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古謠傳唱的傳承與繼起
專題名稱 | 原住民古謠傳唱的傳承與繼起 |
專題描述 |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得主桑梅娟老師,她長年在排灣族部落教唱古調,也曾到東海岸的港口國小教阿美族的小朋友們唱原住民古謠,那時的阿紀和拉黎樂此,就開始跟著桑老師開啟了這傳統古謠傳承的美妙序曲。 小小年紀的阿紀,有著天籟般的嗓音與音樂天賦,讓桑老師大為驚艷,也正式收他為徒弟和乾兒子,在眾多的演出都可以看到這對母子絕佳默契的合作。 在這次的研究與訪查中,我們想探知是那些原因讓桑老師投身於原住民古謠的教唱與傳承 ? 對於阿紀這個徒兒有著甚麼樣的期許 ? 而在原住民樂團漸漸發光發熱的阿紀,又將如何繼起原住民古謠傳唱的使命 ? 二、研究目的: (一) 文化認同與族群認同。 (二) 探究原住民古謠必須傳承之因。 (三) 期盼有更多原住民青少年加入古謠傳唱的行列。 三、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 研究方法 : 採用田野調查法,並透過桑老師及阿紀的自我述說,真實記錄這一段古謠學唱的歷程。 (二)研究流程 : 決定研究主題 → 收集相關資料 →參與古謠傳唱的練習 → 走訪桑老師的工作室 → 訪問桑老師及部落文化工作者 → 撰寫正文 → 總結各章節 → 結論與展望。 |
隊伍名稱 | 圓柱民 |
指導老師 | 黃孟浩 魯木伊木伊 |
參賽學生 | 拉黎樂此.魯木 阿紀.魯木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阿紀.魯木 標題 訪談撒部.噶照伯父的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訪問了撒部.噶照老師(Sapod.Kacaw)我的阿伯,因為是我的阿伯所以訪問的很順利,但因為他的小兒子還小,所以在錄音時有一些他的聲音,我們訪問了一個問題是說:『你是因為什麼原因想要做原住民的音樂?』 伯父說,家裡的老人家都很愛唱歌,只要是婚喪喜慶,全部落的人一定會到主家去慰問或慶賀,歡樂中一定會伴隨著歌舞,部落愛唱歌的老人家,也會不吝嗇的分享著美妙的歌聲,帶動歡樂,炒熱氣氛,身邊的孩子們、孫子們也被影響著。所以,為什麼人家說我們阿美族這麼的樂觀開朗,除了因為住在海邊,另外的原因就是很愛唱歌。 我們部落在部落在豐年的時候會唱五天的祭歌,全村團結在廣場上,每天晚上都跳到10點,全部落齊力同心,凝聚力達到了頂點,是我們部落的大事中的大事。 當部落的孩子長大以後,離鄉背井就很難再聽到部落的歌謠了。因為我回到部落,我也很愛帶著吉他唱歌,所以我跟著孩子們一起學唱我們自己部落的古謠。因為我是藝術家,我也做了很多創作,創作的靈感都來自家庭、生活和我親愛的孩子。看著孩子也這麼愛唱歌,也激起了我創作的想像,如果孩子愛唱歌,我就會繼續創作,讓孩子們學習阿美族語,也學會將歌曲帶來的歡樂分享給身邊的人。 聽了伯父的話,我真的很感動,因為我的爸爸也很愛唱歌,跟伯父有組一個項鍊樂團,我爸爸唱歌也很好聽,也有做創作。我希望我能像爸爸和伯父一樣,很會說母語也很會唱歌,我希望我成為用歌聲說故事的人,用母語歌讓大家認識我的族群、我的部落。 | 阿紀.魯木 | 2022/9/30 上午 10:16:36 |
9 | 作者 阿紀.魯木 標題 參加華山音樂會在台上唱歌的心得 內容 因為我們在「台灣原創音樂大獎」得到了原住民語創作組的第二名,所以在10月24日要去台北華山藝文特區唱分享會的音樂會,在台上是很開心,因為可以唱歌給來賓聽,很有成就感,看到聽眾這麼認真地的聽我們唱歌,我一定要好好地唱,不要讓他們失望。我媽媽從小就跟我說我的聲音很甜美,很高昂,所以我很珍惜每次唱歌的機會,我一定要好好地唱好每一首歌,也是會有一點緊張啦,但,我們是在享受的唱歌,因為唱歌能讓我感到快樂,音樂能讓我感到放鬆,這樣的感覺就在部落裡團聚一樣,很溫暖,很開心。撒部伯父和芭耐伯母跟我們說,唱歌就是要享受,要開心,台下的聽眾朋友就會跟我們一樣享受,一起開心。 | 阿紀.魯木 | 2022/9/30 上午 01:36:43 |
8 | 作者 拉黎樂此.魯木 標題 訪談桑老師的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在訪問桑老師的時候,我們還順便幫忙桑老師(乾媽)製作她10月底要在宜蘭壯圍展覽的藝術作品—編織的牛,他是一頭很巨大的鐵雕創作的牛,我們幫忙乾媽繞線,雖然不是很難,但是很需要耐心。 桑老師唱歌很好聽,如果你聽到桑老師唱歌的時候,你會忘記你的名字,如癡如醉,似夢似真。為什麼我要叫桑老師乾媽呢?因為我媽媽和桑老師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認我們家三個孩子都是他的乾孩子。他從屏東搬到花蓮做創作,並在前幾年的獲得金曲獎。 今天訪問乾媽,為什麼會想要從事音樂創作,乾媽說,這個問題可以講三天三夜,我知道這樣沒什麼不好,但他真的講很久😹。後來,乾媽說,想做古調傳承工作是因為,「現在這一代的孩子,都已經不太會唱部落傳統的歌了,如果我自己不學起來,以後要怎麼教我的孩子呢?」,然而,這看似渺小的想望,卻是非常的有意義,並且是他生命前進的動力。 | 拉黎樂此.魯木 | 2022/9/27 下午 10:21:31 |
7 | 作者 拉黎樂此.魯木 標題 參加「2022原創音樂大賽音樂分享會」表演心得 內容 在9月24日星期六的這天,芭耐.噶照(Panay.Kacaw) 伯母和撒部.噶照(Sapod.Kacaw)伯父帶著我們五個大大小小朋友們參加台北的「原創音樂大獎_音樂分享會」表演,為什麼會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在今年8月28日參加了原創音樂大賽並且得到了第二名,伯母跟我們說,雖然獎金有三十萬,但是因為要給樂手老師費用,還要繳稅,所以,剩的也不多了。 其實獎金不是我最關心的,我喜歡唱歌,我也喜歡唱歌給別人聽,我希望我能像伯母一樣,唱歌這麼樣的好聽,有人說很像鄧麗君。我也希望我能像伯父一樣那麼會創作歌曲。 今天(9/24)的表演,雖然不像比賽那麼緊張,並且再加上我這個大近視眼,台下霧濛濛的一片,對不了焦距,就只能盡情地放聲高唱,我很喜歡唱撒部伯父的創作,唱起來很舒服,聽起來也很舒服,雖然台下的聽眾都聽不懂,但是我願意翻譯給大家聽。我以為今天會有很多觀眾,因為聽説華山藝術特區會有好多人來,但人其實也沒這麼多,雖說是表演,但卻沒有那種壓力,伯父說,帶我們來參加表演,不是要我們去得到多好的成績,而是希望我們能去享受這個舞台,並且要知道,能站在這舞台有是多麼的難得,一定要珍惜,並且要好好的演出。 「我們熱烈歡迎芭耐老師!」 主持人叫到我們的一瞬間,我的毛直接豎起來,還是頂著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上台,眼神呆呆的看著底下的觀眾,直到表演,才鬆了一口氣。 | 拉黎樂此.魯木 | 2022/9/27 下午 10:02:50 |
6 | 作者 拉黎樂此.魯木 標題 尋訪太魯閣族的舊部落2-與「神祕谷之聲」相遇 內容 當我們登上第一個流籠,幾乎已彈盡援絕,僅僅帶的一瓶水,幾乎要喝完。沒想到,領隊月梅老師跟我們說,我們只完成了四分之一的路程,當場差一點暈過去,之後的龍脊坡,僅剩下意志力,已經完全失去記憶力。 等到登上了第二個流籠,終於走到了林道,就是從前運送樟樹的搬運車用的道路,幾乎是整理過的平路,但是,從大禮要走到大同,還有6公里,所以,我們大概又走了三小時,其實原本只要2.5小時,因為我們一邊走一邊採野菜(野生過貓),撿到忘記了時間,天快要黑了,我們加快了腳步。 補充說明,中間我們有走進大禮部落的教堂遺址,也順道參訪了大禮部落,大禮部落給我的感覺真的是世外桃源,沒有過度開發,天然的環境沒有遭到破壞,你看不見電線桿,也看不見天空有雜亂無章的天線,讓我置身國外的感覺,好不真實,好像並不是身處在台灣,是到了另一個國度。 晚上,我們住在大同部落的接待家庭-YAYA自然農莊,晚上主人與女兒夫妻,以及太魯閣牧師等等族人,一起唱好幾首太魯閣族的古調與原住民歌曲,其中一首就是「神祕谷之歌」,真的好好聽,其中與我們登山的太魯閣牧師,他80幾歲,已經退休了。腳步輕盈、健步如飛,講很多大同大禮部落太魯閣族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們在山上住宿的晚上,聽著太魯閣族的歌,進入甜美的夢鄉。 山上的風特別涼 山上的太陽特別溫柔 山上的菜也長得特別好 山上的歌特別的好聽 希望太魯閣族的歌和我們阿美族的歌,有一天能夠互相交流~ 一起將我們祖先的歌 繼續傳承下去 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都能記得祖先的歌 隔一天下山,我們就到神祕谷游泳,洗去一身的疲累,以及降溫一下鐵腿的腳。 | 拉黎樂此.魯木 | 2022/9/23 下午 11:22:36 |
5 | 作者 阿紀.魯木 標題 接觸原住民歌謠的經驗 內容 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就成立的港口部落阿美族兒童古謠隊,每到了周末的晚上,媽媽就會招喚我們港口部落所有的小朋友,到阿嬤家,跟阿嬤們學唱阿美族語的古謠,因為阿嬤不會寫字,所以,阿嬤唱一句,我們就跟著唱一句,我們就用背的。 每次練歌的時候,阿嬤會教我們唱兩首歌,相同的歌大概會練二~三個禮拜,然後,阿嬤會確認我們唱的對不隊,是不是都學會了,等我們都很會唱了,阿嬤就會再教我們唱另外兩首母語歌。每教一首歌,阿嬤就會解釋給我們聽,我們就一邊唱歌,一邊學習母語。 我們學唱了四年,錄製了共三張專輯,並每年辦理成果音樂會,與部落分享,也邀請附近的學校與我們一同演出,彼此交流,也有原民台記者來採訪我們,我們很開心,沒想到我們會如此受到重視,讓我越來越熱愛唱歌,越來越愛唱母語歌。 與古謠隊一起出去表演與錄製專輯,這種的體驗讓我感受到母語的重要與幸福,我也曾經參與了pasiwali演唱會、月光海音樂會、參與製作kasiraw叔叔的首發專輯、未來也會參與桑梅絹老師的專輯錄製…等。 這樣的經驗,讓我感到好開心,我希望我可以繼續學習古謠,把阿美族祖先遺留下來珍貴的文化資產發揚光大,也要讓我的子子孫孫不要忘記我們祖先的歌,不要忘記祖先的文化。 | 阿紀.魯木 | 2022/9/23 下午 10:56:55 |
4 | 作者 拉黎樂此.魯木 標題 尋訪太魯閣族的舊部落-大同大禮1 內容 9月9號中秋節的前夕,我媽媽帶我們攀登大同大禮步道,本來覺得會很輕鬆,結果,真的是蠻困難的。 9月9日的一早,約莫快九點的時候,我們一行人抵達太魯閣遊客中心,與我們同行的都是來自台灣各地的老師,當然也有花蓮在地的師長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秀林鄉衛生所的護士阿姨,他們都退休了,應該都六十左右,但腳步輕快的健步如飛,他們說,他們小時候就是走這樣的山路,回山上的家,都要走大約六小時的山路,真的是蠻辛苦了,經帶我們登山的太魯閣族人也是大同部落的居民月梅老師說,因為,大同大禮已經規劃為國家公園風景區,所以他們沒有辦法開路,只能用最傳統的方式返家,並且僅能用流籠運送貨物,然而,流籠運輸貨物非常昂貴,所以,居住在山上的族人們真的是非常辛苦,但,相對的,他們非常健康、開朗、純樸、善良。 第一日上午,爬完險峻的"龍脊"路段,可說是"頭"腦手併用,因為,山險的陡坡,讓人不得不像壁虎一樣,四肢並併用往上爬,為了抱持平衡,頭也必須貼緊山壁,不然,隨時都有可能摔下山谷。(未完待續) | 拉黎樂此.魯木 | 2022/9/23 下午 10:41:54 |
3 | 作者 阿紀.魯木 標題 接觸原住民歌謠的經驗 內容 我從小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就成立的港口部落阿美族兒童古謠隊,每到了周末的晚上,我們跟著阿嬤們學習唱阿美族的古謠,阿嬤唱一句我們跟著唱一句,因為阿嬤不會寫字,所以我們就用背的。 每次教我們唱兩首歌,大概會練三個禮拜,我們就很會唱了,阿嬤就會再教我們唱另外兩首母語歌,每教一首歌,阿嬤就會解釋給我們聽,我們就一邊學習母語。 我們四年,錄製了三張專輯,出去表演與錄專輯,這種的體驗讓我感受到母語的重要性,曾經參與了pasiwali演唱會、月光海音樂會、也錄製了三張專輯…等。我從三年級開始加入古謠傳唱隊,跟著阿嬤們學習唱歌,懂得歌中的意思,因為這個活動讓我們了解到以前的文化。 | 阿紀.魯木 | 2022/9/23 下午 08:23:45 |
2 | 作者 阿紀.魯木 標題 接觸原住民歌謠的經驗 內容 我從小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就成立的港口部落阿美族兒童古謠隊,每到了周末的晚上,我們跟著阿嬤們學習唱阿美族的古謠,阿嬤唱一句我們跟著唱一句,因為阿嬤不會寫字,所以我們就用背的。 每次教我們唱兩首歌,大概會練三個禮拜,我們就很會唱了,阿嬤就會再教我們唱另外兩首母語歌,每教一首歌,阿嬤就會解釋給我們聽,我們就一邊學習母語。 我們四年,錄製了三張專輯,出去表演與錄專輯,這種的體驗讓我感受到母語的重要性,曾經參與了paciwali演唱會、月光海音樂會、也錄製了三張專輯…等。我從三年級開始加入古謠傳唱隊,跟著阿嬤們學習唱歌,懂得歌中的意思 | 阿紀.魯木 | 2022/9/23 下午 08:17:28 |
1 | 作者 魯木伊木伊 標題 原住民音樂傳承與轉化 內容 原住民一直處在弱勢的處境,人數相對少數,因此很容易被忽略、遺忘,原住民也容易因此隱藏自己、懷疑自己。學校辦理原住民文化課程也不受到重視,反之,在原鄉在辦理原住民特色文化課程,相較來說是較容易推動。 藉由學校辨理原民相關課程,帶領孩子多多接觸原民藝術界上持續努力的頂尖藝術家、音樂家甚至是流行音樂的歌手,或是其他在各行各業上成功的原民企業家,讓孩子們在課程中潛移默化建立對民族的自信心。 進而,學校或教師給予孩子創造成功的經驗,並協助孩子搭建成功鷹架,成功經驗成為未來學習遷移的養分,激起學習動機及自信心,有助於未來面對社會壓力的抗壓性。 | 魯伊木伊木伊 | 2022/9/23 上午 11:15:22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111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音樂分享會 宣傳片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111TOMA/videos/1067712440781850 網站簡介 ⭐️111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音樂分享會 ⠀⠀ 🎈日 期 2022.09.24(六) 16:00-19:00 🎈地 點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演出嘉賓 宇宙人 ⠀⠀ 🎈直 播 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Facebook、YouTube | 黃孟浩 | 2022/9/23 下午 08:33:25 | |
9 | 網站名稱 與伯父(撒部噶照)和伯母(芭耐噶照)一家人參與演出-111年臺灣文創流行音樂大賽 網址 https://youtube.com/watch?v=GvxAR6ufvKo&feature=share 網站簡介 獲得全國第二名,一同參與演出的小朋友有拉黎樂此魯木、荻布思芭耐、阿紀魯木、里雅樂撒部以及最可愛的巴魯撒部 | 魯伊木伊木伊 | 2022/9/22 下午 10:36:28 | |
8 | 網站名稱 臉書Facebook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1545771435/videos/619215246537206/ 網站簡介 108年豐濱鄉公所中秋晚會,阿紀率港口國小全校學生表演阿美族傳統歌謠紀錄影片。 | 黃孟浩 | 2022/9/19 下午 03:10:02 | |
7 | 網站名稱 屬於我們的文化媒體 Verse 網址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taiwan-icon-singer-abo 網站簡介 " 常常聽外婆她們講話,包括那樣很美的形容方式,我想筆記下來,如果忘記怎麼說了還有索引。 " 因外婆憂心古謠後繼無人,阿爆便起念申請了原民會 60 萬補助款,將自己、母親,與外婆三代吟唱的排灣族古謠錄製成專輯 : 《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專輯,「雖然不是商業上的成功,但它有另外一層意義是我沒有想過的。」 | 黃孟浩 | 2022/9/19 下午 03:06:24 | |
6 | 網站名稱 生命力新聞 vita.tw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P5uMrhjQg&t=1s 網站簡介 Pinanaman全阿美語河邊教室是由馬耀‧比吼創建,他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全阿美族語的幼兒園教育環境,讓孩子學習阿美族語,認識自己的原住民文化。在河邊教室,會依照四季將一年分為四個學期,每個學期的課程內容會根據四季做安排,每個季節會再細分兩個重點,分別是祭典,會帶小朋友認不同季節會有哪些祭典活動或者是節氣,例如說春天就會有播種以及整地鋤草,此外也會學習各個季節的歌謠,或者是童謠。第二個重點是生活,比方說散步課,會帶小朋友去探索部落,沿路認識不同季節會有哪些動植物 | 黃孟浩 | 2022/9/19 下午 02:52:18 | |
5 | 網站名稱 臉書桑梅絹渲染粉絲團 網址 https://fb.watch/fhTadBbagg/ 網站簡介 桑老師在臉書的粉絲團裡分享了她的田野紀錄及音樂,有許多歌謠傳唱的影片以及在部落中教導原住民孩童學習傳統歌謠的片段,阿紀與姐姐就在其中。 | 阿紀.魯木 | 2022/9/2 下午 11:58:13 | |
4 | 網站名稱 看見太陽 網址 https://explorethesun.tw/travel_detail.php?id=37 網站簡介 這個網站介紹了台灣的原住民族,台灣是一個位於亞洲太平洋的美麗島嶼,居住著各種族群,其中原住民族約有57萬5067人,佔總人口數的2.4﹪,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包括了: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對台灣而言,原住民族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獨一無二的美麗瑰寶。 | 阿紀.魯木 | 2022/9/2 下午 11:31:47 | |
3 | 網站名稱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網址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17 網站簡介 此網站的台灣百大全書分頁裡介紹了原住民族的傳統歌謠。其中提到原住民的歌謠,是以原住民聲音為主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學實踐。原住民在唱歌及跳舞之中,將文學也帶進了生活之中。 | 黃孟浩 | 2022/9/2 下午 11:23:24 | |
2 | 網站名稱 alive 網址 https://alive.businessweekly.com.tw/single/Index/ARTL003004915 網站簡介 桑梅絹是一位排灣族曲傳唱者,她的歌聲總能觸動聽眾心靈的最深處。長年在部落傳唱耆老教授的古調之外,她還從事音樂藝術傳承工作,更擔任多所學校的傳統歌謠指導老師。「說族語、唱古調,就是我的生活。」桑梅絹期待原住民族青少年能夠喜歡自己的傳統音樂,並用心學習歌謠,繼續傳承下去。 | 阿紀.魯木 | 2022/9/2 下午 01:04:11 | |
1 | 網站名稱 驚嘆號 網址 http://www.tecofound.org.tw/indigene/song.html 網站簡介 連結NPO組織的力量 本基金會在921地震後,以「創造力教育」的專長,於2001年起為災區的部落學童提供科學創意體驗營隊,逐年持續且擴大範圍的服務,對於部落學校教育和偏鄉兒童的需求,有了具體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2002年起,「東元」在中央山脈最深處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小的請託下,開始思考如何在符合基金會精神宗旨的原則下,展開「部落傳統歌謠舞蹈傳習計畫」的支持認養,2003年以實驗的精神,運用基金會以外的資源,展開對合作國小賽德克兒童的支持計畫,而真正的「策略聯盟認養作業」是在2004年逐步推動,由本基金會邀請大眾教育基金會及吳桂蘭文化藝術基金會,聯手扶持當年由南投縣信義鄉的馬彼得校長所指導的「新鄉布農兒童合唱團」,這是「驚嘆號-原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第一個正式扶持的團隊,也是「驚嘆號」最初的策略聯盟扶持認養模式。 | 阿紀.魯木 | 2022/9/2 下午 01:0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