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絕美步道的秘密-以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手作步道為例
專題名稱 | 花蓮絕美步道的秘密-以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手作步道為例 |
專題描述 |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它是很多花蓮人喜歡踏青遊玩的地方,家人也帶我拜訪過這片美麗的森林,但因之前道路崩塌,而無法深入感受它的美。這次因為參加花蓮縣政府舉辦的「花蓮絕美步道活動」,我們走過幾條步道,發現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安全、好走,讓我們更能愉快地欣賞到沿途美麗的風景,也透過林務局現場解說,才明白富源國家森林步道,是採用就地取材創新的手作步道。 因此,我們想要研究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手作步道的特色?手作步道對環境的影響?手作步道帶給人們什麼影響?希望能提升花蓮友善的旅遊體驗,讓大家看見花蓮山林之美。 |
隊伍名稱 | 明義603 |
指導老師 | 謝蕓璟 張玉芬 |
參賽學生 | 梁允豪 葉哲宇 張庭瑜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梁允豪 標題 撒固兒步道田野調查 內容 今天老師教我們做正文的部分,正文製作的時間較長,老師預計我們的正文要三天才能寫完,我們一起進行手作步道的簡介為開頭,接下來分別是手作步道的種類,和手作步道的緣起。我們每人都分配完工作後就開始做。費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把它寫完。其他兩人進行Google表單製作,經過幾番修正,終於將正文的一部分完成了。下午們還去撒固兒步道進行踏查,撒固兒步道沿途有許多類似木頭的的長條型台階,梁老師解說:那是與混凝土加上鎂所製成,可染成許多顏色,鎂的作用主要是能減輕重量加鎂的混凝土可減輕約百分之三十的重量。這種材質我們是第一次聽過。撒固兒步道路程不長,且較容易行走,老師說現在步道雖然沒有特別強調手作,但也非常重視環境與人體工學及安全性,走完步道,同學們還到我家玩 ,。 | 梁允豪 | 2023/8/10 上午 12:25:09 |
7 | 作者 梁允豪 標題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初探講座 內容 講師先介紹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的自然生態,透過簡報上的地圖,可以看見,有幾條環山步道交錯在山谷中,還有清澈的小溪穿過,上方是一個很長的橋,老師說這是龍吟吊橋,還說整條環山步皆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原則的人工製作,因而稱為作者手作步道,他考量到人體工學所以步道的角度都是精準算過的,走起來特別舒適。老師還說哪裡有一個自然洞穴叫一線天,那裡面經常有蝙蝠出沒,細看衛星地圖會發現哪裡有一座細長的瀑布彎蜒而下,那就是龍吟瀑布,老師說那經常會出現彩虹,接著在我們的討論過後講座便結束了。 | 梁允豪 | 2023/8/10 上午 12:20:31 |
6 | 作者 張庭瑜 標題 富源國家森林步道初探講座 內容 今天梁志榮老師來我們學校,為我們講解富源蝴蝶谷步道,老師詳細的講解給我們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富源蝶谷步道設計的理念。他先讓我們了解地形後,便開始講解步道上各種東西的用途,有倒流橫木的用途、道路是用什麼做成的……等。現在因經費不足,且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富源蝴蝶谷步道,是現在唯一的手做步道。接著老師還告訴我們手做步道和一般步道的差別,一般步道對環境破壞影響較大,以透過人力來搬運東西、石頭⋯⋯,步道內還有一座龍銀吊橋以減少破壞環境生態為則,且手作步道比較環保不會破壞自然環境舒服好行走。 這堂課我學到了許多我不知道的知識,也讓我更了解富源蝴蝶谷步道。 | 張庭瑜 | 2023/7/26 下午 01:13:21 |
5 | 作者 梁允豪 標題 富源國森林遊樂區踏查後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來到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進行實際踏查,聽完導覽老師的解說,我對蝴蝶谷步道的認識,也增進了不少,例如連台階的高度與寬度,也是經由精密的計算,所得出最恰當的距離。還有排水的設施、階梯的角度也是步道十分重要的一環。 手作步道最重要的除了符合人體工學,也需要融和自然不破壞生態為原則,由於步道大多是就地取材由當地的塊石及泥土砌成,成所以我們發現當地的生態都保持的相當完好。 還有步道尾端的龍吟吊橋,導覽老師說他是一個懸垂式的吊橋在台灣較為少見。走在橋上,搖晃的橋體讓我有種翱翔天際的感覺。 在這次的探訪中發現手作步道因為減少人為的破壞,以自然工法為步道的設計原則,因此我們看到步道上那 雪白的油桐花,點綴著滿地落葉的步道,既充滿詩意又浪漫,一旁高大雄偉的巨木,和那流水潺潺的小溪使人如置身於夢境之中,沉醉於風景和鳥鳴中。俯身一看,是瀑布如千軍萬馬奔奔騰而下,是百花如蝴蝶展翅般盛開、是彩虹如七彩長橋般五彩繽紛。很推薦大家來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透過安全又舒適的步道,相信大家一定會跟我一樣愛上這裡。 | 梁允豪 | 2023/7/7 下午 04:27:52 |
4 | 作者 葉哲宇 標題 富源國家森林步道踏查後心得 內容 我一走進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就感受到許多芬多精,聽說芬多精對身體很好,可以去除疲勞、刺激自律神經、是安定情緒很好的自然療法。一邊走在環溪步道上,一邊聽著老師的講解。老師講解中,會有像一袋又一袋的土包袋,這是為了讓地表水排出,而土包袋中間就會有一條讓地表水流出的水渠。路上的步道、步道斜度、吊橋等設計都有經過精細的設計,使大家能舒適的走在步道上。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步道和吊橋,斜度,如果超過25度,就要設連續階梯,連續階梯石頭和下一個石頭的高度稱為階高、石頭和石頭的距離稱為階深。下坡時,會有石頭前面凸起來的石頭,用來防止下坡不容易跌倒,那些像龍頭抬起來頭,這叫龍抬頭。 有的吊橋,有用抗風索,有的沒有,像龍吟吊橋就沒有抗風索。 抗風索能幫助吊橋穩定,但經過評估,決定取消這個不必要的工程。 這次的探查和老師的講解,讓我收穫滿滿。 | 葉哲宇 | 2023/7/6 下午 03:26:15 |
3 | 作者 張庭瑜 標題 富源國家森林步道踏查後心得 內容 今天我們探訪了富源國家森林步道,雖然之前有來到這裡,但沒有進入步道探訪,我們是來這裡泡溫泉。在來之前透過認識步道的講座,我了解今天我們要先走環山步道,回來走環溪步道。 環山步道是手作步道,環溪步道則是一般的步道,兩種步道施做方法不一樣。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手作步道,剛開始一段步道是鋪土沙,走起來比我想像的輕鬆好走,就像老師解說的一樣,走起來覺得有彈性很適合全家大小來這裡,,步道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石塊做成的排水溝,還有倒流橫木進行排水及防止泥沙的流失。四周的環境很原始,就如講師說的在施工時以人力手作的方式,沒有大型機具的破壞,,當我們走到一線天還看到許多蝙蝠!感覺那裏像原始森林。 當我們走到龍吟吊橋看見整座吊橋坐落在山谷中,還有瀑布,好美的風景。在老師地介紹知道原本的舊的吊橋因地震掉落下來被砸斷,所以興建現在的龍吟吊橋。這座吊橋與其他吊橋不同的特色,是龍吟吊橋沒有拉抗風索。 環溪步道沒有手作步道了理念,走起來就沒有那麼的親近自然,跟環山步道真有很大的差別,今天雖然走了很久,但最後大家還去富源國家森林蝴蝶谷泡了溫泉,一起玩了很開心也消除了登山的疲勞。 | 張庭瑜 | 2023/7/6 下午 03:17:04 |
2 | 作者 葉哲宇 標題 認識富源國家森林步道講座 內容 今天請林務局梁老師來學校,為我們介紹富源國家森林手作步道。鐘聲響起時,老師就開始介紹關於富源國家森林步道的簡報和步道裡的一些設施,老師詳細的為我們講解手作步道的理念及施作過程,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富源蝶谷步道設計的理念。在活動前,我對手作步道沒有任何概念,如果有去走步道也是抱著遊玩的心情,沒有特別注意。 在課程中梁老師透過地圖讓我們認識地形,並了解實地踏查時我們會從環山步道二入口,走到龍吟吊橋,再從環溪步道二回來。環山步道二那整條都是手作步道的地方,只有那條有手作步道,環溪步道因為經費不夠,所以尚未施做做手作步道。 我們會透過實地觀察、比較環山步道二和環溪步道二的差異,因為製作手作步道是沒用怪手及其他大型機具,它們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影響比較大,所以透過人力來搬運東西、石頭⋯⋯,以減少破壞環境生態為原則。 步道的設計也透過精確的計算,如斜坡度大於百分之25就要設連續階梯,手作步道用小碎石鋪蓋,走起來比較舒服有彈性,石板的步道比較不好行走,所以手作步道比較環保不會破壞自然環境且舒服好行走,老師還偷偷告訴我們手作步道,總共花了多少。手作步道雖然對環境很好,但需要花很多的人力、金錢、⋯⋯,才能有對環境破壞減少的手作步道。這是在鋪設一般步道不會去注意到的。 課程中老師讓我們對蝴蝶谷的題目、標題及要探查時時的注意事項,有更進 一步的認識,謝謝老師為我們帶來詳細的解說,讓我對研究內容更了解。 | 葉哲宇 | 2023/7/6 下午 12:07:09 |
1 | 作者 梁允豪 標題 我想研究手作步道心得 內容 因為爸爸工作與森林習習相關,所以呢他常帶我去探訪森林,爸爸時常叮嚀保護好自然環境的重要,從他口中得知,現在步道的創新施作 手作步道,每次都會跟我們分享,這種作法對環境友善,很推薦大家去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走走。 今年我們全家參加這次花蓮縣政府,舉辦花蓮絕美步道的活動,一起尋找、體驗花蓮秘境之美,因此我們更常去走步道,穿梭在森林中,觀那潺潺小溪,聽那啾啾鳥叫,看那長長的瀑布。欣賞美麗的花朵高大的巨木群脆的鳥聲。 因為這次老師指導我們做小論文,跟組員想了很久不知道要寫什麼議題,經過我和家人的討論,建議我們可以寫步道,在我請教爸爸一些關於步道的問題,他也十分樂意回答我的問題,覺得因為這樣我會更主動親近自然,認識花蓮。鼓勵我們就以步道作為研究主題。 | 梁允豪 | 2023/7/6 上午 11:43:29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 | 網站名稱 花蓮絕美步道 網址 https://hlbts.tw/ 網站簡介 裡面參加花蓮絕美步道的活動,獎賞和規則走幾條步道可以得到甚麼,活動辦法 | 梁允豪 | 2023/7/28 下午 03:46:22 |
4 | ![]() | 網站名稱 讓山林走入日常—專訪森林療癒引導員 馮冠達 網址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86952?curation=TP20122200005 網站簡介 以自然為志,生活離不開山林的馮冠達(阿達老師),現任職於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從事「環境教育教師」工作。帶領學員重新打開感官,感受大自然的呢喃,從中找回遺落的幸福感。透過工作的分享,連結他對大自然的感動、育兒點滴分享,讓我們被日常束縛的心,也一併療癒了。 | 葉哲宇 | 2023/7/28 上午 11:54:50 |
3 | ![]() | 網站名稱 淡蘭國家綠道主題網站 網址 https://danlantrail.necoast-nsa.gov.tw/Articles.aspx?a=2866&l=1 網站簡介 2019 年由千里步道協會推動設立的台灣第一條國家級綠道「淡蘭百年山徑」因採手作步道修葺備受矚目。一條手作步道,他除了是以人力所及的方式開闢步道,其中的底蘊更是,包含了志工們所帶來的不同的宗教黨派或文化。 | 張庭瑜 | 2023/7/28 上午 11:53:56 |
2 | ![]() | 網站名稱 山林悠遊網 網址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 網站簡介 介紹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步道的動態,讓民眾透過活動了解山林、認識山林 | 梁允豪 | 2023/7/16 下午 08:21:10 |
1 | ![]() | 網站名稱 千里步道協會 網址 https://www.tmitrail.org.tw/work-content/1331 網站簡介 千里步道協會透過出版步道書籍、守護地圖,讓更多人認識環島綠道的精神與價值,與社區合作結合發展生態旅遊、工作假期,以及倡議「台灣步道日」等,促進步道近用及沿線社區的活化。 | 梁允豪 | 2023/7/16 下午 08: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