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學生跨區就讀市區體育班之適應狀況--以國風國中為例

專題名稱部落學生跨區就讀市區體育班之適應狀況--以國風國中為例

專題描述一、研究動機:
現在的升學方式多樣,其中有許多人選擇以體育升學,研究者就讀的學校就設有體育班。也因為花蓮地區的原住民人數是全台最多,研究者們發現在體育班中,有多數的原住民學生,選擇從部落到市區就讀體育班,再加上研究者們認為部落和市區的環境及資源等可能會有差異,引發了我們的研究興趣,因此我們想透過和原住民體育生的訪談,了解他們在離開部落到市區就讀期間的適應狀況。
二、研究目的:
(一)探究原住民學生跨區就讀體育班的動機
(二)探究原住民體育生至市區就學期間所面臨的適應狀況
(三)探究原住民體育生至市區就學期間的感受及解決方法
(四)探究原住民體育生至市區就學期間的成長及收穫
(五)給予想要離開部落就讀體育班的學生參考及建議


隊伍名稱李家出走的原味布丁

指導老師蘇怡臻 蔡嘉宇

參賽學生許郁婕 張家瑜 李鎧葳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花蓮縣國風國中
來源 https://www.kfjh.hlc.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790
描述 此為國風國中體育班招生簡章:
為發展體育資賦優異學生之潛能,培養學習之興趣,促使其對體育運動才能充分發展以達到培養人才之目的。
張家瑜2023/9/22 下午 04:32:38
4作者 林民豐
來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E0eryBuiRhOBgpFAI-1fXAEU6UFz8hIB/view?usp=share_link
描述 在各國普遍面臨政府部門膨脹、官僚組織僵化、財政日益困難等問題的情況下,以有限資源獲得最大效益已成為公部門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而鼓勵私部門投入公共服務並使其發揮能量將成為政策推動的策略之一,職是之故,以公私部門協力關係達成公共政策目標的實務將與日俱增。部落學校政策的執行,是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相關研究的焦點,檢視過去我國推動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經驗,發
現如果僅由政府由上而下的規劃並執行相關政策,將難落實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教育政策發展目標。緣此,本研究以花蓮縣阿美族 Cilangasan 部落學校為個案,探討下列問題: (一) 探討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發展現況及面臨到的問題。(二) 探討在政策網絡中公、私部門及各種利害關係人之間共同協力設立、經營及管理部落學校的過程。(三) 探討公私協力關係穩定因素。(四) 探討原住民教育政策公私協力執行對個案的影響。(五) 公私協力理論對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未來展望。本文利用文獻分析法,設計深度訪談的問題大綱,並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選擇部落學校相關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家長進行深度訪談。相關文獻指出,公私協力關係穩定因素包括:確認主要利害關係人、平等互惠關係、協力關係制度化、信任以及資源依賴程度等五項。研究發現,在研究個案中公私協力關係的穩定因素與部落學校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因此,本研究認為公私協力關係的理論在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上的應用,不僅需要明確的訂定公私部門的權利義務關係、由下而上的溝通過程以及政策資訊的公開透明等具體策略外,更應考量各族群的傳統文化及歷史脈絡,並在協力的過程中尊重各族群的主體發展,未來也需要相關法案的立法確保民族教育體制的建立。
李鎧葳2023/8/13 下午 03:32:15
3作者 鄭稼棋、張育綺、郭雅婷、胡竣豪、傅星翔、劉于琳、 黃靖惠、林子淵、黃嘉珮
來源 file:///C:/Users/lee09/Downloads/E97032r.pdf
描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調查臺灣原住民運動天賦和運動參與之間的關係。研究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發放問卷調查花東地區各族原住民球員,並訪談教練對於原住民參與棒球和運動天賦的看法;第二階段以前階段所得結果,問卷抽樣調查全國國中、高中體育班和大學體育相關科系選手,並訪問各項競技運動的選手和教練的看法。研究結果發現,將他們步上運動這條路的外部拉力包括教育部、原住民委員會、體委會、地方政府、學校等組織之制度與政策等;內部推力則包括選手們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身處社區之歷史文化背景、家庭經濟上的弱勢處境,以及因為投入運動而無法兼顧學習所導致的生涯發展限制等。研究也發現運動能力是由生理遺傳、心理動機、生長環境、家庭經濟狀況和社會制度等五個因素共同作用後的結果。雖然本研究證實了心理動機、家庭經濟狀況和社會制度等因素促成原住民投入運動,但由於生理遺傳方面的文獻不足,生長環境的調查則是可以另成篇章的大題目,這兩個主題都是驗證「原住民運動天賦」還需要努力的方向。
李鎧葳2023/8/13 下午 03:14:01
2作者 張泰山、吳思嚴、宋岱芬、陳威穎及吳昇光
來源 https://ir.ntus.edu.tw/bitstream/987654321/10613/1/00008402.pdf
描述 背景與目的:過去臺灣原住民在棒球競技運動有傑出表現,但卻鮮有相關研究深 入分析此議題。而過去雖已發現原住民兒童有較佳的基本動作能力或動作協調能力,卻 未能在考慮專項運動訓練的情況下分析其動作能力之特性。故本研究目的在於分析接受 規律棒球訓練兒童之動作協調能力之特性,並比較不同種族棒球男童動作協調能力之差 異。方法:以近三年曾獲全國少棒錦標賽前三名之14所國小棒球隊作為受試者選取目 標,共有152 位 11至12歲男童(85位原住民與67位非原住民)同意接受動作協調能 力測驗(採用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縮寫 Movement ABC)。以單 一樣本t考驗檢定棒球男童 Movement ABC 測驗的分數是否顯著偏移於全國常模平均 值,並以獨立樣本t考驗來比較不同種族的基本資料與障礙分數是否有差異。結果:棒 球男童在手部操作靈活度、球類技巧與平衡能力面向皆顯著優於全國常模(p<.001)。 而原住民棒球男童則僅在平衡能力面向顯著優於非原住民棒球男童,特別是在「跳躍拍 手」項目(p<.05)。結論:優秀棒球男童之動作協調能力不僅會有專項特化的現象,也 確實有較優異的表現。而原住民男童即使與非原住民男童接受相近的棒球專項訓練,仍 發現原住民棒球男童有較佳的動態平衡能力。
許郁婕2023/5/14 下午 04:51:15
1作者 蕭金土、陳瑋婷
來源 https://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6064/2/%E9%99%B3%E7%91%8B%E5%A9%B7.pdf
描述 本研究目的在結合後設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方法探討國小至高中職學生在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相關情形以及指向性關係。根據 1979 ~ 2011 年間的 63 篇相關文獻,本研究發現學生的依附關係與自我概念之間具有正相關 ( r– = .44)、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間具有正相關 ( r– = .46),且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間也具有正相關 ( r– = .66)。此外,教育階段變項與學生類型變項的調節效果並未達統計顯著水準。本研究認為,依附關係不僅會對生活適應產生直接且正向的效果,依附關係也會透過自我概念間接預測生活適應。文末並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就實務與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李鎧葳2023/5/14 下午 02:42:42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完成論文
說明
看著一路走來艱辛的成果,拿到完整稿的當下,不禁熱淚盈眶,也更加期待正式比賽的那天。
張家瑜2023/9/22 下午 04:58:24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過程
說明
與體育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於升學或體育生涯的想法及規劃,以及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
李鎧葳2023/9/22 下午 04:45:47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修改訪談稿
說明
由於訪談對象有學生、導師及教練等人,因應不同的受訪者,我們修改訪談稿,以蒐集不同身分在面對同個處境時的應對方式或是三個角色如何互相影響及幫助等資料。
許郁婕2023/8/29 下午 01:14:56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整理訪談內容
說明
透過聆聽訪談時的錄音檔,分析、整理受訪者所回答的內容,使其內容得以更加完整。
李鎧葳2023/8/13 下午 02:49:15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過程
說明
在訪談教練的過程中,了解到教練如何平衡訓練與課業,以及如何爭取補助。
張家瑜2023/7/12 上午 11:25:28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閱讀相關書籍
說明
我們在圖書館中尋找和閱讀了許多有關原住民族的相關書籍,並在其中學習到許多原住民的文化。
許郁婕2023/7/12 上午 11:06:58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過程
說明
和老師訪談,能更明白面對訓練時間大幅壓縮課業的心理,以及該如何幫助學生從頭開始學習遵守規範。
張家瑜2023/7/11 上午 11:11:38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過程
說明
透過與體育生的訪談,了解他們的部落生活,以及發現他們在讀書時的壓力和離開部落後對家人的想念等,都是需要花一段時間調適的。
李鎧葳2023/5/14 上午 10:34:59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8作者 張家瑜
標題 做完小論文後學到的事
內容
1.為了要把訪談的內容濃縮成重點,以及把重點在歸結成小結,我提升了我統整重點的能力。2.我學到了引注資料的相關知識,例如:引注資料的排序是有規則的、每種資料的格式不同,資料放法也不同。例如碩(博)士論文和書籍類的排法。

張家瑜2023/9/21 下午 04:38:43
7作者 許郁婕
標題 做完小論文後學到的事
內容
除了小論文如何排版及引注資料撰寫的規範等書面學習外,我還學習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小論文不論是官網的參賽任務亦或是書面報告等,都包含著許多任務,而在面對這些龐大的內容時,能夠和夥伴們一起分工合作或是在遇上困難時也能一起討論、解決,讓我們彼此都不會感到孤單,而我也學習到了如何和夥伴們共同完成目標。

許郁婕2023/8/29 下午 01:27:07
6作者 李鎧葳
標題 訪談過後
內容
在多場訪談過後,我們需要進行整理,有些受訪者可能在訪談時的音量較小,導致我們在整理訪談稿時會比較困難,所以會需要反覆聽錄音檔,補齊逐字稿的不足的地方。雖然這些過程可能會感到無聊等情緒,但是在訪談過後,也會產生不少成就感。

李鎧葳2023/8/15 上午 10:30:24
5作者 李鎧葳
標題 訪談過程
內容
透過這次的小論文,讓我真正接觸到訪談,對我來說,訪談是一件很新鮮的事情,實際上的訪談和我想地的有些許不同,要訪問、要動腦、要記錄,同時要做很多事情,一晃神,可能就錯失了某個人的回答,所以時刻都要保持專注。不過也因為這些經驗,讓我學到了不少訪談技巧,例如不要太強勢的引導受訪者等。

李鎧葳2023/8/15 上午 10:23:04
4作者 張家瑜
標題 做完小論文後的啟發
內容
在做完小論文後,我更了解部落原住民和市區原住民的差別,包括他們的思考方式、幽默方式、個性等等。例如:部落原住民的個性通常較直率,因此在做事時可能會忽略一些小細節,不過也因為此特點,使他們比較不會因吵架而長期冷戰,更容易和好。做完小論文後,我也會更關心剛進入新環境的人,並協助他們融入、適應新環境。

張家瑜2023/7/12 上午 10:55:20
3作者 許郁婕
標題 決定研究方向
內容
我們會選擇此方向進行研究是因為想知道身邊原住民身分的同學們或學長姊,為何會想選擇走出部落到市區就讀體育班,並對其中的原因、適應狀況以及收穫......等,進行進一步的瞭解及分析,同時希望可以為未來也想走出部落的學生們,提供相關的建議。

許郁婕2023/5/14 下午 04:19:51
2作者 張家瑜
標題 目前遭遇到的困境
內容
在訪談的過程中,由於無相關經驗,追問技巧較不純熟,難以從對話中,進一步找出更可貴的經驗。因此在整理訪談資料時,會有模稜兩可的答覆,導致可採用的資料範圍縮減。

張家瑜2023/5/14 下午 03:44:17
1作者 李鎧葳
標題 過程中學到的研究技巧
內容
在本次的研究中,學到了不少撰寫論文的技巧,例如文字不要太冗長、論文中不要出現誇飾法以及善用連接詞等。而加上我們這組有訪談的部分,所以同時也學到很多訪談技巧,例如不要強勢引導受訪者、或是多利用6W1H等,這些都是在進行研究前沒有深入了解到的部分,相信這些技巧在未來都能學以致用。

李鎧葳2023/5/14 下午 03:05:07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作者 方惠閔, 朱恩成, 余奕德, 陳以箴, 潘宗儒
出版社 游擊文化
簡介(摘要)
這本書講述著原住民背後的故事,被時代噤聲、被政府賜予名字,也影響到原住民青年的想法。書中所述說的遭遇,與我們訪談對象所說的內容也存在著關聯。
導讀
  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所的。從清領時期的「熟番」、日治時期的「熟蕃」、「平埔族」,到了國民政府時期,連名字最終都失去了,僅在歷史資料中留下簡短的「漢化殆盡」,一筆帶過族群數百年的興衰命運。似乎族群的賡續與亡佚,可以任由國家機器來裁奪,無須來龍去脈的交代,一切宛如不證自明。這使現在的原住民青年感到困擾、徬徨,或是特別有想法而不斷思考,進而積極追尋或選擇逃避這樣的身分。當他們想大聲說出自己的名,現行的族群政策卻又再次給他們迎頭一擊。
李鎧葳2023/8/15 上午 11:14:10
4書名 台灣原住民學生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 梁明輝
出版社 渠成文化
簡介(摘要)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了解原住民學生可能會在成長過程面臨的難關,以及如何突破所遇到的困境等。
導讀
  深耕原鄉教育的梁明輝老師,繼《陪伴孩子青春路:原住民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與《原住民學生,你好棒!》之後又一最新力作。藉由成功的原住民人士案例,分享原民在成長背後所面臨的難關,以及突破困境、逆風向上的心境轉折。
教師更是翻轉階級複製與改善環境的關鍵與寶貴資源,因此本書亦從教育觀點著手,分享教師在原民學生與家長間所扮演的溝通橋樑,以及該如何善用鼓勵技巧,培養原民學生的自信心等實戰經驗,期盼能讓更多對原民教育富有熱忱的教師,能有方針得以依循。
李鎧葳2023/8/15 上午 11:00:16
3書名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教育年鑑1945~2018(軟精裝)
作者 潘文忠
出版社 教育部
簡介(摘要)
從這本書中,我們瞭解到原住民中博士及優秀體育人才的族群分布與他們比賽的事蹟。
導讀
教育部為落實「原住民族教育法」之理念,建立我國原住民族教育發展史,特彙整原住民族教育歷年各面向之資料,據以編纂《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教育年鑑:1945-2018》,以達鑑往知今與創新開展之目標。本年鑑內容涉及民國34(1945)年迄民國107(2018)年之原住民族教育相關資料,包括:原住民族教育體制建構歷程(1945-2018);原住民族教育行政;原住民族師資培育;原住民族族語課程、教材、教學;原住民重點學校;高級中等學校原住民藝能班與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原住民族高等教育;原住民族專門人才及附錄:原住民族教育大事記。
許郁婕2023/7/12 上午 10:58:07
2書名 原來如此2
作者 Basaw Kumu
出版社 小天下
簡介(摘要)
這本書以彩色漫畫的方式,讓我們認識原住民的許多文化,如琉璃珠所代表的含意及對祖先尊敬的祭典等。
導讀
你對原住民族的傳統工藝認識多少?原住民族的服裝和穿戴在身上的工藝品,你曾經認真欣賞過嗎?看到美麗的琉璃珠可不能每顆都想要,因為它們都代表不同的意義喔!
原住民族除了豐年祭,其實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祭典,裡面蘊藏著對先祖的緬懷、對自然力量的崇敬,你知道嗎?參加時有不少規矩要遵循,一點也不能馬虎。
就連吃的,原住民族也有自己一套對飲食的哲學,連路邊的野花野草都能美味入菜,想不想嘗一口呢?
而原住民族落實生活科學的態度,極力追求兩性平等的社會,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弓箭怎麼射?家事誰來做?和你想得也許不一樣。
這麼與眾不同的族群是如何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成長壯大的呢?該不會真的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吧?
翻開這本書,一起探索原住民族的點點滴滴,你一定會「原來如此」的驚呼連連喔!
許郁婕2023/7/12 上午 10:49:47
1書名 8個你不可不知的多元文化議題
作者 劉阿榮
出版社 三民
簡介(摘要)
這是一本關於多元文化議題的書,我們在這本書了解到原住民的發展史,例如:從一開始大眾習慣稱原住民為番人,到正名運動後的「原住民」。從僅有的九族,到現在的十六族等等。
導讀
文化,就是生活;生活百百種,文化當然也充滿各種可能。本書邀請你參加一場多元文化博覽會,以臺灣原住民族、漢人移民、新移民的故事揭開序幕,再將焦點放在中港澳、歐美、東亞、紐澳地區。你將會發現,各種不同的文化讓世界增添繽紛的色彩,而這些文化的保存與尊重,是所有人類的使命。現在就請帶著開放的心,參與這場文化盛會吧!
張家瑜2023/7/12 上午 10:33:50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這是我們的書面報告許郁婕2023/9/22 下午 0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