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探討花蓮縣身心障礙者使用人行道路現況與未來
專題名稱 | 「身」不由己~探討花蓮縣身心障礙者使用人行道路現況與未來 |
專題描述 |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在道路上看過身心障礙者行走不便呢?在我們學校隔壁的花蓮特殊教育學校旁邊有設立一支會說話的紅綠燈,原來那是幫助盲人分辨是否可以過馬路的裝置。仔細一看!道路上還有一些為身心障礙者方便行走的設計,例如:導盲磚、斜坡道等。 中央法規資料庫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九條中,有特別提到「建築、道路、交通與其他室內外設施,包括學校、住宅、醫療設施及工作場所應保持消除阻礙實現無障礙」。但是我們在四年級時,曾經在學校外的宜昌一街做過調查,發現道路上隱藏著許多危險的障礙,像是人行道路上都是住家和店家的東西,也有許多的坑洞、還有擋在路中央的變電箱等。我們不清楚這些私人東西是不是可以放在騎樓或人行道上?但是我們覺得身心障礙者已經身體不方便了,還要天天身在危險之中,所以我們就很好奇花蓮的道路是否隱藏著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的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接下來會先透過訪談身心障礙者和相關人士,了解他們對於平常在花蓮行走時的經歷和感受,並且進行實地調查,最後我們也會發放問卷,詢問民眾對於人行道路使用及身心障礙者路權的看法,我們期望可以透過研究,盡可能地幫助身心障礙者解決行走問題。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三: ㄧ、了解花蓮縣道路通行與設置現況 二、了解花蓮縣道路無障礙設施的使用現況 三、了解民眾對身心障礙者使用道路權利的看法 |
隊伍名稱 | 愛的四季春 |
指導老師 | 林嘉琦 |
參賽學生 | 陳鏖軒 鄭永濬 溫宗頎 趙向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趙向 標題 趙向的研究總心得 內容 我們之前曾經去宜昌一街做道路調查,發現路上有一些凹洞和障礙物,我在走的時候都會撞到電箱,如果身心障礙者走在路上,他行動不便,那就會非常危險。 我們接著去東華大學圖書館借書,找一些有關身心障礙者路權的書,回到學校後打出它的重點,在漫長的打字中,我知道一些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或是他們可能常去的地方。 接著,我們訪談了花蓮縣議員、腦性麻痺者、視覺障礙者以及身心障礙者的家長,經過四次訪談,我們把訪談內容分別打成一篇篇的逐字稿,雖然我有兩次訪談無法參加,但我在打逐字稿的時候,感受到身心障礙者的不方便。 打完逐字稿之後,先把訪談者的內容,按照我們的研究目的編號,然後把他們抓出重點分類後,再寫成一段整理後的重點文字,我在這個階段學會從文字中找出重要的部分,並把他列出來。 再來是寫出問卷的問題,大家想的問題統整後,做成一份電子問卷,經過家長們的熱心幫助,我們問卷的填答人數飛躍性的提升,我們的問卷在一周內就突破六百份,這也給我們大大的鼓勵。 之後,我整理了問卷中自由填答選項的回覆,並把和我們主題有關的內容留下,我認為填答者都有認真在填這份問卷,因為他們的評論,有些都很實用,可以提供我們很好的建議。 最後,就剩下研究結論與建議了,我負責寫給身心障礙者以及我們未來的建議,我們之後也會把研究結果交給政府單位,並讓更多人來關心身心障礙者,重視他們應該要擁有的道路使用權利。 | 趙向 | 2023/9/28 上午 09:46:34 |
7 | 作者 鄭永濬 標題 鄭永濬的研究總心得 內容 我們從三年級開始做這個研究,到現在做專題研究已經快要到了尾聲時,我回首看看被我征服的一座座高峰,從一開始的盲人體驗,體驗盲人雙眼無法看到的生活,從學校走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研究史蒂芬.威廉.霍金,一路到街上調查、身心障礙者訪問,以及那讓我們非常痛苦的逐字稿,每一字一句都要打下來,每一篇全部的字數都將近5000字,逐字稿就像是那珠穆朗瑪峰一樣,要攀登到山頂是一件極具困難的事情,相較之下,訪談和街訪調查就顯得比較輕鬆,但是還是具有一定的困難,包括街訪調查後的整理資料,街訪調查的心得,每一個人都要寫,而經過這一系列的調查之後,我們發現,現在的街道對身心障礙者很不友善,人行道上堆放雜物,機踏車亂停放,斜坡道下去就是停車格等,種種一系列的問題都出現在我們的人行道上,接下來我們也發出了問卷,瞭解民眾對於人行道的使用看法,我們從絞盡腦汁想問卷的問題到發問卷,靠爸爸媽媽的勢力幫忙發出去,到最後的收問卷,統整問卷內容,打研究結論建議,我沒有想到我竟然可以做出這個研究,為身心障礙者發聲,也希望政府可以看到我們這一項研究,並且在做出更多改變,讓這個社會變成對身心障礙者非常友善的社會。 | 鄭永濬 | 2023/9/26 下午 09:26:13 |
6 | 作者 溫宗頎 標題 溫宗頎的研究總心得 內容 研究心得 四年級,我經過一連串的考驗,終於考上了資優班,我跟著同年級的同學一起做身心障礙者路權的專題,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要怎麼做,不過後來我還是學會要怎麼跟上進度。 五年級,我們還做了比四年級更進階的調查,其中,我們還去借了很多本關於身心障礙者的書,把重點摘要起來,雖然打字很多、很辛苦,不過很有趣,還有一次,我們去網上查文獻,沒想到我竟然一直查到維基百科(老師說不能用),還不小心插入連結,被同學抓到,真是有趣! 暑假期間,我們還訪談了身心障礙者、議員、身心障礙者的家屬對道路的看法,這期間,我學會編碼、打逐字稿,我覺得對未來寫論文很有幫助,過了一段時間,轉眼間竟然已經六年級了!我更加成熟,更加會做簡報,除了專題課,我還學會了許多關於電腦的知識,之前,我們還在努力的打逐字稿,在打字期間,我緊張地凝視螢幕,專心的檢查有沒有錯字,打完時就鬆了一口氣,家人也說:「你怎麼打了這麼多字!」有時候打完也會情不自禁的跳起來,我們在上專題課,老師還教我們如何統整小論文的內容,進一步的去探討,最近,我們實地踏查花蓮縣道路,輪流坐輪椅測試,還一邊紀錄一邊聊有趣的話題,既好玩又有趣(雖然是調查),我們還在路上發現了許多坑坑洞洞、障礙物,希望我們可以透過實際體驗,去理解身心障礙者的行走困難,進一步推動人行道改善的政策。 最後,我們還做了一個關於身心障礙者路權的問卷,有六百多人填寫,有些人甚至還誇獎我們很努力、做研究很厲害,我期望在這學期,我們可以實際向政府建議、推動人行道路相關政策,並完整的發表我們的研究論文,當然更期待可以得獎!就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 溫宗頎 | 2023/9/25 下午 02:28:52 |
5 | 作者 陳鏖軒 標題 陳鏖軒的研究總心得 內容 在這次研究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首先是在找資料時學到的耐心,因為在找資料時我一度想要放棄,但一次次的撐過來後,就覺得越來越習慣,也在反覆看相似的資料時慢慢培養出耐心。 接下來是訪談,在訪談階段時我學到了如何能把話講清楚,也知道原來身心障礙者要走在路上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平常路上的變電箱等雜物,我們只要繞路或側身通行即可。但是對他們來說,小小一個阻礙都可能讓他們置身危險,非常的辛苦。 在踏查的時候,雖然在訪談時就已經有聽聞路上障礙不少,也有一些心理準備。但實際上路時,障礙的數量遠比想像中得來的多。還有一些路有特別因為被變電箱擋住的道路蓋出另一條通行的道路,但是卻因為店家堆放雜物而堵住去路,讓輪椅使用者必須在大馬路上與車子爭道,非常危險。有時我們只是因為一時之便,就讓他們陷入危險,這點我們真的要多多注意。 在問卷的部分,我們的結果顯示有大多數人是同意人行道淨空及兼顧各類人的需要。大多數人也有遇到因為人行道有障礙物,而走到大馬路上的經驗。因此,道路問題改善是重要且極需被重視及調整的議題。 最後,我們希望能透過這個研究讓各類人方便且安全的使用道路。我們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一時之便而亂停機踏車,在人行道上堆放雜物等等,進而達成通用設計的理念。 | 陳鏖軒 | 2023/9/23 下午 02:27:28 |
4 | 作者 全體學生 標題 花蓮市金三角(中山中正中華路) 人行道踏查心得 內容 【陳鏖軒】 在研究中會有一個實地踏查的階段,當我們在踏查的時候,我是擔任紀錄問題地點和觀察的工作。在踏查結束後,我發現我會主動去找別人確認進度,觀察力也變敏銳了。 在踏查的時候,我發現到路上有許多平常不容易發現的問題,像是斜坡過斜對我們來說還好,但是對輪椅使用者來說卻是非常不友善的。但是有些路段有在障礙物旁邊加上夠寬的道路,卻因為店家或住戶隨意堆放雜物堵住去路,讓身心障礙者在路上時不但危險又受到重重阻礙,真是不公平。 踏查時我覺得身心障礙者使用輪椅真的很不方便,因為當我們在踏查的時候是還有一個人在後面推,當我們在推的時候有些地方輪椅都卡住,有些斜坡也都很難上去,如果是身心障礙者自己推輪椅的話應該會更不方便,所以我覺得道路上的許多問題都需要盡快改善,讓身心障礙者能方便又安心的走在道路上。 【溫宗頎】 一大早,鄭永濬和我在門口集合,等待其他人的到來,準備去街上做身心障礙道路實地踏查,等許多人都到齊後,開始了今天的任務,首先,我當選坐輪椅的人,我很開心,因為這樣很放鬆,我們走了好幾百公尺,另外兩位同學也很努力地在記錄東西,到了下一條路,是時候該換崗位了,我被選到推輪椅,由於上次我被別人推,因此有一些經驗,老師有稱讚我推得好,另外兩位記錄的人也很認真,一邊測量道路,一邊努力的紀錄,我們在人行道上還遇到許多障礙物、變電箱和一些交通工具,大概又走了好幾公尺,我被選上記錄的人,我跟陳鏖軒一起紀錄,因為有了前面紀錄的經驗,陳鏖軒熟練的喊著不同的英文字母,每個英文字母和數字都代表一個東西,例如:流水號、物品等等的.....,沒想到我們因為默契還不錯,調查時間居然領先了,為自己爭取到了許多休息時間,最後,我們成功完成任務,並且吃到很多的麥當勞的食物。經過這次踏查,我發現花蓮的人行道很雜亂,大多的店家都會在門口擺放雜物,而且路面很不平,希望我們之後可以向政府提出改善政策。 【鄭永濬】 在今天上午,我和其他同學以及老師開始了金三角調查,在市區的中正路、中山路及中華路展開身心障礙者輪椅體驗以及實地踏查,每個人的工作都會輪流交替,有的人紀錄問題,也有的人幫忙推輪椅,更有的人在輪椅上體驗身心障礙者的不便,經過這一次的調查後我發現,在市區的中山路及中華路在身心障礙者行走時困難重重,推輪椅的人一下子有變電箱擋住就必須要換條道路行走,斜坡道下去更有人直接停車,就必須要尋找其他的斜坡道,在道路上一下子有路燈、電線桿、變電箱,一下子又有人在人行道上堆放雜物,身心障礙者要行走真是一門考驗,而且路面凹凸不平、磁磚破碎、幾乎沒有導盲磚,對視障者很不友善,所以希望政府可以注意這點,並且對人行道做適度的改善。 【趙向】 九月十號這天,我們到了花蓮市區的金三角做踏查,也就是中山路、中華路和中正路,每一條路都會來回走一遍,我們使用訪談對象說出的道路上之困難,列舉出九種分類,老師也特別去借了輪椅,為了讓我們體驗輪椅族的不便。 我們在每一條路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工作,有推輪椅、坐輪椅、用表格以及地圖記錄不便之處,過一條路會換人,輪到我推輪椅時,我覺得路上凹凹凸凸的,而且輪椅不好控制,別人用輪椅推我時,我也感受到了輪椅族的危險,差一點點就滑下馬路的感覺,真是可怕。 我在紀錄時,發現路上的障礙物真的非常多,單單一條路來回,記錄紙的兩面都滿了,尤其變電箱的問題最多,有的擋住一半的路,有的甚至整條路都擋住,原來是心障礙者在行走時這麼不方便。 | 林嘉琦 | 2023/9/11 下午 03:06:18 |
3 | 作者 全體學生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陳鏖軒】 每一個研究中都會有一個訪談的階段,這個階段往往是讓第一次做研究的人最緊張的階段,我也不例外,第一次訪談時也很緊張。但後來發現其實他們人都很好,不需要太過緊張。而且在這4次的訪談中我也很順利的找到了我適合擔任的角色-紀錄。在訪談後,我從受訪者的分享中我覺得他們都很厲害,前兩位是因為他們很努力的在為身心障礙者謀福利,而且非常有毅力,堅持了很久,真厲害!而第三位是視覺障礙者,我覺得她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因為生病而快要成為身心障礙者前他沒有因此而大受打擊,反而是先去學了白手杖等以後會需要的技能,這點我覺得他真的很厲害。而最後一位是腦性麻痺者,但是他還是努力地完成他自己的夢想-玩飛行傘,真是厲害!而我從這幾次訪談中我學到的第一點是做事要有毅力,不要每次做一下就放棄,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才會成功。而第二點是我從後兩位身心障礙者身上學到的,就是做事時不要只想要靠一己之力完成,要在適合的時候求助,才會有好結果。這點我要多多練習,不要每次都覺得自己最好,不信任別人,這點我會盡快改進! 【溫宗頎】 最近,我們五年級的團體約好時間去訪談身心障礙人士,準備進一步的調查身心障礙人士的路權狀況,首先,第一位竟然是楊華美議員,經過她所提到的道路障礙物以及騎樓和道路擺放雜物,我們能更確切的推斷以及跟政府反應身障人士的道路改善。第二位是身心障礙人士的父親,他提到了許多道路的問題,例如:道路走到一半會有很多阻礙,以及斷裂導致身心障礙者出現意外。接下來是視障者協會,我們跟其中一位視覺障礙社工討論並反映以及提出問題,終於有了結果,跟之前的訪談一樣,都是因為一些道路破損的問題,但也有一些不一樣,有些提到經常會被善心人士幫助、或是一些障礙都很特殊。最後是經由楊華美議員的所推薦的-搭過飛行傘的身心障礙者,他所提出的觀點我都努力地用筆記抄下來:某些路的有些斜坡道有問題、無障礙設施需要改善,我都牢牢記在心,雖然講話有點不清楚,不過最後還是成功結束了這次訪談。 經過這次有趣又累人的訪談,我體會到了身心障礙者是多麼不方便,以及如何推對改善政策,希望訪談內容我可以記得住。 【鄭永濬】 在去年,我們做了一個有關於身心障礙者路權的研究,並且我們在今年的暑假,為了想要更了解身心障礙者的路權,於是我們進行了訪談,去訪問了許多的身心障礙者,有的人是視覺障礙者,有的人是議員,雖然我們在訪問的途中像是一個小記者一樣,非常開心,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困難,例如:我們在打逐字稿的時候,常常會聽不懂受訪問的人在說些什麼,而且有些人說話很快,所以逐字稿也很不好打,而我們在訪問的時候不只要一邊做筆記,還要聽受訪者的回答在給予適當的回應。真是不簡單,訪談真是一門學問阿!,而在訪談途中我也感到非常感動,因為我們有訪談許多身心障礙者,我從他們的一字一句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熱情,每個人都沒有因為自己的障礙而放棄,所以我們應該更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本分,而且我要感謝爸爸和媽媽生給我一個健全的身體,持續去幫助更多的身心障礙者。 【趙向】 經過文獻的整理,我們整理了一些需要的訪談對象,分別有議員、身心障礙者、視覺障礙者以及身心障礙者的家長,分成兩組進行,一組查詢合適對象,另一組負責對他們分別要問什麼問題,我被分到這一組,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學習了如何從範圍廣一個問題,想出不同的分支,重要好的細節,我都可以找出來。 實際要訪談時,我到了當天才開始看訪談內容,沒有提早準備,坐在車上時臨時抱佛腳,這點需要改進。我們第一次訪談楊華美議員,我除了問我應該問的問題以外,並沒有繼續追問,可能是因為第一次訪談,比較沒有要追問的想法。 訪談結束後,老師告訴我,訪談就像是和受訪者聊天一樣,可以問一些問題,這讓我在第二次訪談時沒有那麼緊張,並分享我對身心障礙者走馬路的看法。雖然我有兩次訪談無法參加,但我在打逐字稿的時候,感受到身心障礙者的不方便,讓我獲益良多。 | 林嘉琦 | 2023/9/2 上午 09:38:08 |
2 | 作者 全體學生 標題 文獻整理心得 內容 【陳鏖軒】 每一個研究中會有一個文獻整理的部分,在這個部分中是要找出跟研究相關的資料。一開始我以為他就是找文章複製,再連接起來,非常輕鬆。但是在實際開始後,發現光是要找出適合的資料就很費工夫,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搞定,而且還要有耐心的閱讀大量的資料,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在找完資料後,要把資料連接在一起不是件易事。要先把內容相似的資料歸類在一起,再把資料濃縮後銜接在一起。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在做完之後很有成就感,也鬆了一口氣。而在過程中我也學到許多事情,像是我學到了如何在找資料的時候縮小搜尋範圍,快速找到資料。我也學到如何分辨資料裡的重點和贅詞,把資料濃縮。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在找資料的過程中培養耐心。在反覆閱讀大量資料的情況下,我慢慢地讓我自己適應這種狀況,也漸漸把對事情三分鐘熱度的壞習慣改掉,讓我在做事的時候可以更有毅力! 【溫宗頎】 每周星期四時,都會上專題課,但有一周非常忙,老師請我們找出跟專題研究有關的文獻,當我在搜尋網頁輸入身心障礙人士路權時,大部分都會跑出維基百科,我記住老師唯一在網上查詢的規矩,就是不能在維基百科以及有著個人評論的網站查詢並張貼,我按照老師的規則並查詢,最後統整出可用的資料,當我打好最後一筆時,剛好也下課了。直到下個星期,我的文獻被老師刪了一大段,原因是大部分跟主題無關,我只好慢慢且小心翼翼得再去搜尋一些文獻,接下來是書的部分,我們去圖書館按照表單上所提到的書,從圖書館裡找出對應的,花了一些時間成功找出一些書來,我們在擷取書的內容並打在文獻整理的檔案上,最後,由老師檢核通過的文獻,都會運用在文章上,我也成功通過了。 經過這次文獻整理,既可以培養我的思考力,又可以培養我的觀察力,真是一舉兩得,希望可以把這些技能運用在生活上。 【鄭永濬】 從去年開始,我們開始研究了一個有關於身心障礙者路權的研究,我們為了要更了解身心障礙者路權的相關細節,於是我們就依照著我們的目的上網找了許多的文獻,能夠更有力的支持我們的研究,雖然找文獻看似簡單,但是,過程中困難重重,例如:我們在找文獻的時候,我們有一項研究目的地相關文獻非常少,就必須要思考調整原本的設定,而且在找文獻的時候,必須要從中找出於主題有關的內容,非常的麻煩,而我們也只好一則一則的慢慢挑選,但是我一想到,我們是為了身心障礙者而作這個研究,為他們站出來,我就會更有動力的持續研究下去,而我研究到現在,我發現,我們現在的人都因為自己的方便,造成身心障礙者的不方便,都在騎樓擺放東西,在斜坡道前停車,都會對身心障礙者產生很大的麻煩,讓身心障礙者行走更不方便,雖然身心障礙者只是少部份的人,但是,他們也有權利,所以我們應該也要重視他們,打造每個人都能安心生活的美好環境。 【趙向】 我這個年級,專題的主題為身心障礙者路權,四年級時曾經去過宜昌一街做道路的調查,發現路上有一些凹洞和障礙物,我在走的時候都撞到電箱,如果身心障礙者走在路上,那豈不是更危險? 我們經過這次調查後,使用東華大學圖書館借書的網站,找到一些跟我們主題相關的書籍,並從網路上找這些書的重點摘要,並將它們分類,看它是我們研究目的的哪一類。接著是去東華大學借書,因為這間圖書館很大,所以我們找了很久,也有因為被人借走而沒辦法借的書。 然後看書且打書中有關身心障礙者路權的內容,在漫長的打字中,我得知了一些對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或是他們常常去的地方。最後是引用書中的內容,將它們分成兩段,變成一篇順暢的文章,我學會了找出內容的重點,並把它提出來。 | 林嘉琦 | 2023/9/2 上午 09:37:29 |
1 | 作者 全體學生 標題 宜昌一街調查心得(四年級時) 內容 【陳鏖軒】 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去宜昌一街做路況調查,發現路上有許多會造成身心障礙者行走不便的事物。而透過這次的路況調查,讓我發現原來我們平常因為貪圖方便就做出的許多行為竟然會讓身心障礙者受傷甚至喪命。例如:把雜物隨手堆放在人行道上會讓盲人撞到受傷、違規停車會讓盲人撞上並讓輪椅族走到馬路上被車撞、在騎樓停放機車會讓輪椅族無法通過並無法轉彎。我們也發現有許多地方其實原本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因為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出現破洞、有些地方碎掉、有些地方經過風吹雨打後變平了、有些地方的紅線因為被雨沖掉了,變得可以停車,就會有車因為不知道這裡是紅線而停放車輛擋路……等。所以我們以後不能因為貪圖方便就做出這些行為,這樣身心障礙者才能開心上路,平安回家! 【溫宗頎】 當我們離開校門時,我心裡想著:終於可以出去外面透透氣了,我帶著愉悅的心情走出校門,一開始,老師要我們觀察輔助身心障礙人士的設施,並且找到許多對身心障礙人士很危險的地方,把它用相機拍下來,我在宜昌一街的人行道上找到導盲磚、在宜昌國小對面的一所學校找到了會說話的紅綠燈,後來當我走到宜昌一街的近頭時,由於前面剛好有一座紅綠燈,所以老師請我們學盲人,閉著眼睛走路,我覺得好有趣,最後,我們在回學校的路上,看到了許多陡峭的斜坡,我們發現這些斜坡也會使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身心障礙人士跌倒、受傷,我發現在路上,我觀察到有些輔助身心障礙人士的設施也有些破損,希望以後政府也能注意到這點,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環境。 我們經過這次調查,利用這次拍下來的照片、和經驗,整理出一份報告,最後發表給其他同學聽。我覺得經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那些設施可以幫助身心障礙人士,並更深刻的知道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鄭永濬】 在一天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很不幸的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上課,但是由於我得知這兩堂專題課可以出去踏查,所以感到非常開心(這是一個比較值,比起在原班上課好多了,但是是假日的話我就不會那麼認為了)期待著何時能踏出校門八十分鐘。 那天下午我們準備了紙和筆,就和陳鏖軒、趙向和溫宗頎以及諸多實習老師出校門實地踏查了,一路上我們拍了又拍,寫了又寫,紀錄了好多道路上的缺點以及需要改善、也可能造成民眾受傷、不方便的點,比如說:路中央的欄杆,可能會讓視障者撞上去,造成傷害、還有斜坡過斜(這裡我跟其他三位同學都學到了一個新知識,那時咖啡老師有跟我們解釋,那裡的斜坡不符合標準,政府訂的標準是小於8.33%也就是1:12,但是小於二十公分還是會放寬標準),導致下肢障礙者的輪椅衝出去,影響生命安危……等。 這次的實地踏查我覺得非常好玩,它不但讓我們認識現在的道路有多可怕,還認識了坡道標準,同時也推進了論文進度,真是一舉多得,我希望以後也可以多去實地踏查,多認識一點知識。 【趙向】 因為專題課的主題是身心障礙者路權,我們想要調查身心障礙者在馬路的行進狀況,所以選擇離學校最近的宜昌一街,在二月八號進行,經過調查之後我發現,人行道有很多問題,例如:馬路坑坑洞洞,會使人的腳卡在裡面;人行道太多障礙物,導致盲人會因為撞到而受傷;斜坡過斜會讓輪椅滑到馬路上;還有碎石頭太多,踩到之後會滑倒等問題,它們會帶來身心障礙者的不方便,甚至有可能使他們有生命危險,所以請店家不要把門口的道路放滿各種雜物,也請車主要注意,不能違停在紅線和人行道,而民眾也應該要有正確使用道路的知識,才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 林嘉琦 | 2023/9/2 上午 09:36:53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 | 網站名稱 何謂無障礙建築生活環境 網址 https://www.ctsp.gov.tw/chinese/04-Manufacturer/07-07-no.aspx?v=1&fr=1045&no=1103 網站簡介 所謂無障礙生活環境包括:無障礙建築環境及無障礙交通環境。目的希望人們在使用時不會因為生理條件或能力受到限制,而可以獨立到達、進出使用各種人造環境。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建築物或戶外人造環境設計時必須考慮使用者的可能特性,藉由輔助的設施來完成,如:引導通路、斜坡道、扶手、出入口、升降機、盥洗室、停車位等等,可稱之為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依現行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公共建築物按其不同使用類型,須設置或自由設置相關的設施。 | 趙向 | 2023/9/10 上午 08:31:33 |
4 | ![]() | 網站名稱 無障礙環境規劃 網址 https://disable.yam.org.tw/archives/1713 網站簡介 身心障礙者通常分為三類:知覺及訊息傳遞障礙、移動障礙、精細動作障礙 其中,移動障礙又分為兩類, 第一類:移動困難者 例如輪椅族和拐杖族。輪椅使用者問題的焦點在於空間是否足夠輪椅通過、迴轉,周邊家具的配置、地板的高度差和地面的平坦與否,對輪椅的操作便利也會有影響。其次,如桌子、洗手檯及處理檯等,也需注意降低高度及留有輪椅可推入擱腳的部分。再者,使用拐杖者在爬樓梯時極為困難,須儘量避免或改善,否則樓梯和坡道一定要安裝扶手;為免這類朋友跌倒,地面也需要重視止滑的設計。 第二類:視覺障礙者 又分全盲和弱視兩類。視覺障礙者在移動及找尋方面有困難,我們可以用色彩、光源及材質等差異來便利他們辨認方向。首先,空間構成一定要單純明快,門、樓梯、坡道及巷道等宜使用對比強烈的色彩;步道以不同的地板材料來區別,發揮引導的功能;標誌要抓照明,以扶手再加上觸覺文字來輔助誘導。除此之外,宜避免有高度差的地板和牆壁的突出物,這些容易導致跌撞;為避免眩光,應注意玻璃、鏡子等反射光,以免造成弱視者困擾;如果這些材質用在地板或牆壁時,則要特別注意其位置。各項平面標誌或公告,最好加強以觸覺圖案或聲音的傳達。 | 鄭永濬 | 2023/9/8 下午 02:09:32 |
3 | ![]() | 網站名稱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新舊制比較 網址 https://general.dale.nthu.edu.tw/?page_id=3687 網站簡介 為解決目前國內身心障礙類別不斷擴大,並合理分配社會資源,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於101年7月11日正式實施,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內政部,2006)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由過去的疾病導向,改為功能導向,分類也以ICF中身體功能以及結構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替代現行以疾病名稱(16類)之分類方式,不再單純以身體功能與構造之醫療診斷,尚需檢測個人活動參與的能力、表現及環境對個人的影響。 | 溫宗頎 | 2023/9/4 下午 09:11:48 |
2 | ![]() | 網站名稱 針對式修法,輪椅使用者路權何在? 網址 https://www.enable.org.tw/issue/item_detail/814 網站簡介 現行人行道上除了行人行走,還會不時出現腳踏車、滑板車、平衡車、獨輪車等代步工具會出現在同一空間上,輪椅絕對不是發生超速危險的主因。各國對於如何使各種代步工具與行人和平共存,並維護道路安全,都不斷因應時代的演變修訂相關政策。我們贊同人行道上應以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為優先,但對終身依賴輪椅做移動工具的身障者,輪椅就像是另一雙腳,根本沒有變換交通工具的選擇權。此類電動輔具出廠時速度上限就已經設定為10km/h,如今再對之做出無法覺察、不合常理的低速限,超速還要罰錢,將人行道安全的責任重點放在限制使用輔具的高齡者與身心障礙者身上,根本就是懲罰身障者的不便利性。立法委員與交通主管部門,在討論過程中完全沒有詢問身心障礙者與身心障礙團體的意見,又沒有任何配套措施,勢將窒礙難行。我們希望立法院可以懸崖勒馬,否則眾多依賴輪椅的身心障礙者,不排除集結上街抗議此針對性法案的立法。 | 鄭永濬 | 2023/9/4 下午 02:15:21 |
1 | ![]() | 網站名稱 無障礙環境 網址 https://special.moe.gov.tw/article.php?paid=113 網站簡介 廣義的無障礙(Accessibility),參照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定義:為使身心障礙者有能力獨立生活和充分參與生活的各個方面,應當採取適當措施,確保身心障礙者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無障礙地進出物質環境,使用交通工具,利用資訊和通信。 | 陳鏖軒 | 2023/9/3 下午 12:3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