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校合作,共創雙贏

專題名稱里校合作,共創雙贏

專題描述 學期中老師帶領我們進入社區與爺爺奶奶一起上課,過程中爺爺奶奶總是親切教我們製作食物,並開心與我們聊天。我跟同學們都很喜歡這樣走出教室的課程,覺得很有趣。老師跟我們說,這群爺爺奶奶很喜歡我們去,我們帶給他們很多的快樂。因此我們在想,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時,是不是學校可以與社區建立一種合作模式,讓家中的爺爺奶奶有機會走出家門,或進入學校服務孩子,建立自信,防止失智;而我們的課程也可以走入社區,讓自己有不同於教室課程的收穫。因此我們想要藉由這個機會,好好研究這個專題。
蒐集資料發現學校與社區早期文獻都強調合作重要性,但很少有深入說明實際合作案例,多數研究顯示學校與社區以走讀課程合作,像明禮國小與民生社區老幼共學的模式比較少,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篇專題研究,探討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可能模式,讓未來對里校共作或是老年照顧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們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我們希望這份專題可以讓大家了解學校與社區可以合作的契機,在介紹之前,會先用文獻探討學校與社區合作學理基礎與現況,之後用訪談法、文件分析及實地踏查深入了解民生社區、明禮國小的合作模式、效能。
我們研究目的主要有二個:
(一)學校與社區合作學理基礎及現況探討。
(二)明禮國小與民生社區里校共作內容及效能。

隊伍名稱團結力量大

指導老師劉貞蘭 蕭美珍

參賽學生蘇會喬 江臨 吳釗瑞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東區研發中心
來源 文化部
描述 斷層的人文體驗行動–奶奶的樂齡生活 [文化部109年]
本課程試點學校「花蓮市明禮國小」,是一所位於社區內的小學,許多學生從小就在這片場域長大,因此培養具有在地連結,人文關懷的孩子,是學校與社區共同的願景。為此 •學校與社區積極合作 ,引進本項文化體驗課程,引導孩子用影像關懷並紀錄社區故事,讓孩子更親近家鄉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
民生社區展協會設計的「斷層上的人文體驗行動一奶奶的樂齡生活」系列課程.用紀錄片的敘事方式,以「民生社區樂齡學堂」為採訪對象,紀錄一位奶奶如何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在老年生活中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改變。期望藉由奶奶一日生活影像紀錄觀察.讓學童能認識社區樂齡文化,瞭解有一群爺爺奶奶正在用行動追求屬於自己的樂齡生活.藉此促進跨世代之間進一步的互動及相互理解,也強化終身學習在這老年化社會的重要性。
江臨2023/9/25 下午 05:24:16
4作者 蘇慧喬、吳釗瑞、江臨
來源 學生訪談逐字稿
描述 學生陸續訪問校長、社區負責與學校聯繫執行志工、及學生等,之後將訪談內容整理成逐字稿。(學生訪談四位,以口語表達最清楚呈現)
江臨2023/9/25 下午 05:11:17
3作者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東區研發中心
來源 文化部
描述 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文化部108】
遇見洄瀾百年舊城:斷層上的文化體驗
花蓮市民生社區位於花蓮市工商機能中樞,形成多樣化人文結構,各年齡層人口分配平均,社區居民熱心社區事務,凝聚力強大,進而促成民生社區發展協會於2005年成立,以增強社區組織居民凝聚力及參與意識為宗旨,落實社區經營的理念,將社區工作發展至其他社區,以組織培訓方式減少各社區推動社區改造的摸索期,加深民眾對社區的認同感與共創願景。
本課程的試點學校-花蓮市明禮國小,位於斷層帶上,無法避免地震對學校帶來的影響,因此希望透過本項文化體驗課程,喚起學生對防震救災與在地鄉土的關懷,並提升美學素養。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重點如下:
1、 媒體學習:帶領學生拍攝在地生活景物,讓學生瞭解媒體的重要及影響性,同時培養學生美感,提升學生的道德及情意正向發展。
2、 木工創客:震災的修繕工程中,因修剪校樹而產生許多木料;校樹是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份記憶,因此由專業木工師傅帶領學生操作,將木料與記憶轉化成一件件美麗的藝術作品。
3、 實習商店:在社區積極協助下,利用市場攤區的閒置空間,讓學生進行商店開業及商品買賣的實際行動,使學生體驗商品成本、售價、收益的過程
,在親師陪伴與共思下,以「做中學」來落實學生與社區跟生活的連結。
吳釗瑞2023/9/18 下午 01:28:19
2作者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黃可欣、王鈴琪、蔡嘉玲
來源 https://scholars.lib.ntu.edu.tw/bitstream/123456789/42310/1/04.pdf
描述 此專題探討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畫之行動研究:以台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
蘇會喬2023/9/10 下午 06:32:41
1作者 范信賢、 尤淑慧
來源 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9, 12(4), 頁89 ~112
描述 此專題探討在社區總體營造和學校本位課程的推力下,臺灣的學校和社區更有機會跨越藩籬,進行學校課程的變革。此研究選擇大二結與何厝二處案例,採取文本分析、訪談等方法,理解研究案例的區域概況、連結緣起以及課程相關活動。其次,討論二處案例在課程協作過程面對的經費人力、文化斷層和參與人員擴增等瓶頸及其應對之道。最後,從案例經驗中探討學校和社區得以課程協作的可能性,其中,實作的有機轉化、課程的再概念化、資源與功勞的共享、社群的培力等,是為重要關鍵。
蘇會喬2023/9/10 下午 06:31:29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擬定訪談題目及打逐字稿
說明
時間:20230907
地點:明禮國小會議室
內容:老師彙整我們回家思考的訪談題目,逐一跟我們討論修正。
時間:20230909-0919
地點:明禮國小圖書館
內容:訪談完後,如何整理?這對我們來說很難,老師先將音檔給我們,請我們分工先聽,抓重點。這個部分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因為訊息太多,有點不知道如何整理。之後老師教我們利用線上免費系統 cSubtitle.com整理成文稿資訊。最後我們再將文稿資訊中不完整的聆聽確認整理。
訪談逐字稿(校長20230908)
Q:針對學生的學習而言,您覺得學校和社區有所合作或分開獨立比較好嗎?為甚麼?
A:我覺得要定位學生的學習,如果只是講國英數的領域學習,那當然只要在學校裡面學習,可是今天我們希望明禮培養出來的孩子,除了有基本能力的學習,還能夠有好品格。他能夠關心他的周遭的生活。如果我們把學習的定位放很大的話,其實學校它不只是小孩的學習環境,他就應該要更擴大,也是社區的學習環境。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學生的學習,是全方位的學習,所以學校跟社區合作的話,其實對小朋友的幫助是最大的,那第一個他對學生幫助很大,那我們更希望是有沒有可能除了學生有幫助,對學校也有幫助,對社區也是。
Q:請問學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跟社區合作的?
A:我們學校跟社區雖然沒有直接地講說,我現在要跟你合作,可是其實一直都有合作關係,從志工家長來協助,那些導護媽媽,他其實不是學生家長,他的孩子已經從明禮畢業很久,現在他們已經是社區的爺爺奶奶。所以我們跟社區的合作,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只是我們希望合作可以更多元或是除了協助學校的安全、圖書的管理,還能夠協助到學生的其他部分。
Q:請問為什麼會選擇跟民生社區合作呢?
A:學校要跟社區合作,第一個是一定要是最方便合作的,能夠最便利,所以一定是跟學校周邊的社區先合作。我們學校的學區就是就是民生社區。第一個民生社區,他跟我們很近,第二個是民生社區也是一個發展蠻好的一個社區協會,所以就是他也可以從他們的角度跟想法來協助我們學校。
Q:請問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如何結合在地資源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A:第一個是周邊的在地資源有什麼?你要先有資源,我們才會利用,所以為什麼我們找民生社區,是因為它離我們最近,所以我們就第一個跟民生社區一起合作之後,我們就來盤點學校周邊的資源,這個所謂的資源,它有人力的資源,有財力的資源,也有自然環境的資源,這些資源,一直都在那裡,其實他們也很想跟大家合作好,那怎樣來合作?第一個是學校要有一個發展特色的概念,例如說我們學校是發展閱讀,我們就去思考說,那這一些有什麼資源可以來協助。他(指蘇會喬)講的是環境,所以就是我們跟社區的合作,可以去熟悉這一些環境。學校周邊有很多的,有特色的景點,就可以發展成學校的特色課程,我們可以帶小朋友去踏查,小朋友可以變成小小解說員,這就是有特色的課。那第二個是我們周邊有很多的文史工作者,或是我有文化祈禱的長者,就可以邀講它們講解這些在地特色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了解。
Q:除了課程外,學校與社區還進行那些互動?
A:學校跟社區的互動,第一個學校需要的協助,例如協助圖書館。那第二個是特色課程的協作,例如了解家鄉的故事,他們就會協助導覽,或是他們管理層開放,讓我們進去。那第三個部分,希望能進階第三層,利用他們的特色,發展出不一樣進階的,例如說可能是可以賺錢的。民生社區的旁邊就是菜市場,在地阿姨跟奶奶手藝很好,所以我們就是用學校來配合節氣,提出一些食物的概念,然後由阿姨婆婆媽媽他們去社區賣,所以這是第三階段,就是有到創作或是有經濟收入,等於是有三個層次的合作型態。
Q:請問社區在發展過程中,是否因為與學校的合作(引進學校資源),而也有促進社區發展呢?
A:我們跟社區合作,對學校對社區有沒有幫助?好,那我先來舉例說,我覺得有幫助,第一個是爺爺奶奶都退休,他本來在家沒什麼事,就一天到晚都很無聊,可是因為這個合作讓他們走出家裡,到社區上課學習。例如為了要解說這個特色,像將軍府的特色,他要去學習,然後再講給我們聽好,第一個幫助爺爺奶奶,讓本來已經退休,沒有學習,開始會學習。第二個他本來就很會做食品,可是在家做沒有別人吃,因為學校跟他合作,他要做給小孩吃,也要做給販售,所以本來有的專長沒有辦法發揮,現在讓它發揮了,第一個是他走出來,第二個是發揮他的專長,那第三個部分就是因為有這些合作,爺爺奶奶都來社區,本來社區都沒人想去的,可是因為這樣覺得很有趣,就讓社區的人越來越多,就凝聚更多的力量,可以做更多的事。
Q:請問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模式是以社區資源帶進學校多?還是將教室延伸到社區為主?
A:一般的合作,大家想到好像就是學校缺錢,然後外面的人要給我們錢,那是一般的想法,可是我們學校不是這樣,我們是希望把小朋友學生的學習環境除了教室、學校之外,也可以把整個社區都是他的學習。把他的學習環境擴大,讓孩子的視野會比較不同。小朋友到社區的時候,會有關心跟關注,會對這個世界產生連結。當然資源也會引進,例如說社區很會做木作的,可以來協助。可是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
Q.:請問學校與社區的合作,是否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益?如何提高?
A:這個要從二個部份來看,第一個是像在教室覺得很無聊,在社區跟爺爺奶奶互動,比較有趣活潑,會讓我們比較願意學習,不是一直在那裡寫黑板好我。對學生來說,這個就是學習的興趣跟態度的轉變。
Q:請問除了學生外,您覺得學校與社區合作對彼此的好處還有好處?為甚麼?
A:第一個小孩覺得有趣,爺爺奶奶也覺得有趣。第二個在基本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用世俗的角度說成績有沒有幫助哪?真的是很難評估,不過我覺得他應該還是會提升,因為你對學習有興趣,你就會深入學習,你的成績就會進步,所以我也覺得他不只對爺爺奶奶好,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
Q:請問除了學生外,您覺得學校與社區合作對彼此的好處?壞處還有好處?
A:學校與社區合作對彼此的好處。有哪些? 第一個是爺爺奶奶比較開心,而且會走到社區學習,那第二個是他們的專長可以再發展,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那第三個是一起研發出來的東西,可能可以有經濟利益,就可以去幫助更多的人。
Q:請問合作上曾經有遇過甚麼困難?怎麼解決的?
A:困難當然還是有,就是要走到教室外面,要有時間,可是小朋友在學校的工作很多,國英數可能都排滿滿的,要抽出一天的時間出去,老師的課程就要做調整。第一個是小朋友跟老師的時間,有沒有辦法配合,另外爺爺奶奶的課程時間,也是固定,並不是我們有空它們就一定會有空,所以也是要互相能配合。所以第一個是時間問題。第二個是,有時候我們希望透過一些產品作品,讓大家可以帶點東西回去,讓大家覺得更有趣,例如說我們做客家粿、肉粽等,那這些是不是都要材料?所以材料跟成本,它也是一個問題。以上是比較大的問題,最後第3個就是場地問題,因為爺爺奶奶很多,小朋友也很多,是不是有比較合適的場地做互動的課程,所以大概要這三個部分能夠協調配合才能進行。
Q:您認為目前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如何?依此情勢看來,兩邊關關係會不會有所改變?
A:我覺得目前就是很好的合作型態。第一個是學校的發展教育的理念,希望孩子是全面學習的,那我們就會帶孩子出去。第二個是我們希望小朋友都可以熟悉家鄉的景點,就會希望爺爺奶奶來協助我們來做講解,這個也會持續的合作,所以如果我們要保持合作關係,這幾個點都要能夠持續的推動,而不是今年有做,明年沒有做。那這樣子合作的形態就會慢慢的消失。
Q:請您給其他想與社區建立良好關係的學校建議?請您對社區想學校合作給建議?
A:這個其實真的很看重學校對自己跟社區合作的看法,老師願不願意花時間帶小朋友出去,學校願不願意發展在地特色課程,都要先自己了解盤點。那第二個是啟動合作,一定要對彼此都有幫助,這也是我一直強調本土關懷的概念,學校的功能可以擴展到幫助社區。我們學校比較特別是剛好遇到0206大地震,我們跟社區做很多幫助彼此的活動,讓彼此關係更友善緊密。所以建立開始,先找某個互惠項目合作,彼此熟悉之後,然後慢慢項目增加,項目才會擴展。所以我的建議是,兩邊要有意願,對兩邊都有幫助,都喜歡也想做,那才有辦法做。那第二個是合作,開始大家要先透過活動,最好是互惠的活動彼此熟悉,才有辦法交談,再一起來討論說共同做什麼,這樣才有辦法合作比較長久,如果說我們只是一直跟他說爺爺奶奶,你就幫我這個部分,其他不用。那他們可能也會覺得沒有興趣。


江臨2023/9/27 下午 04:38:57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參加甲子學堂課程
說明
時間:20230914
地點:甲子學堂
內容:今天我們和老師、校長又去了甲子學堂一起共作美勞作品,我陪的阿嬤還給了我一顆糖果,今天的課程是蠟繩,我們三個也有一起做,那裏的老師讓我們用蠟繩作畫,蠟繩有黏性可以黏在紙上,我做的是花瓶,裡面有花,我還幫阿嬤做了花和花瓶,那裏的課程內容很豐富,我相信阿公阿嬤在那裏一定不會無聊。
蘇會喬2023/9/18 下午 01:18:42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明禮國小校長
說明
時間:20230908
地點:明禮國小校長室
內容:今天是我們第一次進行訪談,訪談前,老師叮嚀我們要注意禮貌及隨時可追問。
江臨2023/9/18 下午 01:05:43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認識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說明
時間:20230908下午
地點: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市場小學堂
內容:老師、校長帶領我們進入民生社區,認識民生社區發展協會環境及市場小學堂據點,今天剛好也有社區咖啡課程,我們也參與一下。
吳釗瑞2023/9/18 上午 10:41:10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認識研究方法
說明
研究時間:2023.09.06
地點:明禮國小教務處
今天老師要我們了解蒐集資料的方法,我們看了兩部影片,分別是,【個案研究與訪談法】、【看見家鄉、由我出發-田野調查】看完了影片,讓我學到了很多的資訊和技巧,學到的內容有:⌈個案研究法是一種科學性的研究方法,它是將特定的個人、家庭、團體、機構、部落、社區和產業等當作研究對象,有不同的面貌,也是一種實務性的調查方法;訪談法,有要注意的事項,如勇敢追問,注意細節;另外一部田野調查影片中,小胖老師將會跟大家介紹蒐集資料和踏查路線的方法,並提示大家採訪前、中、後該注意那些眉角!讓大家都能透過鏡頭收集到自己想要的故事!。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_UuLtTnNAM8
https://youtu.be/OIQunZKvaTo
蘇會喬2023/9/10 下午 05:36:16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書籍閱讀與整理
說明
時間:2023.09.06
地點:明禮國小務處
老師請我們分工回去閱讀,並練習寫下重點跟簡介,但每本書都很厚,閱讀起來要抓重點,寫心得對我們有點困難,於是老師指導我們如何快速了解此書內容,及找出跟我們研究相關的地方,雖然還是有點難,但是我們會互相討論,所以比開始閱讀容易多了。
蘇會喬2023/9/9 下午 04:34:25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文獻搜尋
說明
時間:2023.08.31
地點:明禮國小電腦教室
這一天老師利用午休空檔時間,帶我們到電腦教室,老師指導我們先用電腦蒐集跟學校與社區合作主題相關的網路資料,並讓我們分工閱讀整理成筆記。
文化局資料蒐集:
時間:2023.09.02
地點:花蓮文化局圖書館
我們根據我們的研究目的,到文化局進行圖書搜尋,當天我們發現文化局因搬遷關係,很多我們想借的書都封存不能外借,最後,我們只借到2本,另外2本用跨館借閱。後來老師還有幫我們去慈濟圖書館再借了一些書,讓我們閱讀。
江臨2023/9/9 下午 04:32:23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論文第一次討論
說明
時間:2023.08.28
地點:明禮國小會議室
這一天是小論文第一天討論,由於我們是第一次接觸小論文,老師先解釋說明何謂小論文,並帶我們進入花蓮小論文網站,觀摩作品及認識花蓮小論文比賽內容。之後我們討論欲研究的主題和研究方向,最後決定是以「明禮國小與民生社區互動」為研究目標﹑決定主題後,老師也請我們思考想要研究的內容及如何蒐集這些內容。
心得: 整個了解花蓮小論文的內容後,發現跟我一開始想的不一樣,我以為是作文比賽,原來小論文是對一個主題進行深入探究。
吳釗瑞2023/9/9 下午 03:10:41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8作者 蘇會喬
標題 小論文研究心得
內容
自從開始做了小論文,每次寫功課的時間都變得很少,六日時也經常會被留在學校,整個狀態都是很緊繃的,有的時候還要抽調課堂的時間,去參觀其他地方,雖然有點累,但是老師會鼓勵我們,並帶美食、小點心給我們享用,因此才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開始做了小論文之後,我對「論文」這名詞感到很陌生,經過了老師的指點,我們才慢慢地熟悉一切研究的程序。做小論文時需要動用到眾多資料來深化我們的題目,所以我們去了社區的圖書館借書,網路找文章,或是校長提供的許多文件報導等,在這個過程,讓我學會了有耐心、仔細閱讀及如何整理重點,雖然現在我還是覺得很困難。書的內容裡,有很多對我們有用的知識,對我們的小論文很有幫助,能夠知道更多訪問的問題。
小論文進行的時候,我們需要去訪問還有實地調查,在訪問時,我們必須了解那個問題,在訪問也要知道禮貌,所以「訪問」不是像我們想得這麼簡單有時候必須一直追問,才能問出想要的答案。訪問結束時還要打出訪問的逐字稿,但是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因為音檔很長,有些地方會聽不清楚,幸好老師找到了一個軟體,可以直接把音檔轉換成文字,這樣替我們省下了不少的時間,在工作上也輕鬆許多。在實地調查的時候,我們也需要仔細地聆聽校長對「甲子學堂」和「市場小學堂」的介紹,回到學校要把我的收穫及心得感想寫出來。第一次去「甲子學堂」和「市場小學堂」時,校長是先跟我們幾個介紹外在建築環境,接著帶我們進入裡面,裡頭的阿公、阿嬤在練唱歌的發音和聲調,他們特地請來了專業的老師,在其他的課程也是這樣,所以阿公、阿嬤們會在某些比賽上得名,阿公、阿嬤可真是厲害啊!
學堂舉辦的活動非常多樣,其中有一堂,我們用蠟繩親製了美勞作品,我做的是花瓶,在我身邊有兩個夥伴,一個是我同班同學——江臨,而另外一個是五年級的學生——吳釗瑞,江臨是個頭腦靈活的人,幾乎很少有事情是她做不到的,吳釗瑞也是天資聰穎的人,雖然他打字有點慢,但是他的想法很多,打心得或文章時,他最後呈現出的內容總是很豐富。有兩個這麼優秀的夥伴,當我在寫小論文遇到困難時,總是可以即時協助我。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我們執行的任務也越來越輕鬆,有了很大進展,這些都多虧了老師和我的夥伴們,雖然老師還是付出的比較多就是了。參與這個團隊讓我學習到:書寫一份完整的小論文本來就是要共同努力的,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盡一份力,才能共同完成一篇好的文章!

蘇會喬2023/9/27 下午 02:06:26
7作者 吳釗瑞
標題 小論文研究心得
內容
在參加小論文之前,我並不知道寫小論文的目的是什麼?還以為是讀碩士的時候才會需要寫論文,直到我參加了學校的小論文團隊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小學生有機會接觸論文。但是小論文的學問可不小,除了要選定主題之外,還要深入研究、閱讀很多文獻、訪問相關人員、實地踏查等,最後才能總結完成一篇完整又精彩的小論文。
參加小論文團隊後,在我們看完相關文章及大家討論後,我們最後決定將主題訂為——「里校合作、共創雙贏」。
決定好主題後,老師帶我們去圖書館進一步找尋專業書籍。不過,就在我們到達圖書館後,我們才發現,符合我們研究主題的書籍不是沒有,就是存放在倉庫不能借出。於是,老師只好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別的圖書館借閱。因為老師借來的書籍內容都很長,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和整理。
接著,老師就帶我們訪問校長,校長表示,學校與社區合作對學生、社區都有很大幫助,可是學校和社區合作時,有時也需要解決許多問題,比如配合時間不足、材料費不夠、找不到場地等等。最後,校長提供了我們許多學校與社區網路報導跟簡報資料,幫助我們更了解訪談內容。此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學校與社區有這麼多互動,校長平時除了照顧我們,還要幫忙我們跟社區做這麼多事情,真辛苦!
隨後,老師帶我們去訪問擔任社區志工的阿姨。訪問時志工阿姨說:「民生社區一開始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環保跟回收,總共有三間教室可以讓爺爺奶奶在裡面學手作,而且有小朋友陪他們,這樣爺爺奶奶們就會很開心,才不會覺得無聊,只能待在家發呆、睡覺。」我也很慶幸自己有能力可以在學習之餘,為社區奉獻一己之力。
距離比賽還有一段時間,老師帶我們到民生社區實地踏查,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社區裡面還設有個迷你小農場,爺爺奶奶會在裡面種蔬菜和水果,只要是沒吃完的廚餘都可以拿去做堆肥,十分環保。當我回家和媽媽分享,我在論文踏查時觀察到的一切,媽媽也表示:希望自己家裡的廚餘也可以這樣處理掉。
在本次小論文團隊中,我不只學習到了如何針對研究主題搜索相關資料、如何進行訪談及撰寫小論文,也了解學校與社區可以怎麼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也學到了如何和團隊合作,真是獲益良多!

吳釗瑞2023/9/26 下午 06:04:16
6作者 江臨
標題 小論文研究心得
內容
我竟然被選進了這次的小論文團隊中,一開始我簡直不可置信,當下欣喜得無法思考,連忙先答應老師。剛開始書寫時,我對小論文真的是一竅不通,覺得小論文應該跟普通的作文差不多,沒想到,三天兩頭的被叫到教導處修改討論,後來我總算懂了小論文的意思,也才知道小論文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還有動用非常多的精力,才能完成一份完整的小論文。
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小論文旅程,老師利用假日的時候帶我們去圖書館借書,老師會先幫我們過濾有什麼書可以借,讓我們省下了不少工夫!後來我們找到了幾本書,我看了之後,才逐漸了解到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議題?還有,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在哪裡?為什麼「里民共學」的概念如此重要等等的事情。
在進行訪談之前,老師帶我們一起看了訪談的秘訣,並讓我們討論訪問的題目。接著,很快就到了訪談校長的日子,那簡直就是災難,不僅腦子短路,還一直說錯話。可是也因為這次的經歷,讓我在訪談社區的阿姨時沒有那麼緊張了,說起話來也流利了不少。
在社區那裡有好多爺爺奶奶在體驗各種課程,我個人也覺得在那裡的時候,真的很開心也很放鬆,讓我理解到了為什麼當爺爺奶奶空閒時,就會想去社區上課的原因了,在這裡不僅可以學習新知,參與有趣的手作活動,還可以跟其他人聊聊天,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小孩子來陪他們。
我在這一次的小論文團隊裡面,實在獲益良多,例如擴充了自己的膽量,還有和組員團結一心的進行踏查活動,以及閱讀一堆資料,整理歸納的辛苦,這些我都體驗到了。說真的,如果小論文結束了,我一定會覺得很空虛,畢竟寫小論文的過程裡讓我有機會體驗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例如我被選上一個我完全不理解的團隊中、假日被叫到學校進修、閱讀一堆資料,使用電腦製作一堆文件、學會訪談的技巧、只用兩小時就要趕完一份完整的文章,這些事都對我來說很不簡單。這次的小論文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尤其在做小論文的時候有很多讓我覺得新奇的事,這些學習和收穫,都會在我的國小生涯中留下一頁難以忘懷的美好篇章。

江臨2023/9/26 下午 06:02:54
5作者 江臨
標題 與爺爺奶奶一起共做
內容
我是轉學生,印象中沒有跟爺爺奶奶一起共做課程,所以今天老師說要再帶我們一起去社區共做,我有點興奮好奇,畢竟之前我沒有這樣的經驗。今天那裡是在上蠟繩課程,我們的任務是陪爺爺、奶奶用蠟繩做畫,我在想這件事情應該是不會拖太多時間啦,所以我就慢慢做,我跟一個奶奶一起做,上課老師給了我們一人一捆蠟繩,要我們作畫,我想說我就跟奶奶做一個就好了 ,可是我不知道奶奶收了第二張紙,結果我跟奶奶的兩捆蠟繩都在一張紙上,奶奶先發現不對,就去問然後就發現我們把兩份的東西放在一份上,就有了一幅豐富卻又奇妙的畫。奶奶為了完成另一份的畫作又去拿了另一些的蠟繩,可是因為時間到了所以我們必須回學校。我覺得真的很奇妙,一開始我跟奶奶根本沒有互動,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可是到了後面,我們就開始講話互動了、討論該如何分工合作讓畫更美。我一直以為起上課,就是看他們做,然後我們自己做自己的,可是去了之後,才發現,有時候爺爺奶奶會不懂,所以我們可以教她們,第一次去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一下子就要走了,甚至還有點捨不得,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可以再去一次。

江臨2023/9/18 上午 11:16:58
4作者 吳釗瑞
標題 參觀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內容
今天老師帶我們到民生社區了解爺爺奶奶在社區如何上課,老師還告訴我們民生社區其實不只一個教室,而是有三個教室跟一個迷你的開心農場,第一間教室是甲子食堂、第二間教室是市場小學堂、第三間教室則是明禮國小,原本我以為民生社區只有這三間教室,沒想到竟然還有一個迷你的農場,讓我大開眼界。在今天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像是民生社區不只一個教室、迷你的農場以及爺爺奶奶在社區如何上課,我很期待後面跟爺爺奶奶再一起上課。

吳釗瑞2023/9/18 上午 11:04:35
3作者 蘇會喬
標題 參觀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內容
今天校長和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了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又叫做甲子學堂)、市場小學堂,在甲子學堂外面我看到了很多的美勞作品,室內裡面還有基本的設施,爺爺奶奶們上課時都會專業的人員指導,讓他們在很多的比賽上面幾乎都有得名。我們還去了市場小學堂,那時候的市場小學堂是個舊房子,幾乎都破破爛爛的,但是經過了明禮國小的整修,房子變得很新,外面還有學生貼的磁磚。今天去了兩個地方,我分別學到了多知識,像是那兩個地方的由來及社區發展的主要工作,另外我們也經歷了不同的事,如和爺爺奶奶認識咖啡豆等..,經過校長的講解和這次的參訪,讓我想起了消失的記憶

蘇會喬2023/9/18 上午 11:00:07
2作者 吳釗瑞
標題 閱讀文獻與打字的困難
內容
閱讀文章或書籍,因為要閱讀的文章都很長,一下要抓住重點,對我有一點難,後來在老師跟同伴的幫助下,我才比較了解,除此之外,當我好不容易整理好文章,我又遇到打字很慢的困擾,這又花了很多時間,雖然同伴想幫忙,但是我想要自己練習打字,讓自己速度可以快一點,對我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

吳釗瑞2023/9/9 下午 04:56:02
1作者 江臨
標題 訪問心得
內容
在訪談的那一天,老師給我們分配我們一同討論的題目,我分到了5–8題,在下課的時候,老師還在跟我們複習訪談時要注意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訪談的時間,可是我一進到校長室我就開始緊張了,越緊張越說不好,我就一直嘴瓢,所以講得越來越小聲。可是講得太小聲了,校長都聽不到,我尷尬到了極點,那時候很就想趕快衝出校長室緩一緩,可是不行,那時後開始我就開始半醒不醒了,還好校長都很溫柔地聽我問,所以後面的訪談就順利多了。


江臨2023/9/9 下午 04:20:44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社區有教室的在地轉化-打造有文化的品味的課程與教學
作者 余安邦 鄭淑慧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簡介(摘要)
「社區有教室的在地轉化」即試圖透過學校與家庭及社區(部落)的密切互動,冀望社區(部落)的生命與活力獲得正向的開展;也希望師生的學習與生活能夠緊密結合,使其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能相互交融,真正達到「家校和諧」、「學校社區融合」的境界;從而能讓獨具在地文化特色、以社區(部落)空間為基地的課程,得以踏實而順利地被建構與持續發展,展現「社區文化課程」多元而充實的品味與風貌。
導讀
七所學校的課程經驗,一方面跳脫了傳統鄉土教育中,任意擷取地方史地零碎知識教學,而是將社區(部落)資源有效轉化且融入各個學習領域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逐步展開出適切且具本土風味的【文化課程】。
吳釗瑞2023/9/10 下午 05:42:58
4書名 社區有教室
作者 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照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是台北縣金包里地區,萬里國中與金山國小,實施⌈社區有教室⌋活動的理論根據及努力成果。從中可以清楚看到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真實寫照,亦即⌈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精神的具體落實。
導讀
這本書強調的是學校與社區彼此互動學習,學校和社區的關係以前都是獨立的封閉個體,現在轉化為合作互助的夥伴關係。
蘇會喬2023/9/10 下午 05:30:53
3書名 學校進步與學校革新
作者 高強華
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簡介(摘要)
這本書收錄26篇嶄新而重要的關鍵主題,相信對於學校教師們積極參與學校本位革新的種種教育革新具有重要的啟發價值。
導讀
這本書有寫著各地的專家對於學校社區化和社區學校化的看法,幫助我們思考學校與社區兩者的關係。
江臨2023/9/10 下午 05:28:01
2書名 學校社區化
作者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
出版社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此本書是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以「社區學校化」為主題,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其中多位專家學者提出需多篇論文報告,提供討論引言,會後本學會將討論過程與結論,整理成章,並邀請多位專家會員同仁,以此主題提出專論多篇。最後綜合編列成冊,作為紀念與推廣用。
導讀
本書有14篇文章分別為學校社區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教育改革與社區學院、社區發展與學校社區工作、學校社區化的兒童教育功能、「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做法等等....提供我們了解學校與社區發展的理論基礎。
江臨2023/9/9 上午 11:26:43
1書名 家庭、學校與社區
作者 翁福元
出版社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簡介(摘要)
家庭、學校與社區,如何建立和諧關係及良性互動是政府當前關注話題,本書主要是從社會變遷的角度,探討家庭、學校與社區過去、現在與未來理想的角色與功能變遷發展;希望能將這些理論概念應用在實際問題的解決,對於家長、社區人士、教育決策及行政人員在思考彼此合作能有所助益。
導讀
一個三不管學校如何透過老師積極,校長帶領、社區配合改學生學習效率低落呢?學校先動起來,校長帶頭領導老師進行社區力量整合,讓家庭與社區正視孩子教育問題,付出關心與行動,一起合作改善學生學習。
蘇會喬2023/9/7 下午 02:52:34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學期中老師帶領我們進入社區與爺爺奶奶一起上課,過程中爺爺奶奶總是親切教我們製作食物,並開心與我們聊天。我跟同學們都很喜歡這樣走出教室的課程,覺得很有趣。老師跟我們說,這群爺爺奶奶很喜歡我們去,我們帶給他們很多的快樂。因此我們在想,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時,是不是學校可以與社區建立一種合作模式,讓家中的爺爺奶奶有機會走出家門,或進入學校服務孩子,建立自信,防止失智;而我們的課程也可以走入社區,讓自己¬有不同於教室課程的收穫。因此我們想要藉由這個機會,好好研究這個專題。
蒐集資料發現學校與社區早期文獻都強調合作重要性,但很少有深入說明實際合作案例,多數研究顯示學校與社區以走讀課程合作,像明禮國小與民生社區老幼共學的模式比較少,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篇專題研究,探討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可能模式,讓未來對里校共作或是老年照顧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們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劉貞蘭2023/9/27 下午 04: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