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往昔木材產業廢棄貯木池 - 田浦生態池及林管處週邊之再生與永續

專題名稱花蓮往昔木材產業廢棄貯木池 - 田浦生態池及林管處週邊之再生與永續

專題描述(一)研究背景 :

位在花蓮國風國中對面的「田浦生態池」,是花蓮市民的隱藏版秘境,這裡過往是林管處的貯木池,是原森林鐵路太昌線的貯木池,存放早年從花蓮山林砍伐下來的林木,之後荒廢了一陣子,後來才重新整理規劃為現在的生態園區。

(二)研究動機 :

田浦生態池就位於本校的對面,不但是花蓮市居民假日踏青的好去處,也是國風國中學生最容易到達的生態教育場域,都市更新後的國風社區在生態池的周邊道路也都有了不同的風貌,本研究想透過實地的訪查與歷史的探究,了解過往林管處周遭的變遷與生態池目前的管理與利用。

(三)研究目的 :

從國土任意開發到政策轉變,從水土保持到保育山林,藉由今日生態池的利用,讓我們更珍視這片土地,讓山林永續發展。

(三)研究方法 :

田野調查法及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

(四)研究流程 :

蒐集文獻-資料分析-田野踏查-反思與問題討論-結論與建議。

隊伍名稱田浦好風光

指導老師黃孟浩 

參賽學生黃子亮 陳靖展 溫晨妤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張甄芸,盧思蓉,伊姳微
來源 城市裡的「肺」— 田浦生態池的活化再利用
描述 內容在於 :
(一) 探究花蓮林業發展的過往。
(二) 貯木池存在價值與轉型為生態池的發展歷程。
(三) 探討田浦生態池園區的未來規劃。
黃孟浩2022/9/30 上午 08:31:44
9作者 方迺中
來源 都市再生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
描述 本研究就英、美、日、中四國都市再生的歷史背景、法令依據、執行的經驗與成果
彙整,歸納出適合我國的都市再生的目標:(一)解決傳統都市問題、( 二)適應二
十一世紀發展需要及( 三)營造都市意象。同時,本研究亦就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理
論及國內、外個案與新竹市執行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經驗,研擬出地方政府對都市再生及
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最佳策略,以期一併解決地方閒置空間及都市老化的問題,作為公部
門施政之參考。
陳靖展2022/9/27 下午 04:07:53
8作者 陳靜瑜
來源 利用網路PBL系統進行生態池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過程技能及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描述 利用網路PBL系統進行生態池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過程技能及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喜歡利用網路PBL系統進行合作學習,並願意幫助同伴共同成長。
陳靖展2022/9/27 下午 03:57:32
7作者 許文榮
來源 校園生態池對屏東縣國民小學環境教育影響之研究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園生態池對屏東縣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影響。研究結果得知,
屏東縣國小生態池普及率偏低。生態池以教材資料庫、池塘型且開放互
動良好型居多,但生態池設計普遍不符合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觀念,附
屬設施亦普遍不足。校園生態池種植之植物以睡蓮、風車草、銅錢草、
大萍、野薑花為主要常見物種。校園生態池對於教師教學上的助益,主
要為增加教學資源及提供教材,且校園生態池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
進學生進行實地觀察能力。依據本研究之結果,建議主管機關能編列經費改善校園生態池設施、辦
理環境教育相關研習。學校方面積極改善生態池設施、邀集教師運用生
態池,結合環境教育概念進行課程規劃。教師方面則應多參與環境教育
研習及進修,並積極從事戶外教學活動,如此將可提升生態池的使用率,
達到運用生態池融入教學的目標。
陳靖展2022/9/27 下午 03:48:36
6作者 李宥霖
來源 漸進開放的探究式教學對國中八年級學生 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
描述 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討實施不同模式之探究教學法,對學生科學概念、
科學問題解決能力、探究學習自我效能及探究式學習感受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
一、理化概念學習成效:先進行科學概念教學,再採取驗證導向的探究式
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摩擦力」的科學概念。
二、科學問題解決能力學習成效:先進行科學概念教學,再採取漸進開放
的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
黃孟浩2022/9/27 下午 03:08:06
5作者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來源 科展研究倫理與案例分享
描述 111年科展研究倫理案例分享之PPT
黃孟浩2022/9/27 下午 03:00:32
4作者 甘家維
來源 探討社區環境教育活動成效之評估-以鄉村型社區為例
描述 本研究以高雄市大寮區作為研究區域,探討環境教育活動在社區執
行之成效,透過事前大寮地區的社區與民眾背景調查以及其他環境教育
活動作為活動參考,規劃適合的社區環境教育活動,評估環境教育活動
對於社區民眾的環境素養以及當地社區發展上影響。在環境教育活動建
議以符合民眾與社區需求進行規劃,以加深民眾對於環境議題的討論以
及記憶印象為主要目標,進而幫助民眾提升自身的環境素養,增加參與
環境保護意願,幫助社區改善環境與生活
品質,以達到永續發展。
溫晨妤2022/9/26 下午 02:28:01
3作者 汪鴻男
來源 地方本位環境教育推動社區永續發展之研究—「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社區」之個案
描述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以「地方本位環境教育」推動「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二)以「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社區」為案例,分析「地方本位環境教育」推動
「社區永續發展」的執行過程與策略,如何改變了成龍社區的人地關係,進而
建構里海永續發展社區的願景。
(三)提出多元的策略方法,進一步探索環境教育更多可能的推展方式。
(四)本研究可供公私部門對於「環境教育」及「社區永續發展」研究與實務之參
溫晨妤2022/9/26 下午 02:17:59
2作者 楊仁理 ,彭玉美 ,林愛華
來源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生物多樣性」認知初探
描述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及意見。實證研究採
取調查研究法,以隨機取樣方式,蒐集台北縣地區國小自然科教師的問卷資料,利用
自編之「生物多樣性」問卷,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的基本背景資料、「生物多樣性」內
容與意見調查、進修意願分析及對進修方式之意見。研究結果顯示,「生物多樣性」此
一概念在國小自然科教師心中有不同的認知程度。
黃子亮2022/9/26 下午 02:07:55
1作者 胡仁發
來源 都市更新成敗關鍵因素之探討
描述 本研究從開業建築師實務角度,經由一連串的國外理論、經驗,透過國內政策面上的因素分析,
並且結合業界實際操作的經驗,完成一套標準的關鍵模式,建立一個模型,提供給多數的
建築師以及欲將從事都市更新的建設公司以及相關專業者一個有效快速的方法模式,進而
整合完成加速都市更新的推動,讓都市更新在台灣能變成一個常態性的顯學
陳靖展2022/9/26 下午 02:06:35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十:田浦生態池實地踏查
說明
我們前往位於學校對面的田埔生態池觀察生態池的動植物樹種及棲息於此鳥類,了解生態池如今的利用與功能。
黃孟浩2022/9/27 下午 02:42:56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九:田野踏後的討論與反思餐會
說明
進行完上午的田野的踏查後我們在國風國中附近的奇幻地咖啡廳餐敘,討論今日踏查所發現的問題及省思
黃孟浩2022/9/27 下午 02:41:04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八 : 參訪大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說明
我們前往吉安鄉僅存的大型木材廠參訪
黃孟浩2022/9/27 下午 02:40:11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七 : 尋訪生態池旁消失的鐵道其週邊的第一消防分隊
說明
從田埔火車站到舊火車站的舊鐵道有一段消失了,究竟是去哪了? 原來就是現在田埔生態池外的通學通勤道路。
黃孟浩2022/9/27 下午 02:39:33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六:舊田埔車站踏查
說明
走訪舊田埔車站及周邊
黃子亮2022/9/27 下午 01:47:34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五:國風社區警察廳舍踏查
說明
警察局周邊之訪查。
黃子亮2022/9/27 下午 01:41:16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四 : 林務局生態池踏查
說明
位於國風國中旁的花蓮林務局是花蓮最早的林場木材存放池。
溫晨妤2022/9/27 下午 12:36:25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三 : 觀賞前國風國中翁懷彬老師解說介紹貯木池的往昔和轉型
說明
透過先前學姊們採訪前國風國中翁懷彬老師所錄製的影片,聽著老師解說過往到現在田埔生態池的變遷,了解生態池現今之利用情況。
溫晨妤2022/9/27 下午 12:29:59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二 : 利用網路資源級學校圖書館蒐集文獻
說明
確定了主題與報名之後,我們就開始分頭進行,利用各種管道蒐集文獻。
黃子亮2022/9/27 下午 12:27:32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活動一 : 校訂課程DFC與小論文研究之異同
說明
這學期孟浩老師帶領著我們學習DFC課程,透過感受,透過想像與討論,透過實踐,透過分享去解決我們學校與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因為這個課程的進行,老師發現我們三個在這堂課的表現蠻不錯的,所以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挑戰一下今年的全國網路小論文競賽,也透過課堂的學習跟我們分析這兩者的異同之處。
黃子亮2022/9/27 上午 08:57:20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9作者 陳靖展
標題 我對學術倫理的認識
內容
我對學術倫理的認識,研究倫理是我們在研究小論文的過程中,不管要採訪任何人,要拍照,都一定要尊重別人,要錄音時,也一定要先問對方,徵求對方的同意才能錄,這是對於被研究者應有的尊重,對於對方的權利與隱私也應當盡可能的保護。比如我們今天要去採訪漁夫,我們可以幫忙一些事,比如說幫忙捕魚,幫忙曬漁網,幫忙準備一些茶水餐點,採訪的過程中魚夫可能就比較願意說出更多你想要詢問的事情與真相。
學術倫理則是不能抄襲別人的著作或文章,別人的文章絕對不能抄襲,每一篇的文章的作者都有著作權,尤其在我們寫小論文的過程中都是抄襲的,或是懶得打字就都用複製貼上,就會違反了學術倫理。

陳靖展2022/9/27 下午 03:42:22
8作者 黃子亮
標題 我對於研究倫理與學術倫理的認識
內容
研究倫理是研究的過程中對於被研究者一定要尊重,也一定要獲得對方的知情同意,要錄音或錄影時,一定要對方說可以才能錄,這是對方應有的隱私,要尊重對方的權利。學術倫理簡單的說則是不能抄襲別人的文章,別人的文章一定不能複製貼上的抄襲,每一篇的文章的作者都有著作權,如有抄襲,不緊侵犯了作者的權益,也違反了學術倫理。

黃子亮2022/9/27 下午 03:34:38
7作者 溫晨妤
標題 我對研究倫理的認識
內容
研究倫理是什麼?之前的我都不知道,可能都沒聽過,當聽到老師說我才知道,原來研究倫理就是要經過被訪問的人同意才能訪問,不管是要錄影還是錄音拍照,都必須詢問受訪者,得到受訪者的同意之後才能進行採訪,要以受訪者的最大利益最小傷害為優先原則,重點是要尊重訪問的人,例如:當採訪我們要去採訪一位開公司的人,我們要先,問過他人才能才訪,就算他同意了,訪問的問題也最好能先討論好訪問的大綱,讓受訪者可以事先準備,這樣採訪才會比較順利的進行。

溫晨妤2022/9/27 下午 03:30:46
6作者 陳靖展
標題 進入小論文團隊的學習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先去校門口等老師,老師來了之後,我們先在校內討論與蒐集文獻資料,並看了之前國風國中老師介紹田埔生態池的影片,然後去林務局生態池調查,然後去警察局旁的警察局旁的舊宿舍,之後去花蓮舊鐵道沿路到田浦車站,然後徒步去餐廳吃飯,真開心。

陳靖展2022/9/26 下午 02:45:49
5作者 陳靖展
標題 田浦生態池踏查
內容
今天我們來到國風國中對面的田浦生態池,這裡的環境非常漂亮,很適合做校外踏查,但是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個:太多小黑蚊,第二個:雜草太長,容易藏蛇會危害來到這裡散步居民的健康安全問題,這是個人工湖,傍晚會有很多老人家會來,我雖然是國風國中的學生,但我今天是第一次到這裡,也在這裡了解了很多有關這裡的事,這裡很適合拿來教學,但這裡的垃圾太多了,身為國風國中的學生,我們應該要維護這裡的生態,改善問題。我們國風國中的學生,也可以一起共同維護這個美好自然環境的。

陳靖展2022/9/26 下午 02:42:19
4作者 黃子亮
標題 田浦生態池踏查
內容
今天下午我們到田浦生態池踏查,這裡的風景很美麗,這是個人工湖,傍晚會有很多老人家會來,我雖然是國風國中的學生,但我今天是第一次到這裡,也在這裡了解了很多有關這裡的事,這裡很適合拿來教學,但這裡的垃圾太多了,身為國風國中的學生,我們應該要維護這裡的生態。

黃子亮2022/9/25 下午 02:52:54
3作者 溫晨妤
標題 田浦生態池
內容
今天我們去田浦生態池一進來就看一片大草皮,有介紹許多鳥類的牌子;有食物鏈;還有一個人工生態湖,再生態湖裡面我們看到吳郭魚,還有頭尖尖的魚,都在國風學校對面,今天讓我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鳥類,還有一些長得奇怪的魚類。

溫晨妤2022/9/25 下午 02:52:24
2作者 溫晨妤
標題 學習心得
內容
當老師說要參加小論文,一開始我沒有要參加,但有兩個位同學一直叫我参加,我就想著參加一次看看,會有什麼好玩的,我們在這個禮拜日,是第一次小論文的都聚在一起的第一次,感覺都很不錯

溫晨妤2022/9/25 下午 02:51:50
1作者 黃子亮
標題 進入小論文團隊的學習心得
內容
今天早上,老師邀請我們去進行踏查,在國風國中內集合並討論後就開始今天的踏查,第一個地方是林務局的生態池,接著是去看消失的鐵路,中午吃飯時間,老師帶我們去餐廳吃飯,今天的早上,我過得很開心。

黃子亮2022/9/25 下午 01:38:50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10書名 軌跡歲月:花東鐵道情懷(2)
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出版社 花蓮縣文化局
簡介(摘要)
2010/04/01出版
以文化局97-98年徵選之入選照片為基礎,再加上邀請中外學者以鐵道風華再現為主題撰文,集結成冊
導讀
從太魯閣林場將木頭運送至山下時,因為不會馬上送出去,所以會在山下的太昌貯木場先放置,再送去林管處的貯木池存放。貯木池的用意因為樹木的形成層與初生木質部及初生韌皮部尚能存活一段時間,底端會因水分輸導慣性而率先乾燥,末端則較緩,形成端裂。貯木池多為貯放高貴木材,防止端裂割裂和蟲菌孳生,同時因為濕潤的木材在切割時比較容易切割,還有濕潤的木材在切割時也不會因為切割而龜裂,影響買價。
原貯木池位於今榮正街、林政街和國風街交叉口,現已成為林管局田埔生態池。
黃孟浩2022/9/28 下午 02:07:32
9書名 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
作者 王鴻濬, 張雅綿
出版社 阿之寶手創館
簡介(摘要)
2016/06/22出版
在長達半世紀的伐木歲月裡,哈崙一度發展成一座深山聚落,機具裝備齊全,來來去去的伐木人將一根一根珍貴的林木透過鐵道索道送下山,過程中喜劇悲劇接連不斷,有歡笑也有血淚。由於森林經營思潮與林業政策的變動,哈崙於1987年停止採伐,山林獲得休養生息,一度隸屬哈崙工作站的池南轉運站也在2008年建為自然教育中心,昔日轉運林木,如今則傳遞保育觀念。
導讀
哈崙曾經凝聚來自各地的林務從事人員和他們的家庭,也曾為風雨飄搖的臺灣提供建設的後盾,值得國人認識並緬懷。人們計畫性深入哈崙山區以來將近百年,哈崙停伐也即將屆滿30年,為此,本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特出版《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一書,文圖並茂,為花蓮也為臺灣的林業發展歷程留下詳實的記憶,呈現我國現今林業政策符合世界自然保育的潮流,在此殷盼國人共同為保護美好的山林齊心努力。
黃孟浩2022/9/28 下午 01:35:31
8書名 都更危老大解密 耕築共好家園
作者 黃張維
出版社 今周刊
簡介(摘要)
苦守老房盼新屋,不必再等十八年!
  全台有接近一半的房子屋齡超過30年,
  台北市的30年老屋更占了七成以上,
  危老都更重建顯然已經刻不容緩。
  如何幫你家危險、老舊的老房子華麗再生,活化資產最大效益
導讀
讓都更不再讓人敬而遠之,順利開啟自家老宅第二春。
  全台老舊房屋比率超高,你家可能就是其中一戶。
  你是否曾夢想著透過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打造健康舒適、溫馨又便利的安全家園?

  但轉頭又想到,都更過程勞心勞力、不熟悉行政程序、溝通左鄰右舍曠日費時,再加上合約密密麻麻像是無字天書,整天擔心上當受騙,最後只好打退堂鼓,繼續將就住在安全與機能已不符現在所需的老破房,然後望著一旁的新成樓默默嘆氣呢?
  這一切,其實只需要專家來為你引路。
  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推手黃張維透過15年親身實戰經驗,
  精準剖析危老與都更重建的優劣差異,
  加上深入淺出的觀念與法規解讀,以及實際重建執行案例分享,
  帶你掌握讓老家再展第二春的必備常識。
  你所擔心關切的問題:
  改建有什麼好處?我需要出錢嗎?能換到多大的房子?該如何選建方?
  全部坦誠大公開。
溫晨妤2022/9/28 上午 08:42:35
7書名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作者 藍偉瑩
出版社 親子天下
簡介(摘要)
「探究」與「素養」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字,父母與老師更要成為啟動孩子思考的提問者!善用提問,促進聆聽、對話與思考,發現與看見「關鍵理解」,透過提問,優化解決問題,激發創意潛能,建立互動關係,驅動更好的改變!
導讀
提問,可引導自己及他人「看見並反思」隱藏於現象背後的意義。能夠提問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探索者;能夠反思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參與者。
黃子亮2022/9/28 上午 08:38:00
6書名 科學態度 : 對抗陰謀論、欺詐,並與偽科學劃清界線的科學素養
作者 麥金泰爾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簡介(摘要)
 對科學的似乎攻擊沒完沒了。陰謀論者、氣候變遷否定論者、地平論者⋯⋯他們聲稱所謂的科學「只是一種理論罷了!」科學家被政治所操弄、向大眾隱瞞真相。這些人自詡為當代的伽利略,被科學的裁判所壓迫。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為了捍衛科學價值,科學哲學家們力圖劃出一道界線,將科學與非科學區隔開來,以指出科學的與眾不同之處——科學是如何帶領人們認識世界,一步步邁向真實?
導讀
麥金泰爾在本書指出,理解科學非凡之處的最好方式,反而是從遭遇挫敗的例子中切入,觀察科學家是如何透過「科學態度」,從失敗中前進。科學態度如何轉變現代醫學?地質學社群如何從集體的偏誤中醒悟?科學史中充斥著被推翻的理論,但本書指出,即使是失敗的理論也能幫助我們更加認識「什麼才是科學」。

  捍衛科學價值,區辨偽科學、陰謀論與科學造假最有效的方式,是檢視他們是否違反整個科學社群擁抱的集體價值,也就是願不願意根據新的證據而修正自我。本書提供讀者更實務的見解,從科學史角度認識社會進步的原理,拋棄教科書式的思維,避免意識形態與偏誤,培養更具彈性與進取的新一代科學素養。
溫晨妤2022/9/28 上午 08:36:50
5書名 AI時代的課程與教學:前瞻未來教育
作者 黃思華, 張玟慧, 陳劍涵, 王智弘, 卓冠維, 湯維玲, 吳彥慶, 黃文定, 許籐繼, 林玲宜,
出版社 五南
簡介(摘要)
 AI(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到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AI的研發與應用出現躍進現象,AI應用已逐漸進入社會各領域,而作為各領域基石的教育領域,更應超前部署、妥為因應。
導讀
本書分為三篇,【前瞻篇】共三章,分別介紹:機器人教育、AI應用於教育的現況與趨勢、2030年結合AI的臺灣教育等。【師資篇】共四章,探究:師資生的運算思維課程、在職教師如何藉網路增進專業、AI時代的教師專業需求,以及教師對智慧教育的意見等。【運用篇】共四章,討論:國小程式教育與課程、AI對國小資訊教育的影響、沉浸式現實技術(AR/VR)怎樣應用於英語教學、AI如何導入國小校訂課程等。每篇均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值得具前瞻思維、關心臺灣教育如何面對AI時
溫晨妤2022/9/28 上午 08:30:16
4書名 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
作者 應國瑞
出版社 五南出版社
簡介(摘要)
本書幫助讀者了解質性研究方法,含括了主要的研究步驟 (啟動、設計、資料蒐集、分析與撰寫),同時包括了新興趨勢。淺顯易讀的專欄演示其他學者如何成功地將各步驟付諸實行。本書視質性研究為獨特的工藝,各個步驟與方法有多樣的選擇,讓讀者可以客製化自己的研究,容納不同的世界觀與取徑。
導讀
各種世界觀的深度探討 (例如建構主義、後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及其與各種方法論的關係。
明顯地將重點放在類推的質性研究,同時承認12種特殊類型(例如行動本位研究、藝術本位研究、自傳俗民誌、扎根理論、現象學等)。
廣泛討論各種不同的質性研究案例與方法。
如何避免在分析質性資料時停滯不前。
質性研究的另類收尾: 採取行動。
黃子亮2022/9/28 上午 08:29:17
3書名 探究式閱讀:黃國珍的閱讀進階課,從自我提問到深度思考,帶你讀出跨域素養力
作者 黃國珍
出版社 親子天下
簡介(摘要)
因此在本書中,國珍老師以「概念內涵」「歷程剖析」「文本實作」三大篇章,
  從Why/What/How三大層面,七張圖表,闡釋解析他心目中的「探究式閱讀」,
  更以包含文學/議題/生活/科普/哲學等不同領域的文本為範例,
  示範並實作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思考歷程。
  實作篇並規劃了邀請你跟著國珍老師腳步一起練習的「探究時間」,
  透過與作者紙上交鋒的思考練習,嘗試理解作者的思路脈絡,
  以頭腦體操的實作,轉化並深化你的探究閱讀力。
導讀
這本書,國珍用近似聊天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他對於「探究」的探究歷程與發現,整本書寫探究,同時也真實呈現他的探究過程。我們透過他對於探究的辯證歷程,認識何謂探究,更反思自己的經驗,重新梳理自己的探究歷程。我們將不只是以本能去認識這個世界,而是從認知到探究的本質,展開有意義的探究之路。──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黃孟浩2022/9/26 下午 02:38:52
2書名 中學專題研究實作指南
作者 黃春木, 吳昌政, 曾慶玲, 童禕珊, 簡邦宗
出版社 商周出版社
簡介(摘要)
 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大考也將趨於重視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型態的測驗。應試致勝的關鍵,不再是抱著課本強記死背;閱讀理解、批判思考、論證寫作,才是必備的核心能力。
  而「專題研究」,正是自我訓練的絕佳工具。
繼《我做專題研究,學會獨立思考!》首開先例,為中學生的專題研究目標畫下定義,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本次《中學專題研究實作指南》則進一步為中學師生量身打造,呈現具體執行的方法,零基礎也能循序漸進,探索專題研究的學習歷程。
  享受做專題研究的樂趣,讓你不再只是知識的消費者,更將蛻變為知識的生產者。
導讀
「書中充分展現對這波課程改革脈絡的理解。教導中學生循序漸進,從事獨立科學研究的方法,也提供教師在教學上的具體示範。從如何形成問題意識、瞭解質性與量化研究、執行研究計畫,到寫作及成果發表,幾乎涵蓋所有生手學生及老師可能的疑問。寫作深入淺出、圖表示例豐富,使用的語言剛好適合中學生的高度與經驗。」—— 教育部參事 邱玉蟾
黃子亮2022/9/26 下午 01:20:10
1書名 帶你回花蓮:穿梭街市百年
作者 葉柏強, 黃家榮
出版社 蔚藍文化
簡介(摘要)
 花蓮市歷經時代的演變,成為東臺灣重要的城市,而不同時期更有不同的移民,包括尋找安身立命的土地,或協助其殖民母國統治、征伐、教育周遭族群……,而來到此地奉獻青春甚至生命;有些則「日久他鄉變故鄉」,成為花蓮市民的一部分。自古以來,這座城市承載著市民美麗與哀愁的記憶。至今,花蓮市仍是花蓮縣境內的首善之區。
  每張老照片背後都有一段歷史,它可以補充文獻的不足,或覆按記錄資料的正誤。現代由於科技發達,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拍照或錄影成為既方便又廉價記錄周遭事物的工具與方式,但在過去照相卻是相當昂貴且不容易進行的事。

導讀
《帶你回花蓮——穿梭街市百年》一書,以照片爬梳花蓮市建市的歷程,回顧百餘年來市民生活的足跡,借詩人楊牧先生名作〈帶你回花蓮〉之題,於書頁之間與花蓮人以及喜愛花蓮、關心花蓮的朋友,一同「穿梭街市百年」。
陳靖展2022/9/25 上午 11:18:07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田浦生態池就位於本校的對面,不但是花蓮市居民假日踏青的好去
處,也是國風國中學生最容易到達的生態教育場域,都市更新後的國風
社區在生態池的周邊道路也都有了不同的風貌,本研究想透過在田浦生
態池園區周邊實地的訪查與歷史的探究,了解過往林管處周遭的變遷與
生態池目前的管理與利用。本研究發現,從國土任意開發到政策轉變,從
水土保持到保育山林,藉由今日生態池的利用,讓我們得以享受這林業歷史
足跡所遺留下來的美好,我們希望透過此次的研究,讓我們的社區居民及學
生,還有前來此處遊憩的市民朋友,能更珍視這片土地,更加維護自然資源
與保育,讓這樣的美好得以永續發展。

黃子亮2022/9/30 上午 11: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