、自主通報給付、自主通報給付」。目前是透過直轄市、縣(市)政府在執行。
李蹊2022/9/13 下午 12:52:10
3作者 羅紹凱、李蹊
來源 小隊自編
描述 「北濱公園民眾對於動物保育的認知及態度調查問卷」
狐蝠的生活範圍離我們的生活圈很近,很容易觀察,但相較於其他瀕危動物,他卻比較少人知道。所以,我們想知道在花蓮北濱公園的民眾,他們對於狐蝠的認知以及對於動物保育的觀念如何?所以製做出這份問卷
李蹊2022/8/23 下午 12:08:25
2作者 羅紹凱、李蹊
來源 小隊自編
描述 「阿任老師訪談文字稿」
我們在搜尋資料時,延伸探討出了許多問題,所以我們就製作了12道題要請教洄瀾風簡任廷老師。這份文件是我們訪談後的結果資料整理
李蹊2022/8/23 上午 11:55:51
1作者 羅紹凱、李蹊(整理)
來源 小隊自編
描述 「四大神獸的相關資料」
我們參考了許多網站以及資料,經過整理後製成四大神獸的相關資料檔案。
(資料出處見書面報告之參考文獻)
李蹊2022/8/23 上午 11:55:33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08.21北濱公園問卷調查
說明
8月21號,我們去做問卷調查,一群人繞了北濱公園一圈又一圈,到處去請民眾填寫問卷!
李蹊2022/8/25 下午 01:56:39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08.12問卷題目討論
說明
因為討論的時間在暑假期間,大家各有活動在不同地方,所以我們就講好時間並用google meet在線上討論。
這次我們想要做問卷給北濱公園的民眾填寫,以及想要問洄瀾風的阿任老師一些關於狐蝠的問題,所以正在討論題目。
李蹊2022/8/17 上午 11:39:55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07.15第一次討論
說明
我們下午時,在品欣老師的指導下,整理了關於保育界四大神獸的相關資料。以及與學校的自然老師請教,關於狐蝠食用過的果實之種子為何發芽率會提升的問題。
李蹊2022/8/17 上午 11:26:00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8.12訪談洄瀾風簡任廷老師
說明
洄瀾風簡任廷老師(阿任老師)擁有長期觀察狐蝠的經驗,也是狐蝠夜觀活動的導覽員。所以我們邀請了阿任老師與我們進行線上訪談,問了許多關於台灣狐蝠的問題,也得到了許多資料。
羅紹愷2022/8/17 上午 11:12:38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7.9 狐蝠夜間觀察
說明
我們參加了花蓮縣政府農業處委託洄瀾風生態公司舉辦的狐蝠夜間觀察活動,地點在花蓮的北濱公園。
李蹊2022/8/17 上午 10:38:26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6作者 羅紹愷
標題 111.8.21 北濱公園問卷調查心得
內容
今天下午我們去北濱公園請那裡的民眾填寫我們做的問卷,問卷總共有16題,每一題都是我們精心設計的,如果遇到比較年長的,我就會幫他解讀題目是什麼意思,還有人會直接問我們答案,但我們只能跟他說等他做完我們再跟他們介紹狐蝠,他們看起來都有認真聽,還會問我們一些他們想知道的問題,幫他們解答完後就有了一種成就感,很開心。
我們遇到很多在運動或者是在陪小孩玩的人,沒辦法分心做問卷,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人替我們加油,我們幾乎都要把北濱公園的人都問過一遍了,最終我們收集到了58份問卷,我覺得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加強,這次是個很好的經驗。

羅紹愷2022/8/24 下午 04:55:02
5作者 李蹊
標題 111.8.21 北濱公園問卷調查心得
內容
21號傍晚我們在北濱公園集合,準備做問卷調查。我們的行動模式是要自己去找民眾填寫,而不是定點讓民眾自願填寫。所以我們就分成兩小隊在公園裡尋找民眾填寫。一開始我覺得問卷調查應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後來我發現,有很多來北濱公園的人是路過或者是在運動,所以並不願意停留做問卷。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帶小孩或動物來玩,需要時時刻刻注意他\牠們,所以沒辦法花時間做問卷。還有好多各式各樣的原因使他們不願做問卷,所以我們只好在公園內一直走來走去。
後來,民眾在做問卷時也有一些問題。像是,有些人看不懂題目,不知道答案,但是我們的問卷卻忘了要有「不知道」這個選項。還有,有些人在寫認知題時,不知道狐蝠是什麼,所以會問我們,可是我們因為題目的關係沒辦法馬上回答他,只能在他填寫完問卷送出後,我們才能跟他介紹狐蝠。
問卷調查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不過這次也是一趟很好的學習之旅!

李蹊2022/8/24 下午 04:31:08
4作者 羅紹愷
標題 111.8.12訪談洄瀾風簡任廷老師心得(阿任老師)
內容
今天要訪問阿任老師關於狐蝠保育的問題,我們準備了一些問題要問老師,所以我們就開始了今天的線上訪談。
雖然只有12個問題,但是我們問了1個多小時這麼久。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問題是:「是否能用人為的方式來復育,增加台灣狐蝠族群的數量」,阿任老師說可以,但是狐蝠最多一年生一胎,一胎約1~2隻,若要用人工受孕的方式來增加狐蝠的數量,難度很高,不如營造優良的棲地及環境。
我覺得應該要多多宣導狐蝠或保育動物相關的知識,因為大家可能會在無意中騷擾到保育類動物,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友善對待動物。

羅紹愷2022/8/17 上午 11:22:05
3作者 羅紹愷
標題 111.8.5狐蝠夜觀心得
內容
  台灣狐蝠是1級保育類動物,展開雙翼約有1公尺長,是臺灣最大的蝙蝠,因為臉看起來像狐狸,所以才有了狐蝠這個名字,數量這麼稀少的動物竟然在花蓮出現,真是讓我大吃一驚。
   我們在導覽員的帶領下來到一棵樹下,往上看,萬眾睢睢,竟然是一隻狐蝠!狐蝠非常大隻,是我看過最大的蝙蝠,我們看到了牠吃東西時的樣子,還看到了牠排泄的樣子,我不禁感到非常的榮幸。
  這次夜觀狐蝠的活動可說是非常幸運,因為看到了兩隻狐蝠,還了解到狐蝠吃的食物和主要分布地帶,狐蝠是個非常珍貴稀有的生物,讓我對牠念念不忘!

羅紹愷2022/8/17 上午 11:21:47
2作者 李蹊
標題 111.8.12訪談洄瀾風簡任廷老師(阿任老師)
內容
今天下午,我們整理了12個問題要請教洄瀾風的阿任老師,所以我們就在線上進行訪談。
這次的12個問題幾乎都是我們在蒐集狐蝠的資料時遇到的問題以及探討,例如:「四大神獸中的這四種動物是依據什麼來訂定的?」、「日本琉球對於狐蝠的保育措施有哪些?」。
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阿任老師說他在進行夜觀活動時,有民眾因為想要拍出好看的狐蝠照片而開閃光燈,阿任老師出面阻止反而被投訴了,讓他覺得很無奈。因為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必須拍到騷擾野生動物的影像才行,所以有時候也沒辦法舉發。
我覺得我們不管對於狐蝠或是其他野生動物的認知都太少了,以至於遇到牠們時沒辦法做出正確的行動,所以我們現在因該要把動物保育的知識告訴身邊家人、同學……等,即使是最微小的行動,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成果!

李蹊2022/8/17 上午 09:44:49
1作者 李蹊
標題 111.7.9 狐蝠夜觀心得
內容
7月9號的晚上,我跟著老師一同去北濱公園觀察狐蝠!
導覽員首先向我們介紹在觀察狐蝠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像是:「拍照時不能使用閃光燈、聲音不能太大聲等」,因為這些行為都是騷擾動物的行為,是違反動保法的!
而且導覽員還告訴我們台灣有很多不同的保育動物,其中在保育界有四大神獸之稱的有:「歐亞水獺、台灣黑熊、石虎、台灣狐蝠。」而台灣狐蝠在全台只有約200隻!在花蓮這個地區則有約50隻左右。
狐蝠不只數量稀少,牠的掠食方式也很特別呢!跟一般蝙蝠不一樣,狐蝠不用回聲定位,而是用聽覺、嗅覺和視覺,所以耳朵形狀是很小的卵圓形。不只這樣狐蝠還是素食主義者呢!一般的蝙蝠可是雜食性的喔!所以狐蝠真的是一種很特別的動物呢!

李蹊2022/8/17 上午 09:43:18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
作者 白心儀
出版社 有方文化
簡介(摘要)
作者去了世界各地的動物孤兒院,在南非的犀牛孤兒院看到了身心受創的犀牛寶寶,在樹懶孤兒院看到了失去媽媽的樹懶,在棕熊孤兒院看到了住在冰凍森林的熊寶寶,在大象孤兒院看到遭棄養的工作象,在台灣黑熊與石虎孤兒院看到了憂鬱自殘的斷掌黑熊、可憐的斷肢石虎,以及愛的庇護所。
導讀
這麼多故事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台灣黑熊與石虎孤兒院」,因為是離我所在的地點最近的一間動物孤兒院,也是我喜歡的動物。阿里是一隻很憂鬱的斷掌黑熊,甚至還會自殘,阿里出生幾個月時就被獵人的套索斷趾,還眼睜睜看著母親被殺,因此對人類有著很高的戒心,被禁錮在狹小的籠子的每一天,對阿里來說都像生命的凌遲。但訓練員還是很努力的試圖改善阿里的沮喪情緒和刻板行為,教牠們張開嘴,讓訓練員刷牙,檢查牙齒和舌頭,並且伸出手臂,讓獸醫找出血管抽血。這些課程讓一成不變的生活出現新的刺激變化,希望可以藉此轉移熊的注意力,減輕熊的憂鬱症。
石虎是台灣瀕危物種之一,有著和貓一樣的外型,但和貓不同的是石虎眼睛內側有向上延伸的兩條白色線條,耳後有明顯的白色斑塊,所以常常被認為是可愛的貓咪,專家預估:最快在20年內,野生石虎恐怕將從台灣的土地消失。這讓我不禁想到我究竟可以為石虎保育做些什麼?
想要了解如何保育動物或認識保育動物,這這本書很適合!
羅紹愷2022/9/12 下午 12:57:56
4書名 台灣林業46卷5期—、金門歐亞水獺保育行動、台灣狐蝠現況調查紀實
作者 盧英秀編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簡介(摘要)
這本期刊介紹了很多瀕危動物,其中一篇章提到歐亞水獺是金門的瀕危物種,數量僅約200隻左右,為了解決金門地區歐亞水獺的各項生存問題,林務局訂定了保育目標、策略,以及實際行動。另一篇文章的主題是狐蝠,它詳細的介紹了狐蝠這種動物,也說明了狐蝠的觀察方式、記錄了狐蝠出現的各個地方的觀察狀況,內容非常詳細。
導讀
〈金門歐亞水獺保育行動〉:歐亞水獺是金門的瀕危物種,數量僅約200隻左右,因此林務局開始執行水獺保育研究、推廣與教育宣導、違規網具的通報移除、外來種生物移除、遊蕩動物數量管控、路殺防治、動物防護網與水域棲地連接改善等策略,現已略見成效。
金門近來高度開發,使水獺生活空間逐漸壓縮,大陸棲地破壞或其他原因造成水獺族群幾乎消失,建立民眾共識、避免現有棲地減少、改善棲地品質才是我們該做的!
〈台灣狐蝠現況調查紀實〉:臺灣狐蝠因鼻吻突出似狐而被稱為狐蝠,主要以花粉、花蜜、花粉、果實、樹葉為主食,所以也被稱為果蝠,因為天然災害所以狐蝠的棲地減少、資源匱乏,或直接導致狐蝠死亡,人類的活動更是對狐蝠有著直接的傷害,獵人大量捉捕、人類開闢林地等威脅,讓狐蝠的數量大量減少。
如果想要認識狐蝠或想調查狐蝠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解答,是一本很棒的期刊。
羅紹愷2022/9/5 下午 12:54:00
3書名 台灣林業 —石虎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作者 劉建男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簡介(摘要)
本文包含觀察石虎的分布變化,並且透過石虎生態學研究,歸類出了石虎現在的生存困境以及相關的保育措施。
導讀
目前,石虎屬於台灣的瀕危物種,數量稀少。而且,臺灣僅有兩種野生貓科動物,其中一種是雲豹(推測已滅絕),而另一種就是石虎。還有,石虎是淺山生態系的頂級消費者,是生態系統的穩定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傘物種
,保護石虎同時也可以保護棲地內的所有生物呢!
不過我們到底要如和拯救石虎呢?這篇文章也有提到,我們可以做到的有:「不棄養寵物、不餵食流浪狗、保育推廣……等。」因為,我們棄養的貓、狗會攻擊石虎,而保育推廣,我們可以把保育石虎的知識傳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越多人知道,石虎的保育行動就會越來越成功!
李蹊2022/8/26 下午 04:49:58
2書名 NO.116│自然保育季刊 臺灣狐蝠在臺灣的故事
作者 鄭錫奇、林清隆 、林融、許家維、張簡琳玟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簡介(摘要)
台灣狐蝠目前是台灣的瀕危物種,這篇文章在收錄了「臺灣狐蝠的發現及身世、幾近絕種的飛行哺乳類、臺灣狐蝠的原鄉、近年綠島狐蝠調查……等。」
導讀
臺灣狐蝠是臺灣最大型的蝙蝠,但同時也是瀕危的補乳類動物。這個神奇的物種,「狐蝠」其實是素食主義者呢!牠們會吃「大葉欖仁、稜果榕……等」,植物的果實。而且,因為狐蝠有長距離的飛行能力,所以牠可是扮演著授粉及種子傳播的重要角色,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含島嶼)被視為維持與拓殖森林生態系的基石物種喔!所以我們應該要更加認識牠,並且,要好好保育牠,這樣我們的森林才能永續下去!
想要了解狐蝠在台灣的故事,這篇文就是很好的選擇!
李蹊2022/8/25 下午 02:53:21
1書名 小熊回家 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作者 黃美秀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是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南安小熊的生活日常、食物和朋友......等。以及介紹世界各種的熊類和人類的關係。內容生動有趣,很適合閱讀與省思。
導讀
你知道黑熊會做巢嗎?這個問題都是我在讀本書前從沒想過。這本書裡有很多圖片,在看書時也可以看到黑熊的照片,我一直以為黑熊睡在洞裡,沒想到看到了文章旁的照片,心想:「熊的巢好像變大的鳥巢被壓扁了一樣」。睡覺的模樣、吃東西的模樣,這些都是平常我們無法看見的,也令大眾覺得黑熊很可愛。
可是,黑熊可是遇到了很多困擾呢!在野外黑熊可是得要提心吊膽的過生活,因為要小心盜獵者的槍與陷阱,一不小心黑熊可能就會變成別人的晚餐了!餐桌上的熊掌可是盜獵者非法捕獵來的,難道黑熊就不需要好好生活嗎?
黑熊在自然界中扮演了種子傳播者和食物鏈頂層的掠食者,這些都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角色,人們應該更加重視才對,像是在登山時不要亂丟垃圾和食物、避免買賣……等,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大家一起會黑熊的生活盡一份力吧!

李蹊2022/8/17 上午 10:18:21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我們的書面報告主要內容有四大神獸的相關資訊,以及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之報告。羅紹愷2022/9/26 下午 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