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車站的演變史

專題名稱花蓮車站的演變史

專題描述早期鐵道對花蓮的開發非常重要,而現今的花連車站經過多次的變遷才有今日的風貌。身為花蓮人應知花蓮事,所以我們想研究花蓮鐵道、車站的變遷,以及這些改變對花蓮的影響。

隊伍名稱流星上的煙

指導老師黃淑卿 張簡麗雯

參賽學生劉欣沛 葉芷嫣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蔡 龍 保
來源 https://www.drnh.gov.tw/var/file/3/1003/img/32/024.pdf
描述 臺灣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中,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各部門的技術官僚實
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後,確立由能力本位的技
術官僚領政之習慣。臺灣的鐵路事業得以邁向另一階段的發展,關鍵人物
即是當時的鐵道部技師長長谷川謹介。雖然他在 1908 年縱貫鐵路完工後不
久,隨即返日榮升鐵道院東部鐵道管理局局長,但他對日後臺鐵的發展影
響十分深遠,並不僅止於縱貫鐵路的興築;更重要的是,他在擔任鐵道部
技師長、鐵道部部長時期,在人事、政策、制度等方面為臺鐵奠定日後經
營、發展的基礎。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12:44:36
9作者 江明益.黃俊豪.胡啟文.王瑞麟等
來源 臺鐵資料季刊 中華民國一 0 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出版
描述 內容為將軌道運輸寶貴的實務經驗及心得紀錄,由國內外軌道界人士、學術研究單位及臺鐵局相關人員投稿的集結作品。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12:42:17
8作者 溫文佑
來源 https://nccur.lib.nccu.edu.tw/retrieve/79750/005102.pdf
描述 戰後台灣鐵路史之研究——以莫衡擔任鐵路局長時期為例(1949-1961).探討戰後台鐵的發展發向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12:37:51
7作者 呂傑華、劉百佳
來源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人文社會學報 民國 109 年,16 (4),317-343
描述 本研究分析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採取文化治理策略的難題,進而思
考地方城鎮利用閒置空間發展藝文產業的可行性與適切性。方法:研究透過
深度訪談、觀察和文獻等方法蒐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花蓮中小型
藝文空間不足、租金偏高,且藝術參與人口相對較少,各種藝文表演票房仍
須深耕。由於中央與地方文化部門對空間運作的治理思維歧異,結果可能使
得空間夾雜於異地與原生藝術、菁英與庶民品味、產業與生活日常等不同觀
點的治理衝突;尤其中央文化部門重產業、求績效,與地方希冀提供市民與
再利用場域的親近性的治理理念大異其趣,結果造成原有空間的功能遭到取
代,以至於空間常失去原有的歷史記憶,並造成與地方之間的關係產生斷
鏈。建議:運用閒置空間應考量地方特徵與在地中小型藝文團隊的需求,要
能串接市民、專業管理團隊、政府的合作,納入多元參與,減輕各團體進入
空間的費用,長期、有計畫地培育藝文欣賞人口。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12:32:05
6作者 駱致軒
來源 YUAN MAGAZINE 博物館巡禮
描述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完成臺灣環島鐵路網,1909 年設立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做為臺東縣鐵路籌劃、布建、營運、管理的行政中心。最初建築形式已無從考據,現況為 1932 年改建,四合院的日式辦公廳舍。仿哥德式尖塔立面,為鐵道的精神象徵。
葉芷嫣2022/9/14 下午 01:03:17
5作者 葉竹凱
來源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描述 花蓮舊火車站區在1980年後,隨著北迴線鐵路的通車及花蓮舊火車站的裁撤逐漸失去了交通樞紐的地位。地方政府一直以來即將此地區列為六期重劃區,作為都市再發展的新空間,這個都市空間的形塑卻隨著國家發展政策的轉變而不停地被修正。本文探討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在地群體相互協調的互動關係如何形塑都市空間,這些群體由知識、權力所構成的意識形態驅使社會力量的產生,進而個別界定都市的空間形式應有哪些功能與意義,賦予都市空間不同社會意涵。
劉欣沛2022/9/13 下午 12:45:56
4作者 張祈
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02120079.aspx
描述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過去是花蓮火車站舊站,曾是最繁華地區,因車站搬遷後沒落,經花蓮縣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修復當藝文推廣基地,還有縣內唯一的鐵道電影院,重現當年風華。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位在花蓮市中心,前身是花蓮港驛、鐵道出張所、負責火車維修及保養火車的機房及車庫、鐵路醫院等聚集地,在日治時期至1980年北迴線鐵路開通以前,是縣內交通核心,隨著車站、工務段遷移後,荒廢10餘年。
經地方人士、文化局及鐵路局爭取,陸續將老舊建築登錄為歷史建築,規劃為鐵道園區一、二館,保存著日治時期木造日式建築,經整修後委外經營,手作店家、藝術家、展覽等,讓過去人來人往、趕著通勤的車站,多年後成為旅人停留、駐足的景點。
葉芷嫣2022/9/13 上午 11:15:48
3作者 報時光
來源 https://time.udn.com/udntime/story/122835/6356874
描述 搭乘火車抵達花蓮站,我們很習慣一出車站就見到市區的繁榮風貌。然而早在1980年代以前,花蓮自舊監獄(今自由廣場)至四維高中一帶,到處都是平坦的田地。
除了花蓮舊車站,花蓮還有一個沒有月台,也不載客的貨運車站——花蓮港站。花蓮港站與舊站同樣建於日治時代,在當時花蓮舊站名為「花蓮港驛」,而花蓮港站名為「東花蓮港站」。兩個車站鐵道相連,命運卻大不同。花蓮舊站(當時的花蓮港譯)曾於二戰期間因空襲而炸毀,至國民政府來台後於1951年再次重建,更名為花蓮站,東花蓮港站改為花蓮港站。而現在不載客的花蓮港站,在民國69年前也曾有接送學生往返舊站的專車,而後才改成運送水泥建材的貨運站。
劉欣沛2022/9/13 上午 11:04:59
2作者 簡仁威
來源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描述 台灣「鐵道文化」日益被重視,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歷史空間數位典藏,以幫助花蓮民眾認識舊火車站的歷史脈絡。雖然花蓮舊車站遺址目前已不在,但本研究藉由虛擬實境媒材應用,讓民眾了解花蓮舊火車站周圍之風采。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內部有舊花蓮車站、員工宿舍、市區街道等模型、窄軌風華再現及老舊照片等展示,提供了較真實的複雜空間視覺關係、市區發展的形式,運用多元媒材,打破一班解說人員僅以口述敘事解說的單調性質。
劉欣沛2022/9/8 上午 09:27:09
1作者 陳欣煦
來源 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描述 花蓮縣文化局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中,保留歷史建築的政策推動下,使得花蓮舊火車站周邊區域樣貌逐漸改變,也喚起老花蓮人的記憶。一個區域地景樣貌必定蘊含舊有的歷史痕跡,本研究藉由對花蓮市舊火車站周邊區域在歷史脈絡下的地景變遷分析,並結合在地的情感與關注,進行此一區域發展研究。
此論文研究目的除了探討花蓮市舊火車站周邊歷史分期與地景變遷、周圍現況發展外,更探討鐵道文化園區與社區的連結,透過與在地居民的深度訪談,了解居民對此區域發展的想法。
葉芷嫣2022/9/8 上午 09:12:14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大功告成
說明
歷經多個努力的日子,我們的小論文終於完成了!但在上傳前還是要謹慎地再跟組員們重新檢查是否有遺漏之處。
張簡麗雯2022/9/29 下午 12:28:42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不斷檢視與修改
說明
在撰寫書面的過程中,會發現以往找的資料有些不適用於小論文中,因此又另外搜尋其他內容,使資料更齊全。
劉欣沛2022/9/29 下午 12:24:47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持續完成
說明
在撰寫書面資料中,排版方式也非常重要呢,因此我們上網找小論文排版的規定,希望可以完成兼具內容和形式的小論文!
劉欣沛2022/9/29 下午 12:20:34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書面報告
說明
每天利用一點點時間來書寫書面報告,就快完成了呢!
劉欣沛2022/9/21 下午 10:39:15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一起加油
說明
就快完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直接線上討論啦!
葉芷嫣2022/9/16 下午 09:09:09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出發採訪
說明
今天淑卿老師帶我們去採訪黃家榮老師,收穫滿滿
葉芷嫣2022/9/16 下午 08:41:55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繼續努力不放棄
說明
就算在家也繼續努力喲~
葉芷嫣2022/9/15 下午 08:24:57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繼續前進
說明
今天夥伴要上課無法前來一起討論小論文,隻身一人仍要繼續努力,蒐集並整理相關資料。
葉芷嫣2022/9/12 下午 03:38:18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摩拳擦掌
說明
彼此討論查詢資料的方向,並繼續蒐集更多網路資源與相關研究篇章,以利後續的整理與研究。
張簡麗雯2022/9/8 上午 09:33:35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試身手
說明
夥伴們確定研究方向、蒐集並整理相關研究資料、各自完成今日札記且將整理好的資料上傳至平台。
張簡麗雯2022/9/5 下午 08:00:46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葉芷嫣
標題 一舉多得
內容
這次的競賽不僅是競賽,更解開了許多心中的疑惑,而且還有榮幸採訪到專家,真是一舉多得呀!從一開始的組隊、搜集連結、找書籍、整理PDF檔案到最後去採訪黃家榮老師等真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呢!雖然我們可能會不會得獎,但是我們收穫了許多很難再次遇到的經驗,真的是比競賽得名還要珍貴。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03:30:12
9作者 劉欣沛
標題 感想
內容
雖然在做相關連結的時侯有時候找不到合適的網站或是沒有太多連結讓我們參考的時候會覺得一整天都不順,或是在做書面報告的時候,想不出來還可以寫什麼和找資料的時候什麼都找不到,也會覺很懊惱,但克服了這些問題後,超級有成就感的,有時候還會覺得自己很厲害,我很感謝我的老師們,謝謝她們一直在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鼓勵我們,讓我們有更多動力去完成它。

劉欣沛2022/9/29 下午 12:59:52
8作者 劉欣沛
標題 獲得知識
內容
家裡附近就是火車站,媽媽也常帶我去搭火車,但一直沒有深入了解火車的我,直到開始研究這個主體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看到的火車背後有那麼多精彩的故事和歷史,能了解到這些歷史和故事我很開心,也希望更多人能喜歡上火車。

劉欣沛2022/9/29 下午 12:36:44
7作者 劉欣沛
標題 收獲滿滿
內容
今天我和我的同學一起採訪熱衷於火車的黃家榮老師, 這一次能夠採訪黃老師是我們的榮幸,一下子我們就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好多內容是我們上網查沒有查到的,或是如果沒有研究這個主題我完全不知道的知識。我在採訪的過程中是負責記錄的部分,感覺老師在講解關於火車的部分時真的興致盎然,關於火車的問題他都能一一解答,非常感謝老師能接受我們的採訪。

劉欣沛2022/9/16 下午 09:25:30
6作者 葉芷嫣
標題 採訪計畫
內容
今天淑卿老師帶著我們去採訪黃家榮老師。昨天,我們想了一連串的題目,把心中的疑難雜症都一一排除了!這次採訪不只排解了心中的疑惑,更收穫了很多從來沒想過的問題,例如:最新的窄軌火車是LDK58;五分車就是窄軌火車,並不是長度;762書庫的762是窄軌的寬度,並不是無意義的數字......等等,可以說真的是收穫滿滿呀!

葉芷嫣2022/9/16 下午 08:59:10
5作者 葉芷嫣
標題 花蓮車站史
內容
雖然我常常搭火車,可是我卻不知道現今的花蓮火車站和以前的花蓮車站位置不同;也不知道以前的花蓮車站那麼悲慘!
有時,我經過花蓮鐵道園區時,並不知道那是舊的花蓮車站。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舊花蓮車站以前曾被美軍轟炸!而且舊花蓮車站並不叫舊花蓮車站,而是花蓮港站、鐵道出張所、花蓮車站和花蓮新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呢!

葉芷嫣2022/9/15 下午 08:28:31
4作者 劉欣沛
標題 花蓮電影節
內容
以前常聽到花蓮電影節這個詞,但我都不知道原來舉辦的地點在花蓮舊車站, 在舊火車站內其中1館內的中山堂空間寬敞,早期是台鐵訓練機員的場地,也是員工的康樂空間,花蓮縣文化局獲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補助,增設放影設備、舒適座椅,打造為「花蓮鐵道電影院」,放映獨立電影。花蓮鐵道園區內的中山堂,經改建為「鐵道電影院」,2020年10月啟用後,接連舉辦文化講座、獨立影展。花蓮縣文化局統計,平均上座率有7成,未來將規劃更多影視培訓活動。之後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去鐵道電影院看電影。

劉欣沛2022/9/14 下午 01:04:21
3作者 葉芷嫣
標題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內容
一直到我開始上網查了關於花蓮車站的資訊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常常去的東大門夜市中的福町夜市曾是舊花蓮車站的所屬區域,難怪東大門夜市的草皮旁有火車的圖騰!這個周末我也有規劃關於鐵道園區的行程,終於可以探訪那不起眼但意義深遠的花蓮港驛站了!那具有滿滿日式風格的建築,旁邊還有我從來沒看過的蒸汽火車1:1的模型,光想就好期待呀!

葉芷嫣2022/9/13 下午 12:41:46
2作者 劉欣沛
標題 花蓮車站史
內容
之前阿姨有帶我去過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那時候正在舉辦一個市集,有街頭藝人在唱歌、有賣餅乾的小店、有賣滷味的小吃店還有賣手工藝品的小店......,再往裡面走我就看到以前的火車站,我覺得裡面的座椅、裝飾、車廂都和現代火車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座椅好大,看起來應該很舒適,那時我就想像了一下那個時代大家要坐火車的感覺真奇妙!

劉欣沛2022/9/8 下午 01:07:27
1作者 葉芷嫣
標題 鐵道電影院
內容
花蓮鐵道文化內有一家全花蓮縣唯一的鐵道電影院,同時也是全花蓮唯一的非商業電影院。是過去的員工集會空間:中山堂改建而成。
以前的最繁華地區,後來因北回歸線鐵路開通後,便逐漸沒落了。後來,為了呈現當年的風華,經地方人士、文化局及鐵路局爭取,陸續將老舊建築登錄為歷史建築。我雖然沒去過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可是看了介紹後,便產生了一小興趣,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去的!

葉芷嫣2022/9/8 下午 12:48:46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10書名 鐵道觀光: 軌道經濟的鳴笛標
作者 周永暉
出版社 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近年來,各項軌道建設興起讓我們體認了軌道經濟的潛力與鐵道觀光的快速發展,在全球數位化、旅遊在地化及觀光永續化的國際趨勢下,UNWTO訂定2017為國際永續觀光發展年,接續歐洲力推2021鐵道旅遊年,以及台灣執行Tourism 2020永續觀光主題後,國內、外正有一股鐵道觀光的熱潮。當前鐵道觀光從傳統到創新,或從國際交流到網絡效應之指標中,鐵路列車彩繪觀光化及車站站區發展正展現了一波又一波聚集效益。
 鐵道觀光與軌道經濟正如同銅板的兩面,相輔相成。因此,鐵道事業機構應將交通運輸角色予以重新定位,肩負起觀光旅遊的推動者、地方產業的連結者、旅遊供需的整合者,引領著旅遊業界迎接時代的新趨勢。
導讀
作者先寫出鐵道與觀光的前世今生 ,以及鐵道觀光與軌道經濟的鏈結,比較台日的鐵道觀光,最後提出未來台灣可以試行的觀光方式。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12:56:38
9書名 彩色全圖解!鐵道迷的第一本書
作者 鄧志忠
出版社 遠足文化
簡介(摘要)
作者集結十幾年來查訪鐵道的研究心得,鎔鑄無數功力完成台灣鐵道界第一本鐵道知識入門書,其涵蓋內容之廣,是全台首見的重量力作!
導讀
全書囊括實用的車票識別、時刻表判讀等技能,介紹鐵道迷珍愛的周邊商品、傳授鐵道攝影心法秘訣,亦詳細說明鐵路車輛的技術發展經歷,以及鐵軌線路的運作技術等,是鐵道迷入行的必備工具書。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將各類專業的鐵道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加上大量照片、表格圖解,解答各種關於鐵道的謎,活潑有趣、易讀易懂,讓你輕鬆成為見多識廣的鐵道好小子!!!
葉芷嫣2022/9/29 下午 12:49:26
8書名 悅讀花蓮
作者 廖高仁
出版社 無,作者自印
簡介(摘要)
本書主要依據三套花蓮縣誌編寫,讓讀者在有限的時間,認識花蓮。
導讀
本書文字淺白,照片豐富,透過本書的介紹,可以更進一步認識花蓮。
劉欣沛2022/9/28 上午 09:02:15
7書名 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
作者 葉柏強
出版社 花蓮縣文化局
簡介(摘要)
花蓮的歷史記憶是如此豐富,近年來有許多文史工作者開始以各種方式試圖找回花蓮曾經存在過的一切。他們或是從檔案文獻中搜索,又或是在故紙堆中翻攪,希望能夠在隻字片語中,重新找回一片片曾經失落的片段,最後能完成完整的歷史拼圖。其中,以圖像資料的蒐集和整理見長的葉柏強先生多年來致力於蒐集與花蓮相關的歷史資料,包括老照片、繪葉書、古籍舊本、宣傳摺頁等。透過這些資料,他細心地拼湊出花蓮那些已經消逝的時代。
導讀
老照片可以將過去的影像保存下來,使我們得以依據它們來瞭解、還原當時的歷史。有些老照片的擁有者,為了將來能容易喚起記憶,或是記一份屬於自己的榮耀、悲傷,往往會在相片上留下文字,說明拍攝目的與日期,或在相片背後書寫相關的記事,而這也使得我們更容易瞭解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劉欣沛2022/9/28 上午 08:56:25
6書名 帶你回花蓮:穿梭街市百年
作者 葉柏強, 黃家榮
出版社 蔚藍文化
簡介(摘要)
 《帶你回花蓮——穿梭街市百年》一書,以照片爬梳花蓮市建市的歷程,回顧百餘年來市民生活的足跡,借詩人楊牧先生名作〈帶你回花蓮〉之題,於書頁之間與花蓮人以及喜愛花蓮、關心花蓮的朋友,一同「穿梭街市百年」。
導讀
每張老照片背後都有一段歷史,它可以補充文獻的不足,或覆按記錄資料的正誤。現代由於科技發達,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拍照或錄影成為既方便又廉價記錄周遭事物的工具與方式,但在過去照相卻是相當昂貴且不容易進行的事。
劉欣沛2022/9/28 上午 08:54:11
5書名 台灣鐵道文化志
作者 洪致文
出版社 遠足文化
簡介(摘要)
作者洪致文,在睽違近十年的這本鐵道專書中,以鐵道研究者的視野,全面且深刻地觀察書寫台灣鐵道文化的體現與變遷。本書藉由台灣鐵道文化的各種面相回顧,以及豐富的珍貴照片,讓我們回溯這些鐵路與火車陪著你我一路走來的軌跡,也提醒你我它們正一步步地從我們身旁消失的無奈。期待透過本書的介紹,這些珍貴的台灣鐵道文化,能更受到重視,而得以獲得更慎重的保存。
導讀
一、台灣鐵道的啟蒙:回顧台灣鐵道文化的發展歷程:台灣最早的火車書、《鐵道情報》雜誌的創刊、大學鐵道社團與鐵道文化協會的成立……
二、時空中的鐵道變化:與鐵道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時空概念:縱貫鐵路帶來一日生活圈、鐵道與時區、火車時刻表、鐵道路線圖、電器路牌閉塞……
三、台灣鐵道建築的保存:鐵道建築不僅僅是火車站,橋樑隧道、號誌樓、車庫、鐵路倉庫與廳舍等鐵道產業建築都曾承載鐵道文化發展的軌跡,藉由彰化扇形車庫、舊山線鐵道、華山車站、基隆號誌樓等鐵道建築保存運動,認識鐵道建築背後的故事。
葉芷嫣2022/9/13 上午 11:06:53
4書名 台灣鐵路環島風情—東線支線篇
作者 蘇昭旭
出版社 人人出版
簡介(摘要)
台灣是座美麗的寶島,想要以最輕鬆、最省事的方式瞭解全台各鄉鎮,搭乘火車確是不二之選。作者由南到北,由東到西,將台灣的鐵路線,在書上做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完整呈現。隨著作者的腳步,我們不但可以看見各站獨有的景致,更能深入體會這塊土地上傲人的風貌,進而發現,我們竟然錯過了這麼多的美好。
導讀
如果你早就想要見識台灣全島的不同景觀,不妨帶著作者的提點,伴隨著隆隆作響的火車起伏,實現環島一周的夢想。你將會發現,除了大站的繁華,還有很多小站,洋溢著旅遊特有的悠閒氣味;而習慣了西部幹線的快速,何不試試往東部搖晃而去,或是搭上別有礦業或林業氣息的支線鐵道,進行一趟短而充實的旅行?
劉欣沛2022/9/13 上午 10:40:27
3書名 行進! 鐵支路: 日治臺灣鐵道寫真
作者 鄧志忠
出版社 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日本自1895年領臺後,著手規劃臺灣島內各項建設,希望使臺灣島內具備一定基礎建設,以利日本政府推行各項政策,其中鐵道建設就是重要的指標之一。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統治臺灣近五十年的鐵道建設成果,東部鐵路自八堵至蘇澳也已完成,並且可以藉由海運及自動車路線(公路),連接花蓮港到台東的台東線,環島鐵路網漸漸成型,另外平溪支線與集集支線已經被鐵道部收購,納入支線運輸中。
導讀
只要接觸過臺灣鐵道歷史的人,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鐵道一定會充滿著無限嚮往。由於當時大規模採用鐵道作為島上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因此日治時期的臺灣本島,鋪設了相當多的鐵道路線!除了官方管理經營的鐵道路線之外,私營企業則鋪設了各式各樣的產業鐵道,也同樣遍佈在這個小島之上。只是這些鐵道能夠留存至今的並不多,每當看著老照片中的鐵道光景、多樣化的鐵道與火車時,那似曾相識的沿線風光,張張都激起我內心深處的感動。
劉欣沛2022/9/13 上午 10:16:08
2書名 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
作者 古庭維、鄧志忠
出版社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台灣鐵道歷史歡慶百年,許多鐵道廢線經過活化後,成為鐵馬道、觀光小火車或是紀念公園,變身為容易親近、適合全家一起出遊健行的景點。
收錄台灣38條台灣鐵道舊線,包括糖業鐵道、北鐵、林鐵、煤鐵。
導讀
想知道全台灣究竟有幾條鐵道自行車道嗎?
想知道全台灣有哪幾條鐵道正行駛著蒸汽小火車嗎?
鐵道迷、非鐵道迷都不能錯過這本最詳細的鐵道舊線旅行地圖。
劉欣沛2022/9/13 上午 10:14:29
1書名 臺灣後山鐵道風華
作者 鄭仁崇
出版社 花蓮縣文化局
簡介(摘要)
台灣是一個鐵路網密度極高的地方,一部鐵道史幾乎可與台灣近代史同步,而遍佈全島的火車站及鐵路網,可以見證一個城鄉的興衰起落,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
導讀
台灣東部因地勢險峻,開發不易,經過多次評估,都因缺乏開發的經濟效益,因之阻隔了經濟的發展,花東線遲至1910年才正式開工。
此書可一睹東線鐵路的開發史、蒸汽機關車等火車的演變、火車站等介紹,並可了解當時鐵路人才的訓練過程,以及從業人員的辛酸等,串起老東線鐵路的過去點滴,為花東人以及各地曾體驗過的乘客們找尋些許回憶。
葉芷嫣2022/9/8 上午 10:03:40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每到假日,花蓮車站總是人山人海,花蓮車站以前的樣子就是這樣嗎?日治時期就有花蓮車站了嗎?花蓮車站以前就這麼繁榮嗎?花蓮車站有故事嗎?花蓮車站以前到底經歷了些什麼?......我們有好多好多關於花蓮車站的問題想要了解,畢竟我們身處花蓮,也還是要了解一些花蓮的歷史,於是我們決定從花蓮重要地標:花蓮車站開始研究!
透過文獻的收集,及訪問文史專家,透過研究花蓮車站的變遷,我們想了解車站位置為何會改變,而車站位置改變之後又帶來什麼影響,我們企圖從車站位置的改變探討它對花蓮市的影響,並想找出鐵道如何成為花蓮特色的方法。
黃淑卿2022/9/29 上午 1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