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蝠相連到天邊

專題名稱福蝠相連到天邊

專題描述台灣狐蝠數量稀少,但在花蓮市卻有固定的族群居住,非常特別,可謂花蓮的吉祥物,因此我們興起想要了解牠的慾望。後來發現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蝙蝠對於環境而言是很重要的存在,無論是吃素的還是吃蟲子的蝙蝠都一樣,是一種環境指標生物,也是農夫的小幫手,但人類卻對牠卻有很深的誤解(尤其在疫情期間),在深入了解蝙蝠之後,我們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小小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狐蝠。
我們一開始先透過蒐集資料、參與夜觀活動以及訪談台灣狐蝠觀察員阿任老師來認識台灣狐蝠與常見的東亞家蝠,發現蝙蝠族群與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們一開始也多少對蝙蝠有些反感,覺得噁心恐怖,在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之後,對蝙蝠的感受逐漸轉為正面,甚至覺得牠們很可愛,我們也很好奇其他同學對蝙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以及牠們有沒有聽過台灣狐蝠這種特別的動物,所以就透過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另外先前我們曾在網路上查過關於蝙蝠屋的資料,也在校內觀察到有蝙蝠活動的蹤跡,於是就動手做了蝙蝠屋,希望學校可以有更多蝙蝠入住,幫我們吃蚊子。
最後,我們覺得阿任老師與台灣狐蝠的故事很有趣,也希望有更多人認識蝙蝠族群,所以拍了一部動畫,也安排入班宣傳,希望台灣狐蝠以及其他蝙蝠的生存環境可以因為更多人的關注而變得更友善。

隊伍名稱三人成蝠

指導老師陳俞君 陳凱婷

參賽學生王又仟 劉彥緯 繆卓燊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鄭錫奇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描述 這篇文章內介紹人們對於蝙蝠的看法、台灣狐蝠的習性、台灣狐蝠的居住地點、台灣狐蝠的危機、台灣狐蝠幫人們傳播種子,和哺乳類種類排名,蝙蝠是第一名喔!
王又仟2023/9/5 上午 08:04:00
4作者 張恆嘉,黃致融,鄭先祐(2008)
來源 國立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報第一卷第二期
描述 我利用到的資料蝙蝠屋如何的架設方式和選擇因子,重點主要有蝙蝠傾向選擇架設在高處、顏色叫較深的蝙蝠屋、接近水源及舊棲所、覆蓋度較低、日照時數較長、方位偏東與遠離樹木。其中我們還有找到您想蝙蝠棲息蝙蝠屋的因素包含蝙蝠屋的形式、架設的位置、以及蝙蝠對蝙蝠屋內部不同蒸氣後的生理需求。蝙蝠屋設計的形式也很重要,顏色建議使用黑色和深色。內部也需要架設許多隔間面積較大的停留版等特徵。我們製作蝙蝠屋也有參考到蝙蝠屋的入口縫隙長寬為4乘2.5公分及停留板面積為306平方公分。
繆卓燊2023/9/5 上午 08:00:52
3作者 花蓮縣政府
來源 花蓮台灣狐蝠棲地保育指南/花蓮縣政府出版品
描述 這個檔案的重點分為建議樹木修剪時機、建議修剪方式、斷頭式修剪造成的影響、台灣狐蝠在花蓮地區主食、修樹案例與樹根維護︒建議樹木修剪時機主要在說冬季為12至1月修剪,春季為2月至4月修剪,但若有果實正在發育,必須跳過這一棵樹木修剪︒建議修剪方式在說建議爭對5公分內的枯枝與交叉枝為修剪對象︒斷頭式修剪造成的影響的重點分為對狐蝠的影響與對樹木的影響︒台灣狐蝠在花蓮地區主食為稜果榕、瓊崖海棠 、欖仁 、菲島福木 、大葉山欖 ︒修樹案例主要再說北濱公園的一棵樹木修剪前後的優缺點︒最後樹根維護主要在講如何固定樹木魚如何維護樹苗 ︒
繆卓燊2023/8/31 上午 11:45:42
2作者 鄭錫奇,林清隆,林融,許家維,張簡琳玟
來源 台灣狐蝠在台灣的故事(2021)/自然保育季刊NO.116
描述 這篇文章包山包海地提及與台灣狐蝠相關的資料,從台灣狐蝠的生態習性介紹、在台灣生存的歷史、近年來面臨的困境到保育台灣狐蝠的重要性,都寫得非常詳細,是課堂上很好的教材。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台灣狐蝠的遷徙推測,台灣最早有台灣狐蝠紀錄的地點是綠島,透過訪談得知綠島曾經有過近千隻台灣狐蝠居住,但在遭受大量獵捕及棲地林相改變後,族群數量銳減;接著研究人員也在龜山島發現穩定的台灣狐族群;近年在花蓮市區發現的台灣狐蝠族群不僅數量穩定,且經族群遺傳結構研究推測,親緣關係比較接近綠島的族群,龜山島的台灣狐蝠族群在親緣關係上與日本的琉球狐蝠比較接近。
陳俞君2023/8/31 上午 11:41:42
1作者 李康賢、陳柏諺、魏劭丞、游承恩、何適安、董芷瑄
來源 第62屆國中小科學展覽生物科國小組/『狐 蝠』 臨門 ~校園棲地再造
描述 這個資料是我們學校小孩的科展報告,因為校內曾有台灣狐蝠母子對出沒,所以老師便帶著小孩在花蓮幾個較常見到台灣狐蝠的地方進行生物環境與非生物環境調查,最後針對中正國小校園內的環境進行評估與改造,希望能夠成為往後校園設計的參考,讓校園成為友善動物(尤其是台灣狐蝠)的環境,讓台灣狐蝠有一天能夠再蒞臨校園。
陳俞君2023/8/31 上午 10:36:32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20423校內尋蝠
說明
我們常常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會發現張恆嘉老師的名字,也就是Bat man,今天張恆嘉老師來學校的時候帶了許多精密的儀器,他首先讓我們認識長得像心電圖的機器,張恆嘉老師帶的那台機器外型像一台手機,那台機器可以收集附近的聲音並轉換為圖像。張恆嘉老師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些關於蝙蝠的基本知識,接著和跟著他來的哥哥姐姐們帶著我們繞著校園走動,並請我們觀察儀器的畫面變化。張恆嘉老師說當有蝙蝠的聲音出現的時候面具會顯示類似羽毛的圖案。我們最後在校園捕捉到了兩次蝙蝠的聲音,證明校內的確有蝙蝠活動。
張恆嘉老師也在校內有蝙蝠排遺的地方架設豎琴網,我們順利捕捉到一隻公的東亞家蝠,大家觀察完之後就讓牠離開了,這是我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觀察蝙蝠呢!
陳俞君2023/9/1 下午 03:05:44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20424蝙蝠講座
說明
為了讓我們更認識蝙蝠這個生物,所以我們邀請黃金蝙蝠館的館長張恆嘉老師,來為我們分享有關蝙蝠的故事, 順便來看看我們製作的蝙蝠屋,給我們一些架設的意見,老師說蝙蝠屋的顏色和蝙蝠的喜好之間的研究,在東部還沒有資料,他鼓勵我們可以幫忙累積東部地區的資料。
陳俞君2023/9/1 下午 03:04:45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製作蝙蝠屋
說明
俞老在校內發現了疑似蝙蝠的便便,請專家判斷後也證實這確實是蝙蝠的便便,所以我們猜測校內有為數不多的蝙蝠居住,蝙蝠是很好的動物,可以幫忙吃蚊子,為了吸引更多蝙蝠入住校園,我們打算做一個蝙蝠屋。我們一開始先選擇要做的蝙蝠屋形式,在這其中我們也上網看了已經做過蝙蝠屋的達人們是使用什麼材料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收集完資料後,我們就用pp瓦楞板先做了一個簡單的模型。 確認完蝙蝠屋的樣子與尺寸後,我們就我們就開始採買需要的材料,我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要塗在蝙蝠屋上的漆,要選擇水性漆,不然蝙蝠可能會因為油性漆的味道不好聞,就不進來住。買好材料後俞老請了一位木工師傅幫忙我們裁切木塊,裁切完後我們試著用拼接的方式組裝一次給黃金蝙蝠館的館長也就是張恆嘉老師看,他告訴我們給蝙蝠入住的開口處不可以太大。如果太大的話可能會讓一些其他的動物進去。 之後,我們原本想要用鋸子來鋸出給蝙蝠攀爬的刻痕,但發現效率不高。於是,我們最後使用雷雕雷切的方式來製出刻痕。前面的這些事情做完後最後要做的事情只剩下組裝和上漆了,我們請了嘉木郎老師來教我們如何使用電鑽、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地方還有在裝螺絲的時候有什麼訣竅。最後就剩下上漆了,我們為了測試哪一種蝙蝠屋會比較受蝙蝠的歡迎於是我們選擇了3種不同顏色的漆,第一個是黑色的水性漆,第2個是白色的水性漆,第三個則是最普通的護木漆。希望我們把這三個蝙蝠屋掛上去後都會有很多蝙蝠進去住。
劉彥緯2023/9/1 下午 01:24:42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0923夜觀台灣狐蝠
說明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總共跟著長期觀察台灣狐蝠的阿任老師一起進行台灣狐蝠夜觀活動三次,阿任老師在第一次夜觀的時候有先入班解說台灣狐蝠的基本資料,還有夜觀時的注意事項,夜觀的時候,我們帶著手電筒等物品, 聽從阿任老師的指令四處查看,手電筒是拿來照路用的,不可以直接對著可能有台灣狐蝠出沒的樹上亂照,這樣會對台灣狐蝠造成干擾。
我們每一次的夜觀都有看見台灣狐蝠正在進食或飛翔的樣子,真的很幸運,而且還有一位家長錄到了清楚的台灣狐蝠飛行影片。
陳俞君2023/8/31 下午 02:49:24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拍攝逐格動畫
說明
因為我們已經收集了許多關於台灣狐蝠的資料,所以俞老希望我們可以用逐格動畫拍一支以台灣狐蝠為主題的動畫,因為如果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狐蝠,動畫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拍攝之前我們需要將裡面會出現的角色和道具等一一做好,我們使用的材料有質感色紙、各種顏色的油土、鼻涕黏土、輕黏土和海報紙等。我們利用空閒的早修與午休時間到資優班拍攝影片。完成後,我們辦了一場首映會,並邀請資優班同學的家長去觀看。
劉彥緯2023/8/31 下午 02:35:11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20117訪談阿任老師
說明
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所以約了花蓮的台灣狐蝠大神-阿任老師,讓我們訪談 ,我們帶著問題的清單以及錄音器和阿任老師問問題,結果蒐集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阿任老師還讓我們看他拍攝的,非常珍貴的台灣狐蝠生產影片。
陳俞君2023/8/29 下午 04:32:58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0926正男老師校樹巡禮
說明
我們知道台灣狐蝠的食物和棲息地都和樹木脫離不了關係,幾年前也曾經有過台灣狐蝠母子出現在校園裡睡午覺,俞老為了讓我們更認識校園裡面的樹木,所以請學校裡面的樹木專家正男老師帶著我們一起進行校園樹木巡禮,順便聽老師分享當時台灣狐蝠母子現身的故事。
陳俞君2023/8/29 下午 04:27:15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1111214花農樹木保育課
說明
我們知道台灣狐蝠的保育和樹木的保育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去花農找了森林科的老師教我們有關樹木測量的基本概念。老師首先是讓我們看看測量時會用到什麼工具,接著告訴我們如何使用它們。老師讓我們操作的工具有三個,分別是測高桿、皮尺跟特製的量木尺 ,最後給我們考驗, 讓我們挑戰測量校園內的樹木。
陳俞君2023/8/29 下午 04:25:49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8作者 王又仟
標題 夜觀狐蝠
內容
藉由這幾次狐蝠夜觀活動,我認為蝙蝠是一隻很神秘的動物,而且沒有想法中恐怖,那毛茸茸的還有一點可愛。透過這次資優班的主題,讓我認識狐蝠這隻特別的動物,還能去撿狐蝠的食渣、便便這種我從不敢碰的東西,嘗試新事物,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反而透過了解更尊重多元的物種了。而且這次我們觀察狐蝠之後,我覺得狐蝠其實很常見,只是要用心觀察,一定可以看到,但之前還沒接觸和理解牠時,就不會去注意牠,更不會同理牠。
另外,我發現阿任老師真的特別很喜歡狐蝠,幾乎每天都會去觀察狐蝠的習性,談起狐蝠更是表情生動,我覺得阿任老師似乎已把狐蝠當家人了。

王又仟2023/9/7 下午 05:17:38
7作者 王又仟
標題 追蹤師
內容
這次,我們分組一起找蝙蝠的排遺,老師提供了兩個線索,只要完成線索的任務就能得到五個資優班的獎勵章,對於我們,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大家都全力以赴。找線索的過程,一開始我們這組大家都用跑的,想要爭取最快速找到答案,但這個任務真的不簡單,後來大家都因為跑久了,累了,只好用走的,最可惜的是,我們太急了,排遺在我們身邊我們卻都沒發現,竟然擦身而過,最後老師給我們第二個線索,我沒留意到排遺,還好同組的組員有發現,有組員真是太好了。後來經過老師和大家的分享,我才發現竟然有這麼多的蝙蝠在我們學校,深刻的覺得自己的觀察力真的太欠缺了。

王又仟2023/9/7 下午 05:07:27
6作者 王又仟
標題 製作逐格動畫
內容
我們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台灣狐蝠的習性和特徵,製作了逐格動畫,而逐格動畫所呈現的劇本是從訪談內容得知的訊息摘要重點而來,希望能用簡潔清楚的圖文方式讓別人了解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如何從龐大的資料中整理訊息,並同時在整理資料後精簡重點訊息,收穫很大。另一個學習是這個逐格動畫必須結合很多人的專長。過程中季們雖偶爾有爭執,也有意見不合的地方,但慢慢的從爭執中也知道如何聽取別人意見並整合想法,且單靠一個人去實行計畫真的太難了,有團隊在輕鬆不少,難怪老師總是說團結力量大 。

王又仟2023/9/7 下午 04:58:39
5作者 繆卓燊
標題 花農上課
內容
這是出去玩的很開心,因為測量我最愛的樹木又刺激又好玩。測高用的測高桿拉很高的時候在近處看蠻好玩,因為有一種玩穿越迷宮的感覺,但在遠處看就覺得很恐怖因為測高到有種會掉下來的預感。皮尺拉的時候很好玩,自己感覺變成了立可帶。

繆卓燊2023/9/5 上午 08:04:16
4作者 繆卓燊
標題 蝙蝠俠故事屋
內容
那天我終於看到蝙蝠之神-張恆嘉老師。收穫滿滿,我最深刻的是巨大蝙蝠屋,花了三個月製作,住了30到40之蝙蝠!我對老師的感受是我一直以為老師很嚴肅,但其實蝙蝠俠老師非常幽默!老師也說了我們做的蝙蝠屋是最多蝙蝠入住的形式讀號令我期待有蝙蝠入住 。

繆卓燊2023/9/5 上午 08:03:22
3作者 劉彥緯
標題 與阿任老師訪談
內容
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我們要和阿任老師訪談。在阿任老師到學校的幾分鐘前,我和繆繆就已經在校門口中準備迎接他了。等到阿任老師的車到到學校裡時,我興奮地都快要飛起來了。訪談中,阿任老師回答問題時,我們都睜大眼睛、打開耳朵就怕有什麼細節沒有記錄到。聽完阿任老師的回答,我感覺我對台灣狐蝠的認知,又更進一步了!

劉彥緯2023/9/1 下午 01:13:46
2作者 劉彥緯
標題 製作蝙蝠屋
內容
為了迎接學校的客人-小蝙蝠,我們製作了3個蝙蝠屋。在這過程中,我領悟到一件事-團結很重要,因為鑽螺絲的時候需要大家同心協力。鑽螺絲的過程也很舒壓,看著螺絲被鑽進去,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上漆就如同在畫畫一般,我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劉彥緯2023/8/31 下午 02:30:17
1作者 繆卓燊
標題 阿任老師上課
內容
不再採用斷頭是修樹,而是更仔細的修枝讓狐蝠居住。花蓮約有90隻,全國現存不到250隻是37種狐蝠裝3種吃果實的蝙蝠之保育指南建議 ,台灣狐蝠主要利用樹冠的外圍活動,為了讓他們有較好的隱密及生活空間要保持樹木的完整性。怎麼不干擾他們 : 不接觸、不餵食。

繆卓燊2023/8/30 下午 02:41:32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未來少年雜誌2011年7月號第40頁
作者 張東君
出版社 天下遠見出版社
簡介(摘要)
未來少年是一系列介紹非常廣的雜誌,適合中高年級小孩閱讀。裡頭除了職業、新科技、職人專訪等專欄外,也常常會有動物介紹的系列,2011年7月號這本中有一篇介紹蝙蝠的文章:奇妙的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類,是我們上課用的教材。

導讀
這篇文章的內容非常豐富,不但有關於不同文化對蝙蝠的看法,還有蝙蝠的習性、食物、分布、身體構造以及捕食方法。在這篇文章的p.42中提到,吃水果的蝙蝠對某些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這讓我們都非常驚訝。p.44-p.45提到蝙蝠屋的製作方法,我們就是因為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有蝙蝠屋的設計。
整篇文章的範圍非常的廣,適合當作剛開始認識蝙蝠這種動物的參考資料。
劉彥緯2023/9/1 下午 12:58:17
4書名 給中學生的專題寫作術
作者 謝其濬
出版社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用簡單明瞭的文字搭配有趣的漫畫,提供讀者專題寫作的技巧,包含目的、時間與工作規劃與專題內容規劃,對於剛接觸專題的學生或老師都是一本很好入門的書。
導讀
這本書先在開頭建立寫作的基本觀念,接著在中段針對學生最容易遇到的寫作類型進行解析,包含日記、讀書心得、作文和專題報告,最後提供實作的寫作練習。
陳俞君2023/9/1 上午 08:36:55
3書名 動物巢箱DIY:蝙蝠、貓頭鷹、獨居蜂
作者 張恒嘉(2022)
出版社 黃金蝙蝠生態館
簡介(摘要)
本書提供蝙蝠、貓頭鷹與獨居蜂三大類動物的巢箱DIY作法,除此之外還有簡單的描述這三種動物需要巢箱的理由。
導讀
本書的一開始就是蝙蝠屋的製作,雖然提供的製作方法只限於雙層蝙蝠屋的類型,不是我們製作的四格間可掀門款式,但裡頭有提到常見的東亞家蝠介紹,以及蝙蝠族群面臨的生存威脅,是很棒的教材。
另外,雙層蝙蝠屋的製作比起四隔間可掀門款要容易得多,但就監測來說,四隔間可掀門款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不過因為門開開關關的,對蝙蝠造成的干擾可能也較大。
陳俞君2023/8/31 下午 03:55:51
2書名 蝙蝠保育新思維_蝙蝠屋、蝙蝠巢箱
作者 張恒嘉(2022)
出版社 雲林縣政府
簡介(摘要)
本書除了蝙蝠的基本介紹之外,還記載了非常豐富的蝙蝠屋相關資訊,例如國內外的蝙蝠屋案例、蝙蝠屋的類型和做法,還有架設與監測的方法。張恆嘉老師長年從事蝙蝠的研究,也在台灣各地協助很多單位架設蝙蝠屋,可謂台灣架設蝙蝠屋最重要的推手。
導讀
我們做的蝙蝠屋也是參考張恆嘉老師設計的四格間可掀門款蝙蝠屋,因為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這種款式的蝙蝠屋是入住率最高的,且因為有掀門的設計,所以在之後的監測上也比較方便;P.20開始有提到這款蝙蝠屋設計的理由,可供製作這款蝙蝠屋的參考;P.23開始介紹不同類型的蝙蝠屋;P.46開始介紹選擇架設蝙蝠屋地點的建議。後面還有常見的問題,也提供了架設之後在監測時可供使用的紀錄表,在我們的蝙蝠屋開始有訪客入住時可以使用。
陳俞君2023/8/31 下午 03:48:37
1書名 臺灣蝙蝠圖鑑
作者 鄭錫奇, 方引平, 周政翰
出版社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簡介(摘要)
台灣地區目前發現的蝙蝠種類有36種,是陸域哺乳動物中種數最多的一目(翼手目),佔了陸域哺乳動物種數近半。這本台灣蝙蝠圖鑑不僅清楚地介紹了這36種蝙蝠,也介紹了蝙蝠的身體構造、測量方法、特徵檢索、生態習性和保育方式,還有蝙蝠研究的歷史,對於蝙蝠研究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導讀
每種蝙蝠都提供了學名及英文名,介紹的部分分為:外觀形態特徵、棲地介紹、生態習性、分布狀況、回聲定位音頻和相似物種。另外也針對每個種類的蝙蝠提供非常清楚的身體特徵細節照片。
陳俞君2023/8/31 下午 03:05:25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台灣狐蝠數量稀少,但在花蓮市卻有固定的族群居住,非常特別,可以說是花蓮的吉祥物,因此我們興起想要了解牠的慾望。後來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蝙蝠對於環境而言是很重要的存在,無論是植食性的蝙蝠還是食蟲性的蝙蝠都一樣,是天然捕蚊燈,也是農夫小幫手,但人類卻對牠卻有很深的誤解(尤其在疫情期間)。我們自己一開始對蝙蝠的印象也算不上太好,甚至覺得有點噁心恐怖,但在深入了解蝙蝠之後,也開始對蝙蝠改觀。
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的小學生對蝙蝠仍是不瞭解且印象偏負面的,我們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小小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蝙蝠,改變大家對蝙蝠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一起關心與照顧蝙蝠。
陳俞君2023/9/27 下午 02: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