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登陸臺灣的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
專題名稱 | 颱風登陸臺灣的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 |
專題描述 | 標題:颱風登陸臺灣的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 1.研究動機 颱風是一種常見的天然災害,特別在臺灣這樣的地區。它雖會帶來豐富水源供我們生活的使用,但也帶來了許多災害和破壞。而花蓮地區位於台灣本島的東部,面對常由東方侵臺的颱風,往往為迎接的要衝。這對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而許多居民賴以為生的農業、農作物,也在瞬息間被大肆破壞,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因此,我們認為深入研究颱風登陸台灣的機制和模式,對於提高花蓮地區的災害管理能力和颱風預警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掌控並預測颱風的走向,將會對減少颱風災害有許多幫助。 2.研究目標 -利用大氣水文資料庫建立本組的資料群。 -探討影響颱風路徑的各種因素。 -實際模擬影響颱風路徑的各項因素,並整理歸納。 -分析颱風對花蓮地區所造成的主要災害種類。 -研究颱風登陸事件的共同特徵,以預測颱風登陸的可能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搜集歷年的颱風資料,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颱風登陸事件進行分析,包括颱風登陸的頻率和趨勢。再進行實際模擬,由簡易模擬器觀察出影響颱風的因素。同時探討颱風登陸與不同氣象條件之間的關聯性。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應的預警和災害管理策略。 |
隊伍名稱 | 風言風語崇心出發 |
指導老師 | 羅陽青 |
參賽學生 | 顏伊彣 謝雯欣 姜凱鈞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謝雯欣 標題 研究心得二 內容 我真的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做小論文,本來以為颱風只是普通、常見的自然災害,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讓我徹底了解了它們的重要。颱風在聖嬰、反聖嬰、信風、西風帶、副熱帶高壓等等數不盡的因素引導下才來到臺灣,它們不只是災害,更是臺灣水資源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前幾年的缺水正是因為沒有颱風造成的,臺灣能夠在北回歸線上卻沒有變成沙漠,颱風帶來的降水可說是功不可沒呢! | 謝雯欣 | 2023/9/25 下午 02:27:35 |
7 | 作者 姜凱鈞 標題 研究心得三 內容 透過此研究,我明確地得知了大氣科學究竟有多麼詭譎多變,尤其是颱風。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颱風在接近臺灣,專家、學者們大部分都預測會成為侵臺颱風,不過每每在期待的過程颱風就因各種因素轉向,最後登陸的僅有中度颱風ㄧㄧ海葵。讓我對此研究充滿熱忱的,莫過於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性的颱風了。 | 姜凱鈞 | 2023/9/25 上午 10:51:46 |
6 | 作者 顏伊彣 標題 研究心得一 內容 透過這次的研究,我獲得了許多之前沒有學過的知識。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學會了統計與歸納的技巧,並學習了長文閱讀與擷取重點的技巧。在進行專家訪問的過程中,我們更直接的了解到大氣和科學家的研究過程。這也令我對科學研究更有興趣,如果未來還有機會能夠繼續鑽研,我相信我也會保持著這份熱忱,繼續研究下去。 | 顏伊彣 | 2023/9/25 上午 10:48:00 |
5 | 作者 姜凱鈞 標題 海葵颱風登陸 內容 連續1471天沒有颱風侵臺的紀錄,被海葵颱風的侵襲終止了。海葵颱風於2023年9月3日下午3時40分從台東東河登陸臺灣,晚間8點從高雄梓官出海,9月4日凌晨4點,海葵竟又從高雄左營二次登陸,並沿高雄及台南海岸緩慢北上......這個颱風的路徑實在太神奇了,就好像1986年的怪颱韋恩重現眼前一樣,真有趣! | 姜凱鈞 | 2023/9/25 上午 10:47:15 |
4 | 作者 謝雯欣 標題 實驗四 進階模擬西風帶 內容 在我們前往文化大學拜訪劉清煌教授後,我們得到了許多建議,其中一項是要擴展實驗的多項變因,利用更多物品使颱風模擬更加真實。為了達成此目的,在我們的討論後,我們決定增加兩樣用具,分別為:1.板子,用以模擬颱風生成時海面的摩擦力(平放、斜放) 2.白紙,模擬西風帶的強弱變化(遮蔽上半部、遮蔽下半部)。 由上一個實驗和此實驗的結果,我們可觀察到颱風被牽引,也可得知西風帶會影響颱風的走向。眾多影響颱風的因素,不只有西風帶會牽引颱風,所以由這個實驗結果,我們以後可以進行模擬更多種牽引因素,更深一步觀察颱風因各項因素改變的路徑。 | 謝雯欣 | 2023/9/25 上午 10:46:10 |
3 | 作者 姜凱鈞 標題 前往文化大學 內容 為了獲得更多颱風的相關資料及未來研究的方向,在持續的電子郵件來往後,我們去拜訪了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的劉清煌教授。教授真的很親切,毫不吝嗇地給了我們好多好多的資源、資料,並且也讓我們確定好了未來研究的目標。真的很感謝劉清煌教授,有了他的幫助,我們又有可以繼續實驗的東西了,接下來我們將會根據教授的建議精進摸擬西風帶的裝置,希望不要辜負了他的期待。 | 姜凱鈞 | 2023/9/25 上午 10:44:45 |
2 | 作者 顏伊彣 標題 實驗三 進行實驗 內容 在實驗的開始,我們遇到了第一個問題:保麗龍球的位置要放在哪裡?我們試了許多方法,包括墊一層或兩層紙板、把保麗龍球放入容器並墊高、直接放在風扇底下......有時保麗龍球無法吹起,有時一吹就散的旁邊而沒有模擬出颱風,有時因太近距離使保麗龍球都卡在風扇裡面等。最後我們找到了最佳位置:將保麗龍球放在上方風扇的左下方。接著我們遇到了另一個問題:保麗龍球會被模擬西風帶的風扇捲出。我們增加了紗布防止保麗龍球飛出,解決了這個問題。 經過了多次的測試,由保麗龍球的轉動情形其移動路徑我們發現:當模擬西風帶的後方風扇開啟後,保麗龍球會受影響,轉動路徑被牽引而逐漸往右後方偏。至於我們遇到的問題,例如:保麗龍球過重而捲不起來、因風扇馬力不足而無法形成模擬颱風、保麗龍球會在實驗過程中飛出盒外......種種問題都是現實中的對應,所以根據此實驗,我們在過程中發生的問題也是現實生活中無法形成颱風的多種因素。 | 顏伊彣 | 2023/9/25 上午 10:35:25 |
1 | 作者 顏伊彣 標題 實驗三 採買及組裝 內容 牽引颱風的主要因素有西風帶、副熱帶高氣壓、藤原效應、反聖嬰現象等,而我們選擇了西風帶進行模擬。 模擬西風帶,我們需前往五金行購買兩個風扇,分別用來模擬颱風和模擬牽引颱風的西風帶。接著,我們到大賣場買了透明收納箱,當作實驗進行的空間。我們把收納箱鑽孔:一個裝在箱子內部的上面,並在上方鑽出小洞,讓風有排出的空間;另外將後方挖出與風扇大小相同的口,把另一個風扇裝於箱子外面,模擬西風帶。費了一番功夫,基本的實驗裝置終於完成。 為了觀察模擬颱風的移動路徑及轉動方向,我們決定把大塊保麗龍撕成非常細小的保麗龍球,讓保麗龍球能隨風捲起。除此之外,我們想要讓保麗龍球看得清楚些,我們用紅色水彩上色。沒想到在測試時發現上色後的保麗龍球太重了,飛不起來,我們只好再重撕一些新的保麗龍球,就用白色的保麗龍球做實驗。 希望接下來進行實驗時能順利模擬成功。 | 顏伊彣 | 2023/9/25 上午 10:35:00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網站名稱 風狂逼近 - 台灣颱風資訊情報所 網址 www.typhoon.tw 網站簡介 本網站擷取太平洋周邊國家的颱風資訊,搭配中央氣象署資料開放平台之數值預報模式-全球預報模式(GFS)風場資料、雷達整合回波資料、 可見光衛星雲圖等資料,以地圖方式呈現,讓使用者以最直覺的方式,了解颱風動向。 | 姜凱鈞 | 2023/9/17 下午 08:58:46 | |
4 | 網站名稱 中央氣象署 網址 http://www.cwb.gov.tw 網站簡介 由中華民國政府的 地球科學(含 氣象、氣候、海象、地震、天文)專責機構設置的網站,負責向公眾發布氣象預報、海象測報、地震測報及災害性天氣預報(颱風警報、豪雨特報、強風特報、低溫特報等)發布。原來名稱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2023年9月15日更名為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 姜凱鈞 | 2023/9/17 下午 08:45:53 | |
3 | 網站名稱 颱風資料庫 網址 https://rdc28.cwb.gov.tw 網站簡介 蒐集歷年來北太平洋西部發生之颱風的名稱與編號,將中央氣象署發佈颱風警報期間收錄的多種氣象資料,以文字或圖表呈現,包括:颱風警報發布概況表、綜觀天氣圖、衛星雲圖、斜溫圖、區域雨量圖、雷達圖、時雨量、風場顯示、颱風路徑圖、氣象測站資料、颱風調查報告、累積雨量圖、颱風警報單、颱風逐時路徑圖、各測站氣象要素逐時變化圖、各階段風場圖、各階段氣壓場圖、各測站最大平均風與最大陣風長條圖、各測站總雨量與24小時累積雨量長條圖等颱風資訊,以提供查詢。 | 姜凱鈞 | 2023/9/17 下午 08:24:34 | |
2 | 網站名稱 NCDR 天氣與氣候監測網 網址 watch.ncdr.nat.gov.tw › watch_typhoon 網站簡介 由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為分析研究致災天氣事件與其大氣環境條件設立,研發重點大致為氣象防災技術之研發與應用、氣象資訊與跨領域資訊平台整合、氣候變遷與防災調適研究等,並將相關研究分析成果提供給中心的其他災害防治組,做為災害潛勢研究所需的資料。 | 姜凱鈞 | 2023/8/28 上午 10:01:57 | |
1 | 網站名稱 大氣水文研究資料庫 網址 https://dbar.pccu.edu.tw 網站簡介 由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承接由科技部支持的大氣研究資料庫計畫,延續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之維運,且持續提供學研相關單位於大氣水文研究資料之需求。 | 姜凱鈞 | 2023/8/28 上午 09:4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