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酒釀造談布農族文化傳承
專題名稱 | 從小米酒釀造談布農族文化傳承 |
專題描述 | 一、研究動機: 在學校的文化課程中聽到老師分享布農族的祭典規範引起我們的好奇,因此想藉由部落中小米酒釀造技術傳承去討論布農族的文化如何傳承,希望可以讓其他布農族同學也可以深刻的了解認識自己的文化如何留存與傳承,並讓其他族的人也可以更認識我們的文化。 二、研究目的 : (一)了解布農族如何傳承小米酒釀造方法。 (二)藉由小米酒釀造去探討布農族如何傳承與教育。 (三)討論布農族文化價值與意義如何有效保留與傳承。 |
隊伍名稱 | 風之古的孩子 |
指導老師 | 丘弘光 張小芳 |
參賽學生 | 陳卉汝 余歆蕥 蘇怡嘉 李兆杰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9 | 作者 李兆杰 標題 準備小論文心得 內容 在第一天上課我學到如何發表自己的想法,一開始我覺得很緊張,因為是第一次參加,後來越來越放鬆,然後結果後來有兩次我都忘記上課時間,但也因為忘記上課的時間,老師跟我討論我參加這個可以對我有什麼幫助,後讓我因為想學到東西變成專心面對這個準備。 | 李兆杰 | 2022/9/26 上午 11:59:41 |
8 | 作者 李兆杰 標題 訪談耆老心得 內容 我在訪談第一位長老時,很緊張結果只有講一個問題其他時間我就一直寫筆記,因為是第一次訪談詢問長老問題,所以緊張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講話,還好前面跟同學是一起討論要問的提問,這讓其他同學有把問題問完,我就負責記錄我聽到的。 | 李兆杰 | 2022/9/26 上午 11:53:45 |
7 | 作者 蘇怡嘉 標題 準備小論文心得 內容 在小論文的活動裡我體會到要互相幫忙和分工合作,也體會到要和同學們一起整理出一個結論不是容易的事情。 老師在一開始的時候與我們分享,說這是一個學習如何提問、整理資料、表達的機會,我很期待,因為我常常講話很快,但同學會聽不懂我想說的,所以我也希望自己因為這次機會,可以練習到更清楚的表達。 在準備小論文時,我練習努力聽並記錄下耆老說的每一句話的重點,做了許許多多的筆記,和自己上網查看了關於小論文的知識,這些是我過去沒有做過的練習,在這一次的小論文準備除了練習到討論與表達外也讓我有很多新的想法,像是布農族的傳承是我過去沒有想過的問題,這些與同學找答案的討論過程讓我感到很開心。 | 蘇怡嘉 | 2022/9/26 上午 11:46:12 |
6 | 作者 蘇怡嘉 標題 訪談耆老心得 內容 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耆老分享小米酒時,說做咬米酒時有一些禁忌比如做小米酒時不能放屁和不可以打噴嚏,也不可以生氣等等禁忌。耆老們也有強調釀小米酒時一定要注意釀小米酒的天數,和煮小米酒的溫度,這些是做小米酒一定要注意的重要事項。 這些分享讓我發現原本我以為簡單的事,原來有很多要注意的,要詢問耆老才會學到他們有的知識。 因為有跟同學前面的討論整理提問,讓我們在問問題時,可以更清楚。 | 蘇怡嘉 | 2022/9/26 上午 11:36:40 |
5 | 作者 余歆蕥 標題 訪談耆老心得 內容 第一次訪談耆老我很期待,前面我們一起整理了網路上找的資料和我們想問耆老的提問,過程中我們一起去了部落聽耆老分享故事,中午我們一起吃完飯就一起回學校,在路上我和同學一直討論明天我們還能問耆老什麼讓我們更了解。 這些過程,讓我更了解到原本我很習慣的部落生活哩,其實有很多事情背後是有原因的,但這些原因我們原本是不清楚的,因為我們有前面的查資料,整理問題,跟與耆老詢問後,才更了解原來都是有這些意義。 | 余歆蕥 | 2022/9/26 上午 11:21:38 |
4 | 作者 余歆蕥 標題 準備小論文心得 內容 暑假我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和同學一起參加小論文競賽,因為有這個目標,所以老師在暑假安排課程跟我們分享與討論,但不幸的是我突然確診,只能在家,那時候我很失望不能實體與同學一起討論。 因為確診身體不舒服,暑假中有幾次我都忘記上課時間所以遲到,後來有一次老師再次與我們好好的討論說,這個些準備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學到什麼,重那以後我就更積極參與討論,並在家裡自己上網找找看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準備的過程中,遇到了確診並加上還有射箭比賽要準備,時間很少,但跟同學一起找資料跟討論的過程,我很開心。 | 余歆蕥 | 2022/9/26 上午 11:14:36 |
3 | 作者 陳卉汝 標題 訪談耆老心得 內容 我在探訪耆老時很高興,過程中我們有很多學習又很好玩,過程中我們發現耆老他們說的話不會太多,而且比較常說族語,都是需要我們自己問耆老,耆老才會跟我們解釋。 耆老回答到我很想知道的事時會覺得很有趣,但有時候會覺得很無聊,因為耆老有時候不會回答太多話,容易不清楚意思需要我們再提問,在訪談過程中的來來回回,這些經驗讓我與同學後來有互相分享討論我們自己的觀察。 | 陳卉汝 | 2022/9/26 上午 11:02:42 |
2 | 作者 陳卉汝 標題 準備小論文心得 內容 在暑假小論文課程裡我覺得很好玩,但因為是暑假有時候我會不小心忘記要上課,會被老師提醒,雖然我有時候會忘記,但我在上課時也學到了很多,像是老師就用我們分享暑假做了什麼的事來舉例說小論文的表達要如何更清楚的讓人明白。還有像是收集資料與整理資料過程中與同學的討論,都讓我練習到怎麼抓重點,這些練習未來可能可以幫助我更好的與其他人溝通,讓聽的人可以更快更清楚的知道我想說什麼。 | 陳卉汝 | 2022/9/26 上午 10:52:35 |
1 | 作者 陳卉汝 標題 參加小論文心得 內容 一開始老師詢問我與班上同學要不要一起參加小論文競賽時,我既緊張又開心,開心的部分是因為可以與班上同學有更多時間相處,緊張是我不知道小論文是什麼,要怎麼完成,但老師接著就仔細說明,而且也說了暑假就會跟我們一起有一些討論,這些解釋就讓我更期待參與這個學習的過程,雖然是我過去不熟悉的方式,但老師有說,不用緊張這是一個大家一起學習的機會。可以與同學一起討論讓我很期待。 | 陳卉汝 | 2022/9/26 上午 10:47:39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 | 網站名稱 報導者 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taitung-independent-bookstore 網站簡介 從《月桃本事》丶《部落書寫體–針路》,到今年新出版的《山中祖靈線–uway籐》,卡塔文化工作室跟著布農族縱橫大山、跟著卑南族的竹籐工藝師在平原移動,嚴謹而踏實地田野訪查,與博物館、專家學者、部落耆老、資深工藝師合作,逐步把傳統在生活裡的一步一步重現,最後集結而成。 | 陳卉汝 | 2022/9/28 下午 09:25:45 |
9 | ![]() | 網站名稱 親子天下 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541 網站簡介 花蓮卓溪鄉太平國小呂奎漢老師積極導入資訊教育,幫助孩子實踐用科技和程式語言學習布農語的夢想,打開孩子的視野與想像。呂奎漢說:當老師自己願意先跨出去,孩子就會跟上來...... 『呂奎漢說,布農族的孩子很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老師說什麼他們就會做什麼,但這就很難達到程式教育想要的「創造力」部分。「孩子需要更多的文化刺激,」他指出,這些孩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生活經驗有限』 | 李兆杰 | 2022/9/26 下午 01:18:18 |
8 | ![]() | 網站名稱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網址 https://www.masters.tw/6371/%E7%99%BC%E9%85%B5%E7%9A%84%E7%A7%91%E5%AD%B83 網站簡介 鄭永銘老師是學生口中的「物理魔術師」,每堂課的前五分鐘就是他的魔法時間,因為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於是開始利用小道具來教物理,果然讓學生產生了興趣並激盪出許多的學習火花。鄭老師的座右銘是「教學最大的喜悅是學生都喜歡上物理,最大的希望是學生都勤奮學物理」。 學生尊稱為「鄭大師」,故本站取名《跟著鄭大師玩科學》,期望透過本站將科學知識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傳播,學生可以對科學產生興趣、訂正媒體的錯誤報導、提供科學相關諮詢服務,使科學的真、善、美融合於日常生活中,為科普盡份心力。 | 李兆杰 | 2022/9/26 下午 01:07:25 |
7 | ![]()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61&l3=28&l4=145 網站簡介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係以蒐藏、保存並發揚台灣原住民之語言、生活經驗及智慧為主之數位博物館。為此而進行蒐集、保存與台灣原住民語言、生活經驗與智慧有關之資料,並加以數位化保存與利用。第二、其知識之推廣透過網際網路強大之傳輸能力,發展線上展示、學習、遊戲與相關服務,使台灣原住民之語言、經驗與智慧得以再現及活用於當代生活之中,以助多元價值之提倡與實踐。並期突破原住民數位落差現狀,除一般使用者便於接近之外,更力求原住民人士廣泛參與及分享資源,以助原住民社群之維繫,與促成「文化資料保存」之多重目標。 | 李兆杰 | 2022/9/26 下午 01:03:36 |
6 | ![]() | 網站名稱 臺灣布農族語言學會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unun 網站簡介 臺灣布農族語言學會成立於民國106年,以布農族語言、歷史、文化及振興各方言別之推廣教育為宗旨。 主要任務包括布農族語言、歷史、文化、文學、藝術、傳播之研究推廣;培育翻譯人才及族語教師;編纂出版布農族相關之著作及族語教材;推動原住民族終身學習教育;對語言發展提出建言並協助政府推動落實。 | 余歆蕥 | 2022/9/26 下午 01:01:03 |
5 | ![]() | 網站名稱 原視TITV+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SLzUZc9pU 網站簡介 來到台東霧鹿的布農族部落,讓我們去舊部落看看過去祖先如何從狩獵過程中,傳遞生活的智慧? | 余歆蕥 | 2022/9/26 下午 12:56:16 |
4 | ![]()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網址 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5&AC_No=5 網站簡介 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每個具有足夠hanitu力量的人都可為他自己或其他人執行儀式。主要分為兩類:生命儀禮與歲時祭儀。前者包含嬰兒節、婚禮、葬禮等;後者則包含小米的相關祭儀。 布農人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生活態度充滿象徵意味的民族。布農人在水稻進入部落以後,小米的重要性還不如昔,屬於小米的祭儀大多消失,穀倉的重要性不再。 | 陳卉汝 | 2022/9/26 下午 12:47:50 |
3 | ![]() | 網站名稱 台灣生活新聞 網址 https://news.st-media.com.tw/news/19562 網站簡介 狩獵文化漸漸流失 耆老傳授找回傳統 由於時代與環境的改變,以及傳統文化的式微,現在不少長輩對年輕人從事狩獵活動感到憂心,尤其核心精神已漸漸被人淡忘,非常不利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 陳卉汝 | 2022/9/26 下午 12:45:02 |
2 | ![]() | 網站名稱 文化部 網址 https://ticeda.moc.gov.tw/home/zh-tw/BununFestival 網站簡介 布農族依循小米的成長歷程,把時間和年月的觀念串聯起來,狩獵和耕作是遵循植物的生長及月亮的月缺來進行。 一年中重要祭儀一覽表。 | 蘇怡嘉 | 2022/9/26 下午 12:42:22 |
1 | ![]() | 網站名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網址 https://kmweb.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variety&id=54628 網站簡介 早期臺灣原住民對待小米酒卻不能造次,因為它是最珍貴的祭祀獻禮,表達對天地祖靈最大的敬畏,也因此傳統習俗,衍生出臺灣原住民優雅而有深層內涵的飲酒文化。 | 蘇怡嘉 | 2022/9/26 下午 12: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