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傳統歌謠探究與混音改編之實作

專題名稱阿美族傳統歌謠探究與混音改編之實作

專題描述原住民有許多傳統音樂,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已不熟悉也較少接觸這類傳統風格的音樂,所以身為原住民阿美族的我想要嘗試將原住民的傳統音樂注入現代風格的音樂,讓音樂的表達更人打動年輕人的心。

隊伍名稱[一起做音樂]

指導老師陳禹翔 徐彥哲

參賽學生謝司宇 林子勤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許蕙千
來源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描述 本文以 20 世紀末到 21 世紀初的原住民通俗音樂為研究對象,採用 Bourdieu 的文化
生產場域理論作為分析架構,試圖採全觀的方式關注社會空間中、權力脈絡之下,
原住民通俗音樂的生產場域中的各個行動者位置攫取的實踐,以及鞏固位置佔據合
法性的策略。第一部分從客觀的類型架構著手之後,第二部分再擴大範圍討論內部
的文化中介和外在公權力介入的生產環境及條件,最後回到原住民主體對位置主觀
的詮釋和回應,藉此了解原住民主體在結構中建構的主動性,從中了解他們和自己
族群文化的聯繫程度。
謝司宇2022/9/21 下午 04:51:24
9作者 陳俊斌
來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描述 近幾年來,歷史錄音受到臺灣音樂學者的重視,部分歷史錄音也復刻
重現,例如:2008 年王櫻芬將 1943 年黑澤隆朝採集的原住民音樂錄音由黑
膠唱片(1974 年出版)復刻成 CD,編輯出版。2010 年,由臺灣音樂中心出
版,吳榮順等學者整理 1967 年民歌採集隊於花蓮縣採集的阿美族音樂之錄
音,復刻成 CD 並附在《重返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
曲集(一)花蓮縣阿美族音樂篇》(以下簡稱《重返部落》)一書。這兩套復刻
CD 使得我們可以重新檢視前輩學者在原住民音樂上的研究成果,王櫻芬將
這樣的檢視稱為「再研究」,在她所著的《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
音樂調查(1943)》一書即從黑澤研究成果的再研究對臺灣音樂學這個學科進行反思(王櫻芬 2008)。相較之下,《重返部落》着重的是資料的整理,並未
進一步分析相關研究方法及理論。在這兩個復刻研究的啟發下,本文以對
《重返部落》的再研究為基礎,進一步藉此反思臺灣的民歌研究。我將以書中
譜例及該書所附之 CD 作為出發點,並比較 1967 年民歌採集錄音和 1960 年
代原住民歌曲商業錄音。透過比較民歌採集運動相關的錄音、文字資料以及
1960 年代商業錄音,我將討論「民歌」和「流行歌」的關係,並審視「民歌
研究」的「學術傳統」被如何建構,及這個學術傳統將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我將先討論「民歌採集運動」和 1967 年花蓮阿美族民歌採集錄音,然後我將
回顧民歌研究在民族音樂學這個學門中的發展,最後透過議題的討論,省思
臺灣民歌研究的過去與未來。
謝司宇2022/9/21 下午 04:36:59
8作者 余錦福
來源 臺東大學人文學報
描述 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區域性的獨特演唱方式,曲調與歌詞的表
現,是音樂主導歌詞?還是音樂表達歌詞的意義?音樂人類學範疇
的 Alan P. Merriam《民族音樂人類學》的「方法與技巧」(Method and
Technique) 一文,提到有關人類行為的語境中理解音樂問題,包含作
為語言行為的歌詞,以及歌詞通過敘述所揭示的內容等。筆者試圖
從此方向,剖析其兩族曲調與歌詞的相關問題。
謝司宇2022/9/21 下午 04:33:55
7作者 曹佐柔
來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描述 本文主要探討洪國勝先生對於原住民童謠保存所做的貢獻,從其生平與思想
的背景來探究「高雄市健行會」至「高雄市山地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及其宗旨,
並以近年來所著關於原住民傳統童謠的系列著作為核心,討論傳統歌謠在部落裡
的傳統意義與其對於原住民童謠之保存貢獻、回顧其田野採集的路線與歷程,最
後以影片方式呈現。
謝司宇2022/9/21 下午 04:14:47
6作者 佘聆
來源 南華大學
描述 當筆者想要從現有研究中,更進一步了解其文化背景及音樂特
色時,發現大部分的原住民音樂研究多聚焦於傳統音樂,特別是和祭儀相關的音
樂,較少著墨於非祭儀音樂及都市原住民音樂的探討,因而擬定這個研究
謝司宇2022/9/21 下午 03:35:57
5作者 黃美玲
來源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
描述 本文以德芙蘭 Tbulan (臺中市和帄區博愛里松鶴部落)為主要研
究範疇,探討原住民歌謠的傳承價值,以及可以做為文化教養載體的
功能。分析觀點包括:部落歷史與歌謠傳承之間的關係,以及存在其
中的認同意義與文化價值,同時探討如何應用在松鶴部落博愛國小的
音樂教育之中。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58:01
4作者 林宏錦
來源 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音樂科教學碩士班
描述 本研究旨在進行台灣原住民歌謠應用於現行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之現況研究,
研究目的乃(一)探究原住民歌謠於現有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中所佔的份
量與比例。(二)探討當今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中每首原住民歌謠的音樂內涵
與傳唱時機及演唱方式。(三)探討現行藝術與人文教材中原住民歌謠於教學上的運
用狀況與適切性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56:59
3作者 許淑貞
來源 國立臺南大學音樂教育研究所
描述 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精神在於讓教育回歸生活面,透過學校本位課
程的實施,有幫助於鄉土音樂教育的落實,使各地方具有地方色彩
的台灣音樂,透過教育機制,獲得適性合宜的教學推展。但是九年
一貫課程標準只提供原則性內容,在教學進程上較無具體規範。故
研究者企圖在學校本位與音樂教育本土化的關懷下,採用質性研究
法,從相關文獻中,探討世界各國與台灣鄉土音樂之發展、原住民
鄉土音樂教材之相關研究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55:30
2作者 余錦福
來源 玉山神學院
描述 現今原住民族人如何學習別族群的歌謠,最普遍的方式,即透過現有的樂譜
照譜演唱。民族音樂學者認為:「書寫固定性很容易讓這種藝術僵化,而走上滅亡
之路。」
筆者非常同意此看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台灣原住民族歌謠
已不似過去,只存在於部落的儀式或日常生活中。如今,朝向多元化的發展,無
論是搬上舞台做為比賽、表演,皆呈現其繽紛面貌。
書寫成固定的樂譜有可能成
為僵化,但比這更要關切是,這首樂譜來龍去脈的問題。一首原住民歌謠樂譜沒有任何解說,此歌謠的生命就如同生長在野地的花,摘下來插在花瓶裡慢慢枯萎。
同樣地,原住民音樂的認識,並非只是所謂的「音樂元素」而已,原住民音樂背
後所呈現的文化意涵,才是我們要了解的,若捨去這一層關係,這些「音樂元素」
將只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符號。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48:18
1作者 劉智濬 黃美玲
來源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描述 本文以臺中市和平區松鶴部落(德芙蘭 Tbulan)為主要場域,透過訪談不同年齡、族
群、性別的居住者,進行以歌謠聽唱經驗為中心之文化記憶及其傳承的探索,藉此呈現部
落居民對各個年代歌謠接受態度的轉變與差異,以及原住民族在環境變遷中的文化處境與
回應策略,藉此提出一個有如切片、關於當代原住民歌謠意義再生產的田野報告。本文將
部落理解為一個存在多重意涵的文化記憶場域,部落居住者以歌謠聽唱經驗而進行的言說
敘事,揭示隱藏在歌謠之中的歷史記憶與認同建構,這些經驗織既保留在單一個體的生命
經驗中,也潛伏在更大的集體記憶裡。從文化實踐與再生產的角度來看,松鶴部落歌謠的
意義,來自能動主體在部落空間中的日常實踐,既是文化記憶的維護與建構,也是文化身
分周而復始的確認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46:28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混音過程
說明
編輯樂段以達到量化的效果
謝司宇2022/9/26 下午 01:16:58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混音過程
說明
GarageBand內建鼓機
謝司宇2022/9/26 下午 01:14:18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混音版本 原檔
說明
混音的原檔(第一、三、五為原版音樂之音軌)
謝司宇2022/9/26 下午 01:13:10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混音過程
說明
用GarageBand內建的bass鋼琴彈出低音部分的聲音
謝司宇2022/9/26 下午 01:12:04
2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同恩-馬蘭姑娘(Lo-Fi remix)
說明
混音成果
謝司宇2022/9/25 下午 05:03:51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GarageBand實作過程(1)
說明
將從網路上擷取的音樂插入音軌,並思考如何將其改編。
謝司宇2022/9/22 上午 07:47:48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謝司宇
標題 小論文心得
內容
這次的小論文研究讓我有許多的收穫,如:更了解word的排版、學會混音、更了解原住民傳統歌謠的特徵等,就算這次沒有得獎,不過過程中的收穫也是足以彌補了。

謝司宇2022/9/30 上午 10:44:42
9作者 謝司宇
標題 小論文最後衝刺
內容
距離截止時間非常的短,我們正在將文本盡快的完結,雖然所剩時間不長,但是還是要盡快的把研究歷程、文本完成。

謝司宇2022/9/30 上午 10:39:25
8作者 謝司宇
標題 改編過程
內容
今天下午終於把混音做完了,不過這還不是結束,接下來還要進行問卷調查等事項,希望一切順利。

謝司宇2022/9/25 下午 05:03:03
7作者 謝司宇
標題 改編過程
內容
由於我將原本節奏的音軌修改成自己的音軌,所以跟原版的對不上,所以我對旋律的音軌進行了修改,將原版電吉他solo的那一段直接接上副歌的一段,這樣比較容易修改。

謝司宇2022/9/25 下午 04:56:59
6作者 謝司宇
標題 改編過程
內容
今天下午我開始進行混音,因為原版的音樂風格是偏向搖滾樂,但是故事當中講述的故事比較偏向傷心的故事,所以我想把原本節奏的音軌刪掉,再加入自己做的節奏,這樣就讓音樂風格比較偏向Lo-Fi的音樂風格

謝司宇2022/9/25 下午 04:53:27
5作者 謝司宇
標題 改編過程
內容
今天早上的時候我試做了一個適合《馬蘭姑娘》的一個beat,不過因為還沒有將原版的鼓聲去除掉,所以聽起來有點奇怪,所以混音可能花一段時間

謝司宇2022/9/24 下午 07:33:32
4作者 謝司宇
標題 改編過程
內容
雖然已經找到要改編的音樂了,不過目前如何改編沒有靈感,所以被居隔的這幾天我每節下課都會去找幾首Lo-Fi的音樂來聽看看,雖然還沒有想法,不過相信這些音樂能夠讓我有更多的靈感來創作。

謝司宇2022/9/23 下午 05:50:51
3作者 謝司宇
標題 居隔與壓力
內容
禮拜二下午,我收到我妹確診的消息,那時候是9/20,而小論文上傳截止期限是9/30,意味著我回到學校的時候只剩下三天的時間,不過還好我家有筆電,所以在家也可以進行小論文的研究,希望所有確診的人和這次小論文一切安好。

謝司宇2022/9/22 上午 08:00:29
2作者 謝司宇
標題 找尋歌曲過程
內容
原住民有許多傳統歌謠,但是因為時間關係,我只能選一、兩首來當作改編的音樂,所以就先詢問朋友的意見,接著在網路上找有沒有歌曲適合改編,最後找到了阿美族的一首歌《馬蘭姑娘》。

謝司宇2022/9/21 下午 12:23:05
1作者 謝司宇
標題 研究之動機
內容
我是一個喜歡音樂的人,但是不太常聽原住民當中傳統的音樂風格的歌,有天我突然有一個想法:「如果我把原住民的傳統音樂改編成現代風格的音樂,會不會讓這首歌繼續被流傳下去」,所以就藉著這次的小論文比賽,開始了本次的研究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43:20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那個用歌說故事的人
作者 林信來,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藍雨楨
出版社 玉山社
簡介(摘要)
 對Pangcah(阿美族)來說,radiw(歌謠)是活著的歷史,串起了人、動物、土地之間相互勞動與滋養的關係;radiw就是文學,代替文字成為傳達情感的載體。眾人傳唱歌謠,一代傳一代,從一個山頭唱到另一邊的海洋,隨著部落與人群的移動遷徙,歌也如同生物一樣,隨環境交融、變異與繁衍。
  本書透過曾經採集阿美族歌謠的林信來,與當代吟唱母語歌謠的創作樂人阿洛之間的父女對話,演繹出極其豐盛的阿美族歌謠故事,以及林信來的生命行腳。
導讀
推薦序 在艱苦中堅持傳續祖先歌藝的孤獨身影 Pasuya Poiconx 浦忠成
推薦序 在Radiw中,成為真正的人 劉克襄
前言 歌在生命裡,生命就是歌 Ado Kaliting Pacidal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場景
輯一、重返歷史
一、擁有三個名字的男孩
二、音樂路
三、我們需不需要自己的音樂?
四、回看民歌採集
五、尋找歌的烏托邦
六、東隊日記
七、土地上的採集者
筆記:原住民歌謠採集簡史
輯二、那個用歌說故事的人
一、radiw是什麼?
二、radiw的分類
三、radiw是一種說故事的行動(mikimad)
四、radiw是神靈的路——神話時間與集體記憶
五、一首很長很長的radiw——相聚與團結之歌
六、月亮與太陽——愛戀的radiw
七、地景與集體記憶的radiw
八、當我們完整彼此——mipaliw的radiw
九、Ohaiyan——自由的radiw
十、回顧的radiw
輯三、月亮太陽
一、童年的卡帶
二、重返Takoliyaw
三、老頭目
四、拼貼radiw的想像共同體
五、從逝落到氣息:阿洛的radiw
後記 Calaw mayaw 林信來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35:57
4書名 阿美族神話與傳說(2)
作者 馬耀‧基朗, 林志興, 希南・巴娜妲燕
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
簡介(摘要)
  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畫出版的原住民神話與傳說,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如卑南族的故事採集者就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繪者則是金曲獎知名創作者陳建年,排灣族故事採集撒可努不但創作還創辦了獵人學校,達悟族繪者席‧傑勒吉藍、魯凱族繪者伊誕‧巴瓦瓦隆等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
導讀
總序
推薦序
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
阿美族 Amis
故事導讀 河海性格強烈的阿美族 孫大川
1. 種田的陀螺
Votong's Fantastic Top
2. 海神娶親
Vay-Rovas and the Spirit Sea
3. 巨人阿里嘎該
Alikakay the Giant Child Eater
4. 女人國歷險記
Maciwciw's Visit to the Land Without Men
5. 螃蟹人的秘密
Story of the Crabman
部落百寶盒 台灣花東的阿美族 /感受部落文化風 /阿美族的重要祭典 /絢爛的傳統歌舞 /勇士的成長之路 /檳榔牽起好姻緣 /天賜多樣的原味食物

卑南族 Puyuma
故事導讀  Puyuma,團結的花環 孫大川
1. 都蘭山下的普悠瑪
Stories from the Puyuma of Dulan Mountain
2. 神秘的月形石柱
The Mysterious Crescent Stones
3. 感恩海祭的由來
Origins of the Rites of Giving Thanks to the Sea
➢由來之一 尋找小米種子
Rites of the Sea (1): In Search of the Millet Seed
➢由來之二 向大魚報恩
Rites of the Sea (2): Giving Thanks to the Great Fish
➢由來之三 請山神吃新米
Rites of the Sea (3): New Rice to Feed Myaibar the Mountain Spirit
部落百寶盒 普悠瑪部落 /「會所制度」知多少? /年祭巡禮(上):猴祭 /年祭巡禮(下):大獵祭 /卑南遺址 /海祭之歌

達悟族 Tao
故事導讀 大海的邏輯 孫大川
1. 竹生人和石生人
The Bamboo Man and the Stone Man: The Creation Story of the Tao
2. 飛魚之神
mizezyaka libangbang
3. 達悟拼板舟
Origins of the Tao Canoe
4. 林投樹下的男孩
The Child of ango
部落百寶盒 愛好和平的達悟族 /與自然共舞 /傳統的半穴屋與新屋禮 /飛魚季節來臨了 /達悟拼板舟的製造方式 /大船下水祭
造訪部落 阿美族 /卑南族 /達悟族  
開口說 阿美族 /卑南族 /達悟族
學習加油站 阿美族 /卑南族 /達悟族
E網情報站
製作群亮相

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1)
泰雅族 Atayal
故事導讀 神聖的祖訓 孫大川
1. 巨石傳說/The Legend of the Giant Stone
2. 神奇的呼喚術/The Magical Summons
3. 彩虹橋的審判/The Rainbow's Judgment
部落百寶盒 泰雅族的生命禮俗/不可失傳的傳統技藝/紋面文化與文飾/英雄戰鬥與出草傳說/泰雅族的食物/泰雅族的祖靈祭
布農族 Bunun
故事導讀 月亮、百步蛇與人的約定 孫大川
1. 與月亮的約定 /Rendezvous with the Moon
2. 布農之女阿朵兒/The Story of Adal
3. 憤怒的百步蛇/The Angry Hundred Pace Snake
4. 獵人的信仰/The Hunter’s Faith
部落百寶盒 木刻畫曆/祭典豐富的布農族(上)/祭典豐富的布農族(下)/天籟八部合音享譽國際/布農族的分布與社會組織/布農族的傳統服飾
鄒族 Zou
故事導讀 人的團結與自然的界限 孫大川
1. 折箭之約 /The Broken Arrow and the Two Tribes of the Zou
2. 復仇的山豬/Revenge of the Mountain Boar
3. 被遺忘的祭典/ The Forgotten Rites
部落百寶盒 鄒族哲人高一生/鄒族的社會組織 /鄒族傳統祭典(上):小米收穫祭、休史吉與貝神祭/鄒族傳統祭典(下):戰祭/美麗的生態保育地:達娜伊谷/鄒族的塔山與死亡觀
造訪部落 泰雅族/布農族/鄒族 
開口說 泰雅族/布農族/鄒族
學習加油站 泰雅族/布農族/鄒族
E網情報站
製作群亮相
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3)
魯凱族 Rukai
故事導讀 綿長的情絲 孫大川
1. 美麗的慕阿凱凱/The Story of Muakaikaiaya
2. 雲豹的頭蝨家族/The Cloud Leopard People
3. 卡巴哩彎/KabaIhivane: Our Eternal Home
4. 多情的巴嫩姑娘/Balen and the Snake
部落百寶盒 穿越洪水開闢新家園/階級制度和百合花冠/歡樂的擺盪鞦韆/傳統石板屋/魯凱族的傳統祭典/孤巴察峨的傳說
排灣族
故事導讀 檳榔、陶壺與百步蛇 孫大川
1. 巴里的紅眼睛/Pali’s Red Eyes
2. 頭目的故事/The Chief and Other Stories
➢由來之一 大水淹沒陸地/Stories of the mazazangiljan (1): The Great Flood
➢由來之二 紅嘴鳥取回火種/Stories of the mazazangiljan (2): The Black Bulbul Returns with the Fire
➢由來之三 百步蛇‧陶壺‧頭目/Stories of the mazazangiljan (3): vurung, djilung and the mazazangiljan
3. 盪鞦韆的愛情故事/The Tests of Love
部落百寶盒 大武山下的排灣族/排灣族團結的基礎/排灣族的宗教觀和五年祭/排灣族的傳統婚禮/排灣族的喪葬習俗/認識排灣三寶和石板屋
賽夏族 Saisiat
故事導讀 感恩與信靠 孫大川
1. 白髮老人的預言/The Prophecy of the Great Storm
2. 雷女下凡/biwa Visits the Saisiat
3. 巴斯達隘傳說/pas-taai: Legend of the Little People
部落百寶盒 子連父名/巴斯達隘祭(上)/巴斯達隘祭(下)/賽夏族傳統服飾穿著圖解/巴斯達隘祭圖解/回娘家/祈天祭
邵族 Thao
故事導讀 大自然是走向祖靈的路 孫大川
1. 白鹿傳奇/Legend of the White Deer
2. 長尾巴的小矮人/Tales of the Long-tail Elves
3. 日月潭的長髮精怪/The Long Haired Spirit of Sun Moon Lake
4. 黑白孿生子和祖靈籃/The Black and White Twins and the Ancestral Spirited Basket
5. 大茄苳/The Story of the Pariqaz Tree
部落百寶盒 水沙連的邵族部落/農漁狩並行的邵族生活/敬畏感恩的邵族祭典/邵族祭司「先生媽」/孿生禁忌與傳統習俗/山水中的杵音歌舞
造訪部落 魯凱族/排灣族/賽夏族/邵族 
開口說 魯凱族/排灣族/賽夏族/邵族
學習加油站 魯凱族/排灣族/賽夏族/邵族
E網情報站
製作群亮相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31:49
3書名 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
作者 田哲益
出版社 武陵出版
簡介(摘要)
欣賞原住民的歌舞,是認識原住民最好的起點。
台灣原住民各族之音樂,除平埔族外,皆仍保存其整體清晰
外型而能為外界所辨認,而其間更令人驚異的是,這十族的
歌樂不僅在風格上互異,且幾乎涵蓋了歌樂型態上的各種形式,
因此,無論就民族音樂學、文化史乃至藝術呈現之角度而言,
皆有其非常獨特之價值,也因此引起了中外學者的研究。
台灣原住民性喜歌舞,歌舞之素材均以生活勞務為主,
即興而舞,至情至性,無拘無礙;有莊嚴深如高山之高吭,
有溫婉典雅如流水的清亮,值得與您分享。
民族音樂學家許常惠教授曾說:「台灣原住民的歌唱藝
術形式包括:從人類歌唱起源的最原始型態,到近代歌唱形式
的最複雜方式;內容包括,從最古老祭祀與勞動到生活與
娛樂的一切場合歌唱,實在使人嘆為觀止,在世界上古老層次
民族音樂中,他們的民歌無疑是最優秀的,形成最驚奇的
音樂寶庫。」
台灣原住民不僅是喜歡歌舞,具有歌舞才能,而且歌舞更是
原住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歌謠極為豐富,但因無文字,
故這些歌謠多靠口耳相傳,代代延唱。
導讀
緒論‧
第一章 泰雅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泰雅族之歌謠‧
貳、 泰雅族歌謠之基本結構‧
參、 泰雅族歌謠之內容‧
肆、 泰雅族歌謠之特色‧
伍、 泰雅族之舞蹈‧
陸、 泰雅族之傳統樂器‧
第二章 賽夏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賽夏族歌謠與舞蹈之特色‧
貳、 賽夏族歌舞之發展‧
參、 賽夏族巴斯達隘矮靈祭典祭歌‧
肆、 賽夏族巴斯達隘矮靈祭歌提要‧
伍、 賽夏族巴斯達隘矮靈祭典道具‧
第三章 布農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布農族歌謠之特色‧
貳、 布農族著名的八部和音「祈禱小米豐收歌」
參、 布農族之舞蹈‧
肆、 布農族之樂器‧
第四章 邵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邵族之音樂與舞蹈‧
貳、 邵族之祭歌與禁忌‧
參、 邵族之歌謠‧
第五章 鄒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鄒族之音樂風格‧
貳、 鄒族之舞蹈‧
參、 鄒族現代民謠與創作‧
肆、 鄒族音樂家高一生‧
伍、 鄒族之樂器‧
陸、 鄒族之歌舞傳說‧
柒、 南鄒沙阿魯阿群之音樂‧
第六章 魯凱族歌謠與舞蹈‧
壹、 魯凱族之歌謠‧
貳、 魯凱族之舞蹈‧
參、 魯凱族之童謠與情歌‧
肆、 魯凱族之樂器‧
第七章 排灣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排灣族之歌謠‧
貳、 排灣族之舞蹈‧
參、 排灣族傳統歌謠之分類‧
肆、 排灣族之樂器‧
第八章 阿美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天生唱歌和舞蹈的民族‧
貳、 阿美族之歌舞類型‧
參、 阿美族歌舞之特色‧
肆、 阿美族之傳統樂器‧
伍、 阿美族豐年祭‧
第九章 卑南族之歌謠與舞蹈‧
壹、 卑南族歌舞之特色‧
貳、 卑南族歌謠之分類‧
參、 卑南族之舞蹈‧
肆、 卑南族近代歌謠與創作‧
伍、 卑南族歌謠‧
第十章 達悟族歌謠與舞蹈‧
壹、 達悟族歌謠之特色‧
貳、 達悟族歌謠之分類‧
參、 達悟族之舞蹈‧
第十一章 台灣原住民歌舞之田野調查‧
壹、 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緣起‧
貳、 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之調查與研究‧
參、 達悟族歌謠之田野調查與研究‧
肆、 胡台麗愛戀排灣笛‧
伍、 吳榮順布農情‧
陸、 台灣原住民音樂研究在大陸‧
第十二章 台灣原住民的舞台藝術‧
壹、 中華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協會‧
貳、 原舞者‧
參、 阿美族大歌手歌唱團‧
肆、 杵音文化藝術團‧
伍、 原緣文化藝術團‧
陸、 高山舞集‧
第十三章 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之隱憂‧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4:21:42
2書名 聽見「那魯灣」
作者 楊士範
出版社 唐山出版社
簡介(摘要)
 人類歷史發展對於「視覺」愈來愈重視,而對於「聽覺」則不知不覺的忽視了,對此,學者們便開始反省這種「視覺」的思維方式之侷限,希望「透過聽覺文化和所謂『音景』( soundscape )來了解人類的文化和歷史。本文書寫的出發點也是如此,透過音樂社會學的角度,省思戰後原住民民謠的誕生及傳播過程,尤其都會區流傳的原住民歌謠。同時也著墨於諸如原住民口傳文化與書寫文化,原住民詩與歌謠之間的轉換議題、原住民傳唱填詞與即興創作的特性等議題。
導讀
  本文的書寫安排簡述如下。本文第二單元,論述原住民口傳文化與書寫文化,以當原住民遇到文字啟始,然後討論書寫與權力的密切關係。並探討戰後1980年之後原住民「用筆來歌唱」、「用筆來抗爭」奮起的這個新時代。接著,本文第三單元探討原住民詩與歌謠之間的轉換的問題。這些詩,很早便道出原住民頻繁城鄉遷徙的流動現象,及描繪出1970年代以來原住民社會所經過的大變化,本單元,選擇莫那能、瓦歷斯.諾幹、胡德夫、溫奇及林志興這幾位男性原住民詩人,談談他們的詩作中的「都市原住民」圖像,及他們的詩轉換成歌謠的社會脈絡。
  再接著,本文第四單元,將追問戰後原住民民謠的誕生與傳播的幾個重要機制。第一個活泉,是來自原住民林班歌的創作與傳唱。第二個活泉,是來自救國團康樂活動中的原住民歌謠的採集與傳唱。第五單元談原住民傳唱填詞與即興創作的特性。舉原住民歌謠善用虛詞或襯詞、林班歌的組合拼貼或「親愛的 …… 」運用為例,詮釋原住民音樂工作者,如何用各種樂派的音樂與歌詞,從原來的環境中抽離後重新組合,創作成新的音樂。
  本文第六單元談北縣都市原住民民謠的傳唱文化史。一開始談台北都會中的原住民樂團歌謠創作狀況,從圖騰樂團的歌曲創作談起,而後進入北縣原民樂舞及民謠,尾聲來自北縣原著民「違建」聚落底層的聲音。他們正為了就地居住權而抗爭。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1:15:41
1書名 蘋果官方訓練教材: GarageBand
作者 Mary Plummer
出版社 上奇資訊
簡介(摘要)
如專業樂手般創作音樂,簡單容易,前所未有。用Apple官方認證的方式來學習吧!本書是唯一蘋果官方認證的GarageBand教學書籍,以創意、編曲和分享三大重點為基礎,讓你輕鬆學習、玩奏、錄製、製作,以及向全世界分享你的超級好歌。不論你是在iOS或是Mac OS都能實際操作,並分享到社群網路給您的親朋好友。本書的重點課程:以實際的案例簡單試玩試著處理您的原創音樂吧!使用Apple Loops擷取一段鈴聲使用Amp模擬器和效果器來段電吉他solo!虛擬伴奏鼓手幫你來一段tempo滿點的solo!使用iCloud分享你的音樂
導讀
第1章 認識GarageBand 專案
第2章 認識軌道
第3章 使用Apple Loops
第4章 軟體樂器的錄音與編輯
第5章 音訊軌道錄音與編輯
第6章 使用電吉他
第7章 建立鼓組和打擊樂器軌道
第8章 混音和添加EQ 效果
第9章 分享完成的專案
謝司宇2022/9/20 下午 01:02:52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在我小五的時候我哥跟我介紹了一款叫做「GarageBand」,而他也告訴我如何操作並做出一些簡單的節奏跟旋律,經過一段時間的製作後,我開始嘗試使用GarageBand將音樂混音(remix)。後來我聽到了一首歌,名叫「我阿姨也癢」,把傳統原住民母語,融合了嘻哈饒舌元素,讓人聽起來耳目一新。接著我就想到是否也能夠將原住民的傳統音樂混音成現代風格的音樂,於是就開始這次的研究。陳禹翔2022/9/30 上午 1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