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校合作,共創雙贏
專題名稱 | 里校合作,共創雙贏 |
專題描述 | 學期中老師帶領我們進入社區與爺爺奶奶一起上課,過程中爺爺奶奶總是親切教我們製作食物,並開心與我們聊天。我跟同學們都很喜歡這樣走出教室的課程,覺得很有趣。老師跟我們說,這群爺爺奶奶很喜歡我們去,我們帶給他們很多的快樂。因此我們在想,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時,是不是學校可以與社區建立一種合作模式,讓家中的爺爺奶奶有機會走出家門,或進入學校服務孩子,建立自信,防止失智;而我們的課程也可以走入社區,讓自己有不同於教室課程的收穫。因此我們想要藉由這個機會,好好研究這個專題。 蒐集資料發現學校與社區早期文獻都強調合作重要性,但很少有深入說明實際合作案例,多數研究顯示學校與社區以走讀課程合作,像明禮國小與民生社區老幼共學的模式比較少,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篇專題研究,探討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可能模式,讓未來對里校共作或是老年照顧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們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我們希望這份專題可以讓大家了解學校與社區可以合作的契機,在介紹之前,會先用文獻探討學校與社區合作學理基礎與現況,之後用訪談法、文件分析及實地踏查深入了解民生社區、明禮國小的合作模式、效能。 我們研究目的主要有二個: (一)學校與社區合作學理基礎及現況探討。 (二)明禮國小與民生社區里校共作內容及效能。 |
隊伍名稱 | 團結力量大 |
指導老師 | 劉貞蘭 蕭美珍 |
參賽學生 | 蘇會喬 江臨 吳釗瑞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作者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東區研發中心 來源 文化部 描述 斷層的人文體驗行動–奶奶的樂齡生活 [文化部109年] 本課程試點學校「花蓮市明禮國小」,是一所位於社區內的小學,許多學生從小就在這片場域長大,因此培養具有在地連結,人文關懷的孩子,是學校與社區共同的願景。為此 •學校與社區積極合作 ,引進本項文化體驗課程,引導孩子用影像關懷並紀錄社區故事,讓孩子更親近家鄉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 民生社區展協會設計的「斷層上的人文體驗行動一奶奶的樂齡生活」系列課程.用紀錄片的敘事方式,以「民生社區樂齡學堂」為採訪對象,紀錄一位奶奶如何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在老年生活中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改變。期望藉由奶奶一日生活影像紀錄觀察.讓學童能認識社區樂齡文化,瞭解有一群爺爺奶奶正在用行動追求屬於自己的樂齡生活.藉此促進跨世代之間進一步的互動及相互理解,也強化終身學習在這老年化社會的重要性。 | 江臨 | 2023/9/25 下午 05:24:16 | |
4 | 作者 蘇慧喬、吳釗瑞、江臨 來源 學生訪談逐字稿 描述 學生陸續訪問校長、社區負責與學校聯繫執行志工、及學生等,之後將訪談內容整理成逐字稿。(學生訪談四位,以口語表達最清楚呈現) | 江臨 | 2023/9/25 下午 05:11:17 | |
3 | 作者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東區研發中心 來源 文化部 描述 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文化部108】 遇見洄瀾百年舊城:斷層上的文化體驗 花蓮市民生社區位於花蓮市工商機能中樞,形成多樣化人文結構,各年齡層人口分配平均,社區居民熱心社區事務,凝聚力強大,進而促成民生社區發展協會於2005年成立,以增強社區組織居民凝聚力及參與意識為宗旨,落實社區經營的理念,將社區工作發展至其他社區,以組織培訓方式減少各社區推動社區改造的摸索期,加深民眾對社區的認同感與共創願景。 本課程的試點學校-花蓮市明禮國小,位於斷層帶上,無法避免地震對學校帶來的影響,因此希望透過本項文化體驗課程,喚起學生對防震救災與在地鄉土的關懷,並提升美學素養。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重點如下: 1、 媒體學習:帶領學生拍攝在地生活景物,讓學生瞭解媒體的重要及影響性,同時培養學生美感,提升學生的道德及情意正向發展。 2、 木工創客:震災的修繕工程中,因修剪校樹而產生許多木料;校樹是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份記憶,因此由專業木工師傅帶領學生操作,將木料與記憶轉化成一件件美麗的藝術作品。 3、 實習商店:在社區積極協助下,利用市場攤區的閒置空間,讓學生進行商店開業及商品買賣的實際行動,使學生體驗商品成本、售價、收益的過程 ,在親師陪伴與共思下,以「做中學」來落實學生與社區跟生活的連結。 | 吳釗瑞 | 2023/9/18 下午 01:28:19 | |
2 | 作者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黃可欣、王鈴琪、蔡嘉玲 來源 https://scholars.lib.ntu.edu.tw/bitstream/123456789/42310/1/04.pdf 描述 此專題探討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畫之行動研究:以台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 | 蘇會喬 | 2023/9/10 下午 06:32:41 | |
1 | 作者 范信賢、 尤淑慧 來源 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9, 12(4), 頁89 ~112 描述 此專題探討在社區總體營造和學校本位課程的推力下,臺灣的學校和社區更有機會跨越藩籬,進行學校課程的變革。此研究選擇大二結與何厝二處案例,採取文本分析、訪談等方法,理解研究案例的區域概況、連結緣起以及課程相關活動。其次,討論二處案例在課程協作過程面對的經費人力、文化斷層和參與人員擴增等瓶頸及其應對之道。最後,從案例經驗中探討學校和社區得以課程協作的可能性,其中,實作的有機轉化、課程的再概念化、資源與功勞的共享、社群的培力等,是為重要關鍵。 | 蘇會喬 | 2023/9/10 下午 06:31:29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蘇會喬 標題 小論文研究心得 內容 自從開始做了小論文,每次寫功課的時間都變得很少,六日時也經常會被留在學校,整個狀態都是很緊繃的,有的時候還要抽調課堂的時間,去參觀其他地方,雖然有點累,但是老師會鼓勵我們,並帶美食、小點心給我們享用,因此才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開始做了小論文之後,我對「論文」這名詞感到很陌生,經過了老師的指點,我們才慢慢地熟悉一切研究的程序。做小論文時需要動用到眾多資料來深化我們的題目,所以我們去了社區的圖書館借書,網路找文章,或是校長提供的許多文件報導等,在這個過程,讓我學會了有耐心、仔細閱讀及如何整理重點,雖然現在我還是覺得很困難。書的內容裡,有很多對我們有用的知識,對我們的小論文很有幫助,能夠知道更多訪問的問題。 小論文進行的時候,我們需要去訪問還有實地調查,在訪問時,我們必須了解那個問題,在訪問也要知道禮貌,所以「訪問」不是像我們想得這麼簡單有時候必須一直追問,才能問出想要的答案。訪問結束時還要打出訪問的逐字稿,但是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因為音檔很長,有些地方會聽不清楚,幸好老師找到了一個軟體,可以直接把音檔轉換成文字,這樣替我們省下了不少的時間,在工作上也輕鬆許多。在實地調查的時候,我們也需要仔細地聆聽校長對「甲子學堂」和「市場小學堂」的介紹,回到學校要把我的收穫及心得感想寫出來。第一次去「甲子學堂」和「市場小學堂」時,校長是先跟我們幾個介紹外在建築環境,接著帶我們進入裡面,裡頭的阿公、阿嬤在練唱歌的發音和聲調,他們特地請來了專業的老師,在其他的課程也是這樣,所以阿公、阿嬤們會在某些比賽上得名,阿公、阿嬤可真是厲害啊! 學堂舉辦的活動非常多樣,其中有一堂,我們用蠟繩親製了美勞作品,我做的是花瓶,在我身邊有兩個夥伴,一個是我同班同學——江臨,而另外一個是五年級的學生——吳釗瑞,江臨是個頭腦靈活的人,幾乎很少有事情是她做不到的,吳釗瑞也是天資聰穎的人,雖然他打字有點慢,但是他的想法很多,打心得或文章時,他最後呈現出的內容總是很豐富。有兩個這麼優秀的夥伴,當我在寫小論文遇到困難時,總是可以即時協助我。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我們執行的任務也越來越輕鬆,有了很大進展,這些都多虧了老師和我的夥伴們,雖然老師還是付出的比較多就是了。參與這個團隊讓我學習到:書寫一份完整的小論文本來就是要共同努力的,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盡一份力,才能共同完成一篇好的文章! | 蘇會喬 | 2023/9/27 下午 02:06:26 |
7 | 作者 吳釗瑞 標題 小論文研究心得 內容 在參加小論文之前,我並不知道寫小論文的目的是什麼?還以為是讀碩士的時候才會需要寫論文,直到我參加了學校的小論文團隊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小學生有機會接觸論文。但是小論文的學問可不小,除了要選定主題之外,還要深入研究、閱讀很多文獻、訪問相關人員、實地踏查等,最後才能總結完成一篇完整又精彩的小論文。 參加小論文團隊後,在我們看完相關文章及大家討論後,我們最後決定將主題訂為——「里校合作、共創雙贏」。 決定好主題後,老師帶我們去圖書館進一步找尋專業書籍。不過,就在我們到達圖書館後,我們才發現,符合我們研究主題的書籍不是沒有,就是存放在倉庫不能借出。於是,老師只好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別的圖書館借閱。因為老師借來的書籍內容都很長,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和整理。 接著,老師就帶我們訪問校長,校長表示,學校與社區合作對學生、社區都有很大幫助,可是學校和社區合作時,有時也需要解決許多問題,比如配合時間不足、材料費不夠、找不到場地等等。最後,校長提供了我們許多學校與社區網路報導跟簡報資料,幫助我們更了解訪談內容。此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學校與社區有這麼多互動,校長平時除了照顧我們,還要幫忙我們跟社區做這麼多事情,真辛苦! 隨後,老師帶我們去訪問擔任社區志工的阿姨。訪問時志工阿姨說:「民生社區一開始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環保跟回收,總共有三間教室可以讓爺爺奶奶在裡面學手作,而且有小朋友陪他們,這樣爺爺奶奶們就會很開心,才不會覺得無聊,只能待在家發呆、睡覺。」我也很慶幸自己有能力可以在學習之餘,為社區奉獻一己之力。 距離比賽還有一段時間,老師帶我們到民生社區實地踏查,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社區裡面還設有個迷你小農場,爺爺奶奶會在裡面種蔬菜和水果,只要是沒吃完的廚餘都可以拿去做堆肥,十分環保。當我回家和媽媽分享,我在論文踏查時觀察到的一切,媽媽也表示:希望自己家裡的廚餘也可以這樣處理掉。 在本次小論文團隊中,我不只學習到了如何針對研究主題搜索相關資料、如何進行訪談及撰寫小論文,也了解學校與社區可以怎麼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也學到了如何和團隊合作,真是獲益良多! | 吳釗瑞 | 2023/9/26 下午 06:04:16 |
6 | 作者 江臨 標題 小論文研究心得 內容 我竟然被選進了這次的小論文團隊中,一開始我簡直不可置信,當下欣喜得無法思考,連忙先答應老師。剛開始書寫時,我對小論文真的是一竅不通,覺得小論文應該跟普通的作文差不多,沒想到,三天兩頭的被叫到教導處修改討論,後來我總算懂了小論文的意思,也才知道小論文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還有動用非常多的精力,才能完成一份完整的小論文。 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小論文旅程,老師利用假日的時候帶我們去圖書館借書,老師會先幫我們過濾有什麼書可以借,讓我們省下了不少工夫!後來我們找到了幾本書,我看了之後,才逐漸了解到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議題?還有,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在哪裡?為什麼「里民共學」的概念如此重要等等的事情。 在進行訪談之前,老師帶我們一起看了訪談的秘訣,並讓我們討論訪問的題目。接著,很快就到了訪談校長的日子,那簡直就是災難,不僅腦子短路,還一直說錯話。可是也因為這次的經歷,讓我在訪談社區的阿姨時沒有那麼緊張了,說起話來也流利了不少。 在社區那裡有好多爺爺奶奶在體驗各種課程,我個人也覺得在那裡的時候,真的很開心也很放鬆,讓我理解到了為什麼當爺爺奶奶空閒時,就會想去社區上課的原因了,在這裡不僅可以學習新知,參與有趣的手作活動,還可以跟其他人聊聊天,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小孩子來陪他們。 我在這一次的小論文團隊裡面,實在獲益良多,例如擴充了自己的膽量,還有和組員團結一心的進行踏查活動,以及閱讀一堆資料,整理歸納的辛苦,這些我都體驗到了。說真的,如果小論文結束了,我一定會覺得很空虛,畢竟寫小論文的過程裡讓我有機會體驗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例如我被選上一個我完全不理解的團隊中、假日被叫到學校進修、閱讀一堆資料,使用電腦製作一堆文件、學會訪談的技巧、只用兩小時就要趕完一份完整的文章,這些事都對我來說很不簡單。這次的小論文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尤其在做小論文的時候有很多讓我覺得新奇的事,這些學習和收穫,都會在我的國小生涯中留下一頁難以忘懷的美好篇章。 | 江臨 | 2023/9/26 下午 06:02:54 |
5 | 作者 江臨 標題 與爺爺奶奶一起共做 內容 我是轉學生,印象中沒有跟爺爺奶奶一起共做課程,所以今天老師說要再帶我們一起去社區共做,我有點興奮好奇,畢竟之前我沒有這樣的經驗。今天那裡是在上蠟繩課程,我們的任務是陪爺爺、奶奶用蠟繩做畫,我在想這件事情應該是不會拖太多時間啦,所以我就慢慢做,我跟一個奶奶一起做,上課老師給了我們一人一捆蠟繩,要我們作畫,我想說我就跟奶奶做一個就好了 ,可是我不知道奶奶收了第二張紙,結果我跟奶奶的兩捆蠟繩都在一張紙上,奶奶先發現不對,就去問然後就發現我們把兩份的東西放在一份上,就有了一幅豐富卻又奇妙的畫。奶奶為了完成另一份的畫作又去拿了另一些的蠟繩,可是因為時間到了所以我們必須回學校。我覺得真的很奇妙,一開始我跟奶奶根本沒有互動,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可是到了後面,我們就開始講話互動了、討論該如何分工合作讓畫更美。我一直以為起上課,就是看他們做,然後我們自己做自己的,可是去了之後,才發現,有時候爺爺奶奶會不懂,所以我們可以教她們,第一次去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一下子就要走了,甚至還有點捨不得,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可以再去一次。 | 江臨 | 2023/9/18 上午 11:16:58 |
4 | 作者 吳釗瑞 標題 參觀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內容 今天老師帶我們到民生社區了解爺爺奶奶在社區如何上課,老師還告訴我們民生社區其實不只一個教室,而是有三個教室跟一個迷你的開心農場,第一間教室是甲子食堂、第二間教室是市場小學堂、第三間教室則是明禮國小,原本我以為民生社區只有這三間教室,沒想到竟然還有一個迷你的農場,讓我大開眼界。在今天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像是民生社區不只一個教室、迷你的農場以及爺爺奶奶在社區如何上課,我很期待後面跟爺爺奶奶再一起上課。 | 吳釗瑞 | 2023/9/18 上午 11:04:35 |
3 | 作者 蘇會喬 標題 參觀民生社區發展協會 內容 今天校長和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了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又叫做甲子學堂)、市場小學堂,在甲子學堂外面我看到了很多的美勞作品,室內裡面還有基本的設施,爺爺奶奶們上課時都會專業的人員指導,讓他們在很多的比賽上面幾乎都有得名。我們還去了市場小學堂,那時候的市場小學堂是個舊房子,幾乎都破破爛爛的,但是經過了明禮國小的整修,房子變得很新,外面還有學生貼的磁磚。今天去了兩個地方,我分別學到了多知識,像是那兩個地方的由來及社區發展的主要工作,另外我們也經歷了不同的事,如和爺爺奶奶認識咖啡豆等..,經過校長的講解和這次的參訪,讓我想起了消失的記憶 | 蘇會喬 | 2023/9/18 上午 11:00:07 |
2 | 作者 吳釗瑞 標題 閱讀文獻與打字的困難 內容 閱讀文章或書籍,因為要閱讀的文章都很長,一下要抓住重點,對我有一點難,後來在老師跟同伴的幫助下,我才比較了解,除此之外,當我好不容易整理好文章,我又遇到打字很慢的困擾,這又花了很多時間,雖然同伴想幫忙,但是我想要自己練習打字,讓自己速度可以快一點,對我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 | 吳釗瑞 | 2023/9/9 下午 04:56:02 |
1 | 作者 江臨 標題 訪問心得 內容 在訪談的那一天,老師給我們分配我們一同討論的題目,我分到了5–8題,在下課的時候,老師還在跟我們複習訪談時要注意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訪談的時間,可是我一進到校長室我就開始緊張了,越緊張越說不好,我就一直嘴瓢,所以講得越來越小聲。可是講得太小聲了,校長都聽不到,我尷尬到了極點,那時候很就想趕快衝出校長室緩一緩,可是不行,那時後開始我就開始半醒不醒了,還好校長都很溫柔地聽我問,所以後面的訪談就順利多了。 | 江臨 | 2023/9/9 下午 04:20:44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7 | 網站名稱 花蓮「河好日市集」進駐震災校園 民眾驚呼「震撼」 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13554 網站簡介 全校師生學習與「樓下惡鄰」共處,並在教育部的經費挹注下進行「災後復建」,如今修復工程已近完工,「河好日市集」也導引民眾走入校園,直接感受地震的無情及師生化「恐懼」為正向的力量。 由中央大學教授馬國鳳與科普作家潘昌志共同成立的部落格「震識」,這次也受邀擔任「安全必修課」關主,以桌遊、短講、展覽、文史生態導覽等形式,讓花蓮人了解地震的緣由與防災觀念。 | 吳釗瑞 | 2023/9/27 上午 11:11:01 | |
6 | 網站名稱 學校參與社區營造之角色分析─以三個個案為例 網址 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10004/1.htm 網站簡介 學校在人力及資源的投注下,似乎產生一定影響力,可見學校在營造過程中的定位及扮演之角色是需要深入探究的議題。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以平平國小、樂樂國中、安安國小三個學校(皆為化名)與當地發展社區營造為個案,試圖從分析學校參與社造過程探討學校在社區營造中的角色。 | 江臨 | 2023/9/18 下午 12:58:44 | |
5 | 網站名稱 為台灣而教~匯集村落的力量—社區和學校教育如何合作? 網址 https://www.teach4taiwan.org/ 網站簡介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 )成立於 2013 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TFT 的概念最早起源於 2013 年由公益平台基金會所舉辦的「社會創業家成長營」,參與者包含嚴長壽總裁、誠致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台大國企系李吉仁教授、台東孩子的書屋陳俊朗創辦人、台中林業生基金會劉宜中執行長等,於討論共同碰到的「人才議題」時所發想出的可能作法之一。有鑒於該議題的重要性,營隊後經引薦,由正在美國擔任管理顧問、多年專注於弱勢教育服務、政策與研究的劉安婷協助開始鑽研方案。 | 蘇會喬 | 2023/9/10 下午 06:08:36 | |
4 | 網站名稱 看見家鄉,由我出發~小碰老師的田野調查課 網址 https://youtu.be/_UuLtTnNAM8 網站簡介 找到了家鄉的故事,下一步是什麼呢?就是田野調查啦! 但......田野調查是什麼啊?有哪些東西需要注意呢? 讓小胖老師來解答吧! 這堂課中,小胖老師將會跟大家介紹蒐集資料和踏查路線的方法,並提示大家採訪前、中、後該注意那些眉角 | 江臨 | 2023/9/10 下午 05:18:07 | |
3 | 網站名稱 個案研究與訪談法 網址 https://youtu.be/OIQunZKvaTo 網站簡介 認識個案研究法與訪談法 | 江臨 | 2023/9/10 下午 05:13:45 | |
2 | 網站名稱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網址 https://hdl.handle.net/11296/gssh4f 網站簡介 本研究旨在探討九陶(化名)實驗教育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包含九陶實驗學校的實驗教育發展內涵,學校與社區之間的夥伴關係,以及九陶實驗學校對社區發展的可能貢獻。本研究主要結論說明如下: 一、九陶實驗教育學校以「群性」之概念來發展學校教育。 二、相互依存求共榮是九陶實驗教育學校與社區之主要夥伴關係。 三、九陶實驗教育學校在社區發展之社會資本、經濟資本、人力資本面向有所貢獻。 最後 研究者依據上述之研究結論,分別對九陶實驗教育學校與社區經營學校與社區 夥伴關係、教育行政機關、以及未來可行之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蘇會喬 | 2023/9/9 上午 09:56:08 | |
1 | 網站名稱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 網址 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 網站簡介 本網站介紹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103年度社區造點中,在面對少子高齡化社會,學校與社區如何協力合作、校園空間與課程資源的協調運用,連結學校人才的社區培力,促進代間行動的溝通合作,用創意調適出學校與社區的學習互動新樣貌等學校與社區的互動、結合案例,提供社區營造更多的想像及可能性。 | 吳釗瑞 | 2023/9/9 上午 09:5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