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與傳統石頭煮之現代意涵
專題名稱 | 探究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與傳統石頭煮之現代意涵 |
專題描述 | 台灣的原住民族中,阿美族的飲食文化是獨具特色的,阿美族族人善於採集捕魚及狩獵,善於利用自然環境的各項資源,這樣的優點也表現在族人們的飲食文化上。瑞穗鄉的奇美部落做為是阿美族的文化發祥地,族人對於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保存與傳承上的努力,自是不遺餘力,今年初更舉辦了野菜營的活動,期望讓更多的族人及遊客了解阿美族的野菜文化,進而達到宣揚與傳承文化的目的。 (一)研究動機 : 本研究團隊透過文獻的閱讀與實際的訪查,試圖了解傳統的野菜飲食文化有哪些 ? 它在阿美族的日常生活中影響究竟有多大? 然而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族人們的飲食起居方式早已與傳統的飲食模式大相逕庭,傳統的飲食文化是否已不合時宜 ? (二)研究目的 : 本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這次的研究與體驗參與,讓我們這些原住民國中生重新去檢視自己的文化,更清楚的了解傳承採集野菜文化及石頭煮烹煮的背後所存在的現代意涵。 |
隊伍名稱 | 瑞不可擋 |
指導老師 | 黃孟浩 |
參賽學生 | 張雅琁 王英琪 施孝祖 陳鈺宥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張雅琁 標題 奇美部落踏查 內容 期待已久的小論文田野踏查最終回終於到了,一早我們就騎車開車前往在瑞穗鄉內阿美族的文化發祥地- 奇美部落,因為瑞港公路非常晚開通,也沒有公車行駛,交通上比較不方便,也因此奇美部落得以遺世獨立,一直保存著非常完整的生態與阿美族傳統文化,這次也多虧了紅葉國小的老師許靜蓮老師的拔刀相助開車立挺,我們才解決了交通問題得以順利成行啊!一路上綺麗景緻根本忘了路程崎嶇,不一回兒8:43就到了 奇美文物館,70多歲的超齡美少女蔣媽早就坐在那邊等著我們的到來,我們還有眼不識泰山自顧自地拼命拍照醬,9:05手機那頭傳來個聲音:我走過你們身邊,你們怎麼會都沒注意到我餒?好失禮喔!哈哈哈~~~不得不說奇美的ina們還有英琪的乾媽乾爸都超可愛的啦!很熱情講話又很幽默,一群人坐在雜貨店門口“巴格浪",可是現在是一大早餒~~ 之前我來過奇美兩趟,也搜尋過許多相關資料,我們在排定這趟行程之前,最初想到的就是部落裡的靈魂人物吳明季老師,不過老師此刻正在攻讀東華大學博士學位,所以委婉的跟我們說聲抱歉,但我們萬萬沒有想到,這趟超級Nice的導覽老師正是吳明季老師的帥老公Kacaw老師啊!更萬萬沒有想到,導覽中kacaw老師認起親來,我原來要叫他舅公,根本奇美公主來著餒!驚奇!哈哈哈~kacaw老師和lisin蔣媽還有sawmah mama全程陪伴著我們走訪老師家、奇美村長家、奇美斷層,沿途到處都是可食用的野菜,老師也鉅細靡遺地介紹著,其後又帶我們上山看各種的蕨類 (蔣媽稱為獵人的菜)並介紹阿美族聖山與奇美的由來,老師說,如果沒有上過這座山看過kiwit 這個植物,就等於是沒有來過奇美啊……其後我們又回到文化學習區進行石頭煮的全套製作體驗,這跟我們之前的經驗有很多的不同,但基於小論文保密防諜原則,我就不多說了。最後kacaw老師幫我們煮了超鮮美刺蔥蝦湯做為告別餐,也感謝祖靈把我這個的孫姪輩的孩子帶回了山上部落裡學習,這不就是說明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也是我們小論文最珍貴的地方,親近並學習自己的文化,感謝奇美! | 黃孟浩 | 2021/10/7 下午 02:04:11 |
9 | 作者 陳鈺宥 標題 包包去哪裡了到底? 內容 包包去哪裡了到底 ? 原來在保力達阿姨那裡。 今天行程原本是要去光復和花蓮,所以我們先去光復傳統市場,我們到了光復火車站,老師原本有帶一個專門放訪談文件資料的包包,原本是學妹幫老師拿包包,後來換我幫老師拿,雖然也不知道為什麼到我手上,反正我就拿著,後來在我們走往紅瓦屋的路上,大中午的真的好熱好渴,途中我們經過一間檳榔攤,因為我們都累了,我們就先去那間店買了水解渴,那間店的阿姨很熱情一直要請我們喝保力達,未成年飲酒,母湯喔 ! 哈哈~~ 後來因為預約的時間快到了,我們就快馬加鞭地快步走向紅瓦屋,結果大家都忘了包包,我們到了紅瓦屋就休息吃吃東西,就走了,我們也沒人記得包包去哪裡了,我們到了火車站也沒人發現,直到要剪票食老師問起包包勒 ? 我才發現 : 慘了 ! 包包不見了 ! 所以可憐的老師就冒著雨先回頭搭計程車去找包包,我們一直以為在紅瓦屋,結果老師到了餐廳也沒有找著,過了半小時,正當大家還在想破頭時,結果手機震動一下,老師傳訊來了: 找到了,原來在保力達阿姨那裡 ! 哈哈哈 ~~老師真是名偵探柯南 !真的很抱歉餒 ~ 老師 !我搞了一個大trouble~~~ | 陳鈺宥 | 2021/9/28 上午 10:57:17 |
8 | 作者 王英琪 標題 紅瓦屋 內容 我們去採訪的餐廳是光復紅瓦屋, 因為我們是走路去的,所以到的時候就很餓了,我們點完菜就在位子等,第一道上的是涼拌野菜 ,因為我本身就沒有很喜歡吃涼拌,但我還是有嘗試,我覺得還不錯吃 ,能讓我一口接著一口的食物很少,但這道真的不錯吃,裡面的食物內容大概有青苦瓜、 一般的苦瓜、 木瓜絲 、ㄍㄨㄟˋㄋㄧㄠ 、苦茄 、番茄 。第二道是鹹豬肉加檸檬 ,這道我就覺得還好, 因為常常吃 ,但還是不錯。 重點戲是石頭火鍋 ,因為我不知道要先讓石頭將食物煮熟, 所以我吃的時候還沒熟,我們稱為「石頭生魚片」, 我覺得很好吃,但還是不要這樣吃比較好,因為到後面肚子會有點不舒服,石頭火鍋的食物內容是吳郭魚、 龍葵葉、鮮蝦等等, 整體下來都還不錯, 大家可以吃看看。 不過很可惜的,貴為阿美族文化餐廳代表的紅瓦屋,對於阿美族飲食文化的推廣與介紹卻很隨便,上菜的過程中服務員都沒有幫我們做任何介紹,即便我們有事先寫信並電話告知我們的來意,是要做小論文的短訪與介紹,餐廳部分也是隨便找個工讀生跟我們說了一下這裡頭的石頭是什麼石而已,這樣的餐廳素質與文化教育意涵,紅瓦屋真的是不夠資格呀! | 王英琪 | 2021/9/28 上午 10:56:18 |
7 | 作者 張雅琁 標題 到訪美崙山上的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 內容 9/25的清晨,我們從瑞穗火車站出發前往位於花蓮市美崙山上的原住民野菜學校,謝謝花蓮縣政府對我們原住民重點學校原住民族學生教育的重視,我們瑞穗國中小論文研究團隊加鳳林國中小論文團隊共三組成員,才能獲得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 的全力支持,全額補助走讀活動,並為我們精心安排了今天的導覽、美崙山林野巡禮、野菜學校田園參觀和檳榔鞘手作鍋製作四項課程,兩個多小時的活動中,謝謝專案助理哈嚕姐姐和工作團隊全程的陪伴,帶我們認識了野菜的種子與美崙山上的植物野菜生態,期間我們下田參觀了野菜學校成員悉心照顧的復育野菜園,因為知道我們這次的研究還包括了阿美族的傳統石頭火鍋,所以哈嚕姐姐也特別幫我們開了檳榔鞘製作課程,真的辛苦姐姐們了,看到我們自己完成的檳榔鞘鍋具,真的內心滿滿的喜悅與感動呀 ! | 張雅琁 | 2021/9/27 上午 11:05:50 |
6 | 作者 張雅琁 標題 去ina菜園尋找野味 內容 今天孟浩老師帶著我們去菜園採野菜,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什麼野菜,去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有很多樣,藉由這次活動讓我認識更多野菜,發現自己對族裡的文化還有很多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回家後跟家人分享今天的經驗後,也請教家裡的長輩交會我更多知識,在讓其他人了解文化並傳承下去時,應該自己先去深入探索自己的文化,才有足夠的知識去傳承給下一代。 | 張雅琁 | 2021/9/23 下午 12:38:09 |
5 | 作者 張雅琁 標題 參觀光復菜市場 內容 這個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傳統菜市場,有著許多原住民的婦女,以及少數的青年人,他們保留著野菜的文化,讓大家記得自己的文化,且傳承下去。那天還有當地阿美族青年會的人員在市場裡辦活動,他們帶著一群小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還有跟市場的長輩們互動,我很欣賞那些人員把文化傳承給下一代,還有市場裡的長輩們都很親民,願意跟我們說明和分享,希望大家也可以注意到文化流失的問題,並且重視這個問題議題,讓大家知道我們原住民的文化跟人情。 | 張雅琁 | 2021/9/22 下午 01:03:36 |
4 | 作者 陳鈺宥 標題 和同學一起努力的感覺真好! 內容 我很開心能參與這次的小論文比賽,這學期的小論文競賽,我們這個小組在經過討論後,選定了主題為探究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與傳統石頭煮之現代意涵,因為台灣的原住民族中,阿美族的飲食文化是獨具特色的,阿美族族人善於採集捕魚及狩獵,善於利用自然環境的各項資源,這樣的優點也表現在族人們的飲食文化上。雖然我是布農族的,但是其實原住民族中都有著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生存法則,老祖先們也都有採集狩獵等等取之自然的飲食文化,所以我也覺得很有趣也很值得探究。 這一週跟著老師的帶領與團隊的隊員一起學習,我們已經越來越多話題,也學著分工合作相互支援,相信我們團隊之間的默契也會越來越好,也期待我們能一起完成一個很棒的作品 ! 瑞穗國中,就是瑞不可擋啦! | 陳鈺宥 | 2021/9/16 下午 04:42:52 |
3 | 作者 施孝祖 標題 做就對了! 內容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小論文,所以有很多地方都不太懂。還好有老師和同學幫助,讓我慢慢地進入狀況。 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叫我們每個人先想個方向和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再來討論,而我們這個原住民專題小組從一開始就很有默契,我們共同的興趣及研究方向都朝向阿美族的採集飲食文化。我們必須先上網搜尋和研究相關的資料,並且看完資料後還要簡單描述資料內容。因為有的論文較難懂,篇幅也長,所以一開始我覺得看的比較辛苦,但我從中也學會了找資料的方法,也試著用老師教的讀書方法,由小組隊員分段導讀,然後相互討論並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方法讓我們在閱讀上輕鬆了許多。 每次的小組討論,老師都會教我們新的東西,也要我們做會議紀錄。在整個小論文過程中,分析大量數據我認為是最麻煩的,因為要去田野採訪。從這過程中,我不但可以學到許多跟原住民相關的新知,還可以順便了解一些電腦的操作與PPT的製作,覺得這歷程下來我應當會收穫良多。 按照老師規劃的每週工作進度來看,我們還有好多的分項研究要逐步進行。我以前最不擅長的就是電腦類的東西,而且我打字也好慢,家裡也沒有電腦可以使用,覺得壓力有點大,但老師說只要我們學習態度正確,願意花時間付出努力,老師也願盡量地陪伴我們,並給我們適切的幫助,讓我能夠有信心。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這麼特別的競賽活動,而老師分派給我的工作是活動的紀錄跟攝影,希望我們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意。我就覺得很有趣,所以老師出的功課我會盡量把他完成。 這次我們探討的主題與文化與我有著密切的連結,看著傳統原住民的文化正漸漸地消失,將來該做些甚麼,才能使我們的文化在觀光業的摧殘下保留下來呢 ? 身為原住民下一代的我們,必須好好的思考。也希望之後的課程或活動可以非常好玩。 | 施孝祖 | 2021/9/16 下午 04:40:29 |
2 | 作者 王英琪 標題 光想就讓人口水直流的阿美族石頭火鍋 內容 火鍋一直是個歷久彌新的美食,不管大人小孩都愛吃,我也是火鍋的愛好者之一。火鍋裡能加入各式各樣自己喜愛的食物,不管怎麼煮都能變成一鍋美味的食物,既方便又容易。但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原住民的傳統料理飲食之中,在古老的部族裡,就有石頭火鍋的存在喔 ! 在搜尋文獻資料的過程與閱讀中,我讀到了在阿美族的部落裡,會將食材都放進檳榔鞘編成的湯鍋中,只要先將石頭丟進火堆烤,等到石頭吸收滿滿熱量變成鮮紅色的時候,再放入湯鍋中就能煮熟鮮美的食材,不需要插電也不用瓦斯,阿美族傳統料理方式充滿智慧,甚至連撿石頭都是一門學問喔! 看到這種特殊的料理方式,讓我不禁躍躍欲試,口水都快流下來了,若有機會我也很想品嚐看看這石頭火鍋的滋味!在我目前所閱讀到的文章中,更看到了石頭火鍋也跟阿美族的野菜採集文化有著極為緊密的連結 : 「阿美族族人常常到山上採集野菜,之後食用,從我們這些外行人眼裡看去,他們吃的只是個不廉價的雜草,但是對阿美族族人來說那卻是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餚」「阿美族族人日常食用的野菜至少超過一百種以上,從根、莖、花、葉、果,直到各種山產,溪產、海產等。他們都會食用」,這些菜餚放置到了石頭火鍋之中,石頭煮可以說是把阿美族的文化集大成之作了! 看到這些文章我很雀躍,我覺得接下來會越來越有趣,讓我對阿美族的文化有了新的認知,更想要去挖掘其中的奧秘與意涵,我相信這次的研究可以為我們這些原住民孩子帶來很多的啟發,真的很感謝老師給我們這個學習的機會,我們一定會好好表現! | 王英琪 | 2021/9/16 下午 04:37:33 |
1 | 作者 張雅琁 標題 學習屬於我們自己的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 內容 看完老師給的這兩篇文章,並由老師解說整個研究流程後,我發現小論文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難,它只是要我們想出一個主題,然後把這個主題用網路上、書本上、專家說明等的證據,讓我們研究的主題變成合理化,還可以提升寫作能力,跟了解自己所在處的文化,並且讓更多人知道研究的目的,聽講的評審跟其他老師或同學,也可以透過我們的調查,認識台灣各地的文化發展,也許有很多人也想知道這些事物,但是卻沒有時間和耐心去探討,所以呢!我們就把野菜文化這個主題拿出來研究,讓想了解的人明白這些文化的由來,文化發展勢必能夠左右未來。我們一般認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其他一切則會迎刃而解。探討文化發展時,如果發現非常複雜,那麼想必不簡單。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野菜飲食文化的發展。楊泉在過去曾經講過:「以信接人,天下信之; 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希望大家能從這段話中有所收穫,問題的關鍵看似不明確,但想必在大家心中已有了明確的答案,生活中,若我覺得出現了,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它出現了的事實,而我覺得輕鬆草率帶過,顯然並不適合,必須經過更深入的探討,希望透過這次的論文研究,能釐清一切的關鍵,斯賓塞曾經認為「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會失掉一半」這句話讓我們得到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相信,斯賓諾莎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我們對於情感的理解愈多,則我們愈能控制情感,而心靈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強烈建議大家把這段話牢牢記住,因為現代原住民的年輕人都去外地打拼,離部落遠了,傳統的文化也漸漸式微了,而我們期望藉由這次的論題,讓我們新一代的原住民孩子們能重新了解自己的文化,繼續傳承屬於我們自己特有的文化。 | 張雅琁 | 2021/9/16 下午 04:35:20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 網址 https://knowlegde.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060C4268E41D6D7E 網站簡介 此網站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遷移、社會制度、建築工藝、傳統祭儀、歌舞文化、飲食文化、神靈信仰、及與他族之間的通婚融合等等皆有專業紀錄與介紹。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03:51:35 | |
9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網址 https://www.tacp.gov.tw/ 網站簡介 隨著時代的變遷,台灣原住民族逐漸認知族群文化保存的重要性,遂在族群領袖及各界有識之士之建議下,終於開啟政府設置原住民戶外博物館的文化園區。民國86年7月1日改隸台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更名為「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民國88年7月1日省虛級化(精省),改隸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機關名稱改為「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民國91年3月25日奉行政院令更名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民國105年1月15日,改組更名為「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仍隸屬原住民族委員會。冀期藉由公部門文化園區主題性的存在,不斷累積其文化詮釋能量;也讓國內外人士藉由文化知性之旅的過程,瞭解並尊重台灣原住民族文化。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03:35:13 | |
8 | 網站名稱 花蓮縣原住民野菜學校 網址 https://www.slowfoodindigenous-taiwan.com/ 網站簡介 讓消費大眾更了解食材哪裡來,是否天然無化學成分,成了追求現代人的消費方式,而野菜開始成為健康、無毒、自然的代名詞,但因為市場的需要,野菜也開始產生了專業化、規模化的重點栽培。這恰好也是對阿美族傳統食材的一種復育方式。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則設計提出被大家遺忘的野菜知識的課程,透過課程的教學及推廣,部落族人重新定義出野菜的新價值。 | 張雅琁 | 2021/9/23 下午 12:51:35 | |
7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網址 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8 網站簡介 此為阿美族族群的相關資料及分布地理位置。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12:49:31 | |
6 | 網站名稱 疲客邦 網址 https://janotts.pixnet.net/blog/post/1888573 網站簡介 介紹石頭火鍋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的傳統料理,及料理方式。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12:48:38 | |
5 | 網站名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花蓮區農業改良區 網址 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8930 網站簡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致力於原住民農產業的技術研發與輔導,進行原民作物保種,建立野菜栽培技術,開發相關加工產品,輔導部落發展農業休閒體驗活動,舉辦部落行動教室等。為促進原住民農產業朝六級化發展,今年承蒙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的支持,進一步將地產地消的概念結合原住民傳統文化,特別邀請O ’ rip團隊攜手合作,經歷十餘次的溝通討論與田野拜訪,推出【尋原味】花蓮人廚房的穿梭旅行的系列活動,一起探索部落農遊的各種可能。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12:47:56 | |
4 | 網站名稱 農業知識入口網 網址 https://kmweb.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_life&id=54833 網站簡介 介紹阿美族的自然飲食觀及祭典中的野菜,民俗醫療與植物運用。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12:44:47 | |
3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族委員會 網址 https://www.cip.gov.tw/zh-tw/tribe/grid-list/DBADF0287998968BD0636733C6861689/info.html?cumid=B54B5C7E1E0F9940E42F6E64139D94927AD36169AB07E1D0 網站簡介 介紹阿美族人群聚而居,部落規模大、人口多,祭典活動特別盛大,以每年的豐年祭典最具代表性。 | 施孝祖 | 2021/9/23 下午 12:41:57 | |
2 | 網站名稱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61 網站簡介 阿美語中沒有「藝術」這個語詞,現在的阿美語有直接以「isu」來指涉藝術,但是阿美語中有一字詞,語阿美族人的審美觀有極大的關聯,亦即「makaphay」(有漂亮的、美麗的、亮麗的語意),makapahay的字根為kapah(也就是青年人之意),因此阿美族文化中的美麗事物通常充滿了年輕人活力與亮麗的特質。因此,阿美族的「傳統」藝術中多呈現了「力量」與「亮麗」這樣的特質。 | 施孝祖 | 2021/9/22 下午 01:08:51 | |
1 | 網站名稱 環境資訊中心 網址 https://e-info.org.tw/node/85695 網站簡介 眾人眼中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可能是蘊藏著美食與珍貴的的藥草的寶地。阿美族自古流傳的的採集文化,讓族人不僅熟知各種野草,對其生長與效用也有豐富的知識。然而,這些知識與技能隨著都市化的生活模式正逐漸消逝中。中原大學盧建銘老師遍尋台灣,意外地在桃園縣撒烏瓦知部落的河岸居民間看見豐富的採集文化。 | 施孝祖 | 2021/9/22 下午 12:5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