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探究最長無颱風登陸紀錄之海氣因素

專題名稱好久不見-探究最長無颱風登陸紀錄之海氣因素

專題描述台灣過去四年迎來百年最長的無颱風登陸紀錄。透過訪談詢問專家,我們希望能在大氣和海洋的交互作用中,找出可能的因素,探討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紀錄。

隊伍名稱追風少年

指導老師周子宇 張華妤

參賽學生黃翊睿 洪晨育 黃瑞渝 李凱堯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徐天佑
來源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描述 颱風對台灣地區造成的威脅甚大,但由於受到地形、颱風路徑與其結構的影響,不同颱風造成的損失以及受災之地區並不相同。2004年中有三個颱風影響台灣地區,造成嚴重損失,其中敏督利颱風在中心過後台灣地區後全台下大雨,艾利颱風之颱風眼未登陸台灣卻造成北台灣嚴重水患,而南瑪都颱風在台灣南部登陸,經台東出海,卻造成花蓮布洛灣、天祥等山區降下豪大雨,以上的颱風降雨均與台灣地形關係密切。本研究針對此三個颱風降雨時空分布進行分析探討,並用衛星雲圖資料做進一步研究,以確實了解此三個颱風在台灣造成地區性大雨的原因。研究結果發現敏都利颱風於2004年7月2日00至06UTC間中心通過淡水河口,所引進的西南氣流,帶來豪雨。艾利颱風中心眼於2004年8月24至25日間同樣通過淡水河口之北方後,並向西行進,呈「西北颱」特徵,颱風環流的西北氣流與地形夾角甚大,造成豪大雨。至於南瑪都颱風,中心先通過菲島北部,而後轉東北移動,掃過恆春半島後續向東北而去,是有紀錄以來12月份第一個在台灣登陸的颱風,且當時有大陸冷高壓南侵,因共伴效應產生的副低壓導致北部地區雨量較大,而天祥一帶小區域豪雨則由於地地形與颱風雲系產生交互作用而導致對流加強產生豪大雨。
洪晨育2023/9/16 下午 04:00:35
4作者 石棟鑫
來源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描述 台灣地處亞熱帶,並位於西太平洋颱風區,因此每年颱風災害頻繁,加上台灣屬於海島性氣候,具有降雨量以及降雨強度大,但時空分佈不均的特性,因此每年因為颱風豪雨所造成的災害,位居所有災害之首,有鑑於此,本研究將針對颱風降雨做一系列的研究,以瞭解颱風雨的降雨特性,不但希望能夠建立各地區的水文基本資料之外,還期待分析結果可以提供防災工程之用。
本研究將以中央氣象局從民國60年到民國80年間,所發佈的侵台颱風作基礎,將經濟部水利處全省共150個雨量站分成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四個區域進行分區的研究,再將每個區域水文站所量測到的颱風分成延時、雨型、路徑、降雨量以及降雨強度等五個項目逐步討論;接著綜合各區域的分析結果相互比較,以瞭解台灣各地區的水文特性。
由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各地區在颱風雨作用下的平均延時都接近設計常用的24小時,標準偏差約在12小時(半天)左右,而雨型的分佈以中央集中式雨型出現的比率最高,本研究也發現不同路徑對不同地區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而降雨的分佈以東部地區多於西部地區。
黃瑞渝2023/9/16 下午 03:48:44
3作者 賴泓宇
來源 中華科技大學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描述 考量台灣地區的颱風多半是由東部登陸居多,且迎風面的降雨量較大。本文擬以花蓮地區為對象,進行研究,主要是希望藉由不同颱風路徑降雨量預測模式之建置,而有效掌握不同颱風路徑發生時的降雨量預測,達到降低颱風侵台期間降雨量所帶來的災損。本文擬探討如何針對降雨預報能力之提昇,以降低颱風侵台期間降雨量所帶來的災損。因此本文希望藉由相關單位提供降雨量資料的研究。
李凱堯2023/9/16 下午 03:29:36
2作者 吳姿樺
來源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研究所
描述 臺灣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區之交界,為颱風盛行區域。颱風常於菲律賓東方海域形成後,往北或往西北方向移往臺灣,常造成重大災情。本研究分析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中的颱風個案及自動雨量站降雨資料,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分析不同路徑颱風所造成臺灣地區降雨之主要中心區域,本研究主要分析結果如下所述:
1. 第一、二類路徑颱風主要降雨中心為桃竹苗山區及雲嘉南山區。
2. 第三、四類路徑主要是在高屏山區及花東山區形成降雨中心。
3. 第五、六、七、八類路徑降雨中心主要是在高屏山區或花東,但因個案太少,分析結果不具代表性。
4. 第九類路徑颱風主要降雨中心是在高屏山區及花東地區。
本研究分析結果呈現出颱風路徑與降雨中心之清楚對應關係,此研究成果可結合颱風之路徑預報,藉此針對未來颱風侵襲時之可能降雨中心區域進行預警措施,當有助減緩災情之發生程度。
黃翊睿2023/9/16 下午 03:23:20
1作者 陳政安
來源 中國文化大學理學院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
描述 本研究嘗試利用台灣分布密集的自動觀測站降雨資料,以兩種方式分析颱風對於台灣的降雨分布特徵,一是利用颱風中心在台灣周圍不同位置上時台灣相對的降雨分布之特徵;二是利用中央氣象所定義的颱風路徑分類,去分析不同路徑下颱風影響台灣降雨的狀況。
依颱風中心位置所在對台灣降雨之影響中發現,當颱風位於台灣東南側時,降雨多集中於東部地區;位於東側時,降雨多集中於北部及東北部地區;位於東側偏北邊時,降雨多集中於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位於北側時,降雨則多分布於台灣西半部地區;位於西側時,降雨多集中於西南部地區及東部地區;位於南側時,降雨則多分布於台灣東半部地區;依據颱風對於台灣本島降雨的特徵分布,可分成七種不同的降雨分布型態。而根據颱風路徑分類中發現,從台灣北部與中部陸地通過的颱風,為台灣帶來的降雨量通常最多,從南部經過的颱風,降雨量通常較少,且主要降雨發生在東部地區。
從颱風中心位置及颱風路徑分類中發現,其累積降雨的平均結果與其中個案間累積降雨平均結果會出現差異,颱風個案之間不是全然一致的降雨分布。進一步分析得知,季節盛行風與颱風環流交互作用、颱風本身的強度、颱風侵襲台灣時的移動速度、西南水氣對颱風降雨的貢獻程度都會影響颱風對於台灣的降雨量,種種因素的作用之下,造成了颱風個案間降雨差異的原因,影響著颱風對於台灣降雨的分布以及降雨量多寡。
黃翊睿2023/9/16 下午 03:20:40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擬定訪談問題
說明
在參訪氣象站之前,我們每個組員都先自己在家想了至少三個問題,在學校時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整理自己想問哪些問題。我們主要是提問一些還不太理解的名詞和颱風知識,另外就是希望藉由訪談,氣象站專家能給我們研究方向的建議和看法。
李凱堯2023/9/28 上午 10:01:24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整理訪談內容
說明
在參訪花蓮氣象站後,我們利用某個禮拜三的時間把參訪時的錄音整理成逐字稿,再把重點挑出來、做成表格,透過這些資料我們能了解到颱風的相關知識,還有清楚記錄下專家學者給我們的回答。這是這次報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整理好這些訪談資料後,在後續可以更加精準跟指導老師來討論修改書面資料。
黃瑞渝2023/9/28 上午 09:54:34
4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追風少年~花蓮氣象站參訪紀錄
說明
我們到了花蓮氣象站參觀並訪談專家學者,這個影片是我們在參觀那天的過程紀錄。
黃瑞渝2023/9/28 上午 09:51:10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參訪花蓮氣象站
說明
我們事先和花蓮氣象站聯繫,詢問能不能進去參觀和訪談專家學者。在當天利用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參訪,包含認識觀測雨量、溫度、酸雨檢測等等工具的構造與原理,也近距離看氣象氣球的模樣。之前在學校的時候,我們組有一起想要問氣象站專家的問題,所以在最後我們提出這些問題給專家,專家用簡單清楚的方式為我們解答,氣象站主任也提供許多研究方向的建議與可查找資訊的平台。
洪晨育2023/9/28 上午 09:45:34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討論文獻資料與分析
說明
我們利用午休時間,討論各自在網路上查找到的文獻和資料,然後我們就把每篇文獻的內容全部整理把有用的資料分析過後用在書面報告上面,也讓我們比較知道一些颱風的知識、比較了所有網站的資料是不是正確的,並且得知了一些路徑、數量,把一些以前一些不會的名詞搞懂了。
洪晨育2023/9/21 下午 09:05:55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查詢相關資料
說明
我們利用暑假期間據再一起尋找有關颱風的資料,資料的搜尋首先以網頁為主,因為網頁上的資料比較淺顯易懂,但是也有許多的假資料,我以我們又另外找尋相關的期刊和論文,但是期刊和論文有些內容太深奧了,我們不太懂,就將問題記錄下來寄給老師,老師也在很短的時間幫我們解答疑惑,甚至還抽空幫我們上一些颱風的相關知識,讓我們收穫很多,也對颱風更加地了解了,以前總以為颱風只會帶來災害,唯一的好處就是有颱風假可以放,經過研究發現原來台灣的地理環境因素,颱風的到來是很必要的,因為它會帶來豐沛的雨量,而台灣的水庫也靠夏季的這幾個颱風才能裝好裝滿。
黃翊睿2023/9/16 下午 05:21:37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7作者 李凱堯
標題 颱風書籍閱讀
內容
為了要讓自己在氣象以及颱風的知識有所增加,所以我們利用下課時間四個人一起去圖書館找書,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圖書館有關氣象與颱風的藏書屈指可數,所以我們開始一本一本去讀。讀完實體書後,我們又分配了每個人回家要讀五本書,我回去以後因為家裡沒有實體書、父母也沒有時間帶我去圖書館,所以我開始從網路上查書,我發現網路上的書也不賴呀。

李凱堯2023/9/28 上午 10:07:16
6作者 李凱堯
標題 參訪花蓮氣象站
內容
因為要報名小論文比賽,所以子宇老師幫我們跟社會老師借時間,帶我們去氣象站參訪。我們去的時候是搭子宇老師的車,在去之前我還以為氣象站應該很大,可以參觀到很多設備,但到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氣象站是一個辦公室,在戶外還有一些觀測設備可以量測溫度、溼度等等。一開始氣象局的人員先帶我們去看戶外的設備,我們邊聽邊寫筆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和我們說,百葉箱如果是在北半球,它就會朝北。講解完後,我們到裡面的辦公室,那邊的主任幫我們講解颱風的機制和原理,然後我們再開始對氣象站專家們提問,主任對我們的問題都侃侃而談。結束後他給了我們一個題目的方向,道謝後,我們就回到學校去整理資料了。

李凱堯2023/9/28 上午 10:05:14
5作者 黃翊睿
標題 颱風不登陸與生成個數有關嗎
內容
目前國際最新預測今年颱風偏多偏強,今年是聖嬰年,大氣量能比較高,所以如果有颱風的話,會比較多且比較強。往年平均26個颱風,今年預估會有29個。氣象局長鄭明典也說明颱風不登陸的兩個可能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前幾年的副熱帶高壓範圍大而強,颱風不喜歡高壓環境,幾乎都沿著高壓邊緣走,也導致颱風移動範圍被大大的限縮了。第二個原因則是,如果有颱風往北移動,氣流會進行繞地形運動,這時就得考驗颱風強度了,如果強度不夠的話,當颱風接近陸地時則會被氣流帶著走,而前幾年的颱風大多在南海生成,路徑直接偏向南海,自然沒有機會接近台灣。

黃翊睿2023/9/16 下午 04:39:14
4作者 洪晨育
標題 研究颱風中心登陸台灣與颱風路徑的關係
內容
我們上網尋找近年來颱風的路徑與生成位置,發現最近幾年都沒有颱風登陸台灣,但是今年反常,還放了兩次颱風假,由研究資料我們發現颱風形成後,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環流所導引,因此在太平洋上的颱風大多以偏西路徑移動。但是當颱風來到臺灣或是菲律賓附近時,位於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邊緣,會使得導引氣流減弱,使颱風有繼續向西進行者,有些轉向偏北方向進行者,甚至有些還會在原地打轉。由陳政安的研究資料中也發現當颱風中心位於台灣東南側時,降雨多集中於東部地區;位於東側時,降雨多集中於北部及東北部地區;位於東側偏北邊時,降雨多集中於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位於北側時,降雨則多分布於台灣西半部地區;位於西側時,降雨多集中於西南部地區及東部地區;位於南側時,降雨則多分布於台灣東半部地區。

洪晨育2023/9/16 下午 04:33:12
3作者 黃翊睿
標題 資料整理
內容
暑假期間我們蒐集了相當多有關於颱風的資料,老師也幫我們上了好幾堂颱風相關的專業知識,讓我們對於颱風的生成、路徑、強度、降雨.....都有很多的了解,也針對不懂及有疑問的地方去氣象廳尋找專家解答疑惑,面對手邊滿滿豐富的資料,我們一一分析整理,訪談氣象廳的部分,因為老師有全程錄影,所以我們一直回去聽訪問內容然後打成逐字稿,從研究動機開始,一直到子題產生,過程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我們對於主題很感興趣,所以常常一整理半天就過去了......在整理的過程中也常常遇到不確定的答案,除了想辦法尋找正確的答案外也嘗試厚著臉皮打電話會氣象廳詢問,謝謝氣象廳的阿姨總是這麼熱情的回覆我們的問題。

黃翊睿2023/9/16 下午 03:44:11
2作者 黃翊睿
標題 學校午休討論
內容
小論文比賽的日期快到了,我們每一天都趕著打專案,學校中午午休也不例外,中午我們做的是研究歷史中的相關連結那一項,因為指導老師之前就已經有要我們用Word做一個文章整理的表格,所以我們做得非常快,只需要一直複製和貼上就做完了,但是我們覺得這樣會不符合標準,所以又把整理好的文章很仔細的檢查及修正了一遍,不僅我們的作品很完美,同時還提升了我們的專注力,真是一舉兩得。

黃翊睿2023/9/16 下午 03:14:16
1作者 黃瑞渝
標題 學校課後討論
內容
我們因為要參加小論文比賽,所以我和隊友們找了一個星期三的下午來做這次的參賽任務。我們在那個下午做了「藏書閣」的全部內容,因為第一次做的關係,難免做的有一點不順,不過大家都努力的把預先說好的進度都做好了。那天雖然很累,但有一種興奮感,彷彿明天就要去比賽似的。經過這次的小論文討論過程,不僅對颱風的知識增加了,我與隊友們的感情也增進了許多,真是獲益良多。

黃瑞渝2023/9/16 下午 02:37:24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天氣變!變!變!
作者 陳泰然,黃靜雅
出版社 遠流出版公司
簡介(摘要)
本書從各種不同的方向,把原本很困難的氣象知識,以圖文並茂的方法化解。
導讀
本書善用驚悚的標題來吸引讀者,並利用恐怖的災情、自問自答、表格及歷史小故事解釋天氣知識,當出現比較困難的詞彙時,書裡也會特別解釋。P32-35這兩章在介紹颱風的真實面貌,還有颱風災害。
洪晨育2023/9/28 上午 11:37:17
4書名 天氣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氣象祕密
作者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賈新興、簡瑋靚
出版社 親子天下
簡介(摘要)
本書內容有趣容易讀,作者利用豐富插圖解釋關於氣象的各種知識,從100個有趣的天氣問題來讓人去學習基礎大氣科學、物理、化學與生物知識。
導讀
本書用簡單的插圖、圖表讓我們了解關於氣象的知識,閱讀起來很容易,也很有趣。
在頁62-63,提到和我們的研究主題相關的內容:颱風為什麼有時候是侵襲台灣,而有時候卻是跑到日本或菲律賓,書中說是因為高壓強度的關係,讓颱風有不同的走向;而颱風會走什麼樣的路徑呢?根據書裡的圖片,颱風有九種路徑,一到六類的路徑都是從臺灣東部襲來,所以颱風登陸地點也以東部居多;另外,根據研究,平均有大概3-4個颱風侵襲台灣,但1941和1964年是完全沒颱風的,過去也有四年在一年內來了七個颱風!
李凱堯2023/9/28 上午 10:48:59
3書名 探索家園和天空對話氣象
作者 吳梅東
出版社 秋雨文化
簡介(摘要)
本書的內容量巨大,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講解氣象知識.
導讀
本篇40-45頁。
本書從颱風的生成與垂直結構分析介紹颱風,並善於使用圖片傳達颱風所造成的災害,特別像是豪雨暴潮與強風,讓我們能了解颱風最大的危害。最後他也介紹了追風計畫,讓我們能了解科學家如何善用現代科技,使用高空飛機進行投落送作用,從颱風的內部了解颱風的結構。本書,善用表格圖及大量文字,講述了各種不同有關颱風的資訊,讓我們可以從一本書就了解有關颱風大部分的知識。
洪晨育2023/9/13 下午 04:32:03
2書名 氣象與氣候
作者 審訂\劉昭民
出版社 泛亞文化
簡介(摘要)
本書介紹了氣象氣壓和氣候,並用很清楚的版面,解說了很多關於氣象的名詞
導讀
本書第12-16頁_颱風眼是下降氣流,眼牆外是上升氣流,使我們瞭解颱風的構造
黃翊睿2023/9/13 下午 04:16:43
1書名 變幻莫測的氣象
作者 主編 李惠珠
出版社 護幼社
簡介(摘要)
本書以各種不同的圖片以及問題可以讓讀者思考
導讀
本書28-31頁
利用數據的講解,再接著簡單又明瞭的圖片,讓讀著輕易了解本來是很困難的氣象知識;
作者舉例的方式一個一個的,作者與讀者像老師跟學生一樣,
使本來對氣象完全沒有概念的讀者也能對氣象稍微有了解.
本書讓我們小隊知道颱風的構造及颱風眼的特性
黃瑞渝2023/9/13 下午 03:48:49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多元的海洋資源,因此,不管是在生活、飲食、觀光方面,皆和海洋息息相關,除了有這些海洋資源可運用,也因為鄰海的關係,時常面臨氣象災害,其中西太平洋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颱風)常在夏季生成而影響民生日常,例如造成水災、土石流、農損、民眾傷亡等等。但在過去四年,臺灣迎來了百年最長的無颱風登陸紀錄。
因此,本研究欲先透過訪談專家學者,諮詢對於我們預計研究的主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進而更聚焦研究方向,接著,會進行文獻的查找,並分析、探究資料,希望能從大氣和海洋的交互作用的面向切入,找出可能影響颱風是否登陸臺灣的因素,探討如此難得一見的紀錄。
黃翊睿2023/9/28 上午 11:24:16