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知道了——長虹橋的祕密

專題名稱「震」知道了——長虹橋的祕密

專題描述由於東部地區河流多而建造了許多橋梁,但經過之前的玉里大地震許多建築物不幸倒塌,玉里大橋也難逃於這次大地震而倒塌,同樣有受到這次大地震波及的長虹橋卻完好如初,讓我們不禁想研究長虹橋的構造及建造方式,是如何抵禦地震或其他災害的侵擾,而長虹橋有分為舊橋與新橋,可是我們卻不知道為甚麼有舊橋還要建造新的橋,其中也有很多的問題產生,於是老師特別請來了規劃建橋的專家解決我們的疑惑並跟我們介紹我們不了解的部分,期待專家能為我們解答心中的疑問且能夠帶給我們更多關於長虹橋的故事及結構說明,為了作品的完整性我們決定做一個簡易的橋梁模型,模擬長虹橋遇到地震等災害的狀況還有應變方式,使我們能更了解長虹橋其中的原理。

隊伍名稱得名再想

指導老師黃淑卿 陳霈語

參賽學生林庚永 葉以德 李昀謙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羅瑪・艾葛拉瓦(Roma Agrawal)
來源 https://www.google.com.tw/books/edition/%E5%93%87_%E9%80%99%E6%98%AF%E6%80%8E%E9%BA%BC%E8%93%8B%E5%8
描述 此書彷彿帶著讀者到各個地方,探討那些著名的建築物是如何構思出來的,例如杜拜的哈里發塔和台灣的101,是如何抵抗地震以及強風的建築結構,巧妙的設計出可以抬起移動的足球場。帶著我們去了解建築物的力與美。
林庚永2023/7/21 下午 02:22:14
4作者 黃俊棋
來源 file:///C:/Users/st/Downloads/%E6%96%9C%E5%BC%B5%E6%A9%8B%E6%A8%91%E9%8B%BC%E7%BA%9C%E8%88%87%E9%80%
描述 斜張橋樑鋼纜與連接設計之研究
葉以德2023/7/21 下午 01:56:16
3作者 王炤烈
來源 https://www.ceci.org.tw/Upload/Download/0A0201F4-B065-491B-B5EA-2212C9498906.pdf?fbclid=IwAR1zI9UiRM
描述 長虹橋的由來、歷史、興建立成、保護措施
葉以德2023/7/14 下午 02:57:12
2作者 朱育正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528/20230714142859992.pdf
描述 說明河川排洪需求、地質、風力、地震、線型、施工、地形形式,對長虹橋的影響
葉以德2023/7/14 下午 02:48:39
1作者 陳文山
來源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ashan.gl.ntu.edu.tw/chinese/GeoPark/Seaco
描述 此檔案是花蓮的地形,而長虹橋是在第12頁的豐濱鄉,裡面介紹到了火山岩地形
林庚永2023/7/14 下午 02:24:21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製作橋梁模型
說明
利用木條配合熱熔膠以及線鋸機,製作出橋梁的模型
林庚永2023/8/23 下午 03:17:07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製作書面報告
說明
因應小論文競賽的需求,所以我們把所有資料統整並製作成書面報告
葉以德2023/8/23 上午 11:06:18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逐字稿
說明
在和教授訪談時,老師怕我們會來不及紀錄,所以老師用手機將我們和教授的訪談利用雅婷逐字稿將其翻譯出來,沒想到結果不盡理想,有一些字被翻譯得很奇怪,我們只好慢慢地修改,花了近一天的時間,真是無聊。
李昀謙2023/8/21 下午 03:14:27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整理訪談內容
說明
花一整天的時間整理訪問教授的內容,同時把提問單的內容完成,還利用教科書中教到的橋樑基本名詞加上教授的介紹打成報告。
葉以德2023/8/21 下午 02:59:04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教授
說明
透過訪問教授把關於長虹橋的疑惑解答,並請教授敘述更多關於長虹橋的建造、歷史、結構、原理,把教授的回答及介紹透過錄音紀錄,回學校在做統整
葉以德2023/8/21 下午 02:54:10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製作設計圖
說明
為了做出長虹橋的模型,我們利用一些文獻資料將長虹橋構造圖畫起來。
葉以德2023/7/21 上午 09:41:05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討論流程
說明
我們將流程寫在紙上,把所有的討論結果寫上去,以便之後做書面報告時,能有效率的完成。
李昀謙2023/7/20 上午 11:54:47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尋找題材
說明
利用學校資源,尋找題材以及資料搜查,分工合作,努力達成目標
林庚永2023/7/14 下午 03:05:01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8作者 林庚永
標題 橋梁製作以及解決問題
內容
過了一個禮拜,我們再生科教室集合,老師先規劃好每個人負責的工作,我們使用冰棒棍製作橋面,同樣的我負責劃分,同伴負責切割、黏合,但是我們發現將橋面放置到上面時,橋的拱圈因為壓力而導致變形,我們猜想可能是我們當初切分的木頭太細了,所以我們把之前做過的劃分、切割以及黏合,重新再做一個拱圈, 最後在組合、上色就大功告成了。

林庚永2023/9/12 下午 12:44:33
7作者 林庚永
標題 劃分木頭以及橋樑主體
內容
我們三人分工合作,各自做自己的工作,由於木頭的柔軟性有限,所以我們決定將木頭劃分成48份,再利用線鋸機切割,最後使用熱熔膠黏合,我們一人負責一項工作,而我是負責劃分木頭的,我將木頭每兩公分畫一條線,畫完之後交給同伴切割、組合,其中同伴是負責將橋拱形做出來,為了將木頭達到彎曲的樣子,同伴將木頭切成2公分,將40個切分後的木頭做成拱型,並且做了兩個,最後我們將橋的橋面黏起來,製作出了兩面的橋,希望下次可以將橋面完成。

林庚永2023/9/12 下午 12:35:19
6作者 林庚永
標題 開學後收心操
內容
過了一個暑假,伙伴們的心都散了,老師怕無法在截止日順利完成,所以就以更有效率的方法,也就是分工合作,每個人負責自己擅長的領域,使用這樣的方式確實節省了許多時間,讓我們可以利用剩餘的時間去檢查、校正之前的ppt以及word檔,且能在九月二十八日截止日之前順利交出研究結果。

林庚永2023/9/5 下午 04:50:42
5作者 葉以德
標題 學習裁切木條
內容
因為模型是由木條構成,而長虹橋的拱無法用一整條木條組裝,所以老師把工作分成裁切木條、畫設計圖、用熱熔膠黏木塊,其中裁切木條的機器我沒使用過,所以我自願裁切木條,經過老師的教學後我學會了裁切木條,後來也和其他二人一起黏木塊還有計算所需木條的長度,過程非常有趣。

葉以德2023/8/23 下午 03:21:05
4作者 林庚永
標題 學習新知
內容
今天因為整理了一些資料,但是有一些文獻有一點看不懂,所以老師教了我們可以使用chat gpt查詢一些不會的問題,還有做報告的技巧例如:分類、還有畫重點、標示疑問點等......,我認為在做小論文以及查詢文獻的同時,還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簡直是一舉兩得。

林庚永2023/8/21 下午 03:13:21
3作者 李昀謙
標題 教授訪談
內容
因為我們對於橋梁的方面還算新手,所以我們去找了有參與長虹橋的設計的老師{{王錦華}}教授,詢問相關知識,因為會怕現場太過緊張而忘了講稿,所以我們又先打好一張詢問單,在訪談中我們已想好我們之後的一些計畫也獲的了許多建議,真是收穫滿滿的下午!

李昀謙2023/8/21 下午 02:54:22
2作者 葉以德
標題 分工合作與團隊
內容
今天9:00集合我們馬上開始討論主題,再把查詢的資料統整,後來11:30,出去吃東西,回來之後繼續查資料,不斷的努力之下,終於受到老師的肯定,後來我們就將資料校正,每天都是如此,雖然過程中很艱辛,但經過了一波三折後,最終嘗到了甜美的果實,我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在過程中因為有很多工作,所以我們決定分工合作把事情用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每個人都分擔一部份的工作使大家都可以做得更好。

葉以德2023/7/14 下午 02:51:31
1作者 林庚永
標題 主題改動與資料收集
內容
原本訂好魯凱族石板屋的主題但因為重複性太高而改動,使我們不得不去找別的主題,經歷一番討論之後才決定將原本石板屋的主題改變成長虹橋,透過文獻探討使我們更了解長虹橋的結構和歷史,也更了解我們的家園。
因為主題改動,導致我們先前收集的資料,要全數刪除,但團員以及老師依舊不氣餒,大家也都充滿熱情地收集資料,我們去了維基百科、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以及去長虹橋實地探討,等到資料收集完整,就準備做書面報告了。

林庚永2023/7/14 下午 02:49:33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鋼橋疲勞破壞之探討
作者 陳純森
出版社 技師報
簡介(摘要)
鋼鐵材料受到高頻率之反復載重時,鋼材之斷裂強度會有顯著降低之現象,甚且降至比降伏強度更低,此種反復受力造成強度降低之現象稱為疲勞(fatigue)。西元1843年,曾有鐵路工程師致力於鋼軌疲勞斷裂的調查與研究,後來發現橋梁也有此現象,特別是有瑕疵之表面缺口、開孔處、鋼料之趾端部、銲道氣孔,以及電銲所造成之麻田散鐵等應力集中較明顯之部位,於承受反復載重時,疲勞現象更為明顯。當鋼材受到反復載重時,應力集中處很容易造成裂痕,隨著載重持續作用,裂縫會逐漸蔓延增加,直到剩餘有效面積無法承受力量時,鋼材會突然斷裂,屬於脆性斷裂(brittle fracture),令人措手不及。如果反復載重停頓多時,且其集中應力未達塑性程度,則鋼料之強度會逐漸回復靜態之正常強度,所以被定義為「疲勞」。
導讀
由上述報導了解必須定期檢查橋樑的受損程度才能保障使用者。
李昀謙2023/7/21 下午 01:52:37
4書名 發布南方澳大橋斷裂重大公路事故調查報告
作者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出版社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簡介(摘要)
民國108年10月1日0930時,南方澳大橋橋面斷裂崩塌,橋體包括橋面板、橋拱等向下墜落掉落到南方澳漁港航道內。當時橋上一輛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油罐車正經由南方澳大橋前往南方澳漁友漁船加油站,亦隨斷裂之橋面墜落並起火燃燒。墜落之橋面壓毀3艘停靠於南方澳大橋下之漁船。本次事故共造成6名船員罹難;受傷共13名,包括9名船員、1名油罐車駕駛員及3名執行搶救之人員。
導讀
因大橋鄰近港口重鹽害、高濕度,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導致這場事故發生。
葉以德2023/7/21 下午 01:47:00
3書名 斜張橋
作者 蔡俊鐿
出版社 科技圖書
簡介(摘要)
橋樑為廣義建築的一個領域,除了交通的功能外,美好耐看的橋樑更是反應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象徵,河北趙縣安濟拱橋存在至今約1400年即是最佳見証。相較於其他梁或橋、拱橋型式,斜張橋為結構系統優越性與造型多樣式的橋樑,此外,斜張橋的跨徑規模及格局亦較大,除開闊用路人的胸襟外,並兼具力學及美學的結合,更能帶給用路人視覺美好的感受與心靈上莫大的衝擊及震撼。國際橋樑大師Santiago Calatrava著名Alamillo Bridge仿豎琴式造型的斜張橋,為1992年西班牙萬國博覽會重要景點及地標,即是結合力學與美學最好之案例。
  景觀式兼具地標式的橋樑如同「畫龍點晴」,可以塑造為橋址週遭的地景與豐富心靈生活,斜張橋雖不是唯一選擇,但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斜張橋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基於戰後快速重建之需求,以現代化科技應用於橋樑設計,利用吊索抗張特性懸吊主樑,縮小樑深需求及拉大主樑跨徑,充份發揮材料最佳化應用的特性。斜張橋設計於20世紀末藉由電腦運算能力突飛猛進,在系統及型式上大有突破,施工技術亦隨工法研究有所吝於發表成果,不難在相關專業期刊或書籍對設計及施工成果作有系統的整理及詳細介紹。

  

導讀
透過了解橋的構造,得知長虹橋是如何防止地震等災害
葉以德2023/7/21 下午 01:41:12
2書名 臺灣鄉土續誌 - 第 5 卷
作者 花松村
出版社 中一出版社
簡介(摘要)
介紹台灣各地的風景及歷史地點,其中包含政府組織、臺灣政治案件、公園、燈塔、瀑布、湖泊、溫泉、特產、金馬地區等事件及地點所介紹。
導讀
長虹橋時代,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具觀光價値,更富有深厚的歷史意義。身皆由每塊約一一公尺,長八公尺左右的原石構成,建橋技巧十分高明。此橋在過去冬山河船帆雲集的四,三公尺,兩側曲拱各有五,一一五公尺;橋寬五,三公尺,除留有人行道外,中央部分爲車道。
李昀謙2023/7/21 上午 10:41:24
1書名 鋼造橋梁設計技術手冊
作者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
出版社 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區域,屬於新生造山帶,在地質年代中,因長期受板塊碰撞變遷,地勢從東側岡巒起伏、高聳的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向西延伸至沖積平原,地勢起伏變化大,河流分布密集,地質形態豐富。因此,橋梁為台灣重要的民生交通設施,並背負我國經濟發展之重要命脈,手冊首先介紹鋼橋型式,主要包括梁橋(I型、箱型)、拱橋、斜張橋、桁架橋、吊橋及較為特殊之自錨式懸索橋(例如舊金山新海灣大橋)。透過國內、外實際橋梁案例及相關照片解說,讓讀者清楚了解不同鋼橋型式之差異。此外,本設計手冊也闡述鋼橋設計基本要點,包括材料、載重組合及設計檢核公式等。接著探討橋梁之耐震設計,重點著重於橋柱之耐震設計,此部分也以日本之設計方式來比較,最後談到各種防落橋裝置及其設計要點。
導讀
透過「鋼造橋梁設計技術手冊」了解型式為懸吊式拱橋的「新長虹橋」。
葉以德2023/7/21 上午 10:28:09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以前的人們為了通過江河,創造出了橋,讓人群貨物流通以便交流,由於臺灣東部地區溪流多,人們歷經多年建造許多座橋。但臺灣東部地區位處板塊交界區,常有地震,例如民國111年0918地震,花蓮縣玉里鎮及富里鄉有高寮大橋、崙天大橋及玉長大橋等因而倒塌。但在震央附近的長虹橋卻完好如初,讓我們不禁想研究長虹橋的構造及建造方式,是如何抵抗地震或颱風豪雨的侵襲,所以我們透過收集文獻來了解橋的種類和建造的原理,也了解到不同地形適合的橋樑建造工法。但是我們在查閱文獻時有很多的疑惑,於是指導老師特別請教學者王錦華教授 來為我們解惑,教授跟我們介紹許多關於長虹橋的結構設計及構造。
之後,為了論證理論,我們先做一個由木板及竹條構成的簡易模型,我們在研究期間剛好遇到了9月2日登陸侵台的海葵颱風,花蓮多數溪流暴漲,導致水面淹到了橋上,剛好也讓我們見證了長虹橋如何挺立過颱風過侵擾。
黃淑卿2023/9/26 下午 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